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讲学稿.doc

合集下载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五章第3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优质课件 (共78张PPT)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五章第3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优质课件 (共78张PPT)

领你的部落正在寻找理想的家园,
你会选择哪里呢?
在A、B、C、D四地中你会选择 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400N 23.50N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 早期人类的聚落分布有什么共同之处?(地形、水源、温度带等)
1949年以前用地 现有街区分布株洲市Biblioteka 株洲市——“火车拉来的城市”
东营市——“石油之城”
探 究
为什么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会有 这么大的差异?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比较乡村和城市,完成下表:
建筑 高度 密度
交通 道路 车辆
人口 密度
教育 条件
有无 农田 鱼塘 果园
自然 景观 改变 大小
生产 活动
乡 稀疏 少 小 差 有
村矮
城 密集 多 大 好 无
粤教版地理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和变化
授课教师: 龙南县龙翔学校 唐玲
一 欣赏不同类型聚落
学习目标
• 分辨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了解他们的景观差异; •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什么是聚落呢?
聚落是指人类集 中居住的地方
市高
耕作

放牧
捕鱼
伐木
大 工业 服务业
我喜欢住在乡村, 理由是......
我喜欢住在城市, 理由是......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非洲------村落较原始 图A
亚、欧、非?
图B 图C
欧洲-----人口密 度小,房屋分散
亚洲-----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二、聚落与环境
A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5.3 聚落的发展变化讲学稿(无答案) 粤教版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册 5.3 聚落的发展变化讲学稿(无答案) 粤教版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2.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3.理解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模块一:自主学习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一、温故知新请将世界主要宗教和分布地区及宗教建筑物名称用线连接起来:基督教欧洲清真寺佛教西亚庙宇伊斯兰教东南亚教堂二、预习课本P87-92,独立完成1—7题的内容,并在课本上把重点内容用红笔标记。

1、乡村是主要从事各种农业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可以有、、、等不同的村落类型。

2、城市是主要从事的居民聚居的地方,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

3、_________和_________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从小村庄发展成__ _______、___________、,是聚落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过程。

4、早期的聚落大多分布在、、、、、的地区。

5、在一些或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____ ___;在高山、荒漠地区,________或____ ___。

6、世界各国的民居建筑,大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二是。

7、目前,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法国的,巴西的,以及中国的、、皖南古村落——等。

【尝试性练习】1、下列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D.气候恶劣,土壤贫乏模块三:巩固内化及教师精讲研讨内容【三人小组研讨内容】1、观察P87图5.14、图5.15中A、B、C、D四个区域分别是城市还是乡村,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2、观察P89图5.17,说出图中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六人大组展示方案】完成第1、2题的展示任务,可从气候、河流分布、地形等各方面描述。

学习任务(教师精讲)一、乡村与城市二、聚落与环境1、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从原始的游牧生活到定居农耕,再到现代城市化的聚落发展过程。

教材还介绍了聚落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过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聚落变化可能关注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聚落变化,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掌握聚落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变化,提高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敏感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难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聚落的发展变化。

2.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培养他们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3.教学素材:相关聚落发展的图片、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典型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聚落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教师简要介绍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课件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课件

