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历史与社会人教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1

历史与社会人教八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1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

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明清朝代的更替;清初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年代尺朝代更替图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第五单元导言,明确两点“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横向比较: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

”明清时期,中国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但世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1)明朝疆域。

利用明朝疆域图,了解3点,明朝疆域的情况,明朝疆域和现在疆域的比较,明朝都城的变化。

(2)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提问:明朝立国近300年,在中国的王朝中,时间并不算短。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明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明初皇帝促进经济的措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

表现:国力的强大——郑和下西洋;赋役制度的改革(一条鞭法)——市镇经济的繁荣。

(3)明朝灭亡小结: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总要走向衰落、灭亡,明朝也不例外。

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了解明朝灭亡的情况。

展示材料:李自成农民起义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

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1
7.小结:构建本课时知识网络
作业:完成P1的练习
教学随笔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
1、明朝的建立
2、明朝疆域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4、明朝灭亡
二、清朝
1、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2、清初统治者的政策
教学反思(累计反思数)
5、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你知道清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吗? 满族
满族以前的名称是什么? 女真
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隋唐朝时期称为黑水靺鞨,唐末五代始称女真。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明朝前期,属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皇太极时,改族名为满洲,并改国号为清。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改称满族。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第1课时)
授课பைடு நூலகம்间
第2周周2
2月23日
累计教案数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李自成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你能从材料中找出一点理由吗?
明朝灭亡于农民起义,而这种灭亡应该有深层次的原因,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政治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自然原因: 连续旱灾
阅读课本P3页3则材料,并思考

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新教材_提纲

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新教材_提纲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提纲(重要资料 妥善保管)【本单元综合解说】本单元主要讲说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新高峰——明清两朝的统治(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和发展,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疆域版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新旧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君主专制统治高度膨胀。

清朝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钳制思想等政策,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因素的成长,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远离世界发展潮流一、明清帝国的兴替(二)、清朝(1616-1912):(女真努尔哈赤 皇太极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抵御外来侵略 (二)、加强边疆治理★★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难凭,在徳不在险”★★2.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西接西伯利亚清朝疆域版图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三、农耕文明的繁盛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二、★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二、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二、★★鸦片战争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对比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本单元综合解说】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与此同时,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人性取代神的权威,科学得到传播,自由平等思想广为弘扬。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英法先后掀起革命浪潮,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获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教学设计人教版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明清时期疆域范围;(2)了解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措施;(3)掌握明清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差异;(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史料的阅读、提炼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二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

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和导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清两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措施。

教学难点:明清两朝对民族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原因。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阅读地图,导入新课出示明朝疆域图,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找一找明朝中央周围存在的少数民族部落以及其他政权。

由此引出明朝东南沿海面临的问题。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突破重难点活动一: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措施(一)明朝1.东南沿海地区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概括明朝时期在东南沿海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

?明朝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学生整理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教师:补充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

他自幼刻苦好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

他17岁承袭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防倭事务。

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

?明清之际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资料1: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此后,荷兰殖民者不仅对占领区人民进行经济掠夺,还骚扰福建沿海,屠杀掠夺人口,拦劫中国商船,严重影响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

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知识点一:明清帝国的兴替(1)明朝建立:朱元璋(2)【明初统治措施及作用】:i)政治:强化皇权:①废丞相②创内阁③设厂卫特务机构ii)经济:经济恢复发展:①奖励垦荒②轻徭薄赋③提高手工匠身份iii)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3)明朝强盛的表现:①朱棣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又一强盛时期。

②【郑和下西洋】: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4)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闯王)】·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支持?·因为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起义军赈济贫穷,“平买平卖”等措施得到农民的支持,从而迅速发展。

(5)清朝建立:女真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皇太极改族名“满州” 改国号为“清”清初各民族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制止社会经济倒退,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社会经济发展。

■知识点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抗倭——戚继光——日本海盗——东南沿海(2)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熟记P5 图5-4,已备考查)【设立台湾府作用】: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3)雅克萨之战——中俄(4)明:防御政策(明长城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长城北部的蒙古族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5)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新疆!新疆!新疆!)★(6)清:★【怀柔政策】★修承德避暑山庄、喇嘛庙。

