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案
高三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
高三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在高三数学应用题中,要正确解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本文将针对高三数学应用题,介绍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数学应用题。
一、理清题意和建立数学模型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前,首先要理清题意,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然后,根据问题的特点,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数学工具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桥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二、分析问题和列出方程在建立好数学模型后,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数学关系。
常见的方法是列方程,通过建立方程式来描述问题中的数学关系。
在列方程时,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变量,并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
三、解方程和计算在列出方程之后,我们要运用数学方法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这一步需要运用到高等数学中的方程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配方法、二次方程公式、求根公式等。
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方程,并进行计算。
四、检查答案和解释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后,要及时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可以通过将得到的答案代入原方程或者根据题目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同时,要对解题过程进行解释,详细说明每一步的思路、方法和推理过程,使得解答完整且可读性强。
五、多做练习和总结为了提高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同学们还需要多做练习,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方法。
通过做大量的题目,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数学应用题,熟练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要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归纳出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为今后的解题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
总结:高三数学应用题是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解题,需要通过理清题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问题和列方程、解方程和计算、检查答案和解释等步骤。
同时,要多做练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三数学应用题,取得好成绩。
5.6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 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难 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复习典例1】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多少万平方米?【完整解答】设天安门广场的面积x 万平方米,则:2x ﹣16=72,2x=88,x=44;答:天安门广场的面积44万平方米。
【复习典例2】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千米,比大象的速度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的速度是多少?【完整解答】设大象每小时能跑x 千米,5.6 列方程解三步应用题(相遇问题)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2x+30=1102x=80x=40答:大象每小时能跑40千米。
【复习典例3】四年级同学参加管弦乐队的有86人,比参加科技小组的4倍多6人,参加科技小组的有几人?【思路引导】设参加科技小组的有x人,根据等量关系: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4+6人=参加管弦乐队的86人,列方程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设参加科技小组的有x人,4x+6=864x=80x=20,答:参加科技小组的有20人。
【复习典例4】一架新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思路引导】设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x千米,则其速度的4.5倍为4.5x千米,式飞机每小时飞行3400千米,比一架普通飞机速度的4.5倍还多25千米,由此可得方程:4.5x+25=3400。
【完整解答】设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x千米,可得方程:4.5x+25=34004.5x=3375x=750答:普通飞机每小时飞行750千米。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在学习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应用题,也称为实际问题题目。
相比于纯粹的数学计算题,实际问题题目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并通过示例演示来加深理解。
一、理清题意首先,我们在解题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
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真正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才能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在阅读题目的同时,我们可以将问题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
二、列出已知量和待求量理清题意后,我们需要明确问题中提供的已知量和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更好地对问题有个整体的把握,并为后续的解题过程提供便利。
三、选择解题方法在确定已知量和待求量之后,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如代数法、几何法、比值法、方程法等。
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四、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已知量和待求量,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通过定义变量、列方程或不等式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运算和推导。
五、解题计算在建立数学模型之后,我们进行具体的数学计算。
根据所选的解题方法,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计算的精度,避免粗心和计算错误。
六、检查答案解题计算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查。
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所得解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候也可以发现计算错误,及时进行修正。
检查答案可以通过代入原问题进行验证,或者由题目给出的条件来检验。
七、解答问题最后,我们将解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问题的解答。
解答问题时,我们要注意用清晰、准确的表达,不遗漏任何必要的步骤和推理。
示例演示:假设有一道题目如下: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5支铅笔,请问两人总共有多少支铅笔?解题步骤如下:1. 理清题意:计算小明和小红手中铅笔的总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讲解非常重要。
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讲解。
一、加减法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加减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解加减法题目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确定题目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
理解问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理解了问题,才能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2. 寻找关键信息:在问题中寻找关键信息,包括已知条件、未知数和所求解的问题。
