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漓江保护之综合执法问题分析
漓江保护之综合执法问题分析[摘要]笔者通过采取实地调研、预约访谈等方法对漓江的污染现状、漓江保护综合执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调研发现,漓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对漓江保护的综合执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复杂问题。
这些问题有机制上的、也有理念上。
文章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希望能够对解决当下漓江保护的综合执法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漓江保护;综合执法力度;群众监督漓江是一条承载着重大国家责任与使命的观光性河流,是广西桂林市旅游的精华,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厚礼,也是桂林、广西以至于中国得天独厚的名片。
保护漓江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笔者谨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调查与研究,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对漓江的保护有所裨益。
一、漓江污染的现状调查(一)网箱养鱼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在青狮潭水库一段存在大量的网箱养鱼。
据青狮潭水库的船工介绍,青狮潭水库的网箱养鱼户有将近500多户,而每天往青狮潭水库里投放的鱼饲料就接近20吨,甚至很多鱼料的质量都是不合格的,进而对水体的污染就更为严重,这样日积月累下来,青狮潭水库的水质就越来越差。
此外,库区到了晚上还存在大量电鱼、灯光诱捕等非法的捕鱼手段导致青狮潭水库的野生鱼类逐渐减少,自净能力也逐渐减弱,以致于库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二)小造纸厂污染通过考察兴安县漓江上游的华江发现,其旁的一条支流沉积着很多生活垃圾,散发出一股很腥、很臭的刺鼻气味。
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当地居民反映才得知原来华江乡有很多家小造纸厂,厂家们为了降低成本直接把污水倒入华江。
为了确定其真假,笔者经过走访调查,最终发现这些小厂商确实是把污水直接排放到华江的支流里,从而造成华江的水质逐渐变差,进而影响到漓江下游的水质不断恶化。
(三)生产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漓江桂林市区河段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们乱扔生产生活垃圾以及常年累月排放污水造成的,大家的环保意识普遍不强。
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发现在漓江的水面上存在大量的水葫芦和生活垃圾,在水流较缓的地方甚至还会有一些油渍漂浮。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及修编)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现状分析及评价
风景区风景资源以岩溶景观为主体,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1、以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峰林平原地区,由于历史上开发较 早,所以景点丰富,分布集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具有深 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特色。 2、漓江风景河段(桂林—阳朔)景观以奇峰、秀水、烟雨、倒影等 为主要特征,景点呈带状分布,是一条绵延80多公里的山水画廊。“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集中体现了风景区景源的特征和神韵。 3、峰林平原和田园风光是风景区景源的又一特色,特别适宜开展自 助式生态旅游。 4、兴安灵渠作为我国古代水利文化的代表,在人文景观方面具有很 高的价值。
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 保护区范围图
8
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 区范围图
9
漓江核心景区包括:
1、桂林城区景园:南起斗鸡山、北至虞山大桥的漓江沿岸 (中心城区以两侧滨江道路为界) 2.漓江峡谷及其两岸典型峰丛洼地:北起磨盘山码头,南至阳 朔书童山,主要包括漓江沿岸的典型岩溶洼地以及漓江东侧的 西塘岩溶湖和西侧的寿嵅、大龙嵅峰丛洼地。其余地段以沿江 第一重山脊为界(其中兴坪只包含老镇区部分,阳朔镇区以滨 江道路、龙头山、碧莲峰为界) 3.葡萄峰林平原:南起月亮岩,沿东侧的桂阳公路至寨根底, 向南经水龙山、金鸡山、下水嵅,西岭、石山隘至岭头上。 4.灵渠:包括灵渠公园、南渠城区段两岸各20米(至接龙桥)、 北渠(至湘江)。
14
八仙过海
右岸八个山头,光头大肚的象 铁拐李,铁拐李旁边是曹国舅 ,曹国舅下来戴帽的是何仙姑 ,还有韩湘子、吕洞宾、汉钟 离、蓝采和、张果老,名八仙 过江。八仙又像威武的将军, 名将军升帐。漓江风光,自古 有名,八仙或将军们慕名而来 ,留连忘返。相传,漓江风光 自古名声响亮,住在蓬莱岛的 八仙慕名而来,觉得这里赛过 仙境,不愿再回去了,各自互 相吹了一口气,化作了8座山峰 ,长住漓江。陈毅同志“愿做 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诗句 ,就是对这民间传说的艺术概 括。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及修编)
3.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性质
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分为桂林城区、漓江及遇龙河、灵渠三个 部分,主体部分位于桂林至阳朔地域,以漓江及其两岸峰丛洼地、遇 龙河及其周边峰林平原为主。
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1159.4平方公里,分核心景区、重点景区 、一般景区、旅游服务区、控制协调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其中最重要 的核心景区规划总面积为303.2平方公里。
精品
九马画山
从兴坪溯江而上四公里有 一山,它五峰连属,东南 北三面环山,西面削壁临 江,高宽百余米的石壁上 ,青绿黄白,众彩纷呈, 浓淡相间,班驳有致,宛 如一幅神骏图,旅行家徐 霞客这样描述:“其山横 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 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 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 映,石俱黄、红、青、白 ,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 望如画屏,故名画山。”
精品
2.现状分析及评价
风景区风景资源以岩溶景观为主体,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1、以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峰林平原地区,由于历史上开发较 早,所以景点丰富,分布集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具有深 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特色。 2、漓江风景河段(桂林—阳朔)景观以奇峰、秀水、烟雨、倒影等 为主要特征,景点呈带状分布,是一条绵延80多公里的山水画廊。“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集中体现了风景区景源的特征和神韵。 3、峰林平原和田园风光是风景区景源的又一特色,特别适宜开展自 助式生态旅游。 4、兴安灵渠作为我国古代水利文化的代表,在人文景观方面具有很 高的价值。
精品
漓江风景名胜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虽然取 得不少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亦面临不少困境:
