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规范教案(详案)

合集下载

景区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景区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讲解景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特点。

2. 九寨沟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

3. 九寨沟的保护现状和旅游建议。

教学难点:1. 如何生动形象地讲解景区特点。

2. 如何结合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使讲解更具吸引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景区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九寨沟的相关知识,收集景区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九寨沟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九寨沟知识。

二、自主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九寨沟的景点进行深入学习。

2. 各组收集资料,了解景点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

三、讲解实践1. 各组派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讲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九寨沟的自然奇观、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拓展讲解1. 教师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对九寨沟的传说故事进行讲解。

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传说故事,进行互动交流。

三、情景模拟1. 学生分组,每组模拟导游,对九寨沟的景点进行讲解。

2.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九寨沟的传说故事和导游讲解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九寨沟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保护现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讲解景区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自然奇观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风景名胜行教案

风景名胜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通过对不同风景名胜区的比较,了解其间的相似和不同点。

3.了解各地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

4.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和理性旅游观念。

5.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风景名胜区的美丽风景和历史文化。

二、教学内容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

2.国内外各地的著名风景名胜区介绍和比较。

3.各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

4.旅游知识和理性旅游观念的培养。

5.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课堂讲授(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念。

介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定义和条件,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呈现不同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国内外各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介绍。

按照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国内外 famous 的风景名胜区,如敦煌、阳朔、张家界、巴黎、纽约等。

重点介绍各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并将各景区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相似与不同点。

(3)旅游知识和理性旅游观念的培养。

介绍旅游常识和旅游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旅游观念,鼓励学生选择绿色、环保、文化、健康的旅游方式,避免各类旅游陷阱和黑幕,真正享受旅游的乐趣。

3.实地考察通过安排学生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景区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民族地理意识,加深对各地社会风貌、民俗风情的认知。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图片、视频资源等,生动直观地展示不同景区的风景和文化,引发学生兴趣,增强记忆,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丰富课堂气氛,提高互动性和教学效果。

3.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和旅游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

这是一种最直观、最生动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民族地理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有效途径。

景点课程设计

景点课程设计

景点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景点的基本评价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旅游规划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旅游景点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评价方法;掌握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自然特征等知识;了解旅游行业的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旅游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旅游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景点知识进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增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旅游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景点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旅游景点的评价方法、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知识、旅游行业的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旅游景点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章:旅游景点的评价方法第三章: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知识(包括历史、文化、自然特征等)第四章:旅游行业的基本规范和道德要求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旅游景点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评价方法等知识。

2.讨论法:用于探讨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自然特征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旅游景点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实地考察法:学生实地参观旅游景点,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和旅游规划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旅游景点知识》2.参考书:相关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自然特征等资料3.多媒体资料:旅游景点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地图、旅游规划软件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旅游技能。

“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教学设计

“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教学设计

“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教学设计作者:王小雨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07期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未来的就业岗位以导游为主。

学生已经掌握“大连导游”“旅游地理”等专业知识,也已掌握地陪全陪导游服务;学生中以女生居多,形象思维强,喜欢具有较高参与性的授课方式;他们对专业课的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期待。

但是团队协作意识薄弱和讲解技巧有所欠缺也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

针对这样的职业需要和学情特点,本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所选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唐由庆老师主编的《导游业务》(第二版)一书。

而“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一课选自该书第五章第三节,是在学习过地陪全陪导游服务规范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拓展。

本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授课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及“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思想,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选取另外两本教材中的导游词补充进入本课。

基于以上对学情和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讨论,掌握景区导游服务规范;运用“6W导游词构成法”,改编导游词并讲解;以导游词为载体,融入安全环保知识。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文教学法,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了解景区导游工作过程,积累更多讲解技巧。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形成良好的沟通意识和责任意识。

依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金石滩导游词讲解。

难点:根据不同旅游团特点改编导游词并讲解。

关键:掌握和应用“6W导游词构成法”。

三、教法学法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法无常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教学智慧。

