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情感 培养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引言语感,即语言感受力,是学习者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形成的心理能力。
它是进行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凭借,体现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是语文学习中较高层次的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显得越来越重要。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
” 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材料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基础上的。
因此,要训练语感,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素材。
这些材料包括字、词、句、段、篇等。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诵读、去感受,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语言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
例如,在教读朱自清的《春》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同时,我还让学生背诵一些精彩的语段,如描写春花、春雨等精彩的句子。
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素材,还培养了语感。
2.创设情境,激发语感体验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读《小石潭记》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小石潭的美丽景色,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解说词。
这样,学生仿佛置身于小石潭之中,感受到了小石潭的幽静和美丽。
同时,我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了语感。
3.强化听说训练,培养语感能力听说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听说训练的强化和提升。
体悟情感培养语感
的世 界。语文课 堂应该成为孩子们人文 的、 情感 的世界的钥匙。” 意的词句段 , 它们是具有反复吟 咏, 具有积 累和借鉴价值 的佳词 、
因此 , 培养学 生语感是语文教学 的一个支点和重点 。我们在语文 佳句 、 佳段 , 作者 的思想感情往往在这里得到 充分的体现。 因此 , 语
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 , 并感受到美 的熏陶和感染 。 如《 秋天》 一课 ,
“
一
天, 我 指着 奶 奶 的头 发 好 奇 地 问 : ‘ 奶奶 , 为 什 么 我 的 头发 黑 黑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语 言文字才能变成便于学生感受 和领悟 的“ 图
的, 你 的头 发 是 雪 白雪 白的 呢 ?’ … …” 此 时 教 室 里鸦 雀 无 声 , 学 生 像 ” 资料 , 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
读者 与作者 的情感共鸣。学生有 了真情实感 , 语言文字就会变成学生感 受、 领 悟的“ 图像 ” 资料, 进一步有 了语言文字的感 受能力 , 从而 ,
著名学者童庆炳说 : “ 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 、 情感的 、 审美 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语感点是文章的精华 , 是文章 中最能表情达
基础 _ _ 卜 能 够 有 效 地 培养 学 生 的 语 感 , 同时 , 还 能 促 使 学 生 将 所 学 怎 么 会 流 动 呢 ? 由于 学 生 没有 草原 生 活 的经 历 , 一 时无 法 理 解 , 教 的 知 识 尽快 内化 形 成 运 用 知识 的能 力 。
师三言两语 也不容易讲清楚。 我 让学生联 系 下文反复阅读 , 边渎
研教材 , 精 心 设计 了 “ 范读 ” 这 一 环 节 。 为 了把 心灵 的感 受 融 入 范 动 , 给人 以“ 欲流” 的感 觉 。接 着 我 引 导 学 生 进 一 步 品 味 : 无 边 无 际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十分重要的。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理解能力,它包括对语言的把握、理解和运用等方面。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措施。
通过课文的研读和欣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应该通过研读和欣赏课文,感受其中的语言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增强语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展示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经验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品味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语言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让学生相互交流,增强语感。
注重语言实践的培养。
语言是一种实践性的工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语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模拟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写作或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研读、写作培养、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等措施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感。
一、多读好书,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应该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诗歌,通过阅读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引导他们阅读,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分析作品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
二、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和语法知识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熟练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运用,如写作、朗读、演讲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词语活动,如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和语义差异。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读优秀的作文,分析作文结构和语言表达,向学生展示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写作创意和题材,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和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感。
四、多听和模仿优秀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听和模仿来提高。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演讲和广播节目,引导他们学习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语音训练和朗读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和语速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
五、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语感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训练,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微小说、诗歌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意识。
注重情感 培养语感
注重情感培养语感语感主要是指人对语言的感知、领悟和对语言文字的迅速理解能力,是构成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一线教学中,我也时常感到学生语感不丰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淡漠、迟钝,很多学生将句子读破,在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时,总是显得那么贫乏与肤浅。
所以,重视语感的培养,把训练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如何创设情境培养语感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在情境中展开想象,感知语言形象。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
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因而读者要想正确理解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通过想象再现相关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
因而,没有想象,学生就无法真切地感知语言形象,自然也就谈不上形成良好的语感。
情境教学十分重视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感知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感人至深的场面、秀美无比的景色等等。
人教课标版语文第四册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诗句既写出了瀑布壮阔的气势,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更突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这两句时,我首先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诗人作诗的情境,根据教学插图,浮现诗人站在瀑布前仰望瀑布的情景,继而让学生听着古筝曲,想象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接着再让学生扮演诗人来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这样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庐山瀑布的宏伟气势和作者气贯长虹的胸襟以及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之情。
由此可见,教学时教师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景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可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可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强化学生的感受。
长期训练可切实提高学生通过想象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
二、在情境中体察情感,感受语言情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感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体会。
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和小说,让学生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品读和思考。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美好。
