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创作与演奏

合集下载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刘睿莹(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444)摘要: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郎索瓦·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全部的艺术生涯都献给了钢琴创作,这在钢琴艺术史上众多的音乐大师中是独一无二的。

肖邦首创的叙事曲更是独具特色,将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本文通过结合其创作背景、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对肖邦《第三叙事曲》进行分析,以帮助演奏者更好的理解这首作品。

关键词:肖邦;叙事曲;音乐分析;演奏技巧;曲式结构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5-0066-01一、前言肖邦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1842年,是他21-32岁那段充满活力的青年时代的代表作品。

在他创作的各种音乐体裁中,叙事曲就像一个耀眼的明星闪闪夺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肖邦的叙事曲受文学上的叙事诗和声乐作品中的叙事曲的影响,在他的叙事曲中充满了民间风格,主题具有民歌性质,并且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变奏手法,唱出了波兰人民的生活、愿望和爱国情怀。

第三叙事曲是肖邦的经典作品之一,舒曼曾解释这首乐曲说:“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有独创性的创作。

”这首叙事曲不像前两首那样有激烈的戏剧性,而仅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

而叙事曲特有的叙事性,抒情性,使人听起来像是在讲故事,曲调随故事发展跌宕起伏,仿佛身临其境。

论技术难度,很多人觉的第三首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第三叙事曲的情感处理复杂,艺术表现力十分丰富。

情感往往比技术更难把握。

曲子的后段也有技术难点,需要反复练习。

二、创作背景与音乐分析第三叙事曲是1841年肖邦在乔治·桑别墅“诺安”避暑所做,此时正值肖邦创作全盛时期,有着无限的创造力。

灵感来源于他的好友波兰诗人密茨凯维茨的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是叙述对爱情不忠诚的人终遭报应的民间传说故事。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

见面 . 如 果在 这一 个 月 的期 限 内男 子 能 够 遵 守诺 言 不被 她 人 所 诱 惑 . 过 了 一个 月仙
女就 会 回到 男 子 身 边 与他 结婚 男 子欣 然 接 受 .一 开 始 男 子 对仙 女 十 分 的 想 念 . 经 常在 湖 边 独 自徘 徊 . 但 是 约 定 的期 限快 到 的时 候 . 男 子在 湖 边 见 到 了一 个 比仙 女 更 曼妙 的身 影 . 男子经 过激 烈 的思 想斗 争还 是 没能 抵挡住 诱惑 , 追求着 这个 新 出现 的女 子 的步伐 . 不知 不觉 中来 到 了结 着薄 冰 的湖 面. 女 子 转过 头来 , 男子 终 于看 到 了 女子 的 真 实面 貌 正 是他 一直 思 念 着 的 仙 女 这 时 仙 女 愤 怒 的 呐 喊着 你 这 个 负 心 汉 !于 是 启 动 咒语 将 男子 打 下 了冰 冷 的 湖 中 ( 二) 抒 情 性 《 降 A大调第三叙事 》 整 片 曲 目创 作 严谨 . 整篇 乐章行云流水 , 十 分 注 重 感 情 的表 达 . 曲调 随 故 事 发 展 跌 宕 起 伏 . 带 给 人 身 临其 境 一 般 的感 觉 整 篇 乐 章 一 共 有 两 个 主题 第 一 主 题 表 达 情 感 细 腻 温 存 . 主 要 表 现 的 是 仙 女 与 年 轻 男 子 间 得 分真 挚恋爱. 肖邦 在 这 一段 的创 作 中 也融 入 了
作 四篇 叙 事 曲 中节 律 最 为优 美 . 最 受 广 大 群 众喜 爱 同 时 也 是 最 广 为 流 传 的 一 首 曲 目 肖邦 从 小 就 表现 出 了优 于 常人 的音 乐 天赋 . 7岁时 创 作 了第 一部 乐 曲 . 8岁 时 开 始登台演出. 不足 2 O岁 便 已成 名 . 其 短 暂 的一 生 创造 了大 量 的供 后 世 人 欣 赏 的 优 美 乐曲. 其 中包 括 4部 叙 事 曲 . 十 多 部 波 兰舞 曲 . 2 6首 钢 琴 前 奏 曲 . 2 7 首 钢 琴 练 习曲 , 4 部 谐谑 曲 , 3部 钢 琴 奏 鸣 曲 , 3 2首 夜曲和 5 9首 马 祖 卡 。 2首钢 琴 协 奏 曲 . 幻 想 曲 和奏 鸣 曲等 等 . 其 中 大 部 分 都 是 钢琴 曲, 因此 得 了一 个 “ 钢琴 诗 人 ” 的 称号 肖 邦 的 音 乐创 作 极 具 风格 . 又 特 别 重视 演 奏 技巧, 下面 笔者 进 行 详 细 的 论述 与 分 析 肖邦 与 叙 事 曲 叙事 曲( b a l l a d e) 来 源于 普 罗旺 斯 语 ,

