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前实验题专练

合集下载

2017届高考化学高考复习习题:专题20化学仪器、实验操作及实验安全含答案

2017届高考化学高考复习习题:专题20化学仪器、实验操作及实验安全含答案

考点一常用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

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a a2.常见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粉末状固体、液体)a a3.仪器的连接与气密性检查b b4。

仪器的加热a a5。

玻璃仪器的洗涤a a(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1.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

使用方法: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仪器②的名称为蒸发皿。

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错误!,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快蒸干时停止加热.(3)仪器③的名称为坩埚。

使用方法:用于固体物质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4)仪器④中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的名称为蒸馏烧瓶。

使用方法:a。

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其中B主要用于混合液体的蒸馏和分馏;b.加热液体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错误!。

(5)仪器⑤的名称为锥形瓶。

使用方法:a.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b。

用于滴定操作;c.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

(6)仪器⑥的名称为烧杯。

使用方法:a。

可用于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稀释;b。

用于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c。

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2.常用的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筒。

用途: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特别提醒①无“0”刻度;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③选取量筒的原则是“大而近”,例如量取5.6 mL NaOH 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5 mL 或50 mL 量筒。

(2)仪器B的名称:容量瓶。

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①该仪器使用前需“查漏”;②该仪器不能(填“能"或“不能”,下同)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③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④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⑤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该仪器中溶解或稀释。

2017高考实验选择真题刷题

2017高考实验选择真题刷题

2017高考实验选择真题刷题(一)1.[2015·山东卷理综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2.[2015·山东卷理综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3.[2012·北京卷理综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4.[2014·海南卷化学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5.[2014·全国大纲卷理综10]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6.[2015·上海卷化学7]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N aOH B.KMnO4C.KSCN D.苯酚7.[2013·全国大纲卷理综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8.[2013·福建卷理综10]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到处B.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配置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D.检验NH+4的气体9.[2016·全国新课标II卷理综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2017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

2017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

专题七实验探究题1. (2017·甘肃省卷)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实验I.熟石灰(或烧碱或其他碱性物质);实验Ⅱ.过滤;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H2O2(或过氧化氢)溶液,木条复燃【交流讨论】2H2O22H2O+O2↑.【解析】实验Ⅰ.铵盐与碱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故填:熟石灰(或烧碱或其他碱性物质);实验Ⅱ.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过滤,取不溶物进行实验;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说明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H2O2(或过氧化氢)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22H2O+O2↑;2.(2017·盐城)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一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一

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生物试题
试题一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学校: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二、检查实验用品
1、实验用品: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2、检查实验用品是否完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经老师同意后开始实验。

三、实验步骤、结果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观察。

2、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注意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实验结果:标出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在你观察的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细胞,有细胞核的是细胞。

除此之外,血细胞还有。

四、整理实验器材。

2017理化生实验考题

2017理化生实验考题

准考证号姓名毕业学校考点2017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1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器一套、边长2cm的方格白纸一张、平面镜一块。

化学铁架台(带铁夹)、试管(20 mm×200 mm,1支)、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试管架、酒精灯、抹布。

生物显微镜(已对好光,物镜前端与载物台约保持2cm的距离)、单子叶植物茎横切片、纱布、擦镜纸。

实验内容1.物理实验题: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器材,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在表格中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16分)(1)选择器材。

(2分)(2)摆放器材。

(4分)(3)观察记录。

(8分)(4)得出结论。

(2分)(5)整理器材。

2.化学实验:组装加热固体的实验装置(6分)(1)组装仪器:将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和试管连接。

(2分)(2)固定试管:将连接好的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组装一套实验室加热固体药品制气体的发生装置。

(4分)(3)展示装置,请老师过目。

(4)拆卸装置,恢复至实验前状态。

3.生物实验题:用显微镜观察单子叶植物茎横切片(6分)(1)安放玻片。

(2分)(2)调焦。

(2分)(3)观察。

物像要清晰,位于视野中央。

此处须经老师过目。

(2分)(4)取下玻片,放回原处,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状态。

4.整理实验器材(2分)准考证号姓名毕业学校考点2017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2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物理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小烧杯(50 mL)、盛盐水的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化学酸碱度待测液(细口瓶)、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玻璃棒、试管(1支)、试管架、吸水纸、废液缸、污物杯、试管刷。

2017年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2

2017年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2

号毕业学校考点2017年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物理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毫米刻度尺、立方体物块。

