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我国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多样,开展野外地质实习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地质现象,掌握地质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热爱地质事业的精神。
在 2023 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杭州野外地质实习,收获颇丰。
二、实习地点及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本次实习主要在杭州市进行,实习地点包括西湖、钱塘江、九溪十八涧等地。
这些地方的地貌、地质现象丰富,具有很高的地质研究价值。
2. 实习内容(1)地貌观察: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杭州地区的地貌特征,如西湖、钱塘江、九溪十八涧等地貌形态,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2)地层观察:我们对杭州地区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识别出了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化石特征等,了解了地层的分布规律。
(3)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杭州地区的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4)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观察:我们通过实地观察,掌握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典型特征,提高了岩石识别能力。
(5)实习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杭州地区的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了解了地质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1. 实习收获(1)知识方面:通过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地质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掌握了地貌、地层、构造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地质理论水平。
(2)技能方面:在实习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采样工具等,提高了岩石识别和地质填图的能力。
(3)团队合作:实习期间,我们小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 实习体会(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地质工作既艰苦又有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顶着烈日、跋山涉水,虽然辛苦,但每当发现一个地质现象,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实习日期:2011.06.19-07.092011年7 月06 日目录第1章概述 (2)第2章地层岩性 (3)2.1 概述 (3)2.2 地层岩性描述 (3)第3章地质构造 (4)3.1 概述 (4)3.2 节理与断层 (4)3.3 褶曲 (6)第4章地质作用 (7)4.1 西湖成因 (7)4.2 第四纪冰川 (7)第5章其它 (9)5.1 罗盘使用方法 (9)5.2 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关系分析 (9)5.3 地质作用成因探讨 (10)5.4 地质专题学习 (10)第6章结束语 (12)第1章概述我们今年的地质实习与6.19-6.21在杭州进行。
第一次和这么多同学一起集体出去,非常开心。
而且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户外实践课,因为这样非常生动有趣,可以使我们学以致用,加深我们的印象,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这次地质实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杭州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观测,以及老师随地讲解,加深对工程地质学的认识,学会在野外运用地质测量仪器对地质情况进行观测和研究。
这三天的实习地点地理位置图见图1-1。
我们09土木系全体同学19号上午在徐金明、武亚军、刘飞禹、王婷婷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杭州。
1班由刘飞禹老师带领,2、3班由徐金明老师带领,4班由武亚军老师带领。
到了杭州稍作休息之后,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浙大玉泉校区的后山上进行点的观测。
武亚军老师先给我们四班同学讲了岩层的一些知识,然后又讲了罗盘仪的用法。
然后我们那班分成几个小组测量岩石的走向和倾角。
然后记下数据,回去后绘制玫瑰图。
图1-16.20号和6.21号是路线观察,即在老师带领下,沿着特定路线观察地形地貌,老师还会在沿途讲实地的地质构造知识,而且还会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我们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些知识和地质地貌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大家还可以相互讨论,印象也更深刻。
6.20我们现在中天竺集中,然后去棋盘山和天马山,在爬山过程中观察断层和岩石等地质现象。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2014年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姓名:XXX学号:xxxxxxxx年级:2012级班级:XX指导老师:张文杰王继英薛飞实习日期:2014.6.22 - 6.242014年6 月27日目录第1章概述 (3)第2章地层岩性 (5)2.1 概述 (5)2.2 地层岩性描述 (6)第3章地质构造 (7)3.1 概述 (7)3.2 节理与断层 (7)3.3 褶曲 (8)第4章地质作用 (9)4.1 西湖成因 (9)4.2 第四纪冰川 (9)第5章其它 (10)5.1 罗盘使用方法…………………………………………………………105.2 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关系分析………………………………………105.3 地质作用成因探讨……………………………………………………1 15.4杭州地震数据 (11)5.5节理产状的玫瑰花图制作 (12)第6章结束语 (14)第1章概述这次杭州地区地质实习全系180人共分两批来,我们在第二批。
