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种中药脂类成分GC_MS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的统计识别模式研究_王晓燕_李峰
中药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药论文参考文献一、中药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TLCSERS法快速检测降压类中药中非法添加的四种化学成分.《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4期.朱青霞.曹永兵.曹颖瑛.陆峰.[2].在线近红外光谱在我国中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现状与展望.《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0期.李洋.吴志生.潘晓宁.史新元.郭明晔.徐冰.乔延江.[3].光谱颜色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领域中应用前景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9期.殷放宙.吴晓燕.毛春芹.季德.蔡宝昌.陆兔林.[4].ICPMS分析14种中药铀、钍、铊含量.《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期.孙卫民.薛大方.李红.刘辉.滕文锋.[7].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Ⅱ):NIR光谱解析策略例证.《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9期.裴艳玲.吴志生.史新元.周璐薇.乔延江.[8].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不同种类中药中的痕量汞.《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1期.刘春涛.侯海鸽.杨景林.李里.李寒辉.[9].应用文献挖掘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分析古代方剂中粪便类中药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5期.苏泽琦.张文君.张雨珊.王德辰.孟祥梅.王玮鑫.吴嘉瑞.李健.丁霞.[10].局部直线筛选法检测中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2期.李树.曹岩.乐健.陈桂良.柴逸峰.陆峰.二、中药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药寒热药性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被引次数:24作者:赵兴业.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2].中药归经(肺经)理论和肺系方剂配伍规律的解析及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被引次数:11作者:付先军.药物化学中国海洋大学2009(学位年度)[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陈弘.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4].基于核心专利分析的中国中药生产企业专利战略研究.被引次数:18 作者:尹瑾.情报学中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5].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被引次数:16作者:潘立敏.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2(学位年度)[6].“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卫.中医药文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2(学位年度)[7].基于药物代谢酶的中药相互作用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王宇光.药物分析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学位年度)[8].基于云计算的中药信息融合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作者:陈昭.中药学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学位年度)[9].血管老化相关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与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被引次数:3作者:王铭.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2(学位年度)[10].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鄢隆伟.法律(知识产权法)西南政法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相关中药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 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Niuhu angShangqingpillasanexample.Liang,J.Wu,W.Y.Sun,G.X.Wang,D.D.Hou,J.J.Yang,W.Z.Jiang,B.H.Liu,X.Guo, D.A.《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 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Globalperforma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verthreedecades. Fu,J.Y.Zhang,X.Zhao,Y.H.Chen,D.Z.Huang,M.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 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3[3]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 phalaeRhizoma'piecesby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oscopy. HaoHuangHongShiShangyuanFengJuqiangLinWeiweiChenYunYuDuoLinQianXuRong Chen《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 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4]Advancesinanalyticaltechnologiestoevaluatethequalityoftraditio nalChinesemedicines.Jing,J.Parekh,H.S.Wei,M.Ren,W.C.Chen,S.B.《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5]Groupedpenalizationestimationoftheosteoporosisdatainthetraditi onalChinesemedicine.YangLiYichenQinanmingXieFengTian《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4[6]Identificationoftheeffectiveconstituentsforantiinflammatoryact ivityofJuZhiJiangTang,anancien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mula. ShufangWangPinghongChenWeiJiangLeihongWuLulinChenXiaohuiFanYiWangYiyu Cheng《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 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7]Howtostandardizethepulsetakingmetho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 nepulsediagnosis.Chung,Y.F.Hu,C.S.Yeh,C.C.Luo,C.H.