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语文引发思考论文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教育论文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中语文老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在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使学生成为探讨和学习知识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就是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他们不断巩固自我,发展自我。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学习中,语文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式的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共同解决难题,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运用综合性理念,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科的相互融合,更加喜欢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文学与社会搭配,将艺术与语言结合,在全方位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学习素养的形成。

二、促进综合性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效果更好的措施(一)语文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运用综合性理念进行教学时,老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理解新课改的内容和重要性,保证综合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要树立综合性教学观念,将综合性教学观念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而言,正是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运用综合性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挥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最大效力。

例如:立足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不同学科类的文章作为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手段,并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对阅读理解进行讨论,并分享各自的答案,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体会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体会论文

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会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体现语文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而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相衔接,紧扣生活的脉搏,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

关键词:语文综合学习体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

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谈几点看法:一、教学思想上,体现综合性,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1.语文学习是综合运用知识的体现。

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为:第一,学习目标的综合性。

即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目标的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强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倡导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

强调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提倡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

第四,学习资源的综合性。

主张课内与课外两种学习资源相结合,主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2.语文学习的教学要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通用3篇)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通用3篇)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通用3篇)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篇1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

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

怎样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这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市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实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了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有一些体会。

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们觉得,教师应当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掌握课程目标掌握课程目标,这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其中7~9年级的目标一共提出了四项:一是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二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是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四是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摘引资料的出处。

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十分明确、具体的。

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

其次,强调实践,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

再次,体现自主,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教师明确并掌握课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思考摘要: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在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综合性学习的意识以及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所以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主要着眼于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学习方式进行初步探讨,以供探讨交流。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特点方式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从语文课程设计的角度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是落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二)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提倡多学科联系、跨领域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点(一)综合性。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深度发展,学科交叉融合越来越密切。

语文不再是游离于其它学科之外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既是其它各学科的基础,同时其它学科的知识又为丰富语文教学、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保证。

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和考察评价等四个方面的综合。

(二)实践性。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不断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语文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则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能力。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认为应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识字、背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材料中的推理、辨析、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以提高学生在跨学科问题上的解决能力。

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学习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将历史与文学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提高跨学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学习社会现象的阐释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念的坚守和传播。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人们最需要的能力之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的创意与艺术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科学、技术等学科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兴趣,培养跨学科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其跨学科能力。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石陶中学龙庚夫“综合性学习“是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之一,是作为一条独立的“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第一单元是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第三单元是编演短剧;第六单元是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第一单元的“妇女解放”探究学习,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探究准备:①与同学交流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所了解到的有关中国古代、近代妇女的生活情况;②就妇女解放问题向有关的教师或有学问的长辈请教;③搜集有关妇女解放的史料;④搜集表现女性形象的小说、戏剧、影视作品;⑤在当地社会做点社会调查,了解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或家庭生活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然后向学生提出了主题探究的建议:①与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调查收获;②提出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③确立几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或分组、或个人承担并制定探究计划。

任务布置后三个星期展示探究成果——专题介绍与讨论。

在班级组织一次专题讲座,个人或小组代表把对某个妇女解放问题系统探究的结果、观点做一下专题介绍,介绍时可以利用辅助工具讲解,如黑板、电脑、幻灯片、照片、图片等等。

学生们探究的专题有:①听过去、看现在——从社会的发展变化看妇女的解放;②从古诗文看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③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④我心目中的现代女性形象;⑤女性与广告;⑥法律与现实——对教育、劳动就业、家庭中男女平等等情况的调查。

专题介绍完毕后,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讨论中可以就同一主题发表不同的见解。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突破了过去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出了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学语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几点思考论文

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几点思考论文

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几点思考论文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几点思考论文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都非常重要。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以及其他学科活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思考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等同于单纯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指为了更好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巩固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语文学习活动。

它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范畴不同。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局限于以前的“语文课外活动”的活动形式,从而导致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简单地训练某一技能、提高某项能力等方面的教学误区。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如果把活动目标仅仅定位在“口头表达”或“写作训练”上,那么此目标定位就又落入了语文课外活动的模式,显得单一狭隘了。

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外,至少还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这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

(2)可以引导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轻松化解生活的烦恼,积极面对生活。

(3)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知道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有时也是坎坷的这一道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等同于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尽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文学习中应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学习、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起点不要过高,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活动。

