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与肉体——柏拉图《斐多》赏析

合集下载

阅读《斐多篇》后对灵魂的认识 2015541010 夏维依 西方哲学家认为 ...

阅读《斐多篇》后对灵魂的认识 2015541010 夏维依 西方哲学家认为 ...

阅读《斐多篇》后对灵魂的认识2015541010 夏维依西方哲学家认为所谓死亡就是灵魂和肉体的解脱和分离。

他们相信自己能使灵魂超脱肉体,所以活着的时候就不愿把自己贡献给肉体,而尽可能躲开肉体。

在他们看来肉体是浑浊的,充满欲望而且荣养肉体有着很多的麻烦,而灵魂是纯净的,神圣的。

要获得智慧只能通过纯净的灵魂去思考,要避开肉体带来的各种充满诱惑的感觉,避开肉体对灵魂的扰乱和阻碍,只用单纯的、绝对的理智去探索事物的本质。

所以真正的哲学家希望通过自然死亡——即所谓神的感召,将灵魂抽离出肉体,从而寻得最终的解脱,自由地漫游在真理的殿堂,他们临死是轻松愉快的,决不会愁苦,他们深信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上得到最大的幸福。

西方哲学家对灵魂有着很高的评价。

关于灵魂离开肉体后的存在问题,西方哲学家认为一切具体的事物均是相反而生的,所以生和死亦是相反相生,生产生死,死产生生。

有生必有死,而同样有死也必有重生,即转世回生是确实存在的。

既然可以转世回生,那么我们死后一定还存在灵魂,灵魂就是我们由死向生变化过程中存在的状态和形式。

唯有生命是循环的,才能代代相传。

所以也可以说一切生命都是从死亡里出生的。

苏格拉底还提出一个说法:认识就是记忆。

他解释说我们出生后能够认识世界是基于前生积累的但我们还没忘记的记忆。

记忆里那些抽象的概念存在于我们的灵魂中,我们的灵魂是有智力的。

灵魂是早在我们出生前就存在的,在我们出生时,灵魂投入人身,我们也就拥有了这段记忆以及那些抽象的概念,往后我们就通过感觉和已有的概念,一次次调动记忆去思考眼前所见和记忆里的是否相等,通过比较来学习知识和认识世界,但究其根本其实就是找回原有的知识,所以说认识就是记忆。

由此也可得知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经存在了。

由以上两点可总结出灵魂在出生前已经存在了,而灵魂再出生只能从死亡里出生;灵魂既然还得重新生出来,它在人死之后,必定还继续存在。

在西方哲学家心中,灵魂应该始终是避开肉体独立自守的。

解读柏拉图《斐多篇》

解读柏拉图《斐多篇》

解读柏拉图《斐多篇》张剑辉斐多篇概述苏格拉底死的时候,他的学生斐多一直守护在他身旁,非常的忠诚。

苏格拉底去世后,斐多把他最后的时刻讲给他的朋友们听。

他告诉他们,苏格拉底并非在临近黄昏时喝下毒药。

他整天都在讨论中度过,就象他以前在狱中和狱外的谈话一样,谈话转向了灵魂不朽这个问题。

各种所谓的证据都提到了,其中主要证据之一是“我们的出生只不过是一种睡眠和遗忘”,学习就是回忆起在另一个生命中获得的知识。

然而在结尾处,这个论证与其他所有论证一道被抛弃了。

然后,苏格拉底提出一种新的想法:灵魂是不朽的,因为它能领悟,能分享真、善、美,而这些东西是永恒的。

人能够认识神,因为人在神那里拥有某种与永恒和不死相似的东西。

所有在场的人都接受了这种看法,而苏格拉底则继续宣称神的公义只有在来生才能显示,并且生动地描述了一幅天堂与地狱的生动图景。

但他告诫他的听众,别把他的描述当作事实真相,而要当作“与真相必有某些相似”的东西。

提出问题死亡之后,灵魂到底是不是存在关键词相反面回忆理论类同灵魂不朽死亡正文在遥远偏僻的Peloponnesian城郭Phlius,Echecrates 遇到来自Elis 的Phaedo ,他们当中的 Phaedo 陪伴了 Socrates 人生的最后几个小时。

热切渴望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这个故事,Echecrates 恳求 Phaedo 讲述事情的经过。