各班自行分组。
6月22号中午到达杭州后,先是安排好住宿,为下午的实习做准备。
下午14:30我们齐聚浙大玉泉校区内毛主席像下集合点名。
每班人齐后,我们一起向老和山出发。
我们下午老和山的实习内容主要为:残积、坡积层,西湖组石英含砾砂岩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调查,绘制裂隙产状玫瑰图。
其中,我们主要学习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和裂隙产状玫瑰图的绘制。
6月23号那天的天气还是挺不错的。
由于当天的路线较长,且为了下午同学们的休息,我们很早就集合出发了。
路线为:水乐洞-烟霞洞-龙井村-九溪十八涧-钱塘江。
主要实习内容为:清晰识别西湖组砂岩、黄龙组灰岩、天马山断层、棋盘山背斜谷、泉、溪流地质作用、之江河流地质作用、钱江潮。
我们通过观察水乐洞和烟霞洞的岩石形状,分析得出其为溶洞。
其中,水乐洞内水流多为山上裂隙水。
四周环山的龙井村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形成了多溪多涧的地形地貌。
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九溪十八涧的形成以及钱塘江的河流河道发展。
宝石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宝石山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具有丰富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的著名景点。
为了深入了解宝石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特征以及地貌演变过程,我们班级于XX年6月19日组织了一次地质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地质学基础知识,了解宝石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特征和地貌演变过程;2.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野外地质实习技能;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宝石山的基本情况。
实习当天,我们提前到达集合地点,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明确了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
2. 野外实地考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宝石山的主峰,观察了山顶的岩石类型和构造特征。
接着,我们沿着登山步道向下,分别考察了以下几个地质点:(1)火山喷发堆积层:在宝石山的山脚下,我们发现了一层厚厚的火山喷发堆积层,主要由火山灰和火山碎屑组成。
(2)断层带:在登山途中,我们遇到了一条明显的断层带,断层两侧的岩石错位明显,断层带中充满了断层泥。
(3)沉积岩:在宝石山的一处山谷中,我们发现了沉积岩,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等。
(4)变质岩:在宝石山的山顶,我们发现了一层变质岩,其特征为片麻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
3. 实习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知识,还提高了野外考察技能。
以下是我们的实习总结:(1)宝石山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类型多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质现象。
(2)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我们掌握了地质学基本观察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习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团队合作,学会了相互协作、相互支持。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地质学知识水平,对宝石山的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会了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总之,本次宝石山地质实习活动收获颇丰,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姓名:冯欢学号:年级:大二班级:三班指导老师:林永亮张文杰阮望舒实习日期:-6.152016年6月19日目录第1章概述 (1)第2章地层岩性 (2)2.1概述 (2)2.2地层岩性描述 (3)第3章地质构造 (4)3.1概述 (4)3.2节理与断层 (4)3.3褶曲 (5)第4章地质作用 (6)4.1实习区的山水地貌特征 (6)4.2西湖成因 (6)4.3第四纪冰川 (6)第5章其它 (7)5.1罗盘使用方法 (7)5.2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关系分析 (7)5.3地质作用成因探讨 (8)第6章结束语 (9)第1章概述杭州以风景秀丽着称,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过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1)实习的目的对杭州西南地区主要是西湖景区周边的地貌进行考察,了解实习地区的地质特点,学会判别各个不同岩石的特点,同时学会使用罗盘来测裂隙的三大产状。
(2)实习的任务1.岩层产状测量(罗盘使用)、断层野外识别、火成岩、紫云洞成因、宝石山成因、球状风化、一线天、西湖成因等2.清晰识别西湖组砂岩、黄龙组灰岩、天马山断层、棋盘山背斜谷、泉、溪流地质作用、之江、河流地质作用、钱江潮3残积、坡积层,西湖组石英含砾砂岩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调查,绘制裂隙产状玫瑰图4岩溶发育条件、岩溶地面和地下形状。
认识栖霞组灰岩,观察钱塘江“之”字形状,河流地质作用。
西湖淤泥填埋处置。
(3)分组情况每个小组六个人,选出一名组长,我们组组长是申子涵,组员有王蓉、冯欢、陈李明、王炜、宋震。
