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来自达文波特,精品文档
最新-初探知识管理 精品
初探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是世纪年代中期的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已经产生了被人称为“大师”的人物。
大师中的老大应该是达文波特()。
此公乃安达信咨询公司战略演变研究所主管、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教授。
他在年所著的《营运知识》(《》)一书是知识管理人士的标志性读物。
换言之,不知此书者不算知识管理业内人士。
知识管理是什么年,达公做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其结果至今对知识管理仍具指导意义。
达公研究了家公司的个知识管理项目,对企业知识管理需求、应用和评估提出了系统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管理需求与应用可分为四类:●知识库()将企业相关的各类文档、笔记、报告、演示稿、文章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后存入知识库,使之易于提取。
存入知识库的信息又可分为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信息、研究报告和产品资料等内部信息以及涉及公司机密的非正式讨论记录等。
●知识通道()当某人需要知识时,能找到拥有此项知识的人,并将知识传递给需要它的人,它属于知识共享的范畴。
●知识环境()在组织内部建立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激励体制,使组织建立起适应知识管理的文化及行为模式。
●知识资产()将企业知识视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
有的公司每年对知识资产进行审计,并将知识资产的状况写入向股东提交的年度报告。
达公还指出,实际上很多知识管理项目是混合型的,同时具有多种应用形态。
效果评估知识管理的效果很难用单纯的经济效益回报来评估,但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它进行综合评估:投入知识管理的人力物力是否持续增长系统存储的知识是否持续增长知识管理项目是否获得组织内部人员的广泛支持;项目是否产生明确的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需要符合下列条件:●项目要与经济效益或产业的价值相关联,也就是说,知识管理不能仅仅是样子货;●应将知识管理作为技术和组织的基础构件;●要建立标准的、灵活的知识结构;●要建立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知识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加以描述;●要建立针对不同目标的多重知识传递通道;●要有高层支持。
《知识管理》第一章[1]
PPT文档演模板
《知识管理》第一章[1]
知识概念体系:
数据、信息、知识、 智能是知识概念体系的 四个方面,它们之间互 相联系,构成一条由低 到高、有浅入深、由易 到难的序列。
PPT文档演模板
智能 知识
信息
数据
《知识管理》第一章[1]
• 数据(Data):一堆或一群散乱无章的文字、 数字或其它代表性的符号。它是一个描述, 是对事实的客观记录。但它又是非常重要 的,是制造信息的重要基础。
非数据化、非结构化、较不容易 支援
《知识管理》第一章[1]
资料、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加值与阶层性
资料 信息
客观事实与物件的纪录 加值
汇整、筛选、 分类、计算
加值
加值过的资料,对使用者 有意义、有改变使用者认 知的潜力
•分析 •诠释 •推理 •关系连结 •抽象化
PPT文档演*模板
有行动力可马上运用的一 些方式、法则、程序
– 知识包括一切人类认为是正确而且真实的洞察力(Insight)、经验与程序 等,可以用来指导人类的思考、行为与沟通。此观点强调知识的筛选、 验证、认定过程(被证实为正确及真实)与运用。
• 韦伯字典(Webster)
– 知识是“存在于人类心智的一些事实及原则,必须是经过人类心智的认 知与学习而获得,是一种对事实的了解、一种知觉、一种熟稔的程度”。 此观点强调知识的型态与形成过程(经过人类心智方式的认知与学习)。
知识可以复制再利用
通过适当的程序,好的知识
(Replicable
and
Reusable)
可以经由复制移转到其他的 场所再利用
知识不会磨损(Irreducible)
知识运用及分享的人再多, 其价值亦不会因此而减损
关于达文波特的《营运知识》
关于达文波特的《营运知识》知识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是20世纪90年代展期的事,达文波特在1997年所著的《营运知识》一书是知识管理人士的标志性读物。
对企业知识管理需求、应用和评估提出了系统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管理需求与应用可分为四类:知识库(Knowledge Repository)将企业相关的各类文档、记、报告、演示稿、文章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后存入知识库,使之易于提取。
存入知识库的住处又可分为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信息、研究报告和产品资料等内部信息以及涉及公司机密的非正式讨论记录等。
知识通道(Knowledge Access)当某人需要知识时,能找到拥有此项知识的人,并将知识传递给需要它的人,客观存在属于知识共享的范畴。
知识环境(Knowledge Environment)在组织内部建立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激励体制,使组织建立起适应知识管理的文化及行为模式。
知识资产(Knowledge Asset)将企业知识视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
有的公司每年对知识资产进行审计,并将知识资产的状况写入向股东提交的年度报告。
达公还指出,实际上很多知识管理项目是混合型的,同时具有多种应用形态。
哈佛商学院的“知识研究”课程简介綦振杰编译在著名的哈佛商学院为其MBA一年级所开的课程中,我们发现了一门知识管理相关课程"知识研究"(Knowledge Lab),课程为选修课,在99年秋季学年开设,由Dorothy Leonard教授主讲,课程一共有17次课(每次课2小时),其中13次为纯粹的课堂教学,还有4次将是让学员到实验室或相关的工作去体验。
课程主要含盖以下四个主题:知识的产生、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开发利用。
课堂教学是主要方式,通过多媒体工具并结合三个公司的案例分析来讲授相关的知识,但是课程更多还会讲授一些研究性的论文、让学员进行课堂练习以及课堂讨论。