漓江景区游客的数量有所下降,财政收入减少; 影响及破坏漓江景区景观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漓江景区无证经营的排筏、游船等交通运输工具扰乱景区旅游秩序; 漓江景区两岸乱搭乱建、无证经营餐馆等非法违规建筑及经营行为让 人触目惊心; 漓江景区水生态及水域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漓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其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漓江风景名胜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
为了保护漓江的环境,研究其生态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势在必行。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够容纳的游客数量,同时保持其环境质量和旅游质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在研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该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旅游需求。
漓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并包括了桂林市七个乡村的风景区。
内外两个景区中,以外景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
这里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以山、水、洞、峰四大景观为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相辅相成。
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特有的生物种群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
此外,当地历史文化遗址,如阳朔西山石刻、宝象寺等也吸引了一部分文化旅游者。
然而,随着漓江旅游的火爆,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过量开发和不合理管理导致了生态破坏,如水质污染、河道淤积、岩石环境破坏等。
游客的大量涌入不仅扰乱了当地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还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大量排放的废水、垃圾和尾气直接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为了研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需要对漓江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
包括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水文学特征等自然要素的研究,以了解漓江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
同时,还应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次,需要对漓江的人文环境进行研究。
包括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情况、社会经济状况等。
了解当地社区和游客的需求和态度,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然后,需要对漓江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
漓江景区发展现状
漓江景区发展现状漓江景区位于广西桂林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之一。
该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传统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目前,漓江景区的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漓江景区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
漓江景区内拥有各类旅游设施,包括旅游码头、观景台、索道等。
旅游码头是游客登船的起点,观景台则提供了鸟瞰整个漓江的绝佳角度,而索道则能将游客带到更高的山峰,以便更好地欣赏漓江的美景。
这些设施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够更加方便地游览漓江景区。
其次,漓江景区的游客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漓江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漓江景区接待了超过2000万人次的游客,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0亿元。
这一数字表明漓江景区的发展前景良好,并且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
再次,漓江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修复。
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漓江景区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过去的几年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水质监测等,以保护和修复漓江景区的生态环境。
这些举措的效果显著,漓江的水质明显改善,植被也得到了较好地恢复,给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环境。
最后,漓江景区的文化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除了自然风光,漓江景区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名。
近年来,漓江景区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体验项目,如观看当地的民族表演、参观历史古迹等。
这些举措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高了漓江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漓江景区的发展现状十分良好,旅游设施完善,游客数量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修复,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多样。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漓江景区,相信漓江景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及修编)课件.ppt
3.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性质
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分为桂林城区、漓江及遇龙河、灵渠三个 部分,主体部分位于桂林至阳朔地域,以漓江及其两岸峰丛洼地、遇 龙河及其周边峰林平原为主。
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1159.4平方公里,分核心景区、重点景区 、一般景区、旅游服务区、控制协调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其中最重要 的核心景区规划总面积为303.2平方公里。
。
漓江风景名胜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虽然取 得不少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亦面临不少困境:
漓江景区游客的数量有所下降,财政收入减少; 影响及破坏漓江景区景观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漓江景区无证经营的排筏、游船等交通运输工具扰乱景区旅游秩序; 漓江景区两岸乱搭乱建、无证经营餐馆等非法违规建筑及经营行为让 人触目惊心; 漓江景区水生态及水域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漓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大致为黑线内区域
。
景区性质:以世界上最为典型 的岩溶景观为基础,以奇山、 秀水、田园、幽洞、美石为自 然风景特色,以悠久的历史文 明和丰富的山水文化为人文风 景底蕴,以观光游览、文化休 闲和科学研究等为主要功能的 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