其次,注重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和散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音乐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散文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表达中感受语言的美妙和力量。
此外,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口语表达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语感。
最后,注重语言的情感体验。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感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语言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语言的美好和力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建议,相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语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感受、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包括对语言的把握、表达和欣赏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措施:1.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朗读文学作品、讲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使学生了解文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文学展览、观看文学演出等活动,增加学生接触文学的机会,提高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
2.开展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
通过写作、演讲、朗诵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言语交流,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言竞赛和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让学生多读好书。
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字,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并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会观察、感知语言的美感。
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游戏、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思维能力。
6.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音乐、戏剧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参与度。
也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7.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情感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语感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表达和欣赏能力。
培养语感 感悟真情
培养语感感悟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而朗读又是一项语文能力,也是培养情感,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
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因此,我们应加强朗读指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用心去读文章。
1.比较朗读,体会不同在朗读教学中,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展开多角度的朗读比较,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中真正体会文章内容。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首先让学生明白“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叶多)“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一簇、堆、一点儿缝隙)之后就可以进行比较朗读,使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
)1.1换词比较。
把“堆”字换换成“盖”和“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盖”和“压”强调的是叶子的重量,而“堆”却可以看出叶子的数量很多)1.2删词比较。
把一句中的“那么多的”与“一点”删掉进行比较朗读,体会有何不同。
1.3实物比较。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大榕树叶茂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进行实物比较。
“同学们,在你的周围哪些地方有缝隙?”(桌子与桌子之间有,门有缝隙等)此时将学生这一实物认识引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了什么?”(叶子稠密)通过对比,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大榕树旺盛的生长能力及叶子达到的厚密程度,此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怎么读才能将叶子的稠密读出来?”并要求学生先自己体会朗读,只有自己亲自去参与,亲自去实践,亲自去体会,才能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读体现出来,才能做到用心去读文章。
2.启发想象,入情入境每一位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所描绘的形象,往往融入了自己主观情感创造出来的意象。
它饱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对这些蕴涵丰富的文字语言的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理解语言与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想象,从而进人情境。
下面,我以《鸟的天堂》一文为例说明。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和熟练运用能力,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的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创设语感浸润的语文环境创设语感浸润的语文环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语言文化角、建设课堂语境等方式提供一个富有语言魅力和阅读氛围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产生兴趣和愿望去表达和思考。
二、注重课堂的情感体验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情感层面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课文的情感认知和情绪体验。
可以通过讲解文中的情节、人物形象、氛围等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反应。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情感表达,使他们从中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表达的多样性。
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报纸杂志、课外读物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妙和表达的巧妙。
同时,可以设立读书日、读书角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体验。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技巧语感的培养不仅是感性的,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字的音韵、情感、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词语的搭配、篇章的组织等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语言游戏、语言练习等活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熟练度。
五、引导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反复的训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感训练的活动,如诗歌鉴赏、写作练习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技巧。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六、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写作练习等活动,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语言的声音、语调、音韵、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和把握能力。
只有拥有良好的语感,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有效的措施。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官体验。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工具,具有丰富的感官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声音的变化、音韵的组合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和体验。
讲解古文时可以配上古琴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味;讲解诗歌时可以模仿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妙。
注重词语的教学和积累。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语感培养的重要对象。
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要注重发音、词义和用法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词语的各个方面。
我们还可以通过词语的分类、归纳整理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和记忆词汇。
有了丰富的词汇积累,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表达时才能准确地运用词语,增强语感。
强化句式的训练和运用。
句子是语言思维的基本表达单位,也是语感培养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奥妙和变化。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提高他们的句子构建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的开头或结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补充完整,从而培养语感。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朗读和背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加深对语音、语调和韵律的感受,提高语言流畅性和语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文或文章,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
我们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学生的语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三感——语感、情感、美感(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三感——语感、情感、美感(教师中心稿)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这是毋庸置疑的。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主要是靠学得、习得,而不是教得。
