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的防御性机制及对认知的影响-论文

合集下载

依恋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依恋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依恋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早期儿童发展中与关爱者形成的情感连接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依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到父母关系、亲子互动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依恋模式。

一、依恋模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 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安全依恋是指儿童与父母(或主要照料者)之间建立的稳定、亲密的关系。

安全依恋的儿童通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信任、情感稳定和对外界的积极探索性行为。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安全依恋的个体更有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展现出较强的自尊和自信。

2. 不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常常试图避免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独立性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情感冷漠的特点。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全感,常常出现过度依赖和焦虑的情绪。

混合型依恋则是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结合。

研究发现,这些不安全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

二、培养健康的依恋模式1. 父母行为的培养父母的行为对于儿童依恋模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适度体贴和关心孩子的需求,建立起安全的情感连接。

父母的稳定性和情感支持也能够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依恋模式。

2. 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感也是依恋模式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个稳定、支持和爱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更容易形成安全依恋,而在不稳定或有暴力等不安全因素存在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则更可能形成不安全依恋。

3. 心理治疗的帮助对于成年人来说,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过去依恋模式所带来的困扰。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互动,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并通过建立安全的人际关系来改善心理健康。

总结起来,依恋模式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

安全依恋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不安全依恋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发展心理学123学前儿童依恋对后期行为发展的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123学前儿童依恋对后期行为发展的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123学前儿童依恋对后期行为发展的影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儿童的依恋。

儿童在早期与主要照料者的亲密关系中形成依恋,这对儿童的后期行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依恋对后期行为发展的影响,并提供有研究支持的例证。

首先,学前儿童的依恋安全性与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关系发展相关。

研究表明,与安全依恋的学前儿童相比,有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特征的儿童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如攻击、退缩和自卑感。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同伴的关系,导致孤立和交往困难。

相反,安全依恋的学前儿童在和同伴的互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行为,如共享、协作和友善。

研究还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更能适应学校环境,更容易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

其次,学前儿童的依恋安全性对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依恋安全的学前儿童在处理挫折和挑战时表现出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和攻击性的行为。

相比之下,有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特征的儿童更容易情绪失控,表现出攻击性和妨碍性行为。

这些情绪和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此外,学前儿童的依恋安全性与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学业表现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有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特征的儿童在认知任务上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如集中注意力、工作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些认知困难可能导致学前儿童在学习中落后,无法达到他们的潜力。

相反,依恋安全的学前儿童在认知任务中表现出更好的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学校成就。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依恋对后期行为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依恋安全的学前儿童更有可能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关系,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以及更好的认知和学业表现。

相比之下,有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特征的学前儿童可能面临社交问题、情绪问题和认知困难。

为了帮助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依恋安全性,提供支持和关怀,以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健康的行为和适应能力。

幸福爱情系列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全解析

幸福爱情系列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全解析

幸福爱情系列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全解析他怎么好几天都没跟我联系?会不会和别人好上了?我要不要给他发个微信?可是凭什么他就不能主动联系?要不我找他朋友问问?......”恋爱中的你遇到过类似状况吗?经常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正是焦虑倾向者的常见心理。

本文我们就了解一下亲密关系中的四种依恋风格,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以及每种风格的特点和调整方法是什么。

一、依恋类型依恋(attachment)这个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原本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1978年,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Avoidant)。

安全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是及时回应的话,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表现得更爱笑,不拘谨,容易交往。

面对新环境勇于探索,并会寻求养育者的支持。

焦虑-矛盾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是否回应是不确定的,婴儿会努力找寻,表现得更容易紧张和过度依赖。

面对新环境大哭大闹,不敢面对。

回避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不回应,态度冷漠,婴儿会陷入抑郁,表现得充满怀疑,无法信任他人。

害怕也不会向养育者求助或寻找安慰。

后来研究者发现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表现,且与幼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基本一致。

到1990 年,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在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

