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26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②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á)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 ”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 ”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有季节性特征的意象分析能力。
题干要求填出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景象的词语,提示性词语“梅子金黄”“杏子肥”来自范诗的第一句,答案可在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去寻找,不难看出,可以填“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高诗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描写初夏景象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浙江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复习ppt课件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 比拟 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排比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表现 修辞 手法 手法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答案说出。 设问 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 处同。”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2.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来表达对远方 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由于“柳”和“ 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 别的深情。
烘托
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 物鲜明突出。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文体知识清单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渲染 动静 结合 表 现 手 法 虚实 结合 点面 结合 细节 描写 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 形容,以突出形象。 指对事物、景物进行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把抽象的想象用具体的语言描写出来,将 现实的景物与回忆、联想勾连起来。 “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 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对人、事、 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即详细 描写和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 以生动的描绘。
当堂检测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描写或说明另一 比喻 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 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 借代 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 练、含蓄。 表现 修辞 手法 手法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 夸张 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 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 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 对偶 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 看,意义集中含蓄。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讲解20190219121
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的诵读、停顿它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例:“大楚兴,陈胜王”,“王”在句中读破音异读“wàng”,作动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在句中读“jì”,是名词。
读准遇到通假字一定读本字的音。
例:“河曲智叟亡以应”,通假异读字音“亡”通“无”,读“wú”,而不能读成“wáng”。
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因为专有,就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
例:“可古音异读汗问所欲”,“可汗”应读“kèhán”;“吐蕃”,“蕃”应读“bō”。
例:“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正确停顿读文言文必须辨清语应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文言文不读意和语言结构,使读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破句音上的停顿和语意、“夫”“盖”“若夫”“若至”等,诵读时必须作些停语言结构一致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续,否则就会影响文意的理解。
读出用语言表达感情色彩,总是带有一定语气的。
在文言文里,词的感情色彩、句的语气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和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
如“至”“夫”“而”“然则”“若夫”“盖”“故”“惟”句首语气助词、关联等,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例:① 朗读停词、总结性词语后面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顿方法应有停顿(《岳阳楼记》) 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④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代是两个单音词,例: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乐》) ②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复音词的,要分开读之声。
(《口技》)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主语-谓语-宾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②先帝/ 语”“状语-谓不以/臣卑鄙。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禁止转载】【一、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②蝶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②蛱(jiá)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分)【答案】(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花落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有季节性特征的意象分析能力。
题干要求填出描绘江南农村初夏景象的词语,提示性词语“梅子金黄”“杏子肥”来自范诗的第一句,答案可在第二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去寻找,不难看出,可以填“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高诗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暮春了,你该首先想到春花的凋谢,想赶快来几句惋叹之词,去作一番凭吊,然而,这千年的陈规旧习,高明的诗人是无心再去追逐的。
他的心里,当然也在惦念残红狼藉的花圃;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平常无奇、司空见惯、毫不足珍的菜畦。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描写初夏景象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浙江专用2018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二古诗词鉴赏课件新人教版77页PPT
人教版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பைடு நூலகம்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讲解(含答案)
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的诵读、停顿二、文言字词理解三、常用文言句式1.(2017·温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与致虚妹丈[明]高尔俨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
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趣。
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
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注释】①被:遮盖。
②骀(dài)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A.吹洞箫数.阕 (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及】A.不能及.已 (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③【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
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
“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
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2.(2017·嘉兴、舟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一节-古诗词鉴赏---副本(1)
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一节古诗词鉴赏一、古诗词知识常见意象及其特定含义动物类例:“鸿雁”,常用来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思;“杜鹃(子规)”,与哀怨、思归有关。
植物类柳:“留"的谐音,有伤感离别的意味。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梅:“性耐寒",诗人常借以表达孤高、不屑流俗的品格。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菊:“傲霜之花”,品格高洁、坚贞,有隐逸之意。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现象类例:“明月”,思乡之愁;“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或愁绪绵长;“黄昏"“落日”,思乡怀人,感伤、孤寂;“浮云”,游子;等等。
时令类例:“西风"意味凄凉;“重阳”“中秋”象征思念亲人。
特定地点类例:“长亭”是送别;“南山”是隐居.其他例:“吴钩”代表勇武豪迈;“号角”意指战争。
古诗词曲的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表达要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咏物诗咏物诗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讲解(含答案)
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的诵读、停顿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也”用在句中表示二、文言字词理解例:“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形容词用作名词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指铁甲;指武器)三、常用文言句式(1)“如……何”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把……怎么样)1.(2017·温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与致虚妹丈[明]高尔俨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