化学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细口瓶,橡胶塞)、稀盐酸(1:3,滴瓶)、试管(1支)、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生物显微镜、擦镜纸。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容:1.物理实验题:测量立方体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16分)(1)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2分)(2)测量与记录。

(10分)(3)数据处理。

(4分)(4)整理器材。

2.化学实验题: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6分)(1)倒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

(2分)(2)向上述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分)(3)观察并记录现象:,结论:氢氧化钠溶液。

(2分)(4)整理实验台。

3.生物实验题:显微镜的对光(6分)(1)取镜与安放。

(1分)(2)对光。

此处须经老师过目。

(5分)(3)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放回原处。

4.整理实验器材(2分)2017年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物理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Ω或10Ω)、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开关、导线若干。

化学酸碱度待测液(细口瓶)、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玻璃棒、试管(1支)、试管架、吸水纸、废液缸、污物杯、试管刷、抹布。

生物大豆(或玉米)种子、镊子、贴有甲、乙标签的200mL烧杯两个、盛有清水的烧杯、滴管。

实验容:1.物理实验题: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多次测量,寻找规律,在表格中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_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_毙考题

2017实验心理学之实验设计第二章实验设计有关实验效度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

1、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处理)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1)历史(经历)(2)成熟或自然发展的影响(3)选择(4)测验(5)被试的亡失(6)统计回归(7)仪器的使用(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2、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实验研究的外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

这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要求。

一般而言,在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越大,则对因果关系的测量就越有效。

因此,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有关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实验假设,为有计划的搜集观察资料而预先建立和依据的设计模式。

被试内设计真实验设计单因素设计被试间设计准实验设计多因素设计混合设计非实验设计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组)都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处理,而另一被试(组)接受另一种处理,然后比较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混合设计在一个实验中同时采取两种基本设计的实验设计。

一、非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是一种对现象的自然描述,一般用于识别和发现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可以为进一步实施更严格的实验设计积累资料。

1、单组后测设计:(1)设计的模式只有一个实验组,而对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通过测量得到一个后测成绩。

XO(2)设计的评价不足:①无对照组比较。

②无前测。

③没有考虑对机体变量、自变量及其他无关变量的控制。

④很难排除历史、选择和成熟等内在无效来源的作用。

201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锦

201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集锦

2017年高考实验题集锦新课标126.(15 分)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NH 3+H 3BO 3=NH 3 ·H3BO 3;NH3·H3BO3+HCl= NH 4Cl+ H 3BO3。

回答下列问题:(1)a 的作用是。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f 的名称是。

(3)清洗仪器:g 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打开k2 放掉水,重复操作2~3 次。

(4)仪器清洗后,g 中加入硼酸(H3BO 3)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 d 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 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 d 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② e 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 。

(5)取某甘氨酸(C2H 5NO 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 mol·L -1的盐酸VmL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的纯度≤%。

1)避免 b 中压强过大全国 II 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 、 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还可使用 代替硝酸。

(2)沉淀 A 的主要成分是,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 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

沉淀 B 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 。

( 4)草酸钙沉淀经稀 H 2SO 4处理后,用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2) 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3) 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 ①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② NH 4++OH - ==△=== NH 3↑ +H 2O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5)1.4cV % m7.5cV %m量,滴定反应为:MnO4+H++H2C2O4→Mn2++CO2+H2O。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精选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题精选1. (2017年海南卷)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 B.C. D.2. (2019年4月浙江选考)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A.B.C.D.3. (2019年上海等级考)实验室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涉及到的步骤有①读数;①冷却至室温;①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相平。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 (2017年全国卷①)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 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浓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5. (2017年江苏卷)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制取SO2B. 验证漂白性C. 收集SO2D. 尾气处理6. (2018年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A.7. ( 2019年上海卷)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硝基苯(苯)−−蒸馏B. 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C. 己烷(己烯)−−溴水,分液D. 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8. (2019年天津卷)下列实验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 (2019高考全国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0.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A、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正确;B、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故B错误;C、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故C错误;D、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故D错误。

北京2017中考 化学 专项训练 基本实验

北京2017中考 化学  专项训练 基本实验

一34.(3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

(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选用装置D ,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35. (5分))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 实验冷却至室温后,U 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为 。

(3)C 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

(4)D 实验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分子 的结论。

36.(5分)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

【制备材料】1.5g 小苏打、1.5g 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 饮料瓶 【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

