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破坏考
转载:古代河西走廊的环境问题《河西史探》
转载:古代河西走廊的环境问题《河西史探》••古代河西走廊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在政治、军事和中西交通方面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中央王朝以及地方割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河西的经营和开发。
其间,令人尤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人们尽量利用天然环境发展农牧经济,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至唐代,这里已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史称“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但是,自西汉至清末近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种种原因,人类的活动却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地制约了河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正确审视历史上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问题的存在••环境问题是指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下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在古代河西走廊两千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天然绿洲的沙漠化••河西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历史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地方的天然绿洲沙漠化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典型的区域主要有:••1.石羊河下游民勤西沙窝古绿洲••在今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的西部,有一条南北长135km,宽20~30km的沙漠化地带,俗称西沙窝。
如今在这片茫茫沙海中还残存着沙井柳湖墩、黄蒿井、黄土槽、端子号等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并由北向南依次排布着三角城、连城、古城、文一古城等多座废墟,其周围还暴露着各种丰富的古代遗物和成片的古弃耕地,向人们昭示着昔日绿洲的繁荣。
据李并成先生考证,连城和文一古城遗址分别是西汉武威郡所辖武威县和宣威县治所;最北端的三角城遗址是汉代一处城障烽燧;处于连城和文一古城之间的古城汉时称平泽亭或晏然亭。
汉代这里曾是一个土地肥沃、五谷丰登的地区,史称武威(即连城遗址)以西地方,“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
”从这些城址的设置和史料反映的情况看,汉代石羊河下游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正是在今天沙浪滚滚的西沙窝地区展开的。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考点大全笔记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考点大全笔记选择题1、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大力冶炼钢铁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答案:B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主要是减少钢铁和煤炭产业等污染严重的产业,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项A,C,D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措施会加速东北地区资源枯竭,故B正确。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点是传统工业的转型,现在传统工业主要是向节能型高科技产业转变。
2、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C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相关知识,需要识记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C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西北地区,这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水气的影响,降水十分稀少,植被以荒漠为主,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4、塔里木河的河水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A.雨水,夏季B.雨水,冬季C.冰雪融水,夏季D.冰雪融水,冬季答案:C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河水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在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水就多,所以汛期出现在夏季。
故选C。
5、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A.林业基地B.渔业基地C.商品粮基地D.畜牧业基地答案:D西北地区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主要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这里有我国的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因此选D。
小提示: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影响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因素及一次典型沙尘暴过程的分析
影响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因素及一次典型沙尘暴过程的分析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强、特强沙尘暴的多发、频发区,沙尘暴对生产生活,气候环境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一方面综合分析影响河西走廊沙尘暴过程的动力因素,下垫面因素,与温度降水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地面系统,3小时一次的地面观测资料,气溶胶光学厚度图等分析了2010年4月24日的一次特强沙尘暴的天气过程。
结果表明:地面冷锋和热低压的加强,加大了冷锋前后的气压梯度,冷锋前后的ΔP 3达到+10hpa,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强烈的热力不稳定条件;中西伯利亚至新疆地区形成一狭长深厚的低压槽,自中西部利亚延伸到新疆东南部,穿过青海北部甘肃中部一带,风速较大,形成了一支风速大于20m/s的强西风带;亚欧中高纬地区进行了一次从纬向环流向经向环流变化的过程。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低值变化与沙尘暴过境前中后时期有一个很好对应,过境前低,过境时骤增,过境后高转低,比较直观反映出了本次沙尘暴的过程。
关键词:河西走廊;强沙尘暴;天气系统;气溶胶光学厚度第一章引言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百余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
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走廊西部,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其逼近,周围沙源丰富,植被覆盖稀少,气候干旱少雨,冬春换季时冷空气活动频繁,更是我国沙尘暴天气的高发区及重灾区之一。
沙尘暴也称沙暴或尘暴,是指强风扬起地面的尘沙, 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风沙现象。
它作为一种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强的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环境问题,造成一系列气候效应[1][2],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3]。
但是陈锦,李东庆等[4]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表明近40年河西走廊沙尘暴天气频率呈递减趋势,但强、特强沙尘暴仍时有发生。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2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52(2022湖南临澧一中质检)河西走廊地区的沙丘地貌以流动沙丘为主(见下图),其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向。
