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性能指标解释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 精品
作业一1、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参考答案]: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下面几项: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和运算速度等。
(1)主频: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的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
(2)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
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字长长,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高。
字长也影响机器的运算速度,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3)存储容量:计算机能存储的信息总字节量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单位还有MB(兆字节)、GB(吉字节)和TB(太字节)。
(4)存取周期: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
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
(5)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性能指标。
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是MIPS(百万条指令/秒)。
因为每种指令的类型不同,执行不同指令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
过去以执行定点加法指令作标准来计算运算速度,现在用一种等效速度或平均速度来衡量。
等效速度由各种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以及相对应的指令运行比例计算得出来,即用加权平均法求得。
2、说明常见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及其类型。
[参考答案]: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处理的信息形式分。
可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
用脉冲编码表示数字,处理的是数字信息,这类计算机是数字计算机;处理长度、电压、电流等模拟量的计算机称为模拟计算机。
本书介绍的是数字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2)按字长分。
可分为 8 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等。
(3)按结构分。
可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多芯片机与多板机。
(4)按用途分。
可分为工业控制机与数据处理机等。
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
拓展阅读: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1.CPU(1)主频。
指CPU的工作频率。
一般来说,CPU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但由于各种型号CPU的内部结构不同,并不能完全用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如Intel系列的凌动、赛扬、奔腾、酷睿等型号的CPU,主频虽然有可能一样,但运算速度差异很大。
主频由外频(主板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和倍频(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决定,个人计算机的外频一般为100MH Z,主流CPU倍频在20~40倍左右,在CPU出厂时已设定好,因此一般CPU的主频为2GH Z~4GH Z。
(2)字长。
是指CPU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的位数。
字长越大运算速度越快。
早期的CPU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目前的CPU大多为64位。
(3)核心数及线程数。
核心数指CPU的物理运算核心数量,如4核心CPU可以在物理上至少并行进行4组数据的运算。
可利用CPU的高速运算能力,在一个物理核心上交替运行多个线程,即在逻辑上并行进行2组以上的运算;CPU超线程技术可以让计算机认为CPU 的一个物理核心为两个虚拟核心,如Intel的i7-8600 CPU,就是6核心12线程,而Intel的i5-8400 CPU,没有使用超线程技术,只有6核心6线程。
(4)缓存。
CPU缓存是内置在CPU中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
CPU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数据存取速度远远大于内存和硬盘。
CPU在工作时,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可以先将其预存储在缓存中,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
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高CPU的性能。
CPU 缓存分三级:一级缓存(L1 Cache)分为指令和数据缓存两部分,容量通常在数十到数百KB,二级缓存(L2 Cache)一般容量为数百KB到数MB,如果CPU有多核心,每个核心都要配一级和二级缓存;三级缓存(L3 Cache)由CPU的所有核心公用,一般有数MB到数十MB。
计算机性能指标解释
计算机性能指标解释CPU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 (或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
CPU的主频,外频X倍频系数。
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
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
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X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
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o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
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疡。
缓存: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
LI Cache (一级缓存)是CPU笫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o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笫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
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 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
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
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计算机诞生后,由于不断发展完善,计算机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型号。
而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是硬件和软件硬件两大部分。
硬件方面指使用某种硬件所实现的功能能力。
包括硬件的数量和硬件的容量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主板、显卡、接口、 CPU (处理器)、硬盘、电源、输入输出端口、磁盘等;软件方面包括软件以及各种软件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和实现的方法、程序。
其中硬件包括 CPU软件、显示软件等等!其中硬件主要指计算机硬件是指所用于处理与执行各种信息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硬件以及电路。
从这一方面讲,电脑属于硬件范畴;而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有:速度:指计算速度(包括时间分辨率和速度);速度快慢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如 CPU、内存以及其他)、软件三个部分构成;软件又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
