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 流淌的中华智慧
东方之冠——中国馆
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
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 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 伊斯兰: 伊斯兰建筑,西方称萨拉森建筑。它包括 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 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 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 欧洲:古罗马建筑 ——巴洛克建筑
在建造过程中,中国馆 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
性诠释,并大胆革新, 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 层出挑,斗拱最短处就 伸出了45米,最斜处伸 长达49米,使主体造型 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 力度美和结构美。这些 简约化的装饰线条,自 然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 代表达。
顶部
如果俯瞰中国馆的设计,
就会发现其顶部平面呈经 纬分明的网格架构,这个 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 城市棋盘式的布局,即所 谓“九宫格”结构,与历 史上唐长安城、皇城、故 宫形成呼应。其文化底蕴 则来源于周代王城的形制 理论,《周礼· 考工记》云: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涂九轨。”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
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 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 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 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 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 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 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28米,走在巨型画 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
特别的篆书,原本是 一种流行于宋代的 “国朝官印”字体, 主要用于印章镌刻, 其笔画折叠堆曲,均 匀对称。每一个字的 折叠多少,则视笔画 的繁简确定,有五叠、 六叠、七叠、八叠、 九叠、十叠之分。之 所以称为“九叠”, 则是因“九是数之终, 言其多也”。
揭秘“东方之冠”——中国馆
揭秘“东方之冠”——中国馆作者: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0年第05期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至今,已经有150多年了。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
1867年,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世博会的导览手册上写道:抛弃战争吧,让我们联手和谐与团结。
2010年5月,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汇聚上海,交融心灵、抒写情谊……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生活为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既是基于中国对城市化发展的自我反思,更是中国对人类做出的新贡献。
上海世博会欲将科技、低碳和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到会展的前前后后,以期让近亿的参观者都能感受到科技和环保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随着世博会的开幕临近,各大场馆也被一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中国馆从梦想走向现实的路上,我都如履薄冰,担心大家不认同。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坦言,“现在我稍微放心了。
中国馆大家一看就是中国的,宣示了中国人向上、自信与充满希望。
”从2007年12月18日开工,到2010年2月8日竣工,中国馆特殊的身份和独特的造型,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高69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中国馆,造型上大下小,像倒卧的金字塔。
有人说中国馆的设计像东方之冠,有人说它是天下粮仓,还有人说它像斗拱、像青铜鼎、像器皿……。
何镜堂的回应大度而不失自信:“建筑不但有功能技术的一面,还有艺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一面,各人评论见仁见智,有各自的理解是正常的。
虽然说法不一,但每个人都说这是中国的,说明我们抓住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何镜堂表示,中国五千多年历史很难用具体形状体现。
中国馆的斗拱造型是从夏商周的青铜器吸取的灵感,斗拱建筑也很好地体现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
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介绍
20213104会徽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意为美满幸福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上海世博会简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 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期: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历时6个月。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地点: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 之间,沿黄浦江两岸布局。世博会园区规划用地5.28平方 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 方公里。 上海世博会的目标:将邀请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 展,预测参观人数达7000万人次。 作为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 会园区内将设置“城市最佳实践区”,
地理位置
中国国家馆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位于世 博园区的核心地段,南北、东西轴线的交汇 处。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的展示 设计将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主题,展示核心内容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 智慧”,从中国城市历史、现在、未来的发 展出发,展现出一幅中国伟大的城市文明图。
会后安排
2010” 2010
升命绿为 中洋欢世乐 字, 中
腾活色本 华溢聚博的 “意 三
。力为 ,主 增色 添调 了,
的 积 极
追 求 。
年民 上族 海精 世神 博,
着 崇 尚 和 谐 、
中国馆介绍
中国馆介绍概况: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以和谐为核心,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
三创一办活动介绍三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一办:协办2011年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口号:1.贵阳是我家,三创一办靠大家。
2.三创一办,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有责。
“创模”标识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识于1月26日揭晓,一幅以“绿手”形象象征共创绿色城市环境的创意图案被选中。
为做好“创模”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创模”工作的认识,确保实现“创模”目标,贵阳市环保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创模”标识。
自2010年1月8日开始征集以来,共收到24家单位和个人提交的应征作品41幅。
经美术专家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推荐4幅作品入选。
上海世博会
中国馆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办好上海世博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中国馆,关键是理念。
中国馆紧扣"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线,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等内容,充分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等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
细细品味,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凝炼了众多的中国元素。
同时,这些传统元素“古”意“新”解,透露出新鲜气息。
1、建筑结构合理国家馆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方馆高14米,水平展开,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中国馆建筑总体采用不对称平衡结构,体现和谐、稳定之意。
2、建筑功能完善国家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三个层次,33米标高处为国家馆门厅和服务区等,39米标高以上为国家馆展厅,以平面展馆(1.3万平方米)为主,辅以坡道和连接踏步,能满足多种手段展示中华文明的布展需要。
省区市联合馆地上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净高10.5米,满足31个省、区、市各600平方米展览面积的需要。
除展览空间外,中国馆还配置了入口大厅、多功能厅,及会议室、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3、交通组织便捷中国馆四面均有出入口。
多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通达国家馆展厅及屋顶公共活动平台。
地方馆周边设置货运通道,四边开门,便于布展时集中货流的出入。
地方馆顶部平台通过台阶通道与北面贯穿世博园的高架步道相连,便于人流疏散。
4、景观设计典雅中国馆的景观设计采用中国江南园林风格,建筑周边营造数个景观园林。
地方馆屋顶公共活动平台采用九宫格和江南园林相结合的景观设计,上承国家馆斗冠顶部九宫格布局,下接景观园林典雅风韵,使中国馆景观设计更具层次丰富的立体感。
地面景观园林通过南北广场分别延伸到基地南北面的公共绿地,融入世博园整体景观之中。
中国国家馆讲解词
中国国家馆讲解词注:黄色底纹字体为该讲解词的注解,宋体字部分为基本讲解,斜体楷体字为拓展内容。
请根据参观路线,时间要求和讲解对象灵活掌握。
各位贵宾大家(早上、中午、下午)好,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中国国家馆。
我是来自中国国家馆参观者服务部的讲解员马伟赟,很高兴能够为大家服务。
预祝大家能够在中国馆内度过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旅程。