(4)实习的时间及地点夏季学期的第一周我们进行地质实习,这次实习分为两批,我们第一批是在13号到15号,地点主要是在西湖汉庭周边,包括宝石山、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浙大的老和山、龙井、江洋畈生态公园等地方。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3篇地质地貌实习报告篇1一. 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及水文观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形态、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
2、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
3、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习地区地貌概况简介地点:____地区时间:20__年8月27日—20__年9月2日杭州处于浙西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衔接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游客费为三个地形单元:外围峰丝,主要由泥盆系砂岩组成,高度300-400米;内圈山体,如玉皇山,由石炭-二叠系石灰岩组成,高度200米左右,岩溶地貌发育;北部孤山、葛蛉、宝石山由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间。
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滨湖面呈椭圆形,南北伸长3.3公里,东西2.8公里,周长为15公里,水面面积月5.6平方公里。
钱塘江呈“之”字形流经杭州市城区的东南侧。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杭州西湖地区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复向斜内中生代断块隆起区,包括市区在内的杭州市东北地区的平原是中生代断陷盆地。
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构成了杭州地区独特的地域综合体。
三.实习内容20__年8月30日九溪十八涧途中九溪十八涧源头在龙井村一带,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漏斗状盆地。
该盆地的四周山岭基本上由砂岩组成,只在东北角靠近龙井泉处出露了石灰岩,岩层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趋近一致。
岩层层面裂隙及节理发育,一条北东方向延伸的断层正好穿过龙井寺,这些都成为龙井泉的导水通道。
杭州地质实习报告东华理工
杭州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程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我校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杭州地质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杭州地区的多个地质公园、矿山和工程现场,开展了实地考察、采样、测试等多种实践活动。
实习内容涵盖了地质构造、岩石矿物、地下水、地质灾害等多个方面。
1. 地质公园实习我们首先参观了杭州西湖地质公园,了解了西湖的形成过程和地质特征。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西湖是一个典型的潟湖,是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杭州其他地质公园,如千岛湖地质公园、富阳地质公园等,了解了不同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和形成原因。
2. 矿山实习在矿山实习环节,我们参观了杭州地区的多个矿山,包括有色金属矿山、石灰岩矿山等。
在矿山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了解了矿山的开采工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识到了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3. 工程现场实习在工程现场实习环节,我们参观了杭州市区的地铁施工现场、隧道工程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在现场工程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地铁建设的基本流程、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实际操作技能。
4. 实验室实习在实验室实习环节,我们进行了岩石矿物样品分析、地下水检测等实验。
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操作规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杭州地质实习,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实习让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地质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杭州地质实习报告【李湘云】
地理科学系杭州地质实习报告学生姓名:李湘云学号:1207079089专业年级: 2012级地理科学2班指导教师:李渊妮尧波实习日期: 2014.7.12-7.22二〇一四年七月第一章、实习概述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植物等)现象获得感性认识学习从地理考察工作者的角度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将课堂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相互应征,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通过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现象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把握和探究,提高自身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地理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加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1、学会正确熟练使用地质罗盘和地质图2、学会识别层理和节理,以及判断岩性3、测量并分析岩层的产状,了解西湖及杭州地貌形成演变过程4、掌握野外记录格式,标本的采集。
