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期末考点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一、期末考试题型:考题总体上由基本知识和分析论述两部分构成,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图示分析、问答和论述等,具体如下: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图示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注意:第5、6题任选一道题作答,多做不给分)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注意:以下第3、4、5、6题任选3道题作答,多做不给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成绩考核方式: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作业 + 出勤)三、总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工官制度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管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僭越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3无梁殿明朝时期,随着砖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称为“无梁殿”4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5一颗印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6抱厦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7舍宅为寺南北朝时期王公贵胄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8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9影壁(照壁)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1011后罩房12外八庙13 金箱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又一圈柱列与斗拱,讲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14 叉柱造上层柱插在底下华拱中,收半个柱径15缠柱造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
16彻上明造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17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18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的是在平闇,平棊(即天花板)以下的梁19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20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21须弥座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22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 2~12 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渐升高。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总结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一、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材料来源广;2.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承重荷载,房屋内可较自由的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任意开设,使用灵活性较大;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破坏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4.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且唐宋之后使用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宋“材”,清“斗口”),各种木构件的式样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装;5.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拆卸性,替换某构件或整个房屋的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二、木构建筑的根本性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容易遭受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消耗量很大,从而限制它继续发展的前景;三、木构建筑的建造顺序:首先必须做好台基,是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来达到防水、防潮和保持室内干燥洁净的目的。
台基上按柱网安置石质柱础,作用是保护柱子不受地下水上升侵蚀而导致腐烂。
木架立起来后,即可铺盖瓦屋面、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最后铺设砖地面(石地面);、四、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1.简明:只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2.真实:指对结构的真实性的显示,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构架;对所暴露的木构架进行艺术的再加工时,也以表现木材的力学性能的内在品质为前提:“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子上下两端均有收缩;“卷杀”,将拱端切削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形,其轮廓由折线或曲线组成;3.有机: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五、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中国建筑史各学校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唐代建筑成就和特点。
建筑成就和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1)城市:唐长安、东都洛阳城(2)宫寝:唐长安—大明宫、麟德殿2、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地势、引导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设计与施工提高——“都料”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式)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7、对周围国家产生影响8、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门阀制度瓦解,大批布衣、文人兴起隐居,使园林小型化、功能内容丰富。