肖邦《第三叙事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处理

肖邦《第三叙事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处理

肖邦《第三叙事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处理作者:黄莹来源:《卷宗》2019年第09期摘要:肖邦《第三叙事曲》是钢琴文献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以此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背景和作品结构、和声、音色控制、触键、踏板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求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第三叙事曲》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关键词:肖邦;《第三叙事曲》;曲式结构;演奏处理1 前言钢琴演奏家要演奏好一首作品,必须要认真研究乐谱,就像一位好演员要演好一个角色就须仔细揣摩剧本里的台词、画家创作作品就必须要知道他所需要的色彩是怎样调成的。

肖邦《第三叙事曲》是一首生命的凯歌,一首色彩鲜明、热情充溢的音诗。

在肖邦笔下,这首作品的戏剧性发展是通过各主题的变奏处理和展开手法实现的,所以主题变奏已经有了新的意义,肖邦把它运用得非常个性化和戏剧化。

乔治·桑曾道出了肖邦性格里的矛盾:他是迄今为止最深沉、最充满感情和激情的天才。

肖邦的这些矛盾、复杂的性格鲜明的表现在他的《第三叙事曲》当中,本文试图从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等方面对此曲进行分析研究。

2 作品背景《第三叙事曲》是1841年肖邦在乔治·桑法国的别墅“诺安”避暑时创作的,这时正是肖邦创作的全盛时期。

从祖国传来的凶多吉少的消息和肺病的折磨,使他常常感到痛苦。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他旺盛的生命力在《第三叙事曲》中显露无疑。

他有着无限的创造力,感到自己的艺术生命正像初生的婴儿、早晨的太阳。

而他的生活方式又是和医生的忠告相违背的,无数的失眠夜会引发他种种的忧郁幻想。

我们在作品中能听到肖邦思想上朝气和暮气的矛盾:展开部表现了光明和黑暗的斗争,再现部最后以光明战胜黑暗为结局。

这首叙事曲所讲述的是感情生活和田园生活的故事,它趋向于生命力的壮大和胜利。

人们有时把第三叙事曲和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女水妖》联系在一起,诗歌的结局是水仙女将不忠于誓言的猎人拖到湖底予以惩罚,但全曲的结尾并不是垂死挣扎和绝望地哀鸣,而是非常灿烂辉煌和充满了生命力的,所以肖邦的这首叙事曲和密茨凯维奇的《希维德什扬卡》在主题思想上是截然不同的。

浅析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浅析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浅析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一、简析肖邦生平及创作该作品的背景弗里德里克·肖邦——19世纪波兰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他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肖邦的音乐风格趋于儒雅綿柔,将叙事曲拓展到钢琴创作中,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

1831-1842年,受到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茨的史诗启发,肖邦采用多种音乐体裁并赋予了它们高度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创造出了最具有贵族气质的作品之一《第三叙事曲》。

该作品将奏鸣曲、变奏曲、回旋曲等曲式结构杂糅交汇起来,用充满遐想的音乐语言展现了幻想音画,使其充满炽热的情感,深受世人欢迎和喜爱。

二、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征肖邦《第三叙事曲》采用的是6/8拍子,小快板。

其轻快流畅、富有张力的旋律,为该作品赋予了贵族情调。

《第三叙事曲》主要由两大主题组成:第一章主题乐段偏于华丽的跳跃,指尖有所控制地演奏出八小节;第二章相对而言更加轻快调皮。

两个乐章内存在着递进式的发展变化,将演奏情感更为自然流畅地推向顶峰,使乐曲更加充满爆发力。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风格特征主要有四点:其一,音响优雅轻盈。

肖邦《第三叙事曲》通过模拟男女主人公优雅的对白对音响效果进行想象和描述。

第一章主题演奏音量适中,意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第二章主题采用叹息式手法,利用八分休止符使每一个乐句更为精彩,旋律线条温和而悠长。

其二,曲调旋律具有强烈的歌唱性。

《第三叙事曲》采用柔和慢触键但深沉的指触,两手间宽大的音区让和声效果更显厚重。

右手弹奏使得庄重而强有力的歌唱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左手音符的弹奏则衬托出歌唱性的旋律。

其三,采用混合曲式的结构,此为肖邦创作钢琴曲的主要特征之一。

奏鸣曲式贯穿整首乐曲,每一句的连线、呼吸与右手的进程保持一致。

其四,丰富的音乐语言。

肖邦《第三叙事曲》在较短暂的主题音乐段落中采用复调的创作手法,左右手级进带来的肢体变化为乐曲赋予了多层次的音乐感受。

肖邦第三叙事曲介绍

肖邦第三叙事曲介绍

肖邦第三叙事曲介绍
肖邦的第三叙事曲,即降A大调叙事曲,是他的众多杰作之一。

创作于1841年,被视为他与病痛斗争的写照,体现出了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最终以胜利结束。

