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理论指导:恶性淋巴瘤的性质和形态特点

合集下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

DLBCL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其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对于诊断和治疗DLBCL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特征DLBCL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变异。

1.1 细胞形态学DLBCL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是淋巴瘤细胞在病变组织中弥漫分布,并呈现出巨细胞样、高度多形性和大核染色质的特点。

细胞核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细胞质丰富。

1.2 免疫表型DLBCL的免疫表型呈现高度异质性。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LBCL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如CD19、CD20、CD22等),而不表达原始淋巴细胞抗原(如CD10、CD5等)。

此外,还存在一部分DLBCL细胞表达B淋巴细胞生发中心相关抗原(如BCL6),这些表型特点有助于对DLBCL的鉴别诊断。

1.3 遗传学变异DLBCL的遗传学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BCL6、MYC、BCL2等,这些突变与DLBC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染色体异常主要包括常见的3q27(BCL6)、8q24(MYC)和18q21(BCL2)等位置的变异,这些染色体异常也与DLBCL的预后有关。

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DLBCL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学特征等。

2.1 年龄年龄是影响DLBCL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年轻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而老年患者的预后较差。

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存在更多的合并症、耐受治疗能力差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2.2 临床分期DLBCL的临床分期是判断疾病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早期分期(如Ⅰ和Ⅱ期)的DLBCL患者预后较好,而晚期分期(如Ⅲ和Ⅳ期)的患者预后较差。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MC-CHL
淋巴细胞削减型CHL(LD-CHL)
是HL中最少见的亚型。 临床进展快,可累及全身淋巴结及脏器。 多数有全身症状,预后最差。80%患者在三 年内死亡。 背景反应细胞减少,而R-S或变异型R-S细胞 相对较多。
LD-CHL
各型HL预后从好至坏分别为:
NL PHL LR-CHL NS-CHL MC-CHL LD-CHL
结节硬化型
临床特点
常表现为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累及 纵隔和/或临近肺组织。 较常见。 好发于年轻女性。 治疗恰当80%以上能获长期缓解。
结节硬化型
组织病理学变化
以胶原纤维束将肿瘤分割成境界清楚的结节为 特征。 特征性的肿瘤细胞为腔隙型R-S细胞(胞体大, 浆丰富而透明。胞界不清楚,染色质稀疏,核 仁较小),伴不同数量的反应细胞(小淋巴、 组织、嗜酸和浆细胞)。 免疫表型:瘤细胞CD30阳性。
光镜下HL 的淋巴结结 构可完全或 部分破坏, 其细胞成分 可由肿瘤细 胞(R-S细 胞)、反应 性炎细胞及 间质组成。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
NLPHL
临床特点 最常见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 很少累计纵隔或其他结外部位。 男性多见。 存活期较长。 晚期复发较其他类型HL多见。 5%可进展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依据WHO淋巴瘤分类,在日常工作中 又可将其分为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 性淋巴瘤两大类。所谓惰性淋巴瘤指 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和疾病进展相对缓 慢的一组NHL。侵袭性NHL为肿瘤细 胞生长迅速,疾病进展快的NHL。
惰性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B-SLL ) 滤泡型淋巴瘤(FL),1-2级
B细胞型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结外(MALT型)
HL与NHL受侵部位比较

病理学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

病理学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

第三节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在世界各地均不少见。

在我国,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十一位。

但在儿童和青年中所占比例较高,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瘤细胞的特点和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

一、何杰金病何杰金病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与其他恶性淋巴瘤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

原发于淋巴结外淋巴组织者较少。

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Reed-Sternberg细胞。

瘤组织内并常有多数各种炎症细胞浸润。

本病在欧美各国发病率较同,是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较低,大致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20%。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其次为纵隔、腹膜后、主动脉旁等淋巴结。