而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器运算能力、内存大小、硬盘容量:计算机(数据处理设备)、图形处理芯片(CPU)、操作系统等硬件方面包括硬盘、存储器、视频解码器、音频芯片、计算机语言软件、内存插槽、显示器用两个)等。
计算机所采用的硬件类型也因电脑而异!例如:微型计算机(LAN)与一般电脑也有区别:体积小但价格昂贵!一般认为每台电脑都配备 CPU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内存、显卡、显示芯片、声卡、音频芯片、扬声器芯片、 CPU电源、风扇、电机、磁盘驱动器等器件与组成系统。
而芯片分为:晶圆片、晶体管、硅阵列、DDR3存储器、 USB等;也包括数字处理器、存储器、 CPU/存储器、逻辑芯片、 DSP芯片、存储芯片等等!1.处理器运算能力处理器是机器硬件的核心,它就像是我们身体中的大脑、神经、肌肉、骨骼,还有各个关节(包括手臂),它是我们身体的最重要的器官。
而计算机中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决定着计算机能否正常工作的根本因素!因此可以说它是计算机中性能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从这一方面讲,电脑就是它!而处理器是计算机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可使计算机产生出各种程序并进行处理。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数据交换变得容易和迅速,但同时也让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等,下面将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介绍。
1. 速率速率是指数据传输的速度,通常用比特率(bitrate)衡量,单位为bps(bits per second)或者其倍数。
速率通常是网络可靠性的基础,因为能够快速地传输数据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计算机网络的速率可以分为两种:线路速率和传输速率。
线路速率指的是网络的物理带宽,也就是网络线路能够支持的最大速率。
而传输速率指的是实际传输数据的速率,这个速率通常会因为媒介、协议、网络拓扑等因素而变化。
2. 带宽带宽指的是一个信号在一个频段内传输的能力。
它是指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为bps。
网络的带宽决定了网络能够传输的最大速率,因为网络的传输速率不能超过网络的带宽。
带宽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物理特性,如线路的宽度、材质和长度。
带宽大小的提高可以通过扩大线路或采用更高质量的材料来实现,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运用调制、多路复用等技术。
3.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bps为单位。
它是确定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网络的效率不仅取决于能够传输数据的速率,还取决于网络能够处理的数据量。
吞吐量取决于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网络拓扑的复杂度,因此它是一个相对困难的指标。
在设计网络时,吞吐量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过低的吞吐量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4. 时延时延指数据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
计算机网络中的时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发送时延:指在发送数据前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数据包和传输数据的时间。
传播时延:指数据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的传播时间,取决于传播介质和物理距离。
计算机网络常用的7个性能指标
计算机⽹络常⽤的7个性能指标1. 速率 bit/s 即每秒传输的⽐特数量速率,速率的单位是bit/s,有时候也写为b/s或者bps。
2. 带宽 bit/s 即在单位时间内⽹络中通信线路所能传输的最⾼速率,由此可知,带宽的单位就是速率的单位bit/s,即⽐特每秒。
3. 吞吐量 bit/s 即实际速率,吞吐量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络或接⼝的实际的数据量,包括全部的上传和下载的流量。
4. 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个报⽂或分组,甚⾄⽐特)从⽹络(或链路)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需要注意的是,⽹络中的时延是由以下⼏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我们在计算⼀个数据分组的时延应该要把这⼏个时延算进去。
5. 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5.1 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该数据帧的第⼀个⽐特算起,直到最后⼀个⽐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5.2 传播时延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发送时延⼀般发⽣在机器(⽹络设备)内部中的⽹络适配器,与传输的信道⽆关。
⽽传播时延则是发⽣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光纤,同轴线缆等),与信号的速率⽆关。
⼀般来说,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信道长度越长),传播时延就越⼤。
6. 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定的时间进⾏处理,例如分析⾸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差错校验或查找路由转发数据等,这就是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数据分组在⽹络中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
但分组到达路由器时要先在输⼊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
在路由器确定了从哪个接⼝转发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是排队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络当时的通信量,当⽹络综通信流量较⼤时,就会发⽣队列溢出,使分组丢失,导致排队时延更⼤。
再回到我们之前说过的,时延是指数据(⼀个报⽂或分组,甚⾄⽐特)从⽹络(或链路)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其实这个总的时延包括了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1. 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字长越长,数据的运算精度和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就越强,他的行使空间就越大,处理速度也就越大。
2. 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数,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重要指标,频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3. 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时与外存交换数据的次数就越少,因此处理速度越快。
4. 存储周期:存储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 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例2-27】多选题: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 )。
A.计算机速度B.字长C.内存容量D.分辨率正确答案:ABC解析: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字长、主频、内存容量、存取周期和运算速度等。
【例2-28】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 )。
A.计算机的可运行性B.计算机的运算速度C.计算机的可靠性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正确答案:B解析:在计算机领域中,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掌握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和主要性能指标。