届时还会邀请一些执行了知识管理方案的公司经理以及包括设计、知识获取与编码、实践性团体、公司资产评估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到现场和学员交流,而且可能也会让学员亲自为一些公司根据所学设计一些方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知识管理及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关键成功要素 ;惠普公 司
中 图 分 类 号 :F 7 . 207 文 献 标 识 码 :A
Re e r h o s a c n Kno e g an e e nd is Cr tc lSu c s c o so t r r s s wl d e M ag m nta t iia c e s Fa t r f En e p ie
PENG n , La
( . c o l fMa a e n ,C e g u U iest o fr t nT c n lg ,C e g u6 01 3,Chn ; 1 S h o n g me t h n d nv ri fI omai e h oo y h n d 1 0 o y n o ia
2 1 年 第 3期 0 1
… …
。 。 t e rh m sac R
文章 编 号 :1 0 0 0~7 9 ( 0 1 3— 1 5— 3 6 5 2 1 )0 0 6 0
企 业 知 识 管 理 及 关 键 成 功 要 素分 析
彭 岚
(. 1 成都信 息工南财经 大学经济信 息工程 学院 ,四川成都 60 7 ) 10 4
2.S h o fEc n c o lo o omi n o mai n a c I f r to nd Engn e i g, S u h se n Unv riy o ie rn o t we tr ie st f
Fn neadE oo is h nd 10 4 hn ) iac n cnm e ,C eg u 0 7 ,C ia 6
a o e g n g me , I d to nd kn wl d e ma a e nt n a di n,t a rsude he c s fH P k wld n g me n a c r a e wi h i he p pe t is t a e o no e ge ma a e nti c o d nc t t e h cii a uc e sf co so o e em a g m e tp o wa d byDa e p r. Fo h u c s fli pe ntto fk o e g rtc s c s a tr fkn wldg na e n utfr r v n o l t rt e s c e su m lme ai n o n wl d e ma a e n flr e m u t t na o n g me to ag li i lc mpa is,c r o ae c t e h s a geae ini c n e na o ne o p r t ul a r t rsg f a c . ur i Ke y wor ds: k o e g a g m e t rtc ls c e s fc os; HP n wld e m na e n ;c iia u c s a tr
知识管理课件-知识管理概念
7、新闻报道
8、科技文献
9、专利发明
答案:数据1、5 信息2、7、8 知识4、6、9 智能 3
知识、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
知识的分类:
♠Know-X分类法: •事实知识(Know-what)。让人知道它是什么,常用于法律和医学领域。 •原理知识( Know-why)。让人知道它为什么。通常指关于自然、人的思
团队工作 实用的指导原则 知识共享
管理人员关注的知识管理问题:
信息管理人员 职能管理人员 技术管理人员
将大量的数据以一种可用的格式储存 避免用户负载大量不需要的数据 剔除错误数据和陈旧数据 确保顾客的信任感 保证信息能够流通 改变管理方式的深远意义 使个人自愿贡献自己的知识 使业务单元共享彼此的知识 证明商业价值 将不同部门的人员组织在一起 确定进行知识管理所应负的责任 确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保证技术的更新 互联网上数据的安全性
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知识的发布,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能获
得和应用知识。 ♥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 ♥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 ♥支持从外部获取知识。 ♥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
知识、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
相关资料: 对知识管理认识的统计调查: 通过对来自12个国家的一些先锋企业
知识、知识管理、导入知识管理
• 由内隐到外显的外在化(Externalization)
通过讨论和文件编辑将知识转化成明确具体的 形式。组织需要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个人头 脑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成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如: ♣ 将在项目或产品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形成 文字,提供渠道让其它成员参考。 ♣ 应用脑力激荡术。由成员互相激荡与对抽象概念的 联想,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五大法则
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特别是软件企业来说,智力资源不啻为企业存续与发展的动力引擎。
某种意义上,此类企业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其所发掘的智力资源的“质量”和应用资源的机制。
以微软亚洲工程院为例,成立仅两年多,工程院已招纳了300多位员工(不包括后勤支持和服务人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完全契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对“知识型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定义。
从员工学历构成情况看,80%左右的人拥有硕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人分别占15%和5%。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均可称得上是中国软件研发领域的精英人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释放他们的创新潜力,并将这些“激情”与“潜力”转化为微软亚洲工程院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动力呢在我看来,管理“知识型员工”须遵循五大“法则”——尽管各企业的环境与文化、价值观和用人机制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管理的结果取决于领导者,管理的实质则在于沟通,而沟通的效果又受到对象质素、沟通目标、信息质量与表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明察秋毫、通达事理且知人善任,如此才能实现企业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双丰收。
