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革命”)练习曲

合集下载

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

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教学评一致性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通过欣赏音乐分辨不同的体裁与形式,聆听主题并说出曲名和作者。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以钢琴欣赏为主的单元,主题为“键盘上的舞蹈”。

这种单一乐器作品欣赏的单元在以往的教材中并不多见,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所要欣赏的作品是“钢琴诗人”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和《秋的喁语》,两部作品跨度达到了半个世纪,音乐风格囊括了从19世纪兴起浪漫派,以及现代的流行钢琴音乐。

《c小调(“革命”)练习曲》又名《华沙的陷落》,表达肖邦对侵略者的愤恨,与对祖国的热爱。

《秋的喁语》,是流行钢琴王子“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描述了秋天里温馨烂漫的意境。

与《c小调(“革命”)练习曲》形成鲜明的情绪对比,展现出钢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学习重点是聆听欣赏与《c小调(“革命”)练习曲》,了解钢琴家、音乐家肖邦以及乐曲的创作背景,通过分段聆听充分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

学习难点是能够辨别不同情绪的乐曲,通过综合表演,在不同作品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3.学情分析钢琴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使用最广泛的乐器,学生对这种乐器很熟悉,并且有很多学生能够弹奏。

通过七年级学习,八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通过感受钢琴作品把握作品的情感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节课通过学习键盘上的舞蹈这一单元,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了解钢琴及发展史,通过聆听两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作品,能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

【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模唱,感受《c小调(“革命”)练习曲》风格特点,了解音乐家肖邦。

2.对比聆听《秋的喻语》,根据钢琴曲的不同情绪选择合适的钢琴曲,在不同作品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聆听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从情绪、速度、力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结合课本知识,小组交流谈谈对作者及对乐曲创作背景了解。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艺术特色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艺术特色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艺术特色1. 引言1.1 介绍《革命练习曲》的背景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其作品中最为著名的钢琴练习曲之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首练习曲创作于1831年,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起义的激烈时期,肖邦深受这场起义的影响,创作了这首作品作为对起义的声援和抗议。

这首练习曲以其激烈的音乐风格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而闻名,被称为“革命练习曲”。

《革命练习曲》是以C小调为基调,结构严谨,旋律简洁而雄壮。

这首练习曲的演奏要求极高,挑战钢琴演奏者的技术和表现力,是钢琴学习者必备的练习曲之一。

通过这首作品,肖邦展现了他对波兰民族起义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表达了他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这首练习曲的背景故事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使其成为钢琴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1.2 引出文章要讨论的主题《革命练习曲》是波兰作曲家肖邦创作的钢琴练习曲之一,被誉为钢琴练习曲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展示了肖邦卓越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这首曲子中,肖邦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让人们深深沉醉于这个充满激情和力量的音乐世界中。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分析《革命练习曲》的艺术特色,探讨其在音乐上的独特之处以及对人们情感的强烈触动。

通过对复调结构的运用、音乐性与技术性的结合、节奏变化的处理、表现力的挖掘和情感表达的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带领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赋有革命精神的练习曲。

2. 正文2.1 复调结构的运用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作为钢琴练习曲的经典之作,其复调结构的运用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在这首曲子中,肖邦运用了复调结构来展现出音乐的丰富层次和深度。

整首曲子采用了A-B-A-Coda的结构,A部分为主题的呈现,B部分为中间悲怆的情感表达,C部分是激昂高潮,而Coda则是将整首曲子做出圆满的结束。

这种结构使得整首曲子在音乐性和情感表达上都显得更为丰富有层次。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说明肖邦,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初(1810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小就展露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肖邦的家里,经常聚集着他父亲的朋友——一些进步的文学家、科学家、美术家、音乐家。

肖邦自幼受到这些大家的影响,使他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民族意识,对民族文化艺术加深了认识,并打下了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

肖邦的后半生遭遇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作品繁多,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c 小调练习曲》又名《华沙的陷落》,是肖邦创作的27 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创作于1831 年9 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来到德国斯图加特时,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

他孤零零一个人走回旅馆,悲痛、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硝烟弥漫的祖国,火光冲天的华沙,倒到血泊中的起义者,这些景象萦绕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宁。

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心紧缩起来。

他把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啊!上帝,你还在吗?你活着却不去报仇雪恨,俄国人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吗?……”《c 小调练习曲》正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的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又把这首练习曲称为《革命练习曲》。