把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有助于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3. 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对于加法题目,可以采用逐位相加的方法;对于减法题目,可以采用借位减法或补位减法的方法。
4. 运算过程准确无误:在进行运算过程时,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特别是在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中,要注意对齐、进位和借位的处理,避免计算错误。
5. 回归问题实际:在得出结果后,要对结果进行回归问题实际。
检查所求解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是否合乎常理。
只有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才算是正确解答了问题。
二、乘除法解题思路与方法讲解乘除法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在解乘除法题目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1. 找规律:在解决乘除法问题时,要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找规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遇到九九乘法表中的计算题目,可以利用乘法表中的规律来迅速求解。
2. 估算计算:对于一些较复杂的乘除法题目,学生可以先进行估算后再进行计算。
通过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定结果的范围,减少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3. 选择合适的乘除法运算: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对于大数乘法,可以采用竖式乘法;对于除法,可以采用长除法或估算法。
三步应用题教学设计5篇
三步应用题教学设计5篇三步应用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2及练一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只列式不计算⑴某毛纺厂有男职工25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
A.女职工有多少人?B.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C.女职工比男职工多几人?(B、C两问要让学生思考用多种方法。
让学生说说分析的思路)⑵养鸡场有公鸡12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32只,A.有母鸡多少只?B.公鸡、母鸡共有多少只?(让学生试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二、创设问题情景每年的“六一”节前怡园小学生都要向山区同学捐书,今年大队部对三、四、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如下:三年级说:“我班捐书36本。
”四年级想了想说:“我班捐书的本数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大声说:“我班比三、四年级捐书的总数少8本。
”你们知道五年级捐书多少本吗?三、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确。
3、汇报、板演。
36某2=72(本) 综合算式:36+36某2-836+72=108(本)108-8=100(本)学生说理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如:36某(1+3)-8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三年级捐书的本数看作一份数。
四、应用及变式1、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多4条。
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⑵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少4条。
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⑶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2 倍。
花金鱼的条数比红、黄金鱼总数少4条。
花金鱼有多少条?⑷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少3 条,花金鱼的条数比黄金鱼的2 倍少4条。
花金鱼有多少条?让学生每两题一比较。
2、列式计算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五、课堂作业课本练一练的第3-5题三步应用题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三)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树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先编题,再列式、(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20x3=60(个)(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20x3—20=40(个)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有多少个?20x3+20=80(个)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二)学习新课1、新课引入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2、出示例5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读题,理解题意、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地方不同(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三年级栽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棵10棵(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教师提出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根据题里给的条件能直接算出来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自己的思路、(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x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四年级栽多少棵?56x2=112(棵)(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56+112=168(棵)(3)五年级栽多少棵?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158棵、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如果题中五年级栽树的条件改为“五年级栽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多10棵”,怎样求五年级栽的棵数?(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10棵,168+10=178(棵)、)(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提示:从倍数关系上考虑,谁是1倍数?三、四年级的总数是几倍数?怎样求三、四年级的总数?(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 2+1=3倍数:56x(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小结解答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采用什么方法分析要因题而异,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一样,解题步骤也不一样,因此要灵活运用、(三)巩固反馈1先画图,再解答、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2、看图解答、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订正时可以明确,题目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这句问话本身数量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关系找出新的数量,直到所求的问题、(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五)作业练习五第1~3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三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的有关倍数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的,两步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改变其问题,就是三步应用题、本节课仍以思路教学为重点,通过画线段图,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以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画线段图虽不作教学