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课时跟踪检测(二)
高中语文 第2课《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
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 仙”,代表作《蜀道难》、 《行路难》、《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少年即 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 广览,并好行使。从二十五 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 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 白诗歌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诗人的思想感 情及其艺术魅力
• 重点 : • 1.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 2.了解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掌
握李白诗歌的特点。
• 难点 : • 李白诗歌中雄奇飘逸,想象奇特的诗风。
教学目的: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思考:这层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
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 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 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 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 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总结
一. 全诗脉络:
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思考
全诗按何顺序进行?
1、梦游缘起 2、梦游历程 3、梦醒感慨
缘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单元7白居易诗四首
8.绿蚁新醅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饮一杯无? 解析:不要把“鳞”写为“粼”,不要把“典”写为 “点”,不要把“毕”写为“必”等。 答案:1.脍切天池鳞 2.衢州人食人 3.来如春梦几多时 4.急敛暴征求考课 5.典桑卖地纳官租 6.何必钩爪锯牙 食人肉 7.十家租税九家毕 8.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三、阅读《杜陵叟》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6.本诗描绘了几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进行分 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面一:千里灾情。开头七句“杜陵叟,杜陵居, 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 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写出灾情之严重。从三月 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都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5.自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6.好像 指时间短促 7.扬花 8.奏明(皇帝) 9.皇帝的诏书 张贴 10.免除 11.没过 滤的酒 12.名词作动词,下雪
六、名句积累
1.果擘洞庭橘,________________。 2.是岁江南旱,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去似朝云无觅处。 4.长吏明知不申破,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明年衣食将何如? 6.虐人害物即豺狼,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虚受吾君蠲免恩。
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 可求,从吾所好。”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于道义就可以去 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 果富贵不合于道义就不去追求,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 事。”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永遇乐(落日熔金)》(一等奖课件) (2)
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
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
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
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
笑/语。
注意字音: 冠(guàn),捻(niǎn),簇(cù), 济(jǐ),鬟(huán)
落日晚霞
孤苦无依
绿柳笛声
兴趣索然
以乐(景)衬哀(情)
良辰美景
忧心忡忡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姜斋诗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品鉴体验:
3 下片分析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 儿底下,听人笑语。
(1)作者在昔日元宵佳节的兴致如何?哪个字最能体现?为什么?
笑/语。
六 拓展阅读: 永遇乐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 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1),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2)。香 尘暗陌(3),华灯明昼,长是(4)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5),满城似愁风雨。
三 品鉴体验:
1 全文感情基调?
悲
全文蕴含着浓郁的悲情,却妙在无一“悲”字,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 学习此文!
三 品鉴体验:
2 上片分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 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高中语文选修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模块检测题
高中语文选修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模块检测题(一)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一、古诗词默写(每空2分,共20分)1.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杯销愁愁更愁。
3.香雾云鬟湿,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5.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那金闺万里愁。
8.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10.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鉴赏(40分)(一)阅读杜甫《江汉》,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哪几个意象,并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8分)1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6分)(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关河梦断何处”中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8分)1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15.补充空出的诗句的意思。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等奖课件) (2)
感情豪迈是本词的显著 特点,尝试吟诵本词。
再读要求:
1、欣赏朗读示范;
2、跟声试读,把握情感;
合作探究,品悟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 xiào )/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 suō )烟雨/任平生。
探究:风雨中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风雨中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探究要求
1、2分钟时间独立探究,做好 交流准备。 2、讨论:2分钟
组内合作探究,补充、完善 答案,寻求最佳结果,做好展 示准备。
3、未发言小组,做好补充准 备。
合 作 探 究
合作探究,品悟形象
莫听 穿林打叶声,何妨 吟啸且徐行
从容镇定 泰然自若
竹杖芒鞋 轻 胜马
闲适洒脱
谁怕?一蓑 烟雨 任 平生
不畏坎坷 无所畏惧
探究要求
1、2分钟时间独立探究,做好 交流准备。 2、讨论:2分钟
组内合作探究,补充、完善
答案,寻求最佳结果,做好展 示准备。
3、未发言小组,做好补充、 准备。
合作 探究
合作探究,品悟形象
希望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 却相迎
乐观豁达
归去,也无 风雨 也 无 晴
逆境
顺境 宠辱不惊
下阙小结: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风雨”“晴” 一语双关
名利的失和得 官职的降和升 人生的逆境和顺境
旷达、乐观、宠辱不惊
探究拓展
有人说“归”字是全词的核心所在, 苏轼的“归”和陶渊明的“归”能否 划等号?为什么?
