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影响
①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在对外政策上纷
纷加强侵略和扩张。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 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 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 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 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 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 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①对内: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和自由贸易。 ②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类进入“ 电气时代 ”。
(2) 产业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经济中重工业逐渐超
过了轻工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3)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产生,推动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即
由自由资本主义向 垄断资本主义 发展。
(4)世界面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以 欧美资本主义 列强为主导的资本
(3)影响 ①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 发展历程。
突破核心考点
考点一 改变世界的力量——两次工业革命 历史解释 1.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②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展 1.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条件 ①市场: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 ②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 英国 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
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 (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 ”,揭开工业革命的 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 瓦特 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②1814年, 史蒂芬孙 发明蒸汽机车。
世界古代 近代史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第33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内容索引
落实主干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研析考情考向 课时作业
落实主干知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 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
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
④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
③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④在一些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例如:德国和日本。
2.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迈进工业 文明时代,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 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小生产方式。 (2)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格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第二 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格局和 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城市化过程。 (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厂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 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使社会表现形式发生了分化重组, 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
易错辨析 工场≠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 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 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
②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 工场手工业 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
2.过程Biblioteka (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
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
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起来。
4.垄断组织的出现 (1)条件 ①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诞生。 ②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③工业规模扩大使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 目的: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 利润。 (3) 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 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垄断组织 。
图示构史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2.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②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 出现,加强了各地联系。 (2)表现 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 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国家之间的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 内燃机 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 车和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4)化学工业的发展: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化学合成材 料出现。 (5)钢铁工业的进步:炼钢技术改进,钢产量大幅提高。
3.结果
(1) 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