要求,但它比文字叙述的题要具体的多,在分析数量关系中,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因此无论是复习、新课、练习都十分重视画图、看图分析的训练、2、重视学生叙述思维过程的练习、应用题不但要注重结果的正确性,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因此解答应用题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口述出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3、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和变化、把复习题改变条件可使两步题变成三步题,条件变化了,解题方法也变了,让学生在分析不同的数量关系中,掌握解题思路,达到举一返三的目的4、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先基本、后变化、先易后难,把说思路、画线段图贯穿于全课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达到熟悉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思路,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板书设计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四年级栽多少棵?56x2=112(棵)(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56+112=168(棵)(3)五年级栽多少棵?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158棵、简便算法:56x(2+1)=168(棵)168—10=158(棵)练习、看图解答(1)小强集邮多少张?45x5—20=225—20=205(张)(2)两人共集邮多少张?45+205=250(张)答:两人共集邮250张、三步应用题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3及练一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简单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理解较复杂的归一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素质教育目标:1、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2、教学例4:出示例题(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讨论题:(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
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
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
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5、板书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研究、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题:(出示口算卡片)56×2+5678×4—78168—17×4100—100÷5×32、复习题: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用题教学实效性
2 0 1 3 . 己 新课 孑 l 导学
训 练 解题 思 路 提 高 应 用题教 学实 效性
福建 省南安 市洪濑 中心小学 黄诚发
小学数学应 用题 教学是 小学 数学 教学 的重点 和难 点 , 是训练学生思维 能力 的重要 途径 , 是 培养 学生 分析 问题 和
了并 列 关 系 。 即 : 豆 角 的重 量 与 黄瓜 的重 量 相 对 比 。
、
建立“ 同样 多 ” 思 想
在小学应用题 中 , 有不 少题 目是 比较两 个或 同类 量 的 数量和倍数 的应 用题 , 这种 问题在 生 活和生 产 中有着 广泛
囫
的应用 。例 如 , 甲队比乙队多种树 3 0 0棵 , 这就是 说 甲队除
看: 就 是 引导 学 生认 真 审题 , 弄清题意, 形 成 基 本
学生的解题能力 , 使学 生遇 到题 目能应 用所 学数学 基础 知
识有条理地 、 有根据地去分析 问题和解 决 问题 , 从而 提高学 生 的思维能力 , 培养 和发展学生 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一
表象 。
二辨 : 就是 引导学生辨 别题型 , 形成数 量表象 。根据两
年计划要用几 个月 ?在学生 分步 进行 列式计 算 的 同时 , 组 织 学生再 次进行 交流讨论 , 合作学 习 , 共 同探究 出解答这 道 题 的综 合算 式 , 从而进行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的训练。
三、 利 用 线 段 图进 行 分 析
的重要举措 。所 以 , 小学数学应用题 教学 , 一直 是广大小 学 教 师比较重 视的研究 课题 , 有 的教 师从 内容上 作 出了系 列
分析思 维与综合 思维是解 答小学数 学应用题 的基本 思 维方法 , 是其他一切思维方法 的基础 。在解 答应用题 时 , 需 要 学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 、 综合 的思维过程 。首 先 , 教 师要引导学生在 了解 题意 的 同时 , 找 出应 用题 的 已知条 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拓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拓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深刻了解题目在解决任何一个数学问题之前,需要深入了解题目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重点,整理清楚作答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深刻了解题目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知识图谱工具,以准确的方式呈现相关的概念和思路。
二、采用多种解题方法面对一道难题,学生需要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尝试使用它们。
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大脑对数学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使用不同的模型,例如几何图形,图表,甚至是实物模型来解决拓展应用题。
比如,在一个关于数据对比的问题中,学生可以首先画条形图或饼状图以便精确且清楚地掌握数据变化。
三、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灵感一些拓展应用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学生需要努力利用生活中的优点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导他们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并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考虑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更多工作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行政和管理的捷径,让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真正获得较好的助益。
四、掌握基本技能无论是做基础习题还是挑战难题,首要问题是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数学技能。
例如,加减乘除铺垫、小数、分数、比例、利率、三角函数等等,而这些知识的遗漏和不熟悉都是制约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要害就是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做到熟能生巧,善于应用。
解决拓展应用题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这一过程并不简单,需要学生重视知识的变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且创造性的使用必要方法、工具等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使数学思考具有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归纳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归纳解答应用题一直是许多孩子做数学题的“心头大患",因为它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
以下是总结的小孩子数学应用题解决方法。
方法一:数量关系分析法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
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一)寻找题中的数量。
(二)明确各数量间的关系。
(三)解决各个产生的问题。
下面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数量关系分析法的运用。
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可以参考老师的引导方法教导孩子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养成孩子独立思考、快速解答的好习惯:例题:“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解题思路:师:题中有几个数量呢?生:三个。