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第一条法则是:只要招聘到合适的人,管理便成功了一半。
“招聘”绝不只是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简单任务”,而应是企业管理层共同关注、集体参与的一项核心工作。
托马斯-H-达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是埃森哲战略变革研究院主任,在《微软公司的知识管理》一文中,他提到,微软的竞争优势在于“高质量的员工”,而微软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源自“它所处的竞争领域的快速变化的本质”——其实任何一家处于飞速革新、剧烈动荡的产业内的竞争参与者,都与微软面临着同样的课题,即如何从如此之多的应聘者中发现真正的“高层次人才”——显而易见的,雇用优秀的知识型员工能够切实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各级领导的管理难度。
知识管理理论流派
知识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博士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在这个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将发挥主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继续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波士顿大学信息系统管理学教授托马斯·H·达文波特在知识管理的工程实践和知识管理系统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阶段论和知识管理模型,是指导知识管理实践的主要理论。
与此同时,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博士针对西方的管理人员和组织理论家片面强调技术管理而忽视隐含知识的观点提出了一些质疑,并系统地论述了关于隐含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的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利用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进入到崭新的2l世纪初,瑞典企业家与企业分析家卡尔—爱立克·斯威比博士将对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引向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并相互比照的道路,他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得出,要进一步强调隐含知识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个人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另外,在上述大师和其他学者们不同理论与观点交相辉映的影响和指引下,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和知识联盟也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
知识管理理论四大主要流派至今为止,国内有专家对国外学者们的知识管理研究做了前期探索性的归纳,认为目前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五花八门,但其理论流派大致可分为三大学派,即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在当今社会提倡创新发展的多元化时代,应当尝试性地将上述较为笼统的综合学派按照社会功能的不同区分进而明确地细分为两个学派,即经济学派和战略学派.知识管理理论流派大致就可分为技术学派、行为学派、经济学派和战略学派四大学派。
最新-达文波特的知识管理两阶段论 精品
达文波特的“知识管理两阶段论”1现在知识管理已非常“流行”,企业不断推出各种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包括象及微软这样著名的公司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推销自己的知识管理理念及技术与产品,而“知识经理(知识主管)”也成为一种非常正式的职位,许多公司都在正式的杂志上刊登招聘知识经理的广告,而且其需求有非常好的前景。
这样看来,知识管理会一直“存在”下去,那么知识管理的前景或说其下一步的发展是会是怎样呢其价值又如何呢达文波特教授提出了“知识管理两阶段论”。
第一阶段:企业象管理其有形资产一样来对其知识资产进行管理:获取资产并将其“存放”在能够够被很容易获取的地方。
对有形资产而言,存放地点是“仓库”,相应地存放知识资产需要有“知识库”。
达文波特教授指出,现在很多企业里,不是没有知识库,而是有的其知识库太“拥挤”、“繁杂”。
他举例说,有一个公司有,多种数据库和许多其他“知识目标”。
这样多的“知识”导致其需求者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立刻找到其所需的知识。
当企业仓库里的有形资产太多时,他们会开始考虑供应链管理或尽量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库存。
而企业对知识库的管理肯定也需要相应的“供应链管理”。
第二个阶段:当企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库里的“知识资产”太“拥挤”时,企业应该怎么办那么,在知识管理的第二个阶段里,当公司意识到他们的知识库中已经拥有太多的“知识资产”时,他们应该采取那些措施呢达文波特认为,这实际上就牵扯到有关知识管理的第二阶段问题。
达文波特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考虑知识工作业务本身的改进与提高。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使知识的供需实现基本平衡,我们需要首先考虑到底知识工人是怎样做他们的工作的。
他举例说,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里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的绩效并做到在最适合的切入点将知识非常好地融入到产品当中。