。
4.风景名胜区的分区、结构与布局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及修编)
。
目录
1 基本情况 2 现状分析 3 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性质 4 风景名胜区的分区、结构与布局 5 游赏规划:主要游赏项目及景点 、游线组织 6 主要游览设施现状分析及改造
7 交通设施与交通组织现状分析及改造 8 对景区管理方面的。 建议
1.基本情况
漓江属珠江水系,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共83公里水程 ,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 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 ,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 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 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 ,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漓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漓江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然而,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活动对漓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压力。
因此,研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同时保持景区生态环境健康与稳定的能力。
漓江是一个多样化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森林、湖泊和湿地等多个生态要素,其生态平衡非常脆弱。
因此,了解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需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状况和生态特征。
漓江地区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漓江的喀斯特地貌,如千层峰、黄布倒影、象鼻峰等,这些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漓江还拥有梯田、湖泊以及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部分物种属于濒危或受保护物种。
因此,在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时,必须考虑到保护这些珍稀物种的必要性。
其次,需要了解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流量和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漓江由于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特别是国内外的旅游团队。
游客的涌入给漓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垃圾排放、景区破坏、水污染等。
同时,大规模的游客流量对当地的交通、住宿、饮食等基础设施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还需要考虑到游客数量对场地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然后,可以通过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游客行为进行观察和调查,评估游客对生态旅游环境的认知和行为。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是否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从而为景区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漓江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地区的生态承载力面临着持续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并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旅游活动所需的资源供给能力。
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漓江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漓江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河流、堤岸、山体、植被和动物。
其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对漓江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例如,水污染、土地开垦和野生动物走失等问题都在不断加剧。
为了探究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评估漓江地区的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接受范围内,一个旅游目的地可以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
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漓江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了多少游客,以及游客的行为和消费习惯。
并根据环保要求、安全标准、健康指标等相关指标,计算出合理的旅游容量。
其次,要评估漓江地区的资源供给情况。
资源供给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
漓江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山水、植被、动物等,而社会资源包括交通、通信、餐饮、住宿等设施。
通过对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漓江地区是否具备满足游客需求的资源供给能力。
第三,要评估漓江地区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
生态环境承受能力是指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最大负荷。
我们可以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噪音水平和土壤质量等指标,来评估漓江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以及人为保护和修复的措施。
最后,要提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及修编)
24°48'之间。
自然资源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岩溶、森 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以及众多
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
文化背景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的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 划分析(及修编)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规划背景与目标 • 规划内容与方案 • 规划实施与效果 • 规划修编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风景名胜区概述
风景名胜区定义
风景名胜区分类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 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 中,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 文化活动的地区。
规划目标
保护自然环境
确保风景名胜区的自然 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防止过度开发和破
坏。
