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岜赖村青年外出务工给家乡带来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外出务工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外出务工工作调研报告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经济差距的拉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本文本着了解农民外出务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目的,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进行了一次综合的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成果利用和问题解决提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1. 外出务工人数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本地区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农村人口的40%左右,或许这还不算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区域,但也足以说明外出劳动力在农村中所占比重之大。
其中,男性占比超过60%,女性占比约为30%,女性的比例反而下降明显,应该与城市对女性的限制较大有关,同时也与部分农村家庭对女性的期望值日渐下降有关。
2. 外出原因我们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因为金钱诱惑而外出成为主要原因,超过了六成的外出务工者都是希望通过务工赚取更多的钱财来提高家庭经济条件的。
另外一些因素,如农村的就业机会少,地区性质等也给了人们外出的理由。
此外,也有许多人因为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出发,这其中也有一些人的心理压力大,希望能够离开农村生活以摆脱传统的尴尬和菜鸟起跑线,进入社会,见识世间百态,开阔自己的眼界。
3. 外出务工的收益我们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的财政状况,同时又为外出务工者带来了一些经济和心理的收益。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超过40%的人认为他们的收入比在家务工要高,还有21%的人认为现在比之前更加自信和开朗。
在收益方面,许多人表现出感激之情,认为有了外出务工这个机会,他们得以摆脱了贫困生活,做了一些兴趣嗜好和梦想曾离自己特别遥远的事情,如交更多的朋友、去更多的地方游玩。
但也有部分外出务工者无法获得收益,或者说,在离开家的这几年里从未有过什么收益。
其中40%的人认为他们的工资与自己家乡的工资相差不大,还有大约18%的人甚至认为自己的财产状况更为糟糕。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农民外出务工是指农村居民为了谋取更好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离开家乡到城市或其他地区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的规模不断扩大。
本报告将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他们的动因、就业情况以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调查对象为农村劳动力中有去城市外出务工经历的人群。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动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外出务工的动因主要分为三类:经济动因、就业机会和收入改善(43%),教育动因和提升技能(32%),探索和开拓自我的动因(25%)。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许多农村居民认识到务工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另外,教育和提升技能对于提高务工人员的竞争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就业情况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务工农民主要从事制造业(38%),建筑和房地产(20%),服务业(16%),农业(12%),其他行业(14%)。
制造业因其相对较高的薪资水平和较低的技术门槛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
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也是吸纳农民建筑员工的重要领域。
3.收入情况分析四、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减轻了农村人口压力。
另一方面,务工人员的收入回流农村,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外出务工还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技术,对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民外出务工的动因主要是经济、教育和自我探索等方面的因素。
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和服务业等行业。
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较好,对农村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完善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某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某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某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背景和目的:在中国,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到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然而,许多年轻人却发现他们离开家乡已久,失去了与家人的联系和温暖的家庭氛围。
因此,他们决定努力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处理家庭事务。
这项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现状,以便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更适合他们的政策,为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保障。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宿迁市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共有200名被调查者。
问题涉及家庭生活、工作、收入、归属感等方面。
统计和分析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
研究结果:1.个人信息:受访者中,女性占35.5%,男性占64.5%。
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于25-30岁(56.5%)。
未婚者占60.5%,已婚者占39.5%。
2.工作:46.5%的受访者在城市有固定的工作,接近四分之一的人(23.5%)做临时工,30%的人没有找到工作。
许多人在城市工作多年,但同时也认为返乡对他们更加有意义,因为他们不仅能够照顾家人,还能在自己家乡创业。
3.收入:受访者的平均月收入为3800元。
大部分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有少数人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
4.归属感:超过95%的受访者认为家乡是其永久归属地。
他们一直努力工作,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家庭,但同时也会强烈地感觉到念家和心疼与亲人的分别。
5.回家理由:大部分受访者(60%)选择返乡是因为与亲人共度时光,38.5%的受访者回家是为了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创业机会。
另有少数人回家是因为缺乏城市中的社交网络或因为生活质量下降等原因。
6.家庭状况:近九成的人有亲人居住在家乡,家庭状况相对稳定,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
如有26.5%的人为经济困难出现家庭纷争。
分析和讨论:返乡青年的返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某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常态。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青年选择回乡创业或就业,他们的返乡情况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调研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情况,为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调查对象是县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调查内容包括返乡原因、就业创业情况、生活状况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返乡原因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回答,我们了解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原因,希望和家人团聚,照顾父母;二是生活环境原因,希望在故乡建立起稳定的生活;三是创业机会原因,看到在家乡创业或就业的机会。
2.就业创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外出务工返乡青年选择创业或就业,少部分选择继续外出务工。
他们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电商、旅游服务等方面,就业的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政府机关等。
他们普遍选择与当地特色产业相关的领域创造就业机会。
