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历史非选择题解答技巧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技巧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技巧在文科当中,比较难学的当属文综了,比如文综当中的历史,有很多复杂的知识点,但如果我们能在答题时使用一些通用的万能句,那么我们在答历史题时就会更轻松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非选择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历史非选择题技巧历史大题答题思路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小编推荐:高考历史必考考点汇总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二.高中历史大题答题套路一、提炼(概括)要点型试题1、设问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特点(背景、影响、作用)”。
2、变式提问:“说明……阶段性特征”、“材料反映……的问题”等。
3、解题思路:①对材料分层提炼要点;尽量使用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案。
②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分角度提炼要点4、存在问题与对策:问题主要是答题角度单一、要点概括不全,或挂一漏万。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
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作者:————————————————————————————————日期:历史非选择题不同设问的答题方法总结【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的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主观题答题规范要求】文综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一、读题要规范:今年新课程高考试题都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读引言(题引)。
主观题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的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专题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
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例举1:2008届江苏高考题21.(10分)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这道题以社会史问题为立意,考查古代历史上小人物历史的相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思考的方向应当朝向相关的社会史内容。
高考必备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法总结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法总结一、解答非选择题整体把握:“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
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
“两个原则”:(1) 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
回答非选择题应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语言,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
(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在前面。
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
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二、解答非选择题具体步骤:第一步、审设问高考主观问答题的设问审读,一般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审答案来源纵观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据材料”,二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若是“据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依据材料作答,答案需要提炼、概括、归纳、抽象等;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在材料和教材中,作答既要充分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又要利用教材结合点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
二审时空限制要注意审清设问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时空范围;时空范围制约着解题的取向,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故要审清时空,并在一定时间、空间下理解和解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三审提示词语(即怎么答)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
常见提示语有:指出、概括、简述、分析、阐述、说明、论证、总结、评价(或评析、评论)、评述、比较等。
设问中的这些行为动词既体现了试题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因此,要认真审读设问中的这些提示语,准确掌握解题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联系教材知识,做出准确判断;联系题目提问,寻找相应信息;围绕观点组织材料。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
3.[2022·海南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①1870~1913年 ②1913~1950年 ③1950~1960年 ④1960~1970年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
24
45.5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1910
85
162.4
1913
100
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3分)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 说明。(5分)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3分)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3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3分)
[技法点拨] 一要认真审题; 二要依据材料作答: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通过贸易指数、贸易总额等数据直观 地告诉我们在1870~1914年经济全球化达到了小高潮的历史事实。既 要关注材料信息,更要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材料的时间来推断经济全球 化达到小高潮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 展示了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到三项指标的发 展趋势以及转折点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要结合所学知识,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条理作答。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是什么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是什么非选择题答题思路和技巧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非选择题答题思路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①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②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③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④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⑤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⑥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
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很多时候,同学们的历史分数总是忽高忽低,而影响分数的因数有很多,这其中属答题的思路和答题技巧最为重要,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思路和技巧,那么即使再难的题也能拿到分数,反之,简单的题都可能得不到分数,因此我们要从答题技巧、思路、规范等方面深入了解……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①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②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③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就是找段句号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④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⑤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
三、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