此曲是一首带有幻想性歌唱性的旋律,展现出其抒情的叙事性质。

该曲目的开头部分采用了带有问答形式的“谈话”形式,展现出音乐的叙事性质。

其力度高潮部分以重复八度的节奏性动机开始,并在第27小节中更响亮地重复了一次。

全曲的高潮部分走向非常值得注意,它的开头部分力度较弱,之后简短的渐强段和在29小节中出现的渐弱标记,以及四小节的力度下降和结尾段,形成了一种不大的渐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高潮部分并没有参与到作品的主要高潮进程中。

此外,肖邦的第三叙事曲在结构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第一主题的结尾部分引用了叙事曲的头四小节,给人一种作品第二次开始的印象。

同时,高潮部分的高音八度深沉发音以及在和弦同音进行中对左手一视同仁的处理方式,都是为了更明显地强调高潮点。

肖邦的第三叙事曲是沙龙气、上流社会化、最高贵、沾满香水味的作品,但它并没有妨碍它同时成为整个钢琴文献中的光辉之作。

如需更多关于这首叙事曲的信息,建议咨询音乐领域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音乐书籍。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肖邦的《第三叙事曲》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它展现了肖邦在和声进行和调
性布局上的高超技巧,为音乐结构的支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
肖邦《第三叙事曲》中的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重要作用。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和声进行极为丰富多变,充分展现了肖邦在和声技巧上的造诣。

整首曲子中,肖邦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和弦进行,如属七和弦、属二和弦、属五和弦等,使
得曲子听起来既富有层次感,又不失流畅性。

肖邦还采用了大量的变化和声,通过对和弦
进行的许多转换和变化,使得整首曲子更加丰富多彩。

这种丰富多变的和声进行为曲子的
音乐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得整首曲子既富有张力,又不失和谐。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调性布局也是其音乐结构的重要支撑。

在曲子中,肖邦运用了
多种调性的切换和转变,如从D大调到b小调,再到F#大调等,使得整首曲子听起来更加富有戏剧性和变化性。

这种调性的多变不仅增加了曲子的吸引力,还使得曲子的整体结构
更加紧凑和丰富。

肖邦还通过对不同调性进行的对比和融合,使得曲子的音乐结构更加丰
富多变,给听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肖邦在《第三叙事曲》中还通过对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的精妙运用,
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和表现力的音乐主题。

这些音乐主题在整首曲子中不断的出现和变化,使得整个曲子听起来更加连贯和丰富。

这些音乐主题不仅使得曲子更加丰富多彩,也为曲
子的音乐结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肖邦第三叙事曲艺术特色及弹奏

肖邦第三叙事曲艺术特色及弹奏
来 李 斯 特 、 拉 姆 斯 千 格 里 格 等 作 曲 家 写 作 同 一 题 材 的 勃 几
弗里德 里克 ・ 肖邦 (wd wkC o i,80 14 ) F e h p 11 — 8 9 是十 n 九世纪波兰伟大的作曲家 、 钢琴家 , 欧洲音乐史上 占据着 在 非常重要 的地位。 肖邦一生主要从事钢琴作品的仓作和演 奏, 他创作的钢琴作品已成为了波兰 民族 音乐风格的标志。
生 活 有 着密 切 的 联 系 。存 巴黎 他 卡密 茨凯 维 支 、 涅 、 几 海 巴尔
扎克等的交往 , 使他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了进一步 的认识 , 他 终于决定把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相联 系的叙事 曲,作为钢 琴作品的新的体裁 。肖邦在 13 — 8 2 8 7 14 年问创作了叙事曲, 正值波兰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高潮时期,波兰人民争取自由


_

一 _ - j 毒 一 。 一 。 一 。
。 。 l l。 t Nhomakorabea- _
. _÷ .,
舞一 誊≮0_ 蕾 。。 。 . 。 _ ¨
茎 I 工 !△
肖邦第三叙事 曲艺术特色及弹奏
■钱 至美


引 言
研究 肖邦 的著名 专家 A索 洛甫磋夫在 《 . 肖邦的创作》 一书 中谈到第三叙事 曲的形式时说 :降 A大调叙事 曲的形式 “ 非 常独 特 。 是 集 中 的结 构 , 常 严 谨 而且 极有 逻 辑 。 疑 这 非 无 肖邦在这酋叙事曲里是以奏鸣性原则为基础的 ,但 同时这 里也有回旋曲的因素和自由的变奏 :要想把这首曲子的结 构放进任何一种古典形式的框框里是很困难 的。这是浪漫 派把传统形式加 以真正的革新和综合的范例。”1 【l 肖邦 创作 的四首 不朽 的新 型钢琴 叙事 曲 , 为了后 成

浅析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

浅析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

艺术研究浅析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陈思赟(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444)摘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钢琴诗人”,一生中创作了230多首不同体裁的作品。

其中,于1835—1842年创作的四首叙事曲,是当时具有挑战性的钢琴作品,可以说,它们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瑰宝。