《ComputersinBiologyandMedicin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4[8]CHARACTERIZ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UHUANGLIANBYHP LCESIMS.LanLuanYongQingXiaoLiLiCunZhangDingRongYuYinLianMa 《AnalyticalLett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4/6[9]Multiresiduemethodforfastdeterminationofpesticideresiduesinpla ntsused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 tographycoupledtotandemmassspectrometry.Chen,L.Song,F.Liu,Z.Zheng,Z.Xing,J.Liu,S.《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 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0]TreatAlzheimer'sdiseaseb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un,M.F.Chang,T.T.Chen,K.C.Yang,S.C.Chang,K.W.Tsai,T.Y.Chen,H.Y.Tsai, F.J.Lin,J.G.Chen,C.Y.C.《Molecularsimul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0/12四、中药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药煎药现代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姜黎滨,20132013年全国中医医院管理学术年会[2]中药标准物质研究进展及展望.热增才旦.刘慧.刘斌.利毛才让,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3]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及思考.孙成祥,20132013年“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4]试论中药牙膏功效测评体系的建立.张进源.李江平,20142014年中国口腔护理用品工业学术研讨会[5]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给药方面的应用.杨锐,20132013年“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6]基于"法象药理"学说阐释中药功效的利弊分析.常惟智.柴剑波.曲苗,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7]浅论中药循证药学研究与实践.刘瑞新.李学林,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8]传承中药基础上的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郭怡祯.王晶娟.鲁利娜,2015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9]中药分析研究现状概况.王超群.高志.梁艳.赵琳.蔡少青.王璇,2011《中国中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暨中药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高端论坛[10]中药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问题的实效方法论应用以中美对中药保护最佳路径选择为视角.张冬,2012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暨中国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变革研讨会。
GC-MS联用分析三个品种杨梅树叶的挥发油组分
GC-MS联用分析三个品种杨梅树叶的挥发油组分刁银军;许玲玲;麻佳蕾;杨晓东;吴永江【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木叶、黑炭、东魁3个品种杨梅树叶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比较.3种杨梅树叶挥发油中共检出14种相同成分,这些共有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占木叶梅叶、黑炭梅叶和东魁梅叶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53. 3%、48. 4%、55. 15%.3种杨梅树叶挥发油中均舍有多种萜烯,对杨梅果实具有一定抗菌保鲜作用.东魁杨梅树叶挥发油萜烯含量最高,这可能是东魁杨梅果实保鲜期较长的原因;木叶杨梅叶含的特殊香味成分的含量较高,这可能是木叶梅果实香气最浓郁的原因.【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09(018)001【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杨梅树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萜烯;香气物质【作者】刁银军;许玲玲;麻佳蕾;杨晓东;吴永江【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32100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32100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32100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321007;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是杨梅科(Myricaceae),属多年生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福建等省[1]。
杨梅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品质等均以浙江为最,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2]。
目前对杨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杨梅果实的保鲜和杨梅产品的开发上,而对杨梅叶的研究较少。
杨梅树叶资源丰富,如能开发利用杨梅叶资源可以在基本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增加果农的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杨梅叶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黄酮类、原花色素类以及鞣质等酚类成分[3-6]。
对杨梅叶挥发油的研究报道很少,仅见同科异属的矮杨梅叶精油的研究[3]。
芳香精油作为保护性次生代谢物是植物体抵御致病菌侵害的重要物质,绝大多数芳香精油具有优良的体外抗真菌作用[7-9]。
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与应用进展
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思路与应用进展赵海燕;韩旭【摘要】The relations between mapping and effect of material medica refers to a research method that combines fingerprint mapping of meteria medica and pharmacodynamics .It is widely used in quality control of herbal medicine and compound medicine which provides thoughts and methods for basic researches on pharmalogical substances of meteria medica .After studying on the articles on this topic published recent years ,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testing methods of fingerprint mapping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armalogical effects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on the subject .%中药谱效关系是以中药指纹图谱为基础,并将中药药效学与之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及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相关的文献,对谱效关系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指纹图谱测试方法及谱效关系研究思路进行综述,为中药谱效关系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537-539)【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谱效关系【作者】赵海燕;韩旭【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46;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5中药谱效学是在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药指纹图谱为基础,以效应及效应体学为主要内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质量疗效内在关系的一门学科[1]。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中医药领域。