几个 Socrates 的朋友一起聚集在他的牢房,包括他的老朋友 Crito 和两个毕达哥拉斯的哲学家,Simmias 和 Cebes。

叙述从Socrates推崇「尽管自杀是错误的,但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向往死亡」这一观点开始。

Socrates强调,灵魂是永生而不朽的,哲学家正是终其一生磨练自己讲自己从对肉体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对于这个观点他提出了四个论据。

第一个论据讨论相反面的问题。

他说,任何事物都是从他的对立面衍生出来。

比方说一个高个子的人之所以能长高是因为他以前很矮。

《斐多篇》逻辑推导

《斐多篇》逻辑推导

《斐多篇》逻辑导图大前提:1、承认神和灵魂的存在。

2、灵魂与肉体是可以分离的。

小前提:1、肉体具有各种贪欲,是一种牢笼,其对灵魂是一种束缚,一种玷污,死亡使肉体和灵魂解脱和分离,让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灵魂和肉体分离后,灵魂回到特定的空间,回归神的怀抱,在那里能遇见更好人更好的朋友,更利于哲学的思考。

所以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惧怕死亡的。

2、一切东西都有相对立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是从他的对立面衍生出来的。

死是生的对立面,因此所有活着的生物都从相对的死的那一面衍生而来,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世间所有相对的事物是彼此转化的,冷暖、软硬、长短所以没有理由不认为生死也是互相转化的。

3、对立面是相生的,如果相对面不相生,那么世界上就没有生,是永远的死亡。

由我们的经验可知这是不可能的。

进一步强调了“对立相生”。

4、灵魂轮回的存在,生是由死转化而来,我们现在的生是由过去的死转化而来,以前死后灵魂在某个地方,等候轮回重生。

所以人死了灵魂是存在的。

5、知识只是记忆,即我们的知识都是通过对我们的灵魂在进入生命状态之前已获得的前知识的省悟而达致。

因此知识不是由他人从外面传授给我们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

6、灵魂和看不见的东西更像,肉体和看得见的东西更像。

灵魂和不变的那种东西像极了,和变化的那一种远不相像。

所以灵魂是不可能改变的。

灵魂是纯洁的,是单一的,所以不能分解,不会因为死亡而分解磨灭。

7、灵魂的单纯性,苏格拉底将灵魂和肉体进行了比较,肉体类似于别的一切复合物以及易于消亡的物体灵魂则类似于单纯之物并具有了后者的恒久性,肉体和灵魂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复合物而后者是单一体。

因为“非复合的事物极为可能总是永久的、单一的,而复合的事物则是非永久的、多样的”。

因此灵魂是不朽的、永恒的。

8、灵魂因不接纳死亡,所以就接纳死亡的对立面——不死,也就是不朽。

灵魂因其生命性而不能接纳死亡。

9、灵魂不死。

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接纳死亡,所以必接纳死亡的对立物——不朽,得出灵魂不朽。

关于《斐德若篇》

关于《斐德若篇》

关于《斐德若篇》《斐德若篇》是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对话录里讨论爱情和美的一篇,里面涉及到灵魂的问题。

灵魂是希腊美学的重要概念。

希腊人认为人由灵魂和肉体组成,肉体会死去,灵魂是不朽的。

柏拉图接受了传统的观点,这也符合其理论。

世界有两种存在:不可见的理式和可见的事物。

人也有两种存在:不可见的灵魂和可见的肉体。

“灵魂的不朽在于它永远是自我运动的,不由他物推动。

它是运动的本原,如果它毁灭的话,宇宙万物都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东西使它们再动起来。

