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
[详细讲解]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
2、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
3、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②法国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又重行君主专制;民主与法制交替,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③美国共和政体: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南北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共和政体相对完善.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发展
明习惯 , 让学生树 立尊重 别人 ( 清洁 工 ) 的劳 史 时 期 的 横 断 面 上 , 个 字 只容 许 一 种 标 准 写 臣烈 士、 一 道德君子”的高度评价 , 蔡京则因人 品 动的观念 , 日久天长就可 以起到 潜移 默化 的教 法。 学生通过这个字就深刻理解 了法度 , ” 我借 的低下而被排除出宋代 四大书法家之列 。这些 育作用。我还要求学生把用过的废纸攒起来卖 机强化学 生的规范意识 , 对就是对 , 错就是 错 , 书法故事对学生是一种震撼 , 更是一种教育。 掉, 虽然 卖不 了几个 钱 , 是可 以增强 学生 的 来 不 得 半 点 含 糊 。这 样 就 可 以增 强 学 生 的是 非 但
发生 , 从根本上动摇 了旧的专制制度及其统 治 国的现代 化进 程 》 书中 , 出了世界现代 化 出现 按崭新生 产方式 形成 的不平 等的 国际分 一 提 的重 要支柱一 基督 教会 长期 以来 的权 威和 神 进 程的三次浪潮说 。他指出 , 一次现代化 浪 工。英国成为 当时世界 唯一 的工 业化中心 , 第 逐 圣地 位 , 表达 了新 兴资 产 阶级 的愿望 , 顺应 了 潮是 由第一次工业 革命 推动 的, 这是 由英 国开 渐建 立起地跨全球 的殖 民大帝 国 , 使英 国雄踞 现代化发展 的历史 潮流 ; 德兰和英 国发生 的 端然 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产生 了巨大 1世 纪 世 界 霸 主 地 位 。 尼 9
一
个 真正 的 “ 大西 洋革命时代 ” 。现代工业主
或译 民族 主义 ) 相结 合 , 形成 第一阶段 , 始 于 1世 纪前后 , 开 5 至第 一次 变 化 , 为西 欧在 世界范围 内首先启 动现代化进 义 与国家 主义 (
工业革命前夕 , 是现代 化的准备 阶段 。
传浅析世界历史现代化进程.doc
浅析世界历史现代化进程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至迄今其发展演进,总说就是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方式,渐次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何为现代化?简单说,作为一个世界性历史进程,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进程,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近代以来世界史上出现了三次现代化大浪潮。
15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西欧正孕育着现代化启动的基础,人们通常称之为“原初现代化”。
此时西欧经济上是各国商业资本和大西洋贸易兴起并向海外殖民扩张的进程;政治上王权兴起及随之而来的重商主义和中央集权化的进程;思想上是宗教改革、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进程;国际上是列国争雄互相淘汰和优胜劣败的进程。
从中孕育出了启动西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各种变革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早期商业化、早期工业化、世俗化等。
在蕴含着推动现代化变革的潜在要素的西欧诸国中,惟有英国首先具备了启动大变革的物质技术条件与社会前提。
第一次现代化大浪潮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由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进程。
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动不是现代生产力自发推动的,而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大革命与政治大革命共同推动的。
这里所说的政治大革命指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同时,1776年北美发生独立革命,1789年法国发生大革命,然后是19世纪席卷拉美的殖民地革命与40年代风靡欧洲的革命。
这些革命前后联成一气,构成一个完整的“大西洋革命”时代。
这一“独特的历史规定性”使历史上最大的经济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即现代工业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推动社会巨变的最大冲力,首先把西欧和北美局部地区卷入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浪潮中。
19世纪下增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于是形成了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
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分期
⑵同意第二种观点:其航行美洲目的是掠夺黄金,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
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 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 前的灾难。
⑶同意第三种观点:其虽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参见2),但客观上使掠夺
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西欧乃至世界 的进步。
(1) (2) (3) (4)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西欧各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2、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发现了许多未知的地方。 3、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 4、世界各地文明发生接触碰撞,开始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5、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6、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7、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主要事件 国家 探索方向 时间 人物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主要贡献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到达美洲大陆 实现环球航行
葡萄牙
西班牙
由西向东
由东向西
1487年 1497—1498年
1492年 1519—1522年
2、主要内容(开辟的新航路) (1)达伽马:欧洲→美洲 (2)哥伦布:欧洲→好望角→印度 (3)麦哲伦:欧洲→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世界现代化进程
第五阶段 经济工业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 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引起产业结构的变 化和世界经济格局 的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 会主义国家都推行 改革; 三种现代化模式并 存; 政治民主化 全球一体化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 的新科技革命兴起 为世界各国的密切 联系提供技术手段;
1945年二 战后至今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信息时代)
现代化的 稳定发展
90年代以来经济区 域化和全球化趋势 加强。