作用:接见……联络感情,加强民族感情,以巩固统治。

【一系列措施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知识点三:农耕文明的繁盛【农耕文明达到鼎盛!】(1)农业:①精耕细作②新品种(甘薯、玉米)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因人口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1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2. 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文天祥抗元④雅克萨之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便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 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4. 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这期间,担任后卫的9000名土尔扈特能干,在与追兵的殊死搏斗中全部壮烈牺牲。

当时的“追兵”是指()A.沙俄军队B.英国军队C.倭寇D.葡萄牙军队5. 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

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两端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

下列皇帝中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6.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

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7. 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

”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8. 下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1
①大一统:体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概念。
②汉武帝:代表这个历史时期的皇帝。
③农耕经济:支撑国家繁荣的经济基础。
④推恩令: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重要政策。
⑤郡国制:加强地方统治和管理的制度。
3.句或表述
① “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措施和农耕经济的繁荣,为我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 “农耕经济的繁荣背后,是汉武帝时期科技进步、水利兴修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典型例题讲解
八、典型例题讲解
1.题型一:选择题
题干: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
A.推行“推恩令”
B.设立郡国
C.发展商业贸易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的掌握。通过排除法,学生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题型二:简答题
题干:请简述汉武帝时期农耕经济繁荣的表现。
7.历史意义的解读:深入剖析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意义,包括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8.历史启示:从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9.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汉武帝时期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10.历史学习的方法:介绍如何有效地学习历史,包括研究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和思考历史意义等。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观点的论述能力。学生需要结合历史实际,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论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主要讲述了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措施和农耕经济的繁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大一统国家的概念,掌握汉武帝时期的统一措施,以及农耕经济在这个时期的繁荣表现。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影响;2.农耕经济在汉武帝时期的繁荣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汉唐盛世—新的大一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汉唐盛世—新的大一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汉唐盛世—新的大一统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汉唐盛世—新的大一统这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汉唐盛世—新的大一统》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第二课汉唐盛世—新的大一统教材分析本课时讲述的是西汉王朝通过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推行儒学教育、与匈奴和亲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修建道路交通网等活动,不仅加强了西汉王朝与周遍少数民族的联系,还大大开拓了帝国的疆土,在当时出现了巩固的大一统局面。

教学重点了解西汉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教学难点懂得新的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秦始皇在他自称皇帝的时候,曾经幻想他和他子孙的统治能够延续千秋万代,他的梦想实现了吗?新课教学:一、秦朝的灭亡1、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1)滥用民力——被征发修建骊山陵墓、阿旁宫的在250万人以上,超过了全国总人数的1/10。

(2)赋税沉重——农民收成的2/3都要交给国家。

(3)法律严苛——“族诛”、“连坐”等残酷刑罚,致使在道路上行走的人中,罪犯占了一半。

2、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教师补充起义的过程、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引导学生说明起义的意义: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是我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革命首创精神,在中国历永远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二、西汉的统治(师生共同补充楚汉之争的过程及结果。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1、刘邦实行分封制(1)原因:巩固刘家天下,实现长治久安(2)结果:诸侯王势力膨胀,不服从中央,威胁皇帝的和统治——“七国之乱”是例子学生结合教材讲述战乱的过程及结果。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学生阅读教材中河间王刘德觊觎皇位的故事及阅读卡,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原因及目的、“推恩令”的内容及后果。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人类文明的开端1.1 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掌握人类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人类的形成。

1.2 古代文明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掌握古代文明的成就。

教学内容: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兴衰2.1 封建社会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掌握封建社会的特点。

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形成、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2.2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过程,掌握封建社会的成就和问题。

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兴盛、封建社会的衰落、封建社会的遗产。

第三章:近代社会的变革3.1 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学习目标: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过程,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

3.2 工业革命与社会变革学习目标: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掌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第四章:现代社会的挑战4.1 世界大战与和平运动学习目标:了解世界大战的影响,掌握和平运动的发展。

教学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4.2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了解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掌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

教学内容:科技革命的起源、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发展。

第五章: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5.1 全球化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掌握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全球化的起源、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2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挑战与机遇学习目标: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挑战,掌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教学内容: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挑战、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学习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掌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1《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案2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有时候讲解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参与互动的时间不足。我需要更好地把握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2. 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未能充分满足: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存在差异,我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0. 现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简要介绍我国现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如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等。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情境模拟:我在课堂上设置了古代农耕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2. 互动讨论: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该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第5单元第1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课件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第5单元第1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课件1

