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市场也在逐渐壮大,但与此同时,就业的不平等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在这些问题中,包括失业率上升、就业岗位与人才资源失衡、城乡就业差距等。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不少于就业政策调整不及时、教育质量不稳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
本文旨在对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失业率上升近年来我国的失业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一些劳动力市场还出现了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
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限制年龄、年限、性别等条件,一些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不良现象。
这些现象导致一些人失去了工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经济状况。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建议是:第一,政府要完善就业政策,提高失业保险的支付比例、期限等措施,同时鼓励企业开展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确保职工的合法权利;第二,发扬自我服务创新精神,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增强自己的市场化抗风险能力,开拓潜在的就业空间。
二、就业岗位与人才资源失衡就业岗位和人才资源的失衡表现为:一方面,行业和地区之间就业发展机会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导致一些就业弱势群体无法拥有同样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人才资源仍然有一定的浪费现象,一些人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合适的就业,这就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存在长期招聘难的情况。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第一,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优化就业结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支持就业招聘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益和职业竞争力,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第三,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为失业了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就业服务,为更多的就业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三、城乡就业差距问题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城乡人员的差距也导致了城乡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种差距会逐渐扩大,阻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应对这种差距,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稳定农民收入;第二,加大对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协调性,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周转就业的机会;第三,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方面,适当加大对农村和城市财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
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就业现状及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就业总体相对稳定,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就业压力加剧随着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等新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800万以上,而新的就业岗位却无法满足这一庞大人口需求。
1.2 结构性失业问题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在制造业相对衰退的背景下,很多传统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等问题。
这导致了结构性失业问题,许多技术要求较低的岗位很难再吸纳更多劳动力。
1.3 产业结构转型困难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的优势还未形成。
这意味着一些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有限。
产业结构转型需要时间和政策支持。
1.4地区之间差距加大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但由于技能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低收入、低技能岗位。
一、二、三级段落标题分别是主要问题的分点。
二、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针对我国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对策:2.1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匹配。
应当注重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提供更多适应市场变化的知识。
2.2 促进创新创业鼓励创新创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少创业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2.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转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4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推动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就业现状的问题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就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民工待遇不公以及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等。
1. 产业结构性失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由于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过度依赖外需和低成本劳动力,当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差时,许多就业岗位被撤销,导致大量劳动者失去工作。
而高技能产业却面临人员短缺的困扰,形成了供求不匹配的状况。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虽然我国高校逐年扩招,但是由于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缺乏信任感,更倾向于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这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和挑战。
3. 农民工待遇不公在农民工群体中,存在着待遇不公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施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缺乏保障,拖欠工资、违法用工等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卫生条件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差异。
4. 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
包括用人单位存在低薪、长时间加班等问题,同时一些打工者承受庞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非正式就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许多劳动者处于合同保障缺失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1. 结构性调整与转型为了解决产业结构性失衡带来的就业问题,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来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
政府可以推动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并引导劳动力向新兴行业转移,以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 加强职业教育与实习机会为了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政府可以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和实训中心,在学生就读期间提供实践培训机会,增加他们获得就业的竞争力。