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趣。
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
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注释】①被:遮盖。
②骀(dài)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A.吹洞箫数.阕 (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及】A.不能及.已 (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③【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
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
“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
浙江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复习检测25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复习检测真题精选一、[2017·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山行[唐] 项斯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2017·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浙江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复习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复习检测真题精选一、[2017·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山行[唐] 项斯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2017·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复习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讲解(含答案)
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二节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的诵读、停顿二、文言字词理解一词多义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
例:“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
引申义: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例:“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如“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由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例:“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词义扩大例:“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程度减弱例:“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三、常用文言句式1.(2017·温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与致虚妹丈[明]高尔俨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
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趣。
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
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注释】①被:遮盖。
②骀(dài)荡: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
③已: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A.吹洞箫数.阕 (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及】A.不能及.已 (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③【就】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
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 按 形 诗 式 歌 的 分 类 按 表 达 方 式
叙事诗、抒情诗(一说:叙事诗、抒情诗、哲理 诗)。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所要表 借景 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 抒情 物抒发感情。 将感情融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 寓情 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 于景 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 表达 抒情 含蓄的抒情方式。 方式 方式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托物 而是采用象征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 言志 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 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 直抒 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 胸臆 度的抒情方式。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用明快简洁的语言勾画出描写对 白描 象的特征,以表现作者对描写对象的 感受。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 表 描 象征 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 一种艺术手法。 达 写 方 手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关系, 式 法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 衬托 一种艺术手法。常见的有以动衬静、 以乐景衬哀情等。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文体知识清单
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 诗歌的分类 按内容 咏物诗、边塞诗等。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①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古体诗 ②乐府诗:歌、行、吟、引、曲。 ①律诗:五律、七律、排律;②绝句: 五绝、七绝。 按字数 小令(1~58字)、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近体诗 词 曲 散曲 ①小令;②套数。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 水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 比拟 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排比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表现 修辞 手法 手法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答案说出。 设问 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语言 风格
绚丽 飘逸 粗犷 豪放 沉郁 哀怨
有华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 情思。 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 调高昂。 沉郁苍凉,或凄清惨淡、迂回跌宕、 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韵律
结构
当堂检测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描写或说明另一 比喻 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 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 借代 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 练、含蓄。 表现 修辞 手法 手法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 夸张 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 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 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 对偶 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 看,意义集中含蓄。
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考情数据
2017年浙江中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题材仍是 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型仍是以填空与简答为主,分值 在4分左右。考查的侧重点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评 析炼字、赏析名句为主。其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 两个考点尤得命题者的钟爱,长考不衰。复习时,根 据本书整理的考点和应考策略进行针对练习即可。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平实 质朴 语言 风格 含蓄 隽永 清新 雅致 形象 生动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 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 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 愉悦感。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 处同。”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2.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来表达对远方 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由于“柳”和“ 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 别的深情。
烘托
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 物鲜明突出。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文体知识清单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渲染 动静 结合 表 现 手 法 虚实 结合 点面 结合 细节 描写 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 形容,以突出形象。 指对事物、景物进行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把抽象的想象用具体的语言描写出来,将 现实的景物与回忆、联想勾连起来。 “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 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对人、事、 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即详细 描写和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 以生动的描绘。
风格
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即平仄、排偶、 押韵。作用: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 后分、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有雄浑、豪放、沉郁、悲慨、恬淡、旷达、 婉约等。
文体知识清单
考向探究
当堂检测
专题十二┃古诗词鉴赏
附:教材中出现的古代诗歌意象汇总
1.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