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完整)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木构建筑的特点:1、优点: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缺点:木材越来越稀少,生态环境恶化、木架建筑易遭火灾、虫蛀、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2、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3、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4、井干式:特点: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适用于宫殿,庙宇等5、生起:当心间柱高不动,次间、稍间、尽间柱头相对当心间柱头依次升高2寸,使檐口形成一条缓和的曲线二、屋顶级别:高—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三、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质的产物。
明代徐杲、蒯祥四、原始社会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干阑式建筑-—由巢居发展而来,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地势低洼潮湿多虫蛇)木骨泥墙房屋——由穴居发展而来,黄河流域(地势高,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干阑式)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1、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陕西临潼姜寨村落——居住区住房分五组,每组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房屋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
陕西西安半坡村——南面居住区,北面墓葬区,东面制陶窑场2、龙山文化—-父系氏族(住房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吕字形平面):土坯砖山西襄汾陶寺村——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外室设有窖穴,供家庭贮藏,与仰韶时期窖穴设在室外的布置方式不同仰韶晚期遗址中已有在室内地面和墙上采用白灰抹面,普遍采用是龙山时期我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西部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红山文化)五、夏(奴隶社会的开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夯土台上面阔8间殿堂,回廊围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永定柱(廊下支承木地板)遗迹。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
墙面,北方皇家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重,江南园林则较轻巧; 其它细部处理,江南园林不仅力求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 灵巧,北方皇家园林则比较严谨、粗壮、朴拙。
6、单体建筑的屋顶类型: 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主要的五种形式)
绪论
7、中国古代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心理补偿。 8、有名的工官:
隋代:宇文恺---隋代东西都城的规划、设计与营造者。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 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宋代:李诫---编修了《营造法式》,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 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7、中西园林差异: 指导思想:
西方: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排斥自然、力求体现严谨理性。 东方:顺其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布局:西方以建筑物为主,中国以水面为主。 园林要素处理 水面:西方水池规则形状,中国则凸凹有致 水的态势:西方喜动、实,中国则好静、虚。 植被:西方严格剪裁,中国则取其自然,顺其自然。 总体特点 对称均衡秩序——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理性图案美对称美几何美——自然美意境美
第一章
奴隶社会建筑
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庭院。 2、周,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 3、周,湖北圻春干栏式建筑,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居住建筑类型。 4、春秋:台榭建筑流行(高台建筑)。
著作和人物: 工匠祖师——鲁班《考工记》:春秋末年齐国的工艺官书中记叙6 种工艺、36个工种的技术规则。
6、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差异
建筑史重点
建筑史重点中国建筑史复习材料一、填空1、中国古典建筑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2、斗拱的模数:宋代材分制、清代斗口制3、中国古代庭院布局机制:廊院式、合院式4、清代彩画的分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5、我国发现最早的祭祀建筑:辽西牛河梁女神庙6、我国发现最早的坛庙形制:坛的型制雏形:内蒙古大青山原始祭坛遗址7、最早的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8、最早的四合院: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9、最早用正射投影工程图:兆域图10、中国古塔根据形式和结构分类:楼阁式塔、密檐塔、亭阁式塔11、中国古塔按功能分类:佛塔、经塔、舍利塔、墓塔、风水塔12、塔刹组成:刹座、刹身、刹顶、刹杆13、石窟的三大分类: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14、我国最早的石窟: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15、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16、我国最早的地面石建筑: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墓祠17、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桥:安济桥18、中国古代最大的殿堂:大明宫麟德殿19、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大殿20、宋代是家具史上最重要的时期,由席座到垂足座21、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22、宋代陵墓特点:集中设陵;帝、后合葬;东南高西北低23、窑洞的分类:靠山窑、地坑窑、混合窑24、四合院门的类型:按建筑形式分类:屋宇式门(王府大门、广亮大门、如意门、蛮子门)、墙垣式门(随墙门、小门楼、西洋门);按照位置划分:宅门、内门25、中国古代最高朝会场所:辟雍26、周代三朝五门:外朝、治朝、燕朝;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27、中国四大佛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28、佛寺的类型:以佛塔为主的佛寺、以佛殿为主的佛寺29、塔的基本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二、名词解释斗拱:它位于木构架建筑的屋顶与屋身的过渡部分,主要作用是支撑出挑的屋檐,保持整体稳定,并将重量传递到柱子,同时具有装饰美化作用。
中国建筑史复习
中国建筑史复习参考第一、二章简答题1、中国建筑的分类城郭,宫殿衙署,皇家陵寝,皇家祭祀建筑,儒家祭祀建筑,民间祭祀建筑,**建筑,民居建筑,仓廪建筑,书院建筑,会馆建筑,苑囿和园林,勾栏瓦肆等商业建筑2、中国建筑历史一般分成几个历史阶段.这几个历史阶段如何划分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孕育期 -先秦及秦汉时期建筑技术趋于成熟,建筑造型趋于工整,地方建筑风格趋于多样- 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期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从成熟走向繁缛、细腻与多样 -两宋辽金西夏时期3、中国建筑的特征:属于东亚建筑体系,东亚建筑体系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的传统建筑。