项目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在中国海洋大学、解放军 302 医院、山 东宏济堂制药集团等 10 余家单位推广应用。发表论文 131 篇,SCI/EI 收录 21 篇。 培养泰山学者、龙江学者 3 名,形成 3 个高水平创新团队。陈凯先院士、管华诗 院士等组成的验收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现代中药 研究开发和有效扩充中药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深入研究中医复杂 体系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方法学依据和借鉴,在解决行业领域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 重要突破。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 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软件著 中药药性数据管理与寒热药性识别系统软件
作权
发明专 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
利
授权号 2011SR073752 ZL200810016890.X
发明专 大鼠冷热饮偏好测定仪 利
ZL200810016889.7
商庆新,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应用性效评价方法界定了活血祛瘀中药寒 热药性属性“性效谱”,证实了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性。
GC-MS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脂肪油成分
检测分析—----------------------------------------------------------------------------------161-—D01:10.12161/j.issn.l005-6521.2021.04.027GC-MS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脂肪汕成分马东来叫李新蕊U司明东U温子帅U郑玉光U邱峰23(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药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050200;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天津300193)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JK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甲酯化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3个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总含量增加,经过GC-MS 分析共检测出29种脂肪油成分,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饱和脂肪酸类、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这4大类组分。
3个时期酸枣仁中均有其特殊的脂肪油成分,同时各时期也有相同的脂肪油成分,其中亚油酸甲酯(33.01%〜34.27%)和油酸甲酯(43.66%〜45.43%)为各个时期中的主要脂肪油物质。
关键词:酸枣仁;脂肪油t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采收期t亚油酸甲酯Analysis of Fatty Oil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Stage in Ziziphi Spinosae Semen by GC-MSMA Dong-lai1'2,LI Xin-rui1,SI Ming-dong1,WEN Zi-shuai1,ZHENG Yu-guang1,QIU Feng2*(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Hebei University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050200,Hebei,China;2.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Tianji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300193,China) Abstract: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fatty oil compositions and relative mass fraction of ziziphi spinosae semen in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after methyl ester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ontent of fatty oils in ziziphi spinosae semen increased in three periods.A total of29fatty oils were detected by GC-MS analysis,including unsaturated fatty acids,saturated fatty acids,hydrocarbons and alcohol.In three periods,the ziziphi spinosae semen had its special fatty oil component,and the same fatty oils were found in all parts.Among them,methyl linoleate(33.01%-34.27%) and methyl oleate(43.66%-45.43%)were the main volatile substances in each part.Key words:ziziphi spinosae semen;fatty oil;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harvesting stage;methyl linoleate引文格式:马东来,李新蕊,司明东,等.GC-MS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脂肪油成分[几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4):161-164.MA Donglai,LI Xinrui,SI Mingdong,et al.Analysis of Fatty Oil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Stage in Ziziphi Spinosae Semen by GC-MS[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1,42(4):161-164.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76414D);河北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YXZ201901,、JTZ2020009);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18065);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2018105);河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项目(HBCT2018060205);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XCXZZSS2020003)作者简介:马东来(1979—),男(汉),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基于LC—MS分析的中药体内成分辨识技术
基于LC—MS分析的中药体内成分辨识技术[摘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然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体内过程中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中药体内成分分析的艰巨性。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药体内成分的全息表征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然而由于生物样品中内源性物质的严重干扰难以在采集的色谱图中直观地辨识出中药体内成分,迫切需要引入专属的成分辨识技术,以避免对中药体内成分的人为漏检。