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序号)。

A. 铁钉B.铜丝C.鸡蛋壳D.食盐 (2)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其中碳酸的来源是 。

(3)材料中的小苏打是 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

(4)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二、34(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

(2)A 中药品若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3)B 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操作是__。

A .实验室制取氧气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35.(5分)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中过滤器的制作如右图,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3)步骤③的名称是_____。

当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

(4)在上述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利用到氯化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答一条即可)。

36.(2分)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2017年中考总复习声学拓展性实验精品题5道及其答案

2017年中考总复习声学拓展性实验精品题5道及其答案

2017年中考总复习声学拓展性实验精品题5道及其答案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_。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答案:(1)不变(或一定)(2)有关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3)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4)最强反射声的方向与入射声的方向是否有关(5)大理石2.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利用音叉、乒乓球、小锤以及听诊器等做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帮她完成相关内容:(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_有关;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大小相等的力敲击音叉,同时听者逐步远离音叉,逐步感受音叉声音的响度变化,直到听不到音叉的声音为止。

实验中用大小相等的力敲击音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有关,离音叉越远的人听到音叉声音的响度应该越________。

(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

答案:(1)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利用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

广东化学中考实验题专题练习

2017——2018学年广东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练习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 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成立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猜想三成立【反思与评价】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2.还可用更简便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拓展应用】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填化学式).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 +Cl2↑.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1)仪器名称:①,②.(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的作用是.(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③装置G的作用是.3、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 2Na2SO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猜想1:固体成分为Na2SO3猜想2:固体成分为Na2SO4猜想3:固体成分为【实验探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实验结论】(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题中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3)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D的作用是.(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 g,Na2SO4的质量为g.【总结提升】(1)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g,则m2的取值范围是(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4、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做实验.小明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杰做的实验和小明一样,但没有出现白色沉淀.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①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②Ca (HCO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③CaCl2溶液呈中性:④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⑤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他们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CO3;猜想②NaHCO3;猜想③Na2CO3、NaOH;猜想④.【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再加入.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③成立【继续探究】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5、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2017高考理综化学实验冲刺题

2017高考理综化学实验冲刺题

1.在化学实验中分液漏斗有诸多用途,请按要求回答:(1)用烧杯、分液漏斗、导管和铁架台组装了一套制取NO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

该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如下步骤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a.如图2所示,向分液漏斗C中加入约20 mL的浓氨水,用连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塞住上口;b.将C放入B中,水浴加热(70 ℃)一段时间;c.迅速将连有直角导管的橡皮塞拔出,塞上插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向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形成喷泉。

①为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需要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3中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试剂,某学习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

(1)甲组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关闭止水夹并加热A中的硫酸亚铁铵固体至分解完全,检验其分解产物。

①装置B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放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硫酸亚铁铵的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乙组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和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硫酸亚铁铵分解的产物中还有SO2和SO3。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用装置的字母表示)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适量硫酸亚铁铵固体于A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再点燃酒精灯,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三物理重点考点专题专练: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三物理重点考点专题专练: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专题专练基础知识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 1.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1)若纸带上各相邻点间距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

(2)若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计算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差Δx ,若Δx =aT 2(恒量),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v n =T x x n n 21++,即n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n –1)点和(n +1)点间的平均速度。

3.加速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所以满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即Δx =aT 2,可得a =2T x∆。

但利用一个Δx求得的加速度偶然误差太大,为了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分析纸带时,纸带上的各段位移最好都用上,方法如下:(a )如图所示,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63323x x a T -=,然后取平均值,即1233a a a a ++=或由4561232()()33x x x x x x a T ++-++=⨯直接求得;(b )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三段,则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然后取平均值,即122a a a +=;或去掉一段变为偶数段由45122()()23x x x x a T +-+=⨯;(2)先求出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12n n n x x v T++=(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v –t 图象,用v –t 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的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26 稳态与环境中的实验(含解析)

2017年高考生物冲刺专题卷 专题26 稳态与环境中的实验(含解析)

专题26 稳态与环境中的实验一、选择题(20小题)1.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 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B.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C.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 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2.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Z<YB. 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C. 实验结果说明NAA的生理作用不表现出两重性D. 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X浓度大于Y浓度和Z浓度;Y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作用大于z浓度,但是不能确认Y浓度和Z浓度的大小关系,A错误;本实验只设置了3个浓度,设置组别太少,不能说明Y浓度和Z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由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都促进插条生根,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