病变常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很少开始即为多发性。

晚期可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处。

肉眼观察,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早期无粘连,可活动。

瘤组织浸润淋巴结包膜,并侵入邻近组织时则不易推动。

相邻的淋巴结常相互粘连,形成结节状巨大肿块。

切面灰白色呈鱼肉状,可见散在的黄色小坏死灶。

镜下,淋巴结的正常结构破坏消失,由瘤组织取代。

瘤组织内的细胞成分多样,有些是肿瘤成分,有些是非肿瘤成分。

瘤组织中有一种独特的多核瘤巨细胞,体积大,直径约15~45μ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双色性或呈嗜酸性;核大,可为双核或多核,染色质常沿核膜聚集成堆,核膜厚。

核内有一大的嗜酸性核仁,直径约3~4μm,周围有一透明晕。

这种细胞称为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

双核的R-S细胞的两核并列,都有大的嗜酸性核仁,形似镜中之影故称镜影细胞(图11-1)。

恶性淋巴瘤综述

恶性淋巴瘤综述

恶性淋巴瘤综述(淋巴瘤)霍奇金病、霍奇金淋巴瘤、何杰金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概述]恶性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原发于(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

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

定义1:属免疫系统的实体性恶性肿瘤。

发生机制尚不清,某些病毒感染或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等与此病发生有关。

定义2:来源于中胚层由淋巴细胞癌变产生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本病按其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

其恶性程度不一,由淋巴一组织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所引起,多发生在淋巴结内。

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

淋巴瘤的细胞形态极其复杂,2008年WHO淋巴瘤新分类中,有80个亚型。

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

结淋巴组织原发部变多见于NHL。

按病理和临床特点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L,)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HD、以前称Hodgkin’s disease,译为何杰金病)、霍奇金病(简称HD)、又名淋巴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组织肿瘤,其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以原发于颈淋巴结者较多见,逐渐蔓延至邻近的淋巴结,然后侵犯脾、肝、骨髓和肺等组织。

由于发病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岁以前很少发病,5岁以后逐渐增多,青春期发病率明显增多,15~34岁(31~40岁)为高峰。

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在5~11岁为3∶1,19~19岁为1.5∶1。

淋巴瘤病理报告

淋巴瘤病理报告

淋巴瘤病理报告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瘤病理报告。

淋巴瘤病理报告是一项重要的检查,它通过对淋巴结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提供了诊断淋巴瘤的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淋巴瘤病理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淋巴瘤病理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淋巴结的形态学描述。

淋巴瘤病理报告会对病理标本中的淋巴结进行形态学描述,包括淋巴结的大小、颜色、质地、包膜状况等。

同时还会详细描述淋巴结切面的观察结果,如是否有明显的结节、出血、坏死等变化。

这些形态学特征对于判断淋巴瘤的类型和分级非常重要。

其次是淋巴瘤细胞的类型和数量。

淋巴瘤病理报告会详细描述淋巴瘤细胞的类型,包括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罕见类型。

各种类型的淋巴瘤在细胞形态学上有着明显的特征,通过观察淋巴结切片中的细胞形态,可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

此外,淋巴瘤病理报告还会评估淋巴瘤细胞的数量,包括瘤细胞的分布密度和累及范围,这对于判断淋巴瘤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是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淋巴瘤病理报告通常会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它可以通过标记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来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区分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进而确定淋巴瘤的亚型。

此外,它还可以检测各种免疫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如CD20、CD3等,从而有助于判断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

最后是淋巴瘤的分级和分期。

淋巴瘤病理报告会按照国际通用的分级和分期系统,对淋巴瘤进行评级和分期。

分级是根据淋巴瘤细胞形态学和增殖指数等因素确定的,它可以反映出淋巴瘤的恶性程度。

分期是根据淋巴瘤累及范围和淋巴结区域等因素确定的,它可以反映出淋巴瘤的扩散情况和预后风险。

淋巴瘤病理报告的意义不可忽视。

它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淋巴瘤病理报告的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并根据淋巴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此外,淋巴瘤病理报告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效果。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是指恶性淋巴瘤发生于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占颅内恶性肿瘤的5%以下。

