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三衢道中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人教(部编版)
-古诗朗读与节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的音乐性。
-文化背景理解:让学生了解“三衢”所指的地域特点,以及诗中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交流背景。
2.教学难点
-意象与情感的关联: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中的意象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如“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景物变化与诗人心情的关系。
3.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古诗的韵律美,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激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5.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朗读、背诵、解析古诗,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到位,有时候学生们的思考方向偏离了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确保他们的讨论能够围绕教学重点进行。
最后,我要感谢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自然之美,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中的一个特定景象,探讨它如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古诗的朗读练习。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4.领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5.了解古代文化交流背景,理解“三衢”所指的地域特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地读诗、背诵。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引入:《惠崇春江晚景》。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三衢道中》,大家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好,注意衢字的写法。

二、解释题,知作者:大家读了诗题,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诗中会写到什么内容呢?(3名学生)你对作者又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老师做个补充:(曾几,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

这是他写的一首记行诗)三、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3遍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读出诗的节奏。

学生汇报读(3名)纠正读音,“阴yin减jian”字形:指导书写:“溪”字。

教师范读节奏,学生标注。

师:古诗要读出韵味,就要注意诗的节奏。

下面老师来范读,同学们认真听,并用小闲线标注出节奏。

(师范读)师: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再练习2遍。

读完后展示,谁来展示读一读?(2名同学)小组比赛读。

四、知诗意。

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诗句的意思?说说我们以前学习的方法。

看插图、借注释、互相学、问老师等。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汇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梅子、小溪、绿阴、黄鹂“却”意思是什么?又、再、“舔”增加。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古诗,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五、说景象,悟诗情。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都写了什么(夏季、梅子、小溪、绿阴、黄鹂)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学生汇报:2名。

师:如果是你走在三衢道中,有如上所见所闻,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喜爱、惬意等)学生汇报:2名。

试集体背诵。

六、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习古诗的?(想画面、品美句)以后也可以用。

板书设计:三衢道中梅子小溪绿阴黄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精品教案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反映主题。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三首《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1.古诗三首………………………………………………………………………………2~3课时2.燕子……………………………………………………………………………………2~3课时3.荷花……………………………………………………………………………………2~3课时4*.昆虫备忘录……………………………………………………………………………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语文园地…………………………………………………………3~4课时1.本单元注重朗读感悟,增强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使语言中蕴涵的美通过口诵心记来深化理解。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赖晓英一、文本解读《三衢道中》是部编本三下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写了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

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教学时,笔者以“欣赏三衢美景”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三衢历史”“欣赏三衢美景”“感悟三衢文化”,以读为本,想象画面,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二、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山间的初夏美景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难点:理解古诗,入情入境,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忆诗文,引出“三衢道中”1.前两节课,我们领略了杜甫笔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欣赏了苏轼眼中洋溢着浓厚而清新气息的春江晚景。

2.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他笔下山间的初夏美景是怎样的。

二、解诗题,了解“三衢”历史1.说文解字“衢”(板书:衢)同学们,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先看老师写的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课件)四达谓之衢。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精品省优获奖教案《古诗三首三衢道中》word部编版

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精品省优获奖教案《古诗三首三衢道中》word部编版

《三衢道中》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减“等生字,会写“梅、溪、泛、减〞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一、导入新课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美,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文章,今天的我们在诗歌中徜徉,继续体会诗中的绮丽风光。

2.课前准备:〔1〕《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茶山集》中。

〔2〕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2、师范读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朗读,适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读清楚、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减、泛、溪、添,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字的特点,〔猜谜语:水少有点咸〕〔反义词:加。

组词:减少〕四、了解诗意1、课件出示注释,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注释:梅子黄时: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又。

绿阴:浓绿的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

释义: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好的天气。

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路上的差不多。

添得黄鹂四五声: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五、诵读感悟,想象画面1.再读古诗,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路上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2.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3.全班交流。

