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无定代词
古代汉语 代词
(论语·先进)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君其问诸水滨。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左传·僖公四年) (左传·隐公元年)
※羿犹不悛(quān悔改),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 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左传·襄公四年)
穷门是指国门
12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白玉有瑕疵,还可以磨掉;说话有瑕疵,就没有办法补救了。
(诗·大雅·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若”只作定语, “然”只作谓语, “尔”既可作谓语也可作状语和宾语。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呀!” (论语·宪问)
(诗·大雅·泂酌)
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 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论语·微子)
8
(尚书·康诰)
17
P:176
• 敬称:子、君、公、先生、足下、夫子、执事、卿
18
3、第三人称代词:
有“其、之、彼、厥”。
“其、厥、之”单、复数无别, “彼”只表单数。 “彼”可作主语或宾语,极少作定语; “之”一般作宾语,
“其”和“厥”一般作定语,少有例外。例如: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僖公四年)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迁:接走
古汉语词归类巧记
古汉语词归类巧记代词代词的语法功能:起代替、指称作用,作主语、定语、宾语。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指示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
古今都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但指示代词的系统性有很大差别。
古代汉语中的无定代词“或、莫”,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一、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之别。
类别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P233:用指示代词表示用词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之其彼功能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作定语,你(你们)的宾语,他、他们(它、它们) 作定语,他、他们(它、它们)的主语、宾语,特殊:1、朕:秦以前任何人都可用。
秦以后为帝王自称。
2、尊称对方为“君、子、足下”。
3、谦称自己为“臣、仆、妾、寡人、愚”或自称己名。
二、指示代词: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远指特指泛指旁 指无定代词(作主语)复 指谓词性P240彼、夫:定语,那其:定语,表特定意义 之、兹:定语、宾语 佗(定语)、他(宾、定、判断句谓语):别的、其他的 或:有的、有人、某人 莫:没有什么,没有人 者:复指前名词性成分,起强调作用。
相当于述(介)宾结构尔(宾、定)、若(定语):如此 然焉 诸 谓语,像这样 补语,于此、比这个 宾语,之于莫:汉以后成为否定副词。
注意:1、“其”作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语,有时是谓词性成分,即“其+谓词性成分”组成的定中结构。
例如:“散其党,收其余(与),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其余(与)”:它的参与者。
“其辅”:它的辅助者。
“余(与)和辅”这两个动词已经指称化,即由陈述动作行为,转而指称施事者。
2、“者”位于名词性成分后时,才是复指代词。
例:“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而位于谓词性成分(动、形、数)后时,是助词。
例:“饥者易为食。
”三、疑问代词P241:类型指人指事物指处所用词谁孰:哪一个孰与:表比较,“与…比,哪一个(更)”何:什么、为什么、怎么、那里胡、曷、悉:1、状语,为什么2、胡为、曷为:问原因。
文言虚词与固定短语
文言虚词和固定短语一、代词与现代汉语相同,古代汉语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不同的是:包括无定代词“或”、“莫”。
(一)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自称)我、吾、予、余,“吾”可作主、定,但在上古一般不作宾语。
如:今者吾丧我,汝如之乎?《庄子"齐物论》但在否定句中宾语前置时,可用“吾”。
《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其余皆可作主语、定语、宾语。
上古还有“卬”、“台”、“朕”作第一人称代词。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邶风"匏有苦叶》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辞"离骚》在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后是皇帝的专称。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汤誓》秦汉间第一称代词还有“身”。
《尔雅"释诂》:“身,我也。
”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
”不过“身”广泛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魏晋后。
如: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2.第二人称(对称)上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戎。
如:女丧而宗室。
《左传"昭六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项本》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诗经"大雅"民劳》“女(汝)、尔、若”可作主、定、宾,“戎”可作主、定,不作宾语:“而、乃”一般作定语,不能作宾语,偶尔作主语如;朕心朕德,惟乃知。
《尚书"康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你”产生于南北朝,唐末才大量使用。
3.第三人称代词(他称)他称代词:彼、夫、其、之、厥、伊、渠。
文言中没有一个与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完全对等的代词,借用指示代词彼、夫、其、之。
“彼”常作主、宾,“夫”一般作主语,如:彼,丈夫也;我,丈夫也。
吾何畏彼哉?《孟子"滕上》公曰:“夫不恶女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其”常作定语和主谓结构的主语,汉魏以后也可作主语,。