当地沙丘往往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或散布于绿洲边缘。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中,地理位置与当地主导风向搭配正确的是( )①河西走廊东北侧——东北风②河西走廊东北侧——西北风③河西走廊西北侧——西北风④河西走廊西北侧——东北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从沙源角度分析,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流动沙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绿洲内部固定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B.砾质戈壁及风蚀地提供了丰富沙源C.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D.黄土高原土壤受风力作用吹拂至此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东北侧沙丘为西北—东南走向,西北侧沙丘为东北—西南走向,其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向,输沙风向控制着区域近地表的输沙过程,进而控制着沙丘的走向和移动,故河西走廊西北侧为东北风,东北侧为西北风,②④对,D正确。
第2题,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流动沙丘主要是由绿洲边缘的砾质戈壁及风蚀地提供了丰富的沙源,B正确;绿洲内部固定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应该导致绿洲内部沙丘的形成,A错误;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堆起的沙丘应该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C错误;由沙丘的走向可知,该地盛行风以东北风与西北风为主,黄土高原在河西走廊的东南方向,该地沙源不会来自黄土高原,D错误。
(2022河北秦皇岛一中模拟)营建人工植被是防治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较为有效的办法之一,但防护林的防风固沙作用因风向、植被类型等的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吉兰泰盐湖(105°9'35″E~105°9'46″E,39°38'N~39°49'N)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其防护体系显著减轻当地土壤风蚀、减少盐湖湖面积沙。
高中地理高考——河西走廊
一:三大水系
①石羊河水系。
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
东部为腾格里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②黑河水系。
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
大部分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
唯张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是河西重要农业区。
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
③疏勒河水系。
位于走廊西端。
南有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石质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马鬃山。
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
绿洲外围有面积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
二:发展农业的优势:
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特别适于瓜果糖份的
三:生态问题
三大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和永久性雪盖面积的减少,部分地区生态问题激化。
河西走廊自然地理讨论
河西走廊自然地理讨论(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河西走廊自然地理讨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壮摘要:甘肃全境的地理环境分异非常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周围地理环境的特定关系, 历史上曾是中原通往西域、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必经之路,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
河西走廊也是北方草原民族与黄河上游以及甘、青、川交界地区民族往来的通道。
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的气候、河流、土壤等自然地理状况,并把河西走廊划分了四个自然区域,总结其区域特点。
关键词:河西走廊甘肃区划绿洲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的西北部,包括酒泉、张掖、武威三地区,以及嘉峪关和金昌二市。
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0%,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8%。
河西走廊大致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大部地区海拔为1000-2000m,南部靠近祁连山地地带海拔高达2500m。
走廊南面的祁连山延绵起伏、雪岭横空、冰峰峻峭,春天过后,千峰消融,溪涧争流,给河西走廊带来了灌溉水源。
在灌溉所及的大片土地上,是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成片绿洲,在石羊河水系中下游有武威、永昌、民勤绿洲,黑河水系中下游有张掖、酒泉绿洲,疏勒河水系中下游有玉门、安西、敦煌绿洲。
走廊东部与西部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差异,张掖以东地区有黄土分布,愈往东愈厚;张掖以西分布着戈壁、沙漠面积逐渐增大,还有盐沼分布。
第一节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位于祖国西北部,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祁连山脉与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地带,在甘肃境内总面积270198km2,也包括阿拉善高原的一些地区。
河西走廊南倚青藏高原,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东连黄土高原,西通塔里木盆地。
将中国典型的四大板块连接起来,这四大板块,不同的地貌、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文化,却共同拥有河西走廊这一交通出口,此通道的方便,别无他处。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调研报告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干燥河谷。
由于气候独特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迹象。
首先,河西走廊的水资源短缺是主要问题之一。
这个地区属于干旱地带,降水量非常有限。
此外,由于清洁水资源的匮乏和过度开采,河流和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这导致了养殖业和农业的困境,同时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河西走廊的土壤质量也存在严重问题。
正因为气候干燥,河西走廊的土壤含水量很低,有机质含量不足。
这导致土壤持水能力差,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此外,盐碱化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农田遭受了盐碱化的威胁,使得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生计受到了严重影响。
还有,河西走廊的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
由于干旱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
大片的草原退化为沙漠,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对于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改善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河流和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的发生。
此外,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推行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提高河西走廊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最后,制定和执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规定,加大对非法开采和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保护文化。
总之,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我们有望改善和恢复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各方合作努力下,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3.2.1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解析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问题导引】 1.怎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2.你知道应该怎样治理水土流失吗?