二、世界政治民主化
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 制民主。英、美、法、德四国的代议制民 主的核心是各国的政体,即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通过 英美、法德之间宪法比较,分析四国政体 的特点
本专题特征:17—19世纪,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 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打击,欧美的主要国 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建立起资产阶 级代议制。英、美、法、德四国近代资本 主义政体的建立和发展说明了其中的长期 性、反复性、艰巨性、曲折性,但是以法 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 政治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 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推论 判断
①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
②威廉二世上台后放弃了俾斯麦的 “大陆政策” ③二战后意志民族分裂为两个国家 ④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 制
普鲁士的制度比法国先进
易错知识点: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 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 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 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 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3)注意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 制统治是不同的。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 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 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全球化是指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拓展,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和不可逆转性特征。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世纪至19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期。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国家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扩张,开拓海外殖民地,建立了庞大的海上贸易网络。
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体现为贸易的拓展和殖民地的建立,为后来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时期。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开始大规模生产和流通。
同时,电信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国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的全球互联和产业链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纷纷涌现,全球贸易迅速增长。
第三阶段是21世纪至今的全球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信息交流和人员流动更加便捷,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国际间的机构合作和监管亦愈加频繁和紧密。
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体现为信息流、人员流、资本流和文化流的加速,不仅经济方面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政治和文化方面亦得到普遍关注。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全球化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资源和财富的集中掌握在少数国家和少数人手中,加剧了全球社会的不公平。
其次,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挑战。
而且,在全球产业链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位置较低、产业环节相对较为简单和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的波动和冲击。
最后,全球化可能也带来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比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各国和国际社会应积极开展合作,促进全球化的公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的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加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全球合作治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世界现代化进程
18世纪中叶:各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8世纪90年代--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始自纺织业,1793年怀特尼轧棉机; 交通航运富尔顿汽船、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发展 1861—1865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度,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以重工业为工业化标志;农 业机械化;20C初取代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头号工业化国家 1929--1933:美国股市暴跌,引发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 1933--1941:罗斯福新政,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美国走出危机 1944--1947: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国为策源地兴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3.贡献 政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法典》 经济: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思想:法国启蒙思想
4.启示 保持政治稳定有利于推进现代化; 从专制走向民主是历史发展趋势; 现代化进程中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美国 1.进程 1607--1775:殖民地时代 1775--1789:独立与建国 18世纪末--1865: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内战 1870—1913: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时期 1929--1941:危机与改革 1945至今:称霸--独霸世界 A.经济