该文结合黄连在大鼠血中的移行成分分析,介绍用于质谱数据处理的质量短缺过滤技术、Metabolynx软件以及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体内成分辨识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体内成分分析;质量短缺过滤;Metabolynx;模式识别中药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多来源于植物,其效应相关的物质基础多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数量往往达百种以上,含量也横跨很宽的浓度范围。
基于中药体内直接作用物质的形成过程及中药有效成分体内过程研究而提出的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认为,中药所含成分虽然复杂,但只有被吸收入血的成分才能发挥作用,这些成分包括中药所含成分的原型、代谢产物及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分析中药口服给药后血液中的成分,确定中药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是快速、准确地研究确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1]。
中药体内成分研究最初是采用传统提取分离方法从生物样品中获得单体化合物,进而进行结构鉴定,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结果只能确定主要的或部分体内直接作用物质[24]。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实现生物体内微量中药成分的在线分离和鉴定[56],对于全息表征中药体内成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然而,随之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血液、尿液等生物样品所含有的内源性物质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检测,而且其质谱响应值通常高于中药体内成分,从而在采集的色谱图中直观上难以发现中药体内成分,结果会人为造成一些成分的漏检。
GC-MS同时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
Ab s t r a e t: A me t h od o f d e t e r mi n i n g c h 1 o r o p r O p a n 0 l s e s t e r a n d g l y c i d o l e s t e r c o n t e n t i n mi c r O e n c a p s u 1 a t e d
Si mu l t a n e o u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c h l o r o p r o p a n o l e s t e r a n d g l y c i d y l e s t e r i n mi C r O e n C a p S u l a t e d 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s b y g a s
GC — MS同时测定 多不 饱和脂 肪酸微胶囊 中 氯丙醇酯 和缩水甘油酯 的含量
肖敏 一,程 思 一,舒敏 一,柴莎莎 一,陆姝 欢 , ,李翔 宇 , 1 ’
( 1 . 嘉必优生物工程 ( 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 4 3 0 0 7 3 , 4 3 0 2 2 3 ) 2 . 湖北省营养化学品生物合成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武汉
摘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建立 了检测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 囊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的同位 素稀释气相 色谱 一质谱 ( G C —
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目的探讨中药材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
方法采用石油醚索氏抽提法提取中药材川贝母中的脂肪油,经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溶液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的组成。
结果试验共分出7个峰,确定了川贝母所含有的5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丁酸、硬酯酸。
结论川贝母药材中含有多种重要脂肪酸成分,为川贝母脂肪酸成分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d Fatty Acids components in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by GC-MS.Methods The content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Fatty Acids in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Fatty oil was extracted with petroleum ether.The oil was determined by GC-MS afte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thyl esters with BF3-CH3-OH.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eperated 7 peaks,5 components of fatty acids in the oil of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There were Hexadecanoic acid,Octadecanoic acid,Tetradecanoic acid,Butanoic acid,Stearicacid.Conclusion The exepriment reveals that there are some impotent fatty acids in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tty acids in FritillariacirrhosaD.Don.[Key words]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Fatty Acid;Chemistry composition;GC-MS川贝母系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干燥鳞茎[1]。
代谢组研究中GC-MS和LC-MS数据的区别
在代谢组学研究中,GC-MS和LC-MS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检测平台,Web of Science 的数据显示,LC-MS是目前主要的代谢组学分析平台。
目前医学代谢组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医学、药理分析领域,而其试验样本大多为人体尿液、血浆、细胞、组织等,这些样本中的代谢物大都能较好地电离。
LC-MS灵敏度较高,能分离上千种小分子代谢物,检测限为ppb(即十亿分之一),可用于痕量分析。
GC-MS 在代谢组学的研究中除了作为靶向性物质的分析,亦或作为LC-MS非靶向性代谢组学的热稳定化合物的一种补充。
两者因为流动相和检测原理的差别,从而得到的数据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下面我们将从数据库、离子源、数据形式、分析物质类型等几个方面简述其相互的差别。
1.数据库1.1 LC-MS除了自建的数据库之外,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常用数据库有METLIN、MassBank、mzCloud等数据库。
METLIN数据库是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院开发的,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质谱和二级质谱数据库[1],这些二级质谱数据是在多个QTOF质谱检测平台得到的,比如SCIEX、Agilent、Waters,其中包含了在不同的碰撞能、正负离子模式下得到的二级谱图。
MassBank是一个网络开放的数据库,旨在公开分享从代谢物的化学标准品得到的质谱图以方便用户进行代谢物的鉴定。
MassBank包含了代谢物的质谱信息以及采集情况,这些信息来自于不同的质谱仪设置,包括不同的电离技术例如ESI、EI、CI、APCI以及MALDI;同时还有来自于不同仪器厂商生产的高分辨(Q-TOF、Orbitrap)和低分辨的质谱仪(QQQ,Q-trap)采集的信息。
MassBank 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使用的被称为“合并谱图(merged spectra)”的信息,即人为地将来自于相同代谢物但是不同碰撞能量或者不同的碎裂方式的碎片离子合并为一张质谱图[2]。