这种自动性就是灵魂的本质和定义。

柏拉图把灵魂比作一辆由御车人和两匹马组成的马车。

御车人驾驭这车并不容易,因为拉车的两匹马之中一匹温顺,一匹顽劣。

那匹温顺的马身材挺直,头项高举黑眼白毛。

它爱好荣誉,谦逊而节制,御车人不用鞭子教训它,只用轻声的劝导就使它拉着灵魂向着光明的美、智、善飞升。

然而另一匹黑马桀骜不训,骄横放纵,它向往情欲、刺激、快乐和满足,御车人难以驾驭,必须用长鞭使它就范,欲望使它难以受范,于是灵魂感到极端的痛苦和矛盾。

但是,御车人最终使它学会了温顺,这才使灵魂在和谐中追求所爱了。

柏拉图这个灵魂马车的隐喻意指,御车人驾驭的其实就是自己,能够驾驭自己两个不同方面的,是灵魂的本质——理性,是由理性带的来自制。

他在《理想国》中把灵魂分作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

这三部分中,“理性最高,统辖整个灵魂;激情次之,是理性的盟友,辅助它进行管辖;欲望最低。

三者的从属关系是激情受理性指导而控制情欲,从而达到灵魂的和谐。

柏拉图主要从灵魂与运动的关系来规定灵魂的本性,他认为“从外面获得运动的事物无灵魂,自身内即有运动的事物有灵魂”,因此,“自我运动即是灵魂”。

所以,“灵魂是所有已经存在、现在存在、将要存在的事物以及与它们相反的事物的第一源泉和运动因”。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与肉体作为两个领域可见的人体形态和不可见的内在的人,这蕴含着后来的身心二元论思想。

而他也并未否认灵魂与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柏拉图的灵魂说

柏拉图的灵魂说

一、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1.首先,灵魂与肉体是独立存在的。

柏拉图在《裴多篇》中是这样阐述的“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哲学家会尽可能使他的灵魂摆脱与身体的联系”“只有在我们死去以后,而非在今生,我们才能获得我们心中想要得到的智慧。

如果有身体相伴就不可能有纯粹的知识,那么获得知识要么是完全不可能的,要么只有在死后才有可能,因为仅当灵魂与身体分离,独立于身体,获得知识才是可能的。

”他通过从普遍性推导到特殊性的过程,推论出我们的灵魂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首先他提出,凡是有对立面的事物必定从对立面中产生,而不会从其他来源中产生。

(例如:某个事物变坏,它来自原先较好的事物。

事物变得公正,是因为它原来不公正)然后他接着说,活有对立面,且它的的对立面是死。

由此他得出结论,生是从死中产生的。

活的东西和活人是从死的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所以我们的灵魂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2.其次,灵魂会复活与轮回。

《裴多篇》中说到“灵魂离开这里以后确实存在于另一个世界,还会返回这个世界,从死者中复活。

”他是这么推论的,首先如果对立事物之间没有循环轮回,那么最后万物都会具有同样的性质,处于同一状态,也就不会有任何变化。

(例如:如果睡着之后不苏醒,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处于相同的睡眠状态)。

由此推出,如果死者死后就保持死的状态不再复活,那么最后万物都是死的没有活的了。

最后他得出结论,只有复活才能防止事物由于死亡而灭绝。

所以灵魂是会复活与轮回的。

二、灵魂三分说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包含着支配人的行为的三个原则,它们是理智、激情和欲望。

理智能进行思考和推理,控制思想活动;欲望的本性是贪婪,是非理性的,与各种满足和快乐相伴;激情是介乎理智和欲望之间的第三者,是人们用来“感受愤怒”的,它是“理智的天然辅助者”,是理智的盟友,但若它被不良教育所败坏就会与欲望结盟而反对理智。

在这三者之中,理智是最高的,应该由它起领导作用,让激情服从它协助它,一起去监管欲望,加以控制。

柏拉图灵魂观的两条逻辑线索——《理想国》与《斐多》

柏拉图灵魂观的两条逻辑线索——《理想国》与《斐多》

柏拉图灵魂观的两条逻辑线索——《理想国》与《斐多》叶发钿( 宁夏大学,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和《斐多》中分别涉及了对于灵魂问题的探讨,二者讨论范围、目的、重点和逻辑结构各有不同。

本文将考察这两部分关于灵魂的思想理路,探索柏拉图完整统一灵魂观体系的依据。

关键词:灵魂;理想国;斐多一、关于灵魂和谐的城邦哲学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灵魂的和谐(正义)。

灵魂的和谐与城邦的和谐相对应,“正如城邦分成三个等级一样,每个人的心灵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它们是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发展充分的状态下则会形成智慧、勇敢、节制的三种品质。

灵魂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有其内在构造,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组合而成。

由此可以推断,灵魂三部分的性质和调和程度决定了不同人灵魂的区别。

如果理性被蒙蔽,激情任意徜徉,欲望无边无尽,灵魂则会走向智慧、勇敢、节制的反面,成为不正义之人千百种形态的诱因。

苏格拉底对格劳孔谈及灵魂是不朽的,这个论证过程是这样的:事物毁灭(死亡)是指使它不复成为它本身的现象,由其特有的自身的恶造成,如身体死于身体本身的不完善(疾病)。