3.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
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
所以聚落较少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保护家乡的文化古迹”调查活动。 (1)调查家乡或周边地区的文化古迹,完成下列表格。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是( D ) A. B. C. D.
农田
牧场
池塘
高楼
2.观察右图,西亚村落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D )
A.当地居民迷信宗教所致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
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在高山、荒漠地区等环境恶劣的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 教材P89页活动1、2题
1.第一幅图:地形 第二幅图:地形、河流等因素 2.A处更适合安置移民。
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 ——窑洞
黄土高原的窑洞式民居。充分利用了黄土的特点, 洞内冬暖夏凉适合当地干旱少雨的地理环境。
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 ——蒙古包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学情
四、说教学流程
选题意义
1.教材地位
点 击 添 加 文 本 点 点 击 击 2. 教学目标 添 添 加 加 文 文 本 本 点 击 添 加 文 本
3.教学重难点
1.教材地位
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从人口行为角 度而言,它是反应人口与环境关系的 重要内容。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的角度,围绕人的居住地的发展变化 层层深入的进行讲述。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ppt(共37张PPT,无法打开)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ppt(共37张PPT,无法打开)
荔湾区恩宁路
骑楼是广州最有特色的传统民居之一
特点? 优点?
避风雨、防日晒 与我们广州热、降水多的气候 环境相适应。
荔湾区恩宁路
然而永庆坊曾是全市 危旧房最集中的区域 之一。
在旧城改造中面临着 被拆的风险。
活动四: 走进文明,保护文化遗产
完成学案第4题
为了发展经济和城市规划,一些传 统聚落需要拆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请欣赏特色聚落
北京四合院、威尼斯城、 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 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
““浪山云四合大漫安西南把融””三水徽经合平丽指指巴城西济一遥“四江澳牌威和起递东面古门坊战,尼村南的城历争其西房斯史重建多北屋保城白被地筑”是围存有河区墙誉与历四起棕最2多黑为崎经个7来褐完0桥瓦中岖无方,0色好年的国多的数向形屋的古画多地朝。成顶民里古势代年“的居的巧的城历口,乡矮妙洗之”史村地礼楼字一。。。
聚落房屋的 外貌、结构 不相同 可能是受什么影响? 气候
近看聚落, 你发现……
P83 活动
气候
1、分析两处民居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西亚民居的特点?
墙厚、窗小
好处?
减少热量的传递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P83 活动
气候
1、分析两处民居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热带季风
全年高温, 分雨季和旱季
东南亚民居的特点?
是拆了、建新的建筑? 还是保留、原样重修?
学案第4题
传统建筑,是拆了,建新的建筑? 还是保留、原样重修?请说明理由
拆了,建新的建筑

第 1

至 3

组 完
④成
保留、原样重修
①第

4 至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五章第3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优质课件 (共52张PPT)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五章第3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优质课件 (共52张PPT)
世界民居一瞥
4、北非民居
北非传统民居窗户
较小,房屋多采 用石材和泥土等 材料修建,墙体 较厚实。
这与北非气候干 旱,光照强,气 温高有关。屋顶 建成平顶还可晾 晒农产品。
课堂练习
1.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要尖一些,这是因为
( B)
A.气温高 B.降水多 C.风沙大 D.昼夜温差大
2.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D)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 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 聚落的总称,又称农 村。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 点叫做村庄,规模比 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 镇。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
人口 分布
密集
建筑 生产 特点 活动
密集 非农业产 多高层 业为主
分散 农业产 稀疏 低层建筑 业为主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3.下列描述的区域中,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A )
①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②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③空 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④交通不便的高原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3、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 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活动:
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有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χχχ到此一游”
练习: 请你在下列不同的环境中,
建造出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房 屋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新版)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新版)粤教版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课堂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回答不准确或存在疑惑的学生,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3. 聚落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聚落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聚落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聚落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聚落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重点:
1. 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
2. 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3.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
1. 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解决办法:
1. 利用地图、图片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加深对聚落特点的理解。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论述题:
(1)请论述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如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人口迁移、政策等;技术因素,如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聚落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2)请论述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保护聚落环境的措施。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1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1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演变过程,掌握聚落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聚落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现象的原因和规律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掌握聚落发展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聚落发展的基本规律。

2.教学难点:聚落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分析,学生观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结合板书设计,生动形象地展示聚落的发展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发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聚落的定义、分类和形成条件。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聚落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聚落发展的规律。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聚落发展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聚落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家乡聚落的变化,并提出问题。

6.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聚落变化的认识和体会。

7.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聚落发展的规律和意义。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2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2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聚落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培养对地理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2.难点:对于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展示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通过地图和图表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聚落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对聚落的发展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讲解:通过讲解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聚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实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聚落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问题。

粤人版七上5.3《聚落的发展变化》第1课时 课件

粤人版七上5.3《聚落的发展变化》第1课时 课件
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人们主 要从事种植业、牧业和渔业等 生产活动,人们的主要职业构 成为农民。
新课学习
三、聚落的发展变化
城市 大 有
村庄 小 无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上多数聚落 都在发生变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新课学习
村 庄 到 城 镇 的 演 变
新课学习
四、课堂探究
同学们!打开教材83页活动,结合活 动内容,分析北京这一大聚落形成的 原因?
新课学习
楼房高 道路多 有无农 人口密 商店/学校/医 自然环境保