宋代在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宋代打破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是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M0)《营造法式》—李诫,M0(材)—八等3、建筑群组合方面,在纵平面上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衬托出主体建筑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建筑外观细致、柔美、纤巧秀丽的风格彩画、琉璃瓦的使用,高家具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6、园林兴盛—自然山水园林宋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东京梦华录》:“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闾地……”7、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平江府明代建筑成就•建筑成就:•1、砖普遍用于民居(城市)长城、空斗墙、无梁殿•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并广泛应用•3、木结构方面定型、简化,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弱•4、建筑群体的布置更为成熟利用自然环境、营造气氛•5、私家园林发达“仿效自然、回归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冶》——计成《园冶注释》——陈植•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7、明代家具闻名于世、延续至今•8、明北京城—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清代建筑成就建筑特征:1、园林达到极盛期“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2、喇嘛教建筑兴盛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样房”、“算房”5、西洋文化的输入中国木构架的三种类型,各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复习题精选
《中国建筑史》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三、名词解释(任选3题,共12分)1、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槫的生头77772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2、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3、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斜。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4、金箱斗底槽: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
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5、副阶周匝:在建筑的主体(塔身、殿身)的外围加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
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例如:应县木塔6、黄肠题凑: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
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7、《营造法式》: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诫编修。
本书内容除行政管理上“关防工科”的要求外,侧重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并有图样,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学,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典籍。
其中提出的“以材为祖”的材份制,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8、羡道: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由地面通至椁室,称“羡道”。
中国建筑史考点总结
中国建筑史考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昂:斗栱中斜向设置(与屋面平行)的杆件为“昂”,下昂的作用是在出挑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出挑高度。
2、方上:汉代帝王陵墓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成覆斗形坟。
3、歇山顶: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为九脊殿。
它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
4、额枋(阑额):位于柱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南北朝之前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可两根叠用,下边的叫由额,其中间用由额垫板。
5、雀替: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
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6、彻上露明造:是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如天花不做装饰,更不明藻井,而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
7、计心造与偷心造:在斗栱(华栱、昂)的跳头上有与之垂直的横栱和枋为“计心造”,没有的是“偷心造”。
8、鱼沼飞梁:指方形沼池及其上架设的十字形桥。
9、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以青、绿色为主色,它的两个特征是藻头为横“M”形,箍头、藻头、枋心上均画有象征帝王的龙纹。
二、填空1、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2、石窟寺的种类:塔院式、佛寺式、僧院式。
3、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依次: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4、著作:战国时期-----《考工记》明代造园书籍-------《园冶》-------计成宋建筑方面重要术数------《营造法式》------李诫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主要形式: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井干式构架。
6、古典屋顶样式: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攒尖顶。
7、战国《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夫。
中建史复习要点
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2. 开间,当心间: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宋代称为当心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3.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4.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5. 金厢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外层环包内层。
6.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7.抄:清式称翘,即向外出挑的拱,斗拱中每挑出一层称为一抄,故挑出一层的拱称为单翘,两层的称双抄(清式称双翘)三层的称三抄但较少见(清式建筑基本上不见)。
8. 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
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饰构件9. 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10. 偷心造与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称为偷心造,常用于唐宋建筑。
跳头上置横栱的称为计心造,金、元以后常用。
11. 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屋顶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12.收山:是指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处理。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13.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定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叉手。