灵魂也有这种特有的恶,如愚蠢、放纵等品质,即不正义,但这对灵魂的存在不是致命的,不正义的灵魂依旧是灵魂而不是别的。

而且,如果不正义能够杀死不正义者的灵魂,那这是一件好事,又怎么会是不正义的呢?再者,外在的恶如果能够毁坏事物,也是通过引起内在的恶对事物发生间接作用的,如变质的食物被人食用,是使得身体病变进而毁坏的。

而不能说将死之人的灵魂会突然变得不正义。

所以灵魂作为这样一种,既不能死于自身的恶,又不能死于外在的恶,而且外在的恶不会引起内在的恶的事物,是不死的。

在此对于灵魂的讨论,是为正义城邦的构造提供依据的。

个人的正义在于灵魂正当地统摄身体,灵魂的三部分彼此协调充分发展,造就灵魂的和谐。

个人与城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城邦由个人组成,所以讨论城邦的正义必然牵涉到个人的问题,于是才出现了对于灵魂性质的界定与讨论。

[精华]柏拉图_斐多篇_的论证及其启发

[精华]柏拉图_斐多篇_的论证及其启发

柏拉图《斐多篇》的论证及其启示张文举 《斐多篇》是柏拉图中期相论①的代表篇目之一。

在该篇对话中,柏拉图描述了苏格拉底在雅典狱中服毒受刑前,和他的朋友及学生就哲学家如何对待生死问题,从而围绕灵魂不朽进行的一场对话。

本篇对话所记事实可信;②但其中的相论则主要反映了柏拉图思想在中期的发展状况,由于提出了系统的本体思想和认识论思想,在柏拉图全部对话中占有重要地位。

《斐多篇》的主题是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

在整个对话中,这一论证从多个角度反复展开进行。

然而,如果从逻辑和哲学发展的近现代眼光考察,我们实在会产生这样两个疑问:这些论证在逻辑上是否可靠?所要论证的问题是否构成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或者说纯粹理性范围内的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在诸多论证中,柏氏采用的论证方式大多是或然性的类比推理,并且在许多情况下都是简单类比,例如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论证、回忆说的论证、第一个相论论证等;另外,有些论证也不无循环论证之嫌,例如第二个相论论证在最后得出结论时(105D)。

尤其是,作为全部论证的最主要部分的相论说,本身尚不成熟,隐含着许多难解的容易引起混乱的问题,概括说有两点:一为“分有”问题,即各类不同的具体事物究竟是如何分有相的?它们分有的到底是怎样的相比如同一事物是否可分有不同的相,例如某张桌子除分有“桌子”的相外,是否还分有“家具”的相等;不同类别的不同事物是否可分有同一相,例如铁和石头都分有“坚硬”的相,巴特农神庙和荷马史诗都分有“崇高”的相。

二为“分离”问题,即相作为一种不同于具体事物的存在,到底是怎样性质的一种存在?相与相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是包含还是全异,不清楚。

再看第二个疑问,我们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

灵魂问题在康德,被认为是超出于纯粹理性范围之外的信仰问题或实践问题,而非思想问题;在维特根斯坦,则被认为是超出于语言表达之外的神秘存在,对之必须保持沉默。

这些几已成定论和常识。

质此,二千五百多年前柏拉图抓住的其实是一个假问题。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序言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篇的内容是哲人苏格拉底在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讨论正义和不朽,以及服毒而死的过程。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

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史上这是第一宗。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

伯罗奔尼撒的故事,令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

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为“接生法”: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问,在往返之间令对方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

他在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

从柏拉图对话录之《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祇的存在。

事实上,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

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献。

可想而知,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不尽出于其口,其中有不少应是柏拉图借老师的口说话。

《理想国》内最脍炙人口的意志论即是其中一例。

苏格拉底的风韵神态令门徒心仪,倒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种风韵和他的相貌无关,纯粹是灵魂的外发力量。

从另一对话录《酒会》中可以得知,他又胖又矮、相貌奇丑、酒量惊人、充满反讽,而且能言善辩。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予人的印象最为活泼而深刻。

如果他要苟且偷生,大可以逃往其它城邦,或答应从此保持沉默,不再到雅典街头与人论道。

但他拒绝背叛他的信念。

即在今日,他在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侃侃论道的情景仍令人惊叹向往。

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祇”,指引他正直的途径。

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中,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

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限于个人,而是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