田鱼塘 度大小 院等基础设施 留情况
多少 宽窄
的多少
高多

城市 聚落





多宽
留 不 多
乡村 矮 聚落 且
少 而



保 留 较
少窄

新课学习
2.产业结构的差异
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人 们主要从事制造业,贸易、服 务等生产活动,人们的主要职 业构比较复杂,有工人、教师、 服务员等。
新课学习
2.分类
乡村聚落 (先)
人类的居住地 城市聚落 (后)
新课学习
二、乡村与城市
1.景观的差异
农村周围有农田、 果树、池塘。夏天可以 去池塘里摸鱼捉虾-----村里有小路通往附近的小镇。
城里高楼林立, 有许多商店、学校、 医院------城里道路 纵横,车辆很多。
新课学习
城 市 聚 落
乡 村 聚 落
课堂练习
1.聚落可分为 ( )D A、乡村与牧村 B、乡村与渔村 C、乡村与林场 D、乡村与城市
课堂练习
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 )B A、乡村的道路较城市狭窄,错综复杂 B、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

粤人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共46张PPT)

粤人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共46张PPT)

3 欣赏聚落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聚落也经历了 巨大的变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 产。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 区的文化特色,反映了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民俗、宗教习惯,成为人类 发展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指人类文明史和地球发展史上罕见的、无 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 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文化产品。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保护家乡的文化古迹”调查活动。 (1)调查家乡或周边地区的文化古迹,完成下列表格。
(2)根据考察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上宣读。
(2)为什么要保护丽江古城?
长城
秦兵马俑
科 隆 大 教 堂
比 萨 大 教 堂
金字塔
雅典卫城
埃及卢克索神庙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 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 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 技的发展水平。
思考
读以下图片,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城市是主要从事 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 民聚居的地方,它的 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
看下面的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交通各有什么特点?
(城市交通发达,而乡村的相对比较落后)
看上面两幅图,分析城市与乡村的生产活动各有什么 特点?
(城市居民一般都从事非农业,如工业,商业,服务 业,金融业等,而乡村居民一般从事农业)
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3.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 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粤教版5.3 聚落的发展变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聚落的概念。

2.了解乡村和城市的类型及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3.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用实例说明人类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1.乡村向城市的演变过程。

2.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环境因素。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一幅城市聚落景观,引出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内容。

城市景观讲授新课1、聚落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乡村聚落矮且少少而窄有小少保留较多(6)村庄到城镇的演变3、聚落与环境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聚落景观,它们既反映了各自的自然环境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

(1)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2)世界聚落分布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

②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稀疏甚至没有聚落。

4、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亚以及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等。

五、板书设计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3、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世界聚落的分布。

5、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6、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如:北京四合院;丽江古城等。

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我们所熟知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开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的概念、类型、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粤人版七年级上)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粤人版七年级上)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目标: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人们往往聚群而居。

这就形成了聚落。

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

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讲授新课1、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2、出示学习指导(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主要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3)聚落大多分布在怎样的地方?(4)文化遗产有什么价值?书中所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有哪些?3、讨论、检测、点拔(1)思考题1——a、学生回答聚落的定义和类型。

b、学生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城市聚落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乡村聚落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

(2)思考题2——a、学生回答乡村和城市的定义和类型。

b、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思考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回答。

(3)思考题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A.、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B.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峡移民”的安置。

教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C、知识之窗: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

提问:窑洞、蒙古包、冰屋、圆顶屋是哪里的民居特色?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4)思考题4——学生回答。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5.3 聚落的发展变化 学案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5.3 聚落的发展变化  学案

聚落的发展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2.掌握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3.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难点:1.聚落与自然环境;2.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收集图片,谈谈城市和农村的景观。