2.结果:
明朝疆域
在地图上圈画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说一说与今日中国 版图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东北抵日本海、鄂 霍次克海,兀的河(今 乌拉河)流域,西北到 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 天的西藏、云南,东南 到海并及海外诸岛。 明朝为其后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及今天中国 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
明朝疆域图
明朝强化君权措施
原 因 概 1627年,陕西北部连发旱灾,官吏催逼赋税。高 况 迎详、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席卷陕西、河 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 ①明朝后期,政府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 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②后金用兵和连年天灾的重压。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是陕西米脂人,家 境贫寒,小时候曾为地主牧羊。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李 自成参加了起义队伍。他武艺出众,善于骑射,又有胆略, 号称闯将。1636年,起义军领袖高迎祥被俘牺牲,李自 成称闯王。1640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入河南,提出 “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城乡人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 速壮大。1643年,李自成占领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 权,国号大顺,年号永昌。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 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四月,李自成 率兵与吴三桂军队及清军大战于山海关,农民起义军失利, 李自成率农民军辗转撤退到湖北,在湖北通县九宫山遭地 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9岁。他的部众继续抗清斗 争,坚持了20年。
2.建立: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 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 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朱 元 璋
南京明故宫遗址
3.统一中国: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 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 统一中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农耕文明的繁盛)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新课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农耕文明的繁盛)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新课件

➢思想文化因素:◇◇文自艺然复科兴学以的来发的展思提想供解 了放 思想武器
➢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因素:◇◇腐 资产朽阶的级封建力量专壮制大统治和教会压迫。
矛盾 加深
➢国际因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启蒙运动的发展
兴起--英国(17世纪) 霍布斯、洛克是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最早
胡雪岩:著名的徽商, 早年在各省设立银号20 多处,资产最高达2000 万两以上。后又入朝为 官,所以历史上称“红 顶商人”
海外贸易的发达
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 600千克
1800年
10 442 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 600万两/年
教材1+1P44
3、启蒙思想家及观点
阅读课文,介绍三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主张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3、启蒙思想家及观点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18世纪法国启蒙思 想家,饱学多才。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 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 想。两入巴士底狱,三年流亡。他是公认的法 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民间私营手工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
商业经济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 逐渐兴起。(如方泰镇)
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 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
当时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向市镇; 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从数量上看,从事农业种 植的人越来越少,经商的人数大增。 原因: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越来越重;另外也与商品流通扩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大一统国家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2、掌握大一统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分析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之间的关系;4、思考大一统国家的优缺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导学内容:一、大一统国家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大一统国家是指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统一管理整个国家的政权和资源。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大一统国家。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往往会伴随着中央集权化的加强,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二、大一统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中央集权化的加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会使中央政府对整个国家的管理更加集中和强大,通过统一的政策和法律来规范经济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2. 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大一统国家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3. 交通建设的加强:大一统国家会重视交通建设,修筑道路、河渠等交通设施,促进各地资源的交流和流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之间的关系大一统国家的兴盛往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而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大一统国家的地位。

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加强交通建设等措施,大一统国家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四、大一统国家的优缺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 优点:大一统国家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统一政策和法律,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可以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实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2. 缺点:大一统国家可能会造成权力过于集中,影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能会限制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影响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

3.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现代社会,可以借鉴大一统国家的优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完善;可以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保持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以注重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明清帝国的兴替)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学课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明清帝国的兴替)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教学课件
结合教材和图册P6地图, 完成任务:
1、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概况。 2、农民起义得到农民支持原 因是什么?(提示:从起义军 的口号和做法角度思考) 3、明朝衰亡,清兵入关是因 为红颜祸国吗?明朝灭亡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起义军的做法满足 了农民对土地、粮 食的需求。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①明朝后期,政府日趋衰败,官
明治维新
导言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 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 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 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 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 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统 治