受浪漫主义文学和当时艺术风格的影响,肖邦在作品中加入波兰民间音乐元素,使这一体裁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特点。

本文以《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为例,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并结合艺术风格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和演奏说明,旨在对肖邦叙事曲的艺术风格作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肖邦;叙事曲;《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100-021 创作背景《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创作于1841年,创作地点诺安是法国中部、安德尔南部乔治·桑的别墅,是一个如同避暑山庄一样的地方。

坐落于安德尔河附近的诺安环境静谧优美,房屋外是大片的草地和环绕型的花园,为肖邦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1]。

1841年,他创作出了较平常更多的作品,同时期在诺安做客的法国画家曾在信中描述称:“从窗户传来的肖邦的音乐声与大自然的鸟鸣和花香融合在一起是多么惬意。

”1840年,肖邦被确诊肺病,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而在诺安的生活让他觉得放松惬意,感受到了生命强大的力量,这地方就像是海上危难时期的避风港。

肖邦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与女作家乔治·桑正处于交往阶段,爱的力量也给肖邦带来了动力,所以最终乐观的肖邦还是克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悲愤。

从这首作品的结尾可以明显看出,光明最终战胜了黑暗。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对钢琴叙事曲体裁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部作品不仅有高贵典雅的舞曲性质,而且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和沙龙特性。

世人之所以对肖邦第三叙事曲有种种猜测,是因为肖邦没有为该作品起标题。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作品与演奏分析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作品与演奏分析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作品与演奏分析作者:丁亮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01期摘要:肖邦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位最为神秘且最富诗意的钢琴家,被后人称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音乐从一开始就以钢琴作为倾诉的对象,用钢琴表达他的喜悦与悲伤、忧郁与激情、愤怒与无助。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四首叙事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的全盛时期,充满了肖邦思想上的矛盾,即创作上无限的创造力、激情与身体的疾病痛苦以及祖国的沦陷对他思想上的折磨,这些深深的影响了他。

本文以第三叙事曲为例,希望能够更深的了解肖邦当时的创作状态,力图更好地为演奏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三叙事曲作品分析演奏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06-03一、肖邦及其叙事曲的地位肖邦的一生极其短暂,只有短短的39个春秋,但是却留下了几乎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全部体裁,并且都收获了极大的成功。

他的音乐既不能说是继承了上一代作曲家的风格,也不能说启发了下一代的作曲家沿袭他的创作之路继续走下去,因此可以说他的创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他的影响力确实是十分的深远,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后期音乐即民族主义音乐的新盛。

肖邦音乐的思想价值高度集中的体现在于他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缩影,他的音乐代表了当时的普通民众和受压迫民族的反抗之情,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持着他在音乐上的创作,因此他的音乐中充满了对波兰的思念情怀。

但是他又不仅仅局限于波兰民族的风格,而是大胆的创新突破传统,丰富了如练习曲、叙事曲、夜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表现力,给予它们新的生命。

肖邦用起源于中世纪诗歌的叙事曲作为体裁,进行创新和发展,融入了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情,将诗歌、神话、文学和历史等都融合到音乐素材中,使得叙事曲这一体裁升华到史诗级的高度。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技巧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技巧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技巧作者:杨文婷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2期摘要:肖邦是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最伟大的钢琴音乐家之一,同时他也是波兰爱国志士的民族解放思想最天才的表达者。

叙事曲在所有肖邦钢琴曲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本文对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肖邦和《第三叙事曲》的创作背景,再对肖邦《第三叙事曲》的音乐风格进行分析,最后对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

关键词:肖邦叙事曲第三首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2-0010-03一、肖邦《第三叙事曲》概述(一)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一位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在波兰音乐界非常有名气。

他出生于1810年3月1日,其父是一位法国人,其母是波兰人。

肖邦在幼儿时期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岁那年,肖邦开始接触音乐,7岁开始学习创作,并谱写了波兰舞曲,8岁开始上台表演,未到20岁就成了一位有名气的音乐家①。

肖邦是19世纪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他一生的作品基本上以钢琴为主,故被后人称为“钢琴诗人”。

(二)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创作背景舒曼在一篇题为《钢琴音乐》的文章中这样评论《第三叙事曲》:“我们对《叙事曲》——肖邦的第三首作品的评价远比《快板》②高;在形式与性格上,它和前面两首截然不同,应该被放入最具创造性的作品之列。

”每位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会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1838年6月,肖邦的感情生活有了变化,他与乔治·桑(法国女作家)相恋并同居,除了1840年之外,每年夏季,肖邦都会到乔治·桑的别墅“诺安”(法国前柏立省以南)生活一段时间。

“诺安的四周有围墙,环境比较宁静,周边有草地和花园,且靠近安德尔河。

”③法国画家欧根·德拉克鲁阿对诺娜的评价是这样的“站在靠近花园的窗户里能够听到一阵阵音乐声,那是肖邦在创作;音乐声与鸟雀声、花香融为一体。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op.47)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