本病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
胞淋巴瘤(DLBCL)为主。

CT表现: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呈单发或多发灰质-白质
交界带区域内局限性或弥漫性强化病灶,边界不清。

病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以及占位效应伴有不同程度水肿或脑积水。

增强扫描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甚至强化不明显。

MR表现:磁共振技术更具有优势,其表现形式包括T1WI的
等或低信号、T2WI的高信号和FLAIR序列的水肿区域,均可见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的强化呈现不规则的环形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灰质-白质交界带内弥漫性强化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部分病例MR显示颅骨骨髓、脑膜和颅咽管受累。

病理学基础: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细胞数量多,有异型细胞,有数目不等的小结构或核裂变体,出现明显的核胞比。

免疫组化检验常出现CD20、CD10和BCL-
6的阳性表达。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起源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脉络丛和免疫细胞等有关。

治疗通常采用放疗、化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化疗是主要方法。

目前,生物制剂治疗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淋巴瘤病理报告怎么看

淋巴瘤病理报告怎么看

淋巴瘤病理报告怎么看淋巴瘤是一种涉及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病理报告对于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分级和治疗非常重要。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病理报告的语言和术语可能比较困难理解。

因此,本文将介绍淋巴瘤病理报告的基本术语和解释。

1. 标本来源首先,淋巴瘤病理报告会标明标本来源,通常为淋巴结或外周血液。

对于淋巴结活检标本,通常有多个采样点,不同采样点的病理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2. 镜下检查淋巴瘤病理报告会对标本进行镜下检查,评估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

具体来说,报告中可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组织学类型:根据细胞形态和结构,淋巴瘤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等。

(2) 细胞数量和密度:淋巴瘤的细胞数量和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通常会描述淋巴瘤的细胞密度、聚集模式等信息。

(3) 细胞形态: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具有不同的细胞形态特征,比如细胞大小、胞质和核质比例、核分裂象等。

(4) 其他细胞特征:比如淋巴瘤是否具有免疫异质性、是否存在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等。

3.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除了镜下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淋巴瘤病理诊断中也非常重要。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通过染色和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淋巴瘤细胞上是否存在特定的膜、胞浆或核抗原。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从而为病理分型提供重要的依据。

4. 分期和分级淋巴瘤的病理分期和分级对于治疗和预后的预测都非常重要。

淋巴瘤通常采用Ann Arbor分期和临床病理学分期进行分期。

Ann Arbor分期通过确定淋巴结和非淋巴结区域的受累情况来确定瘤情的分期等级,从I到IV共分四期。

临床病理学分期则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淋巴瘤的体表分布情况等进行评估来确定病人的分期。

淋巴瘤的分级有助于预测治疗效果和病人预后。

淋巴瘤的WHO分级根据淋巴瘤细胞形态和核分裂象数量将淋巴瘤分为低、中、高三级。

总的来说,淋巴瘤病理报告是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一概述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

淋巴瘤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

根据病理、临床特点以及预后转归等将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两类。

HL的病理学形态特征为多种非肿瘤性炎症细胞增生的背景中见到诊断性的里-斯(Reed-Steinberg,R-S)细胞。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HL按照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NHL是一组具有较强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远高于HL。

NHL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淋巴结结构消失,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淋巴窦及淋巴滤泡或淋巴结包膜受侵,整个淋巴结呈弥漫性,为不同分化程度的淋巴细胞代替。

根据NHL 的自然病程,可以分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

根据淋巴细胞起源的不同,又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淋巴瘤。

二病因淋巴瘤是在机体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发育阶段的免疫活性细胞发生分化和增殖异常引起的疾病。

淋巴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发展涉及遗传、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等理化因素及免疫状态等诸多发面。

三临床表现ML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基本上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