不能。“归”字贯串于此中,是词 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 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 是归;“也无”,这种超凡脱俗也 是一种“归”。苏轼360首词中, 归字出现100多次。如“试问岭南 好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 何在?在心安处”。苏轼是归于 “心”,陶渊明是归于“田园”。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散曲)检测:第4单元-21 马致远散曲二首 Word版含解析
21 马致远散曲二首【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邓玉宾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
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
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
休干,误杀英雄汉。
看看,星星两鬓斑。
【内容赏析】这首《闲适》小令抒写了作者厌倦世事、向往“闲适”生活的心绪,反映出对元统治的不满。
连用班超、严子陵、李白等典故,阐明对仕途生活的厌弃。
风格豪放,音韵铿锵,颇有阳刚之气。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常识·速览][识作者]元曲第一家——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约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
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
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
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
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残套7。
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
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
[探背景]这是马致远写的八景小令中的一首。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景,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景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
这首小令在写景中透露出隐逸情致。
[文本·精析]1. 有人说本曲“一笔一景,曲中有画”,本文是如何层层写景的?【答案】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
此曲题为“山市晴岚”,从曲中画面看,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为背景的“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
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
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
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
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
高中语文 王维诗四首自我小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
王维诗四首一、随堂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钥匙./汤匙.旋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仅仅以商业眼光发展文化,必然生产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
传播上的巧言令色会不会冲击真正的学问修养与功底?抄袭、枪手、拼凑、交易……学风的腐败为什么屡见不鲜?急功近利的风气使本来大有希望的文化人也在走捷径,宁要无知的起哄与速成的明星,也不要伟大的经典,更不要说文化创造上的艰苦卓绝与不应逃避的代价。
跟着发行量与收视率走的传媒手段应该怎么样首当其冲地负起对于人民的责任?A.屡见不鲜B.急功近利C.艰苦卓绝D.首当其冲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4.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案2篇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辛弃疾词三首一、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
有《稼轩长短句》四卷。
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
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
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
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调,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
二、课文简析(一)青玉案1.基本解读:这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
全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
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
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
词中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
如果要揭示其中的政治含义的话,那就是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主旨)开头三句,重笔描写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点化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有创意,形容花灯之多。
“更吹落、星如雨”,承上句,形容烟花之盛,妥帖自然。
“宝马雕车香满路”形容前往游赏元宵途中的贵族女性人群的狂欢情态。
“宝马雕车”见出其华贵,“香满路”见出每个人都是盛妆浓抹。
“凤箫声动”三句,写舞龙舞灯等各种歌舞表演,足见其狂欢。
过片两句,从“我”“寻他”的目光出发,具体描写观赏元宵的女性人群。
“蛾儿雪柳黄金缕”写她们头上的打扮,可知她们是多么尽态极妍,照应前面的“宝马雕车”。
“暗香去”与前面的“香满路’’呼应。
高中语文 (八)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跟踪检测(八)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①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和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地表现出来。
E.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解析:选BC B项,“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C项,“比喻”错,应该是拟人。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解释两个拟声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阐释其情感内涵。
参考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
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情。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郑谷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杜诗以雪、青玉为喻,突出了鹭鸶的惊艳形貌;郑诗以“闲”“静”来刻画鹭鸶的安静情态。