如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月球的奥秘”,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寻出多少月球的奥秘,而是让学生能在“月球文化”中接受洗礼,引发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思考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思索语文教学的宽阔天地中,隐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语文老师应有剧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综合性学习的资源。

1、能从地域文化中猎取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极为广泛,也极具共性化,不同地区可以开展不同的讨论,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所学校,都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2、能从自然景观中猎取资源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供应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这些语文资源在同学眼里是那样真实,是那样亲切,增加了同学学习语文的乐趣,亲密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奇妙的大自然陶冶了同学的情操,愉悦了他们的身心,使他们的心变得敏感而美妙。

3、能从现实生活中猎取资源在教学中,老师树立起大语文教学观,多元化教材观,引导同学涉猎教材以外的宽阔领域,从现实生活中捕获语文学习的契机,并擅长抓住语文与生活的关联,引导同学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基本力量,让同学在生活中看、听、想、感悟、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索和见解。

什么是“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学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深深地映入我的脑海中,现在可以有机会借助学习日志浅谈一下我本人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索。

综合性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同学语文素养的整体推动与协调进展。

它是一种既能体现学校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学问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力量整体进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

它更注意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意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它的内容选择范围宽泛、敏捷,以直接阅历为主。

就其特点而言,“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体现“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学习模式,使同学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中,基于同学自己的阅历,亲密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学问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同学的阅历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人教版新课标在这信息化的世纪,薄薄一本教材,小小一方课堂,早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可以说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都是学生的教科书。

语文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更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新的课程理念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广泛联系生活,引进时代“活水”,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把“大语文”引进小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格局。

笔者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认为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语文课本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实践新课标新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一、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语文综合性学习极大的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内容,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使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语文教师应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觉的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把课堂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当中,延伸到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领域;把语文教材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延伸到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

这样不仅使课堂变的丰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活、学好。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广泛地涉猎,不囿于学科课程所学,开拓所学知识的广度;而且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孜孜以求,加深了知识的深度。

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学习。

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做法,引导学生挖掘问题,激发学生以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保护“奇思妙想”,鼓励“标新立异”。

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生地位:从被动到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参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语⽂综合性学习论⽂ 语⽂综合性学习作为全新的⼀种课程形态,它的实施是新课程下语⽂课堂的热点、亮点,更是语⽂课程改⾰的⼀个难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综合性学习论⽂,⼀起来看看吧。

语⽂综合性学习论⽂篇⼀: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 语⽂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知识的综合运⽤,听说读写能⼒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分别在第⼀单元“多彩的⽣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个是记录⾃⼰的课余⽣活,⼀个是了解⽣活中的传统⽂化。

这是语⽂综合性学习⾸次在教材中以⼀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得到完整的呈现,综合性学习⾸次正式地全⾯进⼊语⽂教学的视野,成为语⽂教学⼀个新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现实⽣活中的语⽂教育资源,优化语⽂学习环境,引导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语⽂实践活动,拓宽语⽂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阔的空间⾥学语⽂、⽤语⽂,在更⾃由的氛围中感受语⽂的情趣和魁⼒。

⼀、⽬标的确定要强调综合性 语⽂综合性学习的⽬标应该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语交际这四个⽅⾯的学习⽬标的综合,如:⽤⼝头、书⾯或图⽂等⽅式表达⾃⼰的观察所得、⾃⼰的见闻或感想;还应该包括知识和能⼒、过程和⽅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标的综合,要特别重视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和⽅法,并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第⼀单元的综合学习“记录⾃⼰的课余⽣活”之前,我们应该有⼀个很明确的⽬标、⽽这个⽬标应该是综合的,只有这样综合性学习才会有实效。

⼀⽅⾯教材中已经有提⽰“……可以⽤⽂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和同学交流”,这就要求教学⽬标必须涵盖语⽂知识和能⼒,能够发展学⽣各⽅⾯的语⽂能⼒,具体的可以概括为:能运⽤合适的书⾯表达形式记录⾃⼰的课余⽣活,并能和同学交流。

另⼀⽅⾯,我们更应该明⽩这⼀次综合性学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份学⽣课余⽣活的纪录,更主要的是能让学⽣养成善于观察和记录⾃⼰的课余⽣活,体验语⽂在⽣活中的运⽤,感受到相互交流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思考-人教版新课标笔者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认为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语文课本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实践新课标新理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一、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广泛地涉猎,不囿于学科课程所学,开拓所学知识的广度;而且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孜孜以求,加深了知识的深度。