5、了解植物及其分布6、掌握实习报告书写的内容和要求。
三、人员组成:由专业老师和学院相关领导组成指导小组,学生分组进行实习第三组组员:杨琪、贾智博、穆彪、李湘云、郑婷、曾雪、何玲红、戴海英四、时间:2014-7-12——2014-7-22五、主要路线及日程安排7.13 青龙山背斜背斜的辨识、练习罗盘的使用、观察测量山体岩层的产状、化学性质和形成原因7.14六和塔—白塔岭—甘水巷—虎跑寺观察测量岩层产状和年代7.15 胡雪岩故居7.16 吴山—烈士纪念碑—凤凰山—月岩—将台山—老玉皇宫—玉皇山断层、向斜知识的认识;灰岩的辨识7.17 石屋洞—水乐洞—烟霞洞—南高峰—丁家山溶洞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作用;泥石流发生条件分析;页岩的辨识7.18 龙井泉—棋盘山—中天竺—飞来峰—北高峰下降泉的识别;飞来峰地质构造的形成7.19 灵山洞—植物园学习认知植物;7.20 葛岭断层—紫云洞—初阳台—宝石山了解了火山凝灰岩的岩性;讨论了岩性厚薄的原因;了解了碧玉的知识杭州地区概况杭州简称杭,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会,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姓名:冯欢学号:年级:大二班级:三班指导老师:林永亮张文杰阮望舒实习日期:-6.152016年6月19日目录第1章概述 (1)第2章地层岩性 (2)2.1概述 (2)2.2地层岩性描述 (3)第3章地质构造 (4)3.1概述 (4)3.2节理与断层 (4)3.3褶曲 (5)第4章地质作用 (6)4.1实习区的山水地貌特征 (6)4.2西湖成因 (6)4.3第四纪冰川 (6)第5章其它 (7)5.1罗盘使用方法 (7)5.2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关系分析 (7)5.3地质作用成因探讨 (8)第6章结束语 (9)第1章概述杭州以风景秀丽着称,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过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1)实习的目的对杭州西南地区主要是西湖景区周边的地貌进行考察,了解实习地区的地质特点,学会判别各个不同岩石的特点,同时学会使用罗盘来测裂隙的三大产状。
(2)实习的任务1.岩层产状测量(罗盘使用)、断层野外识别、火成岩、紫云洞成因、宝石山成因、球状风化、一线天、西湖成因等2.清晰识别西湖组砂岩、黄龙组灰岩、天马山断层、棋盘山背斜谷、泉、溪流地质作用、之江、河流地质作用、钱江潮3残积、坡积层,西湖组石英含砾砂岩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调查,绘制裂隙产状玫瑰图4岩溶发育条件、岩溶地面和地下形状。
认识栖霞组灰岩,观察钱塘江“之”字形状,河流地质作用。
西湖淤泥填埋处置。
(3)分组情况每个小组六个人,选出一名组长,我们组组长是申子涵,组员有王蓉、冯欢、陈李明、王炜、宋震。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第1篇:地质水文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灵山洞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境内,灵山洞又称“灵山幻境”,为竖井式石灰岩分层溶洞,以“高大、雄伟、开阔、壮观” 著称,洞内高大深邃,空阔显奇,回环交叠。
令人瞩目的天柱峰高24.5米,直径6米,占地面积12平方米,12人难以围抱,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溶洞石笋。
近50米长的天梯石栈构成洞中登山的情趣,在国内众多容洞景观中实属罕见。
仙桥洞即为“仙桥别境” 距离灵山洞280米处,洞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地势险要,游览时要上下18次,绕过36个弯,充满探险趣味,扣人心弦。
在灵山幻境与仙桥别境之间,还有面容慈祥、背蓝天白云的“灵山大佛”,有20宇组巨大的乐器造型,自成一条“鼓乐之路”。
当您穿越这条山顶游步道时,会感到灵山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也有一片温馨。
另外,更有尚未开放的天然山地大坞盆地。
它四面环山,环境幽静,树木茂盛,空气清新,被誉为西湖边的“世外桃源”,全国十大名茶的“九曲红梅茶” 就产于此地。
灵山景区集天下溶洞景观于一身,融“风、水、云、瀑” 于一体,堪称“西湖第一洞天”,如诗如画的石景,天然的生态环境,定能使你流连忘返。
灵山洞主洞厅高达100余米,另有小洞室100多个,分为上下两个大洞体、四层洞厅,洞道全长约400米。
洞内石笋高耸,石瀑飞泻,石钟乳触目皆是。
其中,居下洞中央的“天柱峰”大石笋,高24.5米,直径5~s米,气势恢宏,是浙江已发现溶洞中的大石笋之冠。
通过采集杭州灵山洞中更新世形成的钟乳石样品,对不同纹圈中流体包裹体进行测定,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利用不混溶气-水包裹体中最大密度判别和计算方法确定六个纹圈中精确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根据气-水-岩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方法,计算出CO_2成分浓度和古地下水中pH 值及钟乳石样品形成过程中的CaCO_3饱和度等。
揭示了杭州地区更新纪古环境演化规律10110122吴梦生2011/11/24第2篇:水文地质勘探实习报告水文地质勘探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水文地质勘探是一种重要的勘探手段,主要应用在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领域,该课程除课堂讲授水文地质勘探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外,还要特别加强对学生野外实践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宝石山实习报告
宝石山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地质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于XX年6月19日参加了宝石山地质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由林永亮、张文杰、阮望舒三位指导老师负责,与我一同前往的还有我的大二三班同学们。
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宝石山的地质结构、岩石类型和火山活动历史,收获颇丰。