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品中注入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音乐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革命练习曲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C小调革命练习曲,培养学生熟练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简介:包括作者(肖邦)、创作年代(1831年)、音乐特点(激昂、激昂愤慨、激昂斗争)等。

2. 革命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导言、主题和尾声。

3. 演奏技巧:包括音阶、琶音、颤音等,以及如何在演奏中表现革命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了解其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演奏中表现出革命热情,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奏革命练习曲,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演奏中表现出革命热情,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革命练习曲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演奏。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并纠正错误。

4. 讨论与展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演奏中表现出革命热情,并进行成果展示。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演奏技巧:评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音阶、琶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表现力:评价学生在演奏中是否能表现出革命热情,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革命练习曲教材。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

引导学生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片段,感受其音乐特点。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乐谱和图片。

采用聆听、讨论和观察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提问情况。

第二章:音乐理论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C小调的基本音乐理论。

培养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兴趣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C小调的音阶、和弦和调性。

解释C小调革命练习曲中的音乐元素和结构。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C小调的音阶和和弦图。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C小调的音乐理论。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情况。

第三章:演奏技巧指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基本演奏技巧。

培养学生的演奏表现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巧要求。

教授并练习相关的演奏技巧,如音阶、琶音、跳音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示范演奏和视频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演奏技巧。

提供练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演奏表现和技巧掌握程度。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情况。

第四章:分组练习与合作演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和合作演奏,提高演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团队精神。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部分进行练习。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演奏,注意音乐的协调和配合。

4.3 教学方法提供分组练习的乐谱和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和改进演奏。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和合作演奏中的参与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合作情况和演奏反馈。

第五章:公开课展示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演奏能力和学习成果。

《c小调练习曲》-完整版课件

《c小调练习曲》-完整版课件
• 尾声出现了蕴含悲痛的曲调,寄托了沉深的忧郁和哀思。
•这节课的内容认识肖邦聆听与鉴赏《c
小调练习曲》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 在欣赏肖邦音乐的同时更应该向肖邦学 习他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以后报效 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 作业: • 1:回家听熟《c小调革命练习曲》。 • 2:收集更多萧邦的音乐,下节课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歌曲赏析
• 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 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
• 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 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
• 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诉着内心 的苦痛。
• 乐曲中段,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的音调,在急骤 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

歌曲简介
• 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 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 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 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首练习曲,1831年创作的《c 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是其中流传得最广的 一首。

初中音乐-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对情绪的感受上更理性一些,这有助于学生体会作品中饱满的情感。

但是,如何理解作曲家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这种情感,学生的这种分析概括能力还很不够。

这也是这节课中通过欣赏使学生有所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

对这样高雅的、纯音乐性作品的欣赏,学生兴趣不高,所以要在教学方法上尽量丰富一些,并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抓住音乐的主要要素。

通过这节课,学生对肖邦及《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首作品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对其主题动机通过节奏练习、模唱等方法,使学生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欣赏课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这节欣赏课中,学生能够慢慢尝试用分析音乐语言要素的方法聆听、解读音乐,虽然非常稚嫩,但这是音乐鉴赏活动中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会逐渐的对高雅音乐产生兴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c小调(革命)练习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欣赏曲目。

是波兰作曲家肖邦创作的一首左手快速练习曲。

虽然是一首练习曲,但它却有别于其他单纯练习手指技术的练习曲。

这首作品的产生是由于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后,悲愤而作,其中所蕴含的饱、激烈的情感,令人动容!作品为自由的复三部曲式,左手始终保持暴风骤雨班急速的旋律,而右手通过力度、节奏、调式的变化表达出肖邦悲愤、哀伤、坚定、抗争等情绪。

整首作品通过这些情绪反映出肖邦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侵略者痛恨,在愤怒中抗争,在悲痛中挣扎的爱国主义情感。

音乐曲式检测引子+A+B+A’+尾声音乐语言要素分析检测《c小调(革命)练习曲》一开始,引子便奏响令人的和弦,左手的旋律变现了肖邦骤闻噩耗的震惊和痛苦。

第一部分主题动机节奏和结束时节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肖邦在痛苦中挣扎,在愤怒中抗争的的心情。

第二部分中,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如流星一般灿烂而短暂的华沙起义。

第三部分再次出现,经历了悲愤、哀伤之后,肖邦以坚定、有力的和弦向侵略者、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绝不会的!”课后反思1、课堂设疑的难度要尊重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具有思考价值,并从思考中有所得,有所提高。