我们应该考虑让开发者、工程师和市场人员等参与此过程的人应该尽可能地。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彼得·德鲁克在《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即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正如彼得·德鲁克所强调的:“因为知识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器官是管理,仅仅管理就能使今日的所有知识成为有效。
”如果说诞生在美国的“泰罗制”引发了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在21世纪,全球的企业管理迎来了以“人性化”的知识管理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
一、知识管理发展理论概述知识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
DEC在1980年率先采用大型知识系统支持工程和销售,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在1986年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
1.知识管理发展源流知识管理的学术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伴随大量生产与大规模制造而兴起的管理思想,但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领域的兴起则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
1.1 20世纪30年代的哈耶克。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在其《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论著中专门论述了“知识在社会中如何利用的问题”。
哈耶克指出,“合理的经济秩序问题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性质,是因为我们所必须利用的关于各种具体情况的知识,从未以集中的或完整的形式存在,而只是以不全面而且时常矛盾的形式为各自独立的个人所掌握。
这样,如果‘赋予’在此指赋予一个能有意识地解决这些‘数据’所构成的问题的单一头脑,社会的经济问题就不只是如何分配所‘赋予’的资源,而是如何确保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因为其相对重要性只有这些个人才知道。
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如何利用知识而并非整体地赋予每个人以知识的问题。
1.1.1知识垄断还是知识共享的问题。
哈耶克将经济给社会制度的制定与选择因素归结于“更为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知识”,而知识的充分利用又取决于如何做才更能取得成功,这里就存在如何综合知识的问题:“是将所有应被利用的但原来分散在许多不同的个人间的知识交由一个单一的中央权威机构来处理呢,还是把每个人所需要的附加的知识都灌输给他们,以使他们的计划能与别人的计划相吻合?”这其中蕴涵着“知识帝国”(知识垄断)还是知识共享以实现最终目标的问题。
达文波特知识管理定义
达文波特知识管理定义许多公司开始觉得,其雇员的知识是其最有价值的资产。
它们可能是对的,但是,很少有公司真正开始积极地在广泛的范围内管理其知识资产。
因此,无论在哲学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知识管理远未得到充分论述,对如何才能在日常基础上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的实际讨论寥寥无几。
在过去两年间,我与知识管理领域的机构共事。
其中一些机构致力于这个主题已有多年,但只是最近才认识到,它们是在管理知识。
更常见的是,知识管理这个主题只是最近才出现在这些机构中。
但是,经验和教训已足够多,因而我们能够开始阐述和讨论某些原则和经验法测。
一、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知识是一种资产,但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其他资产。
许多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金钱或劳动力,这些活动包括:知识获得,即创建文件并把文件输入电脑系统;通过编选、组合和整理,给知识增添价值;开发知识分类方法,并标示对知识的新贡献的特点;发展信息技术基础,实行知识分配;就知识的创造、分离和利用对雇员进行教育。
虽然很少有公司计算知识管理的成本,但仍有一些定量估计。
巴克曼实验室公司的巴克曼(R.Buckman)估计,他的公司将其收入的7%用于知识管理。
麦金西公司长期以来具有将其收入的10%用于发展和管理智力资本的目标。
但是,虽然知识管理是代价高昂的,显而易见的反驳是,不进行知识管理的代价甚至更高昂。
无知和迟钝的代价是什么?忘记关键的雇员知道什么,不能迅速回答或者根本不能回答客户的问题,或者根据错误的知识作出糟糕的决定,这会使一个组织付出多大的代价?一个组织在确定质量的价值时,必定会确定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的代价,同样,如果我们希望评估知识的价值,我们会尝试衡量无知的代价。
当然,这种评估可能导致政治问题,但这是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原则。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商业周刊》在最近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的标题中宣布,“能思考的电脑几乎已出现……能象人类一样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已近在咫尺。
第八篇知识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知识管理
四项主要工作:
招才 育才
用才
留才
涉及人员:
员工
管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知识管理部门的共同职 责,其很大程度上依赖组织的组织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的工作存在着 交叉 其实质: 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
知识资产的管理
一种综合性管理: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 理、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关系、技术及信息 管理等
知识管理的目的:提高新的技术、方法和环境, 以协调、支持员工对知识的创造、分配和利 用,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知识资产的主要内容
