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人的社会化如何在特殊个性决定下,在环境作用下,形成个性化性格特征的。
内部借助个体生物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基因、血型、体质对个体的影响。
外部借助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理论,研究具体家庭、学校、小群体、社区、民族、历史环境、时代变迁对个人性格特征形成的影响。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包括社会动机的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包括3个方面:一是对他人的认知,或叫人际认知。
如对他人个性特点、表情、行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等。
二是对自己的认知,也叫自我认知。
包括自我评价、情绪自我认知等等。
三是归因问题,即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
4.研究社会态度和态度的改变。
什么影响人的态度发生变化,变化的过程与程度如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一个动态研究过程。
对研究者而言,可以进行跟踪调查,对自我研究者而言,则是建立心理分析机制与习惯。
看自己心路变化历程。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个层次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第一层次研究的基础上。
知己知彼。
再从自我研究引申到个体与个体间关系的研究。
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其中,人际关系研究主要探讨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测量和改善。
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沟通的类型、功能、程序以及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
社会影响的研究主要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是如何相互发生影响作用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用有效果的理论是好理论。
(三)群体心理群体是指相互有着各种关系的各种人群,大大小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
大到民族心理,小到家风,都属于群体心理研究范畴。
人是怎样受其所在各种群体影响,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领导者与成员之间,都是怎样发生相互影响的。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在社会中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它
研究了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
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
社会心理学有着多层面的研究内容:
一、行为学
它探讨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发展和维持的。
其中包括情绪和认知处理,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应。
二、社会环境
它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行为。
主要包括社会影响、社会条件、社会角色以及伦理价值观等。
三、社会心理认知
这部分探讨个人是如何理解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以及如何对社会信息
进行处理的。
四、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的。
五、人际关系
研究的重点是人们与社会环境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断绝的过程。
六、社会情感
该研究如何在社会中形成和表达情感,以及情感如何影响行为和其它活动。
七、文化社会性
研究社会中各文化群体是如何形成和维护,以及如何影响和表达其社会性质的。
总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行为及行为影响的学科,其重点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特征在它的研究范围之中。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是一项涵盖行为学、社会环境、社会心理认知、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社会情感、文化社会性
等多方面的复杂科学。
它旨在指导人们去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社会环境,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应对日常的生活挑战,以及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能力
达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下做出的内隐或外显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1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220世纪40年代:“黄金时代”○3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危机”表现为“信仰危机”“身份危机”○41895年,勒温格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5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61908年,罗斯《社会心理学》。
当代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1) 社会生活与心理顺应,社会生活和心理同化:○1适应是一种生存智慧。
○2社会生活涉及社会因果,社会标签和社会建立。
○3心理顺应的策略包括对现实的知觉差异,抵御应激和创伤后应激的能力,心力平衡,胜任生活,人际关系和个体自助。
(2) 社会认知:○1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系统判断,心理的归因,知觉者的期望和认知的曲解。
○2社会性偏见,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偏见特征,现代偏见的成因,对弱势群体的淡模,以及对暴力,抢劫,意外事故等受伤个体的无动于衷。
促使人们反思,生活的价值和做人的道理,提出和强制他行为的研究。
○3劝诫的策略和过程。
(无“根”:社会素质感,生命意识,法律意识,自我完善)○4社会的压力:包括人们对社会变化事件采取顺从和尊奉的方式所带来的压力,现代社会生活特有的人际关系和地位竞争带来的压力,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错距,机会失衡。
(3) 就业和失业:一定职业风险,主要涉及个人空间和职业空间的定位,工作需要与休闲娱乐的失衡,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换,以及性别歧视等。
(4)现代社会的婚姻取向:○1婚姻学说○2婚姻风险○3不同文化对单身同居再婚和同性恋的看法○4艾滋病毒和艾滋病(5)生命周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生命周期的控制:○1童年期:食物,营养和抚养条件,虐待儿童,自闭症和多动症,行为障碍,媒体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儿童监护等。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奥尔波特: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寻在的影响。
2.T.M.安德烈耶娃: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之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3.我国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时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4.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性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独立学科,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包括社会动机种类和理论说明,社会动机的外在表现特征、模式等内容。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1.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①哲学方法论(1)方法论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②一般方法论③具体的研究方法(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变量、信度和效度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般观察法观察法公开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隐蔽参与观察法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室实验法具体研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方法现场实验法访谈法调查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1.偏向问题:(1)研究者(实验者)的偏向(2)被试者(被试)的偏向2.伦理问题:(1)实验性的欺骗(2)对被试隐私的侵犯(3)被试的痛苦3.遵循原则:(1)必须让被试者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要做些什么。
(2)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在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3)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者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这里的利益可以是对被试者而言的,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