3. 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体系针对农民工待遇不公的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就业现状的问题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就业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大量毕业生进入市场使得求职压力剧增,高学历与高技能人才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低学历人才则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就业问题的存在。
一些传统行业逐渐落后,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使得某些地区就业困难加剧。
另外,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也导致了失业率上升。
二、针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为解决上述就业问题,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1. 优化教育系统由于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未来就业机会和社会整体竞争力,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职业技能培训。
国家应投入更多资源,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加强高等教育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
2.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我国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同时也要加大对传统行业的转型支持力度,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3. 增强创业就业支持政府要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氛围,简化注册流程,并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同时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相关培训,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4.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地区间的差距,在政策制定上要注重协调各地区发展,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人才流动和分布,通过建设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人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提高劳动力就业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对各类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覆盖,并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关系的制度。
此外,还需加大对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以不同方式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中。
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政策解决方案
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政策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中既有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也有传统产业萎缩导致的大规模失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解决方案。
一、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1.1、结构性失业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传统产业逐渐萎缩,导致大量劳动力失去就业机会。
同时,新兴产业受技能要求较高等限制,相对就业机会较少,使得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1.2、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某些行业和地区劳动力供给偏过剩,而另一些行业和地区则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
这种供求不平衡导致了一些行业用工荒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也会使劳动力资源浪费。
二、政策解决方案2.1、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其发展,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新兴产业。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新兴产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2、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推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2.3、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应设立创业基金,提供财政支持,降低创业成本。
同时,建立健全的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2.4、加强地区协调和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地区协调和人力资源配置,是缓解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式,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地区之间的就业差异。
我国经济增长中就业效应不足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中就业效应不足问题的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只是速度。
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就业率。
然而,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就业增长却显得缓慢且不足,进而引发了就业效应不足的担忧。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我国经济增长中就业效应不足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
一、问题成因1. 产业结构不尽人意我国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占比较高,尤其是房地产业居民消费支出较大,但这些行业的需求对劳动力的吸纳并不多。
这导致了偏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给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的产业缺失。
2. 技能提升缺失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许多人却还停留在低端的生产环节,对于高端技术和职能没有足够的投入。
随之而来的现象是,虽然新的产业在发展,但是复杂的技术和专门的职位相关的工作却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而现存资源分配不足,从而影响到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导致失业率上升,低技能人群的就业机会减少。
3. 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是一直存在而且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相继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开始选择自动化生产,这进一步影响了就业供需市场。
4. 外部环境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市场波动等都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就业市场稳定。
外部市场波动给企业及工人造成压力,使得企业停止扩张,不再招聘,甚至是进行裁员。
二、对策推荐1.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解决提高技术含量、创造更多的高工资就业机会,需要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来实现。
提升新兴产业的地位,积极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进驻,大力发展服务业、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以此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和附加值。
2.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针对各行各业的岗位,围绕所需技能来不断培养相应人才,为市场提供合适的人才资源。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认证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职业前景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