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赏析与演奏

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赏析与演奏

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赏析与演奏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代唯一把创作与生活融于钢琴上的“钢琴诗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对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作品均是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革命练习曲》是肖邦为祖国的民族独立写的一首直抒胸臆、悲壮激昂的c小调练习曲。

本文拟从肖邦练习曲的特点、乐曲的历史背景、乐曲的结构、音乐内涵、弹奏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练习曲的创新“练习曲”是作为专门解决或训练某种演奏技巧而谱写的曲子。

它往往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

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

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更注重音乐内涵,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另外鲜明的音乐形象,丰富的情感,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非常有创意,是钢琴创作的巨大实验,完整展示了肖邦的天才。

因此,李斯特称肖邦的练习曲为“音乐会练习曲”,以显示肖邦的特色。

这种练习曲艺术性的创作新境界,开拓了一条利于后继者们如李斯特,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等人创作艺术性练习曲的可遵循的道路。

二、乐曲的历史背景1831年9月,离开祖国的肖邦在踏上巴黎的途中,当他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坚持了十个月之久的华沙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华沙沦陷的消息如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在悲愤慷慨中,他写下一了这首充满刚毅、坚强、具有英雄气慨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革命”练习曲》。

三、乐曲的结构这首曲子为热烈、火热的快板,曲式是单三部曲式,A(1-28),B(29-40),A'(41-84)。

其中引子1-8小节,主题部分为复乐段结构(开头有引子,中间有两小节),第一个乐段(4+4)为半终止在属和弦,第二个乐段(4+4)开放终止在bB大调。

中段从#g小调开始,为连句式模进结构,在和声上采用导七和弦的连锁进行,经历一系列调性变化,最后回到c小调的属和弦上为再现作准备。

浅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浅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
《 命 练 习 曲 》 革 。
3 乐曲的演 奏分析
( 左 右 手 的 交替运 动 1) 这 首 作 品主 要 是训 练 左 手 快 速 运 动 时 的“ 粒 性 ” 清 晰 颗 和“ 度” 。弹奏 时一定不要 ‘ ” 压 的感觉,这样会造成手腕的不适感 以及
音色 上 的沉 重 感 , 同时 也 不 要 只用 手 指 的 力 量 去完 成 单 独 的每 个音 ,
争,痛苦 中的挣扎 。
年 出版 ,但其 中许多首是和 作品1 同时写作的。大体上,各首练习 曲 0 以关系调排列 ,例如第一 首是C 大调,第二首便是a 小调 ,第三首是E
大 调 ,第 四 首便 是c 调 , 当 然其 中 有 例 外 和重 复 , 因 为他 的 练 习 曲 小 是 艺 术 品而 不 是机 械 的技 术 曲 。这 位 波 兰 历 史 上最 著 名 作 曲家和 钢 琴
悲切切 ;又象诉说 ,发 自肺腑 。然而它 的背景仍然 是起伏汹涌 的澜 涛 。这犹 如是 肖邦 对整个命运的哀哭 。 乐 曲的结 尾又 回复 到 自豪 、刚 毅的形 象 。音乐在 很 强的力度 下,从高音向低音冲击 ,并且左、右手八度 同奏 ,气势逼人 。最后 , 在特强的力度下 ,奏出 了大调 的主和弦,它象征着 肖邦内心的满腔仇 恨和对革命胜 利的信念。
这样声音听起来会僵硬缺少流动感 。当手指第一个音触键后,随后 的

练习 曲从一个不协调 的属九和 弦开始,力度强硬 ,坚定 ,较快
的将 全 曲 的意 境 铺 垫 开来 。紧 接着 引 出 了一 连 串汹 涌澎 湃 的十 六 分音
连串快速运动的动作要顺着第一个音触键的感觉 ,用小臂带动着 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c小调练习曲(革命)(钢琴曲)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c小调练习曲(革命)(钢琴曲)

花城版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历史的回响《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花城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历史的回响【教学对象】高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钢琴、丝巾、多媒体电教平台【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出: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用音乐的创作背景材料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音乐的感受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世界,直达人的心灵,优秀的作品许许多多,一节课中的作品只是其中一个载体,起到让学生掌握理解音乐的能力,并具有欣赏千千万万个优秀作品的能力)。