【题型】选择题3.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B.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枝插条C. 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答案】A【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4.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B. 营养素对有叶枝条的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C. 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D. 叶片可能会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答案】B【解析】用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无叶枝条实验结果无变化,有叶枝条实验结果显著,A错误;据图信息,用营养素处理后,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营养素对有叶枝条的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B正确;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C错误;综合实验现象,可说明叶片可能产生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专题分析与题型专练【近四年全国Ⅰ卷实验题涉及的考点与内容】1.命题特点(1)考查实验基本能力:重点考查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等的读数、构造、原理、重要实验方法、实验器材的选择、电路实物连线和运用图象与表格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及电学实验中的故障分析等.(2) 考查设计与创新能力:以课本实验为背景,改变实验条件或增加条件限制以完成新的实验要求的设计性实验,加强了对迁移、创新、实验设计等能力的考查将逐步取代对原教材中实验的考查.(3)实验题类型近年高考通常为“一力一电”模式.力学设计性实验有加强趋势.2.应考策略(1)《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实验必须全部复习,尤其是基本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要重点复习.不能有遗漏,高考实验试题在向演示实验和小实验拓展延伸,认真读课本也是非常必要的.(2)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要细致周到.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记忆实验步骤,只有理解才能在考题创新之处从容进行知识迁移和应对.(3)注重基本实验,加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重在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如何排除故障,只有学生亲自进行,才能了解实验和仪器使用的细节之处.(4)用探究性实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尝试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包括会挑选仪器,设计实验装臵图,合理安排实验步骤,设计表格,记录数据,数据处理,如何减小误差,注意事项.【典例分析】力学部分考题一“纸带类”实验例1、图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乙是该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A、B、C、D、E、F是纸带上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1)实验时由于没有记录CD 间的读数,根据图乙中已有的数据估算出CD 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cm.(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将A 点记为t =0,B 点记为t =0.1s ,C 点记为t =0.2s ……,将AB 间距离记为t =0.1s 时的位移x 1=1.50cm ,BC 间距离记为t =0.2s 时的位移x 2=1.81cm ……,并根据图乙中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x -t 图象,该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的是______;若该同学根据图象得出x -t 图象的斜率为k (m/s),则该纸带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 2(请用斜率k 来表示,数值概不给分).(3)若将实验中的打点计时器拿掉,改用在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砂桶,如图丁所示,可以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先测出小车、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 ,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1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 .改变小车质量m ,测得多组m 、t 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________.例1、解析 (1)由Δx =aT 2,即ED -CD =CD -BC =aT 2,得CD =ED +BC 2=2.13cm. (2)x -t 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OA 的距离;由v =x t可知,且各段位移的时间均为0.1s ,故当纵坐标的位移除以0.1s 时,即为各段的平均速度值,则加速度大小a =v t =x 0.1t =10×x t=10k .(3)小车从靠近光电门1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位移x =12at 2.改变小车质量m ,测得多组m 、t 的值,则加速度a =2x t 2,位移不变,故a 与t 2成反比,m 与t 2成正比,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C.故选C.答案 (1)2.13 (2)OA 之间的距离 10k (3)C考题二 “橡皮条”“弹簧”类实验例2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 和弹簧长度l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 和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0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 和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__更合理.②若A 和B 的重力分别为10.0N 和20.0N.当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6.0N ,b 的示数为11.0N ,c 的示数为4.0N ,则A 和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例2、解析 (1)由图知,当F =0时l 0=20cm ,即弹簧的原长,当F 0=60N 时l =40cm ,则Δl=l -l 0=0.2m ;由胡克定律得k =ΔF Δl =600.2N/m =300 N/m ; (2)①乙方案:因在拉着物体A 运动的过程中,拉A 的弹簧测力计在不断地运动,示数可能会变化,读数不准;甲方案:弹簧测力计a 是不动的,指针稳定便于读数,故甲方案更合理;②由于弹簧测力计a 示数为6.0N ,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F f F N =620=0.30. 答案 (1)300 (2)①甲 ②0.30考题三 力学创新拓展实验例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A 、B 是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C 是质量为M 的重物.A 、B 间有轻质弹簧相连,A 、C 间有轻质细绳相连.