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A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 《突发事件应对法》 ( 正确答案 )C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正确答案 )B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 、特别重大、重大二级特别重大、重大、一般三级3. 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 、行政责任B 、刑事责任C 、民事责任 ( 正确答案 )4. 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 ( 正确答案 )D 、特级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
A 、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正确答案 )C 、静观事态发展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 、监测与预报B 、监测与预防C 、监测与预警 ( 正确答案 )7.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 个人B 、企业事业单位C 、新闻媒体 ( 正确答案 )8.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
A 、 5 万元B 、 15 万元C 、 20 万元 ( 正确答案 )D 、 10 万元9.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红、橙、黄、蓝 ( 正确答案 )B 、红、黄、橙、绿C 、红、黄、绿、蓝D 、黄、红、橙、蓝10.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pptx
D、应急办
二、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的目的在于(ABCD)。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D、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2、以下关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活动的描述,哪些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应与以下哪些部门机构的突发事件信息
系 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ABCD)
A、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C、专业机构
D、监测网点
18、下列关于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报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 。 C、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 门
还 D、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8、__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
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
且 平时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ABC)
A、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B、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
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
事件的级别
C、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 息 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__通过并公布,自__起施行。
(A)A、2007年8月30日,2007年11月1日B、2007年8月30日,2007年10月1日C、2007年7月1日,2007年11月1日D、2007年7月1日,2007年10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实行的原则是(A)A、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B、预防为主,处置为辅C、属地管理,反应及时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哪一级别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A)A、特别重大B、重大C、较大D、一般4、国务院和__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C)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镇级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__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__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A)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一级人民政府C、上一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上一级人民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6、__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__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A)A、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B、卫生部,国务院有关部门C、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有关部门D、应急办,国务院有关部门7、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__规定。
(A)A、国务院B、卫生部C、红十字会D、应急办8、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的描述,哪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中?(A)A、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B、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C、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D、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9、__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东营市鑫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试题姓名考试时间成绩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
A.办事机构; B.办事机关;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
A.警告;B.罚款;C.停止其业务活动;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 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 D.应急处置期间;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
A.7章、70条; B.8章、70条; C.6章、60条; D.5章、60条;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A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 《突发事件应对法》 ( 正确答案 )C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正确答案 )B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 、特别重大、重大二级特别重大、重大、一般三级3. 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 、行政责任B 、刑事责任C 、民事责任 ( 正确答案 )4. 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 ( 正确答案 )D 、特级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
A 、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正确答案 )C 、静观事态发展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 、监测与预报B 、监测与预防C 、监测与预警 ( 正确答案 )7.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 个人B 、企业事业单位C 、新闻媒体 ( 正确答案 )8.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
A 、 5 万元B 、 15 万元C 、 20 万元 ( 正确答案 )D 、 10 万元9.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红、橙、黄、蓝 ( 正确答案 )B 、红、黄、橙、绿C 、红、黄、绿、蓝D 、黄、红、橙、蓝10.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答题
A、高致病性 B、中致病性 C、低致病性 D、非致病性 7、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应当采取 以下措施( )。 A、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信息监控、收集。 B、及时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警告或者劝告,宣传 应急和防止、减轻危害的常识。 C、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 产,并妥善处置。 D、要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 8、雷雨天在室外时,要远离( )。 A、大树 B、广告牌 C、低洼之处 D、高塔 9、突发公共事件具有( )等特点。 A、发生突然 B、起因复杂 C、难以把握 D、发生概率较大 10、危险化学品包括( )。 A、天然气 B、管道煤气 C、汽油 D、氰化物 11、各级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 )等职能。 A、值守应急 B、信息汇总 C、综合协调 D、安全保卫 1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 )等初起火灾。 A、油类 B、精密仪器 C、可燃气体 D、电器设备 13、以下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有( )。 A、民族宗教事件 B、火灾 C、恐怖袭击事件 D、核与辐射事故 14、高楼失火时,( )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 A、迅速跳楼 B、迅速乘坐电梯逃生C、保持镇静 D、不盲目行动 15、为防止亚硝酸盐中毒,应注意( )。 A、不购买散装食盐 B、不食用尚未腌透的腌菜 C、不食用工业用盐 D、谨慎食用有苦涩感的食物 16、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 )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3、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都设有( ),平时应加留心。
A、应急标志 B、防毒面罩 C、灭火器 D、消防栓
4、与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密切接触后,一般在( )天内发病。
A、5天
B、10天 C、14天 D、21天
《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题库(附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A、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B、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C、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D、全选答案:D2.国家是在采用一定的()的前提下进行社会管理的.A、阶级领导形式B、社会公众参与体系C、政治经济发展模式D、政权组织形式答案:D3.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