1946年,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Von Neumann)提出并论证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1.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2. 将程序(包括数据和指令序列)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当计算机工作时,能够自动、高效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
(最重要)指令: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程序:有序的指令集合工作过程:读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3.计算机由五大部件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例2-13】单选题:根据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是( )。
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
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分析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瓶颈,设计优化方案,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的相关内容。
1. 性能指标分析在进行系统性能分析之前,我们需要确定适当的性能指标来度量系统的表现。
常用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数等。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的时间,可以衡量系统的实时性能。
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用于评估系统的速度和处理能力。
并发数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反映系统的负载能力。
2. 测试方法与工具为了准确评估系统的性能,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工具。
其中,负载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用户请求,并逐渐增加负载,观察系统的响应能力。
压力测试则是通过给系统施加超过正常工作负载的负载,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Apache JMeter、LoadRunner和Gatling等。
3. 瓶颈分析和优化在进行性能分析时,我们要寻找系统的瓶颈,并针对瓶颈进行优化。
瓶颈是指限制系统性能的关键点或部分。
例如,数据库读写速度慢、网络带宽不足或硬件资源不足等都可能成为瓶颈。
通过采集性能数据,可以分析系统各个组件的性能状况,找出瓶颈所在。
然后,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例如增加硬件资源、改进算法或优化代码等。
4. 响应时间优化响应时间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重点优化。
首先,可以通过减少请求的处理步骤来降低响应时间。
消除不必要的计算、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以减少IO操作等都是常见的优化手段。
其次,可以通过并发处理来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
采用多线程或多进程技术,可以将任务分配给多个处理器并行执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5. 系统监控与调优为了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和健康状况,我们需要建立监控系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优措施。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的性能指标与评估方法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的性能指标与评估方法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是指通过一定的指标和评估方法来衡量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表现。
准确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对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计算效率以及保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中常用的性能指标以及评估方法。
一、性能指标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指的是计算机系统响应用户请求所需的时间,也称为系统响应速度。
一般来说,响应时间越短,系统性能越好。
常用的衡量方法包括平均响应时间、最大响应时间等。
2. 吞吐率:吞吐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的任务量。
通常以每秒钟能完成的请求数量来衡量,单位为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
吞吐率越高,系统处理能力越强。
3. 并发性能:并发性能表示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
高并发性能意味着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提高用户的访问效率。
4.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
可用性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越高代表系统越可靠。
常用的可用性指标有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
5. 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在面对不同负载时,能够有效地增加硬件或软件资源以满足需求。
高可扩展性意味着系统具备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评估方法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通过模拟真实用户行为,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
通过控制用户数量和并发请求,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情况、吞吐率和稳定性等。
2. 基准测试:基准测试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作为参考标准,并与其他系统进行比较。
通过在相同的环境中运行同一套测试用例,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配置下的性能改进效果。
3.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的代码、配置文件等静态信息进行分析,来评估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技术指标是描述计算机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由电脑系统的各种技术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处理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能力、网络带宽、系统安全性等诸多指标。
处理速度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能力、指令执行能力和处理能力。
它可以用处理器的主频(即每秒执行指令数)、缓存容量和指令执行速度等来衡量。
存储容量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存储能力。
它可以用内存容量(即可存储数据的量)、硬盘容量(即可存储数据的量)和外部存储容量(即可存储数据的量)等来衡量。
输入输出能力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能力。
它可以用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和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的种类和数量来衡量。
网络带宽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联网能力。
可以用网络接口的带宽(即可传输数据的量)和网络硬件的性能等来衡量。
系统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用系统的抗攻击能力、用户登录安全性、网络安全性、
系统加固性等来衡量。