红、正蓝、正白、镶
黄、镶红、镶蓝、镶 八 白八旗。满洲制度规 旗 定,“八旗子弟,人
铠 尽为兵”,因此八旗
甲 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
清朝统一全国
(1)背景: 1、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 推翻明朝。
2、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 败起义军。
3、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撤出北京。
(2)行动: 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辽 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
1.原因:
(1)清初的二三十年间,政府推行大规模圈占 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和威胁逼迫汉 人剃发梳辫等弊政,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
(2)新成立的南明政权,在长江中下游和两广、 福建地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
(3)一些明末起义军余部联合南明,共同抗清。
2.结果:
(1)清初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促使统治者调整野蛮落 后的政策,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 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标要求
1.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及延续的时间,理 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 的历史人物, 认识这些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3.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大趋 势。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的概况。
知识要点
一、明帝国的兴衰 1.明朝的建立 (1)时间:1368 年。 (2)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3)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 2.明朝的疆域
明朝疆域最广时,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 的河(今乌第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 的西藏、云南,东南到今东海、南海并及于海外诸岛。
3.明朝的统治措施及其影响
(1)政治上: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 都北京等, 强化皇权, 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 格局。
(2)经济上:明初统治者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 手工匠身份, 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明 朝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刺激商品经济发 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2)弊政的影响 ①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反清复明)。
②社会经济倒退逆转。
(3)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
①原因: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
②结果: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以恢 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康乾 盛世)
例题精选
【例 1】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 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C.皇太极 B.朱元璋 D.李世民 (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时
期所起的重要作用的掌握。
【答案】 B
【方法指帝”可知此历史人物应该是明太祖朱 元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八下第二课 第一框 新的大一统课件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八下第二课 第一框 新的大一统课件 人教版

和亲政策效 果如何?
没从根本上解 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 时避免,为西 汉争取了发展 生产的时间。
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也;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败而不可食。
汉武帝即位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经济实 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制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 ——《史记·越世家》
异姓王——楚王韩信、韩王信、 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 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 。
公元前202年到公元
前195年,七年之间,汉
高祖借口他们谋反,将韩
信、彭越、英布、臧荼等
杀掉,张敖被废为列侯,
韩王信进入匈奴,仅留下
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
公元前195年,刘邦决定分封
同姓王,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
马,和大臣们歃血为盟“非刘氏
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把
全国二分之一的土地分给了刘家
的9位子弟,每块土地上建立一个
诸侯国,刘家的9位子弟是诸侯国
中的最高统治者——王,王是一
西汉初年来自北方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匈 奴
西春战战商夏周秋国国
秦西朝汉
(
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
山 古
太原。……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
战 指者十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
场 日而後罢去。《史记 汉高祖本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
教学难点
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






【新课导入】
朱八八的事儿
【讲授新课】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2.明朝疆域
利用明朝疆域图,了解3点,明朝疆域的情况,明朝疆域和现在疆域的比较,明朝都城的变化。
4、明朝灭亡 (探究被替的原因)
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总要走向衰落、灭亡,明朝也不例外。请同学们参考教材第3页,了解明朝灭亡的情况。 展示材料:
李自成农民起义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3月18日,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顺治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一说战死,另有出家之说等)。
李自成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你能从材料中找出一点理由吗?
明朝灭亡于农民起义,而这种灭亡应该有深层次的原因,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政治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
自然原因: 连续旱灾
阅读课本P3页3则材料,并思考
想一想,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探究兴的原因)
探究:明朝立国近300年,在中国的王朝中,时间并不算短。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明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 明初皇帝促进经济的措施: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
表现:
国力的强大——郑和下西洋
赋役制度的改革(一条鞭法) ——市镇经济的繁荣
7.小结:构建本课时知识网络
作业:完成P1的练习
教学随笔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
1、明朝的建立
2、明朝疆域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4、明朝灭亡
二、清朝
1、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2、清初统治者的政策
教学反思(累计反思数)
请阅读教材第4页,并思考:
(1)清初的统治为什么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 (2)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结果如何? (3)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
(1)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施加以调整。
6.课外拓展:
对照年代尺,写出每个朝代一个重要的人物,一个重要的事件。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5、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你知道清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吗? 满族
满族以前的名称是什么? 女真
女真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隋唐朝时期称为黑水靺鞨,唐末五代始称女真。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明朝前期,属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皇太极时,改族名为满洲,并改国号为清。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改称满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