Dear visitors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welcome to visit China Pavilion.I am Sam,Ma,I am VVIP commentator come from visitor service center China Pavilion.Wish you have an wonderful and unforgettable travel in the China Pavilion.一、进入展馆之前(一)主题中国馆的展示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以“寻觅”为主线,让观众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我们可以用16个字对展示主题进一步剖析,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师法自然”。
The theme of China Pavilion is "The Chinese wisdom in the city’s development",The exhibit is line to "finding",The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一主题,中国国家馆的展示突出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六十年的创业历程,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诠释了中国城市发展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的智慧,展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以上讲解词将在接待到观众时进行介绍)下面就请大家同我一起开始这段“寻觅”之旅吧,(二)中国馆建筑中国馆的建筑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展示主题,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智慧与传承。
世博场馆介绍之中国国家馆 China Pavilion(中英双语)
基本信息Pavilion Preview场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亮点:传统斗拱建筑结构国家馆日:10月1日展馆位置:A片区Theme: Chinese Wisdom in Urban DevelopmentHighlights: Traditional Dougong StyleNational Pavilion Day: October 1Location: Within Zone A of the Expo Site展馆特色中国馆的主体结构名为“东方之冠”,该结构以迄今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斗拱建筑为造型。
斗拱造型“榫卯穿插,层层出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斗拱建筑广泛应用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67年)。
Pavilion Features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China Pavilion, "The Crown of the East," has a distinctive roof, made of traditional dougong or brackets, which date back more than 2,000 years. The dougong style features wooden brackets fixed layer upon layer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This unique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interlocking wooden bracke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Dougong was widely used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 BC-467 BC).展馆外观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的介绍
中国馆档案——主题理念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世博会期间,国家馆将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下,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现出一幅伟大的中国城市文明图。
地区馆将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不同风采,以及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成就。
世博会后,国家馆将成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展示基地,地区馆将转型为标准展览场馆,和世博会主题馆一起,作为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的场所,并与周边的世博建筑共同打造以会议、展览、活动等功能为主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
中国馆档案——结构造型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
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
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
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
这些效果都是一个优秀的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目标。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
2010年世博会各国场馆设计理念介绍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性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 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 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 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 6 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 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的城市活力。
2010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 4 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拉桁架国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 月22 日,中国2010 年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
这本书还注重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必然 趋势。通过《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特点,同时也可以 了解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 尊重,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这本书是一本具有深刻内涵和价值的读物。它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和揭示 中国智慧,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特点,同时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
进入“中国智慧”部分,目录开始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 的智慧和价值观。例如,“中国传统哲学:儒家、道家与佛教的思想”一章深入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展示了这些思想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和行为准则。“中国领导智慧:古代与现代的治国理政”一章则强调了中国政治 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这种文化如何影响中国的治理模式。
这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中国故事,让读者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故事包括神 话传说、历史事件、民间故事等,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展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 变迁。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 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这本书强调了中国智慧的重要性。中国智慧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积累的丰富 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这些智慧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具有独特的思想体 系和价值观念。通过深入挖掘中国智慧的精髓,这本书旨在向全球读者传递中国思想的独特性和 优越性,同时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提供有益的启示。
从宏观角度来看,该书目录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中国故事与中国智慧。前者 强调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后者则更注重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的智慧和 价值观。这种划分不仅使得全书的结构清晰,而且突出了从具体到抽象、从历史 到未来的逻辑发展。
传承中国智慧记叙文
传承中国智慧今天我们进行了“传承中国智慧”的主题班会。
这使我受益良多。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太平洋西岸这块土地上。
我们讲中国话,写中国字,做中国事,讲中国人做人的道理。
有同学发言,推荐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
他讲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从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这上下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
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中华民族有“30万年的民族根系、1万年的文明史,5000年的国家历史。
”老师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饱含对中国的热爱: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高尚伦理,深深积淀在中国人的心中,铸造了中国人的灵魂,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她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力,具有极强的激励性与创造力。
中华民族充满活力,激发着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们为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家富强而奋斗。