1.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 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 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域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宁夏平原一带。该地带是我国半湿
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甲地在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是
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乙地是宁夏平原,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发
农业技术措施
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 采取种树种 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
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 草、封山育 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
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 林等植被绿 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
固定,使其不再继续 化的方法进 作轮作、套种耕种、提高
发生和发展
行治理
复种指数等
【误区点拨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生态问题,但是 其形成条件和空间分布不同。荒漠化的类型较多,其中沙漠化 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而水土流失必须有水参与,主要 发生在降水量大且降水变率大的地区。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 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 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通过改变自 然条件而产生影响。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 伐等。
5.理顺答案:最后,在确定出所有的框中内容之后,按箭头连 结关系,重新理顺一遍,对应涉及的地理规律或原理,进行查 缺补漏,确保对应完整准确。
41-荒漠化的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
库姆塔格
呼伦贝尔
读图回答:
1、这三地气候类型是 温带季风和大陆性气候
2、由图中资料推测洪都拉庙 可能在化德的 西 面,判断 理由是: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逐。渐递
减,洪都拉庙降水比化德少 3、这三地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 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这反映自然带 从沿海向内陆 的
地域分异规律。
4、由图可知,制约我国西北 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是 水分 条件,人类在该地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联合国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地球表面1/3面 临荒漠化威胁,非洲46%的土地和4.85亿人口 已受到荒漠化影响,亚洲一半以上的干旱地区也受到 荒漠化的影响,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 美元的经济损失。土地荒漠化后就成为不毛之地,而 且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 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目前全球2/3的饥饿 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其中一半生活在 土地荒漠化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 人们处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可以说,荒漠化与贫困密 不可分。荒漠化位居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
D、 ③④
A、过度开垦沙质草原的结果 B、引水灌溉、 沙地的结果
C、抑制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结果 D、毁林开荒的结果
4、关于商都县荒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荒漠多为原生性荒漠,小部分为次生性荒漠
B、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C、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线状分布
D、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
2、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干旱、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和现象。其类型 按成因分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蚀荒漠化、 盐渍荒漠化等。风蚀荒漠化是最主要的类型。按土地利用 类型又可分为草地荒漠化、林地荒漠化和耕地荒漠化。
高中地理必修三 荒漠化的防治练习题 考练题 考试题
我夯基我达标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思路解析:西北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主要景观为草原、荒漠。