因此,ML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淋 巴 瘤

淋 巴 瘤

临床特征:临床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 大为特征,可伴发热、消瘦、盗汗、 痛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常有肝脾大及 各系统受浸润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 质。
在我国,以20-40岁多见,约占50%, 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死亡 率为1.5/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 11~13位。
病因与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治疗要点
1.放射治疗 2. 化学治疗 3. 其他治疗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HD或感染有关。护理措施参见本 章第二节。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放疗引起局部皮 肤烧伤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放、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 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持续高热或放、 化疗有关。
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I)或淋巴结以外单一器官(IE)。 Ⅱ期:病变累及横隔同侧二个以上淋巴结区( Ⅱ ),或横隔同侧一
个淋巴结区及一个器官( ⅡE)。
Ⅲ期:病变累及横隔上下两侧淋巴结区( Ⅲ ),可伴有脾累及( Ⅲ
S),淋巴结以外器官局限性受累( 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 受累( Ⅲ SE)。 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和器官( Ⅳ )。 所有各期又可分为:全身无症状者为 A组,有发热(38oC以上,连续 3天,且无感染原因)、盗汗、体重减轻(6个月减轻 10%以上)等 全身症状为 B组。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骨髓象:HD血象变化较早,常有轻或 中度贫血,少数白细胞轻度或明显增加,中性粒 细胞增多,约1/5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骨髓浸润广泛或有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下降。
骨髓象多为非特异性,若能找到里-斯细胞则有助 于诊断。NHL白细胞多正常,伴淋巴细胞绝对或 相对增多,约 20%原淋巴细胞型在晚期并发白 血病,此时血象酷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淋巴瘤(lymphoma)是一种源自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生理特点包括细胞增殖、浸润性生长、表型多样性以及遗传及分子改变。

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包括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在体内组成淋巴系统,包括淋巴器官(脾脏、扁桃体和淋巴结)及淋巴管道。

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细胞分裂和凋亡保持稳定的数量。

然而,在淋巴瘤中,异常的淋巴细胞开始过度增殖,导致肿瘤的形成。

淋巴瘤细胞还具有浸润性生长的能力,它们可以逃避正常细胞对其扩散的限制,进一步侵袭和破坏健康组织。

淋巴瘤病理学表型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淋巴细胞的起源和不同的病理类型。

根据淋巴细胞在病理学上的特点,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是里德-斯特恩伯实质(Reed-Sternberg cells)的存在,它们是巨大而异常的淋巴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具有更大的表型多样性,它可以起源于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如B细胞、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等。

此外,根据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度,还可以进一步将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高度分化(well-differentiated)、低度分化(poorly differentiated)和中度分化(intermediate differentiated)三个亚型。

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还包括遗传及分子改变。

淋巴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受到遗传和分子机制的调控。

在淋巴瘤中,这些机制发生了改变,导致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的异常。

例如,在某些淋巴瘤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排等遗传异常被检测到,并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分子改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确诊淋巴瘤,还可以帮助预测疾病的进展和指导治疗策略。

总之,淋巴瘤的病理生理特点包括细胞增殖和浸润性生长、表型多样性以及遗传及分子改变。

这些特点在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淋巴瘤的病理检查报告

淋巴瘤的病理检查报告

淋巴瘤的病理检查报告概述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

病理检查在确诊和分型淋巴瘤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淋巴瘤病理检查的步骤和相关指标。

淋巴瘤病理检查的步骤淋巴瘤的病理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标本采集淋巴瘤病理检查的第一步是采集病变组织标本。

标本可以是淋巴结、骨髓或其他受累器官的组织。

标本采集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和规范,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组织固定和包埋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和包埋,以便进行后续的切片和染色。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等,固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之后,组织标本被包埋在蜡块中,以便切片。

3. 切片和染色经过固定和包埋后的组织标本被切片成非常薄的切片,并在玻片上固定。

切片通常厚度为3-5微米,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之后,切片需要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4. 组织学分析染色后的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组织学分析是淋巴瘤病理检查的关键步骤,可用于确定病变类型和分级。

根据淋巴瘤的特征,可以使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5. 分子病理学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是现代淋巴瘤病理学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检测特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预后。

分子病理学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PCR、FISH等。

6. 诊断和报告根据组织学分析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结果,病理学家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撰写病理检查报告。

报告中通常包括淋巴瘤类型、分期、分级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相关指标淋巴瘤病理检查中的一些常见指标包括:1. 淋巴瘤类型根据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形态特征,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不同类型。

淋巴瘤类型的确定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2. 分期和分级淋巴瘤的分期和分级用于确定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分期通常使用Ann Arbor分期系统,分级则根据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异常程度进行。

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有哪些?