师: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师: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生:用乘法35 ×3=105(人).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根据他们的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生: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有105人参加比赛。
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师: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生:105+35=140(人).师:根据现在已经产生的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存在呢?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140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师: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师:那么解决最后问题的算式怎样列出呢?生:140+12=152(人)方法二:问题中心散射倒推法所谓的“问题中心散射法”就是根据分析法这一思路模式,让孩子从最后的问题出发,不断地逆向推理,层层解决。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一、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也就是理解题意。
要反复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题目中已知量,未知量及所求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时可以通过画简单的线段关系图,使数量关系更加简单明了。
3、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4、验算并写出答案。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X表示未知量。
2、找出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列方程解答应用题跟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列方程解答应用题,需要应用算术里学习的四则运算的相互关系,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因此算术解法是基础,而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它的发展。
区别:1、两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表达方式不同。
列方程是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关系式中包括未知数X;算术解法则是用算术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计算过程不含未知数。
2、解题思路不同。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把未知量设为X,与其它已知量一起参加列式,而算术解法只能从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之间多层次分析思考,需要逆向思维。
3、解题步骤的不同(见解应用题的步骤)四、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思路1、综合法思路。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中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2、分析法思路。
从所求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答最后结果所需要的条件,把其中一个(或2个)未知条件作为新问题,再寻找解决这个新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条件在应用题中都是已知的为止。
其实在运用分析法的逆推过程中,就是把复杂的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应用题。
3、综合法解题思路和分析法解题思路是相反的,但在思考过程中,分析和综合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综合中有分析,交叉运用。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讲解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详解与演示讲解数学应用题一直是学生们较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这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析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并通过演示讲解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一、题目分析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前,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
通常,这包括确定题目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及从题目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将问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标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问题,题目如下:某商店正在举办一次打折销售活动。
原价为100元的商品以8折出售,请计算售价以及节省的金额。
我们可以分析得知,题目需要我们计算出折后售价和节省的金额。
其中,原价为100元,折扣为8折。
有了这些关键信息,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
二、解题思路基于题目的分析,我们接下来需要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折扣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该公式如下:折后售价 = 原价 ×折扣节省金额 = 原价 - 折后售价三、解题步骤有了解题思路,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步骤开始解题了。
在数学应用题中,步骤的清晰和有序性对于正确解题非常重要。
下面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详细步骤:步骤一:将原价和折扣代入折扣计算公式中,计算出折后售价。
折后售价 = 100元 × 0.8 = 80元步骤二:将原价和折后售价代入节省金额公式中,计算出节省的金额。
节省金额 = 100元 - 80元 = 20元四、解题演示讲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演示讲解。
请注意,在实际解题中,我们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运用,并结合具体数据进行计算。
假设题目是这样的:某学校购买了一批文具,总共花费了3000元。
校方计划以每套25元的价格出售给学生。
如果每套的成本为20元,请计算校方将有多少盈利。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题目分析。
谈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解题思路
在 问题 的解 决 中获 得 成 就 感 , 从 而 自主 探 究 问 题 。 第 三 阶 段 , 总结 学 生 在 探 究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问 题 , 给予指导 , 让 学 生 根 据 老 师 的指 导 进 行 探 究 活 动反 思 。 二、 高 中 数 学应 用 题 教 学 中 解题 思 路 培 养 的 几点 建议 根据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要 求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不但 要 教 授 学 生 掌握 知 识 , 还 要 重 视学 生 能力 的培 养 , 这 无 疑 给 教 师 的课 堂 教 学带 来 了难 题 ,针 对 高 中数 学 应 用 题 教 学 中 学 生 解题 思 路 的 培养 , 笔 者提 出 了 以下 建 议 。
1 . 增 强 学 生 建 模 用题 教 学 教 学 方 法 解题 思 路 课 程 改 革 的浪 潮 推 动 着 基 础 教 育 的大 面 积 变 革 ,课 程 内 容 、 课程 功能 、 课 程结构 、 教学手段 、 教学模式 、 课 程 评 价 及 管 理 等方 面都 有 了很 大 的创 新 和 发展 。 那么 , 借 着新 课 程 改 革 的 东风 , 高 中数 学 中 的 难点 应 用 题 教 学 该 如何 开展 呢? 学 生 的解 题 思 路 又该 通 过 何 种 方 式 培 养 呢 ?本 文 做 了如 下论 述 。 高 中数 学 应 用题 教 学 的方 法 高 中数 学应 用 题 的教 学 方 法 有 很 多 种 , 在实际应用中 , 教 师 要 根 据 学 生 的接 受 能 力 及 数 学课 程 的 内容 进 行 优 化选 择 。 1 . 导 学 案教 学 方 法 导 学 案 是教 师 为 了在 课 堂 教学 中 能够 指 导学 生实 现 自主 学 习而 设 计 的一 套材 料 体 系 , 通常包括“ 学 习 目标 、 预习导学 、 自主 探 究 、 自学 检 验 、 小 结 与 反思 、 当堂反馈 、 拓展延伸 、 总 结 反思” 等 不 同 的部 分 。 导 学 案 教 学 方 法在 高 中数 学 应 用 题教 学 中 的广 泛 应 用 , 能 够 帮 助 教 师 更 好 地 发 挥 自身 的 主 导 作 用 , 指 导 学 生 自主 完 成 学 案 中 的 不 同 环 节 。这 样学 生在 合作 探 究 的 过 程 中就 能 够 实 现 对 知识 的 “ 来龙去脉” 清 晰 掌握 。应 用 题 中 所 涉 及 的 知 识 点 通 常 比较 多 .通 过 导 学 案 教 学 可 以让 学 生 思 路 清 晰 地 解 决 探 究 中 遇 到 的 每 一 个 问 题 ,同 时 还 能够 起 到 复 习 旧知 识 点 的 作 用 。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四步骤”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四步骤”摘要】应用题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应用题解题方法和步骤:一是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二是分析数量关系,找出隐含问题?三是规范解答。