〔1〕时间:梅子黄时。

本来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情。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认“减”1 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 个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会认“减”1 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 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认识三衢山,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衢山风光图片。

宋代诗人曾几在游览三衢山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衢道中》。

(2)板书诗题,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欣赏三衢山风景,初步感知三衢山之美,为下面学习古诗做铺垫,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人教部编版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大意。

2.结合词句体会诗人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教学过程:一、以字导入,引出课题。

1.说文解字“衢”(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

衢,道也。

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说文》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的地方就与这个“衢”字有关。

2.简介三衢:三衢——即浙江省衢州市,因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3.赏“三衢”美景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图片。

4.引“三衢”诗文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

二、自主学习,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古诗。

听老师读诗,听准字音。

想想是是诗人在诗中都写了什么?2.回忆学法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师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几种方法)预设:(1)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看书中的注释可以帮我们理解一部分字词。

(3)看书中的插图或者通过诗句想象画面来理解。

……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这些好方法自学这首诗。

有没有信心出色完成?先自己想,遇到困难可以再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学习单:(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

(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线。

(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

)4.汇报交流(1)出游时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课题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描绘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感受深刻,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春天,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

那初夏的景色又有何迷人之处呢?今天我们跟随诗人曾几的脚步,领略初夏时景色的魅力。

学习任务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朗读古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

(2)教师范读,指名读,正音。

(3)同桌合作,借助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2.走近作者。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3.解读诗题。

《三衢道中》,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三衢道中》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发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4.梳理字词。

(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梅、溪、泛、减。

(2)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重点指导“溪”“减”字,注意生字的结构、偏旁、笔顺及书写注意事项。

(4)“梅”,左右结构,木+每=梅(梅子梅花望梅止渴),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部中横长。

5.整体感知。

(1)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大意。

2.结合词句体会诗人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教学过程:一、以字导入,引出课题。

1.说文解字“衢”(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

衢,道也。

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说文》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的地方就与这个“衢”字有关。

2.简介三衢:三衢——即浙江省衢州市,因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3.赏“三衢”美景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图片。

4.引“三衢”诗文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

二、自主学习,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古诗。

听老师读诗,听准字音。

想想是是诗人在诗中都写了什么?2.回忆学法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师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几种方法)预设:(1)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看书中的注释可以帮我们理解一部分字词。

(3)看书中的插图或者通过诗句想象画面来理解。

……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现在,就请大家利用这些好方法自学这首诗。

有没有信心出色完成?先自己想,遇到困难可以再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学习单:(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

(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线。

(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

)4.汇报交流(1)出游时间。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第1课(3)三衢道中《三衢道中》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衢道中》。

接下来,我会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环节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三衢道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都是以万物生灵为主题展开描写。

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本诗描绘了在去衢州的道路上的美丽景色,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二、说学情只有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

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但是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仍有欠缺。

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衢"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想象描绘的情景,感知诗歌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设计为∶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

我的教学难点设计为∶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方法在教法上,通过朗读法、对话法、多媒体教学法,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以教法引路,用学法践行。

在学法上,让学生用读、思、议、品的方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下来,我将从五个环节具体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诗歌导入,请学生畅谈自己知道的关于描写春夏的古诗。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春夏的古诗啊?快来分享一下吧!预设学生找到《绝句》《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相关诗句,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三衢道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三衢道中》。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里描写的景象。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三衢道中》。

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多音字字音都读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的后两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得是多音字。

除了我们常用的的、得、地读轻声外,得字还有两个读音。

dé(得到)děi (非得)得在这句诗里读dé。

一起读读这两句诗。

请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得的读音。

我今天得到了一个特别珍贵的礼物,弟弟非得把它拿走,把我都气哭了。

3.师范读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读好停顿。

我国古典诗词讲究韵律和节奏之美,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读出这种韵律和节奏。

三、解诗题,知作者1.解诗题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题目,你能说出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借助注释我们知道三衢的意思。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三衢道中,就是在去三衢的道路上。