mzCloud总共有1.7w个化合物(农学、内源性、食品等多领域综合性数据库),具有二级图谱的1w+(不分物种),其中3000+个属于内源性化合物;具有标准品的化合物有1w+,主要以自己平台创建。
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G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GC-M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使之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化学成分分析方面广泛应用于挥发油、生物碱、糖类、脂肪酸类、甾类化合物分析, 在未知成分的鉴定、有效成分分析测定、药效及药动等方面也多有研究。
GC-MS是优化生产工艺、建立中药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中药复方的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标签:GC-MS;中药;质量控制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复杂组分的分离、分析,由于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所以传质速度快,一般的样品分析可在20-30s左右完成,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在有对照品的条件下,可作定性、定量分析,但对重大事件或有争议的样品不能做出肯定鉴定报告,必须连接如质谱的检测器。
另外对于不能气化的样品则需要作衍生化处理后再分析。
质谱(Mass Spectrnum,MS)是强有力的结构解析工具,能为结构定性提供较多的信息,是理想的色谱检测器。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利用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特性,可对复杂的混合样品进行分离、定性、定量分析的一次完成,是一种完美的现代分析方法。
GC-MS的常用测定方法:总离子流色谱法(total ionization chromatography,TIC)——类似于GC 图谱,用于定量。
反复扫描法(repetitive scanning method,RSM)——按一定间隔时间反复扫描,自动测量、运算,制得各个组分的质谱图,可进行定性。
质量色谱法(mass chromatography,MC)——记录具有某质荷比的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图谱。
在选定的质量范围内,任何一个质量数都有与总离子流色谱图相似的质量色谱图。
GC-MS技术随着仪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检测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由于GC-M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好,使之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基于GC 和GC-MS 技术检测山茶油掺伪
因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很高,且在市场上的售价也较高, 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掺入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低值 食用油的掺假山茶油,李桂仙等 [9]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 测不同品种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组成来鉴别食用油的真伪,因 此根据不同脂肪酸的差异来鉴别不同植物油的差异具有可 行性,所以当一种植物油中加入其他植物油时,脂肪酸组成 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 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再对照不同种类的脂肪酸 组成成分表,可以清晰地检测出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本文以 市售山茶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 4 种植物油为研究对 象,分析了 4 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并根据脂肪酸含量的 变化对山茶油掺入其他植物油进行检测,方法准确度好,灵
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分別以占混合油 5%、10%、 20%、40% 的比例与山茶油进行混合,模拟掺假油进行试验。 1.3.2 甲酯化方法
称 取 0.04 g 食 用 植 物 油, 加 入 2 mL 正 己 烷,0.1 mL 2.7% 甲醇钠 - 甲醇溶液,涡旋混合后,静置 30 min,加入 0.05 mL 乙酸甲酯溶液,涡旋混合,静置 10 min 后过膜上 GC 和 GC-MS 测定。 1.3.3 仪器分析条件
敏度高。本研究可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实践依据,为山
茶油的真伪提供技术借鉴,有利于山茶油及其植物油市场的
规范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GC-MS
医学专题研究生学术沙龙药性
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kēxué)问 题
传统中药四性理论内涵的现代表达(biǎodá) 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及其性效发生机制
中药寒、热属性的表征体系及其规范
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三、研究(yánjiū)内容
(一)中药四性经验要素、性状 要素 (xìngzhuàng) 及其表 征体系研究
(一)药物(yàowù)的选择
选取寒热属性药物60味
选取原则
历史悠久,本草记载无药性歧义
四性记载明确,临床使用公认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
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药学》收载 唐代以前本草典籍首载 植物药
《神农本草经》40味、《新修本草》10味、《名医(mínɡ yī)别录》4味、《雷公炮炙论》
假说
中药是一种客观实在。功效是其本质属性的客观表现, 药性是其本质属性的主观反映。四性理论(lǐlùn)可以用现代科 学语言进行阐释。阐释四性理论的核心元素是药性、物质、
功效;功效是核心,物质是基础, 四性是表征。其基本表征
要素可概括为成分要素、功效要素、性状要素、经验要素。标 识要素量、阈区的差异,以及标识要素间关联度的差异,可以 /能够作为判定/认知中药寒、热的现代规范。
第四页,共四十五页。
存在的主要(zhǔyào)问题(2)
2.研究策略和思路
大海捞针,瞎子摸象:针对性?整体观? 先入为主(xiān rù wéi zhǔ),自圆其说:寒热药--寒热模型-寒热
药?
工于分离解析,疏于整合还原:强调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
观,与中医药整体观和药性高度抽象属性相悖。 每一个化学分子、生物分子都与药性有关,都代替/表征不了中
论
体
中药四性传统
40种中药脂类含量与中药寒热性相关性研究
40种中药脂类含量与中药寒热性相关性研究
陈永新;李峰;黄爱云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11(028)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游离脂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种寒性中药和20种热性中药,提取总游离脂,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总游离脂含量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热性中药的总脂含量明显高于寒性中药,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中药总脂含量与中药药性存在相关性,脂类是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陈永新;李峰;黄爱云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
南,250355;青岛即墨市中医院,山东,即墨,26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1
【相关文献】
1.18种中药材对亚硝酸盐清除活性与黄酮含量相关性研究 [J], 吴洪;高平章
2.17种常用抗运动性疲劳补虚类中药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及相关性研究 [J], 赵丽霞;阎守扶;李军兰
3.17种治疗风湿类疾病中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其功效相关性研究 [J], 卓玛
4.四种中药煎剂对小鼠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
[J], 曹凯;李素婷;倪允孚;李献平