但中国建筑更具起源性和中心性的特征,具有造型、构造和地域风格上的多样性。
4、中国建筑的五个特点:⑴因地制宜的建筑材料;土、木⑵灵活多变的木构架体系;抬梁式、穿斗式。
⑶既严谨对称又自由灵活的庭院式空间组织⑷玲珑剔透的正立面外观⑸色彩趣味多样的装饰处理5、简述“营邑立城,制里割宅〞的规划思想营邑:居住区的建造立城:城墙和城门楼筑造制里:分划里坊,建立坊墙割宅:在里坊切割住宅用地,形成一家一户的住宅围1.?周礼考工记?关于规划的句子?“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梁思成关于建筑艺术七个方面的特征.1.翼展的屋顶造型;2.崇厚高大的台基;3.正立面多为玲珑剔透的木刻造型;4.建筑群有多重院落组成;5.建筑色彩的使用;6.建筑平面有对称式和自由多变式;7.在石构造力学特征的认识上缺乏。
3.简述塔的几种形式并举例。
1.楼阁式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2.密檐塔:登封嵩岳寺塔3.单层塔:宝山寺双石塔4.喇嘛塔:妙应寺白塔4.中国建筑历史阶段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期。
⑵.先秦及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孕育期。
⑶.元明清时期,建筑技术趋于成熟,建筑造型趋于工整,地方建筑风格趋于多样。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new
4.宋朝宫殿 (1)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 (2)另一特点:使用工字型殿。
5.轴心舍 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6.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 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的影响,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
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三)坛庙
1.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元至正年间重修,公元1341~1370年,保持外来影响。 (7)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重建,最大的喇嘛教寺院。 (8)席力图召 ——内蒙呼和浩特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建,汉藏混合式喇嘛庙。
5.中国佛塔的主要类型(要举例、绘示意图)
(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公元1056年),俗名应县木塔。现存年代最早且是独一无
“一颗印”外围均为高墙,用夯土或土坯筑成;也有用内土外砖形式 筑成者,称为“金包银”。“一颗印”通常形式为“三间四耳”,即正房 三间,耳房(厢房)东西各两间,均做成两层楼房。
c.大土楼—— 在福建永定县,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圆楼 。 客家的土楼有好几种样式,较为常见的有圆的、方的以及被称为“五
凤楼”这三种。典型的客家圆楼中每间房间大约为10-13平方米大小,较 大的有15平方。围屋的所有朝外的窗口都是非常的小,而朝里的窗则是尽 可能的大,在底层一般都不会有朝外的窗口。 2.窑洞式
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2)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
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另附道场);2)四川峨眉山(普贤);
3)安徽九华山(地藏);
4)浙江普陀山(观音)。
2.道教
(1)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江苏矛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工官制度(一)、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1、隋: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将作少府、将作大将、工部尚书;主持修建隋都大兴城(即为后唐长安城)、仁寿宫(即为后唐九成宫)、东都洛阳城的规划、营造;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2、宋:李诫,曾任主簿、丞、少监、监;主持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他突出的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3、明:蒯(Kuai)祥(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曾任工部营缮所丞、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建筑工程。
C H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1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公元前21世纪)一、概述:1、真正建筑的诞生: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阑干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二、主要遗址介绍:(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可称之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它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1-2 奴隶社会建筑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始于夏启时期,当时已有“筑城以卫生君,造廓已守民”之说。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是夏代都城—斟寻遗址。
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
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精简版
(1)原始社会1 、最早人类居所:天然岩洞。
1、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2 、六七千年前进入“氏族社会”房屋有两种:2、长江流域的“干阑式”3 、有巢氏时期——住屋之始,“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巢居、穴居两种方式。
4 、浙江河姆渡遗址:已知最早的“榫卯技术”的建筑实例。
/平面--长屋/围护与结构--干栏式,木构架/节点--构件垂直相交用榫卯,复杂交接仍用扎结法。
5 、仰韶文化:母系社会、木骨泥墙/建筑平面“圆形”和“长方形”、晚期有套间/采用绑扎法/墙面和地面采用“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使之陶化”/中晚期出现“白灰抹面”6 、龙山文化:父系社会、家庭私有制的痕迹/住房“吕”字形前堂后室/地面和墙上普遍采用白灰抹面,防潮明亮。
/山西襄汾陶寺村出现“白灰墙上刻图案”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的女神庙”室内还用彩画和线脚装饰墙面。
/ 7 、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大青山祭坛遗址。
(2)奴隶社会1 、夏朝: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三合院)2 、商朝: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长90米)/城市出现:1、郑州商城2、偃师尸沟乡商城3、殷墟3 、西周:西周时发明了瓦。
/凤雏村出现了三合土:白灰+沙+黄泥抹面。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四合院。
布局前堂后。
室,内外有别。
平面中轴对称。
屋顶已使用了瓦。
4 、春秋:已有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室外铺地及墓葬。
/瓦的大量使用。
/高台建筑的出现。
/建筑界的代表人物“公输班”,木工始祖。
(3)封建社会前期(战国---南北朝)1 、战国:城市建设高潮。
铁制工具的使用。
/台榭建筑普及。
/《考工记》:是齐国的官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建筑方面的书。
/多种榫卯形式,早期“平榫”,战国时期“燕尾榫”。