英国通过政治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由一系列的技术发明而启动、推进工业革命, 为世界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范式。 法国以启蒙思想为先导,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并举,崛起为现代工业强国。 美利坚民族先凭借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继而启动工业革命向现代社会转 型,最后通过内战解决南北冲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 化国家。 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扫除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大障碍,走上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 亚洲的日本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国门后,求知识于世界,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现代化 经验而走上强国之路,最终摆脱民族危机,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跻身现代发达国 家之列。 德意志则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世 界一流工业强国。
(简化版)全球现代史阶段特征
(简化版)全球现代史阶段特征
简化版全球现代史阶段特征
1.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
- 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时期
-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 大航海时代的开始
-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如印刷术)
-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如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2.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
- 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农业革命的兴起
-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崛起
-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如蒸汽机的发明)
- 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3. 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0年至1945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影响
- 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发生和影响
- 社会政治思潮的变革(如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 科学和技术的新突破(如核能和航空技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全球战争的影响
4. 冷战时期(1945年至1991年)
-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与竞争
- 核武器的威胁和军备竞赛
- 全球政治格局的分裂与冲突
- 文化交流和科技竞赛的加剧
- 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非对齐运动的兴起
5. 当代全球化时期(1991年至今)
- 全球化的深入和加速
-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 经济全球化和去国家化趋势的加强
- 跨国公司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加
- 环境问题和全球性挑战的日益突出
以上是全球现代史各个阶段的简要特征。
每个阶段都对人类社会和全球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变革。
这些特征对了解历史和当前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版)全球当代史阶段特征
(详细版)全球当代史阶段特征冷战时期(1945-1991)1. 国际关系的两极化: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为东西方两个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形成对立局面。
2. 核武器的威胁:美国和苏联拥有庞大的核武库,互相威胁,给全球带来了持久的恐怖和不稳定。
3. 各种代理战争:受到美苏两个大国的操控,各国在世界各地发动代理战争,成为两个阵营间斗争的舞台。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后冷战时期(1991-至今)1. 全球化的加快: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迅速加速,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领域的全球互联互通成为主流趋势。
2. 新的威胁与挑战:冷战结束后,全球面临许多新的威胁与挑战,如恐怖主义、全球经济不平衡、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压力。
3. 国际关系的多极化: 冷战后,国际关系呈现出多极化的特点,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不再绝对,其他国家也开始崛起,形成了多个力量均衡的中心。
4.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流通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对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区域冲突的增加:后冷战时期,许多地区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引发了一系列地区冲突,如中东地区的冲突、非洲的战争等。
6. 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随着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地缘政治格局也在调整中,新的合作机制和地缘政治结构逐渐形成。
7. 文化多样性的推崇:全球化的同时,各国开始更加重视本土文化和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提倡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总结全球当代史涵盖了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两个主要阶段。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两极化,核武器威胁以及代理战争是主要特征。
而后冷战时期,全球化加速,新的威胁与挑战出现,国际关系多极化,信息时代到来,区域冲突增加,地缘政治格局调整和文化多样性推崇成为主要特征。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但大多数国家 仍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现代化的启动仍 举步维艰。
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法西斯主义与二战
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曲折和反动, 在20世纪上半期表现为两次世界大战和 法西斯主义,特别是法西斯主义,是人 类历史的大倒退,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 灾难和深刻的教训。
整 体
战后美国 主导的资
世 本主义经
界: 济体系
国际货币金融体 系(布雷顿森林 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区域集团化
欧洲一体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合作组织迅猛发展,整体世界 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 趋势大大加强。
科技文化:
相对论和量子论
现代主义流派(文学、美术、音乐)
1927年有声电影1935年彩色电影
1925年发明电视
1929年英国播送世界第一个电视节目
先进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军事;现代主义艺术 流派盛行,日益通俗化、大众化,在世界广为 流传;社会主义和亚非拉文学成就辉煌。影视 艺术产生发展。
第二阶段:整体世界的扩展(1945年--至今)
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关系:两极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北约与华约;美苏争霸)
多极化趋势(欧洲联合、日本崛起、 不结盟运动、中国发展、美国、俄罗 斯)