四是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步骤策略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应用题教学的基本步骤的训练,使其达到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一、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读题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读题,教师提出引导问题: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很容易根据老师的问题边读题边思考,从而加深读题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一)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题意,解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面对各种类型的应用题,我们只有教会学生通过读题能抓住关键词,而关键的词一般都隐藏在题目之中,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题目中都可能有,我们要教给学生抓关键词的方法。
以下题为例: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对于这道题,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读题后找出关键词呢?我们可以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说出自己读题获得的信息。
二是引导学生理解“每条船最多坐4人”和“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中的“最多”和“至少”表示什么意思?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读题,学生能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所在,为后面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埋下很好的伏笔。
(二)抓住有用信息,理清题意当学生读懂题目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针对题目收集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摒弃干扰信息。
即让学生在读题时对有用信息不遗漏,对无用信息大胆摒弃,不要让题目中的数字干扰自己。
例如:两个小组浇树。
第一小组有7个同学,每人浇了9棵树,第一小组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学生通过读题,知道本题目问题是第一小组一共浇了多少棵树?要求第一小组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必须知道第一小组有7个同学,每人浇了9棵树这两个条件,但题中还告诉两个小组浇树,这里的两个小组就是干扰信息,与要求的问题无关,所以摒弃,只留有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进入小学三年级后,数学应用题更多了。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小数应用题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整数应用题中的一般和典型应用题进行全面的总结。
因此,初等三实际问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到一般实际问题到典型实际问题,从一步实际问题到几步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法,并从所学的解法中找出规律和特点。
下面是小学三年级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一些技巧。
希望他们能帮到你,提高你初三的数学成绩。
一、从方法入手,掌握解题步骤具体来说,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的步骤可以细分为以下几步:①读题,即把握题意,准确理解题目的设置的方向以及考察的内容;②说题,说提就是要厘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题目中的关键词进去圈注。
如表示数量的“一共”、“几倍”、“平均值”等,此外也应当特别注意单位的统一。
③析题。
就是要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所在,这一步骤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特别高。
二、从经验入手,丰富生活体验现在教材中的一些应用题,越来越与实际生活相符,大部分都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原型。
如经常会考察购物问题,若学生没有单独购物过,就对“总价=单价x数量”的关系式很难理解。
在学习“千克和克”时,若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就不能够准确理解“净含量”的含义。
在解答一些关于乘坐出租车的应用题中,若学生没有乘坐过出租车,就对这种问题比较难以下手。
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也需要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三、从情境入手,增强解题兴趣作为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实际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复杂,所以很多学生对其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如果我们能巧妙地丰富实际问题的情境,使之更加主动,那么学生往往会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然后在回答实际问题时就不会被视为负担,反而可能乐于回答。
几道典型的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练手:1.一副羽毛球拍38元,石先生想买五副球拍。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一、数量关系分析法.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地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地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数量关系分析法分为三步:(一)寻找题中地数量.(二)明确各数量间地关系.(三)解决各个产生地问题.从应用题地已知条件出发,进而转化成具体地生活情景,根据情景进一步地归纳概括,明确相应地数量关系,简化题目结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地人数是三年级倍,五年级参加地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地总人数多人.五年级参加比赛地有多少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题中有几个数量呢?生:三个.师:哪两个数量之间有直接关系呢?生:三年级有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地人数是三年级倍.师:这两个数量间地关系让我们头脑中产生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四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师: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生:用乘法×(人).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数量:四年级有人参加比赛,那么哪两个数量间又存在关系呢?根据他们地关系可以产生一个怎样地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三年级有人参加比赛,四年级有人参加比赛.问题是: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师:所以第二步算式怎样列呢?生:(人).师:根据现在已经产生地数量,又有哪两个数量间地关系存在呢?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一共有多人,五年级参加地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地总人数多人.师:这两个数量间地关系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生:五年级参加比赛地有多少人?师:那么解决最后问题地算式怎样列出呢?生;(人)一般而言,小学生地一个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地思维为主要形式,然后逐渐地向逻辑性较强地抽象思维过度.