这四种依恋类型是根据两个维度的变化区分出来的。

一个维度是“回避”,一个维度是“焦虑”。

高回避者与人亲密时容易感到不安,低回避者与人亲密时感觉轻松。

高焦虑者害怕爱人不关注自己,或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离开,低焦虑者则不担心这些。

两个维度高低组合出来的四种依恋风格是:安全型(Secure)、痴迷型(Preoccupied)、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书感悟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书感悟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读书感悟一、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家庭系统排列理论,作为家庭治疗的经典理论之一,为我们理解家庭角色和互动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的行为和反应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紧密相连,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秩序。

在这个理论中,家庭被划分为四个基本维度: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以及兄弟姐妹关系。

每个维度都有其独特的权威和角色定位,而这些角色又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过程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但又有规律的家庭网络。

我特别注意到,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强调的是角色而非个人特质。

无论一个人的性格如何,他她在家庭中的角色都是固定的。

在亲子关系中,父亲可能被视为提供者,而母亲则被视为照顾者。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以往对家庭角色的认知,让我更加开放地看待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该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行为在家庭中会被视为“正常”,而在其他家庭中则可能被视为问题。

过于严厉或溺爱孩子的父母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正常,但在其他文化中却可能受到批评。

通过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系统运作机制,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家庭问题,并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来理解家庭关系和互动。

它不仅帮助我看到了家庭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每个成员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这个理论将继续引导我在家庭治疗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1.1 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依恋是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婴儿与父母之间最初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个体后续情感发展和家庭功能的影响。

根据系统理论,个体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这种依恋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稳定的人际关系。

如果儿童在早期经历的是不安全型依恋,他们可能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情感障碍和行为问题。

回避型依恋型人格

回避型依恋型人格

回避型依恋型人格1 、对亲密关系有着消极的态度,对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有着怀疑的态度。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也会像正常人一样喜欢上人,因为他们的天性是对亲密关系有所向往的,但是他们很少主动或者完全不会主动。

不管是在追求或者是确立关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你在主动,他们不相信长久的亲密关系能够存在,他们普遍认为爱恨短暂,很容易转瞬即逝。

2、渴望爱却又逃避爱,有很强的界限,很少人能够进入他们内心。

他们渴望爱情,却又害怕爱情。

太过热情只会让他们想要逃避。

他们自卑,善于伪装。

他们有自己的城堡,里面堆满了精美的瓷器。

他们把城堡的入口守得很好,路过的人路过都会称赞她的城堡。

她能与侃侃交谈,为人友善,总给人一种容易相处的感觉。

但是,他们内心的自尊心很低。

他们向往完美的自己,往往无法正视自己,把自己伪装起来。

当有人想进入她的城堡时,她充满了期待和焦虑。

她想把自己的宝贝分享给别人,又怕它对别人来说一文不值,但她自己就是把它当成宝贝。

避免I型依恋人格的人也是如此。

他们隐藏真实的自己,想让人们了解他们,又害怕他们了解自己后会讨厌真实的自己。

一直在矛盾中,挣扎着。

3、适合做普通朋友,一旦确定亲密关系,整个人就会开始疏离排斥。

回避型依恋很适合和他们做普通朋友。

他们不进心里的城堡也能和你相处的很好。

一旦他们从朋友进入了伴侣关系或者闺蜜基友的关系,刚开始还可以,大家都在互相适应。

她也很开心有这样一个可以关心爱护他们的人。

然而渐渐的,随着两人关系的亲密,他们开始有了回避的情绪。

他们渴望独立,想要独立,想要拥有自己的时间,想要自由。

他们会排斥亲密行为,甚至一起吃饭也会不舒服。

当你想接近他的时候,他们会想,你为什么不能独立?你没有想做的事吗?4、客观理性且“冷漠”,不喜甜言蜜语。

当你对他们说甜言蜜语时,他们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他们客观理性,甚至冷漠。

在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对爱情的负面感受。

人们普遍认为爱情是短暂的,容易转瞬即逝。

他们不是不喜欢你,而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中的控制问题

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中的控制问题

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中的控制问题在人际关系中,亲密关系是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和情感依赖的重要方式。

