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

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有哪些主要流派19世纪欧洲的美术中心仍在法国。
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文化艺术上显得最为活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9世纪法国绘画特点及主要流派,希望能帮到大家!19世纪法国主要流派绘画特点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绘画流派: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特色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义画派特色:在艺术上打破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呆板、虚伪的画风,注重个性表现和革新创造。
题材多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作品)中选择惊人事件,有一定的进步性。
运用想像和夸张手法,从构图动荡变化、色彩丰富、色调饱满等多方面着手,充满激越的情感。
现实主义画派特色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印象画派的特色是:早期印象画派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
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色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19世纪法国主要流派代表作新古典主义——大卫《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安格尔《泉》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库尔贝《打石工》、米勒《拾穗者》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新印象主义——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后印象主义——塞尚《静物》、凡高《向日葵》19世纪法国美术的巨大影响[1]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19世纪时,法国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大卫(J. L. David,1748~1852)以及其弟子热拉尔(Relaer,1770~1837)、维涅.勒布仑夫人(Vigge-Lebrun,1755~1842)、吉洛德(Girodet,1767~1824)、格罗(Gros,1771~1835)安格尔(Ingres,1780~1867)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主义美术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ClassicuS),有“典范”的意思。
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学院,17世纪时确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展。
在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别发达,用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
美术上的代表有普桑、洛兰、乌埃、勒布伦等人。
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
17世纪法国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
其艺术特征是: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
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新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
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新古典主义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
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
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力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
古典主义绘画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阿卡迪亚的牧人》普桑
《诗人的灵感》普桑
画的中央坐着神 话传说的阿波罗, 头戴桂冠,这是他 追求女神达芙妮失 败的纪念物。阿波 罗狂恋达芙妮不成 ,达芙妮变成一棵 月桂树。阿波罗摘 下了月桂枝叶编成 桂冠,以为怀念。 那个记着阿波罗心 中被灵感激发的诗 句的缪斯似乎有所 悟,正仰起头望着 天空。
《海神的凯旋》普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神波塞冬是宙斯 兄弟,这里画的是海 神从宙斯那里分得了 海域,并把古代地方 性海神涅柔斯等排挤 到次要地位,得胜而 归的情景。海神右手 执三叉戟,左手驾着 金鬃铜蹄马车,在画 的左边飞驰着,画面 的中央是其妻子安菲 特里忒和众女神们, 她们驾驶着由海豚牵 引的贝形船。所有人 物比较对称,构图热 烈而又均衡。
.以普桑为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 然理性的古典主义。 .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 斗争精神的新古典主义。 . 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形 式 完美和典范风格的学院古典主义。
普桑:
普桑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鉴 赏普桑的绘画,可以发现画家长期所探索的 东西,大致可归纳以下几条: 1、他强调绘 画与雕刻都是理智的产物,因此艺术家必须 是一位学者,而不是工匠。 2、他认为造型 艺术应和文学一样,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崇高 理想。 3、古希腊提倡的美,是秩序、和谐 、比例与规范化。
达维特:
达维特是法国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 表人物。既是古典主义领域中的开山人物, 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领域中的先锋,尤其 在肖像画上。他在法国画坛上是最有艺术 影响的人物,下一代著名画家中有一大半 出自他的画室。 代表作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马拉之死》等。
法国主要画派一览表

打破的水壶 Jean Baptiste Greuze:
La Cruche cassée(暗示失去童贞的少女)
鸽子和少女La jeune fille à la colombe
rococo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夏尔丹