在物块B 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重物C 下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相连.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就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定此时重物C 的速度.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操作如下:(1)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细绳拉直但张力为零.现释放C ,使其向下运动,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出C 的速度为v .(2)在实验中保持A 、B 质量不变,改变C 的质量M ,多次重复第(1)步;①该实验中,M 和m 大小关系必须满足M __________m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②该实验中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为12(M +m )v 2=__________. ③根据所测数据,还可以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所测数据,作出“v 2-1M +m”图线,求出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用题给的已知量表示).例3、答案 (2)①大于 ②2mg 2(M -m )k ③4mg 2b解析 (2)①由题意知,为确保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故弹簧要从压缩状态到伸长状态,则C 的质量M 要大于A 的质量m ;②刚释放C 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使压力传感器为零,则弹簧的拉力为F =mg ,故弹簧的形变量为Δx =Δx 1+Δx 2=mg k +mg k =2mg k,不论C 的质量如何,要使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则A 物体上升了2mg k ,C 下落的高度为2mg k.从释放到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弹性势能不变,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则有:12(M +m )v 2=(M -m )gh =(M -m )g ·2mg k ,即12(M +m )v 2=2mg 2(M -m )k. ③由12(M +m )v 2=2mg 2(M -m )k 得, v 2=4mg 2(M -m )(M +m )k =-8m 2g 2(M +m )k+4mg 2k , 可知纵轴截距b =4mg 2k ,解得k =4mg 2b. 【专题规范练】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 表示(乙图中M 包括小车与力传感器,丙图中M 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 表示.(1)图是用图甲装置中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则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 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则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若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测力计读数相同,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a, 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则乙、丙两人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1、答案 (1)1.20 0.933 (2)1∶2解析 (1)由图示刻度尺得OD 间的距离为: 2.20 cm -1.00 cm =1.20 cm ;由图线得斜率k =1.43,因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s =12at 2,对比图象有:k =12a ,则a =2k ≈0.933 m/s 2; (2)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测力计读数相同,且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F =M 乙a,2F =M 丙a ,因此乙、丙两人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1∶2.2、某班物理小组计划用一台具有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来研究弹簧做功的规律.该小组设计的装置如图6甲所示,光滑水平桌面离地高度为H =0.8 m ,轻质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挡板上,挡板到桌面右端的距离恰好等于弹簧的原长.实验时将一质量为m =200 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被压缩弹簧的右端,释放后小滑块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并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用数码相机将滑块运动过程拍成视频,改变滑块的释放位置再拍,获得多个视频,每个视频都是由相同时间间隔的照片连贯而成,通过电脑将这些照片按时间顺序制作成频闪照片(如图乙所示),筛选出5张频闪照片,用刻度尺测得照片中的桌面离地高度h =50.0 mm ,再测出5张照片中的x 和s ,记录到下表中.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s -x 图象.(3)若测得s —x 图象的斜率为k ,则弹簧对滑块的功W 可以表示成( )A.W =mgk 24h x 2B.W =mgH 2k 24h 2x 2C.W =mgHk 24h 2x 2D.W =12kx 2 2、答案 (1)15 (2)见解析图 (3)C解析 (1)由平抛运动规律得:滑块落地时间t = 2H g =2×0.810s =0.4 s ;由图可知,0.4 s 中拍摄了6张照片,则在1 s 内能拍摄的照片数n =10.4×6=15张; (2)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题意可知,滑块实际的水平距离x ′=H hx ;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s =v t 得:v =s ′t =s ′ g 2H 则弹簧做的功W =12m v 2=mgs ′24H; 因s =kx ,代入可得:W =k 2mgx ′24H =mgHk 24h 2x 2,故选C. 3.某实验小组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铁架台竖直固定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长木板倾斜放置,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P 处,另一位置放置在铁架台的铁杆上,忽略铁杆粗细,木板与铁杆接触处记为Q, P 处放置一光电门.实验步骤是: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的挡光片宽度l ,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 ;②平衡摩擦力:以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P 处为轴,调节长木板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使滑块恰好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在铁架台竖直杆上记下此位置Q 1,用刻度尺测出Q 1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 ;③保持P 位置不变,长木板一端放置在铁架台竖直杆Q 2上.用刻度尺量出Q 1Q 2的距离h 1,将滑块从木板上的Q 2位置由静止释放,由光电门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1;④保持P 位置不变,重新调节长木板一端在铁架台上的放置位置,重复步骤③数次.