以上就是计算机技术指标的内容,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系统性能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 CPU 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主频的单位是赫兹(Hz)
2、字长: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
3、内核数:指CPU 内执行指令的运算器和控制器的数量。
4、内存容量:指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
一般来说,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
5、运算速度:单位时间内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数。
单位有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106 条指令;BIPS(B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109 条指令)。
6、其它性能指标:机器的兼容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另外,性能价格比也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如何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如何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评估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准确地测量和分析,以便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计算机发展的今天,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评估性能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一、性能指标的定义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和可靠性等。
响应时间是指用户触发一个操作到操作得到反馈所需的时间;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完成的工作量;并发性是指系统处理多个任务或请求的能力;可靠性是指系统在指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
二、性能指标评估的常用方法1. 实验评估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来模拟真实的工作负载,并测量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指标。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系统的性能,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来设计和执行实验。
2. 分析仿真法:利用模型和仿真技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通过模拟系统的各种操作和行为,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指标,而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实际实验。
3. 客户评估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了解用户对系统性能的感受和满意度,但是可能受到用户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不够客观。
三、性能指标评估的要点1. 实际任务:性能指标评估应该基于实际的任务需求,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技术性能测量。
只有了解真实的工作量和负载条件,才能对系统的实际性能进行准确评估。
2. 综合指标:性能评估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性能指标,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指标。
只有全面评估系统的性能,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
3. 可重复性:性能评估要求测量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即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相近。
只有具备可重复性的评估结果,才能准确判断系统的性能。
四、性能指标评估的意义与应用1. 帮助系统设计与开发: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状况,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使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 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性能评估可以帮助优化计算机系统的资源配置与管理,合理分配计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各个硬件的主要性能指标
8
内存的性能指标
判断依据
内存指标类别
时间越短, 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速度 容量
内存的奇偶校验 内存电压 数据宽度和带宽 内存的线数 CAS 额定可用频率
2012-4-7
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 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Fra bibliotek都是在内存中进行
FPM~5V,EDO~5V,SDRAM~3.3v,DPR~2.5V , 内存同时输出数据的位数和传输速率 分别有72线 分别有 线、168线、184线 线 线 决定内存的性能 与最高可用频率保持一定余量, 与最高可用频率保持一定余量,可最大限度地 保证系统稳定地工作 9 各个硬件的主要性能指标
2012-4-7 主板 12
性能指标
CPU插座:安装CPU的插座。 2 总线1扩展槽:用来扩展电脑功能的插槽,一般用来插显卡,声卡, 网卡等。 3 内存插槽:用来安装内存的插槽。 4 芯片组:协助CPU完成各种功能的重要芯片。 5 BIOS芯片:电脑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记录电脑的最基本信息。 6 软硬盘接口:主要有IDE接口,和FDD接口,光驱接口与硬盘接 口相同。 7 外设接口: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口,USB口,并口,串口,PS/2口。 8 电源接口:主要用于给主板供电。 9 CMOS电池:用来给BIOS芯片供电,使基中的信息不丢失。 10 控制指示接口:用来连接机箱前面板的各个指示灯,开关等。
2012-4-7
各个硬件的主要性能指标
7
显卡主要性能指标
显卡芯片 显卡核心 制造工艺(纳米 制造工艺 纳米) 越小越好 纳米 核心频率 显卡频率 显存频率 显存大小(MB) 显存大小 显存类型 显存规格 显存位宽(bit) 显存位宽 显存速度(ns) 显存速度 最高分辨率 2012-4-7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越大越好 越大越好 SDR<DDR<DDR2<DDR3 不一定越大越好, 不一定越大越好,关键看 显示芯片型号 版本越高越好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计算机的性能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评估,这些指标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性能指标:1. 处理器性能:时钟速度(Clock Speed):表示处理器每秒钟执行的时钟周期数量,通常以GHz为单位。
时钟速度越高,处理器性能越强。
核心数(Number of Cores):多核心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提高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性能。
缓存大小(Cache Size):缓存是用来加速处理器访问内存的高速存储器,更大的缓存通常意味着更好的性能。
2. 内存性能:内存容量(RAM):内存容量决定了计算机能够同时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和性能。
内存带宽(Memory Bandwidth):内存带宽表示内存模块能够传输数据的速度,影响内存读写性能。
3. 存储性能:硬盘速度(Hard Drive Speed):硬盘速度影响数据读写的速度,包括传统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硬盘(SSD)。
存储容量(Storage Capacity):存储容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4. 图形性能(Graphics Performance):显卡性能(Graphics Card Performance):显卡的性能影响图形和游戏的渲染速度和质量。