14. 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简答题
三. 简答题(共22 题)1. (简答题)中国古塔的五种主要类型有哪些?并各写出实例名称一个(写出地点和年代)1).楼阁塔代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1056年) 。
2).密檐塔代表: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建于北魏) 。
3).喇嘛塔代表: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元代)4).金刚宝座塔代表:北京正觉寺塔(建于明代) 。
5).单层塔(亭阁式塔)代表:山东历城神通寺塔(建于隋代)。
2. (简答题)元大都的规划特点是什么?①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②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③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④水系规划合理⑤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3. (简答题)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一、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
二、水面处理:水面可形成园中的“空”与“虚”,和其他实景形成对比;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小池则宜用浅岸。
三、叠山置石:可看、可游、可居。
塑造丘壑、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
用石得当。
四、建筑营造:江南园林的建筑特点是:活泼、玲珑、空透、典雅。
私家园林建筑以厅堂为主。
漏窗式样繁多,千变万化,多由工匠创作。
屋顶翼角起翘有两种做法:一为嫩戗发戗,一为水戗发戗。
室外铺地利用砖瓦废料铺成各种图案,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4. (简答题)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作用有哪些?斗栱的作用是将上部支出的屋檐的重量传之于柱上,同时斗栱还是传统建筑最基本的模数单位及等级制度的代言物。
1)、增加挤压面的作2)、支承挑檐檩3)、联结柱网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5)、抗震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5. (简答题)比较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
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穿斗式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南师期末考试中国建筑史期末要点整理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 抬梁式木构架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二者。
斗拱在宋代也称“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棋,’;在江南则称“牌科”。
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拱、斗、昂。
向外悬挑的华拱是短悬臂梁,是斗拱的主干部件;“斗”是棋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拱的作用相同。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在各类建筑物中,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构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棋、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
这种暴露正好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结构美,“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棍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于发现受害、受损情况,及时加以修缮。
“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硬山、悬山、歇山、庞殿五脊顶,四阿顶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
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因此可以认为是因主管人居空间而得名的。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点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填空题1.我国⽊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式、抬梁式和井⼲式。
2.我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简明”是指平⾯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
“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
3.单体建筑以“间”为单位。
4.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也是其组成单位。
5.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种是长江流域多⽔地区由巢居发展⽽来的⼲阑式建筑;另⼀种是黄河流域由⽳居发展⽽来的⽊⾻泥墙房屋。
6.陕西岐⼭凤雏村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7.“⽡”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阶”的简陋状态进⼊了⽐较⾼级的阶段。
8.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由李春建造。
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10.苏州城平⾯图(南宋平江府图)是我国最早城市平⾯地图。
11.墨菲,北京⼤学燕园。
12.1929年,中⼭陵建筑(吕彦直)建成,标志着中国建筑师规划设计的⼤型建筑组群的诞⽣。
13.庄俊赴美国伊利诺伊⼤学建筑⼯程系学习,他是庚款留美的第⼀位学建筑的学⽣。
14.1923年,江苏公⽴苏州⼯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科,才翻开了中国⼈创办建筑学科的第⼀页。
15.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团体。
学社成⽴于1929年,由创办⼈朱启钤任社长。
16.⽃拱的模数,宋代叫材分制,清代叫⽃⼝制。
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
17.我国四⼤⽯窟:⼭西⼤同云冈⽯窟、河南洛阳龙门⽯窟、⽢肃敦煌莫⾼窟(⽢肃敦煌鸣沙⼭⽯窟)、⽢肃天⽔麦积⼭⽯窟。
18.我国古代建筑的第五⽴⾯是屋顶。
19.中国现存最早的⽊构建筑是⼭西五台⼭南禅寺;现存最⼤的唐代⽊建筑是⼭西五台⼭佛光寺。
20.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为河南开封祐国寺塔;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为泉州清真寺。
名词解释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该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榫卯技术构筑⽊结构房屋的⼀个实例,是体量相当⼤的⼲阑式建筑。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考试中国建筑史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3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2.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宋B. 宋以前C. 明清D. 元3. 宋代的“材”为()。