然而,有时候亲密关系中会出现一种消极而不健康的行为,即控制。

这种控制行为可能源于依恋模式的影响,对于关系的长期稳定性和幸福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模式与亲密关系中的控制问题,并提供一些改善控制行为的建议。

依恋模式是指个体在幼年时期形成的对待他人、处理情感和依赖关系的基本模式。

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理论,依恋模式可以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三种。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相信他人的可靠性和支持,他们对待亲密关系持积极态度,并倾向于建立互相支持的亲密关系。

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亟需他人的接纳和关注,他们容易出现焦虑和担心,以致对亲密关系产生过度依赖和控制行为。

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则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太过亲密的关系,对他人的接近持抵触态度。

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表现出控制的行为。

他们希望通过控制对方来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常常会适得其反。

控制不仅伤害了亲密关系的自由与平衡,也增加了双方的压力和矛盾。

被控制的一方可能感到被束缚和窒息,而控制者则可能变得疑神疑鬼、不信任对方,从而加深关系的紧张。

那么,在亲密关系中如何改善和化解控制问题呢?首先,双方应该增强沟通能力。

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和改善关系的关键。

双方应该诚实而尊重地表达彼此的需要、担忧和期望,并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沟通的过程本身可以增进理解和信任。

其次,双方需要建立独立自主的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而不是过度依赖对方。

双方可以共同商定关于时间、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方面的个人空间,以实现相对独立和自主。

第三,增强自我意识和自尊。

焦虑型依恋者往往基于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不确定感而试图通过控制他人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通过培养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尊,焦虑型依恋者可以减少对外界的依赖,降低对控制的需求。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

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依恋理论有时被称为依附理论,只是翻译的不同,有时候称之为依附,有时候称之为依恋。

我觉得依附要合适一些,特别当我们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探询成人的依附模式,反推其幼年亲子关系中的依附模式。

如通过面谈,或问卷。

背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尔照顾和保护。

鲍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

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

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间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结,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依恋模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

采用陌生情境测试法进行测验,对儿童的行为及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将儿童划分成四种依恋类型;并邀请母亲填写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

研究的问题行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化问题,包括攻击、破坏和过的反抗等;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问题,包括情感情绪上的害怕、过分依赖、烦躁不安等,性格方面表现出偏执和易发脾气,此外还有综合多动症和易冲动等。

结论发现,安型儿童在问题行为得分上均显著低于不安全儿童;回避型儿童在社会化问题行为得分上要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反抗型儿童在身心发展问题上要显著多于安全型儿童;而不论是社会化问题还是身心发展问题,混乱型儿童得分均较高。

1.1依恋模式1.1.1 依恋概念与理论依恋(attachment),在一般意义上来说,它是指一个个体对另一特定的个体所产生的持续性的情感上的联结[2]。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依恋中的个体特华为婴儿与其相应的抚养者(一般是母亲)之间存在着的特殊而相对强烈的情感上的一种关系1。

有研究表明,婴儿在6-7个月大小时,便会渐渐和其抚养者之间形成依恋关系,通常,24个月大小之前是这种关系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基于这种特殊的联结情感关系,婴儿碰到诸如遭遇陌生人、身处陌生环境等挫折时,便会通过趋近自己的依恋对象而寻找安定,若是强行分开,将导致分离焦虑的产生[2]。

对于婴儿的这种情感联接,弗洛伊德是最早进行关注的。

他以精神分析视角对婴儿进行观察,认为母亲这一抚养者在喂养婴儿时,其同婴儿相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婴儿依恋的性质,并且这种依恋,会对婴儿以后各种情感关系产生某种影响。