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

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能战胜死亡。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自然有不同的传统,但与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斐多篇中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斐多篇中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斐多篇中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柏拉图的斐多篇是较早提到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的哲学文本,鉴于这个主题在后来的哲学史中讨论较多,作者认为厘清柏拉图哲学文本中的灵魂与肉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哲学史上相关哲学讨论的意义所在。

本文中,作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斐多篇中有关灵魂与肉体的论述,柏拉图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具体主张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否清晰。

(2)有关灵魂与肉体关系的论述,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是否给出了成功的论证。

(3)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柏拉图对于灵肉关系的探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灵魂不朽的论证,以及灵魂不朽的论证是否是有效的。

关键词:斐多篇;灵肉关系;灵魂;肉体一、斐多篇中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苏格拉底在斐多篇中提出了几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要论证灵魂不朽,需要证明两个前提。

(1)灵魂在出生前一直存在着。

(2)灵魂在死后也一直存在。

加入灵肉关系的表述后,可以改写为:(1)灵魂在进入肉体前是存在的。

(2)灵魂在离开肉体后依然存在。

斐多篇中的几个灵魂不朽的论证都围绕这两个命题进行。

从70d开始是苏格拉底的所谓“循环论证(cyclical argument)”。

在此前的69e中,西庇斯指出了苏格拉底关于“死亡对于哲学家而言是幸事”的论证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苏格拉底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理由说明为什么灵魂在死后依然存在,并拥有着一定的力量和智慧,按照许多人的观点,灵魂在离开人身体后就“如同烟雾,一阵风就把它驱散了”。

何以保证它不会这样呢?苏格拉底的论证如下。

他首先说明了“对立面”的概念。

一对对立面中的两者总是互相转化,例如某物之所以是大的,是因为它原先较小,反之亦如此。

在这里,“对立面”指的是一对相对的事物的属性。

而柏拉图的看法是,对立面其中的一个属性一定是由另一个属性而来的。

以“生”与“死”也是这样一对对立面为前提。

可以得出结论,“生”这个属性来自“死”这个属性,而“死”这个属性来自“生”这个属性。

也就是说:目前具有“死”属性的事物,原先是具备“生”属性的。

高中生的哲学小科普:一起迈向柏拉图(斐多篇)

高中生的哲学小科普:一起迈向柏拉图(斐多篇)

高中生的哲学小科普:一起迈向柏拉图(斐多篇)斐多篇摘要:《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

苏格拉底提出了四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

第一,一切具体的相反事物都会互相转化,例如大和小,因此生和死也会;第二,我们不可能去追求自己不知道其存在的东西,而已经知道的则不用再追求,因此我们所追求的知识,实则就存在于灵魂之中,只待我们去意识到它;第三,复合的东西才会分解,单纯的事物则无法再分,也不会再变,因此灵魂不灭;第四,相斥的事物并不相容,例如单之与双,生死也是相斥的概念,因此灵魂不会死。

中国人向来不喜欢谈死的。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之后,死成为一个忌讳的话题。

大约我是有反骨的,我一直是觉得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内心隐隐并不认同,却又不知如何表述,直至看到了《斐多》,我才觉得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

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

《斐多》给了我们战胜死亡的确凿论据,可以称作是柏拉图最美丽的作品之一,是一个哲学家的最初与最高典范,是对苏格拉底的无上赞词——以身殉道,这是头一遭。

尽管从如今的眼光来看,柏拉图的论证还是有逻辑不完整的地方,但他可以说是第一个完整论证灵魂不朽的人,相信千百年后,仍有无数人会感动于柏拉图不朽的叙述。

《斐多》的开头,苏格拉底就阐述我们追求的既然是真理,那么我们有这个肉体的时候,灵魂和这一堆恶劣的东西掺和一起,我们的要求是永远得不到的。

“原因是一回事,原因所附带的条件是另一回事。

很多人把原因所附带的条件称作原因,我认为把名称用错了。

”而苏格拉底一生要追求的正是世界之所以这样的真正原因,究极的因,也就是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学习死,学习出于死亡的状态。

论《斐多篇》中的灵魂观

论《斐多篇》中的灵魂观

论《斐多篇》中的灵魂观摘要:“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件事,而对于死亡,多数人都是未知与恐惧,甚至忌讳谈论这个话题。