这是一首纪行诗,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记录外出旅游路上的见闻。

这首诗就是写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

2.作者简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的作者曾几就是个旅游爱好者,他最擅长写这样的文字了。

我们来了解下他。

曾几(畿jī)(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他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

著有《茶山集》。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我们今天学的《三衢道中》就是曾几风格活泼流动,语言流爽轻快的代表作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1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学目标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

2.理解《三衢道中》的诗意。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三衢道中》)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méi xī fàn jiǎn梅溪泛减2.自由读,指名读。

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4.开火车读,齐读。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

“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7.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理解诗意,感受美景。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三衢道中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减”字,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意。

能正确读写“溪、泛、减”等3个生字。

2.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路上的心情变化,激发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路上的心情变化。

教学方法教法:1、情境渲染法。

学法:2、合作探究法。

3、多层次朗读法。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课前:出示“衢”的古体字,让学生猜汉字的意思。

再出示“衢”字在《说文》中的注解:衢字就是路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要走过不同的路,有开阔的马路,也有山间的小路,我们总是被途中美景所打动。

在浙江的衢州有座三衢山,那里风景同样优美,走在三衢山的路上,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有一位诗人就写下了一首诗,诗的题目就叫,读——《三衢道中》。

老师书写,学生书空。

读诗先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走在三衢山的路上)二、初读感知1、了解诗人,引出介绍。

课件PPT出示诗人简介:曾几,字吉甫,字号“茶山居士”。

宋代诗人,他的诗歌语言轻快,形象生动。

(正音,曾的正确读音为zēng)2、自由读诗,疏通字词。

3、教师范读,明确节奏。

4、同桌练读,指名朗读。

5、师生合作,配合朗读。

(师)梅子黄时(生)日日晴,(师)小溪泛尽(生)却山行。

(师)绿阴不减(生)来时路,(师)添得黄鹂(生)四五声。

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回忆小学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边读边想象)2、整体学诗,小组合作:(课件PPT出示学习单)①诗人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②诗人回来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路上的心情怎样?3、学习第1、2句:作者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梅子黄时)“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课件PPT出示相关诗句:杜甫的《梅雨》:四月熟黄梅,冥冥细雨来。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三衢道中》。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三衢道中》。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一、#三年级# 导语引入,揭示课题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3、板书课题。

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3、齐读1、2句。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

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配乐朗读)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1、欣赏美丽的春色。

(播放视频)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教案第【2】篇〗《三衢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教学难点关键: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古诗三首PPT说课教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古诗三首PPT说课教学
第一单元 ·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诗中四季
引入诗歌
诗中四季
引入诗歌
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朗读诗歌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读写方法
一课一法一练
想象 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围 绕一句话想象画面景象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读写方法
举例
比如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的意思是“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 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围绕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展开联想:
春天来了,白天变得长了,太阳暖暖的照着大地。 此时草绿了,山坡山、沟渠边,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花开了,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杏花、白色的梨花,你不让 我我不让你,开满了花来比美。 远处的山更青了,小河里的水叮叮咚咚地流淌,河边的垂 柳梳着长辫子,合着太阳的笑脸映在水中,显得水更清了。
生字学习
我会写
méi
梅子 梅
结构:左右 音序:M 部首:木 组词:梅子 梅开二度 造句:这些梅子太好吃了。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母字 的横折与竖折钩右下边交叉、 折钩下边稍向左拉。
生字学习
我会写