中国就业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中国就业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尽管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高就业率问题依然困扰着社会。
本文将就中国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一、就业问题的原因1.经济结构转型不顺利:中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然而,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困境,需要进行大规模裁员。
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无法给予足够的就业机会。
2.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匹配:供给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连年攀升,大量优秀人才涌入劳动市场,但就业率却不乐观。
需求方面,国内很多企业仍面临用工荒困扰,许多农民工难以得到合适工作。
3.待遇不均问题:社会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一些企业存在拖欠工资、加班费等问题,导致员工权益受损。
薪资不合理和不稳定也造成就业者对工作质量和生活负担的不满。
二、针对就业问题的对策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提供税收和融资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投资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劳动力提供更多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提高就业机会。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鼓励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培育和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为就业提供新的动力和机会。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支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农民工在城市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待遇和社会保障。
5.加强劳动力市场调节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监管,减少非法劳动和低薪就业。
同时,加强劳动力权益保护,落实法定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中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中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关键词]就业困难;观点述评;超时加班[摘要]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就业”的模式为背景,对目前学术界就中国经济就业弹性下降趋势给予的各种解释进行了简要评析,并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格局提出,企业中普遍的加班加点行为,抵消了经济增长创造出来的一部分就业供给,减少了对新职工的雇佣量,从而使中国经济形成了“高增长、低就业”的特殊模式。
[收稿日期]2006-11-10在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著书撰文,讨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经济发展走入了“高增长、低就业”的陷阱。
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纷纷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出现了几种颇具影响的看法。
本文拟对这些观点进行介绍,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
分析之后不难发现,一些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因此该问题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入。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
这是1962年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一条定律。
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
在劳动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关系的指标是就业弹性。
所谓就业弹性,就是GDP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的百分比。
假定产值增长率为a,就业增长率为b,就业弹性系数为k,那么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如下:k=b/a通常情况下,就业弹性系数在0与1 之间变动,即0<k<1。
当k越接近1时,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当k越接近0时,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弱。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当前就业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近年来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就业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产能过剩导致部分行业岗位减少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矛盾加剧,我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这导致某些传统行业岗位减少甚至消失,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就业压力。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高校扩招政策带来众多毕业生,但市场对人才需求并不足够。
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找不到满意工作、工资水平低等问题。
其中一个原因是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在校期间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技能培养。
3. 农村转移劳动力安置困难为促进城乡差距缩小和农民增收,我国推行农村转移劳动力政策。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安置困难、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4. 信息不对称加剧结构性失业由于地区差异和行业结构调整,信息不对称成为造成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工作岗位信息缺乏透明度,求职者往往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或错过合适岗位的情况。
二、针对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对策1. 加强产能优化与转型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减少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就业压力。
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在科技领域提供更多创新型岗位。
2. 推进教育与人才需求相协调加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沟通合作,确定市场需求,并将其纳入课程设置。
鼓励高校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训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职场技能培养。
此外也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技术工人培养的支持和倡导。
3. 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农村转移劳动力安置机制,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社保确权等措施,加强对农民工的帮扶和引导。
同时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产业与吸纳就业岗位。
4. 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求职者获取岗位信息的渠道和透明度。
鼓励企事业单位及时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以规范招聘行为。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却愈加突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
一、就业困难原因1.数量过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同时,不同院校、专业和水平的毕业生数量也相差较大,加剧了就业压力。
2.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导致部分毕业生的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符,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3.缺乏职业技能大学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一些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严重不足。