答案:D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思路解析: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本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但冬春干旱季节的冬季风日数很多,A项错;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东西气候有显著差异,B项对;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C项错;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D项 错。
答案:B3.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D.分布在河流上游思路解析:绿洲内部以种植业为主,其荒漠化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樵采,A项错;过度放牧地点在井泉附近,B项对;旱农业区荒漠化原因是过度农垦,C项错;内陆河流上、中、下游用水不合理,会造成下游缺水荒漠化,D项错。
答案:B4.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原因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疏松的沙质地表、集中而多大风的天气是形成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D.松散的地表物质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扬极易形成流沙,而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则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大大增加思路解析:本题的中心问题是荒漠化的原因。
A项,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要有自然原因作基础,因而不同地区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自然基础条件不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同,因此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条件。
河西走廊生态保护战略研究
河西走廊生态保护战略研究梅锦山;张建永;李扬;王忠静【摘要】探讨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近10年流域治理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结合河西走廊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特征,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为目标,提出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战略对策,即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保护方式“3个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先保护重要生境,切实维护绿洲稳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具体对策措施。
%In this paper ,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ecosystem in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ver basin planning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re analyzed .To achieve winw-in result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ecosystem features of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The strategies include transforming the mode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n this basis , main measures are proposed , which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important habitats , maintaining the oasi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21-25)【关键词】河西走廊;生态保护;流域治理【作者】梅锦山;张建永;李扬;王忠静【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4;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24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要以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和哈尔腾苏干湖水系为重点,构建河西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1]。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清水中学张小伟内容摘要:河西走廊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土地严重沙化,水资源匮乏,植被破坏等已成为今天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明显标志。
然而历史时期河西的生态环境并非如此,其生态环境的恶化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人们不合理的开发所致,尤其是清代以来,人们对生态的破坏影响重大,其严重程度在历史上也是罕有其匹的。
本文选取河西地区土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人们是如何改变生态环境的,搞清这些问题无疑对今天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大有裨益。
关键词: 环境效应土地利用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清代是河西走廊封建经济走向巅峰的重要时期,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前所未有。