【教材分析】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肖邦与李斯特,对其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创作优秀作品还是演绎钢琴作品,都是历史中极为出色和罕见的,而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又是优秀作品中具有肖邦风格及爱国情感的名曲佳作;作品《爱之梦》也是极具浪漫风格的经典。

这样的优秀作品,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美感,达到美育的功能。

【学情分析】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西方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听听喜欢的歌曲或在电视上听音乐。

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从音乐故事出发,理解音乐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再着重以聆听为主,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内在的魅力,高中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让他们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浪漫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浪漫时期的音乐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兴趣。

2、通过对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作品的音乐要素进行对比,能归纳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

3、通过聆听、演唱、肢体律动等形式体验《c小调“革命”练习曲》感受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浅析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浅析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的直观表现 , 是功能表现之 中的美, 我们称其为“ 人造 自然美” 或“ 第二 自然. 。设计 美作为人丈 关的核心之 一, 在其构图技巧 中组涵看各种愈味和情趣, 它所体现 出的‘ 真, 、 呀 善” 、 “ 灸” 的统一对陶冶人的情操 、 净化人 的心志、 提升人的境界有若重要价值。
关键 词 : 设计 美学 教育
京 : 乐器 , 1999 , (3 ) :P6- 7.
[4 ] 彭逸伟一 浅谈肖邦(C 小调( 革命) 练 7 曲) [1l . 沈 M : 沈 m 教育学院学报 .2003 , ( 1) :P67- 69.
133
关键 词 : 肖井 练 习曲 革命 钢琴 音乐
阶, 构成一幅革命军战士英勇冲锋的激战场面, 使人震
惊激奋 。
Wpi a hom .d :. ,
里克 肖邦,是 19 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 他既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波兰 民族乐派的伟大开拓者。同时对近现代音乐的发展, 都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时代背景等原因, 肖邦作品大 多表现了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的热爱是他一 生始终不变的基本思想。他的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 动紧密联系, 发挥着富于革命性的作用。 肖邦 1810 年生于临近华沙的热拉左瓦一沃拉的一 个 田庄。父亲原是法国人 , 年轻时移居波兰, 参加过波 兰的反抗异族侵略的起义 . 失败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母亲是波兰的贵族, 会弹钢琴 , 会唱波兰民歌。肖邦从 小便从母亲那里受到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影响,从父亲 那里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蒙。幼年的肖邦就显示出了 不凡的音乐才能, 尤其对钢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6 岁时开始学琴 , 7 岁登台演出, 9 岁时便开始演奏罗维支 的钢琴协奏曲, 引起了观众 的轰动, 从此被誉为 少年 钢琴演奏天才,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 终于成为优秀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摘要】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中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用他的音乐谱写着波兰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为了自由和民族解放。

肖邦一生创作27首练习曲,肖邦的练习曲是晶莹剔透的技巧练习,也是浓缩凝练的音诗,使人陶醉的一系列表现手法在他的练习曲应有尽有,而且肖邦的练习曲还包含了其他作品的全部技术。

【关键词】艺术;音乐;练习曲;创造【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一、肖邦练习曲《革命》的创作背景及风格特征(一)《革命》练习曲产生的背景肖邦,19世纪波兰杰出的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

1830年肖邦告别祖国前往法国,1830年11月,波兰首都华沙爆发了震惊欧洲的华沙起义。

起义在硝烟中持续了十个月,最终不幸被沙俄军队镇压而宣告失败。

1831年9月,肖邦前往当时的音乐文化中心的途中,得知华沙革命失败,心情十分悲痛,极为震撼,内心沸腾着剧烈的愤怒.肖邦将自己对祖国的全部热爱融入音乐中,以波兰人民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为灵感创作除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乐曲除了总的热情奔放,惶惶不安的性质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情绪轮番交替,英雄性的激越慷慨,内心的万分痛苦以及悲愤的抗议,它充分体现出肖邦对沙皇俄国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华沙革命失败的悲痛心情。

所以这首c小调练习曲也称“革命”练习曲。

(二)肖邦练习曲的风格特征肖邦的练习曲差不多都是从头至尾保持单一的一种织体,织体极富个性化,在他的每一首练习曲看不见雷同,他的和声和他的音乐一样,与钢琴的特性密不可分。

肖邦有时有意经过许多调来转换。

因此,始终遵守一种确定不移的技术公式,但是,这里的织体不仅仅是针对所训练的技术课题,而是用来创作富于个性的音乐形象,钢琴演奏中的一切高难技巧问题,通过肖邦练习曲能找到答案。