这使得他们在市场上与其他优秀的人才竞争时处于劣势。
4.求职方式不当有些毕业生缺乏求职知识,或求职方式不当,如不懂得自我推销、简历过于简单或太过花哨,致使他们错失了很多好的工作机会。
二、就业形势1.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却仅为1376万个,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薪酬不尽人意现实情况中,很多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因为缺少工作经验或技能不足而薪酬水平较低,甚至只能靠外快来维持生计。
3.不稳定性大大部分毕业生都是通过签订一份一年合同来工作的,这种短期合同的形式不能给毕业生带来稳定的工作环境,增加了他们就业后的风险。
三、对策建议1.提高职业教育实践程度高校应加强职业教育,同时注重职业教育的实践程度,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职业领域的实践操作。
2.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综合素质人才,同时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也该向实用化方向发展。
3.建立良好的就业平台高校不仅应该提供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应该建立良好的校内就业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可以了解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工作经验。
4.提高自身竞争力毕业生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我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高经济增长率下低就业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一
年代 高 于 8 0年 代 , 0 0年 到 现 在 高 于 2 20 0世 纪 9 0
年 代 。 而 与 GD P增 长 相 反 的 是 ,0 世 纪 8 2 0年 代 的 登 记 失 业 率 在 3 以 下 ,0世 纪 9 % 2 0年 代 的 失 业
低 就 业 的 原 因有 很 多 , 主 要 的 是 企 业 对 劳 动 需 求 的 减 少 或 不 足 。 投 资 主 导 型 的 经 济 发 展 模 最
式、 劳动 力 价 格 的 扭 曲 、 本 对 劳 动 的 替 代 、 约 劳 动 型 技 术 的 进 步 等 因 素 造 成 企 业 对 劳动 需 求 资 节
着经 济增 长 , 村 隐 性 失 业 率 有 所 下 降 , 是 , 农 但 总
的失 业率 却还 是 太高 。 从 图 1中 可 以 看 出 , P的 增 长 率 2 GD 0世 纪 9 0
济 的贡 献是 不 同 的 。 自 15 9 3年 开 始 , 国 经 济 发 中 展 选 择 的 是 资 源 型 的 工 业 化 模 式 , 至 今 日 , 国 时 中 工业 化 还主要 处 于资 源 型 的工业 化 模 式 阶 段 。在
定 意 味着 资本 和劳 动 投 入 的增 加 。 根据 这 个 逻
辑 思 路 , 济 增 长 和 就 业 增 长 、 动 投 入 的 增 长 应 经 劳 该是 正 相 关 的 , 增 长 应 该 意 味 着 高 就 业 、 高 低
失业 。
率 在 4 以 下 ,0 0年 到 现 在 , 国 的 登 记 失 业 却 % 20 中
关键 词 : 增 长 ; 就 业 ; 业 劳动 需 求不足 高 低 企 中 图 分 类 号 :2 0 F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4 —8 2 ( 0 0 0 —0 3 17 4 5 2 1 )4 0 3—0 6
中国高增长与低就业原因浅析
中国高增长与低就业原因浅析作者:朱琳来源:《财经界》2010年第11期[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中国出现了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局面。
宏观、微观经济因素同时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本文着重从人口总量和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转型这四大方面分析了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现状的的原因。
[关键词] 高增长低就业原因管理策略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尤其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更是稳步攀升,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上升,就业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4%至6%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我国自2002年以来的城镇失业率虽然在4%左右,从数字表面看上去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但我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依据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统计计算出来的,这与国际上的调查失业率的统计方法不同,我国的实际失业状况更为严重,中国出现了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状。
二、中国高增长与低就业原因浅析宏观、微观经济因素同时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宏观和微观涉及的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在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一直相互作用和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转型的不断加剧,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一步强化,共同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高增长、低就业并存。
具体的原因如下:(一)人口总量和结构因素我国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约束不是表现为劳动力供给不足,而是表现为劳动力供给过剩,这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始时显著不同的一个经济条件。
决定一国就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因素是多元的和多方位的,但其基础是作为劳动力资源——人口的状况。
一个国家人口的变动轨迹决定了其劳动力资源的变动轨迹。
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作者:文华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09期摘要:中国的经济要想继续以现在的高速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解决当下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高增长、低就业”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这种状况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高增长低就业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
60年代后,这种观点受到了若干国家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低就业、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正情况仍十分严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提出中国经济中高增长、低就业的成因及对策。
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就业问题现状“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
”这是人们很自然的想法,也是世界各国规律性的现象。
然而,这条规律如今在中国似乎不灵了,当中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欢呼时,却发现失业率也在增长。
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节攀升,目前已增至约2400万名,而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等待“消化”。
“经济高增长带来高就业”的规律为何会在中国失灵?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平均速度高达10.1%,2001-2008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分别为:8.3%、9.1%、10.0%、10.1%、10.2%、11.1%、11.9%、9.0%,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GDP跌至7年以来最低水平,但是从2001年至2007年经济稳步回升来看,根据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经济的高速增长应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
但是中国90年代就业的增长率却只有1.1%,而在2001-2007年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7年,而且远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
高增长低就业的全国与分区对比研究