因此,本节课主要选用的是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阅读引导文、查询资料、小组讨论、确定方案以及评价总结。

景点主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景点主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景点名称】主题课程二、课程背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点作为旅游活动的核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价值,同时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特设计本主题课程。

三、课程目标1. 帮助游客深入了解【景点名称】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提升游客对景点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4. 促进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课程内容1. 导入部分- 景点简介:简要介绍【景点名称】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基本信息。

-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让游客对课程内容有所期待。

2. 主讲部分- 历史文化讲解:详细介绍【景点名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

- 自然景观介绍:阐述【景点名称】的自然景观特点,如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等。

- 现状与保护:分析【景点名称】的现状,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3. 互动环节- 提问与解答:鼓励游客提问,解答游客关于【景点名称】的相关问题。

- 角色扮演:组织游客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景点名称】的历史故事。

-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景点名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4. 实践环节- 亲身体验:组织游客参与与【景点名称】相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

- 观光游览:带领游客参观【景点名称】的重要景点,如古建筑、博物馆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主讲人进行系统讲解,使游客对【景点名称】有全面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景点名称】的典型案例,提高游客的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

3. 互动讨论法:鼓励游客参与讨论,激发游客的思考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法:让游客在模拟场景中体验【景点名称】的历史故事,增强游客的参与感。

六、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游客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情况等。

2. 互动环节:评估游客在互动环节的表现,如提问质量、角色扮演的投入程度等。

3. 实践环节:根据游客在实践环节的成果,如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评价游客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景点教案模板

幼儿园景点教案模板

活动名称:探访社区公园活动目标:1. 了解公园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培养幼儿对社区环境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和互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珍惜公共资源的意识。

4. 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公园地图、植物和动物图片、公园功能介绍手册。

2. 物质准备:背包、水壶、帽子、相机、画纸、彩色笔。

3. 人员准备:教师、助教、班级小朋友。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公园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公园是哪里吗?公园里有什么?”引导幼儿思考。

二、认识公园(15分钟)1. 教师分发公园地图,带领幼儿认识公园的各个区域,如游乐场、草地、树林等。

2. 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公园的功能,如提供休闲、运动、娱乐等。

三、实地探访(30分钟)1. 组织幼儿排队,安全有序地前往公园。

2. 在公园内,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地观察:- 观察植物: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 观察动物:观察公园内的鸟类、昆虫等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等游戏,增强互动和合作。

3. 鼓励幼儿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景物。

四、分享交流(15分钟)1. 集合幼儿,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如:“我看到了高大的树木,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

”五、总结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公园?”3.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经历。

六、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幼儿再次探访公园,记录下新的发现。

2. 美术活动:组织幼儿以“公园的一角”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活动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对社区环境的热爱和责任感。

小学生景点课程教案模板

小学生景点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户外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景点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景点,激发学习兴趣。

二、景点背景知识学习1. 教师讲解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相关知识。

2. 学生通过阅读、观看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景点信息。

三、景点实地考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2. 小组成员共同观察景点,记录所见所闻,拍摄照片或视频。

3.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考察结果。

四、景点知识竞赛1. 教师根据景点背景知识,设计相关问题。

2. 学生分组进行知识竞赛,抢答正确者获得积分。

3. 竞赛结束后,公布积分情况,评选出获胜小组。

五、景点主题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景点特点,进行主题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景点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强调景点知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地考察、知识竞赛、主题创作等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资源:1. 景点相关书籍、视频、图片等资料。

2. 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景点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地图、记录工具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景点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

3. 学生在知识竞赛、主题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4.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参与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2. 景点背景知识学习(20分钟)3. 景点实地考察(40分钟)4. 景点知识竞赛(20分钟)5. 景点主题创作(30分钟)6. 总结与反思(20分钟)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景点背景知识时,注意结合实际,让学生易于理解。

介绍景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介绍景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收藏的文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西安碑林博物馆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制作PPT,设计参观路线和互动环节。

2. 学生准备:预习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和部分文物,准备参观时的笔记和提问。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播放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介绍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地位。

