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17(2)(pdf)
河南省2017届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17(3)(pdf)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济宁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共13分)【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④喧:通“谖”,遗忘。
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2)其母引刀裂.其织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答案:1.(1)常常犯错误。
(2)割断。
(每小题1分,共2分)2.(1)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译对“然后”“于”1分,译对大意1分。
共2分)(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译对“自是”“复”1分,译对大意1分。
共2分)(共4分)3.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2分)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4.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1分)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的道理。
(2分)(共3分)。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15(pdf)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1~7题。
(共19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______(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3分)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九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九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嘿,各位九年级的小伙伴们,距离2024年中考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了,是不是感觉时间紧迫,复习任务繁重呢?别担心,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份古诗文复习方案,让你的古诗文学习不再头疼,一起加油吧!一、复习目标1.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诗的格律、词的牌谱、文言文的语法等。
2.熟悉课内课外常见的古诗文,能够准确背诵、默写。
3.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4.做到古诗文阅读理解,提高答题准确率。
二、复习方法我们来说说复习方法。
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实用的技巧:1.制定复习计划。
把古诗文的复习任务分解到每一天,确保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
2.梳理知识点。
整理出古诗文的重点、难点,针对性地复习。
3.多读多背。
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4.做题巩固。
通过做历年中考真题、模拟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5.互动交流。
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交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三、复习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复习内容。
1.古诗词(1)掌握诗的格律。
了解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诗的格式,以及对应的平仄规律。
(2)背诵课内课外常见的古诗词。
这里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诗词选本。
(3)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学会从作者、时代背景、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2.文言文(1)掌握文言文的语法。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词类活用等。
(2)背诵课内课外常见的文言文。
如《论语》、《孟子》、《史记》等。
(3)分析文言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学会从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四、复习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1-3月):梳理古诗文的重点、难点,掌握基本知识。
2.第二阶段(4-6月):大量阅读、背诵古诗文,提高鉴赏能力。
4.第四阶段(10-12月):查漏补缺,强化训练,全面提高。
五、复习心态注意事项一:不要盲目背诵,要理解记忆有时候看到同学们拿着一本诗词,埋头苦背,其实这样效果并不好。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1(pdf)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1~3题。
(9分)【选段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段二】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
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请。
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
”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
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亦皆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知子之所以中乎?3.选段二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子列子主动采用了选段一中的两种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整体看选段二,作者从中得出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第三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1.(1)学过(旧)的知识。
(2)原因。
(每小题1分,共2分)2.(1)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改正。
(2)你知道你能射中的原因吗?(每小题2分,共4分)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向圣人学习)要学会找到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或:学习要抓规律或本质)(每空1分,共3分)。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17(2)(pdf)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共10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⑤,达则兼善天下⑥。
”【注】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即自得。
⑤独善其身:独指唯独;善指好、维护。
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⑥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后人改“兼善”为“兼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独行其道.2.翻译下列句子。
(2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甲文中孟子和景春对于“大丈夫”的认识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3分)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照应了乙文中的哪一句话?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3分)答案:1.(1)这。
(2)原则,行为准则。
(每小题1分,共2分)2.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丈夫(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意思对即可。
2分)3.景春和孟子对“什么是大丈夫”的认识具有明显区别,(1分)景春认为能威震诸侯,安坐家中就能使天下太平的人为大丈夫,(1分)而孟子则认为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10(pdf)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篇(一)于园【原文】于园在瓜洲①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②刺③,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④,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⑤碧窈⑥。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注释】①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市邗(hán)江区南,临长江。
②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
③刺:名帖。
这里用作动词,投下名帖。
④蒙丛:覆盖,丛生,草木茂盛的样子。
⑤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指舒坦。
⑥碧窈:碧绿幽远,幽深的草木丛中。
【译文】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叫做五里铺,它是富人于五所建筑的园子。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那么门上的钥匙就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