战后,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开始凸显,“冷战”、 两极格局开始。从60年代开始,欧共体、日本、 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90年代初,两极崩溃,“冷战”局面结束,世界 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但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中, 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一、14—16世纪西欧地区的历史运动明朝:政治上,废中书废丞相,
(准备阶段)(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设内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诞生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上,准备了条件。
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雏形八股取士,对外关系上,朝贡贸易。
二、17—19 政治上:(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空
世纪中叶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前强化
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进入工业文明社会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传播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对外:积极对外扩张殖民,由开放到海禁再到闭关锁国。
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两次鸦片战争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思想)
洋务运动(经济上,现代化开始)
(地主阶级改革派)
三、19世纪中叶政治上:(美俄日德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0世纪初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垄断小农经济开始逐步瓦解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上: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
主义的产生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对外: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政治上)(资产阶级改革派)
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
清末新政(地主阶级顽固派)
新文化运动(思想上)(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试论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
试论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是发展社会学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和与其对应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对比,得出全球化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划分的重要依据,并试从理论上阐述全球化过程与全球现代化历史分期之间的联系。
一,现代化的概念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在发展社会中,现代化是指在近现代化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或者说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众理性化、社会世俗化、社会组织的分化和整合等几个方面。
据此,我们才可以大致将世界的部分国家划分为现代化国家和非现代化国家,才可能进行接下来的研究。
二,全球化决定全球现代化进程本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美国,”现在却成为引领世界脚步的现代化国家,这本身就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学习、研究现代化的行列中。
21 欧洲人向美洲移民源于欧洲内外交困,需要金钱和活路。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建立是英国国内宗教、经济、政治、社会等矛盾的产物,也与英国同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争斗密切相关。
非洲黑人被动移民美洲则是为解决美洲种植园劳动力问题和与欧、亚、非、美之间获取高额贩奴利润的三角或多角贸易分不开。
美洲殖民地的建立既缓解了全球失衡,为欧洲人提供了购买亚洲产品的金银,又形成了新的供需矛盾,促成了新的全球失衡,迫使西欧部分国家在设法解决对东方贸易逆差的同时解决“重商主义”限制政策下向美洲和非洲以及澳洲提供武器和工业产品等问题。
这种产业压力无疑是英国和西欧几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推动力之一。
应当指出:这种压力当时的“工业大国”印度和中国都没有。
移民将各自故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等一切带到了美洲,与当地的土著文明和生态环境结合,形成了混合的新文明。
世界近代史分期详解
世界近代史分期14C——17C 17C——18C中期18C中期——19C中期19C晚期——20C初工业化的准备阶段,现代化的准备期工业化的准备阶段,现代化的准备期工业化的开始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工业化的完成阶段,第二次现代化浪潮阶段特征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巨大转折向着纵深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属于前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手工业迅速发展:①资本主义在农村和城市开始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②重商主义政策施行③英法工业资本较发达,荷兰商业资本尤其发达工业革命发生,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的主导地位,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公司&垄断组织)。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政治上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尼德兰革命:荷兰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①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并进一步完善②美国:独立,施行共和制、总统制、联邦制③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几经得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①英:1832年议会改革②美:1861-1865南北战争废除黑奴制③法:《1875年宪法》④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⑤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⑥德国:三次王朝战争,统一,确立君主立宪制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
①欧洲工人运动高涨:英国宪章运动②《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③第一国际建立,工人阶级走向联合④巴黎公社建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①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在经济模式的基础上趋于成熟。
②民主政治典型代表:英法美③德俄日虽有浓厚的封建残余,但毕竟向民主化道路迈进了一大步④工人运动:自发性的暴力政治斗争→合法的经济斗争思想上人文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德)人文主义高潮——启蒙运动(法)工业革命后的三大进步思潮。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特点?