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D. 单栱断面4. 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 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 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5. 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6. 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 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 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 安阳洹北遗址7. 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A. 兆域图B. 西京长安图C. 平江府图D. 清明上河图8. 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 河南嵩岳寺塔B. 小雁塔C. 苏州虎丘塔D. 云南大理三塔9. 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
A. 庑殿式B. 歇山式C. 悬山式D. 复合式10. 天坛的屋顶形式是()。
A. 庑殿式B. 歇山式C. 攒尖式D. 复合式11. 《营造法式》的成书年代:()。
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12.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的作者:()。
A. 李渔B. 计成C. 张南恒D. 戈裕良13. 《营造法式》中规定材等分为几等:()。
A. 六等B. 八等C. 九等D. 十一等14. 《营造法式》中规定的“侧脚”指的是:()。
A. 山墙向内侧倾斜B. 外檐柱向内倾斜C. 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间升高D. 即“移柱法”15. 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是:()。
中国建筑史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名次解释木构架几种形式:1.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用材较大,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空间相对灵活,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耗材较多。
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
2..穿斗式构架: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
3.井干式构架: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4.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 .椽等构件组成。
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
5.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
由门窗、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
6.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
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平面形式:7.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
8. 金厢斗底槽:宋《营造法式》称内外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
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于庄重的活动场所。
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9.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10.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
其进深为两间。
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
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11.副阶:宋代也称副阶周匝,清代称廊子,主体建筑周围环绕一圈回廊。
一般应用于较隆的建筑,如殿、阁、塔等个体建筑上,如应县佛宫寺木塔的副阶。
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
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1、远古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最早采用榫卯联接技术的木构干栏式古建筑和构件等2、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会画明清故宫的平面图,文字叙述其特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
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也称太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社为土地,稷为粮食),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
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有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
3、记住三朝五门是那些?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三朝五门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形式,三朝指三次不同规模或时间的朝廷会议,五门多指与三朝在同一轴线上的五重门。
4、天坛的平面布局的特点是什么?.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
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中国建筑史 期末作业题目(及答案)
期末作业一、填空-每空2分(23×2=46分)1. 今北京中山公园的位置,在明清北京城中是祭祀土谷之神的的位置(如下图),这个位置符合《考工记》所载王城规划中“__ __ __ __”的原则。
8. 唐代彩画在额栏上施红白相间的色块,称为“9. 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山的__ __10. 《营造法式》中提到的北宋初年,由建筑工匠自己编写的建筑手册叫做《__》,据传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木匠__ __。
11. 北宋的皇家园林有很高的开放性,例如二、单项选择-每题3分(10×3=30分)1. 下列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中(均为单檐),屋脊数最多的是______。
A庑殿顶 B悬山顶 C硬山顶 D歇山顶2. 下列哪个最不属于中国古代院落格局的特点:(_____)A利于轴线组织 B利于私密性 C利于造型 D利于多种功能 E利于与自然交流3. 云冈石窟的特点是_________。
A保留大量完好的建筑形象 B保存大量的壁画 C保留大量的大佛造像 D保留大量的中心塔柱式石窟4. 西汉长安城中,占城市面积最大的功能是:(_____)A祭祀 B宫殿 C官署 D住宅5. 唐长安大明宫的主殿是:(_____)A乾元殿 B含元殿 C麟德殿 D太极殿6. 城市中第一次取消坊墙,沿街开店的现象是在:(_____)A北魏洛阳 B隋唐长安 C北宋东京 D金中都7. 下图哪一个是佛光寺东大殿的正立面图?(_____)A1 B2 C3 D48. 下列剖面图哪一个是独乐寺观音阁?(_____)A1 B2 C3 D49. 下列剖面图,哪一张最接近于穿斗式结构?(_____)A1 B2 C3 D410. 下列那张图的结构是十架椽分心前后乳栿?(_____)A1 B2 C3 D4三、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6×4=24分)1. 从先秦到隋唐,皇家苑囿中______的功能逐渐消失了。