吹肥皂泡的少年bulles de savon
Dadaïsme 达达主义20世纪
杜尚Marcel Duchamp,Fontaine泉(小便池)
走下楼梯的裸女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
L.H.O.O.Q 长胡子的蒙娜丽莎
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
达利Dali,西班牙,扭曲的钟,来自撕扯的腿(名叫内战的预感)、、
La Chambre de Van Gogh à Arles
Les tournesols
La Nuit étoiléé
Portrait du docteur Gachet avec branche de digitale
Terrasse du café le soir
....est une peinture à huile sur toile
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Élisabeth VigéeLe Brun,rococo,新古典主义:Autoportrait de Madame Le Brun tenant sa fille Julie sur ses genoux画家和她的女儿
Le postimpressionnisme后印象主义
Paul Gauguin
Le réalisme 现实主义
Théodore Géricault:
梅杜萨之笩 le Radeau de La Méduse
古典主义美术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自然理性古典主义 以普桑为代表,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 主要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艺术风格的怀旧 与模仿之风。从狭义上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法国大革命时期兴起的这种怀旧风格的回哈作为; 革命斗争精神古典主义 以达维特为代表,宣扬革命和斗争精神的古典主 义。 学院古典主义 以安格尔为代表,追求完美形式的和典范风格的 学院古典主义。
《海神的凯旋》1635-1636 114×146c8年,布上油画,114×175cm,巴黎卢浮宫藏。
《夏收》,1660—1664年,布上油画,118×160cm,巴黎卢浮宫藏。
洛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
• 洛兰本名叫克洛德.热莱,由于他的故乡是洛兰,所以人 们送他一个绰号“洛兰”,意即洛兰人氏。他在绘画方面 有极高的天赋,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他开始,法国才有 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 经常漫步在罗马郊外的洛兰,深 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雄伟的古迹感染,他把这种体验运 用在创作上,绘制出一批抒情色彩浓重的优美风景画.如 果说普桑是通过他的理性带领观众认识了这个古典世界, 那么洛兰则将亦真亦幻的想象融入这个处处带有神话色彩 的国度里。他的风景画富有诗意,带有传统色彩,颇受上 层社会的欢迎。他在美术史上的突出贡献是把风景画提升 到了主要的位置,并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艺术风格。
尼古拉斯 普桑
•
Nicolas Poussin,1594~1665
首次使法国古典主义美术赢得世界性声誉的普桑, 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法国绘画史上第 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师。他崇尚文艺复兴大 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 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 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 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 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 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 家冷静的思考。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 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普桑的艺 术素养决定他选择一些具有“崇高风格”的绘画题 材,他认为这些形象的可贵处,在于符合了一种 “典范”,所以他画的人物从不来自实际生活。
论述19世纪法国绘画风格的演变

论述19世纪法国绘画风格的演变答:19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兴盛和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也处于的动荡不安中。
在这种社会情势下,法国美术进入最活跃、最辉煌的阶段。
依次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美术流派,一个个美术流派产生,一批批美术家涌现,在各种艺术思潮的交锋、碰撞中,推出了众多各具特色、姿容分成的美术杰作,堆起了欧洲美术史上有一座高峰。
新古典主义在18世纪末期19世纪出达到高峰。
同以古典美为典范,但注重从现实生活及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摆脱那种脱离现实的抽象、绝对的美的概念的束缚。
艺术形象趋于生动丰满。
从创作倾向而言,此时的古典主义可以分为革命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
雅克·路易·达维特是革命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作品主要表现积极的革命英雄主义。
代表作品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处决了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等,《马拉之死》是他肖像画的代表作,表现对革命者的礼赞。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被称为古典主义最后一位大师,他是继他的老师达维特之后,在法国画坛影响最大的古典主义画家。
虽然安格尔否认自己是肖像画家,但是恰恰是在肖像画方面,他取得了最值得肯定的成绩,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女人体是安格尔最喜欢描绘的对象,也是他一生中下功夫最大,在艺术中有独到之处的领域。
《大宫女》曾因背部过长引起了争议,代表作《泉》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其他人体作品还有《瓦尔平松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19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自达维特之后,积极策战斗精神退化,代之而起的是消极的保守的官方学院派。
学院派古典主义陈陈相因,僵化的规范使其艺术收到极大地束缚,而缺少内在的火力,因此不仅其每部分化,而且受到浪漫主义的严峻挑战,在激烈的斗争中,古典主义走向衰微,而浪漫主义则日趋活跃。