汉朝:郡国并行制。原因:刘邦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郡国 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秦制之得”作出合理的解释。(8 分)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 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 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 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 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 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 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 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 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与汉朝初期选择地方统治形式的不同及其原 因。(10分)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 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 献。(8分)
[解题指导]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核心词语。文字材料要仔细阅读,注意材料分为几
个层次,表达的关键信息,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商周文献、诸子之
读材料
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可知,以 “六经”为代表的先秦文献和秦汉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历史非选择题在考试中常常要求考生以较长的篇幅回答问题,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运用。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的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1. 理解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仔细阅读问题并确保理解其含义。
了解问题的要求是成功回答的关键,因此不要匆忙开始写作。
2. 分析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或要求。
这有助于确定需要涵盖的内容,规划论点和组织结构。
3. 确定主题句:在回答问题时,首先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
主题句应具有清晰的论点,并在整篇回答中得到充分阐述和支持。
4. 收集证据:为了支持主题句,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事实、数据和证据。
这些证据应有说服力,并与问题的要求相符合。
5. 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清晰地传达思想。
选择一个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的结构,例如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或重要性划分段落。
6. 平衡时间:如果问题要求回答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事件,应确保在回答中平衡地提及这些事件。
不要局限于特定的事件或时间段,而是充分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
7. 全面回答:试图全面回答问题,涵盖所有相关的方面和观点。
避免只重复表达一个观点,而是提供多个观点和解释,以展示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8. 使用历史术语和理论:在回答中使用适当的历史术语和理论,以展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不仅可以提高回答的准确性,还可以使回答更具学术性和权威性。
9. 确保准确性:历史非选择题要求回答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因此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
以确切的细节、具体的例子和正确的引用支持回答。
10. 高效使用时间:在写作之前花一些时间规划回答,确定重要的观点和论证策略。
然后,分配好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在考试时间内完成回答。
总之,对于历史非选择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精确陈述论点、深入挖掘证据和良好的组织结构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这些技巧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有效地回答历史非选择题。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在历史考试中,非选择题的答题陷阱也是变化多样,那么我们在答题时面对出题老师的试题,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材料三读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大意,明确主题。
细读:结合材料的关键要素(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标注出关键词备用,并厘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独立还是互补,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要点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 ,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能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答案组织三界定一要:界定好答案的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
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
二要: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等,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三要: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答题书写四注意一要注意: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注意:语句通顺、语言准确。
三要注意:在形式上“三化”:段落化,一问一段,直观简明;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问题和要点应标上序号。
四要注意: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多采用教材中出现的规律性、结论性语句,使要点“少而全”“多而不杂” ,力争齐全少失分。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答题方法(1)
非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一、非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1、审题(1)审题干要做到“三读”“二标”,心中有数“三读”第一遍,泛读。
了解材料和题干的大意,明确主题,不纠缠于个别字词。
第二遍,细读。
结合材料的说明(时间、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的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察的意图,以界定考察的时空阶段,弄清考察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
带着设问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独立还是互补),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明确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二标”“一标”:标出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重在“两头”(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的第一句,要么就是最后一句)。
“二标”:标出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
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进而连教材要点、列提纲,做到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丢。
(2)看设问:要做到“三界定”有的放矢。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的关键词,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课本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进而灵活的选取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三要界定好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项依据作出明确规定。
在阅读设问时,要弄清设问要求,明确是否有限定性条件。
在审题时最好用笔八限制条件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或疏忽。
2、非选择题的答题的基本方法(1)答题时“紧扣设问”做到“问什么答什么,量分答题”。
尽量将得分“关键词”写在前面。
(2)重组知识:在组织答案时要结合材料和设问的提示信息,对应好相应的历史阶段,进而回忆所学知识,重组知识要点。
(3)层次分明,面广点细。
组织答案要做到“简洁明了”:合理安排卷面空间,卷面清洁,字体工整,尽量不涂改,要段落话、要点化、序号话、不留空白。
2012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可编辑课件 解答启示、认识类设问非选择题的技巧
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请回答:
结合材料,谈谈在发挥儒家思想作用的问题上应吸取哪
些经验教训。