2. 实地参观(1)带领学生参观碑林博物馆,按照预设路线进行参观。

(2)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适时讲解相关知识点。

3.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文物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合作,收集资料、制作展示卡片。

4. 互动环节(1)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总结本次参观的收获。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参观感受。

(2)播放学生制作的展示卡片,展示研究成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传承文化遗产?(2)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3. 总结反思(1)学生总结本次参观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文化遗产。

4. 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资料,撰写一篇参观心得。

(2)以“我心中的碑林博物馆”为主题,绘制一幅绘画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认真观察、思考。

2. 学生能否根据所学知识,对文物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

小学景点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景点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解黄山景点,让学生了解黄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参观和课堂讲解,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黄山的主要景点及其特点。

2. 黄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教学难点:1. 如何生动形象地讲解黄山的美景。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山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黄山的图片、视频资料、景点介绍文字等。

2. 学生准备:预习黄山的相关知识,如黄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黄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黄山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吗?黄山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二、讲解黄山主要景点1. 黄山四大奇松: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送子松。

2. 黄山三大名石:飞来石、猴子观海、猴子捞月。

3. 黄山云海:让学生观看黄山云海的图片和视频,感受云海的壮观景象。

三、讲解黄山的文化内涵1. 黄山的历史背景:黄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许多文人墨客曾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赞美黄山的诗篇。

2. 黄山的神话传说:如轩辕黄帝炼丹成仙、李白挥毫泼墨等。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黄山的主要景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黄山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的哪些景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讲解黄山其他景点1. 黄山温泉:让学生了解黄山温泉的历史和疗效。

2. 黄山日出:展示黄山日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日出的壮美。

三、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黄山的美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黄山的美景和文化底蕴。

2. 学生表达自己对黄山的喜爱之情。

小学景点讲解教案模板

小学景点讲解教案模板

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红色景点,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丰功伟绩。

2. 培养学生的讲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红色景点的介绍。

2. 革命先烈的故事讲述。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红色景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讲解时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

教学准备:1. 红色景点图片、视频资料。

2. 革命先烈事迹资料。

3. 讲解道具(如地图、展板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红色景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景点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红色景点介绍1. 教师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宝塔山、圣地延安、南湖红船等著名红色景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红色景点,收集相关资料,准备讲解。

三、革命先烈故事讲述1. 教师讲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英勇斗争精神。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革命先烈,准备讲述他们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红色景点和革命先烈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红色景点和革命先烈的故事?”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红色景点和革命先烈故事的讲解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

三、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讲解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讲解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色景点和革命先烈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讲解时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于学习中国名胜的教案

关于学习中国名胜的教案

关于学习中国名胜的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名胜的概念,并能够列举出一些中国著名的名胜景区。

2. 能够描述中国名胜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名胜的定义及分类。

2. 中国著名的名胜景区介绍。

3. 名胜景区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名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地方是中国的哪些著名景点。

1. 概念解析:教师简要讲解中国名胜的定义,即指那些以其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为主要特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地方。

2. 分类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国名胜进行分类,如自然名胜、历史名胜、人文名胜等。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名胜景区。

3. 名胜景区介绍: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著名的中国名胜景区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简要的景区介绍。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

4. 分享交流:学生小组轮流进行景区介绍,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评价和补充。

5. 特点分析: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中国名胜景区的共同特点,如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感受进行发言。

6. 历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著名名胜景区的历史背景,包括它们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事件等。

学生通过听讲和课后自主学习深入了解。

7. 文化内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名胜景区的文化内涵,如名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文化符号的意义等。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图书等资源进行进一步研究。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形象地认识中国名胜景区。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3. 讨论互动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他们对中国名胜景区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的景区介绍和展示。

好旅游景点推荐课教案

好旅游景点推荐课教案

好旅游景点推荐课教案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一些令人兴奋和有趣的旅游景点,从而激发他们对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研究和讨论各种景点的特点和魅力,学生将获得更深入的旅游知识,并能够为自己未来的旅行做出明智的选择。