《斐多篇》是苏格拉底死前与他朋友和学生最后一次对话,也因此本次谈话主题关于死亡。

通过其对话,可以窥探苏格拉底对生与死、肉体与灵魂等的看法,在他可以选择生存、逃脱制裁的时候,苏格拉底义无反顾的选择死亡,体现了他哲学意义上的生死观。

他用生命告诉了人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以及怎样活着。

本文将以《斐多篇》为依据,探讨苏格拉底对于生死、灵魂与肉体的观点。

关键词:斐多篇;灵魂;肉体;死亡面临死亡,苏格拉底是无畏的,因为他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解脱,是摆脱了罪恶的肉体的解脱,同时灵魂是不朽与纯洁的。

而苏格拉底作为一名哲学家,他关注自己的灵魂甚于关注自己的肉体。

他用灵魂不朽来说明死亡并不可怕,同样用他的推理来证明灵魂的不朽,对话中显示出他无懈可击的逻辑性。

一、哲学是练习死亡柏拉图的《斐多篇》其实就是证明灵魂不朽的一个过程,而为什么说哲学是练习死亡,因为苏格拉底给出人为什么不畏惧死亡的理由。

首先,苏格拉底提出哲学是一门练习死亡之学,献身于哲学的人不会害怕死亡,“那些以正确的方式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是在自愿地为死亡作准备。

”死亡对他来说,是灵魂脱离肉体的一种状态。

他一开始就肯定灵魂存在,接着提出一个有力的论据来证明离开身体的灵魂存在,即事物从它的对立面产生而来。

他这样阐述:“凡有对立面存在之处,对立事物产生对立事物,例如美是丑的对立面,正确是错误的对立面,还有无数其他事例。

生出于死,就像死出于生一样。

但是我想,如果我们肯定这一点,那么足以证明死者的灵魂一定存在于它们的再生之处。

”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提出生与死是一组对立事物,二者相互产生,从生中产生死,由死产生生,这一点成立,因此灵魂存在也成立。

因为灵魂的存在,因为哲学是在“练习死亡”,所以苏格拉底无惧于死亡。

这并不是说苏格拉底在渴望死亡,追求死亡,他所说的“练习死亡”应该就像奥林匹奥多罗在《苏格拉底的命相》中提出了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前提:一、哲人是在学习准备赴死。

浅析《斐德若》《斐多》之灵魂不死不朽

浅析《斐德若》《斐多》之灵魂不死不朽

浅析《斐德若》《斐多》之灵魂不死不朽《斐德若》和《斐多》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两部重要著作,其中涉及了灵魂不死不朽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中关于灵魂不死不朽的论述进行浅析。

要理解《斐德若》和《斐多》中关于灵魂不死不朽的思想,需要了解柏拉图的整体哲学体系。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和形而上学为主。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理念所决定的,而这些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在形而上学中,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流动和无常的,而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恒定的。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灵魂也是由这些理念构成的,并且灵魂是不死不朽的。

在《斐德若》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吻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关于灵魂不死不朽的神话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灵魂在死后会被审判,并根据生前的行为得到相应的报应。

那些追求物质享受、财富和权势的人将会受到惩罚,而追求智慧、真理和美德的人将会获得奖赏。

这个故事强调了灵魂的永恒性和生命的价值,提倡人们应该追求真理、美德和智慧,而不是被物欲所迷惑。

在《斐多》中,柏拉图进一步探讨了灵魂不死不朽的问题。

他认为,人类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理性部分、情感部分和欲望部分。

在这三个部分中,理性部分是最高贵、最重要的部分,它负责思考、审辩和寻找真理。

而欲望部分则是最低贱、最卑劣的部分,它只是追求物质享受和满足欲望。

在柏拉图看来,灵魂的永恒性和不朽性正是因为理性部分的存在,它使得灵魂能够超越生死、超越物质世界的变化和无常,而获得真正的永恒的存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斐德若》和《斐多》中的灵魂不死不朽的思想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朽的,它是由理念构成的,而理念是不变的、真实的。

在这种理论框架下,柏拉图强调了人类应该追求智慧、真理和美德,应该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以实现灵魂的升华和永恒的价值。

对于《斐德若》和《斐多》中灵魂不死不朽的思想,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裴多》读后感

《裴多》读后感

《裴多》读后感《裴多》读后感《裴多》读后感篇1柏拉图的《裴多》记述的是苏格拉底临死前和众人谈话的情景,谈论的主题是热爱智慧的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灵魂是否不朽等。