泰奥多尔·热里柯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笔触活跃,富有动感,充满激情。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成就及其影响_王晓菲

明确、 和谐的效果。画幅虽然不大, 但是精雕细琢, 型、光景诸方面达到完美境地,让风景获得庄严、 古拉斯・普桑的作品一脉相承。 他革新古典风景画,
于意大利罗马。幼年家贫,做过牧羊工、洗碗工, 兰利用偏爱的逆光,让整个风景沉浸在一派温暖的 13 岁流浪到意大利,开始对古典艺术产生了兴趣。 金黄色调中。在此基础上,克洛德・洛兰满怀感情 初随 A・塔西学画,后悉心钻研希腊罗马绘画,画 艺进步很快,颇受上层社会人士重视,向他订画的 人包括教皇乌尔班八世、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作 品多为风景画,且富有诗意,还常常点缀一些神话 或宗教人物在景物之中,既庄严柔和,光线也十分 微妙,奠定了古典主义风景画的特色。风景画只是 兰创作的主体,他把全部心血投在理想风景画创作 精心描绘着岸边的人群, 坚实的建筑、 柔和的树冠、 透明的海水、发光的天际。微妙的光影和细致的对 比,生动地传达出海天相连的壮美景致。这个空间 感强烈、 自然氛围生动的绘画世界。 是诗意的感受、 冷静的观察、理性的经营、高超的技艺和谐配合的 产物。 克洛德・洛兰的理想风景画,深刻影响着后人 的审美趣味。 18 世纪不少人把他笔下的世界当成梦 今克洛德・洛兰仍被认为是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 家,我想他当之无愧!” 17 世纪至 19 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文化思潮 和美术倾向,发端于 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17 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绘画,主要是对古希腊、罗马 古典作品艺术风格的怀旧与模仿。尼古拉斯・普桑 与克洛德・洛兰就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代 表,对以后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及现代派绘画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
欧阳英.外他低着头, 似有缅怀之情, 尼古拉斯・普桑创作中的一部分,却是克洛德・洛
上,并取得辉煌的成就,往往一提到理想风景画, 想的仙境。 19 世纪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感叹道: “迄 借用“大题材”的外壳,以神话、宗教、历史、文 学的经典内容为题,构建出具有古典风范、融理想 与现实为一体的美景胜境,哪怕不标明或不借用上 述外壳,依然可以保持理想化的古典风范。自他开 始,法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 克洛德・洛兰以描绘海景和港口风光见长,他 的画犹如洋溢着古典的静谧气氛的乐曲。克洛德・ 洛兰的画常常描绘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物,静寂 利用光的变化,使画面充满生机。由于他久居罗马
外国美术史PPT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

大卫《马拉之死》
安格尔简介 (1780-1867) 1780-1867)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安格尔 让一多米尼克·安格 让一多米尼克· 尔,生于蒙特庞省。·他曾经向杜尔兹学习绘画17岁时到巴黎,投 尔,生于蒙特庞省。·他曾经向杜尔兹学习绘画17岁时到巴黎,投 入达维特门下。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安格尔 极受达维特的喜爱,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那微微皱起的 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 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 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 1824年回到巴黎。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 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 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 更为深刻,· 更为深刻,·产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 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苏衡。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 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 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 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 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在具体 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 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西欧近 代画家》一书) 代画家》一书)。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 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 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 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 《大宫女》、 《瓦平松的浴 大宫女》 女))、 《土耳其洛室》等 。 ))、 土耳其洛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 师——就像曾经给他 的笔端注入魔力。我
《
塞 尚 自
坐 在 红
扶
画
手
像
椅
里
的
塞
尚
夫
人
》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 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 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 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 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 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 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乌鸦群飞的麦田》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 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 乌云密布的沉沉 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1888年梵·高邀请