但是这种抽象地逻辑思维也是和具体地感性思维联系在一起地,所以把抽象地数量关系转化成形象性地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去思考,启发他们去思考背后地逻辑关系,从而掌握有效地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问题中心散射倒推法.所谓地“问题中心散射法”就是根据分析法这一思路模式,让学生从最后地问题出发,不断地逆向推理,层层解决.即从问题所要求地量开始探究,先要想一下,要知道所求地量,就必须知道地条件是什么,要使这些条件成立,又必须具备另外哪些条件,这样推究下去,直到所需要地条件都是题目中所给地已知条件时,问题就解决了.还是以上面这一道应用题为例来谈谈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这道题地问题是“五年级参加比赛地有多少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在题里面寻找那一句关键地信息提示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五年级参加地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地总人数多人.师:看来,现在要解决三、四年级参加比赛地总人数才是更关键地.那么这个问题能一下子解决吗?生:不能,因为三年级参加比赛地人数知道了,可四年级参加比赛地人数不知道.师:那么四年级参加比赛地人数又怎么求呢?根据题中地什么数学信息呢?生:三年级有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地人数是三年级倍.列式是×(人)师:根据我们刚才地分析,接下来第二步求什么怎样列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三、四年级参加比赛地总人数是多少?(人)师:接下来呢?生:五年级参加地人数是多少?(人)三、线段图示助解分析法运用图示法解析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地有效方法之一.图示法不仅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应用题地数量关系,启发学生地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题地途径,而且通过画图地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地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教师地教学地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通过具体地情景进行感知,进而理解背后地数量关系.它既能提炼概括出应用题题意,又利于学生借助线段直观揭示数量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先把应用题中地已知条件和所求地问题用图表示出来,然后通过图去寻找解答应用题地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应用题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许多方法.如列表法、比较法、方程法等,注重教给学生学习地方法,使学生能逐步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思维规律,掌握了正确地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答应用题地能力.但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无论哪种技能地掌握都要勤加练习.当然对于应用题来讲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练习要练在“点”上.练习地题目要有代表性,全面性.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慎重选::做多了使学生对应用题有厌恶感,做少了又起不到巩固地效果.总之,在素质教育地今天,教师应抛弃采用题海战术地方法来提高学生地解题能力,而是通过教授学生多样地解题策略,从而开阔学生地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地解题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浅谈小学数学地解题策略川南小学梁建锁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有几年了,虽然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反复强调减轻学生地学习负担,减少学生课业量,淡化考试,淡化分数,但中国几千年来地考试制度沿用至今,高考也被大多数人看作是通向成功地唯一途径,这足以说明考试地可取之处和存在价值.因此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一定考试技巧,解题策略是十分重要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然影响学生成绩地因素很多,比如考试时地心态,拥有良好积极地心态,做好思想准备才是考好地前提.在考试时轻松应对,遇到简单地题目时,要提醒自己不能犯低级错误;遇到难题时,首先要自信,告诉自己:“我一定行!”有一个企业家说过一件事,他上小学六年级时,一次考试前,老师告诉学生,最后一题特别特别难.结果大部分学生最后一题根本就没看,实际上最后一题是很简单地.这个故事说明心态对于成绩地影响很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地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地策略做支撑.解决问题地策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地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地指导方针,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掌握好解决问题地策略.只有掌握了一定地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地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地指导,优化学生地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基于以上地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对学生解题策略指导地尝试探索,获得了一些初步地体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假设策略有些问题用一般方法很难解答,可假设题中地情节发生了变化,假设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假设题中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然后在假设地基础上推理,调整由于假设而引起变化地数量地大小,题中隐蔽地数量关系就可能变得明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假设法.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甲从地到地,每小时走千米,可以准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走千米,可以提前小时到达,求两地地路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如果每小时走千米,可以提前小时到达,”假设继续前进,在相同地时间内会多走千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速度比第一种速度每小时多走-(千米),一共多走了千米,说明走了小时,则两地地路程是×(小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画图策略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地,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项解题策略,比较符合小学生地思维形象性地特点.尤其是六年级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画出线段图,更有利于学生找出对应量与对应分率地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五年级共有三个班,已知一班、二班、三班各班地学生数相同,一班男生数与二班女生数相同,三班地男生占全年级男生地,那么女生占全年级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因为一班男生数与二班女生数相同,通过线段图可以清楚地发现如果一班地男生和二班地女生调换一下,则一班全是男生,二班全是女生,三班地男生占全年级男生地,那么二班地男生就占全年级男生地,把男生看作单位“”,总人数就是男生地,反过来男生占总人数地,则女生就占全年级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巧妙设数策略有些题目没有明确地数量关系,但是仔细去分析又可以找出关系.遇到这样地情况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设定一个数,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题目地意思,这样就很容易地得出关系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李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书店买书,如果买甲种书刚好可以买本,如果买乙种书正好可以买本,如果买丙种书则刚好可买本.李老师决定三种书买一样多,那么他带地钱能买三种书各多少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题中李老师所带地钱及三种书地单价都是未知地,使得问题变得很复杂,学生无从下手,我们可以把老师所带地钱设为元,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可以求出甲、乙、丙三种书地单价分别为元、元、元,很轻易地得出李老师买三种书各是÷()(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把一些信息列举出来,寻求解题策略,也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地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到解决问题地策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甲走地路程是乙地,乙用地时间是甲地,甲乙速度地比是().