A赏玩 B求仙 C狩猎 D宴饮2. 下列对唐长安特点描述正确的有:(_____)A严格的里坊制度,里坊大小不一,城市布局严谨B实施半军事化的管理方法,有宵禁制度C任何人都严禁在坊墙上直接开门D城市道路两侧有水渠、行道树,环境优美3. 对汉地佛教建筑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A塔刹是佛教塔区别于汉地传统楼阁的重要标志B塔在佛寺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C佛教发展史上层出现“三武一宗”四次大的灭法运动D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大殿为中心,四合院式布局的佛寺4. 对唐宋时期斗栱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A唐代的补间铺作多用人字栱、斗子蜀柱,几乎没有出跳B唐代斗栱多用记心造,宋代多用偷心造C柱头与撩檐枋高度上的比例,唐宋时期是差不多的,都在1:√2左右D宋代斗栱数量变多,装饰性增强,几乎没有结构功能5. 下列佛塔,位于河北省境内的有:(_____)A开元寺料敌塔B定慧禅师塔C妙乐寺塔D祐国寺铁塔E玄奘墓塔6. 下列早期木结构建筑中,不在山西境内的有:(_____)A华严寺大雄宝殿 B芮城永乐宫 C奉国寺大殿 D少林寺初祖庵 E崇福寺弥陀殿F开元寺钟楼期末作业一、填空-每空2分(23×2=46分)。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试题
二、解释下列名词:(1)叉柱造:将多层木建筑的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檐柱斗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
(2)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3)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
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5)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4)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5)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
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6)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7)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檐角处有很大的翘起,嫩戗斜插在老戗上,并形成50—60度夹角。
(8)耍头:顶层华拱或昂上与令拱垂直相交的构件。
(9)金厢斗底槽:宋氏建筑平面,内外两圈柱子。
(10)举架:清式屋架折举得方式。
(11)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12)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13)平板枋:平板枋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14)斗栱: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15)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16)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17)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18)四阿顶(要求附图):又称庑殿顶,也称五脊殿。
屋顶由四面坡组成。
.(19)宝城宝顶: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一种封土形制。
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
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则称宝顶。
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
31.乳袱:两步架的梁。
宋称乳袱,清称双步梁。
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都放在铺作上的。
32.草袱:是在天花板(平棊)以上,未经艺术加工或处理比较粗糙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四. 名词解释1.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紧,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来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2. (名词解释)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有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榑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榑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3.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由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4.普拍枋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和斗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辅作。
明、清称为平板枋。
5.嫩戗发戗“戗”指的是建筑的戗脊,“嫩戗“指角梁,“发戗”就是起翘,嫩戗发戗的特点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嫩戗斜插在老戗背上,并形成50-60度夹角。
6.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价,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7.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实例见山西晋祠圣母殿及山西应县木塔。
8.兆域图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古墓中发掘出一块铜版地图,即《兆域图》。
《兆域图》地图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1厘米。
该地图图文用金银镶嵌,铜版背面中部有一对铺首,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
它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一张建筑设计图。
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建筑设计平面图。
9. (名词解释)《园冶》《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系统的专著。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指导适用年级:2010级建筑学专业,2008级非建筑学专业辅修者所用教材:《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一、古代建筑发展情况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的阶段以及所经历的各个朝代。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其中,原始社会从公元前六七千年到公元前21世纪,经历了:原始人群阶段;母系社会,代表文化是仰韶文化;父系社会,代表文化是龙山文化。
其次,奴隶社会阶段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主要朝代有夏、商、周、春秋。
封建社会又分为: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589年,主要朝代为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等;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到公元1279年,主要朝代有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等;封建社会后期,从公元1279年到公园1911年,朝代有元、明和清。
2. 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所在年代以及特点。