高更来阿尔同住,但 两个固执的艺术家却 是不断的争吵。在一 场剧烈争执后,高更 大怒而去,梵·高无 法阻止,亦无法抑制 自己的激动,竟割下 自己的左耳。
《日出·印象》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 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 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
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 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挤身于 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 作品的行列。 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 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 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马拉之死》,
是肖像画中的另一种典 型代表。画家用写实的 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 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 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 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 凶手已经逃离现场。画 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 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 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 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据说大卫在马拉被刺死 的两个小时后就赶到了 现场,并被眼前的惨状 所震惊,于是他决定用 画笔来记录这悲壮的历 史场面。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Ingres)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生于蒙特庞省。
他曾经向杜尔兹学习绘画17岁时到巴黎,投入达维特门下。
当时,达维特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
安格尔极受达维特的喜爱,达维特曾为他画过一幅肖像:那微微皱起的眉毛下,有着一双认真思考的眼睛。
1806年,安格尔赴意大利,1824年回到巴黎。
后来,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祟拉斐尔。
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产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
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
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 (文社里语,见《西欧近代画家》一书)。
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洛室》等。
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
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
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
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黑色的背景。
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
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
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
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在那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和改造当时的绘画。
西方油画派别

11)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产生于一战时期的反战情绪。达达主义所提倡的是无政府、无理想的、破坏性的虚无主义,他们嘲笑一切既定的价值标准和所有的传统观点,认为当前的所谓文明社会正在作垂死的挣扎。
代表人物:杜尚《带胡子的蒙娜丽莎》《泉》
超现实主义的一些思想虽然来源于达达主义,但是超现实主义克服了达达主义的虚无主义,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家尝试着把“梦与现实这两类表面矛盾的状态”转变成为“一种绝对的现实,一种超现实”。
3)浪漫主义油画:
浪漫主义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法国画家席里柯,另一位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使浪漫主义绘画达到了顶峰。
代表人物:莫奈《印象·日出》
德加《舞台上的舞女》《熨衣妇》
雷诺阿《少女肖像》《游船上的午餐》《饼干坊街的舞会》
6)后印象派油画: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后印象派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西方艺术史之--新古典主义绘画

让·保尔·马拉
法国政治家、医生, 法国政治家、医生,法国 大革命时期民主派革命家 中文名: 中文名:让·保尔·马拉 外文名: 外文名:Jean-Paul Marat 国籍: 国籍:法国 出生地: 出生地:瑞士纳沙泰尔州布 德里 职业: 职业:政治家 、革命家、 医生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人民之友》报
大卫于1798年创作了《萨宾妇女》, 画中蕴涵 着对妻子的感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古代的憧憬。 获释后他主要从事教学和肖像画的创作,教出许多 欧洲后来著名的画家,如安格尔、热里科、格罗等。 1797年拿破仑掌权,重新起用他,他成为拿破 仑一世的首席宫廷画师,为拿破仑创作了许多大型 歌颂作品:《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授 旗式》等。 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波旁王朝复辟,他逃亡 到布鲁塞尔依附他的学生,在布鲁塞尔以创作肖像 画和风景画为生,他在布鲁塞尔时创作兴趣又回到 古希腊和罗马的题材上,1825年在布鲁塞尔去世, 安葬在布鲁塞尔艾弗尔公墓,他的心脏单独运回巴 黎,埋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