依恋概念最早是在1969年,由Bowlby提出的。

Bowbly认为,婴儿和某一对象之间的这种社会性的依恋情感联结关系,是在同婴儿有最密切关系的成人之间发生形成的,并且当同其母亲间建立这一特定社会性关系联结情感纽带时,依恋产生[1]。

面对喜欢的人就变得紧张笨拙?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面对喜欢的人就变得紧张笨拙?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面对喜欢的人就变得紧张笨拙?你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你带着有色的眼镜,打着层层的滤镜,看见了掉落在调色盘的自己,看似五彩斑斓,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也许你是在无意中回避了原色的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终究来源于真实的自己,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和人造的区别。

生活中你是不是这样的人?很难建立亲密关系,每当自己喜欢上一个人,总是会异常紧张和不安,所以总是似乎会对他特别冷淡,甚至通过远离他来回避自己的焦虑不安。

每当遇到喜欢的人,就会像被粘住了脚的蜘蛛一样,无法自如的做事情,会害怕在他面前表现不好,或者害怕跟他靠的太近,那种紧张和不安简直会让你脑袋空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因此,这时候,你会变的特别“老实”,无法自然的做自己,更不用说靠近他去表达好感。

你可以跟不喜欢的人游刃有余的交往,风度翩翩,甚至是魅力高手,但是一旦遇到你真正喜欢和心动的人,你清楚的觉得自己正变的笨拙不堪,你会表现的害羞甚至退缩,当然你还会假装自己冷漠,假装自己不喜欢她,以维持表面的镇定自若……相信在很多人的心里,接近自己喜欢的人并不是一件轻松和幸福的事,相反,似乎是一件害怕和非常紧张的事,甚至有时候,这种害怕和紧张的程度达到了让我们无法面对的程度,于是只能通过远离来缓解。

但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在建立亲密关系上存在某种障碍,甚至无法和人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心理学专用术语是“回避型依恋”。

那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是“回避型依恋”的人吗?01没有被爱过的人,遇见爱会恐慌不安靠近自己喜欢的人或东西是动物的天性,人也不例外,婴儿天生就会想靠近妈妈,需要妈妈,需要妈妈的爱和喜欢,关注和陪伴才能健康的活下来。

但倘若在抚养的过程中,妈妈经常对婴儿的需要不做反应,置若罔闻,或者表现出厌恶和不耐烦、不喜欢的情绪,那么,婴儿最初的原始母爱就没有得到被充分的满足,这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最初的心理安全感——认为自己足够好,值得无条件的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

浅析依恋类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浅析依恋类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浅析依恋类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作者:马道伟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2期摘要依恋是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强烈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

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矛盾型依恋三种类型。

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能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成功建立人际交往圈子,而具有非安全依恋性的个体在高校生活中往往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出现种种不适。

因此,学校教育中要引导教育这些非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清楚认知自身和他人的依恋类型,努力克服自身不足,换位思考,习得健全成熟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

关键词依恋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1 依恋及其类别在费洛伊德的著作中可以觅得最早对依恋的描述。

他认为个体早年在与人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及其经验方式常常会深远影响其成人后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事物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在个体童年早期的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最为重要,并且成为个体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型。

英国精神病学家J.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的概念。

特指婴儿与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

健康的依恋关系会给个体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体验,这奠定了其成年后人际交往关系的心理基调。

爱因斯沃斯等区分了三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回避型、安全型和矛盾型。

回避型,婴儿与其主要养育者很难建立亲密信赖的依恋关系,与其主要养育者之间关系淡漠,疏远。

母亲在与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影响不大。

安全型,婴儿与其主要养育者之间关系亲密,孩子在其中感受到安全、舒适与温暖,不担心被母亲抛弃,体验到母亲的责任与关怀,不管母亲在与不在身边。

安全型的婴儿因此一般比较快乐,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

矛盾型的婴儿与其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关系是焦虑矛盾反复纠结的,希望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亲近而又怕被其所抛弃,对其养育关系表现出不信任,因而不敢投入感情。