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出现在陕西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建筑遗址。
特点:(1)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2)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
(3)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
(4)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
屋顶已采用瓦。
右图:陕西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建筑遗址平面图3.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的名称及所在年代,并简要概述其特点。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铜板错银兆域图。
年代:战国时期特点:表示了陵墓的总平面布置:王、后、夫人五墓横列,墓上各有享堂,五堂立于同一土台上,其外有两道宫墙环绕。
上图: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铜板错银兆域图4. 汉代建筑方面的成就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5. 列举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的几种类型,并举出几个实例。
中国建筑史知识考点整理
中国建筑史知识考点整理●古代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第一章绪论●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多样性●材料“五材并举,以木材为主”●以住宅为例的地域性特征(民居)●主流●以木构架承重为主●木架建筑优势●取材方便●在古代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大量茂密的森林●适应性强●墙倒屋不塌,屋内可自由分割空间●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组成用榫卯结合,木材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的可活动性●施工速度快●建筑模数制,宋材分制、清斗口制●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可拆卸性,小构件组成大构件●劣势及对应措施●木材越来越稀少●建筑构件尺寸缩减。
木构件不断简化,削弱了斗拱的作用●木架建筑易遭火灾●选址:临近水源●官式寻火铺●风火山墙●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被限制了发展前景。
木材消耗也大●减柱造、移柱造●木构架的特色●中国木构架的体系与特征●穿斗式●无梁●檩条置于柱上,柱间用枋连接●多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抬梁式●枋不承重,梁承重●檩条置于梁上,梁置于柱上●多用于北方地区或宫殿、庙宇等大规模建筑●井干式●干阑式是竹木,因此不算●斗拱(中国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组成:斗、拱、昂●作用:承托屋檐。
唐宋结构作用,明清装饰作用●名称:宋代称铺作;清代称斗科或斗拱;江南称牌科●位置●宋●转角铺作、补间铺作、柱头铺作●清●角科、平身科、柱头科●宋到清,斗拱越小越密●辅助构件●叉手●斜撑●托脚●单体建筑的构成●三分为一(平面、结构、造型的不可分割性●上分●屋顶●明确的等级制度●明确的屋面曲线●中分●屋身●下分●平面:明间、次间、梢间、尽间●特点●简明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个建筑●真实结构的真实显示●有机可以“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建筑群的组合●要素:门屋之制,房、门、墙、廊●模式●对称布局●中心对称(多用于礼制建筑)●轴线对称●自由布局●庭院●定义: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南北方庭院差异●北方:开阔●南方:“天井”●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基本单位庭院●建筑与环境●善择基址●相土尝水、卜宅相地来勘查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等●因地制宜●唐流宗元论述景观建筑时提出“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整治环境●对环境适当加工,开池引流、植树造桥等●心里补偿●满足心理需求,泰山石敢当、趋吉避凶等●风水是中国特有古代建筑文化,背山面水向阳等●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相互协调与融合●建筑类型●居住建筑●政权建筑●礼制建筑:最高级的建筑●宗教建筑●商业手工业建筑●教育、文娱建筑●园林建筑●市政建筑●标志建筑●防御建筑●工官制度●定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是城市建设和建筑建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职能:集制定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实施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知名工官:隋代宇文恺、宋代李诫、明代蒯祥、徐杲●隋代宇文恺●营隋大兴城(唐长安)●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明代蒯祥●设计天安门●古代建筑发展模式●官式建筑●民间建筑●类型●城市建设●住宅与聚落●(1)定义●(2)性质●(3)计算●(4) 例题●题目类型①●@例题●总结 @●题目类型②● @例题●总结 @●...●宫殿坛庙陵墓●错1 @错题●错解❌●正解✔●总结 @●错2 @错题❓●错解❌●正解✔●总结 @●宗教建筑●园林与风景建设●建筑意匠(设计思想)●建筑技术●宋营造法式●清建筑工程则例●英语单词篇●注●标签说明:真题例句 @例句●助记:词根词缀●单词●形近词●单词●词义●助记●例句●同义词●单词●词义●助记●例句●补充词●单词●词义●助记●例句●词组●词义●助记●例句。
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精讲
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精讲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斗栱不同时期(唐宋与明清)的特点(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唐宋以前,斗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栱犹如弥补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承托屋檐)仍未丧失。
2、斗栱的基本组成栱、斗、昂3、宋、清的建筑模数制宋——材;清——斗口4、宋代斗栱的叫法,按位置分三类,名称在柱头上的斗栱称为柱头铺作(清代称柱头科)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在两柱之间置于阑额(清称额枋)上的斗栱,称为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起辅助支撑作用;在角柱上的斗栱称为转角铺作(清称角科),起承托角梁及屋角的作用。
5、木结构的四种结构形式及各自特点、应用(识图)结构形式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干阑式应用地区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东北、云南等林区潮湿的山区或水域特点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空间不大时才能使用可采用跨度大的梁以减少柱子数量,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有较好的防潮隔热性能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受木材长度限制,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