(4)价值中立原则。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过程孕育阶段(射虎哲学阶段)→形成阶段(社会经验论阶段)→确立(社会分析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界20~70年代*1908年.英.麦独孤※※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心理学分支。
它主要研究社会的动态过程和社会互动的心理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认知: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判断和记忆社会信息,包括印象形成、认知边界、归因过程等。
2. 社会影响:研究人际互动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和情感。
包括顺从、从众、少数派影响等。
3.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内部的互动和运作,包括群体认同、群体极化、集体行动等。
4. 社会关系: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维护和破裂的心理机制。
包括合作、竞争、亲近、冷漠等。
5. 社会认同:研究个体对自我身份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和建立。
包括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社会身份等。
6. 社会心理调节:研究人们如何适应社会规范和规则,包括社会责任感、社会公正感、社会支持等。
7. 社会心理病理学: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交焦虑、群体恐慌等。
社会心理学
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三)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已 得到广泛运用。这个量表简洁明了,易于实施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3.1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
三、实证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 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 用研究。
1.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四)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三)档案研究法 (四)实验法
(一)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意识与无意识 在意识和无意识间还有潜意识。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 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自我 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 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 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 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超我 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 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 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 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社会心理学贡献重大。
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父。
G·W·奥尔波特: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影响。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B=f(P,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情境 f:函数关系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勒温)的观点。
《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 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启蒙期——哲学思辨,形成期——经验描述,确立期——实证分析。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哲学思辨阶段)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实验法(应用最广)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搜集资料、内容分析)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经济学:投入—产出,行为准则:趋利避害符号互动论詹姆士、米德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语言、文字、记号)精神分析论荣格、霍尼、沙利文“集体无意识”“文化因素““人际社会学习论:起源:行为主义,代表:班杜拉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表现的学科。
它涵盖从个体行为到团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探究人类如何通过社会交互、归属感、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等因素达成合作和互惠,并探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认同和群体行为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群体行为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群体行为中,个体通常会在一定的认同感推动下进入相应的群体行为状态,从而产生某些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往往是与自我价值、群体标准以及行为目标相协调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群体行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的社会信仰、意识形态在群体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他们能够深入了解群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群体行为中出现的问题。
二、社会影响和如何发生社会影响是指他人、群体或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影响通常包括了群体压力、社会认同、社会支持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它们都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行为以及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社会影响如何发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个体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
通过研究社会影响,人们可以了解到单个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和其他个体的行为产生关联,并添强我们对于人们行为的了解。
三、群体协作和合作群体协作和合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之一。
群体协作和合作通常涉及到大量的互惠、精神特征、情感等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如何进行群体协作、合作,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
通过研究群体协作和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人们的感受、思考和意见等方面。
四、社会心理学中的其他研究方向除了上述三个方向,社会心理学科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研究方向。
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对于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这个方向主要关注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身份、自我概念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探索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感知、态度、偏见和行为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对人类行为的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探索。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独立发展。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开始涉及更多与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相关的议题,如社会动力学、群体心理学和社会认知。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议题包括群体决策、群体行为、社会认同、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问卷调查、观察和纵向研究。
实验方法通过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人类行为。
问卷调查则通过向受试者提问来收集数据。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纵向研究则通过长期跟踪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行为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社会心理学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解释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感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