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的优秀旅游景点。

2. 研究如何评估一个旅游景点的品质和吸引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文化意识。

4.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研究,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旅行。

教学内容1. 旅游景点介绍- 学生将了解世界各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大峡谷、长城等。

- 每个景点将通过图片、视频和简介进行介绍,以展示其独特的特点和吸引之处。

2. 评估标准- 学生将研究如何评估一个旅游景点的品质和吸引力。

- 重点关注景点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交通便利度等方面的评估。

- 学生将形成自己的评估标准,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地理知识和文化意识- 学生将通过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景点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背景。

- 学生还将了解这些景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 自主研究和研究- 学生将被鼓励进行自主研究和研究,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旅行。

-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景点进行深入调研,包括了解其背景、交通方式、游览路线等。

- 学生将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互相提供建议和反馈。

教学方法- 授课:通过PPT和多媒体素材向学生介绍旅游景点的品质和吸引力。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不同景点的评估和观点。

- 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调查某个特定景点的相关信息。

- 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来分享给同学,并接受反馈和建议。

教学评估- 学生可以通过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旅游景点的短文来展示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研究成果来评估他们的研究表现。

参考资源- 图片和视频素材:从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景点的高质量图片和视频。

景点分类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景点分类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景点资源,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欣赏美景、了解景点特色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著名景点介绍2. 景点分类方法3. 景点游览技巧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著名景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我国的著名景点呢?(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我国著名景点分类方法,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点等。

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别列举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点的例子,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如黄山、故宫、长城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景点游览技巧1. 教师讲解景点游览的注意事项,如时间安排、交通方式、住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一次景点游览计划。

(五)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进行景点介绍比赛。

2. 各组选派代表,用PPT或实物展示景点,介绍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3.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景点介绍奖。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景点分类和游览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景点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景点游览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景点介绍、团队合作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向。

名胜古迹教案(五篇)

名胜古迹教案(五篇)

名胜古迹教案(五篇)第一篇:名胜古迹教案祖国的名胜古迹------群文阅读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几处祖国的名胜古迹。

2、能相互交流读后感受。

3、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闻。

4、培养爱国情怀。

二、学习过程:(一)导入: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国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遗迹。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处祖国的名胜古迹。

(二)阅读《北京》,交流:1、你去过北京吗?到过北京的哪些地方?2、文章写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用圆圈圈出来。

3、划出你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原因。

4、用曲线划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的北京(三)阅读《日月潭》,交流:1、日月潭在哪里呢?2、你知道为什么叫“日月潭”吗?用横线画出来。

3、文章写了什么时间的日月潭?你喜欢哪一个呢?()的日月潭(四)阅读《长城》,交流:1、长城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你知道我们中国古代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吗?3、找一找作者赞美长城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长城(五)我敢说:1、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名胜古迹?2、你去过哪些名胜古迹呢?和大家分享一下。

(六)让我们大声地喊出:祖国,我爱您!第二篇:酒泉市名胜古迹酒泉市名胜古迹酒泉市玉门市老君庙在玉门市区南5公里。

背靠悬崖,面对祁连山雪峰,是一浓荫覆盖的小四合院。

据传百年前,由在河谷淘金的乡民集资修建,占地15平方米。

1938年冬,中国第一个石油矿—老君庙油矿正式成立。

小庙从此蜚声中外。

后小庙圮毁,在原址上重建大于原庙10倍的老君庙,新塑老君像,成为玉门市的游览名胜,玉门油矿的标志。

昌马石窟在玉门市玉门镇东南约60公里。

祁连山横枕于南,大板屏障于北,周围群山环抱,与外界仅一径相通。

包括下窖石窟和大坝石窟(千佛洞)。

属白垩纪泥岩层,石质松软,状如泥块。

大坝石窟早年已圮,现存下窖窟龛11个,凿于峭壁之上。

洞窟距地面约4.5米。

分南、北、中三段,南北两端数窟遗物早已无存。

中段第2、第4窟保存比较完整。

形制相同,均有中心柱,似为早期开凿。

小学景点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景点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基本概况,认识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2.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泰山的基本概况。