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学习。

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做法,引导学生挖掘问题,激发学生以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保护“奇思妙想”,鼓励“标新立异”。

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生地位:从被动到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参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1、从语言问题开始,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2、强化自我意识,发展主动学习的态度。

3、采用交流方式,激励主动开拓的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群体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以产生更多的探索愿望。

同时,同伴之间的交流还使学生逐渐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

三、教师职能:从传授到指导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角色逐渐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

通过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激活思维,引导学生活学;通过传授方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善学。

这种适时、适当的指导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有助于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质量,使活动开展得异彩纷呈,富有成效。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活动之前的“编导”作用,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等。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论文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论文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是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

教材的设置已向大语文观迈出可喜的一步。

但在我们较为偏远的小城镇,教育较落后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接受和认同,并且语文综合性学习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

但是,由于学校受经济薄弱、教学资源短缺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我们西部农村学生相对城镇学生知识面窄一些,生活阅历欠丰富,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较单一的原因,出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走过场的现象,不能达到或者说未充分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基于语文的综合性特点和人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

如果用这一观点来考察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际状况,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狭隘的语文教学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制约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展开。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还没有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局限于对某一技能的活动演练,只在提高学生语文某项能力上下工夫。

例如,我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

后来再次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阅读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杂志,才认识到,语文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体会的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体会的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体会的论文翻开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大家可以发现新教材告别了以往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构建了崭新的语文教材体系:每个单元仅有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个部分。

由于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后新增添的,因此,我想重点谈谈我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做法及体会。

新教材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其形式以活动方式呈现,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新教材每册有六个单元,相应的也就有六个综合性学习。

而且这六个综合性学习有"三大""三小"。

在教学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我们可以集中搞三个大的,其余的三个小的让学生课下完成即可。

综合性学习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远远不如一节课上起来轻松,但它的功效却远非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所能比拟。

所以,尽管麻烦,我们语文老师也要迎难而上,并且要将自己的综合活动课上出特色,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操作步骤,和大家一块探讨一下:⑴分好活动小组。

因为综合性学习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的,而中学生具有群体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能够发挥团体作战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所以,我认为综合性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最好。

但分组时要注意组与组之间的均衡及小组的人数。

均衡即分组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各组的男女生比例,好、中、差学生的搭配,内向与外向学生的划分等,这样有助于减少客观不均衡的因素。

小组人数我倾向于6-8人,因为人数太少,不容易群策群力,有些需要团结协作的活动,学生完成起来有困难;人数太多,大家一窝风,但发言的总是有数的几个人,总是那几个人在唱独角戏,不能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

⑵熟识文本内容。

教师要在教学本单元前熟识文本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哪些材料可以让学生独自准备,哪些材料可以小组准备,有些活动,组与组之间准备的内容还不能相同,这就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提前想想学生应搜集的材料,以便布置任务时有的放矢。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语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语法和修辞,还要学习阅读、写作、表达、批判性思维等等。

中学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了多方位的培养,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讨论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需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知识获取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仅仅是应付作业而已;而另一些学生则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课堂朗读、阅读理解训练、文学作品赏析等。

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以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我还鼓励学生运用阅读成果,进行文学作品解读和写作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需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的本质是“文字表达”,因此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表现得较好,但书面表达能力较差;而另一些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表现得较好,但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口头表达训练、写作表达训练、演讲比赛等。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深化语文综合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树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非开展不可的新理念是前提,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等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师积极参与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是其得以顺利开展的方向,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过程的三阶段和实施原则的四性是重点,教师注意多方协作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捷径,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且多激励是学生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动力。

反观中国教育发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源于我国九十年代兴起的综合实践活动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是回归人性化知识的当代知识观和主张从静态性、封闭性转向动态性、开放性的当代课程观。

根据新发展阶段论和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组织,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贯穿于基础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性综合课题学习为主。

那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它们都具有综合实践活动思想,二者均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强调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各学科知识的综合。

但它们的范围是不同的,前者是隶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要受语文学科的限制;后者则是单独的,区别于基础性课程的一门课程。

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同,学校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前者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后者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既承担掌握间接经验的任务,又承担掌握直接经验的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承担后者。

所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实质上是综合活动课程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渗透。