[解析] 第一步,审清设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经验教 训”,主体知识是儒家思想的作用,回答依据是四则材料。 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根据第一种中的(3)从要怎么样、 不要怎么样两大方面回答,根据第二种中的(3)从扬弃等方面 组织答案。 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材料1反映出“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思想为政治统治服务;材料2反映出朱熹对儒 家思想的发展(提出新主张);材料3讲了李贽不以孔子的言行 作为评价是非的标准;材料4讲了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国外) 的积极作用。
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2)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 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 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 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 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 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 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 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 本世纪初(注:20世纪)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 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 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
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符合国情、及时调整政
策等方面思考。 (3)文化方面,可从以下三点思考:①如何对待,从在批判中
继承、发展等方面思考;②如何认识,从文化活动或思想的地位、
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历史非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一般要求考生以较长篇幅的文字来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
这种题型通常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代等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解答历史非选择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1.理解问题:开始解答历史非选择题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背景、目的、所涉及的范围和要求,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和全面的。
2.分析问题:在解答问题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将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的部分,明确每个部分所要回答的内容,制定解答的整体框架。
分析问题有助于理清思路,提高解答效率。
3.查找相关知识:解答历史非选择题需要运用广泛的历史知识,因此,在解答问题之前,有必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籍,了解与问题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时代背景等,为解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依据。
4.构建论证结构:在解答历史非选择题时,需要合理构建论证结构。
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推理方式,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解答的内容,使解答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5.适当引用资料:在解答问题时,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史料和资料,以进一步支持解答的观点和结论。
引用资料可以提供问题的实证依据,增强解答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但需要注意,引用资料应当准确、全面、恰当,并在解答中进行恰到好处的运用。
6.分析论证:在解答历史非选择题时,需要对解答的论证进行分析。
对所提出的观点、论据和结论进行逻辑分析,考虑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论证,以确保解答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7.举例论证:在解答历史非选择题时,可以通过举例来论证观点。
选择与问题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或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和阐释,以支持解答的观点和结论。
举例论证能够让解答更具体、更生动,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8.批判性思考:在解答历史非选择题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对解答过程中提出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审视和评价,考虑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基本特色及答题技巧
2012 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及答题技巧1.基本构:一般由资料和成1)资料:波及史知或点知的文字资料或表资料2):主要有五大(1)依据资料(含表资料)归纳、剖析、概括、明、指出⋯⋯(2)依据资料(含表资料)并合所学知归纳、剖析、概括、明、指出⋯⋯(3)合所学知归纳、剖析、概括、明、指出⋯⋯(4)比两(或两以上)资料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5)述⋯⋯的启迪2.基本型:资料分析3.答案型:1)据答案根源分:(1)根源于资料的答案:指从指定资猜中归纳、或摘的答案。
比如:2007 高考文(一)第 38 (史)第( 1)的三个答案重点分来自资料一中的三段资料。
即“有助于大本国就,加国防建;禁运改了美国的政策,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国失掉得火的时机);争地常生化不行能由国会立法予以期确定,由行政部确定” 。
(2)根源于本的答案:指出自本的原、某种点、或见解等;比如:2007 高考文(一)第 40 (史)第( 1)的答案重点是来自教材中的原即“ 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3)根源于自己的答案:多指依据有关史知自己答案。
比如:2007 高考文(一)第 38 (史)第( 3)国背景的答案重点要求考生依据有关史知自己。
2)据答案内容分:(1)限制性或半限制性答案:指根源于本或资猜中的答案。
如:依据资料(含表资料)和部分依据资料(含表资料)并合所学知归纳、剖析、概括、明、指出⋯⋯(2)开放性答案:指根源于自己的答案。
如:启迪和部分合所学知回答。
3)据答案形式分:(1)列型:如:从指定资猜中归纳、或摘的答案;写出史人物或史事件等。
(2)述型:答案要行述。
4.解技巧1)解程掌握好五个:()、找(有关信息)、接(嫁接)、()、答(答案)(1)():是解的前提或解的基,一旦出,整个解都毫无心。
分两步:第一步是资料,建着去,可泛或,也可精。
第二步是,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中心,即答什么;其次要限制,主要指和空等限制;再次要分,正如对症下药,我答也要依据分写重点。
浅谈历史非选择题解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
的, 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 《 舒曼计划》 ( 1 9 5 0年 5月 9日)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 ②对 外推行统一 的关 税和贸易政策 。( 3 ) 问中“ 结 合” 、 ( 1 )在各成员 国之 间取 消商 品进 、出口的关税 和定 量限 流 动 ; “ 说 明” 是提示语 , “ 竞争 ” 、 “ 挑 战” 是关键词 , “ 西欧对美 国” 是 制, 以及具有 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 限定词 。 提示语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材料三的问题 , 说明什 ( 2 ) 建立对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 和共 同贸易政策 ; 么 ?“ 竞争 ” 和“ 挑 战” 。谁与谁 的竞争与挑 战? 西欧对美 国。此 ( 3 ) 在各成 员 国之 间, 废 除阻止人员 、 劳务和 资本 自由流 问的答案为 : 7 0 年代 以来 , 西欧迅速发展 , 在许多经济领域 已 动的各种 障碍 ; 赶上或超过美国 , 对 美 国 的经 济 霸 主 地 位 形 成挑 战 。 这里要说 《 欧洲经济共 同体 条约》 ( 1 9 5 7年 3 月2 5日)
史 地专 区
对 州
浅谈历史非选择题解答 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李清泉