3.生活状况在生活状况方面,大部分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认为返乡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他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的宜居环境。
不过,也有一部分返乡青年表示生活压力增加,创业难度大,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创业扶持政策不完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普遍反映,目前政府对于农村青年创业的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缺乏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
2.人才培养不足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在创业和就业过程中普遍反映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培训。
建议政府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提供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培训项目,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和创业需求。
3.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一些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认为环境问题会对创业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提供更好的环境保护措施。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标题: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调查,分析了他们的情况、困境和需求,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参考。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在经济、心理和社会层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调查目的是了解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不同地区的农村外出务工青年。
二、调查结果1. 生活状况:大部分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居住条件简陋,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他们的生活费用大部分被寄回家乡,自己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2. 就业情况: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主要从事工地建筑、服务行业和制造业等低技能工作。
他们的工资水平较低,工作时间长,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
3. 心理状态:由于长期的分离和工作压力,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孤独和失落感。
4. 社会问题: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在城市中往往处于边缘化地位,面临着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他们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入存在困难。
三、问题及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1. 生活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生活保障力度,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生活设施。
2. 就业机会:政府和企业应提供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并加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3. 心理健康支持: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农村外出务工青年解决心理问题。
4. 社会融入: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法律援助和权益保障,推动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
结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进一步加大对他们的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和心理健康服务的支持,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融入城市社会。
外出务工青年调研报告
外出务工青年调研报告刘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青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不仅让他们的生活面临困顿,也为社会埋下了不容忽视的不稳定因素,这次利用暑假对周围的一些年轻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走访问卷,更加全面了解他们生存的困境,深刻地认识了当代社会的隐忧。
一、外出务工青年的工作状况1.工作环境较差,工资水平低,福利无保障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例如建筑,运输,纺织等工种,这些劳动强度大的体力活,工作环境一般较差,较脏。
然而工资水平并没有与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相适应.三险一金基本没有企业去愿意替他们缴纳,甚至有些老板拖欠工资。
2.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加班费达不到国家标准,精神生活匮乏由于在工厂的基本工资低,他们常常是靠加班提高自己的工资,有的每天的工作量甚至超过十二小时。
但超额的劳动虽然牺牲了他们难得的休闲时间,但却没能拿到应得的报酬。
一般加班费只是在平常工资上稍稍增加,甚至不加。
工作外的娱乐生活匮乏,致使部分务工人员白天像机器人,晚上像木头人。
内心压抑而脆弱,去年富士康接连的年轻工人自杀事件,不能说不与此相关。
二、年青外出务工人员对未来的憧憬与现实的冲突1.身份认知的迷茫与失落80后90后的务工者,一年的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城市里,他们喜欢城市的繁华,习惯城市里的节奏和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也穿名牌,喝红酒,去迪厅。
他们来自农村但他们普遍不会务农,更没想过回去务农。
他们对于农村的眷恋,常常是那里的亲情,而不是像父辈们一样眷恋那里的土地。
他们想要脱离农村,但城市却还没有接纳他们的准备。
过着和城里人一样节奏的生活,但依然被贴上农村的标签。
游离在城市与农村边缘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让他们免不了对现实的尴尬和对未来的迷茫。
2.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心理落差及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的犯罪冲动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基本属于生活在城市的低收入者,但他们有时尚的消费观念,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但往往自己的工资应对高消费时显得捉襟见肘。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因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了在乡村生活和工作的机会,前往城市在工业企业和服务业领域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而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提高,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考虑回到家乡,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情况进行调研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为您提供了下面的报告。
首先,我们对一些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个别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有着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工作、收入等,大部分人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此外,他们认为家乡的发展远比城市滞后,缺乏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以及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水平需求。
然而,调查结果还显示了另外一些有趣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一些原本打算在城市定居的人,因为工作压力、生活负担等因素,反而选择回到家乡。
这个人群普遍年龄较大,有稳定的婚姻和家庭,也有了更多生活经验,对生活有了更周全和深刻的思考。
同时,有一些人认为,虽然在城市可以找到较好的收入,但为了更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他们也选择了回归乡土。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了一种相对较为在建立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在很多年轻人的心里,乡村社区,特别是自己的家乡是有异议的,虽然内心渴望回归,但由于在家乡的时间太短,他们对于家乡的认知和理解度比他们的父母和祖辈要少得多,并且与他们所生活的城市巨大的文化差异,乡村社区的经济状况和彼此之间互动的弱化等,都是让他们难以适应的重要因素。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发展乡村旅游业,让年轻人了解乡村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同时上调家乡的发展计划,使其给居民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最后,本文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何让返乡青年更好地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需要为返乡青年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在创业方面。