无定代词
一、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代词——无定代词无定代词,又叫“无指定代词”。
它是指示代词,但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不确定,所以叫无指定代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肯定性无定代词(如或、有)、否定性无定代词(如无、莫、靡)等,现例举如下:(一)“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通常指代人,也可指代物。
指代人时多为主语,相当于“有人、有的人”;指代物时相当于“有的”。
例①: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左传》)(或:相当于“有人”。
“宋人或得玉”是说“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玉”。
)例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或:做句子的主语,相当于“有人”。
)例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贾谊《论积贮疏》)(或:做句子的主语,相当于“有的人”。
)例④: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姚鼐《登泰山记》)(“或”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有的”,指代物,指日观峰以西的那些山峰。
)(二)“莫”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常指代人、事物、处所,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人”“没有什么东西(事情、地方)”。
“莫”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其范围。
“莫”只做主语。
例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莫”之前已经出现了它所指代的对象“善”,所以“善莫大焉”是说“没有什么善事比这更大的了”。
)例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指南录〉后序》)(“莫”作句中主语,意思是“没有人”,指代上文所说聚集于左丞相府的那些人,包括作者文天祥在内。
)例③:天下之水,莫大於海。
(《庄子·秋水》)(天下的水没有什么比海更宽阔的了。
(莫:没有什么东西,指物。
)(三)“他”,在古汉语中不做第三人称代词,而是作指示代词用。
它所指代的人、事物或情况在说话人范围之外,可译为“别的、旁的、其他的”。
例①: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例②: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巧言》)以上两例中的“他”都是指示代词,可译为“别的”。
古代汉语的代词用法
②表示被动 ③表示约数 如姬父为人所杀。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因为“者”和“所”的特点,名词跟 “者”字,名词、形容词跟“所”字结合, 常活用为动词。
• 兼词,有些是通过音的变化合并表示一个词兼 有两个不同词性的作用,又称合音字。有些是 一词兼两职。 ▲诸:“之于”,“之乎” 合音 投诸北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 汤问》) 献诸抚军。(《聊斋志异· 促织》)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梁惠王下》)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颜渊》) ▲旃:“之焉” 合音 舍旃,舍旃!(《诗经· 采苓》) 愿勉旃!毋多谈!(杨恽《报孙会宗书》) 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左传· 桓公十年》)
读者←→所读
作者←→所作
者
①动词+者 往者,来者 ②形容词+者 少者,勇者 ③数词+者 此四者,斯三者 ④时间词+者 昔者,古者 语气词: 有颜回者好学。 齐人有冯谖者。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臣之所好者,道也。
所 ①所+动词 所憎,所爱,所知,所不为 所+介词+动词 (指代介词的宾语,表示处所、工具、方式、原因等) 是吾剑之所从坠。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所……者=所…… 指代行为的对象。所 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孰”和介词“与”连用,“孰与”是一 固定结构,表示比较。句子中可以出现谓语 动词,也可以不出现,所以它跟谓词的作用 相当。 吾孰与徐公美? 《战国策· 齐策一》 我孰与皇帝贤?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君料臣孰与舜? 《战国策· 楚策四》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用在反问句中,是在比较之外, 实际上作出了选择。事物的得失已经表示得 很清楚,就是肯定后者否定前者,同时带有 较强烈的气势,“孰与”可理解为“哪里比 得上”。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而制之?《荀
古代汉语虚词之代词
第三、谦称
古代汉语中,谦称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用自己的名称自己:“丘也幸,苟有过, 人必知之。” 二是用其他词代替:臣、下臣、走、下走、 牛马走、在下、仆、下官、民、小民、不才、 愚、窃、小人、小生、小可;妾、下妾、婢 女、婢子、儿、儿家、老妇。
第四、傲称
自我谦称的反面就是傲称,常见的有“而 公”、“尔公”、“乃公”、“老子”等。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 《书》?” 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 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第二、最高统治者的自称之词
从上古至清代,最高统治者都有一定的自称之词。 上古天子自称“余一人”或“予一人”,又自称 “我一人”,有过失灾难时贬称“不榖”。 诸侯则或称“孤”,或称“寡人”。但春秋末年以 后,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谮称“余一人”或“不 榖”的也时常可见。 “朕”从秦代一直到清代,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代 词。 魏晋以后,“孤”和“寡人”也成为许多大人物的 自称之词。
(二)指示代词
的有“此、是、斯、兹”,在句中可以 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之、若”常作定语,“然、尔”常作谓 语,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样”等。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彼一时,此一时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微斯人,吾谁与归?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彼、夫、其”,可译为“那个、 那些、那样、那里”等。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和“那”产生于唐代,宋代已经普遍使用。王力认为,“这”源 于“之”,“那”源于“若”或“尔”。 3、旁指代词,常见的有“他、它、佗”,可译为“别的、其他的”。 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佗邑唯命。