二、实习地点与目的本次实习地点位于杭州地区的宝石山,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宝石山的地质特征、岩石组成以及火山活动历史,从而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习过程1. 概述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先是对宝石山的地理位置、地质背景进行了初步了解。
宝石山位于杭州市区,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岩山,其地质年代为晚侏罗世。
2. 实习内容(1) 岩石观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对宝石山岩石的观察。
宝石山的岩石主要由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其中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含碧玉团块等岩性较为常见。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岩性的岩石,并了解了它们的形成过程。
(2) 火山活动历史分析通过对宝石山岩石特征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里的火山活动历史。
宝石山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当时这里曾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了丰富的火山岩。
(3) 地质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宝石山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观察。
宝石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包括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构造类型的特征,并学会了如何分析地质构造。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宝石山的地质特征、岩石组成和火山活动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岩石、分析地质构造,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本次实习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了我们对地质学知识的热爱。
五、总结总之,本次宝石山地质实习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活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们的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3关于地质野外实习报告4篇
2023关于地质野外实习报告4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第一章绪论此次实习的城市为杭州市,地点西湖景区;这里是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明古城,旅游胜地。
在实习中我们还可以“苦中作乐,游山玩水”此次实习自然是不虚此行。
我们此次野外观察实习共5天,具体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3日。
为了方便我们的实习,我们借住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生公寓。
按约定我们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点集合,然后根据实习线路一起出发,完成每日的实习任务即可回到公寓。
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实习记录笔记。
6月29日实习线路南山公墓――玉皇顶;主要实习任务:认识叶家塘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性及其所含化石;观察小背斜、小平卧褶皱,玉皇山向斜。
这一天我们定了定了5个点,在得意亭处观察了叶家塘组岩性,在收费亭处观察了黄龙组岩性,在停车场处定了黄龙组和船山组的分界点,然后来到了紫来洞,进行了对溶洞形成的描述.在离休息亭东南100m处观察了断层,并对断层进行了产状测量,和正逆判断。
第一天实习就算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在野外辨别三大岩类,怎样测量产状,怎样辨别正逆断层等,通过这一天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
6月30日,今日路线起于石屋洞途径水乐洞、烟霞洞再到南高峰顶。
由于天气恶劣,加大了我们实习的难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变了原定实习计划,于是今日定了四个点分别为石屋洞的构造观测点,水乐洞岩溶观测点,烟霞洞溶洞观察点,南高峰岩性观察点。
此行我们途径青龙山、烟霞三洞,并观察了青龙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烟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乐洞附近灰岩中的缝合线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线起于紫云洞终于宝石山,今日任务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观察其岩性,到宝石山学习后方交汇定点法。
在紫云洞我们观察到崩塌的岩洞有断层,有三组解理面,是熔结凝灰岩,断层间有角砾,有擦痕,没有位移的为解理,有位移的为断层,断层附近也有小的解理。
从栖霞岭至初阳台的石阶及其附近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宝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
同济杭州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二、实习区地层条件三、实习区地质构造四、实习区水文条件五、实习区工程地质分析六、其他一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杭州工程地质教学实习区位于杭州市区和近郊一带,处于杭州湾西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缘。
自然区划上属于浙西丘陵区,系天目山余脉。
本实习区还包括白鹤岭滑坡工点等地。