2. 泰山的主要景点及特点。

教学难点:1. 泰山历史文化的讲解。

2.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泰山风光PPT、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泰山的相关知识,准备好自己的讲解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泰山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泰山的特点。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泰山的了解。

二、讲解泰山基本概况1. 教师讲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基本概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泰山,并做好笔记。

三、讲解泰山主要景点1. 教师带领学生逐一讲解泰山的主要景点,如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等。

2. 学生认真听讲,了解各个景点的特点。

四、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泰山景点进行讲解。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确定讲解内容和顺序。

五、课堂展示1. 各小组轮流进行景点讲解,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解泰山历史文化1. 教师讲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如泰山封禅、泰山石敢当等。

2. 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增强对泰山的认识。

三、讲解泰山相关传说1. 教师讲解泰山相关的传说故事,如泰山奶奶、泰山石敢当等。

2. 学生感受泰山的神秘色彩,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泰山的特点和历史文化。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布置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泰山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2. 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讲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泰山的基本概况、主要景点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景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景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景点教学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实地考察景点,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文化,还能提高观察力、分析力和审美能力。

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组织一次景点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以我国某著名景点(如故宫、长城、黄山等)为例,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景点概况: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建筑特点等。

2. 文化内涵:解读景点的文化价值、艺术风格、历史故事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景点,观察并记录所见所感。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景点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 学生提前了解景点背景知识,预习相关文化内容。

2.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景点风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学生分享自己对景点的了解和期待。

3. 知识点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积极提问和思考。

4.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景点,教师担任讲解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

-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所见所感,撰写考察报告。

5. 成果展示- 学生分享考察报告,展示所学所得。

- 教师点评,总结教学成果。

6. 课后拓展-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景点的作文或绘画作品。

-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考察报告和课后作业,自我评价学习成果。

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察报告、作文和绘画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表达能力。

3.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览景点教学设计方案

游览景点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特点。

(2)掌握游览景点的礼仪规范和环保意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景点简介:介绍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特点。

2. 游览礼仪:讲解游览景点的礼仪规范,如排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3. 环保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景点环境。

4. 游览技巧:传授游览景点的技巧,如拍照、记录心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游览景点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点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特点。

3. 课堂展示各小组轮流展示研究成果,包括景点简介、游览礼仪、环保意识等内容。

4. 游览实践带领学生实地游览景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拍照,体验景点的魅力。

5. 交流心得学生分享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交流心得体会。

6.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研究成果:评估学生小组的研究成果,包括景点简介、游览礼仪、环保意识等内容。

3. 游览实践:关注学生在游览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遵守游览礼仪、是否具备环保意识等。

4. 心得体会:评估学生分享心得体会的深度和广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4.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

美丽的旅游景点教案

美丽的旅游景点教案

美丽的旅游景点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美丽的旅游景点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旅游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如自然景点、历史文化景点、人文景点等。

2. 学习描述旅游景点的词汇和句型。

3. 探索一些著名的世界旅游景点,如埃菲尔铁塔、长城、大堡礁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美丽的旅游景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旅游景点。

知识讲解:2. 介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让学生了解各种景点的特点和魅力。

3. 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描述自然景点时可以使用的形容词和副词。

4.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述旅游景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小组合作: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

6.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撰写一份关于选定景点的介绍,包括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

7.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旅游景点。

个人写作:8.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旅游景点,撰写一篇关于该景点的介绍性文章。

9. 学生可以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和词汇,描述景点的美丽之处、独特之处以及吸引人的原因。

展示与讨论:10.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撰写的文章,进行展示和讨论。

1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互相学习和启发。

总结与评价:1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1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的旅游景点,培养他们的旅游兴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旅游景点。

2.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知识点和学生作品。

3. 学生参考书籍或互联网资源,用于小组研究和个人写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口头报告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景点的幼儿园教案