葆生的叔叔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的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于园中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堂屋前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有两丈高,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厅堂的后面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异的山峰和极深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起头来看莲花,反而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沟壑盘旋而下,好像螺蛳盘旋形的外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往后还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上。
(水阁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
坐在阁子里,给人以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瓜洲的各个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放置在于园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二)【原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3(pdf)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篇(一)鲁侯养鸟【原文】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①而觞②之于庙③。
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④以为膳。
鸟乃眩视⑤忧悲,不敢食一脔⑥,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⑦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注释】①御:用车子迎接。
②觞(shāng):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指敬酒。
③庙:祖庙。
④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猪、牛、羊三牲齐全的供品。
⑤眩(xuàn)视:眼睛发花。
⑥脔(luán):切碎的肉块。
⑦己养:供养自己的方法。
【译文】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用车子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
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
海鸟于是双目昏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
鲁国国君的这种做法,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豢养鸟的办法养鸟。
(二)庖丁解牛【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①,砉(xū)然响然,奏刀 (huō)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②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③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④大郤⑤,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⑥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⑦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⑧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①踦(yǐ):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16(pdf)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篇(一)【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岂,怎么。
【译文】齐桓公拜访一个叫稷的人,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见到他。
齐桓公的随从说:“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君,拜访一个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能见到,这也就可以停止了。
”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一个看轻功名利禄的人,当然轻视他的国君;如果他的国君轻视霸主之业,(自然)也会轻视有才能的人。
纵使稷先生轻视官职俸禄,我怎么能轻视霸主之业呢?”于是齐桓公见到了稷,(天下有才华的人听说这件事,感动于齐桓公的贤明)纷纷投奔他。
(二)《隆中对》节选【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
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注释】①器:重视。
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
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
④诣:去,到。
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⑤凡:总共。
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
⑦倾颓:崩溃。
⑧信:通“伸”,伸张。
⑨猖蹶:失败。
【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yuè)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河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类文阅读线上拓展1(pdf)
类文阅读线上拓展篇(一)【原文】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敧(qī):倾斜。
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译文】孔子参观周庙,看到倾斜的器皿。
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右座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
”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空了就会斜着。
孔子长叹道:“哎呀,哪里会有满而不倾覆的呢!”子路问:“敢问夫子,要保持满而不覆的状态,有什么办法吗?”孔子回答说:“聪明睿智而能自安于愚;功盖天下而能谦让自持;勇力足以震撼世界却能守之以怯懦;拥有四海的财富,却能谦逊自守。
这是所说的抑损的方法啊!”(二)【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节选自《论语》)【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得的知识,刻苦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
中考语文 古诗文创新复习方案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20(pdf)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共10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志.怪者也(2)庄子持竿不顾.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甲文以“天之苍苍”的实例侧重说明什么道理?(3分)4.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评析庄子的形象。
(3分)答案:1.(1)记载。
(2)回头看。
(每小题1分,共2分)2.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而看不到尽头呢?(意思对即可。
2分)3.以这些实例侧重说明的是“世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的活动都有所凭借,条件制约着逍遥的程度”这一道理。
(意思对即可。
共3分)4.庄子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淡泊名利,主张无为,具有浓厚的避世思想。
(意思对即可。
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汇要线上拓展篇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共10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乙】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⑤,达则兼善天下⑥。
”
【注】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即自得。
⑤独善其身:独指唯独;善指好、维护。
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⑥兼善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后人改“兼善”为“兼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独行其道.
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甲文中孟子和景春对于“大丈夫”的认识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3分)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照应了乙文中的哪一句话?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3分)
答案:1.(1)这。
(2)原则,行为准则。
(每小题1分,共2分)
2.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丈夫(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意思对即可。
2分)
3.景春和孟子对“什么是大丈夫”的认识具有明显区别,(1分)景春认为能威震诸侯,安坐家中就能使天下太平的人为大丈夫,(1分)而孟子则认为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1分)(意思对即可。
共3分)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分)理解:①心怀仁德,践行礼义。
②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
③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
(2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