围绕“听说读写”,教师反复的教,学生学会得很少;一道题目,知道了答案,但从真正掌握的意义上说,还是不会。
数理化追求的是标准,而语文追求的却是妙趣。
妙趣从何而来?自然就是在和文本的的对话中,,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对语言文字有了灵敏的感觉及准确全面的了解,深入体会到语言文字负载的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能切身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湛与魅力,继而真正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乃至思想的碰撞。
简言之,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情感,鉴赏文本及生活的美感,让篇篇都具有诱惑力,课课都有新鲜感。
学习任何一篇课文,不管怎样体裁,都要至少解决四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写得怎么样?学习任何一篇课文,不管抽象具体,都要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线索。
语文课的“三感”,必须以读作为手段,落实在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中。
比如说,《一张车票》的教学,这是一篇小小说,短小精悍,情节集中,内容无需肢解,先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通过写人、叙事表明防微杜渐的主旨,从而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揣摩,)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从中领略到细腻的心理刻画,巧设悬念带给人的强烈的感染力和美的享受。
(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妙点赏析),当然,在再三的咀嚼文字时,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能力也切实的得到提高。
具体而言:一、语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这语感的形成必须在语言实践、反复的语言操作中获得。
就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的。
唯有把从生活中得到的点点滴滴感受,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这才会有更深的理解。
”夏丏尊也曾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仅仅代表红色,夜不一定就是昼的反义,田园不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只就是春天的雨。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一、在情感中品味语感深入理解词句、领会情感和培养想象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后者是难点。
学生理解词句易,身临其境感知描绘的场景则难,领会作者深刻的意旨更难。
学生没有“入境”,谈何“入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创设浓浓的语感情境。
如《早发白帝城》,先自由读,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接着根据诗句意思自己体会情感再次朗读。
当读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有个学生提出:“诗人乘着小船顺水而下,听到两岸传来叫个不停的猿声,这声音听起来凄惨,一路上应该是难熬的,可下句却说小船很快驶过重重高山,不知用什么感情来读?”我趁此介绍了诗人当时的背景,诗人被赦后特别高兴,觉得猿猴声好听,一路上都在给他解闷。
然后创设情境,把自己看做诗人,给出片断的开头“我像一只脱笼的小鸟,恨不得立刻飞回家乡。
我乘上轻快的小船……”,让学生续写路上所见所闻,这样,学生便明白其中道理了。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感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请学生初读全文。
初读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自由读、出声朗读等途径进行。
这时的“读”要充分,先要正确练读,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
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句及全文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
三、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语文教学用诵读感悟的方法,可称之为语感教学法,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又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
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直接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阅读更具有魅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感的培养需要从情感体验入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美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背后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命运的变化,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体验。
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情感诵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二、注重词语的体验和感悟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语感培养的基本对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词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灵敏感觉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词语解析、词语拼接、词语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词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和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多读好书、多感受美文要想提高语感,学生必须多读好书、多感受美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点和情感体验,并进行深入的诠释和引导,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韵味,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四、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需要依托于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议论文、记叙文、文章仿写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五、重视语境的感知和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感知力,是人们对语言形式、韵律、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感觉和认知。
培养语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语感,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措施。
一、阅读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用语特点,领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通过阅读,学生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朗读
三、写作
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语感,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让学生模仿作品的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感。
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感表达。
四、欣赏
五、交流
交流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听写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在交流中,学生可以不仅学习同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还可以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的语感决定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领悟力和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要注重读书。
读书是培养语感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字,从而形成对语言的感觉和理解。
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接触各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课、诵读课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要注重积累词汇。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对词汇的积累,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词语搭配、词语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优美的词汇,进行词语赏析和仿写,从而提升他们对语言美感的把握能力。
通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表达和理解中更加准确和流畅,从而提高语感。
要注重语境理解。
语言是在特定语境中产生和运用的,语感的培养需要从语境出发。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语境,了解作者的用词用句背后的意图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通过讲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在语境中的语言敏感度和语言把握能力。
第四,要注重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把握语感。
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写句子,多写段落,多写作文,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把握和驾驭能力。
还可以通过批阅作文的方式,指导学生选词用词,构思结构,补充细节,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的感觉、理解和表达能力,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素养。
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有很多,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注重语言环境营造语感的培养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语言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语言的美好。
可以通过朗读课文、欣赏古诗词、讲解名篇佳作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的海洋里。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注重词语的积累和应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丰富,语感也就越敏锐。
教师要注重词语的积累和应用。
可以通过词语搭配、词语辨析、词语拓展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领悟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词语游戏和词语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感。