从一棵大树的年轮,可以看到大树的生命历程;从历史的一个横截面,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瑰宝,民族骄傲;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它吸纳百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画和深刻的思想树立了文学的高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是世界文学史上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赵州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古建筑群。
参观传统文化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参观传统文化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参观传统文化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家传统文化馆,从中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在这个以现代化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往往容易追求新鲜感与刺激,但往往忽略了自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而通过参观传统文化馆,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魅力,更体现了智慧。
首先,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文化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包括中国画、书法、剪纸、剪窗花等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构思精巧,技巧高超,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比如,一幅中国画可以通过精细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表达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一幅书法作品可以通过简洁的笔触和流畅的线条展现作者的个性与气质。
这些艺术品向我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为之动容。
除此之外,传统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智慧。
在文化馆的展示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哲理和智慧的思想体系,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这些思想体系通过论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注重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和睦;道家强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佛教强调从内心寻找平静与超越。
这些智慧之于我们,不仅在于生活中的具体指导,更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对人性、社会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思考。
此外,传统文化馆还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美食、服饰、戏剧、音乐等等。
这些多样性的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令我对中国的文化多元性感到自豪。
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多样性,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大国。
在参观传统文化馆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更明白了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文化的根基。
参观传统文化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参观传统文化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参观传统文化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我们市的传统文化馆,这是一个汇集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和文物展示的场所。
在这里,我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
文化馆内的展览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物,如青铜器、陶瓷、织锦、书画等等。
我被其中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美感所吸引。
首先,我对青铜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代表着我国的古代智慧和工艺水平,更深刻地传达着古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馆内展示的青铜器中,我特别留意到一对青铜鸟。
鸟形栩栩如生,姿态优美,每一根羽毛都展现着工匠的巧手和智慧。
这让我惊叹于古代匠人的技艺与创造力。
除了青铜器,馆内还陈列着许多精美的陶瓷。
陶瓷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看到的陶瓷作品不仅器形优美,色彩鲜艳,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陶瓷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它们通过精湛的工艺和别具一格的造型体现出古人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生的独特理解。
例如,有一组名为《四海吉祥图》的陶瓷器,绘有四只神态各异的龙,寓意着四方之民各得其利,社会万象安康。
这样的祝福和智慧不仅让人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想象力,也让我们读懂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文化馆的书画展厅里,我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智慧。
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看到了很多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名为《春江花月夜》的山水画。
这幅画表达了春江的美丽与宁静,画家以深入浅出的笔触表现出江边村庄的繁忙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这幅画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高尚情趣和深邃意境。
通过参观传统文化馆,我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魅力。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通过传统文化,我们能够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
赓续中国智慧当好捧典人作文
赓续中国智慧当好捧典人作文哎呀呀,老师常常跟我们说要赓续中国智慧呢!虽然我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这一定很重要。
嘿嘿,我觉得中国智慧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有好多好多厉害的东西。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故事呀,聪明的想法呀,还有了不起的发明。
我们要把这些智慧都好好地接住,不能让它们丢掉,嘿呀。
就像接力比赛一样,我们要当好捧典人,把这个智慧的接力棒稳稳地拿住,然后
再传给下一个人。
哈哈,我想象着自己捧着这个智慧的宝贝,小心翼翼的样子,可有意思啦。
我要努力学习,去了解更多的中国智慧,然后把它们都记在我的
小脑袋里。
哎呀,我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不怕困难。
我要像那些勇敢的英雄一样,努力去传承和发扬中国智慧。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把这些智慧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多么了不起,嘿嘿!我一定要当好这个捧典人,加油!。
中国馆建筑鉴赏
中国馆建筑鉴赏中国馆简介这座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邻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
它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组成,其中,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
地区馆平卧于国家馆之下,为人们活动提供坚实的平台他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
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
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 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
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
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
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办好上海世博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中国馆,关键是理念。
中国馆紧扣"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线,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等内容,充分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等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中国馆建筑特点:1、建筑结构合理国家馆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方馆高14米,水平展开,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在世界舞台绽放中国智慧作文
在世界舞台绽放中国智慧作文
经历5000年风霜雨雪,敞开了960万公里的宽阔胸膛,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睁开惺忪的双眼,昂起头颅,跨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我眼中的中国,它伴随着历史的车轮声不断成长。
泱泱华夏,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开始,中年民族就在不断地成长着。
古人推行礼遇、百善考为先等许多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成长为一个懂礼仪,重道德的人。
看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构成,儒家、法家、道家等各派学说,都对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成长有着极大的进取影响,流传至今,依然能够为现代的我们所借鉴、使用。
中华儿女思想观念上的成长,推动着中国的不断成长。
我眼中的祖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我眼中的祖国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科技强国,我眼中的祖国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如今在世界舞台上绽放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