显存容量(Graphics Memory):显存容量越大,可以处理更复杂的图形任务。
5. 网络性能(Network Performance):网络速度(Network Speed):网络速度决定了计算机与外部网络通信的速度。
网络延迟(Network Latency):网络延迟表示数据从计算机发送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影响在线游戏和实时通信的性能。
6. 操作系统性能(Operating System Performance):启动时间(Boot Time):操作系统的启动速度。
响应时间(Responsiveness):操作系统对用户输入的快速响应能力。
7. 应用程序性能:加载时间(Load Time):应用程序加载所需的时间。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性能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能力和效率综合体现。
性能指标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参数和指标,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计算能力、存储容量、响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性能指标。
1.处理器性能指标:1.1计算能力:以主频、核心数、缓存容量等为标准,反映计算器的计算能力。
主频越高、核心数越多、缓存容量越大的处理器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
1.2浮点运算性能:浮点运算是处理器的一种重要工作,浮点运算性能以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为单位,表明处理器进行浮点运算的速度和能力。
1.3指令级并行度:指处理器同时执行多个指令的能力。
高级别的处理器具有更高的指令级并行度,可以提高处理器的运行效率。
2.内存性能指标:2.1容量:指内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一般以GB为单位。
2.2速度:指内存的读写速度,一般以MHz或GB/s为单位。
速度越高,内存读写数据的效率越高。
2.3 延迟:指从内存收到读写请求到完成的时间,一般以ns为单位。
延迟越低,内存的响应速度越快。
2.4带宽:指内存传输数据的能力,一般以GB/s为单位。
带宽越高,内存传输数据的速度越快。
3.硬盘性能指标:3.1容量: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一般以TB为单位。
3.2速度:硬盘的读写速度,一般以RPM(转速)或MB/s为单位。
速度越高,硬盘读写数据的效率越高。
3.3 延迟:指从发起请求到开始读写数据的时间,一般以ms为单位。
延迟越低,硬盘的响应速度越快。
3.4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次数,反映硬盘的读写能力。
IOPS越高,硬盘读写数据的能力越强。
4.显卡性能指标:4.1GPU芯片型号:决定了显卡的架构和性能水平。
不同型号的显卡具备不同的计算和渲染能力。
4.2显存容量和带宽:显存容量决定了显卡可以处理的图像大小,带宽决定了显卡和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4.3GPU核心频率:指显卡的主频,影响显卡的计算速度。
4.4流处理器数量和频率:流处理器是显卡的计算核心,数量越多和频率越高的流处理器,显卡的计算效果越好。
计算机的特点与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特点与性能指标1. 引言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运算、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的特点和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场景和性能表现。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特点,并详细介绍常用的性能指标。
2. 计算机的特点2.1 运算能力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2.2 存储能力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包括程序和数据。
存储设备的种类多样,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和内存等。
存储能力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量和运行的程序规模。
2.3 可编程性计算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编程,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通过编程,计算机可以实现自动化、自主决策和智能化等功能。
2.4 可靠性计算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它可以长时间稳定地运行。
计算机通过采用冗余设计、错误检测和纠错等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5 可扩展性计算机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线性扩展或分布式扩展。
在需求变化时,可以通过增加硬件设备或增加计算机节点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3.1 主频主频是计算机处理器(CPU)的工作频率,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主频的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主频越高,计算机运行速度越快。
3.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是计算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量和运行的程序规模。
3.3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能力。
硬盘、固态硬盘和闪存等存储设备的容量越大,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越多。
3.4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计算机对外部输入或命令的反应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计算机的反应越迅速,用户体验越好。
3.5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数据量。
吞吐量越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强。
3.6 能效比能效比是指计算机在完成任务时所消耗的能量与任务完成的效果之间的比值。
电脑性能指标
电脑主要性能指标一、显卡的主要性能指标:(1)刷新频率:指图象在屏幕上更新的速度,即屏幕上每秒钟显示全画面的次数,其单位是Hz。
75Hz以上的刷新频率带来的闪烁感一般人眼不容易察觉,因此,为了保护眼睛,最好将显示刷新频率调到75Hz以上。
但并非所以的显卡都能够在最大分辨绿下达到75Hz 以上的刷新频率(这个性能取决于显卡上RAM-DAC 的速度),而且显示器也可能因为带宽不够而不能达到要求。
一些低端显示卡在高分辨率下只能设置刷新频率为60Hz(2)色彩位数(彩色深度):图形中每一个像素的颜色是用一组二进制树来描述的,这组描述颜色信息的二进制数长度(位数)就称为色彩位数。
色彩位数越高,显示图形的色彩越丰富。
通常所说的标准VGA 显示模式是8位显示模式,即在该模式下能显示256种颜色;增强色(16位)能显示65 536种颜色,也称64K色;24位真彩色能显示1677万种颜色,也称16M色。
该模式下能看到真彩色图像的色彩已和高清晰度照片没什么差别了。
另外,还有32为、36位和42为色彩位树。
(3)显示分辨率(ResaLution):是指组成一幅图像(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图像)的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乘积。
显示分辨率越高,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像素越多,则图像显示也就越清晰。
显示分辨率和显示器、显卡有密切的关系。
显示分辨率通常以“横向点数×纵向点数”表示,如1024×768。
最大分辨率指显卡或显示器能显示的最高分辨率,在最高分辨率下,显示器的一个发光点对应一个像素。
如果设置的显示分辨率低于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则一个像素可能由多个发光点组成。
(4)显存容量:显卡支持的分辨率越高,安装的显存越多,显卡的功能就越强,但价格也必然越高。
二、声卡的性能指标:(1)采样的位数:采样的位数有8位、16位、32位。
位数越大,精度越高,所录制的声音质量也越好。
(2)最高采样频率:最高采样频率即每秒钟采集样本的数量,一般声卡提供了11.025kHZ、22.025kHz、44.1kHz 的采样频率,目前,较高档的声卡采样频率可达48kHz,今后也许还会出现更高采样频率的声卡。
计算机硬件设计中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