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 产,弘扬民族文化,提
高景区的人文价值。
促进旅游发展
合理规划景区布局,提 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 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
来游览。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景
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划强调了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在保护环境、传承文 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得到完善
规划推动了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相关法规的完善,为景 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挖掘漓江风景名胜区 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质,增强游客的文 化体验。
桂林漓江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研究
桂林漓江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措施探讨朱继蕤,侯宇丹(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阐述了漓江流域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坚持“保护、治理、开发”三结合的原则下,提出了大力发展和保护造林绿化工程、兴建漓江补水工程、整治重点污染源工程等建设项目,通过采取生态、工程和管理的综合措施,促进该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保、旅游等事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漓江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1 漓江流域概况漓江流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西南端,南岭山地西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0′~110°40′,北纬24°40′~25°80′。
[1]漓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桂江上游河段,发源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海洋山、青狮潭水库区等三个自然保护区,源头为兴安县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m的老山界南侧的八角田铁杉林,由北流向南。
漓江主源乌龟江在南流中西接龙塘江,东纳黑洞江,三江汇合后称为六峒河,又叫华江;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汇川江,三江相汇后合称大溶江,至溶江镇汇灵河,始称漓江。
漓江全长227km,干流长164km,流域面积6050km2。
[2]主要支流有小溶江、甘棠江、桃花江、良丰江、黄沙河、西河、潮田河、兴坪河、金宝河及遇龙河等。
[3]漓江的年平均径流量为40.52亿m3,最大流量值156.9m3/s,最小流量值109.0m3/s。
[4]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漓江畔的骆驼峰2007年5月8日,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2007年末的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审核中,漓江等10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通报,此次事件,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开发敲响了警钟!2漓江流域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2.1水污染日益加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桂林市区每天也有数万t生活污水和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漓江。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摘要:回溯了漓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历史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漓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
漓江风景区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变小、时间延长,由此引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景区环境污染加重,水质变差,景区美景度和旅游承载力下降。
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解决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为漓江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对策一、概况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人的母亲河,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
漓江早已闻名遐迩。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据了解,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至黄柏江,西纳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桂林有478万人的生活饮水都是依靠漓江,所以,随着桂林人民的健康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影响桂林的经济发展。
现漓江的保护、治理和利用,已被世人关注和重视。
根据互联网查找到的信息和自己亲自细心调查,大部分老百姓已经认为漓江水质大幅度降低,许多老百姓对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很是淡薄,所以希望政府加强对着方面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尽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关系着桂林工业和20.34万km2农田的生产用水以及478万人的生活饮水,关系着桂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桂林国际旅游地位的巩固和提高。
漓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二 、漓江 保 护 与 开 发 利 用存 在 的主 要 问
题 及 分 析
随 着 桂 林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以 及 人 口 数 量 大 幅度 增 加 , 江 生 态 承 载 力 也 面 临 危 机 。 漓
5 调 整 城 市 发 展 战 略 。 首 先 调 整 三 次 产 .
业 结构 , 点 发 展 高 新 产 业 、 环 农 业 ( 牧 、 重 循 畜
水 产 ) 以 旅 游 为 龙 头 的 第 三 产 业 , 轻 产 业 和 减 发 展 对 漓 江 的 污 染 。其 次 着 力 实 施 “ 护 漓 保
也 因 为 漓 江 得 到 很 大 提 升 , 境 质 量 指 数 在 环 1 3个 国 家 重 点 环 境 保 护 城 市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定 1
量 考 核 中 名 列 前 矛 , 后 获 得 “ 家 环 境 保 护 先 国
胁 ; 水 期 漓 江 缺 水 严 重 , 上 漓 江 河 床 属 岩 枯 加
外 游 客 。 目 前 , 发 了 漓 江 一 日 游 、 朔 刘 开 阳
库 水 源 林 及 珠 江 水 系 防 护 林 累 遭 破 坏 , 护 现 保
状 令人担 忧 ; 次 , 库 及 水 利设 施 年久 失 修 , 再 水 全 市 近 9 的 水 库 中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安 全 隐 O
3 漓 江 生 态 压 力 逐 渐 增 大 。一 是 城 市 污 .