《古代汉语上》(语法六)10
3.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予(余)、朕、 卬”等。 “我、吾”单复数无别,其他只表单数。一般 都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例如: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 其可也。(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齐师伐我。(左传· 庄公十年)
(郤 克)曰:“余病矣!”(左传· 成公二年)
居,予语汝。(庄子· 达生)
爱公叔段,欲立之。(左传· 隐公元年)
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尚书· 康诰)
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史记· 卫将军 骠骑列传) 彼不能收用彼众,是故亡;我能收用我 众,以此攻战于天下。(墨子· 非攻中)
3)兼词:一个词兼有两个词性,具有两个词的意 义,称为兼词。古汉语有“焉”和“诸”两个常见兼 词。 “焉”用在句末,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常指代 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处所范围,相当于“于之”、“于 是”,有时相当于“之”。例如: 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 项 羽传) 朕心朕德,惟乃知。(尚书· 康诰)
3)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彼、厥”。 “其、厥、之”单复数无别,“彼”只表单数。 “彼”可作主语或宾语,极少作定语;“之” 一般作宾语,“其”和“厥”一般作定语,少 有例外。例如: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 庄公十年)
辅助性代词:者、所
2.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有“此、之、是、斯、兹、 然、尔、若”。除“然、尔、若”略等于现 代汉语的“如此”、“这样”之外,其他都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些、个、 种……)”。
“是、此、斯”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之、 兹”常作宾语和定语。例如: 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 。(吕氏春秋· 举难)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 之。(史记· 苏秦列传)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 子罕)
古代汉语教程之:语法
然也。
(《上书谏吴王》)
• 例①②中的第三处词“之”充当双宾 语中的近宾;例③④中的二处代词 “之”充当兼语。“之”充当兼语的 情况比较少见。
•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 称代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语法功 能并不完备,即除了能分别充当宾语 定语外,在上古它们都不能充当单句 的主语。此外,说它们并不是完备的 第三人称代词,还由于下面的两种情
①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 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 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佗国皆然。
(《汉书·贾谊传》)
②昔诗人所刺,《春秋》所记,指象如此,殆
不在它。
(《书汉·杜邺传》)
“他”作为人称代词来使用是中古时期才产的 用法。
• “他”作为人称代词来使用是中古时期才产生 的用法。
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人以 外,还可以称代事或物。例如:
①请京,使居之。
(《郑伯克段于鄢》)
②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齐侯使宴婴请继室》)
③蛇出于其下,以肱(gong)击之, 伤而匿之。 (《鞍之战》)
④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 此知之。 (《信陵君列传》)
• 例①“之”代地点;例②代物;例③前一 “之”代蛇,后一“之”代伤情;例④ “之”代事情。
• 例①“尸诸城上”即“把尸体 陈列在城墙上”;例②“置诸 橐”即“把食和肉放在橐中”, 这二例中的“诸”是“之于” 的合音。例①②中的“诸”都 是“之乎”的合音。
(三)疑问代词
•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 “何”、“胡”、“曷”、“奚”、 “安”、“恶”、“焉”等。这些 疑问代词有的称代人,有的称代事 物,有的称代处所,有的具有两种 或三种称代作用。
②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同①)
古代汉语的代词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 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2、之二虫又何知?
3、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 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 送女。”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精选可编辑ppt
40
5、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 秦者去,为客者逐。
20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①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
无何也。
(荀子·天论)
②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左传·齐桓公伐楚)
③ 夫子何哂(shěn)由也?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 胡不见我于王?
(墨子·公输)
⑤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劝学)
⑥ 子奚哭之悲也?
(韩非子·和氏)
④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
精选可编辑ppt
(捕蛇者说)
8
说说下列句子中“他”的意思。
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② 又况于他物乎?