B.两首诗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意境,杜诗以静衬动,以碧山衬托鹭鸶的动;郑诗以动衬静,以鹭鸶的动衬托环境的静。
C.两首诗都以鹭鸶为描写对象,但形象大不相同。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辛夷坞(2)
《选修一•王维诗四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题目】“诗佛”:寄佛性于山水田园【课型】古诗鉴赏课【学习主题】鉴赏《选修一》的一些山水田园诗,特别揣摩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内涵,结合“终南山”等相关诗歌以及“王孟”一些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阅读。
【设计者】郭娟方咏陆燕【学习目标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对祖国语言文字增进审美体验,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学会鉴赏与表达,理解多样文化。
(2)教材分析:①高中语文《选修一》的选录唐诗,对于诗作的诗眼、意境、语言、结构艺术等鉴赏方面都附录前人的简短评价,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预习乃至学习。
②《选修一》的唐诗选录,或以诗人所处的时期为标准,或以唐诗的情景关系、题材类别、创作动机等等为标准,严谨而活泼。
③“王孟”的并称,可以作为我们在“诗情”方面做他们比较阅读、鉴赏的小依据。
(3)学情分析:①古诗鉴赏,学生有鉴赏内容、鉴赏思想感情、鉴赏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
②学生回答“古诗鉴赏”题目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必要养护、提升。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1)体会诗歌语言表现力,揣摩诗歌语义、诗情、语言、艺术手法等。
(2)把握诗歌内容,揣摩“诗意”。
(3)了解王维作为“诗佛”,其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禅”的艺术特点并品味内涵。
(4)通过朗读、描述、讨论,体会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蕴含的佛理。
【学习重点难点】描述诗歌大意,揣摩“禅意”内涵。
【评价任务(训练)】(1)《学评》相关习题。
(2)《王维诗四首》学案。
【课前准备】(1)《王维诗四首》的诗歌大意理解完成。
(2)《选修一》的《山水田园诗四首》诗歌大意理解完成。
(3)初步完成《王维诗四首》学案的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巩固旧知)回顾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大致:1源于老庄哲学→2成于陶渊明→3继于“大小谢”(谢灵运、谢朓)→4盛于唐代“王孟”(王维、孟浩然)→5影响追随者“韦柳”(韦应物、柳宗元)。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王维①王维和“诗中有画”、“诗中有禅”。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登临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登临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桂枝香》一词作者对六朝因荒淫相继覆亡的感叹,体会《念奴娇•登多景楼》一词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策略的否定和批判,感受作者积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
2、积累掌握登临词中常见意象的涵义。
3、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
教学重点:1、了解典故运用的作用。
2、对登临所见景象进行赏析。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痛。
而我们的前辈先哲们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
如左思的《咏史》、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咏怀古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等等。
而其中又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有名。
这是苏轼官贬黄州时,面对滔滔江水,联系自己的仕途遭遇,所产生的人生体验。
也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气势雄壮的怀古之作,它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体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
二、学习《桂枝香》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宋神宗即位,召他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二年(1069)升为参加政事,前后两度为相。
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大官僚地主豪商的特权,希望借此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由于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
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
散文,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谨,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21马致远散曲二首检测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
21 马致远散曲二首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寺院内西南方向。
朱红色的大门两侧,黑色的高高门柱上挂着由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朱惠民撰联并书写的对联:七百年面目全非不复存古道西风瘦马;十万里江山大变尚容有小桥流水人家。
对联把马致远的代表作巧妙地融入,七百年前的风景仿佛依然在目,七百年的时光恍若一瞬,呼啦啦翻开的历史画页中,新时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大好河山静然呈现眼前。
怀想与沉思中,马致远向我们静静走来。
提起马致远,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汉宫秋》杂剧是元人杂剧中优秀的作品。
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四大家”,是元代最有名的剧作家也是元杂剧辉煌时期的四个代表人物。
除了杂剧外,马致远的散曲小令“枯藤老【课内挖掘】马致远更名明志马致远原名视远,元初在家乡就以好学聪明而小有名气。
为开拓自己的前程,欲离家远行。
临行前,他来到县城铁佛寺参拜铁佛。
东光的铁佛在远近颇具盛名,当时香火兴盛,寺里僧众甚多,尤其长老学问很高。
拜罢铁佛后,马致远求见长老,说:“吾名视远,有心求学,无奈家贫无人指教,求长老赐名,促学业!”长老见他气宇不俗,便与他长谈起来。
并教诲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你生于东篱,志在千里,来日定成材成器,但须牢记,才为民所有,不图富贵。
”从此,这视远将字改成了致远,号东篱。
【课外运用】演绎秋思的氛围我慢慢走在夕阳下,太阳的余晖把我孤独的影子拉得斜长。
如今已是深秋,我孤身一人,骑着一匹马,马儿伴随着我漂泊他乡已经多日,它也渐渐瘦了下来,再没有往日的健壮与活力,我们在那用石子铺成的蜿蜒古道上踽踽而行。
一阵西风吹来,拂动我的衣袖,一荡一荡,带起地上的落叶,哗哗作响,把我的思绪拉到眼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凄凉,一如我的心境。