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op.47)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
外, 这 也 成 为 他 人 生 中 一 个 重 要 的 转 折 点 。 当斯 图加 特 起 义
在叙事诗 中, 反映更为强烈。 肖邦对 波兰诗人 的诗歌产 生 J
浓厚的兴趣正是 因为这 种思想 的侵 蚀。波兰 爱 国主义诗 人 密茨凯维支 ( A d a m Mi c k i e w i c z , 1 7 9 8 —1 8 5 5 ) 的叙 事长诗 给了
研究生 。( 哈尔滨 1 5 0 0 0 0 )
l 3 6
1 . 钢 琴叙 事 曲 的起 源 与 发 展
风格 , 而且勇于创新 , 将 自己独 特 的思想 融人 到 自己的作 品 中去 , 创 作 了玛 祖卡 、 谐谑 曲 、 叙事 曲等新 的钢 琴音 乐体裁 。
本 文想对 肖邦的《 第三叙事 曲》 的艺术形式 、 表现力和演奏风
格进 行解析。 肖邦 的《 第 三叙事 曲》 是世界一 h最有表 现力 的
与研 究, 体验其 中的 内涵和形式特点 , 使得 演奏者能够更好地 理解 这部作 品, 将 肖邦的钢琴 音 乐特 点表
现 得 淋 漓尽 致 。
[ 关键词】肖邦 ; 叙事 曲; 表现 ; 风格 肖邦 的音乐具有高度 的思想价 值 , 他的创作几乎 都是 同
绕着 爱国主义思潮 进行 的 , 他 的作 品受 到当地 民族 音乐 的影
肖邦钢 琴叙 事曲特征大致可以从 _ 二个方面来谈。
[ 作者简介 J 徐梦璇 ( 1 9 9 1 一 )女 , 山东青岛人 , 哈尔 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 院硕
首先 , 音乐结构 的特点 。肖邦的 四首 叙事 曲节 奏节拍鄙 是 由 6拍 子形 成 。 肖邦 的创作 特 征之 一 就是 采 _ 咐多声 部 。 在多层 次多结构旋律主题中 , 打破 由主旋 律音一 直持续 的常

探析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

探析肖邦《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
(三)踏板 踏板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在哪一首大 型作品中踏板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通过踏板的运用来 表达音乐情绪,丰富的和声织体与优美的旋律紧密相连, 想要突出旋律色彩,踏板的运用与其密不可分。至于如 何使用好踏板,这需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分析、 以及演奏时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认真研究作 品的风格特征和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感情色彩,根据谱面 的要求以及自己对整首作品的理解来合理运用踏板。其 次对于踏板的时机、深度、时长都要有的放矢的把握。 (四)远距离的大跳 通常意义上的大跳是指单手弹奏音区的范围较远, 肖邦的叙事曲多创作这种远距离的大跳。它不止对演奏 者的技艺有所要求,在听觉上会更有辉煌震撼的效果。 下面重点针对两种远距离的大跳进行阐述:一种是双手 交叉跨度较大,第二种是单手远距离大跳。针对这两点 在弹奏过程中需注意:①落键时快速找到位置。这就需 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两音间的距离熟悉以至下监事能 够快速找到位置。②协调好各个关节的力量,在保持跨 度交叉的准确性的同时能够放松肌肉,这样弹奏出来的 音色才会均匀、有力。保持和声织体间的流畅,注意音
作品第一乐句像对话一样的形式展开,高低声部也 在模仿对话情境中的一问一答,在弹奏时也要把握情绪 模仿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境。这首作品要求演奏时不但 要把握音色的明亮而且需要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绪表 现出来。也就是符合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包 括音乐的叙事性的乐段,丰富性的情感等。对于演奏者 的演奏技巧上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对于演奏时侧重的 是演奏情感还是演奏技巧选择更为重要,这是演奏时的 两个极端是着重表达情绪还是技巧。如果只关注浪漫时 期的演奏情感忽略技巧或者努力的联系技巧为了达到 一定的演奏效果,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论忽略了 哪一点,都不可能完整的表达出作曲家想要表现的思想 精髓。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技巧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的演奏技巧
的爱情 和恬 静 的乡村 生活 。
的音乐 家① 。肖邦 是 1 9世 纪欧洲 历史 上著 名 的浪 漫主 义音乐 代 表人 ,他 一生 的作 品基 本上 以钢 琴为 主 , 故 被 后人 称 为“ 钢 琴诗 人 ” 。 ( 二) 肖邦 《 第 三叙事 曲》 的创作 背 景 舒 曼 在一 篇 题 为 《 钢 琴音 乐》 的文 章 中这 样 评 论
拍上 体现 出来 , 弹 出这样 的节奏 对 演奏 者 的技 法要 求 比较 高 , 要 注 意把 握 乐句 的轻重 缓 急 。其 主题 的 弹奏
特性 可 以让 乐句 变得更 为灵 活 。尽 管第 1 、 2主题 的节 奏较 为相 似 ,不过 第 2主题 的舞 曲特点 更 为紧 凑 。 能
要 重 视 八 分 休止 符 的存 在 , 即, 平 稳 的踩 与放 是 最 关
二、 肖邦《 第三叙 事 曲》 的演 奏技 巧
( 一) 主 题
降 A大 调叙事 曲呈示部 中有 两大 主题 。 第 一主题
《 第 三叙 事 曲》 : “ 我们 对 《 叙 事 曲》 — — 肖邦 的第 三首作 品 的评 价远 比《 快板 》 ② 高; 在 形式 与 性格 上 , 它和 前 面
南) 生活 一段 时 间。
3月 1日, 其父 是一 位法 国人 , 其 母是 波 兰人 。 肖邦 在 幼儿 时期 就对 音 乐产 生 了浓厚 的兴 趣 , 6岁 那年 , 肖邦
开 始 接 触音 乐 . 7岁开 始 学 习创 作 ,并 谱 写 了波 兰 舞
曲. 8岁 开始 上 台表演 ,未 到 2 O岁就 成 了一位 有 名气
的 变化 , 一 般 是在 第 三 到 五 小节 中 出现 最 高音 . 这 并 非一 个单 一 的和 声踏 板 能够 表 现 出这个 气 势 的 . 最 关 键 的还是 留 意左 手和 声 的连 线点 , 这 需要 依 赖 手腕 的 力量来 调整 音质 , 给人 一种 清晰 、 踏实 的和声 。 第 2主题 的音量 与第 1主题 是 相 同的 , 均 以适 中 为主 , 此时 , 要注 意使用 踏板 的必 要性 。想 要解 决距 离 远 的跨 越 问 题 , 大 部 分人 会 选 择 采用 长踏 板 , 其 实 这 与作者 的表达 意愿 是 不一 致 的 。毕竟 在 此 阶段 . 一 定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肖邦《第三叙事曲》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钢琴作品,以其丰富的和声进行和精妙的调性布局而闻名。

