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肖邦《升c 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解析
吴玻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摘要: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波兰舞曲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
的体裁之一。
肖邦的波兰舞曲不仅有如歌的旋律,还有丰富的和声,因此他的艺术成就远远高于同时期的音乐c
小调波兰舞曲》进行了曲式、节奏、旋律的分析以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04-02
家。
本文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和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对《升 及演奏解析,从而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肖
邦波兰舞曲创作特点演奏
中图分类号J 605 文献标识码:A
肖邦一生都在为钢琴创作,作品的体裁更是丰富多 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波兰舞曲有二十首。
在这些作品 中,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巧,而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 对祖国革命命运的关切,对敌对侵略势力的愤怒,渴望祖 国自由并独立的美好向往。
肖邦所有的波兰舞曲就像是 祝福、歌颂祖国的钢琴类诗篇,他的不平凡命运给他带来 了不平凡的人生,他的不平凡经历给他带来了不断的灵 感,让他拥有如此高的评价。
一、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波兰舞曲”又名“波罗乃兹舞曲”,是波兰民间的一 种音乐歌舞形式,肖邦的波兰舞曲在他所有创作的作品 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因为肖邦从小深受波兰民 间音乐的影响,7岁时便写了第一首波兰舞曲《g 小调波 兰舞曲》。
他早年创作的波兰舞曲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 族精神和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代替了那种注重外在华丽 效果的倾向。
肖邦从开始创作到结束创作,都没有放弃过 波兰舞曲,波兰舞曲是他离开故乡之后感情世界的真情 流露,也是他展现艺术才华的重要体裁。
由于波兰起义, 肖邦离开故乡,在他一次次知道波兰起义失败后,他创作 出了被敌人霸占祖国的仇恨与愤怒,对波兰强盛、自由、 独立的向往的后期作品,这些作品也是波兰舞曲中最为 优秀、成熟的。
我们仔细聆听波兰舞曲,听出的是肖邦内 心的呐喊,是他知道起义失败后,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 民族兴亡的感触。
正如李斯特所说“肖邦的波兰舞曲强有 力的节奏,可以使最懒散和麻木不仁的人都惊动和振奋 起来,……大多数的波兰舞曲都有雄赳赳的气概,它把英勇和纯朴结合起来,……它们都散发出沉着、自信、坚定
的气息……当你听肖邦的波兰舞曲时,你好像看见对人 类命运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平和反对奴役的人们的那种坚 强有力的步伐。
”这些曲目也让波兰舞曲成为肖邦化的赋 予民族性格、充满诗意和最有豪迈精神的乐器品种。
二、肖邦《升c 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特点(一)曲式结构分析《升c 小调波兰舞曲》为复三部ABA 的曲式结构,乐 曲速度为109,我们首先来说第一部分A 段。
A 段为升c 小调单三部曲式。
乐曲的前面四个乐句 以突出的力量感充分体现了快板的热情,然后直接带人 乐曲的主题。
第6小节至第9小节,旋律渐渐上行,渐强, 随着句末而渐弱。
第10小节至第13小节,转为问答模 式。
接下来从升c 小调转为升G 大调,轻柔整齐的八分和 弦开始,接着一串紧凑的爬音奏出,共变化出现四次,一 次比一次紧凑,一次比一次有力,最后达到两个F 。
紧接 着出现了丰富和声的一段,高声部由单音从强到弱逐渐 的进人一段优美的旋律,其他声部则是节奏整齐的和弦。
在乐曲的第31小节至第38小节,回到了之前的对问句 的对答。
第二部分B 段,由升G 大调转为降D 大调,在速度 上稍微变慢。
这一段的乐句非常具有肖邦曲式的特点,高 声部为独奏,优美的旋律让人感觉非常的自由与和谐,忽 强忽弱的旋律是情感的起伏与爆发。
中声部和低声部很 弱,随着旋律变化而变化。
在乐曲第55小节,转为两声部 同时进行,分别为高音声部和次中音声部,中声部轻轻的
4
Yi Shu Ping
Jian
|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 M
伴随着两个声部进行。
这种和声丰富的手法一直进行到 第71小节结束,接着又回到了高声部的独奏。
第三部分全曲完全再现A段,回归到升C小调结束 全曲。
这种基本的三段式结构,在创作组织结构上更加的 丰富和饱满。
(二) 节奏分析
在节奏方面,肖邦的波兰舞曲遵循了常规的三拍子 节奏,最具有传统的波兰舞曲节奏就是左手较为固定的 典型伴奏型:X XX XX XX。
这种节奏在《升c小调波兰舞 曲》的主题中出现了很多次。
除去典型的节奏型外,肖邦还做了丰富的节奏变化。
比如刚开始的前四小节,五个连续的后附点音符,一步一 步渐强,最后一拍休止,紧接着出现几个强有力的和弦。