《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特斯》又译: 《运送布鲁特斯儿子尸体的军士们》
作品风格
大卫的绘画深深地介入政治同时又执著于艺术。他创作 的反映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活动的油画,虽然成为那一时期 的宣传手段,但是,由于出自大卫之手,毫不失水准。那些 大气磅礴,焕发着英雄主义激情的作品,已成为绘画史上的 经典之作。 大卫的绘画,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从年轻时严肃的 新古典主义,到拿破仑时代转而采用威尼斯画派的色彩及光 线,然而在他当时以及稍后古典主题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 那种对素描及刻板的古物研究的重视,与威尼斯画派的风格, 是截然不同的。他画的肖像画,构图极佳,而且非常写实。 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师,带出几位杰出的弟子:如安格尔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杰拉〈Gerard〉、葛罗 〈Gros〉、吉洛地〈Girodet〉等20日发生的“网球厅宣誓”,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 件大事。 1774年路易十六继位之后,法国时有饥荒,他只知寻欢作乐,不务国事, 王后又挥霍无度,以致国库空虚,城乡人民革命运动普遍高涨。路易十 六被迫于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召集三级会议。为了讨好资产阶级, 他又重新采用了为大资产阶级所信赖的芮克作财政总监,将第三等级的 代表从300名增至600名。 目的是想用三级会议缓和革命运动,达到征收新税、解决财政困难的目 的,根本无意于改革。因此,会议开幕,国王和财政总监讲话之后,国 王宣布三级会议按等级分别召开,表决时按等级而不按人数进行。这样 一来,第三等级人数虽多也无济于事。特权阶级代表服从国王命令,第 三等级宣布抗命,要求共同开会按人数表决。会议中止。 巴黎群众跑到凡尔赛声援第三等级,鼓励他们干到底。在群众革命热情 鼓舞下,第三等级毅然决定自行开会,并宣布他们是“全体国民的使 者”,他们的会议是“国民会议”,如遭解放,即停止交纳任何捐税。 6月20日,国民会议准备集会。国王命令封闭会场,并派兵把守。第三 等级在附近找到了一个网球厅,举行了集会。在众多市民的围观下,他 们庄严宣誓:“不制定和通过宪法,决不解散!”“网球厅宣誓”,对推动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向前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家——洛兰

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家——洛兰关于古典主义这一艺术流派,编者在此之前已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带领大家欣赏了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普桑的艺术人生及其艺术风格。
在此继续为大家讲解与普桑同时代并且是同乡的另一位古典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洛兰,并为大家带来洛兰的20多幅精美油画作品图片,请大家欣赏。
确定法兰西特定审美趣味和基本原则的除了普桑外,还有一位与他同样一辈子生活在罗马的法国画家——洛兰。
尽管他们的作品具有外表的相似,但观念相异,不过他们的总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恢复古代艺术的庄严,赋予大自然以崇高和永恒。
洛兰(Claude Lorrain,1600—1682年)原名克劳德·热莱(Claude Gellee),出生在洛林省的南锡的夏马涅村。
因他最初在画上签名“洛林人”(Lorrain)而从此被人称作洛兰。
洛兰自小就成为孤儿,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糊口,所以他没受过什么教育,但这样也使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去闯荡江湖。
他13岁就遂一批厨师来到意大利,现是在一家糕饼店当学徒,后来到罗马一位名叫阿戈斯蒂诺·塔西的画家家里当仆人,为画家洗画笔、调颜料,做些家务,才与绘画发生关系。
在这期间他逐步爱上了绘画,并决心成为画家。
1627年他取道里昂和马赛重返罗马,在那儿一直住到16825年去世都没有离开过。
洛兰和普桑是同乡,但他们却很少有相似的地方。
普桑理智而有学问,洛兰却性情豪放几乎大字不识;普桑不仅画风景也画人物,而洛兰却终生从事风景创作;普桑的作品结构严谨、造型准确,洛兰的作品则辉煌而充满诗意;普桑主要靠自己的理想作画,而洛兰则常常在面对自然的写生中来完善理想。
有人说在普桑面前,罗兰只能算是一个花匠。
因为普桑的作品内涵丰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而洛兰只注重表面的效果。
其实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罗兰艺术的价值所在,二人之间表面的差异和表面的相似,都不能成为人们判断时的标准。
当时,风景画这一画种已从罗马扩展向欧洲各地,在17世纪的欧洲成为一个独立的行当,许多艺术家以画风景名噪一时。
法国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绘画作品比较

《 泉 》
《瓦平松的浴女》是一个韵味十足,丰满的
少妇,这种充满爱欲与美感的丰满的妇女形象,
《
反映出安格尔的审美观。画中人物结构准确,肌
瓦
肤质感细腻。在色调上使用了中性偏冷的色调,
平
给人以高贵、恬静的感觉。画面中床罩、床单及 浴帽的折痕极其细腻逼真,反映出安格尔的高超
松
画技。
的
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从这位丰润女子的背
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的最杰 《泉》
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 顶峰。《泉》也是西方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 品之一。
他在处理轮廓边线时,始终本着虚--实--虚--实进行, 这一 方面是为了空间感和立体感的需要,同时,更体 现了一 种节奏感,从最高的右肘向至最下面的右脚为 止:强---弱---强-- -弱,清晰——模糊——清晰——模 糊,这样就产生了美感。
浴
部看到了令他激动不已的美,那就是常人所看不
女
到的微妙的曲线和色调变化,半明半暗光色在这 个柔嫩的背部微微变化着、浮动着。他以垂挂着
》
的绿色长帘,白色的布单,红白相间的花格头巾
装饰衬托浅黄色调的人体,具有庄重、典雅、纯
洁的美感。使观者视觉所至一切环境饰物与人体
构成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曲。
浪漫主义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法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作品比较
前言:收获以及关于作业的必要的交代
最爱《希阿岛的屠杀》 坚持“艺应载道”。故作 5 业的重心放在此篇名画。
虽然明白,但真正诚惶
诚恐析起来。
4
手法,技巧简洁地一带
而过,没有压力。
3
最棒的 扫盲课
1 颜色,构图讲解清晰。
优秀艺术作品赏析

优秀艺术作品赏析一、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绘画历史文化背景有何不同?古典主义绘画偏重理性,注意形式的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