5.蒽醌类中药的致泻强度与化学含量相关性研究 [J], 曲毅;王伽伯;李会芳;王强;肖小河;何永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C-MS分析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GC-MS分析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管方方;何卓琼;方燕;许旭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介绍了GC-MS分析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几种情况,包括高温气相色谱(>300℃)直接进样,将甘油三酯进行甲酯化处理的非高温气相色谱(<300℃)非直接进样。
并介绍了GC-氢离子火焰检测器直接进样和非直接进样技术。
指出了这些技术在食用油甘油三酯的分析上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管方方;何卓琼;方燕;许旭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1418;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5;TQ646
【相关文献】
1.8种常见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组成的分析 [J], 杨悠悠;刘佟;苗雨田;王浩;杨永坛
2.食用油甘油三酯及其氧化聚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耿曼璐;赵贝贝;兰韬;陆启玉
3.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用于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快速分析 [J], 李卫峰;杨秋霞;林泽鹏;王李平;郭鹏然
4.大气压化学电离-高分辨质谱直接分析食用油中的甘油三酯 [J], 张耀利;裴兴丽;龚灿;韩玉良;倪天强;王帆;王盛君;卢海鹏;许旭
5.食用油甘油三酯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J], 胡珺;魏芳;董绪燕;吕昕;李光明;陈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中药药性-脂类成分的药性统计识别模型思路探讨*
关于中药药性-脂类成分的药性统计识别模型思路探讨*李健;宋艳梅;李峰;薛付忠【摘要】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recognition models and to establish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of cold-hot property markers based on lipid components GC-MS chromatogra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GC-MS fingerprints of lipid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60 kinds of cold or hot property of CMM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Five types of model establishment strategies were compared. Optimal modeling patterns were screen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rbal property markers of lipid components GC-MS chromatogra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as the best model to discriminate cold or hot property among 60 types of CMM, which were able to effectively mark the characteristic area. The strongest markers tending to cold property was at the retention time of 61.550 min, while the strongest markers tending to hot property was at the retention time of 31.395 min.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ld or hot property of CMM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lipid components. The lipid component was one of the material bases of CMM.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odel based on material base and herbal property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nd predict the cold and hot property of CMM.%目的:探讨基于脂类成分气-质(GC-MS)联用图谱数据的中药寒热药性识别模型,建立药性特征标记统计模式识别方法。
基于GC-MS和主成分分析的蜂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GC-MS和主成分分析的蜂蜡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刘海洋;耿放;尹丽颖;雷霞【摘要】目的:为确保蜂蜡质量稳定可控,建立建全蜂蜡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集14个不同产地的蜂蜡,利用柱前衍生化气质联用技术对蜂蜡中成分进行分析,利用指纹图谱对14个不来源不同的蜂蜡样品进行鉴定分析,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结果验证,并找出引起质量差异的化合物,建立简单快捷的质量评价方法.结果:主成分(PCA)分析的结果表明,存在样品质量差别的最明显原因可能是由化合物2、6、9、14、17、21、22、24、29、33、37、39、44等造成.结论:蜂蜡质量标准应该控制总烷酸类含量的同时也控制烷烃及游离烷酸的含量.【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5(029)006【总页数】5页(P28-31,47)【关键词】蜂蜡;质量控制;GC-MS;主成分分析【作者】刘海洋;耿放;尹丽颖;雷霞【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蜂蜡由工蜂蜡腺分泌,主要由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组成。
《神农本草经》首次将蜂蜡记载为药物,其主下痢脓血,补中,续断伤金疮。
1953年和1963年版药典主要记录了蜂蜡的来源、性状、功能、用法和贮藏等,但没有完整的蜂蜡质量评价体系。
大量研究表明蜂蜡具有很高的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但由于质量评价方法的不健全,蜂蜡质量差别较大,导致临床应用效果不明显。
本文主要通过柱前衍生化气质联用技术,利用指纹图谱对蜂蜡进行鉴定分析,建立简单快捷的质量评价方法。
1.1 药物蜂蜡样品分为市场流通商品、蜂农自制商品和本人自制样品3种,来源见表1。
蜂农自制商品是直接从当地蜂农手中购得的蜂蜡;本人自制样品是用从当地蜂场采购的蜂巢根据2005年版药典中方法加工而成。
20种中药多糖水解成分HPLC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的SVM分析研究
20种中药多糖水解成分HPLC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的SVM分析研究王晓燕;李峰【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36)5【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多糖成分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与物质基础的关系。
方法 :选取10种寒性中药和10种热性中药,提取和精制多糖,并用三氟乙酸彻底水解成单糖,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反应,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HPLC指纹图谱,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SVM 分析实现了对20种中药寒热药性的准确判别,判别正确率为100%。