这些孩子惧怕陌生环境,一离开母亲就焦虑,大哭,别人很难让其安静下来。

上述这些关系类型一旦固定,会影响到其今后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

安全型的孩子,在于重要他人的交往中体验到爱与关怀,很容易将其迁移到今后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认为别人是可信赖的,对自己的充满信心,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易相处且信任对方。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广义上的依恋是指婴幼儿与养护者在感情上的纽带关系以及行为上的亲密寻求的结合[1]。

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在其经典的三部曲《依恋与失落》中,提出了依恋的生物学理论,阐明了亲密关系的焦虑缓冲功能和身体保护功能以及人际交往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源泉的重要意义[2]。

在鲍尔比理论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艾斯沃斯总结了依恋风格的研究界定了并验证了三种依恋关系的类型: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根据他们的研究,当婴儿能够获得依恋人物时,安全依恋型的个体能体验到亲密感、情绪和身体的安全型,能够与主要照顾者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在母亲离开时焦虑表现较少。

安全依恋促进个体形成整体的自我价值观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和矛盾型)会妨碍个体自我的发展,伤害儿童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给个体带来长期的消极心理后果[3][4]。

【关键词】依恋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依恋是婴幼儿与成人最早建立的关系之一,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好坏,依恋在儿童未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有影响,依恋还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同伴交往和人际关系。

一.依恋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的影响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

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

在艾斯沃斯的类型说之后,人们开始从多方面来研究依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依恋关系和情绪调节的关系,他们指出,依恋策略是个体情绪调节的指标,个体采取何种情绪调节策略受其依恋关系的影响。

在安全依恋感区域内的个体,策划年高位安全风格,个体焦虑和回避低,对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舒服;安全依恋的个体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会得到重要他人的积极反响,从而在压力面前会采取寻求他人支持的情绪调节策略或其他有建设意义的策略。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考点(题库版)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考点(题库版)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考点(题库版)1、名词解释逃避型依恋正确答案:回避型依恋是一种非安全型依恋,该类型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

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江南博哥)没有什么不同。

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2、填空题节制的美德包括三项品格优势()、()、()。

正确答案:自制;谨慎;谦虚3、判断题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可以调节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对4、多选能够引发沉浸体验的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A.活动具有挑战性且需要技能B.明确的目的与即时的反馈C.全神贯注与忘我D.时间的转换正确答案:A, B, C, D5、填空题自我效能机制在对()的自我调节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正确答案:情感状态6、判断题金钱对于幸福感的获得完全不重要。

正确答案:错7、判断题依照斯滕博格的三因素论,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因素互为依赖,激情为繁衍提供基本动力,亲密和承诺则为繁衍提供持续支持。

正确答案:对8、判断题Resilience指的是是心理复原力或韧性,它能使人更快的从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

正确答案:对9、填空题萨罗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的四因素模型中体现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的是()。

正确答案:情绪整合能力10、多选职业倦怠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A.身体抵抗力急速下降B.非人格化C.低个人成就感D.情绪衰竭正确答案:B, C, D11、单选下列哪一种人的幸福感体验与其他三种人不同?()A、善于捕捉生活美的人B、追求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人C、具有乐观人格的人D、合理运用情绪记忆、善待自己智力的人正确答案:B12、多选职业伦理教育目标从时间上可以分为()。

A.短期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中长期目标E.长期目标F.终极目标正确答案:A, B, C, E13、多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A、积极的情绪与体验B、积极的人格特质C、积极的社会制度D、积极的记忆正确答案:A, B, C14、判断题真诚尽力地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

趋近和回避动机的区分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

摘要趋近和回避是动机的两种最基本形式, 反映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核心机能。

回避动机保证了个体的生存, 趋近动机则促进个体的成长。

两类动机系统在前额叶皮层呈不对称偏侧化分布, 趋近动机与左侧额叶皮层激活相连, 回避动机与右侧额叶皮层激活相连。

Youngstorm 和Izard 等认为两类动机系统失调可能与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 如躁狂、抑郁、焦虑和儿童多动症等。