社会经济的繁荣为人口的繁殖提供了条件,清代河西走廊人口快速增长,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人口基数过大,百姓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粗放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土地沙漠化,而且越到后期伴随着人地矛盾的急剧尖锐,土地沙漠化的程度表现得越加强烈。
由土地沙化引起河西生态环境的转变,森林面积缩小,水资源短缺,沙尘天气等无一不是生态失衡的表现,以致今天这些生态问题依然是威胁人们生命、生产安全的巨大隐患。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植被惨遭破坏人口急剧激增,一方面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不便,一方面滋生的人丁为了生机,必须扩大土地耕作面积,政府为解决滋生人丁的吃饭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鼓励屯垦,在政策的庇护下,人们肆意开垦土地,向林地开发,致使自然植被严重被毁。
前已述及土地利用变化引起森林分布面积退缩,耕地沙化,绿洲转移,这只是土地利用诱发的直接恶果,而更严重的是由这些不良影响引起的生态连锁效应,成为足以致命的“生态毒瘤”。
自然植被破坏,除前已提到的森林面积退缩、水源调蓄能力下降外,还表现于绿洲边缘植被被毁。
河西走廊知识点
河西走廊知识点河西走廊是指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地处中国的甘肃省西部,北起内蒙古自治区,南至青海省,东临黄河,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西走廊地势低平,气候干旱,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的塔里木盆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河西走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景区。
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较少,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气候。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河西走廊的植被类型以草原和沙漠为主。
河西走廊的沙漠面积广大,其中最著名的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沙区之一。
河西走廊的荒漠和沙漠植被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大批的生物物种生存和繁衍。
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在河西走廊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遗迹和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酒泉马踏和玉门关等。
这些遗迹记录了当时物质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
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种植葡萄、枸杞、沙棘等。
这些特色农产品因为土地和气候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河西走廊还以畜牧业为主要农业生产形式,养殖了大量的牛羊和马匹,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河西走廊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敦煌莫高窟是河西走廊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壁画和石窟艺术而闻名于世。
此外,河西走廊还有酒泉、嘉峪关、张掖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旅游者了解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总的来说,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地理区域。
这里的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和沙漠为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 河西走廊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河西走廊一、单选题河西走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且有“风电走廊”之美誉,但是目前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弃风”(放弃使用风能)现象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河西走廊铁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B.地形C.气候D.资源2.河西走廊成为“风电走廊”的原因是A.距夏季风源地近,风力大B.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C.植被覆盖率高,蓄积风能D.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3.河西走廊风能开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风能季节差异小B.风能分布分散C.电力输送能力不足D.技术力量薄弱1.B 铁路布局一般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工程的难度、造价等问题。
图中河西走廊铁路布局沿河西走廊的低缓地形分布,沿途没有河流,这里气候干旱,气候条件与铁路布局关联度不大,铁路是为沟通西北区域联系而建,并非针对沿线资源开发而建,据此选B。
2.B 河西走廊两侧都是山地,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风力大;走廊位于山脉之间,形成“狭管效应”,风从这里经过时会被加速加大,因此区域风能丰富;这里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区域的工业不发达。
据此分析选B。
13.C 能源开发不仅需要区域能源丰富,而且还需要有能源市场,河西走廊风能季节差异大,分布集中,风能丰富,开发风能技术力量较强,但区域电力市场较小且电力输送能力不足,因此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率低。