结论:中药寒热药性与多糖成分存在明显相关性,SVM可以作为判别的统计学工具,多糖是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总页数】4页(P439-442)【关键词】多糖;HPLC;指纹图谱;寒热药性;支持向量机【作者】王晓燕;李峰【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理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中药鬼臼毒性成分HPLC/UV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及与威灵仙、龙胆HPLC图谱比较 [J], 粟晓黎;林瑞超;王兆基;徐树棋;关锡耀2.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枸杞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PMP-HPLC指纹图谱 [J], 席璟睿;张懿琳;吴梦琪;张文清;徐志珍;夏玮3.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枸杞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PMP-HPLC指纹图谱 [J], 席璟睿;张懿琳;吴梦琪;张文清;徐志珍;夏玮4.基于主成分-线性判别分析的植物药多糖HPLC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研究 [J], 王晓燕5.20种中药水溶性糖HPLC指纹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研究 [J], 李静文;李峰;周正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刘娟秀;罗益远;刘训红;宋建平;侯娅;马阳;华愉教;王胜男【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6(028)001【摘要】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1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采用HP-5MS(30.0 m×250 μm×0.25 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温:80℃,以10℃/min升至195℃,保持2 min,再以3℃/min升至23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10∶1,进样量1.0 μL,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对苍耳子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脂肪油的甲酯化样品采用SIM 模式进行分析.14种脂肪酸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48),加样回收率为97.02%~100.75%.本方法准确、专属,重复性好,能有效测定苍耳子药材中含有的脂肪酸,为苍耳子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总页数】7页(P76-82)【作者】刘娟秀;罗益远;刘训红;宋建平;侯娅;马阳;华愉教;王胜男【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224006;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2【相关文献】1.滇产苍耳子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J], 陈丽元;陈志松;邹敏;吴晖2.滇产苍耳子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J], 陈丽元;陈志松;邹敏;吴晖;3.用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三种苍耳子中绿原酸的含量 [J], 蒋建伟4.苍耳子中苍术苷的含量测定 [J], 白蓉;郭延伟5.苍耳子中酚酸类化合物及不同品种和居群苍耳子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英文) [J], 韩婷;李慧梁;胡园;张巧艳;黄宝康;郑汉臣;Khalid RAHMAN;秦路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C-MS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
GC-MS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王瑜杰;张丽;丁安伟【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25)2【摘要】目的建立灵芝孢子油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选用色谱柱为HP-5MS(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弹性石英毛细管柱,150 m×0.25 mm×0.25 μm);色谱柱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为165℃,保持40 win,以30℃/min的速率升至280℃,保持2 min.结果十四酸、十五酸、十六酸、亚油酸和油酸分别在0.0126~0.0630mg、0.03680~0.1840mg、0.80230~4.0116mg、1.8528~9.2640mg、7.6225~38.113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98%~98.32%,RSD为2.28%~2.52%.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灵芝孢子油质量.【总页数】4页(P136-139)【作者】王瑜杰;张丽;丁安伟【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7.3【相关文献】1.HPLC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J], 张丽;王瑜杰;丁安伟2.HPLC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甘油三油酸酯含量 [J], 曾荣华;李菁3.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的总三萜含量 [J], 王彩云;郝晓宏;谷日旭;韩琼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含量 [J], 宋福江;王玉乐;闫寒;范斌;孙健5.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的含量 [J], 李维嘉; 王志强; 许泽群; 梁洁怡; 林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热 温 凉 四 性,是 中 药 药 性 理 论 核 心 内 容 之 一。 因中药药性尚未完全认知[1 - 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 段揭示中药药性与物质基础的关系,是近年来四性研 究的一个重点,对于探究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具深远意 义。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温属热、凉属寒,故本研究仅分 寒热二性进行讨论。研究从脂类入手,测定脂类 GC -
98. 3% ,RSD 为 2. 23% ;淫羊藿中软脂酸平均回收率 99. 4% ,RSD 为 2. 63% ,硬 脂 酸 平 均 回 收 率 97. 3% , RSD 为 2. 54% 。
表 1 60 种中药试样
名称
药性
产地
名称
药性
产地
杜仲
温
四川
葛根
凉
山东
天南星
温
山东
薄荷
凉
江苏
陈皮
温
广东 车前子 微寒
WANG Xiaoyan1 ,LI Feng2 (1.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
2.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Ji’nan 250355,Shandong,China)
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J]. 中南药学,2011,9(2) :95 - 97. [7] 梁春谊,喻佳,汪远超,等.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鸡骨草总黄酮碳
苷提取物 中 大 孔 吸 附 树 脂 残 留 物[J]. 亚 太 传 统 医 药,2013,9 (9) :37 - 39.
·1304·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2 卷第 6 期
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 石油醚 ( 天 津 市 广 成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批 号
20101102 分析纯) ;正己烷( 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批号 20090716,分析纯) ;无水硫酸钠( 天津市科 盟化工工贸有限公司,批号 20091102,分析纯) 。