它的美学原则是用古代的艺术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以典型的历史事件表现当代的思想主题,也就是借古喻今。
古典主义绘画以此精神为内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题材,庄重单纯的形式,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方式和庄重的的风格、气魄。
雅克·路易·大卫(或译作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
大卫最初的创作基本上是学院派的,到了意大利后,他深入研究古代雕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珍品,沉浸在古典美的追求中。
他在接受德国古典主义美学观念时,保持着独特的见解。
从1778年开始,他对意大利17世纪以写实风格见长的卡拉瓦乔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吸收他们的明暗表现法来突出主题。
受其影响,大卫创作了《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等作品。
他的艺术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并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
新古典主义绘画它题材新、风格新,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的创新。
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
尼古拉·普桑: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法国近代绘画的发端,一般都以普桑为第一人。
他在罗马学习美术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尤其崇拜拉斐尔。
1640年回国为宫廷服务。
16世纪末兴起的折衷主义学派——波伦亚学院派和自然主义者卡拉瓦乔,也使普桑倾倒。
在著名装饰画家、文物收藏家波佐的影响下,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古典主义立场,而对当时开始流行起来的巴洛克艺术风格甚为反感。
法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作品比较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是19世纪法国浪漫
主义画派代表画家,1798年生于沙朗通-圣莫里斯,1863年逝世于 法国巴黎。德拉克洛瓦是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 (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P.P. 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 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 术的熏陶。他父亲是一位律师和外交官,母亲热爱音乐,母亲家族 中有不少艺术家。德拉克洛瓦进入艺术的大门,同他舅父里生奈的 帮助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位舅父发现了他的才能,于1816年送他 进了美术学院,在画家让·于尔班·格伦(Guerin)的门下学习。 德拉克洛瓦对之后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 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幅画曾被印入法国政府发行的100法 郎的钞票和1980年的邮票上。
《 泉 》
《瓦平松的浴女》是一个韵味十足,丰满的
少妇,这种充满爱欲与美感的丰满的妇女形象,
《
反映出安格尔的审美观。画中人物结构准确,肌
瓦
肤质感细腻。在色调上使用了中性偏冷的色调,
平
给人以高贵、恬静的感觉。画面中床罩、床单及 浴帽的折痕极其细腻逼真,反映出安格尔的高超
松
画技。
的
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从这位丰润女子的背
剧的色彩对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Luo的人体形式来表现的。无怪
学院派画家格罗看了这幅之后倒吸一口凉气喊道:“这简直是绘画
的屠杀”了!
在这幅画上,画家把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用豪放的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1. 概述“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所指的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
它的产生,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2. 背景18世纪下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巨大的革命运动即将来临,渴求改变现状的法国民众对散发着没落贵族气息和华丽脂粉的“洛可可”艺术越发反感。
他们都期待庄重严肃的新艺术风格作为宣传革命号召人民的有力武器希望艺术能够发挥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
资产阶级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中找到适合他们作为行动典范的共和主义英雄题材,来为当时一触即发的法国大革命服务。
18世纪中叶,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发表了《古代艺术史》一书大力宣传古代社会的纯洁,静穆,提倡古典美的艺术思想。
他说:“艺术应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掘,使壮丽辉煌的古代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激起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崇拜在思想界,古典精神成了美的最高标准,法国因此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古代艺术。
3. 特征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希腊,罗马的艺术为范本,主张以古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一种庄严典雅的风格;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注重古典式的宁静和考古式的精确,但不是对17世纪古典主义的简单复古。
崇尚古代,以古人的美德为典范,使之为社会服务,专注个人英雄主义与忠实于道德和职责的行为。
这是选择题材的宗旨。
在艺术手法上效仿古代艺术刚健有力的轮廓与简洁明快的构图,用以取代洛可可艺术的繁缛性与错觉性。
4. 代表人物1.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和代表性画家。
19、20欧美作品

安格尔 《莫亚泰茜夫人》
《泉》
《女人像》