高增长低就业的全国与分区对比研究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高增长低就业现象概述•全国范围内高增长低就业现象分析•分区对比研究•影响与对策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CATALOGUE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经济形势01地区差异02研究目的03理论意义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丰富相关理论。
现实意义为解决当前部分地区高增长低就业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CATALOGUE高增长低就业现象概述0102高增长低就业现象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消费不足、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高增长低就业还可能引发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单纯的高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带动就业的长期稳定增长。
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ATALOGUE全国范围内高增长低就业现象分析1 2 3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匹配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市场不均衡全国总体情况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南北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就业压力较大03新兴产业就业潜力巨大01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02服务业就业岗位增多CATALOGUE分区对比研究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就业结构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对比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对比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就业结构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对比高发展水平地区中等发展水平地区低发展水平地区CATALOGUE影响与对策分析由于就业不足,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增长放缓低就业率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社会福利压力增加就业不足可能导致居民收入下降,进而影响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下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区域合作政策建议与对策CATALOGUE研究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030201全国范围内,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这种关系可能存在差异。
分区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
我国“高增长、低就业”问题的研究
我国“高增长、低就业”问题的研究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高增长必然带来较高的就业率,这与我国目前“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不符。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验证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的不协调,以解释这一现象。
本文在最后指出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标签: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一、引言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高增长必然带来较高的就业率。
但我国经济却呈现出GDP每年以9%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与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并在低水平徘徊并存的局面。
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1991年~1995年大约为0.08,1996年~2000年略有上升约0.14。
但“十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又下降为0.11。
许多学者对此现象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就业弹性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在下降,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
而另一些学者则持有不同的观点,蒲艳萍、吴永球认为,由于农村中存在大量的隐形失业,对就业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导致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的就业增长。
蔡昉等通过研究城镇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城镇中的就业弹性并没有急剧下降,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相关只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笔者认为,中国目前“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只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本文试图从三大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角度来解释“高增长、低就业”的问题。
二、数据与经验分析产业结构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演变,并且其演变有内在的逻辑规律可循,其中著名的是配第—克拉克定律:从产值结构的角度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
从就业结构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上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演变大体上遵循了这一规律,但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产业结构调整滞后阻碍了就业率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情况如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动,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30.1%,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的15.2%;第二产业的比重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最低的1990年的41.6%上升到2004年的52.9%;第三产业的比重在几十年间起伏不定,但比重不高都在30%左右。
我国就业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1)就业人口增长快、失业率高,就业形势严峻。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完善,而且,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迅速转移。
这些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希望在城市里某到职位,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其次,每年城市新增就业人口(包括高校毕业生和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口)数量庞大,这些就业人口都给我国的就业造成巨大压力。
最后,我国是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测量我国的失业率的,所以这个失业率不包括不登记的城市失业人口以及其他未登记的失业人口,因此,现实中的失业率依然很高,就业形势很严峻。
(2)旧有的体制机制造成就业渠道窄。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人们的就业首选渠道是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单位。
然而,在当前我国人口总量庞大,就业人口剧增的情况下,旧有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不能满足就业需求了。
但是,在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农村,有相当一部分人依然存在这样的观念: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等单位的工资收入有保障、退休养老有保障、工作无失业风险。
所以这些观念导致很大一部分就业人口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去上述这些单位求职,以致于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失业、坐等就业。