本文将从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这部作品内在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让我们来探讨《第三叙事曲》中的和声进行。

和声进行是指在音乐中同时发生的不同音乐声部之间的关系。

在肖邦的《第三叙事曲》中,和声进行的丰富多样是其独特魅力的来源之一。

肖邦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和声进行技巧,如层层叠加的和声、对位和声等,使得整个作品听起来既复杂又统一。

在曲目的开头,肖邦采用了对位和声的手法,让左手和右手的旋律在不同的声部里呈现出对位关系,创造了一种交错、紧凑的音乐效果。

这种丰富的和声进行不仅增加了曲目的听觉层次,也为作品的音乐结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调性布局也是《第三叙事曲》音乐结构的重要支撑。

调性布局指的是作品中不同调性的运用和呈现。

在这首曲子中,肖邦通过精妙的调性变化,使得整个作品在音乐情感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在曲目的中段部分,肖邦从A大调不经意地转到了f小调,瞬间使整个音乐氛围变得悲壮、深沉。

这种调性的突然转变,不仅让人感到音乐的情感冲击力,也让整个音乐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肖邦还通过多次调性的变化,让整个曲子既有起伏又有高潮,使得听众在音乐情感上得到尽最大的满足。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和精妙细腻的调性布局,肖邦创造了一部音乐作品,不仅在听觉上给人以享受,也在情感上给人以震撼。

这种音乐结构的支撑不但让整个作品更加完整和丰富,也彰显了肖邦作为音乐大师的非凡才华。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让更多的人对这部杰作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欣赏。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情感的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他的作品中,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结构的支撑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肖邦的《第三叙事曲》为例,探讨其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对于音乐
结构的支撑。

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第三叙事曲》。

这首曲子是肖邦在E大调中写的,是肖邦的钢
琴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充满了悲伤和浪漫的情感,展现了肖邦独特的风格和想象力。

一、和声进行的丰富性为音乐结构增添了层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第三叙事曲》中,肖邦采用了丰富多变的和声进行,通过丰富的和声进行,肖邦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的
音乐空间,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层次和张力。

在曲子的开头部分,肖邦运用了丰富的层次
和和声进行来表现悲伤和忧伤的情感,这种和声进行的丰富性为音乐结构增添了深度和内涵,使得整个曲子表现力极为丰富。

通过和声进行的丰富性,肖邦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浓厚
的情感氛围,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二、调性布局的巧妙运用为音乐结构的发展增添了动态和变化。

在《第三叙事曲》中,肖邦运用了巧妙的调性布局,通过变换调性来增添音乐的动态和发展。

在曲子的进行过程中,肖邦不断地变换调性,通过对调性布局的巧妙运用,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动态和张力。

在曲子的高潮部分,肖邦运用了剧烈的调性变化,通过调性布局的变化来增添音乐的戏剧
性和张力,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动态和变化。