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有哪些?

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有哪些?淋巴瘤是一种以淋巴组织或造血系统为起源的恶性肿瘤,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淋巴组织中,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外周血液和淋巴管。

淋巴瘤病理学特征的全面描述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淋巴瘤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

淋巴结是人体内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过滤和清除体内废物和外来病原体的作用。

淋巴瘤是淋巴结增殖异常的结果,其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淋巴结大小和形态改变:淋巴瘤进展过程中,淋巴结通常增大,称为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可能是均匀增大,也可能是局部增大。

淋巴结的形态改变包括淋巴结轮廓的不规则和淋巴结的质地变硬。

2. 淋巴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淋巴瘤细胞是恶性淋巴细胞克隆,它们在淋巴结中异常增殖和蔓延。

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可以根据其起源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是有Reed-Sternberg细胞的存在,它们是巨大的异形细胞,具有双核或多核结构。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是缺乏Reed-Sternberg 细胞,但有其他恶性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3. 淋巴瘤细胞的浸润:淋巴瘤细胞可以从淋巴结扩散到其他组织和器官,形成转移性病灶。

这种浸润可以损害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并可能引起疼痛和其他症状。

浸润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判断淋巴瘤的分期和预后。

4. 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为了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病理学家常常使用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技术来检测淋巴瘤细胞。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淋巴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以及细胞内的遗传变异。

根据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分类和诊断淋巴瘤。

综上所述,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改变、淋巴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浸润以及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医师和病理学家更准确地诊断淋巴瘤,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在淋巴瘤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学特征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特点需要了解。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1998–2000 1975–1977
5 5–9 10–14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
Age at diagnosis (years)
Ries LAG, et al. (eds). 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2003. NCI Web site. Available at: /csr/1975_2000, 2003.
恶性淋巴瘤 症状与体征
60%
6-20%
6-12%
24
25
症状与体征 — 结外病变
肝大 肝功能异常
骨骼病变(0-15%)可 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骨髓侵犯
26
神经系统
颅神经瘫痪 头痛 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 脊髓压迫及截瘫
症状与体征--- 结外病变
27
症状与体征—皮肤损害
➢ 特异性病变:真皮内, 多样化:肿块、结节、 浸润性斑块, 溃疡、 丘疹、斑疹,称为蕈 样霉菌病
2000年的WHO分类 • 将HD正式改称为霍奇金淋巴瘤(HL) • 基本沿用了REAL分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旧分类
Rye分类(1966年): (1)淋巴细胞为主型(LP)--- 预后好 (2)结节硬化型(NS)----预后较好 (3)混合细胞型(MC)---预后较差 (4)淋巴细胞消减型(LD)---预后差
巴瘤
•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DLBCL
• 原发于皮肤的DLBCL,腿型 • 老年性EB病毒阳性的DLBCL •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 • 淋巴样肉芽肿病 • 原发于纵隔(胸腺)的大B细

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其与不同亚型的表现差异分析

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其与不同亚型的表现差异分析

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其与不同亚型的表现差异分析1. 引言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克隆增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淋巴瘤包括多个病理类型和亚型。

不同的病理类型和亚型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其与不同亚型的表现差异进行分析。

2. 病理类型的分类根据淋巴瘤的发生部位、组织特点、病理形态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因素,淋巴瘤可分为多个病理类型。

常见的淋巴瘤病理类型包括:2.1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以Reed-Sternberg(RS)细胞为特征。

该病理类型通常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全身症状等。

2.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占据成人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大部分。