•认知失调理论是指当个体持有矛盾的态度或观点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会努力寻找减轻这种不适感的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时,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认知策略和处理方式。
•自我感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外界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内在状态和特点。
•社会影响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并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实践和应用有着广泛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答: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2、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3、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4、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三、群体心理:大群体与小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心理与行为。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环境、健康、法律、宣传、教育等具体实践领域中的社会心理现象。
3、社会心理学有哪些具体研究方法?答:一、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从而探究变量间关系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即一般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下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2、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观察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同时观察参与者行为的方法。
包括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4、非参与观察法:观察者以旁观的方式观察被研究者行为的方法。
通常可借助于单向玻璃或录音、摄像等进行。
二、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操纵某些变量以研究其他变量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实验。
2、自然实验法:由环境因素自然操纵自变量,而非由实验者操纵的。
形式上与观察法相同,效果上与实验法相同。
如对自发事件引起的社会行为的研究。
3、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三、调查法:又称询问法,是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根据被调查者的直接表达获得被研究者信息的方法。
1、访谈法:通过问答进行调查的方法。
包括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下思考、感受、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个体和集体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
1.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早期的心理学家如威廉·詹姆斯和埃米尔·杜尔凯姆开始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被正式建立。
在20世纪的中后期,社会心理学得到了大力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学派,包括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行为、情感和认知。
它关注个体和集体之间的互动,包括社会认知、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偏见和歧视、交往技巧等。
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调查、观察等。
实验方法常用于研究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等问题;调查方法常用于研究群体行为、社会态度等问题;观察方法常用于研究群体互动、个体表现等问题。
4.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商业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推广产品、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改善服务质量等;在政治领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的态度、改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进步等。
5.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未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重点可能会更加注重应用和实践,积极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心理学家们遵循实证研究证伪的原则, 不断排除各种可能的假设。
采用大量科学研究方法,对思维、归因、 决策、成见、从众、团体动力、友谊等 基本心理过程进行研究。
本篇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态度、理解和信念是否合理?
我们给予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总是正确的吗?
我们的社会思维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懈怠
当个人在群体中时,群体情境会降低个体 的评价顾忌,发生社会懈怠。
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 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去个体化
高水平的社会唤起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 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 个性。 其结果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 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境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并以此来 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
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态度做出 合理的推断,就如同我们观察他人一样。
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想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
要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
从众(conformity)
社会直觉的力量是强大的
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 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 无意识和自动的,可以称为“双重加工”。 社会直觉不仅拥有难以言喻的影响力,也具 有棘手的危险性。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
我们是社会的动物,我们所说所想均学自 他人。
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 渴望获得他人良好的评价。
社会心理学(共136张PPT)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15
一、社会学习论
– 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认为先前的学 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 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 联想
• 看到白大褂,就想到打针,所以感到害怕。
– 强化 • 婴儿因第一次发出“妈妈”的叫声,得到了爱抚,以后为了得到这种 结果,会不断地叫“妈妈”。
• 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 • 研究内容:
–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 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与其外部条件的联系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5
二、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社会行为
–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 系统,包括个体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 体决策等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满足家庭成员的多种需要:性、生育、经济、伦理、教育等。 社会交换理论对人际关系的解释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23
四、精神分析论
• 荣格(分析心理学)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 然主义倾向。
–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 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 勒温的公式:B=f (P,E)。其中B-行为, P-人格, E-环境, f-函数关系