其次,当地政府应该尽力提供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给返乡青年提供便利,从而增强他们回归乡土的信心。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是指在农村家庭出生,具有适龄劳动能力,外出到城市或其他地区从事各类工作,追求发展的年轻人。
他们在外打拼,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农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情况,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在外的心理状况。
二、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调查表发放至有一定数量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城市和省会城市,并以Snowball Sampling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调查中来。
一共发放了500份,回收了400份问卷,回收率为80%。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主要从事的职业为工人和服务员,其中工人占比最高。
另外,有不少人从事销售、兼职和创业等职业。
近半数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为人处事不方便等。
2. 收入情况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其中30%的人月收入仅在2000元以下。
收入低是他们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据部分受访者介绍,因为没有技术和资格证书,所以难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或者较为稳定的工作。
同时,还有一些人反映,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欺压或非法剥削。
3. 生活情况在生活方面,调查显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主要的开销为房租、食品、交通费用和通讯费用。
当中,房租是最大的支出,约占月收入的30%~50%。
另外,很多受访者表示缺乏合适的住房条件,有时候只能和几个人合租一间房,就算再努力,也难以办到买房子。
虽然如此,他们仍要承担家庭里的经济负担,给父母寄钱供养兄弟姐妹等。
4. 心理状况在心理方面,有很多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外感到孤独,有时候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发展。
在城市中独自奋斗时,他们常常会碰到挫折、困难、孤独,不得不承受着自己的内心沉闷并忍受着身体上的疲惫。
四、结论调查表明,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在城市中依旧处于较为困苦的状态,他们面临的问题有较少机会、接受较少的教育和培训、工资普遍偏低、工作环境不佳、缺乏良好的住房条件等。
调查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背景二、调查目的和方法三、青年外出务工情况四、青年回乡情况五、对策建议一、调查背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青年人涌入城市从事工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一些原因导致的经济压力,一些青年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或是回到家乡生活,这样的现象也引起了社会重视。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对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青年外出务工的原因、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青年回乡创业和生活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相关的建议建议。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收集了150份问卷数据并进行了10个个别深度访谈。
三、青年外出务工情况1、外出务工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青年在外务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70%),其次是为了锻炼自己(15%),再次是为了避免家庭压力以及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15%)。
2、外出务工地点:35%的青年去了东部沿海地区,20%去了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剩下的去了南部和西部地区。
3、工作和收入:70%的青年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相关工作,收入水平在2000-5000元之间,仅有10%的青年赚到万元以上的工资。
4、生活和社交:多数青年生活简单,在和朋友一起生活,70%的青年表示平时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休息时间。
四、青年回乡情况1、回乡的原因:调查显示,青年回乡的主要原因是欲望回归、心理归属感(40%),其次是饱受城市生活压力和工作环境(30%),再次是为了自家亲戚的照顾和继承家族传统(30%)。
2、回乡创业:20%的青年选择在家乡创业,大多数做的是服务和农业相关行业。
3、回乡生活:调查显示,超过60%的青年回到家乡后,生活环境比之前更好了,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改变,更注重休闲和家庭关系的建立。
五、对策建议1、在城市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以吸引青年留下工作和生活。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摘要:该报告旨在调查分析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
通过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目的地选择、收入情况和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市,其中农民外出务工成为重要的人口流动现象。
这种流动不仅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本报告旨在准确了解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以促进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
一、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收入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农民普遍希望通过外出务工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生活状况。
此外,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之一。
2. 教育因素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一些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以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们希望通过在城市生活和读书,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未来发展机会。
3. 就业机会城市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农民外出务工。
农村的就业机会相对较为有限,而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各种行业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 就业机会农民外出务工的选择首先受到目的地就业机会的影响。
一些发达地区和经济特区根据其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农民到指定地区工作。
2.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也对目的地选择产生影响,快速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农民前往目的地,并减少旅途花费和风险。
3. 亲戚关系和社会网络一些农民选择与已经在城市工作的亲戚、朋友相聚,便于在陌生环境中获得帮助和支持。
三、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情况1. 收入水平调查发现,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普遍高于在农村务工的收入水平。
这使得许多农民对外出务工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2. 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性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同。
一些农民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收入较低,而一些有技能的工人在城市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
3. 收入分配差异尽管农民外出务工的整体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个体间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
调查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扶 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社会融入和心理疏导,提 高生活满意度;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鼓励更多外出务 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THANKS.