近年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大规模发展以塑料大棚(图10)为主的设施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限制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地形崎岖D.昼夜温差大5.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不利于A.抵挡风沙B.增强光照C.保持土壤肥力D.减少水资源消耗4.A甘肃河西走廊降水少,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5.B 河西走廊塑料大棚的建设可以抵挡风沙、保水保肥,但塑料大棚遮挡了光照,选B。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原因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原因作者:马星梅王生龙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4期甘肃民勤县重兴中学(733300)马星梅甘肃武威市第十四中学(733300)王生龙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东端的一条内陆河,汉时称“谷水”,北魏时称“马城河”,明时称“三岔河”,清时称“郭河”,近代以来称“石羊河”。
石羊河流域绿洲植被景观的大规模改变始于汉武帝驱逐匈奴之时。
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归汉后,直至清末,石羊河流域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即两汉时期、隋至盛唐、明清时期。
在这期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在逐渐地发生演变,本文试从这三个阶段来论述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
一、两汉时期汉朝为了充实边防,在河西筑长城、列亭障、设置郡县、移民实边、引水灌田、屯垦积谷,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大规模的开发经营,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在石羊河流域迅速发展起来,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说:“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由此大大改变了绿洲迁徙牧业时期那种较原始的自然生态面貌,农田栽培作物大量取代了原生植被,大片的绿洲草原、牧场、荒野被辟为田畴,自然界已经被深深地打上人为作用的印记。
二、隋至盛唐时期逮及隋唐,石羊河流域进入了第二次大规模开发阶段,唐代前期,石羊河中游凉州一带,人口成倍增长,进入更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特别是唐太宗在石羊河流域推行足兵足食的政策,实施屯防、屯粮、屯牧之举,使石羊河流域的土地开发获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史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
《通典》记载,天宝八年(749年),全国屯田总收成为1913960石,其中河陇地区总收成790990石,占全国粮食总数的37%。
河陇33州中,“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
唐代诗人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吟:“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凉州一带的这种惊人发展,必然大量耗用灌溉水源,从而严重影响下游地区的来水量。
时空观念培养历史地图的使用与解读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活动,有无法再现的特征。
要对历史进行逼近史实真相的解读,必须“回到”事件和活动发生的时间及空间中才有可能,历史地图则是建构时空观念的最好工具。
历史地图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理信息融为一体,有效使用和解读历史地图,才有可能理解什么事为何发生在“这 个”时间和空间中,而不是“别的”时间和空间中。
培养中学生的时空观念,实际上是培养基于特定时间空间理解历史的学科专业素养,简言之即历史意识。
这里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就如何正确有效使用和解读历史地图,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解读地图,努力构建时空联系历史地图根据其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 形势图、交通图、分布图、疆域图等。
“历史地图内容的多功能性是区别于一般地理地图的重要特点,历史地图不仅表明了空间的现象,并且表明了时间的现象。
它借助不同的符号、颜色把各种社会生活的历史现象诸如阶级斗争、领土变迁、民族运动、战争进程、经济发展等表达出来。
因此,历史地图是复杂的、多样的,同时具有时间的因素”[|]。
《中外历史纲要(上)》精选了多幅地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地图的多功能性的特点,将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通过可视性的图和图标呈现出来,通过多视角的解读,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1.利用历史地图,阐释山川在历史发展大势中的作用在前蒸汽时代,即人类以人力、畜力和自然鳩722021年第5期(总第507期)I-----------------------------------------------力作为主要动力时期,江海山川都成为阻隔人类交往、拓展的自然力,人类每一次的江海山川的跨越都是活动地域的一次新的开拓,也是对地理和历史的新认知、新拓展。
江海山川等自然景观还具有明显的界线标识作用,往往成为界域双方认同的边界。
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诉说生态之痛
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诉说生态之痛在甘肃的河西走廊,自东向西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
依赖这三大内陆河的哺育,从古到今,河西走廊都在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承担重要责任。
而现在,几条河流的下游普遍遭遇严重的生态危机。
这里究竟遭受了怎样的环境创伤?河西走廊又将如何延续古代黄金商路的辉煌?长约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