通过调性布局的巧妙运用,肖邦成功地营造
了一种动态和变化的音乐氛围,使得整个曲子富有生气和激情。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肖邦的《第三叙事曲》是一部著名的钢琴作品,其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在音乐结构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和声进行和调性布局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三叙事曲》对音乐结构的支撑作用。

我们来看看《第三叙事曲》中的和声进行。

和声进行是指作曲家通过和弦的组合和变化来构建乐曲的和声结构。

在《第三叙事曲》中,肖邦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弦进行,通过巧妙的变化和组合,形成了复杂而紧密的和声体系。

在整个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到大量的层叠和弦,这种和声进行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曲子的音乐性。

而且,肖邦还通过巧妙的和弦过渡和连接,使得整个曲子的和声进行非常流畅,没有任何生硬的转折,给人一种音乐情感上的连续性和一气呵成的感觉。

肖邦还在《第三叙事曲》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法和赋格技巧。

对位法是一种通过交错排列不同声部的音符来构建和声的方式,而赋格则是一种通过重复和变化主题来构建和声的方式。

在《第三叙事曲》中,肖邦巧妙地将这两种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曲子的和声进行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除了和声进行,调性布局也是《第三叙事曲》音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性布局是指作曲家通过选择特定的调性和调性关系来构建乐曲的调性结构。

在《第三叙事曲》中,肖邦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调性和调性关系,使得整个曲子的调性布局非常丰富和多样。

在《第三叙事曲》中,我们可以听到肖邦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调性和调性关系,如平行调、属音调、终止调等。

通过这些调性的变化和转换,肖邦使得整个曲子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更加丰富和深刻。

而且,肖邦还在《第三叙事曲》中采用了多调性的技巧,即在一个乐段中同时出现多个不同的调性,使得曲子的调性布局更加复杂多变。

这种多调性的技巧不仅丰富了曲子的音乐性,而且还增加了曲子的表现力和深度。

《第三叙事曲》中的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

肖邦通过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和复杂多变的调性布局,构建了一个强大而有机的音乐结构,为整个曲子的音乐表现力和深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论肖邦《第三叙事曲》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
我们来谈谈《第三叙事曲》的和声进行。

这首叙事曲的和声进行十分丰富多变,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在这首曲子中,肖邦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来表达曲子的情感和思想。

在A大调的基础上,肖邦灵活地运用了不同的调性和和弦,使整个曲子在和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

在《第三叙事曲》中,肖邦运用了大量的属于调性土壤的和弦,如I、IV、V等,来表现曲子的主题和情感。

他还加入了一些非调性的和弦,如II、III、VI等,来增加曲子的变化和表现力。

这种丰富多变的和声进行使得整首曲子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多彩,展现了肖邦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

我们来谈谈《第三叙事曲》的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作用。

在这首叙事曲中,肖邦灵活地运用了A大调和其相关的调性来布局整个曲子的结构,使得整个曲子在调性上呈现出统一而又丰富多彩的特点。

肖邦还在《第三叙事曲》中灵活地运用了不同的调性过渡和转换来表现曲子的情感和变化。

他巧妙地运用了升降号、变位和和弦进行来实现不同调性之间的过渡和转换,使得整个曲子在调性上呈现出变化和发展的特点。

这种调性布局不仅使得整个曲子在结构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使得曲子在情感上更加深刻动人。

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和声进行及调性布局对音乐结构的支撑是其音乐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丰富多彩的和声进行和灵活多变的调性布局,肖邦巧妙地表现了曲子的主题和情感,使得整首曲子在结构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这种音乐结构的支撑使得《第三叙事曲》成为肖邦创作的经典之作,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肖邦《第三叙事曲》的创作与演奏
作者:钟越红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从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的生平入手,结合创作时间和历史记载,分析作曲家创作《第三叙事曲》时的灵感来源和动机,并对《第三叙事曲》的演奏进行初步分析。

力求通过对作曲家创作灵感的分析,加深对《第三敘事曲》的理解,帮助学习和完成《第三叙事曲》的演奏。

【关键词】肖邦;第三叙事曲;创作灵感;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肖邦的生平简介
肖邦(Fryderyk Chopin 1810.3.1—1849.10.17)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钢琴曲,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并且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他被称为“钢琴诗人”,是世界上少有的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情感和思想献给钢琴艺术的音乐家。

其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叙事曲(Ballade)一般是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曲或独奏曲,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的传说和文学作品。

肖邦开创了钢琴叙事曲的先河。

其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1842年,是他21—32岁间青年时代的作品。

肖邦的叙事曲深受文学上的叙事诗与声乐作品中叙事曲的影响,其中《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是肖邦所有叙事曲中最著名也是最流行的一首。

二、肖邦的第三叙事曲
(一)故事情节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Op.47)创作于1840—1841年。