通过发放纸质或电子版问卷,收集外出务工返乡 青年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生活状况等数据。
访谈法
对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务工经 历、返乡原因、生活困难和需求等。
数据统计和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 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调查样本
01
02
03
样本选取
从某省多个县市选取外出 务工返乡青年作为调查对 象。
男性返乡青年人பைடு நூலகம்略多于女性,男女 比例约为5:4。
03
受教育程度
大部分返乡青年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 ,占比约为60%。具有大专及以上受 教育程度的返乡青年占比约为20%。
返乡青年就业情况
就业领域
返乡青年主要在服务业、制造业 和农业等领域就业,其中服务业 占比最高,约为40%。
就业形式
大部分返乡青年选择在私营企业 或个体户就业,占比约为70%。 选择在国有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 就业的返乡青年占比约为20%。
问卷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共 发放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0份。
数据统计与分析
要点一
数据处理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本情况、工作经 历、返乡原因、就业创业情况、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 数据统计。
要点二
数据分析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差 异性分析。
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7页
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的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县广大农村青年逐步转变"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山门,开始自发的或通过各种劳务方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于是,一支敢闯敢干又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壮大,对加快我县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青年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着力做好做实"劳务输出"这篇特色文章,景宁团县委通过召开回乡探亲、过春节的青年座谈会,赶赴外出青年集中的城市了解情况等形式,对全县农村青年流动的规模、现状以及青年外出务工对我县地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调研。
一、流动现状1、总体流动规模。
全县总人口17.6万人,劳动力总数为9.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8.1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83.4%。
截止2019年10月底止,全县17至35周岁的农村青年实现跨县、市和跨省、市流动就业的达23574人,占流动总人数的74%。
在外出务工青年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为最多,达19331人,占总数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064人,占总数的13%。
2、职业分布情况。
据调查,我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所从事的职业相对集中,以零售贸易、餐饮业、商业服务业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制造加工业为主,其从业人员约占流动总数的74.8%,且带有较强的地域性。
如在北京从业的4000多人中,有近90%的均从事零售贸易;而在温州务工的,则大多从事皮革制品的生产和加工。
3、流动特点。
一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
多数农村青年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10%。
二是流动周期长。
在我县青年劳务人员中,90%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达2500多人,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第一篇: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农村青年的流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农村青年团员外出务工日益增多,造成了基层农村团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团组织对农村外出务工团员青年进行服务、教育和管理的作用,我们就全区农村外出务工团员青年进行了调查。
一、全区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现状1、总体状况宣州区辖19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人,农村人口人。
据调查,2003年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1179人,农村团员青年人,外出务工青年高中文化占40%、初中文化占50%、小学文化占9%、大专文化以上1%,全区外出务工青年带回资金4.97亿元。
2、就业状况因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外出务工青年有80%以上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如男的从事泥瓦工、女的从事简单的缝纫、包装、保姆等工作,农村青年主要去向是省外劳工的多,省内的少;企业务工的多、事业单位的少。
外出务工的青年主要是通过“一助一”带动或熟人介绍就业,择业时有很大的盲目性。
3、生活状况外出务工青年普遍对自己生活的条件和环境、感到不满意,但苦于自己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目前现状,只能表示无奈。
二、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原因1、劳务市场的形成。
现阶段全区农村从业人员供大于求,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当过剩。
近几年来,一些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在加大力度搞发展,许多劳动强度大的工种本地人不愿干,而外出务工人员又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从而造成了劳动力买卖双方的形成。