责任内阁制
(2)材料二中,对于布莱尔追随美国参加伊拉克战争,你认为内阁成员应该持什 么意见? 赞同。因为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 (3)当时的英国女王如果持反对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的立场,布莱尔会不会因 此不出兵或者撤兵?为什么? 不会 因为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4)如果议会中的大多数议员反对参战,结果又会怎样?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而内阁要么 下台,要么就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世界现代化进程
第五阶段 经济工业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 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引起产业结构的变 化和世界经济格局 的调整;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 会主义国家都推行 改革; 三种现代化模式并 存; 政治民主化 全球一体化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 的新科技革命兴起 为世界各国的密切 联系提供技术手段;
1945年二 战后至今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19世纪出现三股 进步潮流:自由 主义、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19世 纪六七十年代的 资产阶级革命和 改革导致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确立起来。
为夺取工业原料 和倾销市场,资 本主义展开全球 范围的殖民扩张, 19世纪中后期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 初步形成。
世界现代化进程
第三阶段
经济工业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 致资本主义经济高 速发展(不平衡加 剧)并产生了垄断 组织, 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建立起以重 工业为主导的工业 体系,基本上实现 了工业化,完成了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的转型。
联邦政府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横向分权制衡 纵向 分权 制衡 州政府 州长 州议会 州法院 横向分权制衡
地 方
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力运行机制
世界现代化化进程概说
工业 文明 发展 进程
工业革命~ 19世纪末 20世纪上 半期 二战后~20 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 代以来
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
人类文明进程的方向图
发 展 水 平
方向
1900-1950年的世界现代化 1900-1950年的世界现代化
• 没有一个国家完成现代化 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工业化、城市化、 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工业化、城市化、民 主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家庭机械电气化 40年代:自动化、电子计算机 40年代 自动化、 年代:
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类型 内发型 工业文明
转 变
内发 型现 代化
西欧、 西欧、 北美的 一些国 家
农业 文明
类 型
传导型 工业文明
传导 型现 代化
中国、 中国、 日本、 日本、 土耳其 等国家
16世纪初~ 18世纪工业 革命前
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原初现代化),首先 在西欧兴起 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从西欧扩展到 全球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 来的巨大震荡,以及人 类的调整与探索 人类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 础上,使工业文明得以顺 利推进 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阶段
未来50年世界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未来50年世界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 第二次现代化模式 • 追赶现代化模式 • 综合现代化模式
发 展 水 平
方向
发 展 水 平
追赶现代化
方向
综合现代化
A、B、C、D、E、F分别代表什么文明 、 、 、 、 、 分别代表什么文明 分别代表什么文明?
文明
F
E
A
B
D C
图中开辟白、 图中开辟白、黑、蓝、红色航海线路的航海家分别是谁? 红色航海线路的航海家分别是谁?
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世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一.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二.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三.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革命风暴)四.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五.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年~1945年)1、战后初期(1918年~1923年),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20年代(1923年~1929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3、30年代(1929年~1939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4、二战时期(1939年~1945年),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六.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1945年~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1950年~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倔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为美日欧三足鼎立。
3、1973年~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
(“滞胀”阶段)4、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5、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Ⅱ.经济的工业化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一)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确立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世界现代化进程
世界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波及全球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既是人类社会谋求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方向。
现代化源于西欧,是伴随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所聚积的强大内动力而兴起的。
英国、法国和德国是西欧最早启动现代化的国家,并且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
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表明,现代化并不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彰显出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或多元性。