A、110;B、120;C、112;D、114答案:B4.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A5. ()是指根据情报信息和事件预测结果,用书面文字形式制作的、用以处置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采取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A、处置预案B、处置文案C、处置立案D、处置方案答案:A6.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答案:A7.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 是 ( )A、建立应急机制,做好预防工作B、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C、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D、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答案:C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同时波及多人甚至整个工作或生活的群体,这体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A、复杂性B、公共性C、危害性D、突发性答案:B9.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 ()A、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 《突发事件应对法》C、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答案:B10.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突发事件所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状态是:()A、已经造成B、可能造成C、不会造成D、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答案:D1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库《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一、填空题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Ⅰ级,用(红色)表示。
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6、《突发事件应对法》划定,国家树立同一领导、综合和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体例。
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否则划“×”)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当立即向地点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分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3.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5.任何单位和小我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6.按照社会危害水平、影响范围等身分,自然灾祸、事故灾难、大众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普通四级。
√7.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分该当按照划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分报告,必要时能够越级上报。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指:()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国务院有关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2.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参考答案:A3.《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参考答案:A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依据是有:()A、客观情况B、上级指示C、人民群众的意见D、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答案:D5.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参考答案:B6.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有预兆和“导火索”,因此,公务员首先要提高发现、捕捉、判断危机信息的能力,需具有:()A、以人为本B、危机风险意识C、为人民服务的意识D、责任到人参考答案:B7.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参考答案:D8.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可以划分的阶段不包括:()A、预测与预警B、应急处置C、恢复重建D、宣传培训参考答案:D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参考答案:A10.我国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是:()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参考答案:C11.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了:()A、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B、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C、国际交流与合作D、应急培训参考答案:B1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应急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试卷单位: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多少章和多少条?()A.7章、70条 B.8章、70条C.6章、60条 D.5章、60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什么时候起施行?()A.2007年10月1日B.2007年11月1日C.2007年12月1日D.2008年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获得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时间是:()A.2007年11月1日B.2007年8月30日C.2007年1月1日D.2008年1月1日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5、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监测与()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检查 B.预防 C.预报 D.预警6、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下列哪个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街道办事处 B.企业事业单位C.乡级人民政府 D.其他法人组织7、发布几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
()A.二、三级 B.三、四级C.一、二级 D.三级8、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什么颜色来标示?()A.黑色 B.白色 C.蓝色 D.绿色9、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奖金和什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__通过并公布,自__起施行。
(A)A、2007年8月30日,2007年11月1日B、2007年8月30日,2007年10月1日C、2007年7月1日,2007年11月1日D、2007年7月1日,2007年10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实行的原则是(A)A、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B、预防为主,处置为辅C、属地管理,反应及时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哪一级别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A)A、特别重大B、重大C、较大D、一般4、国务院和__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C)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镇级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__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__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A)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一级人民政府C、上一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上一级人民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6、__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__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A)A、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B、卫生部,国务院有关部门C、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有关部门D、应急办,国务院有关部门7、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__规定。
(A)A、国务院B、卫生部C、红十字会D、应急办8、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的描述,哪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中?(A)A、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B、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C、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D、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9、__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的实施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a.2021年8月30日;b.2021年11月1日;c.2021年1月1日;d.2021年12月31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区应急指挥中心隶属于区人民政府(a)。
a.办事机构;b.办事机关;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3.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造成严重突发事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可以处以最高数万元的罚款。
a.5万元;b.10万元;c.15万元d.20万元;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为(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以下颜色中的哪一个标记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法》的规定,如果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决定如何应对(d)。
a.警告;b.罚款;c.停止其业务活动;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区人民政府何时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b)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8.《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分为几章几条(一)。
a.7章、70条;b.8章、70条;c.6章、60条;d.5章、60条;9.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的表述是错误的(c)。
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10.《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响应法》下列哪项规定是正确的(a)紧急情况发生后的管辖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测验
B.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C.追究民事责任
D.追究刑事责任
AB?