这一观点已得到一些相关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

建议未来研究关注趋近-回避动机区分与情绪和认知功能研究的融合, 进一步检验趋近-回避动机系统失调模型, 并加强趋近和回避动机系统的可塑性研究。

关键词趋近; 回避; 动机; 情绪; 前额叶皮层偏侧化1 引言动机心理学主要关注行为的能量与方向。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花费了大量精力探讨能够激活个体内在能量, 改变个体行为方向的因素。

在这些探讨中逐步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动机分类框架,主要包括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郭德俊, 2001)。

尽管这些动机类别具有不同的心理属性、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的作用效果, 但区分这些动机类别的主要依据是动机能量的来源。

除此之外, 在动机心理学中, 一直存在着另一种动机分类框架,这就是趋近动机(approach motivation)与回避动机(avoidance motivation)。

这种分类思想散布在弗洛伊德、勒温、赫尔、斯金纳等许多心理学家的观点中, 但长期缺乏专门而系统的阐述与研究。

近10 年来, 随着进化心理学的发展, 趋近和回避这种以行为和能量指向为划分依据的动机分类方法受到特别关注, 逐步成为动机研究的又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研究者不仅缜密地讨论了趋近和回避动机概念的区分, 还对该分类框架提供了许多神经心理学证据, 同时建立在该分类框架下的心理病理学探讨也日渐丰富。

一些研究考察了趋近或回避动机系统失调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抑郁、焦虑、多动症以及品行问题的关系, 对这些心理病理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思路和临床探索。

社交恐惧症和回避型人格障碍

社交恐惧症和回避型人格障碍

DSM-IV诊断标准
A.暴露在所害怕的社交情景时,持久而显着地害怕一种或 多种社交情景或进行某些活动的情景。此时要面对陌生人 或可能被他人审视。患者担心因自己的一些举动(或出现 的焦虑症状)而丢脸或难堪。
B.几乎必然引起焦虑反应,反应的形式可能是与该情景密 切相关的或在该情景时易引起的惊恐样发作。
情景治疗
➢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 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 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 ,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
催眠疗法
➢ 精神分析师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 眠的状态,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 暗示性语言,挖掘病人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 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发病的根源 ,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态度及接受 治疗的积极性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催眠 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 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 效果。
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0.4%-1.3%
发病情况
城市>农村
单身与离 异偏多
特征
行为退缩 心理自卑 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病因
自卑心理:
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 任和痛苦的感觉,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 陷(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 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F.18岁以下者.持续出现症状的时期应至少6个月。
G.害怕或回避不是由于物质(如,成瘾药物、处方药物)或 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也不能归因于其它精神障 碍(如,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怖,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怖、 分离性焦虑障碍、躯体变行障碍、全面发育障碍、分裂样 人格障碍)。

回避型应对策略_心理学_理论说明

回避型应对策略_心理学_理论说明

回避型应对策略心理学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回避型应对策略在心理学领域的理论说明。

回避型应对策略是指面对压力、挫折或困难时,个体选择通过逃避、回避问题来应对的一种方式。

尽管这种策略可能带来短期的缓解感,但长期而言,它往往无法解决问题,甚至可能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回避型应对策略的心理学背景、原因以及相关理论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回避型应对策略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分类。

接着,我们会进一步探讨回避型应对策略在心理学中的背景和原因,包括社会认知、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考量。

然后,我们会详细介绍几种心理学理论(如避免焦虑理论、反映性抑制理论和内外部控制信念理论),从理论层面上解释回避型应对策略的成因与作用机制。

最后,我们将分析回避型应对策略的影响和代价,并总结主要观点,同时探讨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综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回避型应对策略在心理学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探索其背后的心理学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个体采用回避型应对策略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和动机。