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甘肃省气象局的最新资料表明,跟10年前相比,三大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和永久性雪盖面积的减少,部分地区生态问题激化。
河西走廊地理综述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
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
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气候干旱,许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农业发达。
以黑山、宽台山和大黄山为界将走廊分隔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由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冬季普遍结冰。
各河出山后,大部分渗入戈壁滩形成潜流,或被绿洲利用灌溉,仅较大河流下游注入终端湖。
石羊河水系上游祁连山区降水丰富,中游流经走廊平地,灌溉农业发达,下游是民勤,终端湖如白亭海及青土湖等近期均已消失。
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2毫米,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
黑河出祁连山,润甘州大地,入居延海,全长约800公里。
千百年来,它一直默默地流淌在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中段,浸润着那里的茫茫戈壁。
被世人所关注的,是因为黑河流域愈演愈烈的水资源矛盾。
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疏勒河流域地区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左右,由此可见水资源紧缺现状犹为突出。
三大内陆河的下游,普遍遭遇严重的干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4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Vo l.18,N o.42003年12月 Co llectio ns o f Essay s on Chinese Histo r ical G eog ra phy D ec ,2003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破坏考李并成(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提 要 本文引用正史以及汉简、敦煌遗书、西夏文书、明清方志等大量有关史料,并经实地反复考察,对于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的破坏状况,作了细致的探讨。
史实表明,早在河西汉代大规模开发始,因大量用作薪柴、饲草等,这一破坏即已发生。
且危害匪浅。
迨至唐代、西夏破坏更趋严重。
及至明清伴随着河西更大规模的开发,绿洲边缘荒漠植被遂被更大面积的刈伐、采挖,由此引发更为严重的沙漠化过程。
研究历史上荒漠植被的破坏,可为今天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绿洲边缘 荒漠植被 破坏河西走廊,为我国历史上生态环境变迁及其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典型地区 。
造成历史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其中过度樵采破坏绿洲边缘荒漠植被,导致风沙活动活跃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本文拟对河西地区绿洲边缘历史上荒漠植被的破坏情况作一探讨,以期为今天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切实的历史借鉴。
绿洲与荒漠之间,通常有一条过渡地带,因绿洲规模的不同,此过渡带可宽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不等。
因其靠近绿洲,这里一般地下水位较高,甚至还有绿洲灌溉回归水的露头,其水分条件虽不及绿洲,但远较戈壁大漠为优。
因而在这条过渡带上生长着疏密不等的旱生、超旱生、沙生型的灌木、小半灌木及草类天然植被,主要有多枝柽柳、白刺、琐琐、油蒿、沙蒿、沙拐枣、泡泡刺、盐爪爪、红砂、珍珠等荒漠植物。
它们虽然不甚起眼,但是作为整个绿洲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子系统,对于固定流沙、屏蔽绿洲农田免遭风沙危害、维系绿洲生态平衡及其生态功能的发挥,则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
河西乡亲们把这些天然植被集中分布的地段称之为“柴湾”,把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等通称“柴棵”,他们早就认识到“没有柴棵,我们的庄稼就得不到保护”,“寸草遮丈风,流沙走不动”,把柴湾视为保护绿洲农田的命根子。
据原武威地区林业站的调查测定,绿洲边缘这些荒漠植被的覆盖度可达40%左右,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白刺和柽柳,一个高9m 的柽柳灌丛沙堆的固沙量可达2500m 3 。
然而河西自西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农牧业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人们大量地用作燃料、饲料、肥料、手工业原料(如用柽柳嫩枝编筐,用芨芨草织席等)对其大量砍伐,过度放牧,以至影・124・武威地区林业站:《试论河西地区天然植被保护问题》,内部资料,1981年,第13页。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地理学报》1998年第53卷第2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G 2000048701)资助。
响其正常更新发育,造成大面积破坏;另一方面绿洲边缘最易受水源条件劣化(主要指地下水位降低,水质变劣等)的威胁,从而又使其遭受损害。
限于史料,笔者拟主要以汉代、唐至西夏、明清三个时期为例对其展开讨论。
一 汉代绿洲边缘植被的破坏由河西汉简等有关史料知,早在汉代大规模开发之初,因用作薪柴、牲畜饲草等,对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的伐刈即已开始,并且数量不菲。
居延汉简84.6A 两次记录:“绥和元年(-8年)九月以来,吏买茭、刺” 。
茭,牲畜饲草。
《尚书・费誓》:“峙乃刍茭。
”290.12简:“出茭,食马三匹。