一棵老树,一根枯藤。
老树看起来疲劳乏力,如同正在慢慢衰竭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随时会倒下。
几根枯藤无力地缠绕着大树,发出哀伤的呻吟,那扭曲着的打在树干上的结仿佛也打在我的心中,枯藤无力地缠绕在老树的枯干上,一种莫名的伤感萦绕于我心头。
高中语文1-6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资料
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这首诗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边塞热海地区的奇异风光,并以 此为衬托,赞颂了为官公正、清廉无私的友人崔侍御。 4.《塞下曲》 这首诗,引用前代名将典故,以高昂的情调抒发了诗人报国杀 敌的雄心壮志,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彻底的态度和决心。
重点突破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一诗,根据传说并 极其夸张地描绘热海神异奇特的景色,这与“送崔侍御”有什 么关系?
《塞下曲》:这首诗,引用前代名将典故,以高昂的情调 抒发了诗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表明了杀敌卫边必须要 彻底的态度和决心。
3.审美视窗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传王昌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 认为物境“得形似”,情境“深得其情”,意境“张之于意而 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物境偏重“形似”之美,情境追求 “情”美,意境追求“真”美。无论《诗格》是否真的为王昌 龄所作,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确实的将这三境之美发挥到了极 致,并在细微之处融于一炉,创作出了令人“爱不释口”的锦 玉之作。
提示 诗人用夸张性的语言描绘热海神异奇特的景色,突出热 海的炎威令人畏惧。而最后“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 薄”,如此的炎热而因侍御的威严而消退,极力赞美崔侍御的 谨严清正,执之别。正用即不 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即以与原典相反之意来使用。请分析李益 《塞下曲》中四个典故的正用与反用。
赏读: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 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 也不会信从你。”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 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之称。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 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 南京)丞,后贬龙标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 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咏史诗三首练习含解析
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诗歌的颔联在句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意思是:在别人离去后我独自在荒草中寻觅,在日落之时只看到空旷冷寂的树林。
从内容不难看出是倒装句。
答案:诗歌的颔联在句式上是倒装句。
按照现代汉语的句式应表述为“人去后独寻秋草,日斜时空见寒林”,表现了贾谊宅的荒凉和对贾谊的凭吊之情。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前四句写贾谊宅的景象,后四句抒情。
应为借景抒情,又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因此应为借古伤今。
答案:借古伤今,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同情,同时又从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以及对当时昏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2020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课时追踪检测(十四)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满庭芳苏轼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来往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遇于泗上。
洛水浅冻,久留郡中。
晦日同游南山,话旧叹息,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倅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忙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
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
步联手林间,笑挽攕攕[ 注 ] 。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安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 注 ]攕:同“掺”。
手纤细的样子。
(1) 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适合的两项是()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了然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穷感触。
B.词中“烟浪”“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巉巉”写的是词人与故人在淮河岸边看到的风景;“攕攕”实写手的纤细,虚写情的柔弱。
D.“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劝告,也是对故人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宛委宛。
E.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景抒怀,全词叙事、写景、抒怀融于一炉,写作技法高超。
分析:选 BC B 项,“烟浪”“云帆”是词人对自己与故人分别数十年宦海沉浮的总结,其实不可以表达“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
C项,“虚写情的柔弱”解读错误,此处指苏轼挽着刘仲达的手,写异乡遇故知的高兴情状。
(2)请赏析词的最后三句“家安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的精妙之处。
答:分析:在解答的时候要着重剖析最后三句在感情表达、手法运用、构造安排上的妙处。
拖故人相问,引起词人的思乡之情,构想奇妙。
由于先人常在屋旁植松杉,因此“松杉”这一意象,能够用来代指故乡,这样就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详细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不由自主的无奈之情。
此外以对故乡的想念结尾,响应了开头异乡遇故知的场景。
参照答案:①感情表达上:拖故人相问,引起思乡之情,构想奇妙。
②手法运用上:借“松杉”这一意象,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详细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不由自主的无奈之情。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12咏史诗三首长沙过贾谊宅(1)
《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咏史诗的有关知识及其鉴赏要点。