(吕氏春秋)
③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卖油翁)
④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
精选可编辑ppt
9
总结:
第一,先秦时期没有真正的第三 人称代词,“之、其”本是指示代词,借 用为第三人称代词;
②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 游》)
③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④ 挹(yì)彼注兹。(《诗经·大雅·泂酌》)
⑤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精选可编辑ppt
14
2、泛指与特指代词
①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
古代汉语--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其中,前三种是古代和现代都在使用的代词,后两种则是古代汉语所特有的。
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代词,能够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做到准确地今译。
学习时,还应注意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的用法。
一、疑问代词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 、“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 。
“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 ,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如以下例句:“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如:“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 、“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文言基础知识:无定指代词
文言基础知识:无定指代词代词代词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
(一)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有表示近指的,有表示远指的,有所指不定的。
3.无定指代词文言里常用的还有两个所指不定的代词:莫、或。
“莫”是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指人等于“没有谁”,指事、指物等于“没有什么”。
如:⑭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贾谊:《论积贮疏》)——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却没有谁去拯救它。
⑮之人也,物莫之伤。
(《庄子·逍遥游》)——这个人,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他。
“或”字只作主语,通常指人,也用来指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有的”。
如:⑯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史记·陈涉起义》)——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了。
⑰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
(《水经注·江水》)——现在新崩滩上的石头,有的像盛饭的竹筐子一样圆。
在并列复句中,“或”作分句主语,构成“或……或……”的形式。
这种时候要注意:“或”是无定指代词,不要和现代汉语里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或……或……”混同起来。
如:⑱余夷脱逃者,或为坑水冲淹,或因失路饥毙。
(《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逃脱的英国侵略者,有的被坑水淹死,有的因迷路而饿死。
⑲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论衡·订鬼》)——冥思苦想而出现的幻觉,有的从视觉上表现出来,有的从言语上表现出来,有的从听觉上表现出来。
未完待续……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古汉语的代词
古漢語的代詞古漢語中的代詞大致可分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無定代詞、特殊代詞等五類。
一、人稱代詞人稱代詞包括第一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
(一)第一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代詞有:吾、我、予(余,上古語音相同)、朕、卬、身等。
吾“吾”字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1.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主語、定語)“吾”字可以作主語、定語,至少在魏晉以前,“吾”字很少放在動詞和介詞後面作賓語,如:今者吾喪我。
(莊子·齊物論)不能換成“今者吾喪吾”或“今者我喪吾”。
但是,在否定句中又可以用“吾”作賓語,如:居則曰:“不吾知也。
”(論語·先進)我勝若,若不吾勝。
(莊子·齊物論)這大概是由於“吾”字的位置仍在動詞之前吧。
到了魏晉以後,“吾”字受其他代詞的類化,也可以放在動詞和介詞之後作賓語。
如: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柳宗元《捕蛇蛇說》)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定語)我“我”字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
1.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梁惠王)(主語、兼語)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述而)(定語)予“予”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1.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孟子·梁惠王)(主語)2.啟予足,啟予手。
(論語·泰伯)(定語)3.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孟子·公孫醜)(賓語)余“余”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1.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主語)2.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左傳·成公二年)(定語)3.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楚辭·離騷)(兼語)朕第一人稱代詞還有一個“朕”字。
這個字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是一個一般的人稱代詞,可以作定語,如:1.皋陶曰:朕言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情)”。 “莫”字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范围。 例如: (1)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 大臣们没有能回答的。 (2)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 杀了我,宋国没有能守卫的人,就可以攻打它了。
或 莫
代 词 无 定 代 词
一、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 1. 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人”、“有的人”或“某 人”,只做主语。例如: (1)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 有的人靠脑力劳动,有的人靠体力劳动。 (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起义》) 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无罪,而二世杀了他。
谢谢 观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2. 有时“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
某一个人。例如: (1)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中有一个人得到了玉。 (2)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工而谋亡曹。(《左传·哀公七年》) 曹人中有一个人梦到很多人站在祭祀土神的宫殿里谋划使曹 灭亡。
一、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3)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天下的水面没有比海广阔宽大的。 (4)虎负嵎,莫之敢撄。(《孟子·尽心下》) 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 (5)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东西能够刺破它。
二、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 3. 常常前后呼应,表示列举不同的情况。这时“或”仍是无定代 词,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例如: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有的人后退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人后退五十步然后停止。 (2)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孟子·许行》) 事物是千差万别的,这是事物的客观情况。有的相差一倍五 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 ※特别注意:这种用法的“或”字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理解 错成“或者”
• 2.“莫”字在先秦作品中,大致都可以解释为无定代词。汉以后, “莫”字逐渐产生了新的用法,成为否定副词,常用于祈使句表 示禁止,相当于“勿(不要)”。例如: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 传》) 秦王车裂商君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造反。” 有时也用于陈述句中,相当于“不”。例如: 诸将皆莫信。(《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众将领都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