开 训练 中最重要 的最基本 的题型 , 所 占分数 比例较大 , 是高考复习与训练 的重 头戏 。如 何在平常的训 练中教给学生基本 方法 ,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 这对于学生针 对高考 , 提升能 力 , 提 高得 分率是至关重 要 的。 根据多年辅导 高考 复习教学 的实践 ,我将历史非选择题 解题 的基本思路 和方法归纳 为“ 3 4 5 ” 。“ 3 ” 是指非选择题在设 问中 体现出的 3 个 重要语词 , 即提示语 、 限定词 、 关 键词( 或回答 内 容词 ) 。… 4 ’ 是指解 答非选择 题的 4 个基本要求 , 即①读懂 材 料, 明确主题 。围绕主题组织答案 , 也就 明确 了答题 的 目标 和 基本方 向。 ②带着 问题看材料 , 提炼有效信息 , 组织答 案。 明确 主题后 , 还必须根据设 问去细看材料 , 看材料 中哪些 内容对组 织答案是有效 的, 哪些 内容是无效的。一般来说 , 非选择题 中 的每一段材料都有有效信息 。 根据设 问去思考分析 , 从 而形成 相关答案 内容 。 ③根据设 问后 的给分 , 确定答案要点 。 一般正 规 的考试和训练 , 也包括 高考 , 每一个 问的后 面都 标有分数 , 标分 的 目的就是提醒你 , 此题 的得分是多少 , 此问的得分点有 几个 。一般来讲 , 一个得分点是两分 , 如果题后标有 6分 、 8 分 等, 这就提醒你此 问有 3 个或 4 个得分点 。明确 了得分 点 , 就 可避 免答 题零乱无 章 、 详 略不 当、 想 当然答题等现 象的 出现 , 因为一个得分点 , 往往就 只有一句话 。④ 问什么答什 么 , 一 问 答, 简明扼要 。 我们要 求历 史非选择题 的答案 , 一定要规范。 如何规范 , 不仅是 内容要准确 , 字迹要工整 , 语言要简 洁 , 答题 有序化 , 更 主要 的是设 问问什 么 , 你答什 么。问政治方面 的内 容你就不要答经济方面的内容。 问经济方面的 内容 , 你不要答 到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 , 所答 内容是不需要去发 挥的 。 “ 5 ” 是指在解题训 练中应形成 的 5 种能力 , 即审题 能力 、 知识的迁移能力 、 分析理解能力 、 归纳提炼 能力和文字表达能 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形 成是需要扎扎 实实 的训 练和较长时 期的积累 , 才可能达到 的。一旦形成 , 就会终身受益 。 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 国家统一起来 ,必须结束 长达百年 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 德的全部煤钢生产 置于一个其 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 的高级联 营机构 的管制之下 ……这样结 合起来 的联 营生产意 味着将来 在法德之 间发生 战争是 不可能
历史非选择题解答f方法
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
非选择题是文综卷历史学科的主要题型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检测考生的基础知识、历史思维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
高考中非选择题的失分率最高。
原因主要是考生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
1、要认真审题,扣准“五要素”;不要草率作答。
审题是解答好非选择题的关键一步。
千万不要匆忙作答,结果不是离题万里,就是要点缺失很多。
审题要“咬文嚼字”,主要是审“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
准确无误的审清“五要素”,对确定答题内容,紧扣题意,防止丢失要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1:2004年全国文综第37题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10分)要准确回答此题,必须审准本题的五要素:地点:伦敦、世界上、地球任何角落、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世界各个地方事件:打电话订购产品、把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动身去任何国家、金币……通行无阻关键词: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从中受益国家审清了以上五要素,抓住时间(20世纪初)、地点(伦敦)、人物(伦敦居民)就容易答出从中受益的主要是“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扣准事件(“打电话订购产品”、“把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金币……通行无阻”,就可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表现包括资本、商品、人员、货币的自由流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的历史进程。对中国近代化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 多种观点。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 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 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三个时期,并 沿着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观 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念转变”“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 (2)以上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重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从近代化的层次性立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 问题和对史实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 个层次,其关键在于利用时间限制筛选事件,“鸦片战 争后”的“观念转变”,应指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 后期的“器物变革”,指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的“制度变革”涉及的事件较多,要考虑全面。第二问 答题比较简单,注意语言要简炼,条理要清楚。
三、具体问题分析
怎样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 ⑴经济因素:看看经济是否发展;各地间的经 济联系是否加强;差距是否缩小;是否为国家统 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 ⑵政治因素:看看是否是人心所向;民族融 合是否加强;利于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否减弱 或消失。 ⑶核心力量:看看是否存在有实力、有影响、 有抱负的政治实体。 ⑷领导者的素质:看看策略是否正确;组织 是否有力;指挥是否得当。 以上诸条件中,⑴⑵是客观条件,⑶⑷是主观 条件。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 “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 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 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 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 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 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 “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 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例:阅读材料:(摘自邓中绵著《康熙》〃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 ……郑经以后的台湾政权,内部相互倾轧,矛盾重 重,已成为加重台湾人民苦难的割据势力。同时,郑氏集 团还经常窜犯大陆,使福建人民“内输官赋,外输郑饷”, 处于“十室九空”的破产地位。……1681年(康熙二十 年),姚启圣(清福建总督)向康熙帝上疏,提出郑经已 死,其子年幼,而内乱不息。……主张乘机统一台湾,并 推举熟悉水战的施琅为指挥官。康熙采纳了这一建议,并 提出,三藩叛乱,已经次第平复,“惟有海寇游魂,潜踞 台湾,尚为闽害”。……因而“特加擢用”授施琅为水师 提督官职,令其乘机收复澎湖、台湾。 ……这时,郑氏集团惧怕清兵打击,乘机派人携书 到福建,“请照高丽等外国例”,“愿称臣进贡,不剃发 登岸”。康熙帝得知后表示,台湾“不得与高丽比”。拒 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1683年,清军进入台 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2012高考历史方法技巧篇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方法
遂川中学 彭振文
一、问答题的种类
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 型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 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 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 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 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 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 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 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 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问: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清政府能 够一举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统一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好本题,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思 路明确,则会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顺着正确的思 路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则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答案要点: 经济上:1683年,康熙帝即位已有二十余年,清朝的 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最终完成国家统一 创造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一方面,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国家、 阻挠统一的企图,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得人心。 另一方面,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清朝政局稳定;消除割 据,实行统一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主观上: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怎样分析变法改革成败的原因?
怎样分析变法改革成败的原因?
例: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 界许多地区展开,同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有了相当的发展。(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潮流); ②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 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 统治(改革派力量强大,且扫除了主要阻力); 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 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措施正确得力,顺应历史潮流, 也反映出改革者素质好); 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 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 松的国际环境。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 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 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 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 动,给以综合归纳,先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 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 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 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开放型: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 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 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 的认识(体会)是……”等。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 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 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 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 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 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 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 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 “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 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 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 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 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 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高考试题均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构成。 但在题文中有时有合理省略的情况,合理的省略无损 于题意。 [例题]根据史实说明(提示项)近、现代史上(限定项) 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中心项)的原因 (求答项) 。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 度如何?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 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 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 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 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 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 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 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 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 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 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 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 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 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 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 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 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 人一目了然。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 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 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 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 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 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 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 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 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 分配答题时间。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 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 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 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 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 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 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 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 理、论证有力。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型、
2.综合型题: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模块、 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 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 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 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方法上 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 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 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 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 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 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 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 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 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 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 的重大变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 答的内容。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 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 面。 参考答案: (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2)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 (4)出现了新式学堂。 (5)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