Ⅰ.滑块沿长木板由Q 2运动到P 的过程中,用测量的物理量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滑块动能的变化量ΔE k =________,(2)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________,(3)合力对滑块做的功W 合=________.Ⅱ.某学生以铁架台竖直杆上的放置位置到Q 1的距离h 为横坐标,以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的平方倒数1t 2为纵坐标,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如图乙所示直线,若图线过原点,且图线斜率k =________,则能证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增量.3、答案 Ⅰ.(1)ml 22t 21 (2)mgH (3)mgh 1 Ⅱ.2g l 2 解析 (1)由于挡光片宽度很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 =l t 1,滑块动能的变化量ΔE k =12m v 2-0=ml 22t 21(2)从Q 1释放匀速下滑时,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l cos θ=0,且l cos θ=x ,得:μmgx =mgH ,从Q 2释放时,设长木板的倾角为α,Q 2P 长度为L ′,则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 =μmgL ′cos α,且L ′cos α=x ,故W f =mgH .(3)合力做的功W 合=mg (H +h 1)-W f =mgh 1.Ⅱ.由动能定理:W 合=ΔE k ,有mgh =ml 22t 2,整理得:1t 2=2g l 2h ,故图线斜率k =2g l 2. 【典例分析】电学部分考题一 多用电表的原理、使用及读数问题例1 (1)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选择开关拨至“×1”挡,则测量的结果为________ Ω;若选择开关拨至“50 mA ”挡,则测量结果为________ mA.(2)多用电表测未知电阻阻值的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0为调零电阻,R g 为表头内阻,电路中电流I 与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该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根据图丙中I -R x 图线作出的解释或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因为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小右大B.欧姆表调零的实质是通过调节R 0使R x =0时电路中的电流I =I gC.R x 越小,相同的电阻变化量对应的电流变化量越大,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密右疏D.测量中,当R x 的阻值为图丙中的R 2时,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置的右侧例1、(1)所测的电阻R =18×1 Ω=18 Ω.选择开关拨至“50 mA ”挡,电流为I =22.6 mA.(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E R 总=E r +R 0+R g +R x. (3)因R x =E I-r -R 0-R g ,函数图线是非线性变化的,当电流较大时电阻较小,当电流较小时电阻较大,A 错误;当R x =0,I =E r +R 0+R g,此时电流为满偏电流,B 正确;R x 越小,相同的电阻变化量对应的电流变化量越大,所以欧姆表的示数左密右疏,C 正确;测量中,当R x 的阻值为图丙中的R 2时,电流比半偏电流小,指针位于表盘中央位臵的左侧,D 错误.选B 、C.答案(1)1822.6(22.4~22.8)(2)I=Er+R0+R g+R x(3)BC考题二伏安法测电阻例2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想描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测得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数(1)A.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10 kΩ)B.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25 kΩ)C.电流表(量程0~50 mA,内阻约50 Ω)D.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1 Ω)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允许最大电流3 A)F.电源(电动势6 V,内阻不计)G.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________,电流表选用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2)请在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3)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U图线.(5)由I-U图线可知:二极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6)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0 mA,现将此发光二极管与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阻值R=________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例2、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最大电压为2.8 V,电压表选A;最大电流为30 mA,电流表选C;(2)因电压、电流要从0测起,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故电流表用外接法,实物图的连接如图甲.(3)因滑动变阻器是分压式接法,在开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臵于最左端;(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上描出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乙.(5)由图线可知,二极管的电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6)根据U-I图线,当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为1.9 V时,工作电流约为10 mA,串联电阻上分到电压应为1.1 V,故应串联的电阻为:R=1.10.01Ω=110 Ω.答案(1)A C(2)见解析图甲(3)左(4)见解析图乙(5)减小(6)110 Ω考题三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例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动势E 及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 (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 1,待测电阻R 2,电压表V(量程为3 V ,内阻很大),电阻箱R (0~99.99 Ω),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1)先测电阻R 1的阻值.请将该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A.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 0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1.B.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2.C.