原始社会1、仰韶文化主要遗址有2个: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2、河姆渡文化遗址名称为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结构为干阑式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用作居住,最早使用榫卯技术3、龙山文化:(父系氏族)特征为1)家庭成为生活单位,居室面积变小,平面呈“吕”字形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有较强私密性2)建筑材料上开始出现土坯砖,基础实验夯土,墙体用土坯砖;室内地面墙面普遍采用白灰面,防潮;白灰墙上出现了花纹,是已知最古老的室内装饰4、红山文化:最早的神庙遗址是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奴隶社会一、夏: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木构夯土建筑及庭院建筑实例是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二、商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三、西周两处遗址1、陕西岐山风储存西周建筑遗址: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最早发现瓦(封闭庭院,中轴明确;前后堂使用廊道连接;完备的排水系统;已知最早的四合院实例)。
中国建筑史期末考试
中国建筑史(最贴近考试的资料)内容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1、我国原始社会氏族时期房屋遗址类型?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房屋2 、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遗址的特点是什么?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的平面特征是什么?a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
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
前堂和后堂之间用廊子连接。
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
房屋基址下设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
屋顶已采用瓦。
b平面略成方形3 、《周礼·考工记》是如何记述周代的都城型制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4、秦始皇陵的布局特点?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
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
高大的封冢座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它是整个陵园的核心。
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
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布局合理,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
5、汉长安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城市布局不规则,主宫未央宫位于西南,长乐宫位于东南;城市每面三门;设有外郭;城内设有160个闾里;在东南与北郊设有七座陵邑,加强中央集权;城内分为八街九陌,主干道分三股;路面为土路,用陶质排水管和砖砌排水阴沟排泄雨水;郑渠用以漕运。
6 、嵩岳寺塔的建筑特色?塔平面为12边形,最下为低平台座。
上建划为二段之塔身,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及任何装饰。
上层塔身辟饰以火焰式尖瓣之拱门及小龛,龛下置有壶门之须弥座。
转角立莲瓣倚柱。
虽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卷,但装饰仍多保存外来风格。
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拱。
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隔为10层。
塔身外轮廓有缓和收分,呈一略凸之曲线。
塔刹则用石构成。
密檐间距逐层往上缩短。
7 、唐长安城的规划特点?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抬梁式和井干式。
2.我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
3.单体建筑以“间”为单位。
4.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也是其组成单位。
5.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6.陕西岐山凤雏村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7.“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8.河北赵县安济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由李春建造。
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10.苏州城平面图(南宋平江府图)是我国最早城市平面地图。
11.墨菲,北京大学燕园。
12.1929年,中山陵建筑(吕彦直)建成,标志着中国建筑师规划设计的大型建筑组群的诞生。
13.庄俊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他是庚款留美的第一位学建筑的学生。
14.1923年,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科,才翻开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科的第一页。
15.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团体。
学社成立于1929年,由创办人朱启钤任社长。
16.斗拱的模数,宋代叫材分制,清代叫斗口制。
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著成《园冶》。
17.我国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18.我国古代建筑的第五立面是屋顶。
19.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山西五台山南禅寺;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20.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为河南开封祐国寺塔;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为泉州清真寺。
名词解释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该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是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
2.《营造法式》:由李诫所著,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
3.金厢斗底槽: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分为内外两层。
但柱径略有差别。
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分心槽:在《营造法式》有记载,是指门屋建筑中,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的做法。
现存使用分心槽的建筑例子为河北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代大明宫含元殿,北方故宫太和殿)。
4.推山: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
斜直线变成柔和曲线。
5.收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
6.水戗发戗,“戗”指的是建筑的戗,“发戗”就是起翘。
其的特点是檐口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戗脊在近屋角处向上反翘。
例:江苏苏州拙政园绣绮亭和怡园小沧浪亭。
嫩戗发戗,“戗”指的是建筑的戗,“发戗”就是起翘。
嫩戗是指角梁,其特点是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
这是因为嫩戗斜插在老戗(老角梁)背上,并形成50度-60度夹角的缘故。
7.《兆域图》:是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古墓中发掘出的一块铜版地图。
地图长94cm,宽48cm,厚1cm,该地图图文用金银镶嵌,铜版背面中部有一对铺首,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