统一规划企业知识资产的生成、运用和转让的组织 制度和运作规范 知识资产的投资管理 建立专家网络和客户的知识库,促进知识共享 驱动创造性知识生产,并将知识融入产品、服务和 生产过程中 知识产权保护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知识资产进行确认与评估 知识资产业绩考核、收益分配等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能相互促进
8.1.3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书290页
8.1.4 知识管理的对象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能够很容易在个人和团体之间进行传送
的形式化知识。 隐性知识:难于形式化、难于间接交流的个人知识, 包括主观的知识、见识和直觉。 两者的层次不同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形式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
传统信息管理只提供一次、二次文献,知识管理
不局限于片面的信息而需要向用户提供全面、完 善的解决方案 传统信息管理仅重视信息的管理而忽略了对人的 管理,知识管理则更注重人的管理 知识管理抛弃了被动处理信息资源的工作模式
知识管理seci模型
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创造的概念必须在第三阶段得以验 证,组织在 这一阶段可决定新概念是否值得进一步开发。 验证的最佳时间是在概念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 候。 对于经营型组织来讲,正常的验证标准包 括成本、利润空间和产品可能对企业产生的贡 献度。验证的标准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 定性的。在创造知识的企业里,高层领导的主 要任务是制定以组织意图形式出现、以战略或 愿景形式表述的检验标准,并且这些标准应该 与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或需求相一致。
知识创造方式个别员工间通过 团队成员通过 员工通过不同 员工利用实 与目的 内隐知识的互动 讨论、辩证来 知识来源的撷 做与实验来 来自我超越 外化内隐的知 取来组合成新 内化知识学 识并产生共识 知识 习与自我超 越
SECI方式的 社会化 支持标的 参与人员 外化 组合化 内化
2人以上,且以员 有目标的集体 非以特定的员 员工个人为 工个别为主体 团队成员 工个人或个别 主 团体为主 面对面沟通 面对面对话 虚拟平台互动 员工与环境
本体论维度:知识创新的螺旋过程
认识论维度之一:四种知识转化模式
组织知识创造的流程图
(社会化) 分享内隐 的知识
(外化) 组织知识 概念化 知识价值 的证明
(组合化) 组织连结 网站
(内化) 扩大个人 的知识
组织知识 具体化 (内化)
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可以被概括为: 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 个组织内部进行传播,才能被组织内部所有员工吸收和升华。
卫军朝 weijch@
4、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
• 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和知识螺旋理论 • 达文波特的知识管理理论 • 知识管理理论实施的组织和主体
– 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型企业 – 实施知识管理的主体——知识主管
知识管理书单
知识管理书单知识管理是一种策略性的过程,它涉及到获取、组织、存储和使用信息资源。
这种过程有助于提升个人和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从而实现目标。
通过阅读一些精选的知识管理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并从中获得实用的见解和策略。
以下是一份详实的知识管理书单,包括各个层面的著作。
首先,我们来看看《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这本书,由托马斯·H·达文波特所著。
这本书是知识管理领域的经典之作,被广泛认为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
书中详细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此外,作者还提供了许多实际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知识管理的概念。
接下来是《知识创新: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源泉》一书,作者为南希·M·米勒。
这本书强调了知识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知识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书中深入探讨了知识创新的过程,包括如何发现、创造、分享和利用知识。
同时,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第三本推荐的是《知识管理:一种全面的观点》,由迪帕克·吉尔所著。
这本书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来探讨知识管理,涵盖了个人、团队、组织和全球等多个层次。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知识管理框架,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实施知识管理的各种策略。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许多案例研究和实用建议,对于希望在知识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第四本推荐的是《知识管理手册:原理、实践和案例》,由阿利克斯·萨顿主编。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手册,包含了大量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的详细信息。
书中不仅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实用技巧,非常适合那些想要深入了解并实践知识管理的人。
最后一本推荐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由约翰·塞尔登所著。
这本书关注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来提升竞争力。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强调了知识的创造、分享和使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