(3)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与劳动者个体的素质差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当前结构性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矛盾在结构性失业中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素质与岗位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且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但是,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不够优化的。
例如,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而第三产业的优势就是能够极大的吸收就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在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一些产业与提供的岗位需求与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不相适应。
中国经济问题_高增长与低就业_论文
中国经济问题_高增长与低就业_论文中国经济问题研究——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姓名学号单位六院六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其中,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已经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了。
本文就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高增长与低就业进行了研究。
首先是探讨了一下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分析了矛盾的出现所带来的问题,最后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案。
关键词:高增长、低就业、经济问题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GDP 增长情况。
图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低就业率与高增长却相矛盾。
下面就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进行展开论述。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高增长与低就业的情况;第二: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带来了什么问题;第三: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一,中国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出现高增长与低就业的情况?国外一般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和就业应该是正比关系。
而中国近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带动就业能力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是为什么?首先,就业问题的出现是经济转型的结果。
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深化时期。
在计划体制下,为了保证人人都有工作,以降低劳动生产率为代价,采取了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甚至四个五个人吃,从而造成企业大量隐性失业。
不仅如此,计划经济时期,其应对的生产组织往往是大中型企业,而市场经济应对的企业组织往往是个体和小企业。
从大中型企业退出的原国企职工不能适应个体和小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出现大批失业人口,是中国为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付出的代价,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本。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要提高经济效益,就需减人增效。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使得经济体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是靠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一个资本排斥劳动力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会 各 界 的 协调 配 合 才 能 稳妥 推 进 。 政 府 要 借助 财 政 补 贴 、 税收
业 指导的思考[ J ] - 中国民族, 2 0 0 9 ( 1 2 ) 【 4 ] i颖. 当代少 数 民族 大学生 就业 问题研 究[ J ] , 科技与生 活, 2 0 0 9 ( 1 1
“ 高增长、 低就业” 的现农及其形成原因, 提 出了 改善这种状况
的对策建议 。 关 键词 : 经济发展 经济增 长 高增长 低 就业
万名, 而 农村还有 1 . 5 亿富余劳动 力等待 “ 消化 ” 。“ 经济高增长
带 来高 就 业 ” 的 规 律 为 何会 在 中 国失 灵 ? 自从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国的 社 会 经 济 保 持 了持 续 快 速 的发
业. 2 0 0 6 ( 6 ) : 3 5
[ 2 ] 綦群 高 等. 新 疆少 数 民族 大学 生就 业 问题 研究 【 M】 . 现代 教 育 出版
社. 2 0 0 7 , 6
【 3 ] 吐尔逊娜 依 一 赛 买提 , 阿 孜古丽 ・ 阿 不都拉 . 关于少数 民族大 学生 就
7 . 营遣 有利 于少数 民族 大学生就 业创 业的环 境 。 新疆 的少
1 O . 2 %、 l 1 . 1 %、 1 1 . 9 %、 9 . O %, 2 0 0 8 年金融危机导致G D P 跌至7 年
着 国家 财 富 和 劳 务 生 产 增 加 以 及 人 均 国民 生 产 总 值 提 高 。 6 0 年
下) : 5 5 一 g 5
优 惠等 政 策 , 广泛 发动 和 引导 社 会 力 量 , 通过各种方式方 法,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创 造 就 业 岗位 。 需 要 政 府 出面 协 调 各方 关 系 , 对 在 非 民族 地 区 工 作 的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解 决 生 活 、 工作 方 面 的 基 本 问 题, 为 他 们 选 择 去其 他 地 区 工作 排 除 后顾 之 I R ; 。 此外 , 自主 创业 也 是 实 现 少 数 民 族 大学 生 就 业 的 一 条 重要 途 径 。 政 府 对 自主 创 业 的少 数 民 族 大学 生 , 要从 正确的政 策及舆论导向方面积极鼓 励。 对 于 暂 时 没 有 找 到 工作 的 毕业 生 , 要 为其 提 供职 失 业 登记 或 提 供 限 时 性 的 养 老 金补 助 , 依次督促其尽快就业创业。 同 时 参加 其 就 业 培训 机会 , 根据市场需 求和少数民族学生特点、 特长 , 进 行实技 能强化培训, 促 进 待 业 的 少 数 民族 毕 业 生 顺 利 走 上 就 业
E mp l o y me n t Wi n d o w 就 业 之 窗
位 的需求信息 , 扩 大 少 数 民族 大 学 生 就 业 途 径 , 及 时 调 整 高 等
教 育 的 专业 和 层 次 设 置 , 从而 做 好 调 节 和 促 进 少 数 民族 大 学 生
参 考文 献
【 1 ] 王英姿 . 新疆少数 民族大学生 就业 问题调 查与分析【 J 】 l 中国大学生 就
就 业工作。 同时, 通 过平 台 大 力 宣 传 现 行 就 业 保 障 制 度 , 教 育 鼓 励 大 学 生 到 各 行 各业 就 业 , 要加 大对 少 数 民 族 大 学 生 到个 体 、 民 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制定鼓 励措施和政策引导与激励 ,
促 进 就 业 观 念 的转 变 。
经 济 发 展理 论 是 研 究 经 济 增 长 的 基 础 上 , 一 个 国 家 经 济 与
社会结 构现代化演进过程 的理论。 传 统 理论 认 为 经 济 发 展 意 味
展, 在2 0 世纪9 0 年代, 中国经 济 增 长 平 均 速 度 高 达 1 0 . 1 %, 2 0 0 1 - 2 0 0 8 年 我 国G DP 增长速度分别为: 8 . 3 %、 9 . 1 %、 1 0 . O %、 1 0 . 1 %、
摘要: 中国的经济要 想继续 以现 在 的高速持 续发展下去 , ・ 就必须解决当 下的首要问题 一一 就业 问题 。 本文分析了 我 国目 前
也 是 世 界 各 国规 律 性 的现 象 。 然而 , 这 条 规 律 如 今 在 中 国似 乎不 灵 了, 当中 国正 在 为 经济 增 长 欢 呼 时 , 却 发现 失 业 率也 在 增 长 。 2 0 0 0 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 节攀升, 目前 已 增 至 约 2 4 0 0
硕 士, 讲师, 主 要 从 事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与 就 业 研 究 。电 子 邮 箱 :
或 自主创 业 的道 路 。 蚌翻
5 6 3 2 6 5 1 7 7 @q q . C O n。 r
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现 象的成 因及对策
文 华 延边 大 学经 济 管理 学 院
【 5 ] i志 刚. 新 疆 少数 民族 大学 生就 业现 状分析 及对策 [ J ] . 塔 里木大 学 学报 . 2 0 0 9 ( 1 2 ) : 6 9 — 7 1
作 者简介
孙兰 英, 1 9 5 7 一, 女, 博 士, 博士 生导师 , 天津大 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教 授, 主 要从事思 想治教 育、 马克 思主 义中国化和 政治文化 与社 会治理 的 教 学 研 究 ;阿 不 力 克 木 ・ 艾则孜 , 1 9 7 4 一, 男, 天 津 大 学 管 理 与 经 济 学 部在职 博士研 究生 , 主要从事大 学生思 想政 治教育与 就业研 究 ; 通 讯作 者杨建 莺 , 1 97 9 一, 女, 新疆农 业 大学经济 与贸易学 院辅 导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