小溪 溪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扌 组词:小溪 溪声 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
书写指导:左边三部分都要 扁,爫头四笔紧凑、首撇要 短,幺字要窄,大字要扁宽。
多音字
朗读诗歌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 黄鹂四五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忆江南》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忆江南》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3.再读词,体会情感。
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和春天为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色,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4.熟读成诵。
一、背诵古诗。
二、交流文学常识。
三、读词。
四、小组讨论交流词语。
五、读词。
六、背诵词。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自主理解、分析古诗词,增强了学习古诗词、理解古诗词、诵读积累的能力。
生:第一句交代了作者游玩的时间是“梅子黄时”也就是夏季。(相机点拨:梅子黄时的天气特点。引入赵师秀(宋)《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总结:“日日晴” 不仅描写天气,还写了诗人的愉快心情。
(2)他的行程路线是什么样的?作者沿途都看到了什么?
生:去时——梅子黄、天气晴、小溪、山
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二)体裁简介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句子有长有短的文学体裁,又叫“长短句”,原来都是配曲歌唱的。《忆江南》 ,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 、《江南好》 。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词牌名是指词的一种制
部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忆江南》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
《三衢道中》《忆江南》
课型
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做。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岖明媚清丽的风光。
《忆江南》是本套书第一次出现的词,描述了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时,游览当地景物时的风景。
一、复习导入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衢道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衢道中》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南宋诗人曾几。

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奏着婉转悦耳的歌声。

全诗写景明丽,充分表达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4.初步了解南宋著名诗人曾几及其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曾几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并引导学生朗读。

2.教师介绍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佳作,又称《渭城曲》或《阳关三叠》。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是元二,因是送别,所以有一种淡淡的伤感。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读读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

(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或问题。

教师简单介绍诗人曾几。

(二)作者简介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他的诗清新活泼,意境深远。

尤其是七言绝句,风格与他的老师陆游颇为相似。

许多评论家甚至认为曾几是“陆门弟子中工夫最深,风格最似”的一个。

他的诗在当时也颇有好评,叶梦得说:当时“中兴风流,莫过茶山”。

曾几后来拜陆游为师,在陆游的赞许下编成了《茶山集》,成为南宋一代的著名诗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年级语文下册-1《三衢道中》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1《三衢道中》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1《三衢道中》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诗人愉悦的心情和浓厚的游兴。

编者将其安排在三下册第一单元,借以落实"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这也正是对第二学段古诗文学习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的具体落实。

三年级学生已学过不少古诗文,教材也已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大意"、"读诗句想画面"安排过多次练习。

基于此,在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可逐渐提上日程。

结合《三衢道中》前两句描写出游的时间、天气、路线的特点,设计"提取信息"的自主学习活动,以趣味选择为支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清事件。

并聚焦"日日晴"这一诗眼,补充有关黄梅时节的诗句,帮助学生在对比中突破学习的难点,为全诗定下愉快明朗的感情基调。

结合后两句以写景抒情为主的特点,安排"情景再现"的同桌合作学习活动,提供"圈—想—说"的过程型支架,引导学生"由言生象,由象生情",从而落实"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突破本课学习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1、会认识减一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领悟古诗的意思,感受宁静幽雅的景色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四、说学情这是三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三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感性认识,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体验诗中所呈现的春天之美。

统编三下《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统编三下《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统编三下《三衢道中》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与理念:以要素为主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会语言表达方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诗情。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诵读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提高阅读质量。

教材与学情分析:《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

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

江南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多雨,恰逢多日不见的连续晴天,所以诗人强调“日日晴”,“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

"去是“再,又”的意思,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后两句写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

“绿阴不减”既表示归途中看到的景致并不比来时少,又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

“添得”和“四五声”衬托出深山的幽静。

全诗有声有色,以动衬静。

晴空、舟行、绿阴、鸟鸣,构成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基本学会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了默读和复述的语言训练方式;能够换位思考,与文本建立起对话模式;能够将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相结合。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诗句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边读诗歌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3.借助注释、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诗句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重点:1.借助注释、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诗句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说课稿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说课稿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说课稿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衢道中》一课。

该课是一篇描述古老街道的散文,通过对三衢道中的建筑、人物、风景等进行描写,展示了古老街道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二、说学情学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古老街道的认知和感知还处于初步阶段。

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都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古老街道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2)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3)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写建筑、人物、风景等。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古老街道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老街道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古老街道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写建筑、人物、风景等。