2、学习诗歌比喻、对比、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
3、掌握诗歌侧面落笔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5、了解诗人所处的背景,理解诗人对时代的反思和生不逢时的感慨。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了解诗人所处的背景,理解诗人对时代的反思和生不逢时的感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咏史诗(一)含义: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二)特点: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咏史怀古诗的类别:A、咏古迹B、怀古人C、忆古事古事——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3、常见意象: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晚唐、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4、常见内容和情感⑴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即借古伤己。
⑵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即借古伤今。
⑶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即借古讽今。
⑷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即敬贤思齐⑸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即借古论道(三)鉴赏要点:(1)、弄清史实(2)、体会意图(3)、领悟感情(4)、分析写法二、知人论世1、诗人介绍:刘长卿(709约780),字文房,河间人,今属河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
一、阅读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归去来”源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剑歌”化用冯谖因未被重用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
解析:选AC A项,“昂扬奋发的基调”错;C项,“直接地表达了”错。
(2)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诗人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
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解析:选BE B项,“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项,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了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2)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
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
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
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①
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 ①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
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写出了笛声清晰、哀婉的特征,令听者黯然神伤,表现出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引发了深夜无眠之人的无限愁思。
B.“寒山吹笛唤春归”的“唤”生动形象,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笛声仿佛在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C.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
“不待天明尽北飞”写出了大雁急切北飞的心情,流露出作者对大雁只需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的羡慕。
D.“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
古人送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相赠,以表达恋恋不舍之情,古诗中不乏其例。
E.《春夜闻笛》中一、二句写寒山笛声,三、四句写大雁北飞,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人唤春归开始,以雁尽北飞作结,形象跳跃,寄寓得体,委婉而有新意。
解析:选AE A项,“清晰”说法不正确。
“暗”有断续、隐约的意思。
E项,“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错,应为“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有人“吹笛唤春归”而迁客不胜其悲,为实景;后两句一转,用回雁峰传说,想象笛声将春唤来,一夜之间,大雁北飞,为虚景。
(2)《春夜洛城闻笛》和《春夜闻笛》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白诗中的“曲中闻折柳”,李益诗中的“吹笛唤春归”和大雁思北飞都表达了对回乡的渴望。
不同点: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
李益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还有:①对大雁北归的自由的羡慕,诗人愿归而不得归的愁怨;②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重回仕途的春天,诗人作为一名迁客,看到春回大地却不暖人间,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自然的春天一同到来,有不尽的怨望,含难言的惆怅。
二、语言表达
4.请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句子,与画波浪线的部分构成排比句,使上下文连贯、流畅。
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志气、豪气、骨气。
也就是,“输肝剖胆效英才”的积极奋进精神;。
总之,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
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信不疑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果敢叛逆精神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
5.下面是某文学社开展“寻访诗仙”文学风采活动的构思框架,请你根据这个构思,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为全体社员介绍本次采风活动的安排情况。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100字。
答:
解析:解读框架题首先要认真观察构图要素,理清脉络,答题时按一定的顺序表述出来即可,不能遗漏要点信息,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的字数限定。
参考★答案★:各位同学(文友),大家好。
本次“寻访诗仙”采风活动大家要事先查阅资料,了解诗仙,并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行装。
采风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和诵诗会,活动结束后每人交一篇习作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