仅仅四小节,就足以表现出宏伟的气势。
三连音也是变化节奏中的一种,比如乐曲的第7小 节以及第11、12小节。
肖邦虽然在节奏上进行了改革,让节奏更加富有变化,让音乐形象更加丰富,但是却依旧保持着波兰民族传统的 节奏特点,这种变化使得波兰舞曲更加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 旋律分析
在肖邦创作的作品当中,通常都具有歌唱性,音乐爱 好者和学习者们喜欢以唱歌的方式来哼唱旋律与和声,这是肖邦最大的风格特点。
而笔者在弹奏这首作品时,老 师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要去唱旋律,他所创作的旋律非 常美妙,柔和、温暖,用唱的方式来带人演奏。
在音乐文化 史中,在旋律作家当中肖邦占有着一席之地。
三、肖邦《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演奏解析
二十多岁的肖邦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各种病症缠 绕着这个痩骨嶙峋的音乐家,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影响 肖邦对音乐的创作,肖邦就是通过创作来消减自己的病 痛和对祖国的思念。
在乐曲的第一部分中,以两个ff的强度带人之后的 sfz,对于这种力度变化上的急速转变,就演奏者而言有着
巨大的考验,需要演奏者对于力度的掌握,强有力并且稳 重的和弦演奏,前面两个小节长音就是重音,包括踏板的 运用也要相对应在长音上。
后面两个小节的节奏需要稳 重以及干净利落的方式去演奏,不能弹奏的似段不断,似 连非连。
手臂的运用、指尖的发力和踏板的运用决定着这 些乐句慷慨且辉煌的气势。
10-13小节中,展现出了和前面部分的问与答,与之 前的部分相互映衬和呼应。
因为是回到前面的乐句,所以 要求演奏者在力度上相对较弱一些,触键的时候可以稍 慢和稍轻,不能太过于急躁。
我们可以用手腕带动指尖的 方式去轻轻的演奏。
14-20小节中的音型对比上,乐句力度和速度波动 非常的强烈,以两个p p的力度进人,和弦的触键要求上 需要到达键盘的底部,但是在力度上又不是以强的方式 去演奏,在控制力度的时候可以用手指保持着姿势往琴 键里送,然后就是第一组琶音,力度要轻,在之后慢慢的 对后续琶音进行越来越强的加工。
所以在这一段的演奏中,对于弹奏者而言,相对较高的演奏技术决定着这一组
琶音所代表的情感,不能够一带而过,因为这样的琶音演
奏体现不出琶音的流动性和感染性。
我们平时在练习这
一段乐句的过程中,可以用较慢的速度一个一个的演奏,在力度的对比上可以稍微夸张一些,把节奏稳好,然后再
慢慢的加快速度,最终达到理想中的要求。
整首曲子的第二部分,非常具有诗的特点,流动、浪
漫而又热情的慢慢推进,是乐曲中比较难处理和演奏的
一部分,也是这首乐曲情感爆发的高潮部分。
长长的柔版
就像抒情、优美的歌声一样,带着出门在外游子的思念,仿若回到了远处的故乡。
另外这一段也是表达感情最好的一段,第43小节至
第45小节,仅仅的三小节,就要从最弱的音量随着旋律
的运动而渐强。
接着又随着旋律的下行而渐弱,另外这三
小节的弹奏会经常用到右手的4、5指,而我们的4、5指
又是最弱的,所以要更加注意右手4、5指的锻炼。
弹奏到第46小节的最后一拍时,我们可以做一个减
慢处理。
乐曲的第55小节,从右手的旋律转变到了左手,这
一段的旋律从悠扬、柔美变成了沉闷、淡淡的哀伤。
在次
中音声部进行同时,高声部也出现了隐隐约约的旋律。
第64小节至第67小节,旋律一次次的强烈,一波接
着一波,充分表达了肖邦对家乡破碎的痛心和哀伤之情。
这部分的复杂情绪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与音乐融合起 来,所以我们要反复的弹奏才能达到演奏的效果。
第68小节开始,旋律渐渐恢复了平静,音量变弱,速
度也随之减慢。
第72小节,乐曲回到了第二部分开始,也就是整首
乐曲的第三部分。
四、结语
肖邦是浪漫时期的代表,也是爱国主义钢琴诗人,所
以他的作品被人们称为“伟大”的作品,原因就是他把当
时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和爱国精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他的创作是和波兰民间艺术紧密相连的,所以他也是一
位民族音乐家。
波兰舞曲是肖邦众多钢琴体裁中最具有代表的作品 之一。
通过对《升c小调波兰舞曲》的创作风格,创作特点 以及演奏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了作品中的细腻、柔美和抒 情,体会到了这首作品的戏剧性一面,在情感上的剧烈转 变,充分体现了作曲家肖邦对与自己祖国的希望,緬怀祖
国的辉煌以及怀念亲人的复杂情绪,用悲壮、激昂、热情
的音乐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笔者更希望通过本文能够
使这首音乐作品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显而易懂,让演奏
者对于乐曲的情感表达的理解上更加充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 万亚平.肖邦与《波兰舞曲》[J].音乐世界,1991,(05).
[3] 冯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 刘清.肖邦《波兰舞曲》的创作特征[J].大舞台,2015,(02).
[5] [法]贝尔纳•加沃蒂.肖邦传[M].张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Yi Shu Ping Jia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