16世纪以后,西欧地区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等。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此后,工业革命推动的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等,北美、东亚的美国和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
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通过殖民主义方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世界体系。
在20世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展开了多次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形成了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人类选择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名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获得名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名族特色的、多样的现代化模式。
目前,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运动仍然在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将把世界历史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英国的现代化:14—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建立民族国家。
圈地运动开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英国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加强王权,稳定社会,争霸海上,开拓海外贸易(重商主义)。
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位,斯图亚特王朝开始。
1640年英国爆发清教徒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是发展社会学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和与其对应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对比,得出全球化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分期划分的重要依据,并试从理论上阐述全球化过程与全球现代化历史分期之间的联系。
一,现代化的概念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在发展社会中,现代化是指在近现代化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或者说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众理性化、社会世俗化、社会组织的分化和整合等几个方面。
据此,我们才可以大致将世界的部分国家划分为现代化国家和非现代化国家,才可能进行接下来的研究。
二,全球化决定全球现代化进程本来这世上并没有一个“美国,”现在却成为引领世界脚步的现代化国家,这本身就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学习、研究现代化的行列中。
21 欧洲人向美洲移民源于欧洲内外交困,需要金钱和活路。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建立是英国国内宗教、经济、政治、社会等矛盾的产物,也与英国同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争斗密切相关。
非洲黑人被动移民美洲则是为解决美洲种植园劳动力问题和与欧、亚、非、美之间获取高额贩奴利润的三角或多角贸易分不开。
美洲殖民地的建立既缓解了全球失衡,为欧洲人提供了购买亚洲产品的金银,又形成了新的供需矛盾,促成了新的全球失衡,迫使西欧部分国家在设法解决对东方贸易逆差的同时解决“重商主义”限制政策下向美洲和非洲以及澳洲提供武器和工业产品等问题。
这种产业压力无疑是英国和西欧几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推动力之一。
应当指出:这种压力当时的“工业大国”印度和中国都没有。
移民将各自故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等一切带到了美洲,与当地的土著文明和生态环境结合,形成了混合的新文明。
这种新文明产生于双向和多向的交流融合,既不是简单地“欧化”也不是完全原创的“美化”,而是“混合化”,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多样共存,汇集了欧洲、亚洲(最初通过欧洲移民,而后是亚洲移民)、非洲和美洲文明精华的全球结晶。
这个全球性文明移植和融合的过程是英属美洲殖民地和独立后的美国现代化的基础和特点:继承和发扬了全球不同层次的多样文明。
因而,可以说:“美国”这棵新树的根须越过几个大洋深植于欧洲、非洲和亚洲,贪婪地从那里吮吸着从人种到物种和文明的一切养分,才得以茁壮成长。
一句话,美国的“现代化”只是全球文明融合创新的过程的一个小小亮点。
独立后,美国在经济和文化上并没有立即摆脱英国,而是更加密切了。
18世纪末轧棉机在美国的发明使美国南部成为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原料基地。
同时,英国禁止向美国出口机器的报复性禁令并没有挡住走私和英国移民凭记忆和经验在美国复制英国的技术、机器、工厂制度和管理方法。
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工业在摆脱了英国殖民地时期“重商主义”限制政策之后的发展无疑乘了英国产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吸纳了英国/欧洲棉纺织、蒸汽机、冶金、机器制造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精华并改造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轧棉机、轮船和后来的电报、电话、汽车、飞机等许许多多发明创造。
如果说,美国的诞生为全球产业革命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的话,那么,美国的“现代化”无疑得益于全球失衡的大势和英国/欧洲的科技发展。
欧洲各国的全球争夺和自顾不暇给美国的独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俄国等国有的忙于国内的政治革命和改革,有的忙于统一战争,有的卷入殖民地起义和对华鸦片战争等。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充分利用了有利时机以极为微小的代价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纳,从西班牙“购买了”佛罗里达,通过同墨西哥的战争获得大片领土,并从俄国廉价购买了阿拉斯加。
美国顺利完成贯通大陆领土扩并通过内战解决了南北发展冲突,为重建时期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美国在19 世纪末叶在经济上已经可以与欧洲国家分庭抗礼,但美国全球地位的改变依然有待全球失衡的机遇。
20 世纪前半期以欧洲和亚洲国家为主战场的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工业和整个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了决定性的机遇,美国成为大后方和生产基地,军火和军需工业拉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甚至一战后,美国在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从本质上看也是一次被动的经济自我调整和升级,在大破产的基础上资本进一步集中,产业结构重新整合,科学技术更新换代。
这个积极结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军火和军需生产能力中不难看出。
全球失衡导致的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全球功能:从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从陆地大国变为拥有强大制空和制海权的全球大国,从政治大国变为首领西方国家的霸权国家。
两次大战中和战后逃亡和移居美国的欧亚科技和文化精英更使美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发达创新。
这一切的“现代化”看上去是“美国的”,但实际上是“全球的”。
美国作为功能载体汇萃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并发扬光大。
二战后,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垒的冷战和局部地区的热战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中的霸主地位,也强化了美国的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掌控资本主义世界的能力并从中获取了最大的一份。