2、经济利益的诱惑。
据调查,一般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年农民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超出在农务农所得很多,对农民具有极大地诱惑力。
3、邻友的带动。
凡外出务工归来的人,不仅挣了钱,而且见了世面,学到了一定的技能,了解了更多的市场意识,增强了博击市场的能力,对在市场上如何挣钱,也能说得头头是道,邻帮邻、亲帮亲,在外务工的青年也愿意带亲友出去,从而带动了劳务输出潮流的形成。
关于农村外出务工状况调查的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外出务工状况调查的实践报告第一篇:关于农村外出务工状况调查的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外出务工状况调查的实践报告作为一个全球公认的制造大国,中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就开始成为潮流。
十多年过去了,外出务工早已不是新鲜事。
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外出务工的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农村16~35岁的青壮年基本上一个不留,全部外出务工了。
这一数据的确触目惊心!并且这一现象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此次调查为个人式,调查地点为随州市随县厉山镇的五个村庄——联群村、灯塔村、沙城村、宇宙村、星旗村。
调查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22日。
本镇各个村庄的生活方式与水平基本相同,相信着五个村应该能代表厉山镇农民外出务工的基本状况。
现将有关内容报告如下:一、活动形式与内容先确定要实地访问的五个村,然后一一去找寻。
先从本村找起,再去找那些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村落。
先找到村干部,请求其给出相关数据,然后找到留守妇女与留守老人各一名,进行访问。
一个村的工作进行完了,再按照相同的模式开展下个村的工作,直到五个村都调查完毕。
二、调查结果总结概括农民外出务工是使家庭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外出务工这一趋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将一直存在。
我们期待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在调查过程中,村干部住所难找是我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断询问路人是必须的。
很值得庆幸是,路上是村民都很愿意提供帮助,他们的热情是冷漠的城市里少有的,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心存感激,觉得待人还是热情点比较好。
另外,调查表上要求的数据一般只有村会计才会有,这么多数据要他们一一诉说真的是很费力,很考验人的耐力。
很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很有耐心,不厌其烦,令人很是受感动。
2012年8月23日第二篇:农村外出务工调查农村外出务工调查姓名:刘娜系别:外语系班级:09级英本4班学号:2009071424调查时间:2011年暑假调查地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风石堰镇合心村调查人物:全体村民农村外出务工及经济情况现状随着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改革开放唱响了人民任命致富的动力。
最新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文档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20xx年4月初至5月上旬,根据团市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团市委调研组一行先后赴迎江区、桐城市、怀宁县三个区县就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总体情况团市委调研组由团市委党组成员童宏葵同志带队,团市委农青部主任科员陈付青、团市委城青部副主任科员程亮两位同志随同调研。
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机关、区县、乡镇等详细了解了我市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益探索。
分别在迎江区、怀宁县、桐城市召开了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工作座谈会,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
二、现状及原因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
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困难,部分提前回乡。
我市作为劳务输出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加大了我市的就业压力并带来了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出务工青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广东的东莞、深圳人数最多,行业多,大多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餐饮业;在东北的主要是建筑业;在北京的主要是建筑业和饮食业;在浙江和西安主要为服装业;手机配件业分布零散而且边远。
外出务工青年返乡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因金融风暴返乡。
这是调研的重点,按比例推算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5%左右。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
因为气候原因如在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15%左右。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青年返乡具有吸引力。
因此返乡的约占2%。
4、回乡创业。
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很多都想回乡创业。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告通过对农村外出务工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旨在揭示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收入水平、子女教育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引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农村居民。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有经济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本报告力求通过真实案例和数据,全面展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