致力于改善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
个体层面
2
人际层面
➢社会化 ➢自我意识 ➢社会动机 ➢社会知觉 ➢态度
社会心理学概述
第一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版;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
研究对象和范围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
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别: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B:行为P:个体E :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R:反应0:中介S:刺激S O R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范围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哪个层面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2.“力必多”: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知识吴东红2011.12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心理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综合性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F=function,函数E=environment,环境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4)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专栏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中心是个体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解释社会行为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美国社会学会(ASA)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季刊》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艾宾浩斯(H.Ebbinghaus,1908):“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涵义: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or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设法了解与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这个他人存在包括实际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暗指的存在。
)2、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及行为(2)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及行为(4)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1)研究偏向问题(2)伦理道德问题(3)价值中立问题(4)或然性问题4、伦理道德问题:(1)相应的伦理道德问题:1)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2)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3)被试的痛苦问题及人身伤害【作为研究者,应该把可能发生的危险告诉被试,以被试自愿参加为原则,让被试自由做出决定;当被试对研究出现不良反应,意识到研究对自己不利,或对研究不再有兴趣时,被试应有随时退出的权利,同时还要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提出应急计划】(2)伦理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1)自愿参加的原则2)匿名和保密原则3)风险最小化原则(or书p71~74:(1)知情同意的原则:①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②实验性欺骗③角色扮演技术(2)避免伤害与最小危险原则(3)保护个人隐私原则(4)事后解释原则)第二章(小题目多)5、社会心理学的形成(3个时期):(1)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2)社会经验阶段(初创时期):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标志社会心理学诞生(3)实验分析阶段(形成时期):1924年,奥尔波特著作的《社会心理学》出版,运用实验的方法,标志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6、早期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冯特:10卷《民族心理学》(1920年)用十年写成,民族的语言风俗。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派(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派第三章7、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1、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侧重心理学定义:美国奥尔吗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3、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4、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实证分析阶段5、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特点: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的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6、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1)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者同意。
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者说明,求得理解。
3)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4)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5)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7、学习过程的三种机制:联想(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操作条件反射)模仿8、观察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以及动机过程。
9、社会交换论:创始人:霍曼斯。
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①成功命题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满足命题⑤侵犯——赞同命题10、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11、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她批评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说,认为行为和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的驱力,而是由环境、教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精神病中起决定因素;男女心理差别由文化因素决定。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而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子领域,其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涵盖了个体、社会和心理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又反过来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认知:个体是如何看待自己,并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认同等方式来建构自我概念。
2. 社会认知: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记忆信息,以及其对他人和自身行为的判断。
3. 社会影响:研究个体在社会集体中的行为受其他成员影响的机制和过程。
4. 群体行为:研究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以及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差异。
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深入探讨个体、社会和心理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操纵变量,观察其对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2.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了解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以及相关的心理过程。
3. 观察研究:研究者通过观察个体在某一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
观察研究可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种形式。
4. 长期跟踪研究:通过对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和记录,研究者可以了解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教育、政治、营销和人际关系等。