美国帮助欧洲复兴,支持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亚洲战略伙伴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
除政治上和军事上这些国家和地区位于冷战前沿必须支持外,经济上美援的回报也异常丰厚,各国用“美援”购买美国军火、设备、技术和各种产品,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美国政治文化领域的现代化也是如此。
美国的政治文化源于欧洲并在美国延续发展,故而美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发扬了欧洲启蒙运动并将其思想精髓,结晶于《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等法律文件。
美国的两党政治和议会体制也承传于英国反对专制王权的成果并根据美国的国情加以创新。
美国政治斗争,从独立战争、废奴运动和内战、民主改革和民权运动乃至当代人权斗争等等虽然具有“美国特色”,但从全球史的角度看,都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一部分。
正如英国的“现代化”一样,美国的“现代化”也只有放到全球失衡的大势中才能读解清楚。
可以说,全球化造就了一个美国。
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全球失衡的受益者,大势使然,全球文明共同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强大美国,使之成为当今这个全球文明“宠坏了的”儿子。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始于近代, 迄今已有百余年。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序幕, 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隆隆炮声中开启的。
鸦片战争的失败, 使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 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就是“坚船利炮”及其背后那庞大的制造技术。
要挽救民族危机, 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必须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制造技术。
由这一认识所导发的中国现代化在实践中的起动, 是洋务运动的兴起。
自19 世纪印年代始到卯年代初, 历时30 年的洋务运动, 从“求强”的意义上讲是不成功的; 但这30 年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 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矿企业, 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等方面, 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标志着中国军事与经济现代化的起动, 是中国防卫型现代化和初始工业化迈出的第一步。
甲午战败, 接踵而至的列强瓜分狂潮, 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深入思考洋务运动“求强”未能成功的原因, 认识到只求“坚船利炮”是不能解救民族危机的。
要使中国由弱败而富强, 必须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 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的模式, 全面改造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和军事制度等。
于是有了资产阶级上层发动的以推进民主宪政为目标的维新变法, 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始起动。
这一历史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是为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 看到不推翻旧的落后的封建制度, 建立起新的现代化的社会新制度, 中国就不能真正富强。
所以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建立中华民国。
这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一大壮举。
诚然,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结局都是失败的, 均未能成其正果, 但它们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动和进一步推进, 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同时, 无论是维新变法的改良派, 还是孙中山的革命民主派, 都看到和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人的现代化问题。
这一问题的提出, 其贡献是具有开拓性的。
五四运动, 无论是作为以追求“民主”与“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还是作为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爱国政治运动, 都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转变起着别无他代的推动作用。
这是因为, 经过五四运动, 全民族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化思想观念有了显者的增强,以开放性、进取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现代化意识也大为提高。
特别是随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中国不仅有了真正能够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的阶级力量, 同时也找到了确实能够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的理论武器, 而且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够胜任组织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精英人才。
所以, 五四之后, 中国现代化从指导理论、领导力量、方向目标和实现途径等等, 都有了完全的转变。
正是这个转变,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才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中国由被动现代化转向主动现代化, 由旧式现代化转为新型现代化。
中国作为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内部没有民主制度的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要实现现代化, 其先决条件是必须实现民族独立、政治统一、国家解放和人民民主。
而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均未实现, 因此中国一直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自1 92 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也焕然一新。
以毛泽东为核心领袖的中国共产党,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领导中国人民址过20 多年的浴血奋战, 推翻了三座大山,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了腐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 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政治统一、国家解放和人民民主。
从而扫除了长期阻碍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主要障碍, 取得了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权力。
这一权力的取得,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它开辟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成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坚实基础, 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随之, 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起点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19 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