七月革命促使德拉克洛瓦离 开了对历史的传说的迷恋。 他重新为自己提出了描绘眼前的 富有戏剧性的现实任务。他创作 了,这幅画预示了那种其后为库 尔贝所掌握的、带有强烈明暗调 子对比的现实主义。德拉克洛瓦 在表现巴黎顽童、戴大礼帽的人、 爬向自己神的人和前景上的死者 这些形象上所达到的那种现实主 义,以后他将不会再达到了。色 彩是沉着的,而且是为了整体而 充分地服从于明和暗的。只有自 由神这个寓意的形象,在其余的 现实主义的形象中间发出了不协 音;她所发出的似乎应该是理想 的声音,可是实际上却仅仅是一 种演说式的兴奋。无论如何,德 拉克洛瓦在这幅画中显示出他是 接近于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热情的。 他正32岁,他站在浪漫主义和现 实主义的排头,他接近着胜利, 而且他是可以欢天喜地地跑下去 的,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走 开了,他远离了一切而去追求他 的自然生活去了。
米 勒 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 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 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 他时刻希望着能用自己的画 笔描绘法国农民纯朴而勤劳的形象。,米勒十分向往他们的生活。于是, 米勒毅 然迈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 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 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释车,驶向离巴黎90公 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这个农民的儿子终 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 “阿,上帝,这里真 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 呈现在眼前。于是,以卢梭、柯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 著的“巴比松画派”就这样形成了。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 时期。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作,像《播种者》( 1850 )、 《牧羊女》 (1852)、 《拾穗》 (1857)、 《晚钟》(1859)、《扶锄的男子》 (1863)、 《喂食》 (1872)、 《春》 (1873)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 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如同卢梭、柯 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 的诗情画意。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 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 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 “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 美丽的国家。”(罗曼· 罗兰语)。
古典主义绘画

《 贝 尔 坦 肖 像 》 安 格 尔 ( 巴 黎 卢 浮 宫 藏 )
76岁时的安格尔,创作了《泉》这幅 作品,反映了画家对美的全新观念,即 用精湛的技巧去创造古典美感是十分必 要的。《泉》实现了他对人体美与古典 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在这里,他展 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 纯洁美。他描绘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 女,身躯略呈S型,婀娜多姿,双目透 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 如清泉般圣洁。
古典主义画派的艺术特征
利用古典的艺术精神、理想于规范表 现现实的道德观念,宣传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 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象。在 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 缓微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 塑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 重风格、气魄。
古典主义绘画的产生
十七八世紀時,不断的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 也同时注意到小亚細亚及巴尔干,故而兴起「古希 腊研究」热潮,而当时的艺术家思想为: 「艺术的 理想绝不是在于个性的一点上,只有深得調和勻称 中庸之美的艺术,才是 艺术的最高境界」此中庸之 道的绘画恰和革命时代显示帝國威风 的法國人相合, 为政治、艺术相形影响的最佳佐证。強調完全拋弃 个人的主观情感,而以理智的、調和的书法为理想 , 以正确的素描为宗,色彩則被斥为感情用事的東西, 作风和佛罗倫斯派接近。
新古典主义油画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取代了罗马艺术而占统治地位。这一 时期的法国成为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和西方近代美术主要流派的发源地,一些 重要画家均在法国产生,法国的艺术发展成为欧洲艺术的主流。 古典主义艺术从广义上讲,是指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并加以推崇、 摹仿的艺术。在欧洲艺术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复兴”古代艺术的艺术思潮。第 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则是在17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 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美术。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 的古典主义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资产阶级推崇古典风格, 推行古希腊、罗马的艺术语言、样式、题材、风格,是为其达到喻古讽今的目 的。由于与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系,赋予了古典主义以新的内容,使得许多艺 术家能够突破古典主义的程式束缚,创造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因而新 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 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 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1780~1867)是法国古典主义、学院派的重要画 家,是达维特的学生和追随者。安格尔1780年生于蒙托邦, 父亲是位室内装饰家。他曾在图卢兹美术学院学习,1797 年来到巴黎进入达维特的画室学习。安格尔在学习上非常 勤奋,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已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了。他在 达维特的画室里深受“理想美”信条的熏陶,把自己称为 拉斐尔和古典艺术的热情崇拜者,并声称他所创作的作品 是对实物的精确反映,只是在必要之处,依据古典艺术的 准则加工了一下。安格尔以准确娴熟的写实技巧和典雅的 画风著称。他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并能 加以适当的主观处理。在人体和肖像画中多把体态线条做 了变形,形成有节奏的曲线,加强流动感,他自始至终地 追求着理想化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古典主义画派