/大型建筑工程“都江堰”。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名词简释:1、《兆域图》1977年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陵中发掘的一幅陵区图,以金银线镶嵌于铜板。
兆域——墓地。
该图按比例正投影绘制,是我国第一幅建筑总平面图。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建的王城,九里见方,每面城垣开辟三座城门。
城内辟有九条南北方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方向的道路,每条道路可以走九辆马车。
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和市场占地一百亩。
3、辟雍周天子的大学,位于城郊,圜如壁,周水。
与明堂一起失传。
汉以后与明堂概指礼制建筑。
4、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5、黄肠题凑代陵墓的最高制式,黄肠——柏木段,题凑——排成箱体结构6、抬梁式木构架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7、穿斗式木构架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的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8、井干式结构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
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
9、九脊屋顶即歇山顶。
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10、四阿屋顶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11、栌斗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或称大斗、坐斗。
12、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外建筑史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_抬梁式__、_穿斗式___两种形式。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长城始建于战国,现存长城大多建于明代。
4.石窟寺可以分为三种:__塔院型_,_僧院型__,_佛殿型_。
5.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作为标准,清代用斗口作为标准。
6.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7.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时期。
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时期东京城的景色。
10.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书籍是《营造法式》,我国明末著名的造园专著《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二、名词解释1.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模;建筑的空间等级秩序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并能满足安居功能;表现了严整、端庄、凝重、和谐之美。
2.里坊:中国古代居民聚居地单位,春秋战国已形成,两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称里坊。
3.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
4.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
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5.草栿:天花板上面的梁,做法自由,加工粗糙。
6.六铺作:宋代斗栱出三跳称为六铺作。
7.金厢斗底槽:平面由内外两圈柱网组成,内柱形成内槽,外柱形成外槽,形成比较稳固的结构。
8.歇山:中国古代由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顶形式,由一根正脊、四根戗脊、四根垂脊组成,又称九脊殿。
三、问答题1. 简述唐代强盛时期中国木构建筑表现出的特点:(1)建造规模宏大。
中建史复习资料
中建史复习资料1.中国的院落空间何时形成?绘制实例平面图并简述其特点。
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开始走向定型。
殿堂柱列整齐、前后左右相对应、隔间面阔统一,由此可以看出木构架技术已有了较大提高。
殿堂为规整的廊院式,每根檐柱前两侧留有较小的柱洞推测是廊下支承木地板的永定柱遗迹。
董奉军是大帅哥,谢谢!2.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何在?有何特征?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
木建筑覆盖面广各地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有使之产生许多变化,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木建筑如此长期广泛的被作为一种长期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必然有其内在优势: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但是,木架建筑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缺陷,首先,木材越来越稀少。
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他继续发展的前景。
因此,进入20世纪后,当新的建筑需求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理论出现时,传统的木架建筑被逐步取代。
3.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出现了那些进展?在夏时期,发现我国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甲骨文出现于商朝,手工业专业分工已很明显,青铜工艺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建筑技术水平亦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
西周时期以出现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处于各方面的需要,建造大量高台宫室,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建殿堂屋宇。
董奉军是大帅哥,谢谢!4.举例说明中国砖石技术的成就。
1中国在春秋时期出现了用砖的历史,各诸侯国建造了大量高台宫室。
如侯马晋故都新田遗址中的夯土台。
2战国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进步的同时,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发展装修用的专业出现了。
如地下所筑墓室中,用长约1m,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做墓壁与墓底。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绪论1.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2.我国木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特点: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的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抬梁式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与斗拱上。
两两者的比较: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适用这二者。
3.斗拱在宋代也称作“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拱”;在江南则称“牌科”4.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栱,斗,昂。