二、农村外出务工者的生活状态(一)工作环境农村外出务工者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制造、服务等。
他们通常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环境相对较差。
以建筑工人为例,他们在高空作业、高温作业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安全隐患较多。
案例:李师傅,45岁,来自河北农村,在北京市某建筑工地从事钢筋工工作。
他的日常工作是在高空作业,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李师傅表示,虽然收入尚可,但工作环境让他感到担忧。
(二)生活条件农村外出务工者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他们通常居住在集体宿舍或租赁的民房中,空间狭小,设施简陋。
此外,由于工作性质,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
案例:王女士,30岁,来自四川农村,在广东某电子厂工作。
她与五位同事共同租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民房中,生活条件极为拥挤。
(三)社交圈子农村外出务工者在城市中往往形成封闭的社交圈子,与当地居民交流较少。
他们通常与同乡、同事交往,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案例:赵先生,40岁,来自河南农村,在浙江某服装厂工作。
他表示,除了与同事和同乡交往外,很少与其他人交流,感觉自己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三、农村外出务工者的收入水平(一)收入来源农村外出务工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
根据行业、地区和个人技能的不同,收入水平有所差异。
此外,部分农村外出务工者通过从事兼职、经营小生意等方式增加收入。
案例:张女士,28岁,来自湖南农村,在上海市从事家政服务。
她的月收入为8000元,除了工资外,她还通过兼职赚取额外收入。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情况调查报告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生活水平
01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根据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实际需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参保率
和保障水平。
02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农村外出务工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心理状况
1 2
自我认同
多数务工青年认同自己的身份,但部分务工青 年可能存在自卑、失落等心理。
工作满意度
多数务工青年对工作满意度不高,主要集中在 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
3
生活满意度
部分务工青年对生活满意度不高,主要集中在 生活质量、家庭关系等方面。
04
分析讨论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01
城市融入困难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在城市中往往面临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
差异,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02
社交圈子受限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限制,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于同
事和同乡之间,难以拓展社交网络。
03
城市生活成本高昂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在城市中需要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如房租、交通
等费用,使得他们的生活压力较大。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
1 2 3
心理压力较大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在城市中往往面临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和情感孤独等多重心理压力。
社会认可度不高
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认同度不 高,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一定程度 的打击。
家庭因素影响
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往往需要离开家庭和亲人, 前往城市工作和生活,家庭因素会对他们的心 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村外出务工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经济调查报告引言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经济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谋生。
外出务工已成为很多农民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农村外出务工经济状况的调查。
本文将向您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放了500份问卷。
调查的对象是在村里注册的农村户籍人口。
调查时间为2021年6月至7月。
问卷中包含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入职情况、薪资水平、家庭收入情况以及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在数据处理阶段还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和逻辑检验。
调查结果总体情况我们一共收到了40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占比63.5%,女性占比36.5%。
受访者中18至29岁人数最多,占比达到62.5%。
另外,50岁以上人群中仍有不少人在农业方面工作。