可能大多数人都思考过“死亡是什么感觉?”“死后会是什么样的?”等等关于死亡的问题,每当我们提到死亡时,大概率都会跟恐惧、悲痛等负面情绪词联系起来。

但是,死亡只是黑色的吗?苏格拉底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无非就是不朽的灵魂摆脱了朽坏的肉体,前往愉悦的天国,与众天神为伴,更进一步地追求真知,仅此而已。

视死如归已实属不易,苏格拉底更是视死如飞升。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作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但与躯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

(摘自《蒙田随笔全集》)由苏格拉底和西塞罗两者对于死亡的思考可知,我们思考死亡的行为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反而会让我们活着的时刻更加清醒和津津有味。

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悲剧,我们的心灵是有接纳并拥抱死亡的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是否清晰,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否真诚。

想起一部电影叫做《时间规划局》,这部电影却将人们的死亡时间显示了出来,每个人都活在死亡恐惧的'重大压力下。

值得庆幸的是,现实中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不确定的,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我们不会将注意力禁锢在自身的死亡时限上。

死亡只是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意识到死亡,也并不会多虑。

但当死亡焦虑被唤起时,人们最初可能会以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来做出积极的回应,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通常会对死亡做出防御性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以否认或逃避死亡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来保护自己时,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整体视角,把生命中无关紧要的事情紧握不放,无视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对于哲学家来说,生命的流逝就是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过程,使灵魂更加纯净是他们的“道”。

《斐多篇》的发散解读

《斐多篇》的发散解读

《斐多篇》的发散解读——对死亡、灵魂及自我意识等问题的思考【摘要】本文从对《斐多篇》的解读出发,联系部分影视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情境,发散性地思考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未解决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死亡、灵魂、自我意识【正文】一、《斐多篇》的灵魂与死亡苏格拉底在面对死亡时还能表现得从容不迫,一部分得益于他与生具来的勇气,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死亡哲学观。

对他来说,灵魂远要高尚于肉体,肉体的斗争与贪欲使得寄居于内的灵魂也不得安宁,死亡能使灵魂脱离肉体的束缚。

苏格拉底认为,脱离了浑浊肉体的纯净灵魂一定能够在“那个世界”有更好的生活。

因而在他看来,只有脱离了肉体,我们才能“探求任何事物的真相①”,找到纯粹的智慧。

真正的哲学家所要探寻的课题“就是把灵魂和肉体分开,让灵魂脱离肉体。

②”所以,“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

③”但是,死后为什么还有生?灵魂存在的证明呢?苏格拉底巧妙地运用相对主义将齐贝糊弄了过去,既然死的对立面是生,因此,肉体是死亡,那么灵魂就是生了。

所以,苏格拉底无不轻快地说“死人的灵魂总有个地方呆着,等候回生呢。

④”此外,他指出了另一个证据: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也是因为灵魂的记忆,我们出生之前就带有知识,智慧的灵魂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回忆起知识,从而认识事物。

苏格拉底将人看做是由灵魂和肉体组成的,灵魂不同与肉体,他认为,肉体会腐烂消失,但是灵魂是无形且始终如一永恒的,它只能通过理智去把握。

但是,既然灵魂是无形的,我们怎么知道灵魂是存在的呢?苏格拉底指出,灵魂就是智慧和理智的东西,由于强烈的痛苦和快乐,灵魂①杨绛:《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第17页。

②杨绛:《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第18页。

③杨绛:《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辽宁人民出版社,第12-13页。

④杨绛:《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第26页。

被肉体所束缚,受到肉体的影响。

灵魂只能靠哲学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魂与肉体——柏拉图《斐多》赏析
作者:黄伊梅
来源:《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第1期
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被称为哲学的罗盘。

哲学奠基性工作由他开启并定调。

与通常所认为的哲学就是由一堆抽象玄奥的理论、概念、范畴所组成的不同,柏拉图的哲
学由无数篇对话所构成。

我们称之为哲学戏剧。

《斐多》就是他众多的哲学剧本之一。

戏剧有自身的规律和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等,《斐多》一应俱全。

《斐多》主题是讨论灵魂不朽问题,对话发生在苏格拉底与他的众追随者之间,地点在雅典一所监狱,
时间是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

《斐多》创作于苏格拉底死后,通过伊奇与斐多之间的对话再现
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

剧本这样开头:
伊奇:斐多啊,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服毒那天,你和他在一起吗?还是说,那天的事是你听
别人讲的?斐多:我和他一起在监狱里,伊奇。