计算机硬件设计中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计算机硬件设计是指根据计算机系统的需求,设计、制造和测试各种硬件组件,以满足用户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
在计算机硬件设计中,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衡量和比较不同硬件设计的优劣,从而确保最佳的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硬件设计中常见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
一、性能指标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计算机系统对输入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较低的响应时间意味着系统的反应速度更快,用户可以更快地获得响应。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系统从接收输入到输出结果出现的时间间隔。
2. 时钟频率: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时钟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数量。
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越快。
时钟频率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查看计算机配置信息来确定。
3. 带宽:带宽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速率。
较高的带宽意味着数据可以更快地在各个组件之间传输。
带宽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
4.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系统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空间大小。
较大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和程序,提供更多的功能。
存储容量可以通过查看计算机的硬盘或内存大小来确定。
5. 能耗:能耗是指计算机系统在运行时所消耗的能量。
较低的能耗可以减少电力成本,同时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能耗的评估方法包括测试计算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能耗,并计算能效比等指标。
二、评估方法1. 基准测试:基准测试是一种通过运行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程序来评估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方法。
这些测试程序模拟不同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场景,通过测量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反应时间来评估性能。
2.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将不同计算机硬件设计进行对比,并根据指标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设计的性能指标,可以找出最合适的硬件设计方案。
3. 模拟仿真:模拟仿真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硬件设计的方法。
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硬件设计在实际运行时的性能,并进行评估。
了解计算机处理器(CPU)的性能指标
了解计算机处理器(CPU)的性能指标计算机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对于计算机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处理器的性能指标对于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或升级现有计算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计算机处理器性能指标。
1. 主频(Clock Speed)主频是衡量计算机处理器性能的最常见指标之一。
它表示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即处理器每秒钟能够执行的指令数。
主频越高,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度越快。
然而,仅仅关注主频并不能完全决定处理器的性能,因为不同处理器架构的效率不同。
2. 核心数(Number of Cores)核心数是指处理器内集成的核心数量。
多核处理器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例如,一个四核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四个任务,比一个单核处理器执行相同任务的速度要快得多。
3. 线程数(Number of Threads)线程数是指处理器能够同时执行的线程数量。
每个核心可以同时处理一个或多个线程。
较高的线程数对于多任务处理和并行计算非常重要。
同时,处理器的超线程技术也能够提高处理器的性能,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处理资源。
4. 缓存大小(Cache Size)缓存是用于存储处理器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的快速存储器。
缓存大小越大,处理器能够更快地访问数据,从而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一般来说,更大的缓存能够更好地满足处理器的需求。
5. 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指令集是处理器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不同的处理器采用不同的指令集。
常见的指令集包括x86、ARM等。
不同的指令集对于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优势,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
6. 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TDP)热设计功耗是指处理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热量。
较高的热设计功耗意味着处理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更好的散热系统来降温,同时也会对计算机的整体功耗造成影响。
因此,在选择处理器时需要考虑其热设计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性能指标解释CPU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或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
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
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
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
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
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
缓存: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
L1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 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
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
L3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
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
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
CPU扩展指令集: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
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
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
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
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
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