1. 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关注教室中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改变教室环境的设计或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年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前言 (3)
1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3)
1.1充分了解自身的心里想法 (3)
1.2交往从沟通开始 (3)
1.3沟通对自己心里的安排 (3)
2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 (4)
2.1交往能力的因素 (4)
2.2交往能力的提高 (4)
3提高交往能力的途径 (4)
3.1提高交往能力 (4)
3.2性格决定交往能力 (5)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前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有的人往往却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去社交其他人,然而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上的人已经慢慢的变多了,尤其是年轻的人,他们不远一去接触不认是不熟悉的人,而往往这样的人容易的自闭症,这是心里的一种自我抵触的表现,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人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改变,第一点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第二点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第三点提高交往能力的途径,通过这三点来认识和学习,从而改变以上所说的这种现象。
关键词:交往能力沟通影响因素
1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1充分了解自身的心里想法
要想改变什么首先要了解,从实际中出发,要想提高人际关系,光有需要技巧是不够的。
主要还在在与你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最好能够主动和自己的同学,同事。
说话,不用说地太多,见面打个招呼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见了面向对方微笑一下,还是可以的。
处理人际关系真的很难学会。
但是只要你能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他们也就会真诚的对待你了。
没有必要学怎么处理好人际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对他那样,他觉得好,然尔你用同一钟方法对待别人,不一定有较。
所以我建议应该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多和他们说几句话,让他们了解你,慢慢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1.2交往从沟通开始
与人沟通的时候,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明确目标,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
在目标管理中,同学或同事讨论目标、计划、对象、问题和解决方案。
由于整个团队都着眼于完成目标,这就使沟通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彼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
即便有的人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他也能理解其观点,对要求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沟通的结果自然得以改善。
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沟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成员充分交流等并不是一件难事。
难的是创造一种让团队成员在需要时可以无话不谈的环境。
1.3沟通对自己心里的安排
要说的要做的自己应该在心里好好推敲推敲,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好沟通的时间,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知道怎么说,就是要
掌握沟通的方法,这几点还有包括以上的就是交往的重要性。
2. 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
2.1交往能力的因素
人们的交往因素有很多,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心理学家指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具有“互酬性”,即,“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这里的“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情绪情感等心理方面的内容。
人与人相处中,彼此的互酬水平越高,关系越是稳定密切。
有些同学之所以与别的同学处理不好关系,互酬性低,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表现对同学的需求、困难漠不关心,使人感到你很冷漠。
还有就是你对别人怎么看,以及要求别人怎么看你,评价水平的高低,主要不取决你讲别人好话的多少,而在于评价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
2.2交往能力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总是有缺点的,也总会做错事的,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计较,别人会很感激并愿意与你交流,要自我提高,大都性格和习惯方面有些毛病,应刻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尽可能做到:1服饰整洁美观,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2习惯面带笑容,微笑面对他人3 注意言谈举止,要注意言语的表达能力4不要卖弄自己学会谦虚。
5多多帮助别人。
6善于赞美别人。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热于赞美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悦度将大大增强,同时注意夸奖别人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应遵守两个原则:第一,赞美应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应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第二,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不要盲目的夸奖还有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保持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让彼此感觉到都是自由的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
3提高交往能力的途径
3.1提高交往能力
想要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有自己的修养,一般的交往能力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出来的,而有的人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自卑和羞涩,常常使人不敢大方地与人平等交往。
虽然主观上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欲
望,但在实际生活中,则不敢进入社交场合,惟恐受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对参加社交活动感到情不自禁的紧张和恐惧,回避与人们的交流和交往,其严重者就表现为“社交恐惧症”。
3.2性格决定交往能力
性格决定人的交往能力,有的性格人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因人而异,外向的人乐观开朗大方,自卑感强的人较多是性格内向,勤于反思而又敏感多疑者。
他们自尊心也很强,但他们不是积极进取以获得自尊,而是消极退避以保护自尊。
正是为了追求一种不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安全感,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于是不愿坦率的与人交往,对集体性的或富有竞争性的社会活动采取躲避态度。
自卑感强的人惟恐别人看不起自己,实际上正是自己低估了自己。
而别人对他的轻视,常常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自卑和退避行为造成的。
实际上,没个人都有个自的长处和短处,与人比较是为了取长补短,促使自己进步。
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通过与人的相互作用,才能学会正确地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抛弃自卑心理。
战胜自卑和羞怯,关键在于树立起成功交往的信心,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通过实践去证明自己的力量。
只有充满自信,才能在精神上有所放松,显得坦然自若,沉着镇定,自然大方地与人交往。
要时刻记住:“我的上帝就是我自己”。
4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和应用交往能力,交往是一种心理上的双向互动过程,一个人的行为,既是与之交往的他人行为之因(刺激),又是他人行为之果(反应)。
因此,交往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就能唤起交往对象积极的同类反应,能使彼此间随着交往频度和深度的增进而建立起越来越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你怎么对别人,相反的别人也会怎样对你的,从自身做起要礼貌待人,发挥自己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卡斯威尔.你是一枚人际磁石:改变自我的12大吸引定律
[2].周虹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3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朱启臻.打交道的学问[M].北京:科普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