体 系 等 国际 管理 体系认 证 , 评 为 国家 5 被 A
级 旅 游 景 区 。 近 5年 , 政 府 批 准 的 漓 江 三 市
( )漓 江 水 环 境 状 况 不 容 乐 观 一
漓江流域民族特色景观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漓江流域民族特色景观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漓江流域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为了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以下是一些漓江流域民族特色景观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1. 保护生态环境:漓江流域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开发旅游业的重要前提。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对漓江流域生态资源的监管,提倡绿色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强化民族文化宣传:漓江流域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遗产,如壮族、瑶族、景颇族等。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展示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3. 建设特色民族村寨:在漓江流域的重要景点和旅游线路上,建设具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展示当地民族文化和风貌。
村寨可以提供民族风味的餐饮,举办民族传统的活动和表演,为游客提供与民族文化互动的机会。
4. 开发农家乐和生态住宿:在漓江流域的乡村地区,开展农家乐和生态住宿业务,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鼓励农民把农田、农舍改造成农家乐和民宿,提供农产品体验、农事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亲近自然和乡村。
5. 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漓江流域拥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可以开展各类生态旅游项目。
如漓江漂流、登山徒步、摄影旅游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从中领略当地的自然生态之美。
6.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包括道路交通、酒店、厕所等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导游、餐饮服务人员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7. 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开发规划:根据漓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开发规划。
通过将一些相对集中的景点联通起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漓江流域的民族特色景观生态旅游开发需要综合运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民族文化、建设特色民族村寨、开发农家乐和生态住宿、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漓江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一、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现状分析1. 自然环境的破坏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许多旅游设施的建设对漓江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道路、停车场、餐厅等建筑物的兴建,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活。
2. 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漓江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古代的村落、古建筑等。
然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不足,部分古建筑物正面临着破损和消失的危险。
3. 游客影响的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涌入漓江风景名胜区,但游客数量过多和管理不善会对景区的保护带来很大影响。
游客的垃圾乱扔、人为破坏等行为破坏了漓江的整洁和原有景观。
二、漓江风景名胜区利用现状分析1. 旅游业的繁荣漓江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2. 文化交流与传承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和学者,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对于推动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思考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关于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对于任何破坏环境和文化的行为进行处罚。
2.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景区的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合理规范游客的行为,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以避免对景区的破坏。
3.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设施建设为了保护漓江风景名胜区,需要加大对保护设施的投入,建设环保的停车场、餐厅等设施,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增加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加大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宣传力度,提升人们对景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游客的文化素养,提高旅游意识,从而减少对景区的破坏。
桂林漓江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桂林漓江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王艳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5期摘要:漓江旅游资源禀赋,品牌驰名中外,但长期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沿岸村民利益受到挤压,非法游船、无序开发等保护与开发问题突出,近年旅游收益每况愈下。
推行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资源保护性开发、完善沿岸村民参与机制以及建立健全漓江开发保护监督体系等对策措施,有利于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
桂林有中国旅游风向标之称,桂林正值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研究探讨漓江旅游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旅游发展;问题;对策;桂林漓江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54-03前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流传已久,改革开放以来,漓江旅游取得了可喜成绩,以漓江为主要吸引物和发展轴线的桂林旅游目的地已形成。
但长期以来,漓江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机制不活,民生问题、漓江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突出,近年来漓江旅游收益每况愈下。
无序开发,沿岸村民利益受到挤压,非法航线、游船排筏无证载客以及乱搭乱建等现象屡禁不止,既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游客利益和安全也受到威胁。
并且,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旅游产品单一,漓江旅游收入逐年下降,与蓬勃发展的桂林大旅游环境形成反差。
①2001年漓江游船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数为2.62亿元、146.41万人次,2007年达到4.59亿元和211.88万人次,漓江旅游连续七年持续上升(剔除2003年非典影响),其中2006和2007连续两年的游船收入接近5个亿、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
2008年开始,上述两个指标在3亿元和150万人次徘徊。
漓江旅游无论是从它的产品形式、业态及其内容、内涵、品质来看,还是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来看,漓江旅游都与其国际性品牌声誉相差悬殊。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出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升旅游休闲消费”等,旅游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绿色低碳,发展旅游业符合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摘要: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展示自然风光和传播自然、人文知识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如何保护和管理好漓江的生态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漓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素有“漓江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漓江流域景色优美,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是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实现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和评估漓江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如漓江)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旅游压力。