突出“技术性”并没有削弱其艺术性,艺术性远高于技术性,正是肖邦练习曲的重要特征。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C小调革命练习曲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对革命练习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介绍2. 乐曲的结构分析3. 演奏技巧讲解与实践4. 团队协作与舞台表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革命练习曲中的高难度演奏部分和舞台表演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演奏技巧,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团队协作: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5. 总结:教师点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团队协作和舞台表演的能力。

3.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资源:1. 音响设备:播放革命练习曲的音频资料。

2. 钢琴:用于示范和指导学生演奏。

3. 乐谱:提供给学生练习和参考。

4. 视频资料:观看大师级的革命练习曲演奏视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革命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任务驱动法: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舞台表现力。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介绍革命练习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第二步: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各个乐章的特点和演奏要点。

浅谈中职音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谈中职音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谈中职音乐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肖邦作品解析1.爱国主义性质一八三零年,华沙起义震惊了全世界。

作为一场足够伟大的起义,这场起义整整持续了十个月才被沙俄镇压。

时刻关注着祖国情况的肖邦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依然被这场起义扣动心弦,从最开始起义爆发时的喜悦,直到起义失败时的痛苦与绝望。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愤怒的表达了自己对侵略者的极度愤恨和对起义者的极度同情。

这种无处排解的愤怒情绪被他融进音乐中,并因此创作出了著名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这首练习曲体现了肖邦对起义者的高度赞扬和对侵略者的极度愤怒和抗议,以及对华沙起义失败的悲痛心情。

2.旋律性这首练习曲属于单三部曲式,练习目的是练习左手快速音阶跑动。

肖邦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怒情绪,使用快节奏八度和弦演奏,(火热的有魄力的快板)Alegroconfuoco、激昂的属九和弦以及左手强烈要求连音的效果(最连音),legatissimo这些快节奏技巧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极度愤怒,以及内心对波兰解放的信心。

乐曲开头是引子部分(8小节为4+4结构),快节奏的c和声小调下行音阶配合高声部激昂的属和弦仿佛是一场华沙起义者奋勇杀敌的战场场面。

第一段(9-28小节)可以细化成两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10小节(为6+4结构),以激情澎湃的旋律和低声部海水涨潮似的音响描绘出起义者奋勇杀退沙俄军队的英勇场面。

调性由c小调开始经G大调到F大调再到C大调最后回到c小调。

这种转调方式,可以理解为从极度消极的阴暗转向光明又返回到阴暗,这种有些奇怪的转调方式恰好表现出作曲家内心情绪的不断变化。

肖邦既对当下的情况感到无奈和痛苦又对革命成功有着极度向往。

第二部分于第一部分的整体结构类似,只是主旋律发生了变化,进入了(轻声的)sotovoce阶段。

(轻声的)Sotovoce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男人低低的哭泣声,这是肖邦在对起义者进行悼念,也是对起义失败的焦虑不安。

最后,肖邦以快节奏的半音和弦把情绪终于推向了高潮部分,从而表达了他对波兰起义成功的坚定信心。

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

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

《C小调练习曲》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c小调练习曲》,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c小调练习曲》是高中音乐第五单元的一首欣赏作品。

肖邦的这首作品,表达了在华沙革命失败后肖邦的心里感想,并因此而作曲。

因此,《c小调练习曲》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

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学生们通过学习欣赏这首作品,能够对西方器乐作品进行欣赏,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高中阶段的学生,音乐感知觉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渐形成音乐审美态度。

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学生们愿意通过作曲家、音乐作品的背景等方面学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所以在教学时,要大胆的将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练习曲的音乐体裁形式,体会西方音乐作品的内涵,增强多元音乐文化欣赏。

2.通过聆听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

3.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丰富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欣赏《c小调练习曲》,聆听并思考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作曲家的精神内涵。