杭州地区总的地形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山脉分布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大致为NE——SW向。
地貌单元可以分为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
教学实习区属于温湿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5~16.32℃,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3~4.3℃,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8℃,最高气温达40.5~42.1℃。
年平均降水量1489.7mm~1600.4mm,常年降水平均日数为178天。
年蒸发量为1139.9~1377.0mm。
除7、9两月外,全年大部分时间降雨量大于蒸发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二、实习区地层条件杭州地区东部以及北部平原区多为第四系地层覆盖,中部、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基岩大面积广泛出露,大致以西湖为中心,西、南两侧呈弧形环抱,从外围向内古生界沉积岩层及中生界火山碎屑岩系由老到新依次呈圈弧形条带状出露。
岩浆侵入岩在实习路线中未遇到。
根据资料应主要为中-酸性岩脉零星分布。
现将杭州地质教学实习线路内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分述如下:志留系(S):上统唐家坞组(S3t),厚约667m。
下段为青灰、灰绿、灰紫色石英长石细砂岩、粉砂岩。
中段为灰、灰绿色长石、石英中、细砂岩。
上段为紫色厚层岩屑石英细中砂岩。
实习路线中在古荡泉附近有出露,其中泉水富含铁离子。
五洞桥泉附近有出露,为紫红色石英砂岩,产状53∠45泥盆系(D):上统下段西湖组(D13x),厚286m。
下部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石英含粗砾、中砂岩、细中砂岩。
中部为灰白、白色厚、中厚层石英砂砾岩、粗砂岩、粗中砂岩。
上部为浅灰色中厚、薄层中细砂岩。
在天马山山顶有露头,构成天马山背斜核部,产状95°∠25°上统上段珠藏坞组(D23z),厚160-180m。
杭州地质实习报告
杭州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领域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地点选择在杭州市,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地质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杭州地区的地质特点,介绍了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现象,并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
同学们还分组进行了资料查阅,为实习制定了详细计划。
2. 实习过程(1)参观地质博物馆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杭州市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地质标本,包括各类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等。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地质构造原理以及杭州地区的地质特点。
(2)实地考察随后几天,我们分组进行了实地考察。
同学们参观了钱塘江大潮、西湖景区、千岛湖等地,观察了不同地貌特征,了解了地壳运动、流水侵蚀等地质作用。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采集了各类岩石标本,进行了现场分析。
(3)实习总结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
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示通过实习对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最后,指导老师对本次实习进行了点评,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了解了杭州地区的地质特点,掌握了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地质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地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实地考察时难以准确识别地质现象。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实践锻炼,多参加类似的实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结语本次杭州地质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还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西湖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西湖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工程地质问题愈发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我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程地质实习课程。
本次实习,我有幸来到著名的西湖景区,参与了一次难得的工程地质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旨在了解西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掌握地质勘察、测量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西湖地区的地质概况,介绍了实习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我们还学习了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2. 实地勘察实习的第一步是实地勘察。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西湖景区,对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们参观了西湖周边的地下隧道、桩基工程和堤坝等工程,了解了工程地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地质测量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地质测量工作。