或称为“分支“。

那么何谓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认为,所谓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关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式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被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教师来说,它还是个新生事物,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准确理解、有效实施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实实在在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合作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学案例引发我以下几点思考。

一、怎样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这里特意提到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而无数教学实践也证明,如果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印象、感受就要深刻得多。

尤其是我们城镇的学生,他们缺乏太多的生活经验,说起来可能有些人不信,有的孩子不知道土豆是长在地下的,就知道是摆在市场摊位上的;好多孩子不知道在我们北方杏是夏季特有的水果,更值得人深思的是在一次县里组织的二年级质量测试卷中,其中有一道题是仿写句子,好多孩子居然不知道题中的月季是花名……如果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他可能只会记住一时,但是如果是他亲自探索的,他会铭记一生。

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间、空间,还要在探索方法上进行指导,不能让学生感到茫然。

比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并将图画上的内容写一写。

我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去找秋天,并引导学生从颜色、味道、人们的表情等方面来感受秋天的特点。

有的学生画出了秋天的田野、果园、忙着收割的人们……还有的干脆拍成漂亮的照片,由于他们亲眼看见了秋天的美,亲自闻到了秋天的香,所以他们急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同学,此时动笔易如反掌。

尤其是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秋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绿色的苹果树叶变成了黄色;秋天又像一个勤劳的粉刷匠,把碧绿的枫树叶涂成了红色;秋天还像一个伟大的设计师,把绿色的火炬树叶也设计成了红色……”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自主探索精神的高度肯定,他这优美的句子无异于给其他学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就要敢于实践,勇于探索~而有的课,可先让学生自读,自读后交流收获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确定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解决这些疑难。

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

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相关推荐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我们把写作、口语交际等知识的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同时经常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进步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

二、要加强学生的课外专题阅读,需要经常开展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资料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找资料。

通过使用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积累材料,进行自主探索,研究。

作为农村偏远山区的学生,我们大多数没有计算机可以用,还可以采用下列常规程序:1.围绕一个主题确定阅读内容,如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段时间安排一个专题,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摘记或评析所读内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地判断、思考,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在“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1)仔细阅读少儿读本《三国演义》或有关《三国演义》的导读。

(2)组织“小小三国迷”竞赛活动。

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协助多媒体播放题目,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说说阅读时遇到了哪些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方法。

(4)说说“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引导学生评析书中人物,通过展开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综合性学习语文引发的思考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新课标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

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

一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出发点提出疑问: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一些老师在综合
性活动中给予学生的自主性把握不够,导致综合性学习课成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课。

一、课题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

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综合性语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

其二,以语文学科为主开展跨学科活动式教学。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应以语文为主,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凸现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都集中于这一基础科目。

语文综合性学
习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一次有机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因此,语文的工具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在综合学习中相互渗透的。

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听、说、读、写”能力往往融合在一起进行的,是以内容的人文性为载体的。

在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貌似热闹的综合性活动实际上都不能得到多数老师的认同,正是因为这类课“重人文而轻工具”。

只要我们不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去限制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时间,只要我们以语文为出发点,在综合性学习的每个设计环节都兼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这将是一种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人格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型。

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相关理解
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同时语文学习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这就要求我们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因此,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由学生自主完成,这就给了老师和学生一个设计活动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可见,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内容不是“圣旨”,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地区特点
作相应的改动的。

这样一来,语文的实践性就更加凸现了,由学生的实际参与能力决定活动方式,由各地区特有的地方资源决定具体活动内容,这一切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变成了现实,语文与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即“主动,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除了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在确定学习方向后,活动内容和方式通常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照顾到了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和知识水平。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又都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而且,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又无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中,教师应在明确活动方向后给予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如选择合作小组,小组内自定活动内容、自定活动时间、自定活动方式等。

这样,以学生选择为前提的综合性活动,结合它特有的社会实践性,就为学生们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不同工种的“实习”机会。

三、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激发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就要求我们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他们的“工作成果”往往会给老师们一个惊喜。

其次,开放性的教师角色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就“作壁上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开放”,除了为活动作了个开场白和小节外,其余时间都让学生自由发挥。

再次,综合性学习的创造性特点要求教师备课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具备开放性的思维模式。

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

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还是我们试验区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以上的阐述只是就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个别问题所开展的思考,相信在不断地完善教学过程中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