编者在此之前为大家讲解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及重要的画家,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法国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古典主义画派。
古典主义画派是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流派,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为典范,从中提取绘画题材、绘画技巧,推崇理性主义,追求崇高、永恒、和谐的创作原则。
法国的代表人物有普桑、洛兰、拉图尔等。
时代背景
由弗朗索瓦一世开创的雄伟的文化战略,在16世纪就已使法国的美术步入了整个欧洲艺术的前列,巴黎成为与罗马对峙的另一个艺术中心。
但是,总的来看,法国的美术当时还不能独树一帜,它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在追随正兴盛一时的意大利巴洛克艺术。
这种艺术夸大了文艺复兴盛期诸位大师的风格,极力追求华饰、动荡、对比和不规则性。
从某种意义上,它迎合了上层社会的虚荣、夸耀、好大喜功的心理。
我们从巴洛克艺术大师、建筑家和雕塑家贝尼尼、画家委罗丘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虚张声势的艺术特点。
如果我们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而是从它与文艺复兴观念的关系这一角度看,巴洛克艺术已背离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的理想,而越来越变成对某种艺术效果的追求。
然则,它对于当时正日益取得艺术自由的法国艺术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在许多法国艺术家作品中看到,而在当时一个重要的画家西蒙·乌埃(Simon Vouet,1590—1649年)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乌埃·《丰盛》约1630—1635年
乌埃(Vouet,1590—1649)在意大利生活13年,归国后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画师,在巴黎地区的香底怡、圣日耳曼昂莱、枫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画。
从现存卢浮宫的《丰盛》、《神庙中的拜见》、《对神庙的献祭》中可以看到他明亮丰富的色彩,宏大的气魄,优美的环形节奏,以及和谐的衣褶造型。
尽管乌埃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多一些崇高感和现实性——他尽力避免巴洛克富丽堂皇而华贵的暖色调而采用冷灰色效果,形象注重写意,构图趋于稳重——但他不能忘记巴洛克艺术那激动人心的表现力,而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角线式构图、风格化的动作和华丽鲜嫩的色彩效果。
巴洛克艺术作为一种风格,它不是直接来源于生活,而是由于某些艺术家对前辈大师风格的崇拜而集合变化得来。
所以尽管它采用了写实主义的形式,却不具有现实主义的感染力。
在我们看来,判别一种艺术是否具有现实性,不在于它是否采用了现实可视形象,而在于它是以何种方式表现“真实”,或者说它以怎样的观念来看待“真实”。
整部美术史正是以不同的“真实”观为驱动力,从而造成形式上的不断演进。
对于17世纪30年代之前的许多法国艺术家来说,巴洛克艺术太有吸引力了,然而这种艺术毕竟与法兰西民族自己的需要不相吻合,它更多地体现了意大利人的艺术追求和少数法国人的一时喜好。
而那些冷静而深谋远虑的艺术家则有着自己的理想,他们厌恶流行的巴洛克艺术的虚伪,而企望着一种真诚的艺术。
在他们看来,这种艺术既要与古希腊罗马那种高尚的情趣相关,同时又要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和法兰西民族的文化之中。
他们希望通过一种庄严而宏大的艺术培养人民积极健康的情感,而这正与当时法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
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为17世纪法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国王则致力于专制王权的强化,因此,他不仅需要一种享乐的艺术,更需要一种显示其王权的艺术。
而在艺术界,法国的知识分子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法国艺术的成熟既要保持其传统,又要维护个人内心的自由,在面对现实中使世纪的人文主义传统得到进一步巩固。
因此,他们一方面反对上层社会的浅薄的巴洛克艺术,一方面反对那些“照搬自然”的所谓“现实主义”从而形成17世纪法国艺术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古典主义(Classicism)。
小结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
为国王及其精英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
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
其主要画家大多到意大利观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奇折衷主义、卡拉瓦乔强烈对比的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乌埃(Vouet,1590—1649)在意大利生活13年,归国后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画师,在巴黎地区的香底怡、圣日耳曼昂莱、枫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画。
从现存卢浮宫的《丰盛》、《神庙中的拜见》、《对神庙的献祭》中可以看到他明亮丰富的色彩,宏大的气魄,优美的环形节奏,以及和谐的衣褶造型。
古典主义画派是17、18世纪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思潮在美术界的表现,他们对为贵族服务的奢华菲靡的洛可可艺术不满,向古典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寻求新题材,推崇理性主义,追求崇高、永恒、和谐的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