评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三、漓江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漓江风景名胜区地处中国南部,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植被的生长,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漓江流域还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名的山水画家刘大白曾在此创作了大量精美的山水画作。
四、漓江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漓江欣赏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接待能力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一些不良的开发行为也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管理好漓江的生态旅游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为了评估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
漓江污染整治工程方案最新
漓江污染整治工程方案最新一、工程背景及意义漓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素有“漓江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游客络绎不绝。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漓江水质逐渐受到污染,给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漓江进行污染整治工程。
这不仅是对漓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漓江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污染原因分析1. 工业排污:漓江上下游有一些工业企业,它们的废水排放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漓江,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2.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漓江周边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直排漓江,使得漓江的水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3. 垃圾污染:游客带来的垃圾乱丢乱扔,也对漓江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4. 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村地区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径直流入漓江,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整治目标1. 提高漓江的水质,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
2. 减少工业排污对漓江的影响,提升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
3. 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阻止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漓江。
4. 完善漓江周边的环境卫生设施,减少垃圾对漓江环境的影响。
5. 促进农村地区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对漓江环境的影响。
四、整治措施1. 工业排污治理(1)严格控制工业排污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所有排放的废水经过合法的处理设施后才能排入漓江。
(2)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环保意识,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对漓江的污染。
(3)投入资金建设漓江上下游的工业废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确保工业废水不直接排入漓江。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对漓江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排查,逐一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漓江的直接排放。
(2)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减少对漓江的污染。
(3)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保督查,对于违反污水处理规定的农村地区进行处罚,并对其进行整改。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漓江是中国风景名胜之一,古老的文化遗迹沟通着过去和现在,令人钦佩。
漓江水资源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关键,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漓江水资源的特征、现状和保护等方面,深入分析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漓江水资源的特征和现状漓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它汇入上游的江河,是内河口的流域,为支流构成的狭窄的河流区域。
漓江水源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当地文化、旅游、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漓江的水资源状况亟待解决。
由于工业废水污染漓江,漓江水质受到破坏,污染严重,水量低,水温高,导致水生物死亡,影响水质,破坏当地水环境。
漓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沿岸变成乱石,水道变得曲折,湿地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水面变得更小。
此外,过度开发也增加了河流中水量的流失,形成了水质的恶化。
漓江水资源的保护要有效保护漓江水资源,就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第一,政府机构应明确漓江水资源的开发目标,制定明确的水资源管理规划,要求各类活动强化水资源保护。
第二,抓紧治理污染源,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有效防止污染来源对漓江水资源造成的污染。
第三,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实施水资源配置规划,加强利用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有效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漓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漓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继续制定有效的水资源监察机制。
第一,政府应定期组织监测考察漓江水质,加强对水质状况的检测,识别当前及未来的水质安全威胁。
第二,要制定可持续分配方案,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政策的推行。
第三,要加强水资源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控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对长期的水质恶化和污染等问题给予及时的应对。
结论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受到影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
要保护漓江水资源,就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污染源,实施可持续利用措施,构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水资源监察机制,加强水资源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形成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动力。
漓江游览改革的思路和创新
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收稿日期:2016-02-11作者简介:胡爱民(1969-),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漓江游览改革的思路和创新胡爱民(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漓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漓江旅游取得了可喜成绩,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漓江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漓江旅游发展进入了“瓶颈”,开发无序、使用无偿问题愈演愈烈,漓江旅游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
目前,桂林正在加快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如何提高漓江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漓江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效应,提高漓江保护和开发管理水平,文章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通过实地走访漓江游船企业、旅行社、市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分析列举了漓江游览存在的六大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漓江游览、加强漓江资源整合与开发以及漓江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漓江;创新;游览;建议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7)02-0097-04漓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漓江自古就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游历或赋诗作画,并一直持续到近代,无数中外游客在漓江仙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
留下的文化遗产和自然山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世代相传。
漓江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景区之一,2010年8月漓江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世界十大水上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漓江旅游取得了可喜成绩,以漓江为主要吸引物和发展轴线的桂林旅游目的地已形成,但漓江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漓江旅游发展进入了“瓶颈”。