本研究挑选 60 味经典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中药 性均明确且无争议的中药样本( 寒、热性药各 30 味) , 统一采购,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李峰教授鉴 定药材均产自道地产区,并符合《中国药典》2010 版一 部规定,见表 1。 2 实验方法 2. 1 粗脂提取 药材粉碎,过 40 目筛,精密称取 20 g,用定量滤纸包裹置于索氏提取器,加入石油醚 300 mL,80 ℃ 回流提取 7 h,回 收 石 油 醚 移 入 干 燥 器,30 min 后称重即得。 2. 2 样品甲酯化 置所得粗脂于烧瓶,以 1 mL /0. 1 g 比例加入甲醇 - 浓硫酸(98∶ 2) 混合液,于 70 ℃ 回流 1 h,冷却,用 15 mL 正己烷分 3 次萃取并合并,加无水 Na2 SO4 干燥,0. 45 μm 微孔膜过滤备用。 2. 3 色 谱 条 件 GC 条 件: 色 谱 柱 为 30 mm × 250 μm × 0. 25 μm HP - 5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载气为氦 气,1 mL / min 柱前压 7. 69 psi,进样口温度 250 ℃ ,接 口 280 ℃ ,柱温初 40 ℃ 保持 3 min,后以 5 ℃ / min 升 温至 290 ℃ ,保持 15 min。进样量 0. 2 μL,分流比 30 ∶ 1; MS 条 件: 分 辨 率 1000; EI 电 离 方 式,电 子 能 量 70eV;发射电流 150 μA,离子源温度 200 ℃ ;检测电压 350 V,扫描范围 50 ~ 550 amu。质谱检索 NIST2. 0 谱 库。 2. 4 精密度实验 分别取寒药大黄、黄连和热药干 姜、肉桂,按上述方法制备后运用以上色谱条件,分别 连续进样 6 次,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以上各样品的 各色谱峰保留时间 RSD 值分别在 0. 002% ~ 0. 033% 、 0. 004% ~ 0. 056% 、0. 000% ~ 0. 088% 和 0. 006% ~ 0. 092% 之 间,各 峰 面 积 RSD 值 分 别 在 1. 10% ~ 2. 01% 、1. 23% ~ 2. 38% 、0. 42% ~ 1. 64% 和 0. 85% ~ 1. 56% 之间,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 5 重现性实验 取蒲公英、细辛进行重现性考察。 各取 6 份样品粉末各 20 g,精密称定后按上述条件制 备,用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2 味 样品 各 色 谱 峰 保 留 时 间 RSD 值 分 别 在 0. 2561% ~ 0. 7782% 和 0. 4371% ~ 0. 9264% 之 间,各 峰 峰 面 积 RSD 值 分 别 在 1. 07% ~ 3. 72% 和 0. 73% ~ 2. 45 之 间,重现性良好。 2. 6 稳定性实验 取金银花、淫羊藿进行稳定性考 察。按上述色谱条件,在 0,2,4,8,16,24h 分别进样, 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2 味样品各峰保留时间 RSD 值 分别在 0. 1398% ~ 0. 4527% 和 0. 0872% ~ 0. 2178% 之间,各峰峰面积 RSD 值分别在 1. 44% ~ 3. 90% 和 0. 25% ~ 1. 51% 之间,样品溶液稳定性良好。 2. 7 样品回收率实验 分别取蒲公英、淫羊藿的游离 脂类,各加入一定量软脂酸和硬脂酸标准品,甲酯化后 按上述条件进行 GC - MS 测定,蒲公英中软脂酸平均 回收率 97. 1% ,RSD 为 2. 71% ,硬 脂 酸 平 均 回 收 率
关键词: 脂类; GC - MS 图谱; 寒热药性; SVM 中图分类号: R285.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1719( 2015) 06-1303-03
Study on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Model for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Heat Natures and Lipid Based on GC - MS of 6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1) : 8 - 10,59. [4] 李晓兰. 中药射干的研究概况[J]. 海峡药学,2003,15(5): 72 - 74. [5] 余辉,施晓卉.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肺舒通喷雾剂中大孔吸
附树脂的有机残留物[J]. 内蒙古中医药,2011,10:39 - 40. [6] 岳春华,李岳,李顺祥,等.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骨碎补总黄酮中
收稿日期: 2014 - 06 - 15 基金项 目: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973 计 划 ) 资 助 项 目
(2007CB512601)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年“名科工程”青 年骨干培养计划( ZYDXY1301)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9 - ) ,女,山东诸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智能算法及其应用。
MS 图谱,探讨其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性,并尝试寻找 一种较优统计识别模式方法来解释和预测此相关性, 以进一步揭示中药药性与其物质基础关系。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GC6890N + Agilent5975BMS 气相色谱 - 质 谱联用仪( 美国安捷伦公司) ;RE - 52AA 型旋转蒸发
在该气相色谱条件下,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完全 重合为一个色谱峰,虽然尝试多种程序升温条件,均未 将二者分开。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射干提取物中 的有机残留含量,在供试品与间、对二甲苯对照品相应 位置均未见色谱峰,故虽然二者没有分开,但也不影响 射干提取物中不含有这两种残留物的结果。苯乙烯和 邻 二甲苯分离度也未达到1. 5 ,但同样由于提取物中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2 卷第 6 期
·1303·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5. 06. 060
60 种中药脂类成分 GC - MS 图谱与寒热药性关系的统计识别模式研究
王晓燕1 ,李峰2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理工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2.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所含脂类相关性。方法: 取寒性、热性中药各 30 种,提取粗脂并按 1 mL /0. 1g 加 入 2% 硫酸 - 甲醇在 70 ℃ 下甲酯化,GC - MS 联用测定脂类图谱,并利用 5 种判别分析方法进行药性判别建模。结果: SVM 方法优于其它判别方法,组内判别一致率为 100% ,5 折交叉验证正确率 53. 2% ,测试集预测率 58. 3% 。结论: 中药 寒热药性与脂类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脂类是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SVM 可以作为判别中药寒热药性的辅助工具。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d-heat natures and lipid. Methods:We extracted lipid from 6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 The lipid was determined by pulsing 2% sulfuric acid - methanol as 1 mL /0. 1g,and methyl etherification under 70 ℃ water bath. After that,the study data was determined by GC - MS method. Finall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5 well-know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Results:Statistical simulation showed that SVM model had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the other models. In SVM model,discrimination consistent rate in the group was 100% ,5 fold cross - validation accuracy 53. 2% , prediction rate was 58. 3% in test set. Conclusion:The SVM could distinguish the cold and heat natures of TCM.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cold - heat natures and lipid. In addition,the lipid is one of the material base of natures of 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