劳动力状况•有70.5%的受访者在外地工作超过2年,22.8%的人在外地的工作时间为1年以下。
•有42.5%的人在外工作时遭受过欺骗(工资低于承诺等),28.5%的人在外工作时遭遇过欺骗或虐待。
薪资水平•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6.5%)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22.5%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家庭收入情况•对于受访者的家庭而言,有42.8%的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只有17.8%的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或以上。
生活状况•对于外出打工者而言,住房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开销。
调查显示,有76.5%的人的房租在1000元以下,有16.5%的人的房租超过2000元。
•有39.8%的人因为存款不足而对家人不敢承诺经济支援,只有18.5%的人定期定额地给家人寄贡献家庭支出。
•发展地方经济,希望回到家乡条件好的人比例高达56.3%。
分析结论经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和综合考虑,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仍有很大的潜力。
但在流动过程中,也面临着虚假招聘和欺骗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谟县岜赖村村民外出务工状况调查调查目的: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这个古朴,封建思想浓厚、落后的布依族聚居村庄(岜赖)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调查对象:岜赖村村民调查方法;走访、采访、调查、观察调查地点:岜赖村调查人:08级历史(2)班王聪慧前言:离望谟县城4公里的岜赖村,地处两座大山之下,一条约30米宽的河流从村里平淌而过,还有许多小溪环绕村寨而流。
以前,那里还是个一百多户布依族人家聚居的村庄,村民房屋居住多以草屋,其次稍好的是木屋或竹屋,甚是简陋,村民衣着都是父母装(布依族服装)。
现在那里聚居着五百多户人家,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帘里的是砖瓦房和华丽的水泥平房,人们衣着华丽时尚,村民大都以汉语交流。
是什么原因使这古朴的村庄在短短的20年之间焕然一新呢?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望谟县五多百户布依族居住的岜赖村,总人口2682人,已奔向浙江、广州、福建、上海等地务工的村民约864人,占总村人口的32%,并且本村外出务工流动的村民数据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一、村民外出务工的原因问卷调查得知,在这些村民外出务工之前,大多数都是无业、没有技术、没文化的农民,还有少部分刚初中毕业的学生,年华少年学生,身不怀一技之长的农民,为什么要踏上外出务工的列车呢?主要原因在于:(一)、国家土地分配政策实施后,家乡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家庭人口数量也在相应的增加,家族体系不断庞大,人均占有土地面积逐渐减少。
例如:据岜赖村王大爷说,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他家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种自己的土地,种多得多,种少得少。
收获的粮食部分作为国家上粮税务,自己剩余的粮食相对以前增加了很多,减掉家庭口粮,还剩余小部分粮食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农产粮食剩余多了,生活也好过起来了,他家在生育方面就不再担忧生下孩子来怕没饭吃,再说那会儿在农村要很多孩子那叫人丁兴旺,家族兴旺啊,渐渐的家族体系庞大,平均分配土地面积逐渐少起来,单靠种植粮食已经不能保证温饱了。
在岜赖村,像王大爷家一样的家庭比比皆是。
(二)、在国家农业税没有免收之前,因农户缺乏种植经验和自然灾害影响,种植农作物收获少,部分家庭还朝不饱夕。
例如:在1990年到1995年这几年的时间里,由于自然气候灾害,农作物种植技术水平低及其蝗虫的影响,95%的家庭年年都没有收成,出现了严重闹饥荒的现象。
(三)、退耕还林和2006年6.12及2008年5.28自然洪灾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农户均占土地面积更加减少,靠种植粮食已不能满足家庭的生活需要。
例如:据李大婶说和观察知道,2000年退耕植树造林后她家就不再种地了,只种田,但是唯有的几丘在河边的田,2006年6.12和2008年5.28自然洪水的爆发后,已经完全冲毁,田地都没有了,子女们都外出打工去了。
据访问统计,我们村农户良田冲毁面积比例如下:良田完全被冲毁农户,占总村农户10%;良田被冲毁(60----90)%面积的农户,占总村农户10%;良田被冲毁(20----50)%面积的农户,占总村农户70%;良田没有被冲毁的农户占总村农户10%。
(四)、经济林没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种植农产品经济效益低,不能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要求。
(五)、左邻右舍之间贫富差异渐在明显,外出务工改变家庭困境应随意识在村民思想中逐渐形成。
调查数据显示,1998年,岜赖村外出务工的有三户家庭的男主人,按(外出务工户数/本村总户数=本村外出务工比例)计算是0.6%;本村农户眼看外出务工的农户家庭过上了好日子,到2003年,本村外出务工比例上升到20%;到2007年,上升到50%;2010年,这个数据又上升到90%,可以说是家家都有到外省务工的剩余劳动力,为了挣钱,这似乎成了本村的一种应随潜意识。
(六)、贫困的家庭不能给予子女受教育的保证,青少年辍学导致无业青年增加,剩余劳动力多。
据问卷调查知道,岜赖村民工离开农村到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根据自身条件进入不同岗位,有的做服务员,有的做基本技术活,有的在工地上做重工,有的在理发店当学徒,有的在餐厅或是工厂打杂、、、、、、这些人的工资最低也在八百以上,相对本地一般职员的工资来说,薪水还是很可观的,因此即便在农业税务已经免收后,岜赖村大部分村民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呆在家里种田地。
二、村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岜赖青年村民外出务工后,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在没有外出务工之前,本村农户家庭经济年收入最高的是5000元人民币,经济收入中等家庭年收入是3000元人民币,经济稍稍差点的家庭年收入在1000到2000元人民币之间。
外出务工后,经济收入都得到了稳定和翻一番,2005年后不存在朝夕不饱现象。