肖邦创作《第三叙事曲》时,灵感来源于他的好友——波兰诗人兼作曲家亚当·密茨凯维支的一首叙事诗。

这首叙事诗以立陶宛为主题展开,根据古代传说编写而成。

美丽的希维德什湖(立陶宛境内)在月光的衬托下加深了它的魅力与神秘,湖岸上苍松劲柏郁郁葱葱,茂密的森林一眼望不到尽头。

月光洒在希维德什湖上,冷清而安静。

在离着不算很远的一个城堡里,有一个出身高贵、年轻而又勇敢的骑士,经常在傍晚之时来这里散步,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清新。

后来,他在湖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少女,少女的出现使他心中爱情的
热血涌动着。

尔后,少女几乎每一天都会轻盈的、仿佛从缥缈朦胧的水雾中慢慢走来,又会在迷蒙的雾气中渐渐消失。

少女的神秘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开始对少女产生了迷恋,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向少女求婚。

少女被骑士的热情打动了,但和骑士做了一个约定:只要在一个月之内,当她不在时,无论受到何种诱惑,他都能忠实于她,并且不忘记她,那么她就会答应骑士的要求,和他结婚。

时间在流逝,在这个草木沁人心脾的湖边,夜色中,骑士一个人郁郁寡欢,徘徊在岸边。

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在他等待着爱人即将出现并抱怨时间过得太慢之时,就在这个地点又出现了另一位少女,她的长相比前一个少女还要年轻、漂亮,她用甜美的语言来引诱他,并邀请骑士跳舞。

她的美丽和热情,深深吸引着他。

骑士跟随着这位少女来到湖边,此时似乎有一股仙气,把骑士托在湖面上。

突然,少女回过头来变成了他立下约定时的第一个爱人。

面对负心的爱人,她的双眼充满了怒火。

她念起了咒语。

顿时,平静的湖面刮起了大风暴,轰隆隆的地裂声从湖中传来。

骑士急切的喊着少女的名字,在汹涌的漩涡里挣扎着。

“这就是负心人的结局”,少女说完这句话,渐渐消失在一片水雾中……
(二)《第三叙事曲》的演奏
舒曼曾解释这首音乐说:“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独创性的创作。


这首叙事曲为降A大调,6/8拍,叙事曲开头标明了乐曲的速度为Allegretto(小快板)。

第1一115小节为叙事曲的呈示部。

第1—8小节在演奏时,音量要适中(mezza voce),第3、4小节左手的旋律与第1、2小节右手的旋律很像两个人物的对话,同时还要突出旋律声部的音色。

总之,前8小节的演奏,要将人带入一种神秘的、很吸引人的意境之中。

在这带有叙事性的对话之后,第9小节左右手双八度的强音bA的出现,使乐曲的韵味十足。

这里要注意:第9小节左右手八度音——bA,虽然是强音(f),但声音不能砸下,还是要发出清澈而明亮的音色。

第37小节是第一主题的变化再现。

第42小节左手连续的八分音符增加了乐曲前进的动力。

接着,乐曲进入第二主题。

第52小节,从弱拍子起的落滚音,演奏时要注意打好拍子,注意空拍。

同时,音量适中(mezza voce),听和声,脚下的踏板必须要控制好。

整体来说,这里的声音要轻而透明。

随着乐曲的发展,第77小节的渐强要把乐曲的感情升上去,进入第一个高潮(从第81个小节开始),这里的声音要弹得饱满而结实。

第88小节的渐弱(dim.)使乐曲又逐渐平静下来。

第95小节声音的方向又逐渐向上走,一点点的渐强(cresc.)把音乐一点点的推进。

第103—115小节为第二主题的重复,转而进入中间插部。

第116—123小节,右手装饰音的运用丰富了乐曲的色彩。

变化多端、快速灵活的装饰音增强了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乐曲进入第136小节,这里的主旋律尽量弹得深沉一些,让音符唱起来。

第156小节进入叙事曲的展开部,音量要适中(mezza voce)。

第165小节,右手的4指与1指在演奏时要衔接好。

同时,要注意左手的旋律线——要尽量弹得连贯而突出。

从第173小节开始,进入了第二次高潮。

如果说第165—172小节的音乐犹如静静的湖面上开始有了微波,那么从第173小节开始,就是仿佛刮来了大风暴,先前的微波变成了翻滚的漩涡。

这里要注意踏板,及时换,不要出现浑浊音。

第187小节起,声音开始逐渐减弱、消失(smorzando),乐曲发展的趋势似乎在起伏的波浪线上走动。

从第203小节开始,声音逐渐变强,到达第213小节进入全曲最大的高潮。

此时,声音饱满而富有力量,弹奏时要运用到大臂和身体的力量。

第227小节,速度开始加紧(stretto),整个大句子要突出作品发展的趋势,由弱渐强。

三、小结
肖邦的叙事曲是一种全新的创作,他创造性地开创和发展了叙事曲这一体裁,提高了它的表现力并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

肖邦不愧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