该病理类型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等。

2.3 浆细胞瘤(Multiple Myeloma,MM)浆细胞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肿瘤。

该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贫血、高钙血症等。

2.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起源的慢性淋巴病,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血液系统异常等。

2.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B-cell Lymphoma,PMB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主要累及胸腔。

该病理类型表现为胸腔占位病变、呼吸困难等。

3. 不同亚型的表现差异除了病理类型的分类,淋巴瘤还可以根据分子表达型的差异划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亚型之间在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病理报告良性恶性

病理报告良性恶性

病理报告:良性恶性概述病理报告是病理学家根据对组织、细胞或体液标本的观察和分析而撰写的一种医学文档。

病理报告的结果对于医生评估疾病的性质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良性和恶性是病理报告中两个常见的分类。

良性指的是一种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构的改变,通常在生理条件下保持正常的功能和特性。

良性病理组织学的特点是细胞变化具有可逆性、规则性和有限性,不会侵入周围组织和扩散到其他部位。

恶性是指细胞发生了异常变化,形成恶性肿瘤的基础。

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细胞变化不可逆转,增殖活性强,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可破坏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

病理报告中的良性病变良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异常增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良性病变: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腺瘤:由腺上皮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如乳腺腺瘤、甲状腺腺瘤等。

2.纤维瘤:由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乳腺、子宫等部位。

3.肌瘤:由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子宫、胃肠道等部位。

肉芽肿肉芽肿是一种由大量炎症细胞和肉芽组织构成的良性病变,常见于慢性炎症和感染。

肉芽肿可以分为非特异性肉芽肿和特异性肉芽肿,前者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病等,后者常见于结核性肉芽肿。

炎症性病变炎症是机体对组织损伤或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其特点是血管扩张、渗出和组织细胞的浸润。

炎症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炎、慢性单核细胞性炎、慢性纤维性炎等。

病理报告中的恶性病变恶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细胞或组织结构的失控性增生和侵袭性生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恶性病变: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指细胞异常增生和不受控制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癌症: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2.肉瘤: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包括骨肉瘤、肾母细胞瘤等。

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肿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淋巴瘤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等。

淋巴瘤形态学诊断标准

淋巴瘤形态学诊断标准

淋巴瘤形态学诊断标准
淋巴瘤的形态学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淋巴结的形态:正常的淋巴结是蚕豆状,表面光滑、柔软,而淋巴瘤的淋巴结则可能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

2. 淋巴结的结构:正常的淋巴结结构清晰,而淋巴瘤的淋巴结结构则可能发生紊乱,比如出现多个淋巴结融合、包膜不完整等现象。

3. 淋巴结内的细胞形态:正常的淋巴结内细胞形态规则,而淋巴瘤的淋巴结内细胞形态则可能不规则,比如出现核分裂像增多、细胞核增大等现象。

4. 淋巴结的血流情况:正常的淋巴结血流分布均匀,而淋巴瘤的淋巴结血流则可能不均匀,血流信号较强或较弱。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形态、结构、细胞形态和血流情况,可以对淋巴瘤进行初步的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可能与良性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良性疾病的形态学特征相似,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鉴别。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淋巴瘤形态学编码

淋巴瘤形态学编码

淋巴瘤形态学编码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形态学特征是诊断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为了规范淋巴瘤的诊断和描述,淋巴瘤形态学编码应运而生。

以下是对淋巴瘤形态学编码的详细解释,主要涉及肿瘤类型、分化程度、细胞数量和分布、细胞形态特征、生长方式、侵犯范围、坏死和出血以及其他相关病理学特征等方面。

1.肿瘤类型: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可以分为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等类型。

每种类型的淋巴瘤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2.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正常细胞之间的相似程度。

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越接近其正常细胞形态;分化程度越低,肿瘤细胞形态越异常。

淋巴瘤的分化程度对于判断其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肿瘤细胞数量和分布:淋巴瘤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是诊断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例如,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特征是大量大细胞弥漫性浸润;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特征则是大量小淋巴细胞密集浸润。