三、注重句子的积累和仿写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元,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句子来表达思想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教师应该注重句子的积累和仿写。
可以通过句子搭配、句子转换、句子改写等方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通过模仿优秀的句子,来提高自己的语感。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句子填空和句子连线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句子的灵活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流畅度和表达力。
四、注重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是语言艺术的精髓,对培养学生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可以通过例句解析、修辞手法辨析、修辞手法对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欣赏名家名作中的精彩的修辞表达,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语感。
五、注重阅读的习惯养成阅读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领略到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语感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和感知能力,是一种艺术性的反映。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感的培养呢?要注重情感体验。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对文本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感人的故事、意蕴深刻的诗歌或优美的文章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下,感知语言的美好和力量,引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喜爱之情。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演讲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来感知语言之美。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感,还可以增强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需要注重语言质感的体味。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段落的质感感知。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精彩的语言表达,比如对修辞手法的讲解、精彩段落的解读等,让学生体味语言之美。
并且,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声音等形式来感知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品味水平会得到提高,从而提升语感。
还要注重语言心灵的沟通。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体味语言与心灵间的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堂上的讨论、写作、朗读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感悟其中的深意。
通过分组讨论、写作感想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学生对文本的共鸣和理解,培养学生对语言心灵的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悟情感培养语感
作者:姜军龙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4期
摘要: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
尊重人情,挖掘人情,以情感人,让学生的心神顺着作者情感走进文章里,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学生有了真情实感,语言文字就会变成学生感受、领悟的“图像”资料,进一步有了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从而,语感也得到较高层次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品味;培养;语感
著名学者童庆炳说:“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孩子们人文的、情感的世界的钥匙。
”因此,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认为,积极有效地让学生体悟作者情感不仅能引发学生去认真地观察思考、讨论明辨、拓展想象,而且,在体悟情感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尽快内化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为了使低年级小朋友学习这篇课文时感兴趣,课前,我反复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了“范读”这一环节。
为了把心灵的感受融入范读之中,使范读充满情感,我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反复听自己朗读的录音,反复录音,反复修改,直到觉得自己朗读课文的语音标准富有感染力为止。
导人课题后,我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生练读时,情感投入,劲头十足。
苏教版小语教材所选编的课文篇篇都是美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应该尊重人情,挖掘文情,“披文入情”,以情感人,使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感情走入作品的情感之中,进而达到读者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是一篇很有哲理的文章。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表演的特点,借助教材,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朗读品味语言,体验语感
朗读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教师范读,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语感。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的范读要抑扬顿挫,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节奏快慢、停顿、重音等,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并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秋天》一课,文中有一段描写秋天的句子。
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碧蓝碧蓝的天空”“金黄金黄的田野”“火红火红的枫叶”,并配以柔和的音乐,接着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体会语感。
再
让学生诵读,发展语感。
同时,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成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二、捕捉语感点,品读感悟语言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也是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语感点是文章的精华,是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它们是具有反复吟咏,具有积累和借鉴价值的佳词、佳句、佳段,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因此,语感训练就要紧紧抓住语感点。
如,《孔子游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泗水河畔桃红柳绿……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怎么会流动呢?由于学生没有草原生活的经历,一时无法理解,教师三言两语也不容易讲清楚。
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逐步产生一幅画面:整个草原,翠绿的草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界线,就像绿色的海洋。
绿草在风的吹动下,微微摆动,给人以“欲流”的感觉。
接着我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无边无际的草原与天相接,浓郁的翠绿色,轻柔地、自然地、不间断地向远处延伸,一直伸到地平线,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草原,这就产生了“轻轻流入云际”的感觉。
只有让学生认真品味、想象这种境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才能变成便于学生感受和领悟的“图像”资料,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
三、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个别语言赖以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
它对语感起着直接作用。
同时,语境还孕育着语感,尤其是那些话中有话、弦外有音的隐含性语言。
倘若离开语境,那么,语感训练就成了纸上谈兵。
如,《清平乐·村居》一文中有这样的话:“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本是贬义词,常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但在文中作者却用来形容这对老夫妻的小儿子,是顽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勾勒了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子在溪边戏水、剥莲蓬的动人画面。
在教学中,多进行这样的讲解与训练,学生就会养成根据语境理解词义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因此,朱作仁教授曾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课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
四、调动情感,感悟积淀语感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情感不稳定,感悟文意不深刻。
教师如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初步学会感悟积淀语感,这也是一门艺术。
教师需用爱学生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能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如我教苏教版小语一年级下册《雨点》一文时,把课文插图做成活动的投影片,投影给学生看,用录音机配上课文的录音,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使学生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悟课文内容。
低年级的小学生记忆力强,所学的课文篇幅短小,可让学生多读多背,进而品味、积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情感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只有充满情感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沟通学生的情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用字里行间都涌动着情感的暖流去感染学生,在情感的海洋里获得恰当的理解和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春茂.杨屹与情趣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5.
[2]叶锋.小学生语感培养的四种方法.课程教育研究,2012-27.
[3]吴礼飞.关于语感培养的研究.人民教育网,2010-12.
[4]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专题行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徐庄镇小学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