课中学习一、乡村与城市描述城乡景观差异,理解聚落概念。

二、聚落与环境1.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

2.冰屋、窑洞、蒙古包、开平碉楼、清远瑶族的吊脚楼,分析影响这些聚落的建筑物有差异的因素。

三、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新闻:2004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门瓮城外侧,东部一段东西长17.3米、厚3米、高10米的城墙突然垮塌。

分析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通关检测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业和服务等工作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用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A.江苏B.四川C.广西D.云南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5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精品课件 (3)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5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精品课件 (3)
世 界 的 聚 落
----什么叫做聚落呢?
瑞士乡村
乡村聚落
中国的乡村
渔村
思考
1.乡村聚落有什么特点?
2.乡村聚落中,建筑有什么特色?
3.乡村聚落是否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相适应?
一、乡村聚落的特点
• 或集中或分散 • 大多依山傍水 • 沿河流、山麓、公路分布 • 房屋不高,经济实用 • 周围有农田等。
前门北京四合院来自客家人土楼苗族的竹楼
芬兰
北庭古镇
玛雅人 的聚落
英国城堡
江南水乡
威尼斯
斯德哥尔摩
香港
巴黎
日内瓦 新德里
上海 马来西亚
巴西利亚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聚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 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各个 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 平和民俗、宗教习惯、成为人类发展中 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保护世界文 化遗产非常重要。
(阿泽勒)尼日 尔
“西非热带草原 的聚落”的一例 。
(博格)布基纳法索 “宅中之宅”
(塞巴)布基纳法索均 以塔状建造谷仓。
(塞蒂达贝)伊朗 聚落的生活相当严酷,聚落也
是一份研究自然的报告书
(松布卢古)加纳 多重的颈赋予空间以
多层的构造。
东南亚居民楼和 北非居民的屋顶 相比有什么特色 ?为什么?
凤凰古城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二、集镇聚落的特点
•规模比乡村聚落大,比较集中 •依山傍水,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房屋开始逐步向高空拓展
巴黎
伦敦
上海
思考
1.城市居民的居住 环境怎样? •2.城市中存在着怎样的环境问题? •3.我们应该怎样来改善我们的人居环境呢?
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中英文学校“两段五环”讲学稿(7上地理)课题:第五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
2.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理解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模块一:自主学习
模块二:交流研讨
模块三:巩固内化及教师精讲
河源中英文学校两段五环当堂训练(7上地理)
执笔林园审核教研组长授课周次第 17周班级姓名
课题:第五章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选择题。

1、以下叙述中,属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是()
①交通便利②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④地形平坦⑤自然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属于聚落的有()
A.秦始皇兵马俑
B.乐山大佛
C.敦煌莫高窟
D.丽江古城
3、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表现在()
A.乡村的道路较城市狭窄,错综复杂
B.人口的职业构成有较大的差异
C.功能差别,乡村功能较为复杂
D.人口密度不同,乡村人口较稠密
4、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落就是人们休息的地方
B.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演变而来的
C.一般说来,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聚落
5、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的纳西族传统聚落是()
A.塞纳河岸
B.水城威尼斯
C.平遥古城
D. 丽江古城
6、下列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 气候恶劣,土壤贫乏
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7、下列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建议,哪种更合理()
A.悉数保护下来,不能拆除
B.太破旧了,影响市容,干脆全部拆除
C.四合院是北京民居最大特色,应予以适当保护
D.把四合院全部拆掉,照原样重建
8、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西亚地区——泥砖建的圆屋顶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内蒙古草原——蒙古包
9、“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的高架屋反映了()
A.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B.炎热干旱的气候特点
C.亚洲北部的寒冷气候
D.温和多雨的气候特点
10、对于聚落的发展,应该持有的观点是()
A.发展新聚落,代替所有老聚落
B.没有发展新聚落
C.在发展新聚落的同时,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拆除所有老聚落,大力发展新聚落
11、下列人类活动容易破坏文化遗产的是()
A.大力发展工业,不限制工业废弃物排放
B.对旅游活动中的参观人数.时间进行适当的限制
C.限制文化遗产周围的大规模开发
D.水利工程建设前确定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二、连线:
意大利四合院
丽江竹楼
西双版纳窑洞
因纽特人冰屋
黄土高原古城
北京水城威尼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