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6.P7图,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屋顶式样7.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8.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9.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2.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 3.整治环境:不一味的顺从环境,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进行改造 4.心理补偿,利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中国部分⼀、选择1.“殿堂”式⼤⽊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草栿2.⽃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铺作3.中国古代地⽅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宋4.天安门⼯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蒯祥6.中国拱券结构⼤致出现于B西汉7.以下哪⼀条与长城⽆关A宗法制度8.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物是 B W·钱伯斯9.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A全⾯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5.我国已知的最早采⽤榫卯技术构筑⽊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10.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陕西歧⼭凤雏村西周遗址11.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平江府图12.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城的风貌。
13.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B歇⼭式)14.天坛的屋顶形式是、攒尖式15、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起于永定门,⽌于正阳门。
16.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窑)、砖砌锢窑。
17.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18.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祭祀⾃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19.五岳、五镇是⼭神,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西岳华⼭、南岳衡⼭、北岳恒⼭、中岳嵩⼭。
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20. ⼤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地区都已进⼊⽒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种是长江流域的⼲阑式建筑;另⼀种是黄河流域的⽊⾻泥墙房屋。
21.古代屋顶⾊彩等级最⾼的是(黄)⾊,最低的是(⿊)⾊,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和玺)彩画和(旋⼦)彩画。
22.⼴州中⼭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吕彦直),属于(中国固有)风格。
23. 我国⾃然式⼭⽔风景园林在秦汉的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较⼤的发展。
24. 赵州桥1991年,美国⼟⽊⼯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程的⾥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资料(手打修改版)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资料(手打修改版)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资料一、绪论1、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何在?有何种特征?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木构架建筑取材方便,加工方便,适应性强;用柱梁等承重,墙只起围合分隔的作用,因而有“墙倒而屋不塌”的说法:采用榫卯结合,有较强的抗震性;唐宋以后采用模数制,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但是,木架建筑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缺陷,木材越来越稀少,易遭火灾和虫害,易受潮朽坏,并且于简支体系的自身局限性,用材量大,跨度有限。
木构架建筑分为抬梁式和穿斗式。
2、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有哪两种结构形式?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建筑3、中国最早的祭坛建筑出现在何处?有何种特征?辽宁西部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此神庙建于山丘顶部、有多重空间组合,已出现序列式布局,庙内有成组的女神像,主像的尺寸比真人大一倍。
其中一个非主像的完整头部和真人相当。
塑像形态逼真,手法写实。
神庙的房屋,是在基址上开挖成平坦的室内地面,再用木骨泥墙的构筑方法建造壁体和屋盖的。
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
4、现存最早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5、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6、瓦的发明与运用始于哪个朝代?西周7、减柱造是什么时代建筑中常见做法?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
出现于11世纪后,辽金开始使用,可使室内空间宽敞。
元代盛行。
明以后少用。
8、简述汉代建筑发展特点与技术成就?汉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黄河流域华夏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融合,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
突出表现就是木构架建筑渐趋成熟。
后世常见的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多层木架建筑已经较为普遍,本架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
当时还没有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问题,仍采用小空间木架建筑环抱夯台来形成大体量。
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形式尚未统一,远未像唐宋时期的定型化程度。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资料
:1.:是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2.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
3.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在这《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4.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二个方向都有倾斜。
5.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色彩图案的纸。
:高级的天花,一般用于殿堂明间的正中。
6.由老角梁和子角梁上下叠合而成,起翘平缓持重,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嫩戗不起翘或起翘很小。
7.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在屋角处有很大起翘,由沿角梁方向向下延伸的老戗和坐于其斜上方的嫩戗插接而成。
8.用于室内,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图案,在室内起隔断作用和装饰作用。
9.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10.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1.木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寻杖止于转角望柱而不伸出者。
12.等级最高,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
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