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65nm、45纳米。
指令集:(1)CISC指令集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
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
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
x86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2)RISC指令集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
它是在CISC 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IA-64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是否是RISC和CISC体系的继承者的争论已经有很多,单以EPIC体系来说,它更像Intel的处理器迈向RISC体系的重要步骤。
(4)X86-64 (AMD64 / EM64T)AMD公司设计,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64位的整数运算,并兼容于X86-32架构。
其中支持64位逻辑定址,同时提供转换为32位定址选项;但数据操作指令默认为32位和8位,提供转换成64位和16位的选项;支持常规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运算操作,就要将结果扩展成完整的64位。
这样,指令中有“直接执行”和“转换执行”的区别,其指令字段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字段过长。
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在解释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前,先了解流水线(pipeline)。
超标量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器,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而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封装形式:CPU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
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目前CPU 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多线程: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简称SMT。
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
Intel从3.06GHz Pentium 4开始,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
多核心:多核心,也指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简称CMP)。
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
SMP: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结构的简称,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
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个服务器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处理器,并共享内存和其他的主机资源。
NUMA技术:NUMA即非一致访问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它是由若干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节点构成的系统,各个节点可以是单个的CPU或是SMP系统。
显卡显卡: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英文: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称为显示适配器(Video adapter),显示器配置卡简称为显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GPU(类似于主板的CPU)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
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
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
GPU的生产主要由NVidia与ATI两家厂商生产。
显存(类似于主板的内存)显示内存的简称。
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将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
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
显卡bios(类似于主板的bios)显卡BIOS 主要用于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有显示卡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等信息。
打开计算机时,通过显示BIOS 内的一段控制程序,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屏幕上。
早期显示BIOS 是固化在ROM 中的,不可以修改,而多数显示卡则采用了大容量的EPROM,即所谓的Flash BIOS,可以通过专用的程序进行改写或升级。
显卡PCB板(类似于主板的PCB板)就是显卡的电路板,它把显卡上的其它部件连接起来。
功能类似主板。
内存时钟周期(tCK):代表内存可以运行的最大工作频率,数字越小说明内存所能运行的频率就越高。
时钟周期与内存的工作频率是成反比的,即tCK =1/f 。
存取时间(tAC ):仅代表访问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存取时间越短,则该内存条的性能越好。
CAS 延迟时间:内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
奇偶校验(ECC ) :内存工作时,极有可能在频繁的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ECC 就是一种数据检验机制。
ECC 不仅能够判断数据的正确性,还能纠正大多数错误。
DDR:DDR 是一种更高速的同步内存,DDR SDRAM为168PIN的DIMM模块,它比SDRAM的传输速率更快,DDR的设计是应用在服务器、工作站及数据传输等较高速需求之系统。
DRDRAM (Direct Rambus DRAM):是下一代的主流内存标准之一,由Rambus 公司所设计发展出来,是将所有的接脚都连结到一个共同的Bus,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控制器的体积,已可以增加资料传送的效率。
DDR2DDR2/DDR II(Double Data Rate 2)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
换句话说,DDR2 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了技术的极限,已经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提高内存的工作速度;随着Intel最新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前端总线对内存带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拥有更高更稳定运行频率的DDR2内存将是大势所趋。
DDR3DDR3是针对Intel新型芯片的一代内存技术(但目前主要用于显卡内存),频率在800M以上,和DDR2相比优势如下:(1)功耗和发热量较小:吸取了DDR2的教训,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减小了能耗和发热量,使得DDR3更易于被用户和厂家接受。
(2)工作频率更高:由于能耗降低,DDR3可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延迟时间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作为显卡的卖点之一,这在搭配DDR3显存的显卡上已有所表现。
(3)降低显卡整体成本:DDR2显存颗粒规格多为16M X 32bit,搭配中高端显卡常用的128MB显存便需8颗。
而DDR3显存颗粒规格多为32M X 32bit,单颗颗粒容量较大,4颗即可构成128MB显存。
如此一来,显卡PCB面积可减小,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此外,颗粒数减少后,显存功耗也能进一步降低。
(4)通用性好:相对于DDR变更到DDR2,DDR3对DDR2的兼容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