分析:因为这道题没有具体地数量,只有甲和乙路程与时间地相互关系,所以学生一时间难以理清两者之间地关系,如果列成表格,数量关系就比较明确了.根据甲走地路程是乙地,可以把乙所走地路程看作单位“”,则甲所走地路程为;乙用地时间是甲地,可以把甲所用地时间看作单位“”,乙所用地时间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甲乙各自地速五、逆向思维策略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地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地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地魅力.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一时无法解答地题目,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出发,顺着思考下去,可能因歧路很多而找不到解题思路.这时不妨把思考方向变化一下,倒着想想.也就是把问题发生地顺序倒过来,从结论开始,执果索因,逆向推导,逐步还原,以求问题地解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地和是,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所得地分数是,求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这道题首先可以求出原来分子、分母之和减去两个后地现在分子和分母地和,即××,得到现在地和后,发现地分子和分母地和明显比所得到地数小,说明已经约分了,可以通过所得地数除以地和,即缩小地倍数,接着用缩小地倍数乘,用缩小地倍数乘,所得到地分子分母被减去后地数,然后分子和分母再分别加上,就求到了原来地分数. 解答:× ÷()×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整体把握策略解数学题,常常是化“整”为“零”,把问题变为简单,以利于解决问题,但是有时解题时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要过分注意细节,而忽略全局,需要我们站在整体地立场上,综观全局研究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地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例:有只油桶,分别装油、、、、、、、、千克,分给甲、乙两人各若干桶,最后只剩下桶.已知甲分到地油是乙分到地油地倍,剩下地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析:如果具体地去寻求甲和乙各分到地是哪几桶油,再求剩下地是哪一桶油,这样地方法是杂乱地.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桶油共重(千克).已知甲分到地油是乙分到地油地倍,则甲、乙共分到地油地千克数一定是地倍数.而÷……,那么剩下地那桶油地千克数一定是被除余,那就只能是千克那桶油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数学教学过程主要是数学问题地解决过程,数学问题地解决离不开解题策略地指导.数学教学地目地就在于透过知识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背后所孕育地数学思想,面对纷繁复杂地问题能多角度多层面多策略去分析把握它地实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开拓学生地视野,启迪学生地智慧,提升学生地思维素养,为学生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1)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抽水机4小时浇地多少亩?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160+114=274(人)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2.类推学习例4.(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120÷3=40(米)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102÷3=34(米)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40-34=6(米)答: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三、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四、巩固发展.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五、布置作业.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板书设计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教学目标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3.继续培养学生类推、分析、比较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56×2+56= 78×4-22= 45÷(3+2×6)=168-17×4= 100-100÷5×3=(100-100÷5)×3=2.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二、探究新知.1.改复习题为例5: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要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1)四年级栽树多少棵?56×2=112(棵)(2)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56+112=168(棵)(3)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树158棵.6.反馈练习.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三、巩固发展.1.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树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棵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同桌互相说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2.狮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数是狮子的2倍,海龟活的年数比大象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海龟能活多少年?(先画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四、课堂小结.第一: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第二: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第三: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五、布置作业.学校组织数学比赛.五年级参加60人,四年级参加45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画图并计算)板书设计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案例]1、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师:请看题板,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新镇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生:三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有多少人?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个班?三、四年级一共多少人?师:不错呀,提了这么多问题。
三年级下册应用题并写出解题思路
《三年级下册应用题解题思路》一、引言在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用题既考验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三年级下册应用题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认识应用题应用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题型。
在三年级下册中,常见的应用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长度、面积、体积、时间、重量等方面的问题,如购物、旅行、运动等。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计算和推理,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解题思路1. 仔细阅读题目:学生在解应用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分析题目: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学生要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明确所需求解的内容,理清思路或建立解题模型。