13.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中,应用范围很广,如一般的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
主要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涡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
14.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提纲完全版
古代部分基本特色大体一章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差异官式建筑: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抬梁式木构架)民间建筑:南方天气酷热而润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子,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有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色一、多样性与主流中国传统建筑主流是以木构架建筑为主要的构造系统二、连续性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连续的,演变是连续中的变异中国传统木构架构造系统的种类和各自特色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通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通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这样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 根。
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可采用跨度较大的量,以减少柱子的数量,获取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井干式:用木材层叠成房子,实体空间受资料限制,多用于林区。
单体建筑与集体组合特色单体建筑的特色:1、平面: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房架组成,所以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构造部署都十分简洁明确。
2、立面: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3、屋顶:强烈的视觉收效和艺术感染力,第五立面。
4、室内空间灵便切割5、构造构件与装修构件的一致6、油漆彩画7、建筑程序(筑台基—立柱—支木构架—铺瓦—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铺设地砖)集体组合特色:1、庭院组成中国古代建筑集体布局的中心2、建筑集体两种平面布局方式:①中轴线对称式布局②自由灵便式布局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出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系统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创立的详细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重视要的影响。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1.木架建筑优缺点优点: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木材日益减少;易遭火灾;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2.穿斗式木构架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檀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3.抬梁式木构架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4.斗栱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形制,是由屋顶向屋身过渡的部分,由方形的斗和升、矩形的拱和翘、斜向的昂组成。
其功用是将上部支出的屋檐的重量传至柱上。
同时,斗拱还是传统建筑最基本的模数单位及等级制度的代言物。
5.屋顶样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6.庭院组合方式一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为“廊院”;二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则称“四合院”。
7.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模式一.工官掌管下建造的管式建筑:建筑样式统一,无地区的差别性。
二.各地自主建造的民间建筑:因地制宜,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地方特色鲜明。
8.地盘分槽形式分心斗底槽:门屋建筑中,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
(河北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例如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北京故宫太和殿)金厢斗底槽: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9.举折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的垂直距离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史1、抬梁式在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总数可达3-5根,多用北方地区及供电、庙宇等大规模建筑物,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2、方上汉代帝王陵墓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成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说,所以取方形。
山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3、园冶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由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全书共3卷,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该书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4、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 30米,高九层(外观5层,暗层4),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扔安然无恙,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是现存最早的木塔5、藻井是一种高级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6、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檀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檀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7、营造法式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
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 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母狗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8、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硬山:上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墙外庑殿顶: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9、北京四合院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典型,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地位及基本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