?
19.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 )、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
B.有水喝;
C.有钱花;
D.有住处;
ABD??
?
20.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A?
?
28. 2008年举行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
A、奥运场馆安全
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
C、奥运设施安全
B?
?
29.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 )。
?
26.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C??
?
27.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 )”,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C.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
D.公布咨询电话
BC??
?
17. 某网站编造突发事件虚假信息,对此的处罚包括( )。
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B.后果严重的,暂停其业务活动
C.后果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题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类型?A. 自然灾害B. 事故灾难C. 公共卫生事件D. 经济危机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领导B. 分级负责C. 快速反应D. 强调保密3. 以下哪个机构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最高指挥机构?A. 国家应急管理部B. 公安部C. 卫生部D. 地方政府4.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分为几个级别?A. 3级B. 4级C. 5级D. 6级5.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以下哪个部门负责组织救援物资的调配?A. 交通部门B. 财政部门C. 物资部门D.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6.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 国家应急管理局C. 公安部D. 教育部7.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B.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二、判断题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依据。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经发布,即具有法律效力。
()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应由地方政府负责。
()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可以由企业自行组织。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注重实际操作性。
()7.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事件的潜在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作用。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有哪些?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包括哪些步骤?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有哪些形式?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频率应该是多久一次?四、论述题1. 结合实际案例,论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2. 分析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5. 如何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国际化水平?。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单选题)()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A.国务院有关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正确答案:D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划分依据的是()。
A.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B.突发事件发生的发展势态C.突发事件的种类D.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正确答案:C3、(单选题)()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公民B.法人C.其他组织D.全选正确答案:D4、(单选题)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A.客观B.及时C.全选D.真实正确答案:C5、(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A.启动应急预案B.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C.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D.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正确答案:C6、(单选题)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安全管理B.应急物资储备保障C.突发事件监测D.应急管理培训正确答案:A7、(单选题)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法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A.居民委员会B.公安机关C.司法机关D.村民委员会正确答案:B8、(单选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题库—单选题(共120题)1(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公众动员机制C.以人为本;D.统一指挥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
(B)A.安置B.抚慰C.补偿D.救助3.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
(C)A.三级B.四级C.一级D.二级4.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C)的原则。
A.控制为主B.处理为主C.预防为主5.预计将要发生较大(In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D)A.橙色B.红色C.蓝色D.黄色6.应急处置是一种怎样的强制性行政应急措施。
(D)A.固定B.永久C.长期D.暂时7.(B)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民政部门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国务院8.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
(C)A.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8.紧急状态和戒严C.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9.(D)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公安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10.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
(C)A.舆论关注度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B.人员伤亡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C.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D.经济损失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11.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是。
(B)A.社会保障机制B.社会管理机制C.社会安抚机制D.社会救助机制12.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13.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单选题)()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A.国务院有关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正确答案:D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划分依据的是()。
A.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B.突发事件发生的发展势态C.突发事件的种类D.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正确答案:C3、(单选题)()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公民B.法人C.其他组织D.全选正确答案:D4、(单选题)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A.客观B.及时C.全选D.真实正确答案:C5、(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A.启动应急预案B.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C.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D.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正确答案:C6、(单选题)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安全管理B.应急物资储备保障C.突发事件监测D.应急管理培训正确答案:A7、(单选题)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法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A.居民委员会B.公安机关C.司法机关D.村民委员会正确答案:B8、(单选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69号令颁布从2007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分7章70 条。
3、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4、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5、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6、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8、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能力。
9、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10、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上报。
11、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12、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和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13、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被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
14、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
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15、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16、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和事态;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17、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单位或者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
队伍。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20、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2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的专门训练。
22、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活动和必要的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23、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
24、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25、国家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
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畅通。
26、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27、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网络,划分区域,确定点,明确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
28、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
色、色、色和色标示,级为最高级别。
29、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事态发展;(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
(三)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30、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
31、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和工作的信息。
3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33、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和,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34、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标明危险,封锁危险,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35、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36、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
37、违反本法规定,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38、发生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
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