难点是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表现法、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 术而创作的乐曲。每首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 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
音乐会练习曲:一种作曲体裁。随着钢琴技术 的不断延伸改革和发展,这种专门用来训练钢 琴演奏技术的乐曲形式被赋予了更具音乐性的 特点,一种具有艰难音型又具有很强艺术性的 练习曲在一批钢琴家的笔下诞生了。这就是音 乐会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艺术 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于艺术构思中,
肖邦的作品主要有:
• 2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24首练习曲、 4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24首前奏曲、 3首即兴曲、19首夜曲、14首圆舞曲、 55首玛祖卡、10首波罗涅兹舞曲、1首 船歌、1首摇篮曲和1首幻想曲。
《c小调练习曲》
肖邦的练习曲是练习曲的里程碑,钢琴练习曲到了肖邦的 时代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肖邦把技巧和音乐 性(技术和艺术)高度结合。
• 中间部分开始的八小节带有间奏的性质,由附点节奏和模进 构成。
• 它的调性在急骤的变化,音乐主题在#d #g #f #c f等音调步步 向上盘旋发展,使矛盾冲突达到高潮,后面四小节转回原调。 他表现了在感情激烈动荡之后的极度悲愤的气氛。
• 第三部分从引子音乐开始再现,但是它的三个主要和弦都向上 进行转位,主题动机加进了三连音的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力 和感情色彩。在第二段的结尾四小节,揉进了中间部结尾处的 材料,使音乐的结构更加统一。
创作背景:《c 小调练习曲》又名《华沙的陷落》又叫
《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创作的24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的一 首。创作于1831 年9
的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几 乎到了绝望的地步。肖邦把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灌注在音乐 中,《c 小调练习曲》正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 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 们起来斗争的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又把这首练习 曲称为《革命练习曲》。 。
c小调“革命”练习曲
弗里德里克·肖邦
[Fryderyk
Chopin] 1810—1849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 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 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 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 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 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 钢琴曲,被誉为“钢琴
诗人”。
LOGO
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谢谢大家!
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
肖邦出生于波兰华沙,逝世于法国巴黎。 肖邦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华沙时期(1810—1830,共20年),第二 阶段是巴黎时期(1830—1849,共19年)。 肖邦出生的时候,波兰已经被俄国、普鲁士 和奥地利瓜分了多次,其中俄国占去9/10。 因此在19世纪,波兰的文学领域首先出现了 反俄化的浪潮。从1830年他流亡法国后,在 巴黎他所创作的音乐始终和他的故乡波兰保 持着深刻的联系。

第一部分主旋律出现在高音区,以丰满的八度和弦和附
点节奏为特征,具有英雄刚毅的气概。原来引子中的左手快
速伴奏音型,这是转入大幅度急骤起伏的琶音,他紧随主旋
律运行,犹如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 当主旋律第二次出现时,后面的四小节有所变化。这切分的 节奏与渐强的和弦以及向上的半音进行,使得音乐的情绪更 为激动、高涨。
Page 5
LOGO
《c小调练习曲》
请欣赏
12
• 《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4/4拍子、采用比较自由 的复三部曲式。全曲自始至终贯穿着愤怒、激动、悲痛、失望 的情绪。通过左手奔腾不息的16分音符跑动和右手号召似的刚 毅曲调体现。
• 音乐从突然闯入的属七和弦开始,左手以飞快的16分别音符形 成暴风骤雨一般的音流,与右手时而悲壮、时而沉痛的和弦交 织在一起,经过三次起伏,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形成一 种巨大的感情波涛。表达了肖邦在听到华沙沦陷这个晴天霹雳 一般的噩耗后,情绪几乎疯狂,心中充满了痛苦绝望。他心中 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 尾声中出现了新的音调。不难看出,这个音调和中 间部音乐有一定的联系,但紧接着在f自然小调上出 现了全新的曲调,他们的情绪转入极度的悲痛,但 在低音由伴音的向上和向下的盘旋快速走句,似乎 又在积蓄力量,音乐又马上回到原调,终于在最后 爆发出愤怒的音响。强力的的升高三音的大主和弦 引出双手的八度同奏,让音乐充满着自豪、刚毅、 富有激情的形象,使情绪变的更加明朗,大有排山 倒海,势不可挡之势。最后的四个倍强力度和弦的 进行与解决是那样的坚定,尤其终止在升高了三音 的大主和弦上,不但使激情和愤慨达到了极点,同 时也体现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革命练习曲》赏析
• 《c 小调练习曲》
4/4
c
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练习曲从不协调的、
强有力的属七和弦开始,引出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
• 它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 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 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出 来的。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 诉着内心的苦痛。乐曲中段,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 喊式的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 曲情绪越来越激昂。尾声出现了蕴含悲痛的曲调,寄 托了沉深的忧郁和哀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