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我们对西湖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测量,掌握了地形变化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4. 钻孔勘察为了深入了解西湖地区的地质条件,我们进行了钻孔勘察。
通过现场观摩钻孔施工过程,我们了解了钻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钻孔工艺。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采集岩芯样本,并对其进行鉴定。
5. 数据分析实习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地质数据,包括地形、地质结构、岩性等信息。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掌握了地质勘察、测量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工程地质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实习的一些收获和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工程地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杭州地区地质实习报告姓名:学号:年级:2010级班级:指导老师:实习日期:2012.06.18-06.29 2012年07 月10 日目录第1章概述…………………………………………………………2第2章地层岩性……………………………………………………4 2.1 概述…………………………………………………………………… 4 2.2 地层岩性描述………………………………………………………… 4 第3章地质构造……………………………………………………5 3.1 概述…………………………………………………………………… 5 3.2 节理与断层…………………………………………………………… 5 3.3 褶曲…………………………………………………………………… 8 第4章地质作用……………………………………………………9 4.1 西湖成因……………………………………………………………… 9 4.2 第四纪冰川…………………………………………………………… 9 第5章其它………………………………………………………11 5.1 罗盘使用方法…………………………………………………………11 5.2 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关系分析………………………………………11 5.3 地质作用成因探讨……………………………………………………12 5.4 地质专题学习………………………………………………………… 12 第6章节理产状的玫瑰花图制作…………………………………14 第7章结束语………………………………………………………17 第1章概述本次杭州地区地质实习全系共分为24个组,6月25日下午来到杭州,先是安排好住宿,主要为第二天实习做准备。
6月26日实习开始,我们去了宝石山,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路线被缩短,先是路过白沙泉,简单说了白沙泉的成因,然后来到紫云洞,在紫云洞里先是介绍紫云洞成因,然后大家观察了岩石的裂隙,了解是什么力在起主导作用;接下来就是关于罗盘的使用,我们选择了靠近洞口的一组岩石进行测量,虽然过程中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不过结果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然后我们来到了初云台,在避雨的同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旁边一块馒头状的岩石,分析了他的成因,然后介绍了三种西湖的成因;等雨势渐小,我们又向下一站进发——保俶塔,作为最后一站,很多人都已经很累了,但大家还是坚持走了过去途中我们经过传说中的一线天,介绍了一线天的形成,最后到达保俶塔,这一天的实习算是结束了。
6月27日路线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从棋盘山开始的路程不得不缩短,我们的第一站改为了水乐洞—龙井—九溪十八涧—钱塘江;我们观察了水乐洞,了解了不同的岩石,与第一天的火山岩做出对比,观察水乐洞的岩石,了解龙井的形成,以及溪涧的地质作用,九溪十八涧的形成,最后是钱塘江,说明的之江的形成,为何叫之江以及钱塘潮的原因,途中最主要的是在九溪十八涧,当然其中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了解了其中的成因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溪涧又有了另一番意味,途中我们还刚巧看到有滑坡,老师也顺带说了滑坡的一些东西,了解滑坡的原因等。
6月28日路程较近,在浙大的老和山,在上山之前我们先是参观了浙大的模型试验基地,介绍实验仪器的主要用途,然后在山上主要测量裂隙,绘制裂隙产状玫瑰图;然后接近中午我们的测量也进行到底,完成了这三天的测量实习。
我们组是第二十三组,组员:徐志晖,江林,陈益贵,桑成生,江林,杨恒山,郑春楠。
指导老师:张文杰。
第2章地层岩性2.1 概述杭州的地层简述:以吴山、龙坞、钱江、古荡为东、西、南、北之界线,在此区内可见下述由老到新的地层:1、奥陶系(o)(仅见上统,分布在区西南一隅)分为文昌组和长坞组;2、志留系(s)(出露比较齐全,由西部向西南部呈弧形分布)分为康山群、大白地组和吉安组;3、泥盆系(D)分为西湖组和唐家坞群;4、石炭系(C)分为船山组、黄龙组、叶家塘组和珠藏坞组;5、二叠系(p)分为丁家山组、茅口组和栖霞组;6、侏罗系(J)仅见上统第一段,分布在宝石山、葛林、白沙山和孤山等地;7、白垩系(K)下统朝川组,沿钱江零星分布于六和塔、梵村、珊瑚沙8.第四系(Q)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2.2 地层岩性描述由老到新描述各地层分布位置、岩性特点(描述)、岩层产状等。
主要地层有D3x、C2h、C3c、J3h、Q。
第四系合并描述。
D3x(西湖组)岩性为白色石英砂砾岩、粗砂岩夹砂质泥岩。
厚度176~300米。
主要为老和山。
C2h(黄龙组)岩性为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白云岩,产纺锤、莫斯科小纺锤,犬齿珊瑚等,厚度154米。
主要分布在棋盘山—龙井—飞来峰一带。
C3c(船山组)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藻灰结核灰岩。
产中华麦、假希瓦格等。
厚度47~150米。