伊奇:那么我问你,他临死是怎么个样儿?说了些什么话?干了些什么事?哪几个朋友和
他在一起?监狱的监管人让他的朋友们进监狱吗?还是他孤单单地死了?我很想听听。

那天的
事没人讲得清楚,只说他喝了毒药死了,对详细情况没法儿知道了。

由此引出斐多通过回忆转
述那天苏格拉底在狱中与他的一众追随者之间极富趣味性的对话。

柏拉图自然是知晓读者心理的,读者最想知道在死亡如此逼近的紧迫时刻,苏格拉底到底怕不怕死?他也会恐惧吗?除了
耶稣死后可以复活之外,对于肉身的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总是贪生怕死的。

正如苏格拉
底自己所言,“一般人都把死看作头等坏事的”,而“我临死不觉得悲苦是不合理的”。

这道
出了圣哲“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的时候不悲伤,不愁苦,从容淡定,甚至是轻松愉快的。


中当他的追随者克里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苏格拉底要他先讲出来。

克里于是说:“没什么,苏格拉底,只是那个照管给你毒药的人直在跟我唠叨,叫我警告你,尽量少说话。

他说,
话说多了,身上发热,影响毒性发作;有时候,罪人要是说话太多,毒药得喝个两遍,甚至三遍。

”苏格拉底说:“别理他,叫他尽自己的责任,准备给我喝两遍药,如果有必要,就喝三遍。

”饮鸩而亡的那杯毒酒在苏格拉底眼中宛若葡萄美酒,甘之如饴。

我们要问苏格拉底临死的时候为什么会是这么个样儿?那是因为他既深信也坚信一辈子追
求智慧的人,追求灵魂生活的人,死亡只是除却了肉体的枷锁,灵魂是不死的,反得了解脱,
会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最大的幸福。

柏拉图就在这里点题了,即灵魂不朽问题。

接下来整篇对话
固然就是对灵魂不死这个预设命题进行论证。

本文仅取其一“相反相生”为例。

苏格拉底说:“我们且瞧瞧相反相生是不是一切事物必然的道理。

比如说,一件东西变得大一点儿了,必定
是从它原先的小一点儿变成大一点儿的。

”齐贝说:“对呀。

”“弱一点儿是从强一点儿产生的。

慢一点儿是从快一点儿产生的。

不是吗?”“是的。

”“那么,比如说,醒是睡的反面,
生也有个反面吧?”“当然有啊。

”“反面是什么呢?”“死。

”“生和死既是相反的两件事,生和死中间的变化,也无非是变过来又变过去呀!生和死不就是相反相生的吗?”“当然是的。


显而易见,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死的论证既牵强又不严谨,带有明显的古希腊智者学派所惯
用的修辞技巧,某物既大又小,既死又生,如庄子的“日方中方睨,人方生方死”,是名家的
诡辩。

这里且不去管它。

本文的目的全然不在于问题的真实性,而在于问题的意义。

因为灵魂不死不是一个真假问题,因而是无法证明的,但它是一个价值问题,是一个意义问题。

正如在剧本结尾处,柏拉图
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关于灵魂不死,“我想敢于有这么个信念并不错,也是有价值的。

我就为这个缘故,把这故事扯得这么长”。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斐多》的点晴之处。

柏拉图的意图与其说是要证明有没有一个不死的灵魂这么一回事,不如说是要人们相信有这么一回事,要有这么一个信念。

上帝存不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神的存在。

这充分说明“灵魂不朽”命题无论对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来说,非事实判断,而是一个价值判断。

为什么有这么一个信念如此重要,如此有价值?因为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灵魂不朽命题逻辑地蕴含柏拉图重要的哲学思想,即灵肉二元论以及灵魂高于肉体。

既然灵魂是神圣的、不朽的、高于肉体的,我们应该爱护它,关心自己的灵魂,追求精神和智慧生活。

环顾现代人无止境追求金钱、权力等身外之物,物质是越来越富有了,心却无处安放,精神无家可归。

是不是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肉体还是灵魂,哪一个地位更高?这也许就是今天再次重温经典的意义。

《斐多》因其作者柏拉图既是哲人又是剧作家、诗人的多种可能性,中文翻译有哲学的王太庆、刘小枫、文学的杨绛等译本,本文以杨绛译本为底,引文多有所改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