则电阻R 1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2)该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 1=3.2 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 和电阻R 2的阻值,其做法是: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1U -1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____ V ,电阻R 2=_____ Ω. 例3、答案 (1)将S 2切换到b U 2-U 1U 1R 0 (2)2 0.8 解析 (1)由题知,为了多测数据,应将S 2切换到b ;由欧姆定律有:U 2=I (R 0+R 1),U 1=IR 0,联立解得:R 1=U 2-U 1U 1R 0; (2)根据E =U +U R (R 1+R 2),变形得:1U =1E +1R ·R 1+R 2E ,对比图象有:1E=0.5,得:E =2 V ; R 1+R 2E =1.5-0.50.5=2.0,R 1=3.2 Ω,得:R 2=0.8 Ω. 考题四 电学创新拓展实验例4 某同学尝试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他所选用的器材有:灵敏电流表(待改装),学生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导热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标准温度计,PTC 热敏电阻R t (PTC 线性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 的关系为R t =a +kt ,a >0,k >0).设计电路如图所示,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滑到a 端,单刀双掷开关S 掷于c 端,调节滑片P 使电流表满偏,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 位置不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 ,断开电路;(3)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电流表的示数下降5 ℃,就将开关S 置于d 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 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然后断开开关,请根据温度表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I =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4)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表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根据改装原理,此温度表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________侧(填“左”或“右”),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________(填“是”或“否”).例4、解析 (3)由题知R t =a +kt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 =E R +R t =E R +a +kt. (4)由上式可知,温度越高,电流表中的电流值越小,则低温刻度在表盘的右侧;由于电流与温度的关系不是线性函数,所以表盘的刻度是不均匀的.答案 (3)E R +a +kt(4)右 否 【专题规范练】1、.某课外小组在参观工厂时,看到一丢弃不用的电池,同学们想用物理上学到的知识来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已知这个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1~13 V ,内阻小于3 Ω,由于直流电压表量程只有3 V ,需要将这只电压表通过连接一固定电阻(用电阻箱代替),改装为量程为15 V 的电压表,然后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1)把电压表量程扩大,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完成填空:第一步: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第三步: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3 V 第二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零第四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使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 V第五步:不再改变电阻箱阻值,保持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撤去其他线路,即得量程为15 V 的电压表.(2)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电压表(量程为3 V ,内阻约2 kΩ)B.电流表(量程为3 A ,内阻约0.1 Ω)C.电阻箱(阻值范围0~9 999 Ω)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 Ω)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 Ω,额定电流2 A)F.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 kΩ) 则电阻箱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3)用该扩大了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表盘没变),测电池电动势E 和内阻r ,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得到多组电压U 和电流I 的值,并作出U -I 图线如图丙所示,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 V ,内阻为________ Ω.1、答案 (1)0.6 (2)C E (3)11.5 2.5解析 (1)将3 V 电压表改装成15 V 量程,串联电阻箱后的内阻是原来内阻的5倍,由于滑动变阻器的位臵不变,分压部分的两端电压仍为3 V ,此时电压表读数为0.6 V .(2)改装电压表需要串联大电阻,故选C ;在分压电路中为方便调节,选用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E.(3)由图丙知,当外电路断路时,电压表的电压为U =2.3 V ,电源的电动势为E =2.3×5 V =11.5 V ,内阻为r =ΔU ΔI =(2.3-1.5)×51.6Ω=2.5 Ω. 2、为了测定一段由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电阻在200~250 Ω之间),现给定电压表V(量程6 V 、内阻约为5 kΩ)、电流表A(量程30 mA 、内阻约为40 Ω)、滑动变阻器R (0~15 Ω)、电源(E =6 V)、开关S 及导线若干.(1)设计测量圆柱体电阻R x 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如图所示中的6个点分别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压表U 和电流表I 的值,试根据图求出圆柱体电阻R x =________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4 图5(3)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该圆柱体的长度l 如图5甲所示,则l =________ mm ;用螺旋测微计测圆柱体的直径d 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 mm.(4)由以上数据求出ρ=___________ Ω·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答案 (1)见解析图 (2)2.3×102 (3)11.06 2.000 (4)6.5×10-2解析 (1)由题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用外接法,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甲所示:(2)根据坐标系内描出的点作出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待测电阻阻值:R x =U I =4.6 V 0.020 A=2.3×102 Ω; (3)游标卡尺的读数l =11 mm +3×0.02 mm =11.06 m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d =2.0 mm +0×0.01 mm =2.000 mm ;(4)由R x =ρl S =ρl π(d 2)2,得ρ=πR x d 24l ≈6.5×10-2 Ω·m. 