”32.15简:“出茭四十束,食传马八匹。
出茭八束,食牛。
”传马即驿马,驿置所用乘骑驾车之马。
《汉书・昭帝纪》:“颇省乘舆马及苑马,以补边郡三辅传马。
”注引张晏曰:“驿马也。
”敦煌悬泉汉简中存有一册《传马名籍》(Ⅴ1610(2):10-20,共11枚简) 。
刺,指白刺、骆驼刺等,可作燃料。
吏所买的茭、刺均无疑伐自当地,其中很多应是从绿洲边缘采伐而来的,因为绿洲内部刺、草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供给。
茭用以喂养军马、传马、传驴、耕牛等,需要量很大,除吏员购买外,驻防戍卒们还常常定有伐茭任务,并须按期完纳。
敦煌汉简1401:“王宾茭千廿束。
六人,率人茭百七十束” 。
以王宾为首的6人(可能为同一烽燧戍卒)共刈茭1020束,人均刈茭170束。
居延30.19A 简:“二人伐木,六人积茭,十四人运茭四千六十,率人二百九十囗。
”积茭,即将戍卒们采刈的茭收拢集中,以备装运。
一次刈茭量即达4060束,需要戍卒14人专门运送,这不能不令人吃惊。
也由此可见刈茭地点肯定距其屯垦绿洲有一段距离,恐在绿洲边缘,故需要较多人员运送。
此次伐木、积茭、运茭等总人数达20余人,可能是某一候长辖段内戍卒的集体行动。
350.12简:“一月廿七日,运茭就直”,亦为运茭的记载。
57.3简:“凡出茭九百卅六束”;333.10简:“出茭千五百束”;271.15B 简:“见茭二千九百八十束”,数量均很大。
居延新简EPT52:149A 简:“驷望隧茭千五百束,直百八十;平虏隧茭千五百束,直百八十;惊虏隧茭千五百束,直百八十。
凡四千五百束,直五百四十”!。
供给以上3烽燧的这批茭数量亦很大,亦是吏员为其购办的。
“直”与“值”通,即价值、价格之义。
EPT 52:177:“有官,稍入茭二千七百束,尉骏买二千束。
”汉代饲草的计量单位用“束”和“石”(表重量)。
敦煌汉简816:“万一千六百五十束,率人茭六十三束多三百八束,为千六百一十七石二钧,率人茭四石一钧转囗囗囗囗三石。
”据之算得,此次刈茭约有戍卒180人参与,实为一次大规模的破坏草被行动。
据《汉书・律历志》,1石4钧,1钧30斤,则1石120斤。
汉斤与今市斤略等,也大体合今250g ∀。
敦煌1151简:“平望伐茭千五百石。
受步广卒九人,自因平望卒四韦以上一廿束为一石,率曰囗千五百石奇九十六石,运积蒙”。
笔者曾考得平望为汉敦煌郡中部都尉下辖之平望候官,其位于今敦煌市城西北约・125・ !∀黄盛璋编制:《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61页。
谢桂花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48页。
吴礻乃骧等:《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5页。
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1-82页。
谢桂花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48页。
65km 汉长城线上的卡子墩(T 21);步广为中部都尉下辖之步广候官,位于今国营敦煌农场场部东北6km 处的西碱墩(T 24,障) 。
“一廿束”文意不通,恐是12束之误。
12束为1石,则每束草重10斤(唐代亦每束草重约10斤,详后)。
平望候官此次伐茭1500石,合计18000束,重达18万斤,数量十分巨大。
这许多茭显然是伐自距其驻地不远的敦煌绿洲北部边缘的今条湖、波罗湖、酥油土一带。
因其本身人手不够,还要约请步广戍卒9人参与采伐。
更有甚者,敦煌悬泉简Ⅱ0112(2):112载:“阳朔元年(-24年)七月丙午朔己酉,效谷守丞何敢言之:府调甲卒五百四十一人,为县两置伐茭给当食者,遣丞将护无接任小吏毕,已移薄(簿)。
谨案甲卒伐茭三处。
”敦煌郡效谷县位于今敦煌市城东偏北17km 的墩墩湾古城 ,该县境内的两置应为悬泉置与遮要置。
为给其伐茭,一次调动戍卒就多达541人,其所伐之巨,破坏之烈自可想见。
伐茭的3处地点,应在靠近悬泉等置的敦煌绿洲东部边缘的今伊塘湖、城湾农场以东一带。
若以前云人均伐茭170束计,则本次采伐高达91970束,重约百万斤。
敦煌1858简:“具四十万二千四百卅束。
”其数竟如此之大,不能不令人惊叹。
1780简:“制诏酒泉太守,敦煌郡到戍卒二千人茭。
……”此次专为伐茭而来的戍卒竟多达2000人,对草被的破坏无疑更为巨大。
茭草伐刈或购买后,需贮存在烽旁的坞壁或驿置内,以备一段时间之用,有的烽、置还建有贮茭专库,每烽往往存茭数百至数千束不等。
敦煌936简:“囗转使赐茭言库囗。
”居延4.35:“第廿二,积茭千石,永始二年(-15年)伐。
”59.3简:“出第廿五积茭六百五十三石。
”EPT 49:162简:“第四积茭四百一石廿五斤,建昭二年(-37年)囗囗”。
第四、廿二、廿五均为燧名。
EPT 59:344简:“凡出茭四百束,今余千七百九十”。
有时因管护不当,积茭亦会腐烂变质。
EPT 52:173简:“囗囗吞远置园中茭腐败,未以食。
”这当然会受到一定处罚。
为更有效地伐茭,官员还须亲往视察茭草资源。
EPT 51:400简:“诘边官前使尉史宪,自行视茭边何囗囗。
”有时因天然茭草资源采伐过量,不敷其用,还辟有人工种植的茭地。
EPT 49:10简:“一人守茭,一人除陈茭地。
”笔者曾考得,河西汉塞每一候官的辖段约20~40km 不等,少数有辖60km 的 。
若以平均30km 计,则总长约1600余km 的河西汉塞(含居延段)约设候官53个,即依前引敦煌1151简所记之数,每候官每次伐茭以1500石计算,则河西地区仅长城塞防线上一次伐茭即可达79500石,即9540000斤,合今近5000吨!若按每月伐茭一次计(据EPT 52:85简:“受六月余茭千一百五十七束”,很可能每月伐茭一次,并盘清余茭),则此项伐茭全年即可高达6万吨。
当然这还远非整个河西地区全年的伐茭数,其数尚不包括民户百姓的伐采数量。
除伐茭外,绿洲边缘的芦苇、柽柳等亦是被大量采伐的对象。
《汉书・西域传》记:鄯善(楼兰)“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
颜师古注:“柽柳,河柳也,今谓之赤柽”,河西当地俗称红柳。
葭苇即芦苇,胡桐即胡杨,白草指芨芨、沙蒿等,这些植物在河西亦多分布。
已如前述,河西汉长城塞垣、烽燧乃至城堡的构建方式,大多是以土墼(或夯土)与芦苇(或柽柳等)层层交错叠压筑成,笔者于敦煌、安西、玉门、金塔、额济纳旗等地实地所见,塞、燧墙体中每层芦苇(或柽柳)厚约20~30cm,若墙高5m ,约需苇层6~8层,而其基部则往往用厚约40cm 的罗布麻、柽柳、胡杨枝与夯土压实而成。
试想仅此一项就将有多少芦苇、柽柳资源惨遭刀斧。
当年燃放烽火的・126・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208-224页。
李并成:《汉敦煌郡效谷县城考》,《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217-220页。
“苣”亦用芦苇制作,所用数量亦很巨大。
至今在一些汉燧坞墙下仍堆放着大量未燃的苇苣,苣长者224cm,短者1m许,直径约5cm,以苇绳捆扎。
有的烽燧周围还存放着芦苇、柽柳堆起的“积薪”堆,少者3~5堆,多者10余堆,每堆体积一般2×2×1.3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