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简述题1、民居建筑的分布及其特点1木架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北京、浙江、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北方多用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皖南、江浙、江西一带住宅中,山墙边贴用穿斗式,以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强抗风性能2竹木构干阑式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干阑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3木构井干式东北、云南等林区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4砖墙承重式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砖用于建筑砌墙并承重5碉楼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6土楼福建、广东、赣南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7窑洞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8阿以旺新疆南部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所谓“阿以旺”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中留井孔采光9毡包内蒙古、新疆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搭建方便,构造简单2、天坛艺术成就天坛的总体布局蕴涵着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杰出意匠:1)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宏壮阔2)它以大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恢宏壮阔3)它以圜丘坛、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4)它以高高突起的圜丘坛、祈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天穹的分为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5)它通过一些列数的象征、方位的象征、色彩的象征和“天圆地方”之类的图形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6)它还特意把皇帝居住的斋宫置于主轴线旁边的侧位,置于坐西朝东的偏方位,以皇帝低于昊天上帝的建筑体制,强调出“天子”与“天”的亲缘关系。
3、试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故宫建筑群是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
它的主要成就包括:1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
故宫中的乾清宫,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2建筑群组合方式几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设计思想除了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利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之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
3辉煌的建筑单体艺术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他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4建筑色彩的巧妙运用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兼顾与美观相结合。
房屋主体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更加活泼,增强装饰效果。
故宫在这种体系上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无比动人。
4、试举例说明中国古塔的类型及特点类型上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1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后改用双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最古老最完整的木塔,塔底层的内外两圈柱都包砌在厚达1米的土坯墙内,檐柱外设有回廊,即所谓的副阶周匝。
内外柱的排列又如金厢斗底槽2密檐塔,主要建筑材料是砖石。
平面除嵩岳寺塔为12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塔平面正方形,下未见基座,径建在砖砌高台上。
底层壁面简洁,未置倚柱、阑额、斗拱等。
仅在南北各开一门。
塔室为正方形。
密檐均以砖叠涩挑出,上再置矮底平座3单层塔,多用作墓塔,至唐代时,外形已大力模仿木构。
塔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河南安阳宝山寺双石塔塔平面方形,置于三层方形台基上,东塔和西塔形制基本一致,唯尺度稍小4喇嘛塔,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有以塔门形式出行。
内地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明代起塔身变高瘦建于藏历阳铁马年。
因塔内供奉大量佛像,又称为十万佛塔。
外观由塔座、塔身、宝匣、相轮、宝盖、宝瓶等组成。
塔基平面呈四隅折角之亚字形。
依高度逐层收进,共四层5金刚宝座塔,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高大,四隅各一较低小)台上塔的式样,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建于清乾隆,基座较矮,仅施须弥座两层。
台上建塔5座,中央为一较高的大喇嘛塔,四隅各建似八边形石幢式小塔6傣族佛塔云南傣族地区,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现存实例均未早于明代云南景洪曼飞龙塔,云南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极具代表性的佛塔。
由大小佛塔9座组成,总体平面的排列呈八瓣莲花形5、请分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与西方的差别一建筑材料的不同我国古典建筑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西方人将石材选作基本建材二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
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三建筑的发展不同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的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
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6、结合佛光寺大殿谈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佛光寺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唐代木构架建筑,建于晚唐时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期。
大殿平面形式为金厢斗底槽,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四间),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檐四阿殿,屋面坡度较平缓。
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有侧脚,采用了叉手和托脚,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一半,粗壮的柱身,肥硕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7、简述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是斗拱的初创时期。
西周铜器上已有栌斗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
斗拱先是用于柱顶,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出现(最早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