它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一张建筑设计图,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建筑设计平面图。
8.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
皇陵有内外三重陵墙,中间一道陵墙四门如城楼,分别称南、北、东、西明楼,及至南京明孝陵,仅有一座明楼。
以后明清各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
9.三朝五门:“三朝”,也作“三殿”,指的是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五门”指的是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
10.平座: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实例: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11.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12.四铺、四铺作:宋代斗栱出一跳称为四铺作。
从下而上,依次有栌斗、华栱、耍头、衬方头,共四层,故称四铺作。
13.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14.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方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15.尾:汉至宋宫殿屋脊两端之饰物。
16.副阶:宋代殿阁等级个体建筑周围环境环绕的廊子副阶周匝:“副阶”,宋代殿阁等级个体建筑周围环境环绕的廊子。
在建筑的主体(塔身、殿身包围一圈外廊)之外围加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通常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16.黄肠题次: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叠成椁端,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
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不再使用。
18.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表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
子母阙:一大旁边一小阙。
19.明堂辟20.须弥座:是隆重的一种重要殿座做法,主要用于重要组群中。
它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中。
实例:北朝石窟。
21.羡道: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到椁室。
22.鱼沼飞梁位于陕西省太原市区西南的晋祠圣母殿前的水池上,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四周有勾栏维护可凭依。
该桥始建于北魏时期,与圣母殿同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
这种十字形也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23.移柱造:减柱造:问答题1.木构架建筑优势: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和搬迁。
木构架建筑的不足:木材越来越稀少、易遭到火灾、受潮后易于朽坏、木材消耗量大、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2.中国古代建筑群布局特点: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经受了这些院落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感染后,最终能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崇敬、或肃穆、或悠然有出世之想。
3.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不断发展,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4.唐长安布局特点:a.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最主要位置。
b.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因此朝城权贵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移到一边。
c.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
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
d.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
e.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f.整个都城规划整齐,布局严整,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典型。
5.宋东京布局特点:a.三重墙,每层墙外都有城垣。
b.布局开放,取消了宵禁。
c.临街设店,形成了商业街。
d.设置专门的消防队和瞭望队,用于防火。
e.出现了瓦肆,城市生活多样化。
f.回水贯都对城市用水和排水有益。
6.元大都规划特点:a.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
b.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
c.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
d.水系规划合理e.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7.四合院布局特点: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
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
其建筑构成要素为正房(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第二代居)、耳房、倒座(会客,书房)、后罩房(小姐居),大门、垂花门、抄手廊、影壁、院墙等。
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单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和超过三进的多进院。
它们构成一路纵列,大宅可以旁带跨院,或是形成二路、三路、四路并列的大宅院。
其构成模式为“一明两暗”的三开间基本型,其核心庭院均采取“一正两厢“再加上垂花门或过厅的四合院格局。
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是”正房+耳房”的总宽。
坎宅巽(音xun)门(坐北朝南的房子叫做“坎宅”,而“巽”指东南方,所以东南方的门叫做“巽门”);并将勾连搭搭顶的垂花门作为前宅和后宅的分界。
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9.故宫的艺术成就如何取得?1.中轴线的艺术,宫殿中轴线与城市的中轴线合二为一,突出了殿在都城中的核心地位。
2.空间的处理 a.以门为中阶。
b.以廊庑为中阶。
c.以屋顶为中阶。
d.形体大小、空间的开阖对比反衬。
3.建筑单体建筑数字采用奇数,称为天数,通过一系列最高级爱数字创造至高无上的皇权气氛;建筑图案采用龙凤图案;建筑色彩为黄、红、金。
4.小品陈设,强调中央集权立法的意义,例如:嘉量、日晷(天子授时之意)、神龟、仙鹤等;文字象征。
*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
总体布局: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
宫城之内,大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
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
建筑特点:1、宫殿和城市中轴线重合 2、采用千步廊在序曲部分做文章3、采用三朝五门制4、采用前朝后寝制5、园林置于三朝两宫之后6、午门采用宫阙制艺术成就:1.中轴线的艺术,宫殿的中轴线与城市的中轴线合二为一,突出了宫殿在都城中的核心地位。
2.空间的处理 a.以门为中介 b.以廊庑为中介 c.以屋顶为中介 d.形体的大小,空间的开阖对比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