2.教学难点:(1)理解散文中的诗意表达。

(2)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写建筑、人物、风景等。

五、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古老街道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老街道的独特魅力。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写建筑、人物、风景等,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六、说学法1.阅读法通过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讲解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法,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说汉字,认识“三衢”历史
1.说文解字“衢”
(板书:■)同学们,老师写的这个字你认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出示)四达谓之衢。

衢,道也。

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说文》
2.说“三衢”来历
作为一个衢州人,你知道我们衢州还有一个别称是什么吗?相信你读了下面的资料就明白了。

(出示)
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

——《隋志》
州有三衢山,故取其名。

——唐《元和郡志》
3.赏“三衢”美景
(1)课件播放三衢山的美景。

(2)因为衢州有座三衢山,故又称“三衢”。

三衢山是浙江省衢州市的母
亲山。

4.引“三衢”诗文
走在这样的三衢道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时期,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三衢山后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三衢道中》。

(设计意图:从“衢”的字理入手,析解诗题,再运用视频初步感知“三衢”之美,激发学习热情。


二、读古诗,寻找“三衢”美景
1.出示古诗
2.回忆学法
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铺垫。


3.学生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
学习单:
(1)找: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什么?用“”画出。

(2)画:请你画一画诗人游三衢山时的行程路线。

(3)想:想一想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自主阅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个性的阅读体验。

因此,借助“学习单”,以一个个分解的小建议启发学生充分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


4.汇报交流
(1)出游时间。

①作者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从哪儿能看出来?
②“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呢?读了以下诗句你就明白了。

(出示)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三旬已过黄梅雨。

——苏轼《舶趠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③梅子黄时本来是多雨时节,可是诗人当时碰到的却是——生:日日晴。

(2)出游路线。

①谁能画一画诗人的行程路线?
②结合诗句判断行程图是否正确。

“泛”和“却”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③借助课文注释你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设计意图:读诗句找出游时间、画出游路线图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品诗句,寻找“三衢”之情
思考: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表明的仅仅是作者出行的路线吗?
再读古诗,整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游三衢山时的心情如何?
你从哪儿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1.创设情境假想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是日日晴,假如此时你和诗人曾几一同去游玩,心情如何?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晴”)
(2)穿越时空,假如你和诗人乘船去游山,“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看到了一条幽静的山路,你的心情又如何呢?诗中哪个词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理解“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结合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时的喜悦之情。


2.借助插图联想
图文结合联想美景:边读古
诗,边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走在这三衢道中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理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随文补白联想美景:再读古诗,再看插图,想象一下诗人去时路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文补白,想象去时所见景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加关联词概想
(1)你能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诗句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行走于三衢道中来和去时所观察到的美景吗?
(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

(2)整首诗道出了诗人的喜悦心情,该怎么读出这份心情呢?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春之生机与和谐,更要让学生感悟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


四、拓诗文,悟“三衢”文化
1.对比“不减”和“添”
(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中“不减”的是什么?
(2)“添”的又是什么?仅仅是黄鹂婉转动听的鸣叫吗?还有
什么?
2.对比不同诗人写的《三衢道中》
三衢山独特的地貌背景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历代文人曾留下许多的诗词,其中元朝张雨、清朝方芳佩都写过《三衢道中》,我们来读一读。

《三衢道中》
(清)方芳佩
初到三衢问水程,
江乡风物总关情。

滩声澎湃飞流急,
帆影参差夕照明。

山鸟啼来偏悦耳,
野花看尽不知名。

挑灯坐听篷窗雨,
赢得诗怀分外清。

《三衢道中》
(元)张雨
大溪中道放船流,
船压山光泻碧油。

三百里滩攲枕过,
买鱼酾酒下严州。

……
(1)自由朗读,想想三位诗人写的三衢道有什么共同点。

(2)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3.总结“三衢”文化
我们发现这些诗描写的不仅仅是我们衢州的山山水水,而是通过这山水的描写,表达的是古代文人乐山乐水的情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这就是“三衢”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