一般家庭也用上了家用电器;孩子教育得到稍微关注,在最近几年这个村相继出现好几个大学生;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也在有着巨大的变化,以前,是简陋的依山傍水的茅屋、木屋、竹屋,现在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砖瓦房和华丽的水泥平房;村民的衣着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在改变着,不再是布依族粗糙古朴的民族装束,而是华丽时尚的服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改变,婚俗已经打破那种布依族只能和布依族通婚的封建思想格局现象;婚姻逐渐的向自由恋爱趋势发展,逐渐摆脱了父母包办封建婚姻模式束缚。
最近几年岜赖村部分农民工返乡回家创业,有的开门面,有的开理发店,有的搞基本建筑建设,开饮食店,生活用品小超市。
例如:据观察走访知道,岜赖村的谭大叔在浙江的时候是做货物运输的,对进货和经营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他外出几年后,回望谟开了一个啤酒批发门面;黄大哥外出务工时在一家大型理发店里上班,经过几年的偷师学艺,加上有了一小笔存款,去年回来后,就在村上开了个时尚理发店,生意还蛮不错的;王阿姨的媳妇在外面奔波几年后,前年回来家后,看到生活日用品在批发市场上火爆销售的情景,于是抓住了商机,借贷在我们村里开了个家庭生活用品超市、、、、、、岜赖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了岜赖村的经济发展和解决一小部分村民就业问题,随着国家很多优惠政策的出台,也给岜赖村带来很大发展优势。
特别是6.12洪灾后,国家政府帮扶岜赖村村民民重建房屋,也给在家发展的农民工创造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
问卷调查得知,岜赖村中年村民逐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数据也在逐渐上升,子女教育缺乏父母的角色,子女教育发展容易偏离正常轨道。
随着村民青年不断外出务工所形成的风气,导致村民外出务工者留守子女自己不愿意接受更高的教育,一部分人连接受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意愿都不有了。
跟随父母或是朋友外出务工,有的父母要求子女读书,说是现在义务教育无需付巨额学费,还有生活补助,但青少年还是不愿意接受教育。
导致村民总体文化素质不断降低,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甚至村里的这一代部分青年认为读书不如去外面锻炼,把外出务工当作是一份职业,或是一种让自己吸取知识的途径。
大部分家庭青年人外出,留守的空巢的只有年迈体衰老人和儿童。
虽然兜里是有钱了,但是亲人之间亲情渐渐的出现隔膜,人们的自私感逐渐滋生。
体衰多病老人几乎不有能力照顾儿童和整个家庭事务,出现了老无所依,幼无所靠的病态现象。
同时邻里之间由于贫富差距的加大,隔膜渐厚,在家耕作的农民们在农忙季节时,不在实行轮流帮忙劳作的形式,什么都讲究“钱”,讲“请人”,以前的那种布依族兄弟姐妹、邻里之间的互助互爱之情荡然无存,民族凝聚力下降。
对于部分村民中未婚外出务工者,他们大都是抱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外面生活的心态。
外出之后没有好好的攒钱,回家依然做回父母膝下乞丐,给家庭增加负担,他们的思想和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夸夸其谈也因此影响其他即将要外出的青少年,或激发不想外出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对村里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般青年村民民工外出务工后,家庭问题和离婚率也在不断增加,大多数外出青年村民民工往往是在结婚以后才外出打工,经过一段时间外出务工后思想,观念及追求都想受到极大的影响、熏陶。
回老家,婚姻一旦出现问题,或是离婚,或是再次外出务工就不再回来,或者不再外出。
一些家庭问题越来越多,常吵吵闹闹,部分家庭甚至闹得支离破碎。
在他们心里根本没有什么婚姻观和家庭观可言。
调查中还了解到,本村身带残疾村民民工在外省务工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即便能找到一份稍好点的工作,但是因身带残疾,受到轻视,出现一些雇主以低廉的工资购买他们的劳动力的不良现象。
当县里有关部门了解这些不利于身带残疾民工就业的情况后,专门建立了对于身带残疾农民工进行一些免费的基础技能培训组织机构,望谟县岜赖残疾村民也受益匪浅。
他们再次外出务工,工作好找了,工资也高了,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问题。
同时政府对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每月发放资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优良的民族文化得不到后代的继承或是已不有人传承下去。
中、青年村民在外漂泊多年习惯了汉语的交流,返乡后引发岜赖村逐渐从说布依族语到说汉语的转变。
青年一代的部分孩子甚至连自己本民族语言都不能言之一语。
布依语使用者呈现老人化。
民族特色服饰和房屋建筑也在汉族化的演变着,本民族的很多传统优良的礼仪、节日、婚俗的要求和过程也在逐渐被人们简化、淡忘或是已经渐渐采用汉族的方式。
汉族化的岜赖村庄少数民族的气息让人感觉已荡然不存。
三、结语经济迅速的发展使我们很多古朴优秀的部分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演化,但是始终是好事,至少我们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都是在不断的提高。
比如说:“岜赖村,在经济迅速发展下才有更多外出务工就业的机会,剩余的劳动力向外流动创造的财富,使得岜赖村缩小了与其它发展诚镇的差距。
”再说,回顾历史,有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不演化的呢?针对于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初衷,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角度来理解。
社会、经济、文化等等都在发展,必然会出现很多不好的现象。
比如调查现象显示的:对老人赡养和子女抚养问题,家庭婚姻问题,年轻一代对知识求知欲的问题等等。
但是这些都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不是普遍性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福利、法规、宣传及对教育投资的力度和农民工就业问题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加强及再待解决中。
相信,一定会是老有所依少有所养,儿童青年也将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农民工就业好了,家庭和婚姻观念也会随之提高,离婚率也将会有所下降。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发展,岜赖村农民外出务工,不是坏事,这是社会发展普遍的趋势,也是城乡发展的现实现象。
农民工劳动力向外流动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都是国家大力支持,再待解决,全力扶持的项目。
相信岜赖村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