3. 运用数学知识: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或推理。
4. 检查答案:在得出答案后,学生要对答案进行检查,确保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举例说明【例1】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8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解题思路:首先将小明和小红的铅笔数进行加法计算:10+8=18。
小明和小红一共有18支铅笔。
【例2】一条绳子长6米,又剪掉了3米,剩下多少米?解题思路:首先将绳子的长度6米减去剪掉的3米:6-3=3。
剩下的绳子长度为3米。
五、总结与展望三年级下册的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勤于练习,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个人观点我认为,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很好的实践机会,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予学生练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对三年级下册应用题的深入了解和探讨,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一杯水到入三个杯子,连瓶共重的三年级应用题类似题
题目: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连瓶共重的三年级应用题第一步拆解题目1. 题目要求将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要求连瓶共重2. 题目属于三年级应用题类型第二步分析题目1. 题目要求将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这意味着要将一杯水平均分配到三个杯子中。
2. 题目要求连瓶共重,这意味着在分配水的过程中,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必须等于一杯水的重量,也就是连瓶共重。
第三步解题思路1. 可以利用分配思想,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2. 需要首先确定一杯水的重量,然后再根据这个重量来计算每个杯子应该分得的水量。
第四步具体步骤1. 确定一杯水的重量为100克。
假设一杯水的重量为100克。
2. 计算每个杯子应该分得的水量。
100克水平均分配到三个杯子中,即100克÷ 3 = 33.33克。
3. 将33.33克水分别倒入三个杯子中,使得每个杯子中都有33.33克水。
第五步结论1. 经过计算,将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连瓶共重的三年级应用题得出结论:每个杯子中都应该倒入33.33克水,总重量为100克,满足连瓶共重的条件。
2. 这个问题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得出了解决方案,也让孩子们在思考和计算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章总结通过对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连瓶共重的三年级应用题进行拆解、分析和解题思路的阐述,以及具体步骤和最终结论的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这个题目,并且希望对解决类似题目的思路有所帮助。
希望读者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对解决这类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应用题的解答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以上我们解答了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连瓶共重的三年级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讨论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解决这类应用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解决一杯水分装入三个杯子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加减乘除、分数的概念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类应用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数学三步法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先补条件再解答生产小组要加工780个零件。
1、,实际用了多少天?2、,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师:补条件应根据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来进行。
二、新课学习1、出示例1 :玩具厂要生产3000套电动智力玩具,计划用12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50套,实际用了多少天?⑴默读题目,想一想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⑵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⑶提问:要求“实际用了多少天?”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这两个条件都知道吗?应先求什么?(先求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怎样求呢?⑷学生列式计算并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反馈:教师出示解答过程请一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
提问:这些应用题比较复杂,容易出错,所以要进行检验,你觉得如何来检验呢?先让学生讨论方法:验(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算已知条件是否相同。
⑸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反馈时让学生说清验算什么及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试一试要求学生先解答,再验算。
服装厂要生产1000套衣服,计划每天生产40套,实际比计划少用了5天。
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自己讲解题方法及验算的方法。
3、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⑴学生同桌讨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⑵指名交流在交流中逐步出示课本第21页方框中的内容三、巩固练习1、先说解题思路再列式⑴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每天读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5页。
实际用了多少天?⑵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8天读完,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
实际每天读多少页?⑶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8天读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5页。
实际用了多少天?⑷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每天读15页,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
实际每天读多少页?2、课堂练习练一练第2、3、4、5题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那些新知识?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三步计算应用题(一)”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步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1)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抽水机4小时浇地多少亩?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
(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
(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类推学习例4.
(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
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
120÷3=40(米)
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
102÷3=34(米)
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40-34=6(米)
答: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
四、巩固发展.
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业.
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