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6甲的电路,其中R T 为热敏电阻,电压表量程为3 V ,内阻R V 约10 kΩ,电流表量程为0.5 A ,内阻R A =4.0 Ω,R 为电阻箱.图6(1)该实验小组首先利用该电路进行描绘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不同情况下电压表示数U 1、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阻箱的阻值R ,在I -U 坐标系中,将各组U 1、I 的数值标记在相应位置,描绘出热敏电阻的部分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中曲线所示.为了完成该实验,应将导线c 端接在________(选填“a ”或“b ”)点;(2)利用(1)中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得外电路的电压U 2,U 2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用U 1、I 、R 和R A 表示)(3)实验小组利用(2)中的公式,计算出各组的U 2,将U 2和I 的数据也描绘在I -U 坐标系中,如图乙中直线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 V ,内电阻r =______ Ω;(4)实验中,当电阻箱的阻值调到8.5 Ω时,热敏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 =________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答案 (1)a (2)U 2=U 1+I (R +R A ) (3)6.0 5.0 (4)0.48解析 (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由图象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电阻,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导线c 端应接在a 点;(2)路端电压U 2等于外部各部分上的电压之和,由串并联电路规律得外电压:U 2=U 1+I (R +R A )(3)由伏安特性曲线得,电源的电动势为E =6.0 V ,内电阻r =6-40.4Ω=5.0 Ω. (4)把电流表、电阻箱和电源作为等效电源,其等效电源内阻r 0=4.0 Ω+8.5 Ω+5.0 Ω=17.5 Ω;在I -U 图象中作等效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与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坐标(2.4,0.2),故热敏电阻的电功率P =2.4×0.2 W =0.48 W.4、一位同学想测量一个有清晰刻度,但没有示数,量程、内电阻未知的电流表A x ,为了测量电流表A x 的量程和内电阻,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源(电动势约4 V ,内电阻忽略不计)B.待测电流表A x (量程和内电阻未知)C.标准电流表A 0(量程0.6 A ,内电阻未知)D.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Ω)E.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 Ω)F.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 kΩ)G.开关S 和导线若干该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为:(1)将实验仪器按图所示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R 0应选________(选填仪器前的字母序号);(2)将电阻箱R 1的阻值调至最大,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至某一位置,闭合开关S ;接着调节电阻箱,直至电流表A x 满偏,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和标准电流表A 0的示数;(3)移动滑片P 至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位置,再次调节电阻箱R 1直至电流表A x 满偏,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和标准电流表A 0的示数;(4)重复步骤(3)3~5次;(5)该同学记录了各组标准电流表A 0的示数I 和电阻箱的阻值R 1的数据,并作出I -1R 1图线; (6)根据图图线可以求得电流表A x 的量程为______ A ,内电阻为________ Ω.将电流表A x 与一个阻值为________ Ω的电阻串联就可以组成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4、答案 (1)E (6)0.3 0.5 9.5解析 (1)滑动变阻器因接成分压电路,故R 0应选阻值较小的E ;(6)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I -I g )R 1=I g R g ,解得I =I g R g 1R 1+I g ,由图线可知:I g =0.3 A ;I g R g =k =0.15,解得R g =0.5 Ω;将电流表A x 与一个阻值为R =U I g -R g =30.3Ω-0.5 Ω=9.5 Ω的电阻串联就可以组成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5、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的符号为,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从正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小,而从负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大.(1)某课外兴趣小组想要描绘某种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因二极管外壳所印的标识模糊,为判断该二极管的正、负极,他们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其步骤是:将选择开关旋至合适倍率,进行欧姆调零,将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红表笔接触右端时,指针偏角比较小.然后将红、黑表笔位置对调后再进行测量,指针偏角比较大,由此判断________端为二极管的正极.(选填“左”或“右”)(2)厂家提供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9所示,为了验证厂家提供的数据,该小组对加反向电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了描绘,可选用的器材有:A.直流电源E :电动势5 V ,内阻忽略不计B.直流电源E :电动势50 V ,内阻忽略不计C.滑动变阻器:0~20 ΩD.电压表V 1:量程45 V 、内阻约500 kΩE.电压表V 2:量程3 V 、内阻约20 kΩF.电流表A :量程0.6 A 、内阻约400 ΩG.电流表mA :量程50 mA 、内阻约5 ΩH.待测二极管DI.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①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选用的器材为_________.(填序号字母)②为了达到测量目的,请在图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③为了保护二极管,反向电压不要达到40 V ,请你对本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案 (1)右 (2)①BCDGHI ②原理图如图 ③a.在二极管支路串入一阻值合适的限流电阻起保护作用;b.闭合开关前滑动触头停在最左端,向右移动滑动触头时应缓慢进行,同时仔细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以防止电流超过0.2 mA解析 (1)欧姆表内部有电源,当红表笔接触右端时,说明红表笔接入电源的负极;此时指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