J3h()分布在宝石山、葛岭、白沙山、孤山等地,根据火山喷发间断及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亚段第3章地质构造3.1 概述总结实习地点的地质构造及其主要特点。
杭州市位于扬子准地台东部钱塘台褶带,包括安吉——长兴陷褶带、中洲(淳安)——昌化拱褶带、华埠(开化)——新登(富阳)陷褶带、常山——诸暨拱褶带、余杭——嘉兴台陷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以及武康(德清)——湖州隆断褶束等七个四级构造单元。
一、褶皱杭州市区包括三个褶皱区: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和半山—皋亭山褶皱区。
二、断裂杭州在印支运动以前基底固结程度较低,地壳变形以褶皱方式为主,断裂不很发育,主要是一些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或基底断裂,但它们都控制着构造单元边界和古生代地层的发育,如临安——马金断裂、萧山——球川断裂、昌化——余姚断裂、印渚埠——开化断裂,毕浦——双溪口(淳安)断裂等。
三、节理杭州市区节理以葛岭—宝石山构造节理引人注目,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剪切节理形迹构成小型“棋盘格式构造”。
在宝石山,北东70°~80°的节理密集,北西向节理稀疏;葛岭附近,北西40°~60°、北东70°~80°的两组节理均较明显;而葛岭往西南去,北西向,北北西向节理却变得密集,北东东向节理变得稀疏。
3.2 节理与断层栖霞岭介于挂牌山和葛岭山之间,这里发育有蝙蝠洞、华严洞、紫云洞、栖霞洞及泉水出露(白沙泉),这些洞泉的发育都在一条直线上,若与其北东的卧云洞相连,则其走向为北东。
沿线不仅发育有洞泉,而且还明显地可见断层擦痕,断层角砾岩、断层糜棱岩,因此这洞穴泉水的发育与断层有直接关系。
此断层即为栖霞岭断层。
近栖霞岭最高处,紫云洞牌坊前,此处可找到侏罗系火山岩系第二亚段和第三亚段的分界面,两亚段之间可明显地见到一层紫红色的沉凝灰岩,这是在火山喷发间隙时期形成的。
断层和裂隙(节理)统称为断裂构造,裂隙的地方往往形成泉水,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水出来时冒泡则是上升泉(承压泉),水涧是微上升泉。
裂隙形成的地方泉水的开次量很大。
岩缝的水开采量小。
如白沙泉(见图3-2.1),水清、池底可见,无味无气泡,泉水渐流向下图3-2.1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紫云洞(图3-2.2),紫云洞位于杭州西南栖霞山,洞穴主体长约80m,洞型平直简单,走向NE35°—45°洞顶平整如板且向东南倾斜,倾角35°—40°,主要是循火山碎屑岩层面发育的,受沉积岩夹层控制。
古老的火山作用使得栖霞岭一带布满火山碎屑,火山碎屑夹1至2层凝灰质砂、泥岩或沉凝灰岩,单层5—10m,经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循环对松软的沉积岩夹层进行剥蚀、侵蚀和浸泡软化,其碎屑物质被水流搬运带走而淘空,逐渐刻凿出倾斜状深槽。
图3-2.2 深槽顶板为坚硬的火山碎屑岩,并发育有NEE、NNW、NW向X节理(图3-2.3),大大降低了顶板的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巨石崩落,岩洞初具雏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向纵深方向发育与扩展。
然而,岩洞并非无止境的发展下去,随着深度的增加,X节理趋于减少或呈闭合状,风化作用、流水侵蚀和水的循环交替随之变弱,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紫云洞。
图3-2.3 然后我们组选在紫云洞进行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三组产状的测量(图3-2.4)Z面Y面X面图3-2.4 测量数据:1、X面:走向—SW 217度;倾向—NW 307度;倾角—47度。
2、Y面:走向—SZ 164度;倾向—SW 251度;倾角—76度。
3、Z面:走向—NW 297度;倾向—SW 205度;倾角—23度。
3.3 褶曲西湖复向斜,即杭州复向斜在杭州市区倾伏部分,它是杭州市褶皱区的主体,组成西湖复向斜翼部最老地层是上寒武统的超峰群,核部的最新地层是下二叠统的丁家山组,出露在西湖畔的刘庄附近)。
西湖复向斜的形态,顺西南方向收敛,枢纽仰起,向北东方向展开、枢纽倾伏,枢纽总的方向为北东50°,倾伏角15°。
复向斜倾没部分为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所不整合复盖,又为一隐伏的北北西向的大断裂所横切。
龙井——翁家山——南高峰——三台山——丁家山一带为西湖复向斜核部,地形坡度与复向斜倾伏角相适应。
西湖复向斜由一系列单体褶曲组成,从北西到南东计有飞来峰向斜、天马山背斜、南高峰向斜、青龙山背斜、玉皇山向斜、将台山向斜,凤凰山背斜、金家山向斜。
远离西湖的另一组褶曲有午潮山向斜,老焦山向斜、里桐坞背斜,直坞向斜。
半山——皋亭山向斜位于西湖复向斜的北东方向,可视为西湖复向斜的余延部分。
图3-2.5 为前往水乐洞过程中的一处,名为“留云谷”,此处与水乐洞岩石种类相同,同为石灰岩,由风化作用形成图3-2.5第4章地质作用4.1 西湖成因杭州西湖的成因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火山喷发说”。
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经多年科学检测,整个火山通道向南延向西湖。
据有关专家称,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由于岩浆外流而使地壳内部空虚,最后火山口陷落成为洼地,这洼地就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另一种说法则是“泻湖说”。
泻湖说认为西湖原是钱塘江左边的一个小小湾儿,冲刷作用形成的泄洪形成与钱塘江连在一起。
后来由于钱塘江泥沙沉淀下来,慢慢地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泻湖。
火山爆发说是认为西湖是由于火山爆发形成的,西湖就是火山口。
认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晚侏罗纪时,以今湖滨公园一带为中心,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宝石山和西湖湖底(大部分)堆积下大量火山岩块,由此,曾出现火山口陷落,造成马蹄形核心低洼积水,即西湖雏型。
西湖的群山约形成于二亿三千万年前,即所谓的“海西运动”时期。
当时,原来沉积在湖盆似的浅海里的沉积岩层遭受挤压,发生褶皱、断裂,形成波状起伏的褶皱构造,最后抬升露出海面。
群山为冲刷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形成泄洪与钱塘江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