4.肿瘤细胞形态特征:淋巴瘤细胞的形态特征是诊断和分类的关键。

不同类型淋巴瘤的细胞形态各异,如大细胞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

通过对肿瘤细胞形态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淋巴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

5.肿瘤细胞生长方式: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方式也是诊断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例如,弥漫性生长的淋巴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弥漫浸润,破坏正常结构;而局限型生长的淋巴瘤则局限于淋巴结的一叶或某个部位。

6.肿瘤侵犯范围:肿瘤侵犯范围是指肿瘤细胞浸润和扩散的范围。

淋巴瘤可以从局部淋巴结开始生长,逐渐侵犯到其他淋巴结和器官。

侵犯的范围与淋巴瘤的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7.是否存在坏死和出血:坏死和出血是肿瘤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

在淋巴瘤中,肿瘤细胞的坏死和出血可能提示恶性程度较高或预后较差。

通过对坏死和出血的观察,可以进一步评估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8.其他相关病理学特征:除上述特征外,淋巴瘤还可能伴随其他相关病理学特征,如血管增生、纤维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霍奇金淋巴瘤
(1)病理变化:
主要发生部位在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其次为纵隔,腹膜后等处淋巴结。

肉眼观,淋巴结肿大,以后可互相粘连,形成大的结节状肿块。

镜下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破坏,可见霍奇金肿瘤细胞分散在反应性增生的细胞中(主要是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

霍奇金瘤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R-S细胞:对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诊断意义的,最具代表性的瘤细胞,细胞体积大,15~45μm,胞质丰富,嗜酸性。

核大,核膜厚、泡状、中央有一大而圆、伊红染色的核仁,核仁周围有一空晕。

双核的R-S细胞,两核对称,形如镜中之影故称镜影细胞。

有的可为多核;
②霍奇金细胞:体积较大,胞质淡染,核大,扭曲或分叶状,核仁或大或小;
③陷窝细胞: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淡染或透明。

核大分叶状,有小核仁。

组织固定后,胞浆收缩,与周围细胞之间形成透明空隙,细胞好似位于陷窝内:
④多形性细胞:瘤细胞体积大小不等,有明显异型性。

核大,畸形,核仁大,核分裂象多见。

(2)组织类型
①淋巴细胞为主型:淋巴细胞明显增生及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典型R-S细胞难找。

其它反应细胞少见;
②结节硬化型:由成熟的胶原柬把瘤组织分割成多个结节,瘤细胞主要是陷窝细胞。

反应细胞可多可少;
③混合细胞型:这一型瘤细胞呈多样性,常有较多典型R-S细胞及反应性细胞;
④淋巴细胞消减型: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R-S细胞较多,纤维组织及多形性细胞多。

上述组织学类型在疾病过程中可发生转化,但结节硬化型一般不转变为其他类型。

2.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繁杂,将其分为B细胞、T细胞和组织细胞型三大类及不同的亚型,其中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

以上类型根据恶性程度分为高度恶性,中度恶性及低度恶性;根据瘤细胞形态分为小淋巴细胞型、大细胞型、滤泡中心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等;根据瘤组织结构分弥漫性及结节性。

(1)伯基特淋巴瘤:是来源于B淋巴细胞的一种高度恶性的淋巴瘤。

肿瘤常发生于颅面骨、腹腔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一般不累及外周淋巴结。

镜下见大量的无核裂细胞弥漫增生,形态一致,瘤细胞常变性、坏死,瘤细胞间散在多数吞噬各种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形成满天星图像。

(2)蕈样霉菌病:是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

皮肤早期呈湿疹样病损,逐渐发展,皮肤变成增厚变硬的斑块。

镜下见表皮和真皮有多量体积较大、核大、高度扭曲,有深的切迹,呈脑回状的瘤细胞聚集似小脓肿。

病变早期仅局限于皮肤,以后可扩展至淋巴结和内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