一方面,漓江近年来开发无序、使用无偿问题愈演愈烈。
非法航线、游船/排筏非法载客、低价竞争抢夺客源等现象屡禁不止,高峰时江上排筏达数千艘,不仅漓江旅游市场秩序被扰乱,游船安全受到威胁,游客权益得不到保障,仅2011年就发生排筏事故16起。
旅游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旅游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风景区已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旅游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少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行旅游风景区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有助于保护和修复风景区的环境,确保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其美丽的自然风光。
然而,在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下,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因此,通过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修复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概述:介绍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后续风险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2. 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建立适合其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3.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风险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包括对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和风险综合评价等方面的分析。
4. 风险管理对策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建议,旨在保护和修复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目标是:1. 系统了解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风险状况;2. 建立适合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3. 对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X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GIS技术,综合分析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风险状况。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风险状况,为保护和修复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前言
(一)选题的缘由和综述
1、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漓江科学化保护利用的问题一直是桂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对科学保护漓江作出重要批示以来,漓江科学化保护利用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更加突显。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景区是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分为桂林城区、漓江及遇龙河、灵渠三个部分,主体部分位于桂林至阳朔地域,以漓江及其两岸峰丛洼地、遇龙河及其周边峰林平原为主。
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1159.4平方公里,分核心景区、重点景区、一般景区、旅游服务区、控制协调区等五大功能区域,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景区规划总面积为303.2平方公里。
桂林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城市,漓江风景名胜区是桂林山水的集中代表,更是桂林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的具体体现,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关系到今后桂林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将漓江风景名胜区发展作为我市重大发展战略来实施,其目的是为严格保护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如何更好地实现漓江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桂林面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
漓江不仅是桂林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全人类的珍贵财产,因此我们采取各种坚决有力的措施保护漓江自然风貌。
长期以来,桂林市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充分考虑到桂林市总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存空间,妥善处理好漓江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关系,使漓江风景名胜区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持续性并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一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漓江风景名胜区面临的困境
漓江风景名胜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亦面临不少困境:漓江景区游客的数量有所下降,
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及破坏漓江景区景观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漓江景区无证经营的排筏、游船等交通运输工具扰乱景区旅游秩序;漓江景区两岸乱搭乱建、无证经营餐馆等非法违规建筑及经营行为让人触目惊心;漓江景区水生态及水域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3、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性质
漓江风景名胜区是指漓江干流最有特色经官方划定确认最有表现力和代表性的区域。
这一区域以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岩溶景观为基础,以奇山、秀水、田园、幽洞、美石为自然风景特色,以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丰富的山水文化为人文风景底蕴,以观光游览、文化休闲和科学研究等为主要功能展示,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和特别的保护利用价值。
漓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后统一改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二)研究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漓江的保护和利用已经引起很多人的重视,有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献很多,在各种期刊、报纸、科技成果、会议上均可见,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如何科学保护漓江和利用漓江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一、通过一些政策法规、法律条例的落实来保护漓江;二、如何科学开发利用漓江的经济价值,带动其在桂林旅游乃至广西旅游方面的价值研究;三、对漓江沿岸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等。
2、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作者研究的角度多是站在保护漓江的角度或者是站在利用漓江的角度,而从一个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者的角度去研究的则较少。
漓江风景名胜区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区它具有价值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因此不能只考虑经济价值或者只谈保护,而应该从开放旅游资源和保护漓江资源的角度去看待漓江。
这两者应该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漓江是桂林之魂,以漓江为代表的桂林山水是中国的旅游名片。
旅游风景区是一块兼具价值性和脆弱性的区域,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景区的全面有效保护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更好地实现漓江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桂林
面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
由于本人近年来一直从事漓江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熟知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希望在对现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以期对漓江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利用作出一些微薄的力量。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为使对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现状问题的分析和结论更全面而接近事实,本人将根据近年来在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工作的经验以及前人对漓江保护和开发的研究进行大量研读相结合,主要采取的是阅读文献法、综合分析法和实践探讨法等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在对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
从漓江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和保护双重的角度去寻找解决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