景点的幼儿园教案

景点的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景点,并了解其特征和历史背景。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介绍苏州园林和北京故宫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班级分组,每组分别挑选一座著名景点进行模拟游玩。

3.回归班级,每组分享自己挑选的景点,介绍景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教师的带领下,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并简要介绍苏州园林和北京故宫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第二步:分组模拟游玩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让每组挑选一个著名景点进行模拟游玩。

2.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游玩指南,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导游、游客、摄影师等。

3.学生模拟游玩,在游玩过程中,学生应该关注景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并记录景点的特色,景点的历史背景等。

第三步:分享交流1.回归班级,每个小组将自己挑选的景点进行介绍和分享,介绍景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学生可以在分享过程中互动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3.教师可以就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可以多加思考和质疑。

教学评估1.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相关信息,为教学评价提供支撑。

2.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分享知识、提出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设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给予不同程度的评分。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模拟游玩,既可以增加学生的互动交流,又能够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来了解每个景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使学生更加熟悉和理解著名景点。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多加思考,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导游服务规范
第四节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
能力目标:掌握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中的具体工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导游讲解和致欢迎辞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导游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自主讨论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放映一组图片,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图片上展示的是哪些景点、景区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同学们说的很对,这些景点都是我国的著名景点景区。

但今天,我们不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上,我们站在导游员的角度上,如果你是导游员,你将从哪几方面开展你的导游工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景点(区)导游服务规范》。


二、讲授新课
景区、景点导游人员的职责:安全提示和导游讲解。

安全提示:比如去三亚旅游,可以提醒游客:游泳最好结伴而行,前往沙滩时最好不要携带贵重物品,换下的衣服最好让朋友帮忙看管。

去上海旅游可以提醒游客:逛街时不要被琳琅满目的名牌迷花了眼,摩肩接踵之间您的钱包就有可能成为他人的囊中物。

导游讲解:导游人员应向旅游团介绍所参观的景点的概况和主要特色,使旅游者对参观游览的景点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注重对环保知识、生态系统或文物价值的宣传,做到语言准确、清晰、生动、自然、内容翔实、科学。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景点旅游呢?那些景点的导游又是怎么进
行景区导游活动的?(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景区、景点导游主要从哪几方面开展工作?(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明确:景区、景点导游服务主要由服务准备、接待服务、送别服务三大规范组成。

一、服务准备
景点导游接待程序可分为迎客前的规范与服务、游览中的规范与服务和送客时的规范与服务等。

在接团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要想做到万无一失,接团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接团前准备工作如下:(一)熟悉接待计划
在接待前,导游人员首先要了解所接待旅游团(者)的基本情况,要弄清旅游团(者)的人数(包括有没有老人幼童)、性质(属于什么性质的旅游者,是否散客)、身份(是否少数民族)、要求等。

(二)熟悉景区、景点的情况
(1)根据旅游团(者)的情况,掌握相关的知识。

(2)掌握必要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知识及安全知识。

比如前段时间的国内游客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的行为,不仅毁坏了千年文物,而且还使国家和人民蒙羞。

(3)熟悉景区、景点的有关管理条例。

(三)物质准备
(1)导游器材和游览工具,比如小旗杆、喊话器、语音讲解器等。

(2)导游图册、宣传资料和纪念品。

(3)佩带好导游胸卡,表明自己导游人员的身份。

案例分析:八月的一天,千岛湖某旅行社的导游员小张接待了某省中国旅行社所组的一20+1人的马来西亚团。

在游千岛湖之前,小张照常规先去售票处购买了20张游客的游览票。

上船后,千岛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上来检查。

然而全陪却因为没有佩戴胸卡而被管理人员照章行事要求全陪买游览票,但全陪执意拒绝,理由是:从来没有碰到过要全陪买门票的。

双方你来我往,时间被耽搁了二十多分钟。

地陪小张看到要全陪买票已没有可能,最后自己掏钱去补了一张,游船终于被放行。

教师提问:本案例中导游人员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导游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不熟悉景区、景点的情况。

2、没有按照要求佩戴胸卡,不能表明导游身份。

二、接待服务
此部分是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

包括致欢迎辞、导游讲解和购物三部分。

(一)致欢迎辞
内容包括:
1、向旅游团(者)自我介绍,也可以介绍参加接待的领导、司机和所有人员。

2、表示欢迎,即代表接待社、组团社向客人表达欢迎之意。

3、表达工作愿望,即愿意为大家热情服务、努力工作,确保大家满意。

4、希望得到大家的合作和指导,努力使游览获得成功,祝大家愉快、健康。

欢迎词切忌沉闷,切忌死板,如能自然、风趣,会缩短与游客的距离,使大家很快成为朋友,熟悉起来。

比如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千里有缘来相会”,“千年修得同船渡”等名言谚语。

教师展示优秀欢迎辞,学生揣摩并总结欢迎辞写法和要求。

(二)导游讲解
1、景区、景点的概况介绍。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如历史背景、规模、布局等;特征、价值;参观游览的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

2、向旅游者讲明参观、游览的线路和主要内容
3、积极引导旅游者参观游览,根据旅游者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4、宣传与讲解相结合比如:咱们现在乘坐的空调旅游车,是不允许吸烟的,还有就是卫生问题,车上的孩子和女士请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再有就是如果有晕车的朋友告诉我一声,我这里有一次性的塑料袋。

5、留意旅游者的动向,提醒安全注意事项比如注意人身安全,随身物品,集合地点,集合地点等。

(三)购物
导游人员应主动向旅游者实事求是地介绍有特色的纪念品,做好旅游者的购物顾问。

案例分析:导游小徐在导游过程中,讲解当地额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当地和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然而,游客对他认真的讲解似乎并无多大兴趣,不但没有报以掌声,坐在车子最后两排的几个游客反而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话题,相互间谈得非常起劲。

小徐竭力保持自己的情绪不受后面几位聊天者的影响。

并且用友好的、委婉的、商量的语气说:“对不起,可能刚才我的讲解有些游客不感兴趣,这样吧,接下来,我讲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

”顿一顿再加大嗓门说:“哎,后面的几位游客希望我讲些什么内容呢?”这样的发话,一箭双雕,既没有损害游客的面子,又阻止了游客们在车厢里谈天说地。

提问:导游小徐的经历给你什么启发?
学生边听边看,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根据旅游者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送别服务
(一)致欢送辞
导游欢送词是旅游行程的小结,终生难忘的送别是导游接待工作的尾声。

这时导游与游客已熟悉,还有的成了朋友。

如果说“欢迎词”给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重要的,那么我们认为,在送别时致好“欢送词”,给游客留下的最后的印象将是深刻的、持久的、终生难忘的!欢送辞内容包括:对旅游者的合作表示感谢,征询意见和建议,向旅游者表示祝愿,欢迎再次光临。

教师展示优秀欢送辞,学生揣摩并总结欢送辞写法和要求。

(二)向旅游者赠送有关宣传资料或小纪念品
(三)与旅游者告别
将旅游者送上交通工具,等交通工具离开后,方可返回。

(四)填写接待记录
学生分成小组,结合模拟导游课,选择当地某一著名旅游景点(注:最好由学生自己决定选择旅游景点,教师可给出一定参考范围)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导游,在练习活动中学习掌握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及其服务质量标准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熟悉了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重点了解了导游讲解和致欢迎辞的方法,掌握了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中的具体工作,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服务理念和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自豪感。

四、课后作业
根据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中欢迎辞的相关要求,写一篇合格的欢迎辞。

五、板书设计
第五章导游服务规范
第四节景区、景点导游服务规范
一、服务准备
(一)熟悉接待计划
(二)熟悉景区、景点的情况
(三)物质准备
二、接待服务
(一)致欢迎辞
(二)导游讲解
(三)购物
三、送别服务
(一)致欢送词
(二)向旅游者赠送宣传资料或小纪念品
(三)与旅游者告别
(四)填写接待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