同时,我们将从积极与消极影响因素以及代价与后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加深我们对这种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最终,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回避型应对策略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展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2. 回避型应对策略2.1 定义和特点:回避型应对策略指的是在面对压力、困难或挫折时,个体倾向于回避问题而不是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应对方式。

其特点在于个体试图逃离或忽视困境,以减少焦虑和压力的感受。

2.2 应对方式分类:回避型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方式:a) 逃避:个体选择消极机制来规避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比如远离矛盾局面或责任、避免面对自己的情绪等。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

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

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

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

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

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

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

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

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

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从中转移注意。

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

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

04回避型依恋人格特征

04回避型依恋人格特征

详尽来说我会从 4 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第 1,回避型沉迷人格有什么特色表现?第 2,这种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第 3,若是你的关系对象是回避型沉迷人格的话,你应该要怎么跟他相处?第 4,若是你自己是回避型沉迷人格,你应该要怎么进行调整。

我们先来看第 1 局部,回避型沉迷人格有什么特色表现。

在正式讲解从前,可能有些人其实不知道沉迷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我先简单讲解一下,所谓沉迷,指的是婴儿和她的养育人之间,一般是父亲母亲,所形成的一种感情上的联系,这种联系模式形成了此后,会影响到婴儿长大此后的行为。

沉迷理论是在上个世纪50 年代,由精神解析學家約翰· 鮑比提出来的,约翰·鲍比发现,婴儿和养育人之间的沉迷模式分成了安全和不安全两种。

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回避型沉迷人格特质,就是本源于小时候的不安全沉迷模式。

一个回避型沉迷的孩子,在母亲或其他重要养育人和他分开的时候,其实不会有明显的情绪反响,不像有些孩子,一旦母亲走开就会哭个不停,回避型沉迷的孩子就不会抗议,也不会太多的去表达伤心或许忧愁,等到母亲回到孩子身边时,他也不会自觉地去追求亲近,而是连续保持自己和母亲之间的距离,大多数回避型沉迷的少儿对母亲和陌生人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也就是说母亲和陌生人在他们眼里,没有太多的差异,母亲在或许不在,关于他来讲都没有什么影响。

这个回避型沉迷的孩子慢慢长大,在没有更深刻的安全感建立的前提下,自但是然的就形成回避型沉迷人格。

回避型沉迷人格有这么几种典型表现。

第 1,这种人格的人,对待感情她们经常会感觉矛盾,既期望独立又期望沉迷,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假设即假设离,让人摸严禁。

他们一方面特别期望获得爱和回应,而且一旦坠入爱情之中,也会对他的另一半深深的沉醉,但是和其别人不一样的是,一旦自己追求的对象积极回应,向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觉排斥和不安,当关系过于亲近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是关系一旦确定,他们就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亲近的连接,比方会跟身边其他朋友或关系对象说:“我们的关系其实还没有那么认真〞;“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 ta 〞。

依恋型回避人格

依恋型回避人格

依恋型回避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是成人三大依恋类型之一,其他两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和焦虑矛盾型依恋(Anxious Preoccupied Attachment)。

在三种类型中,回避型依恋的人“槽点”最多,“杀伤力”最大,跟他们谈恋爱堪称“自虐”。

[一] 如何判断对方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回避型依恋人格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亲密恐惧(Fear of intimacy)。

回避型依恋人格渴望被爱,又拒绝被爱。

在刚接触时,甚至给人相反的感受,他们是那么的热情。

但一旦进入关系,会明显感觉到他们的疏离和冷淡,一点没有恋人间的亲密感。

你会觉得,怎么都走不进他们的心里去。

这是因为,回避型依恋人格对情感浓度的感知和我们不同。

我们觉得亲密度30%的情感,在高敏感的回避型心中可能已经高达90%了。

这让他们感到恐惧,从而想要逃开。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第二个特征是假性独立(Pseudo- independence)。

他们看似独立,且强调独立,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界限感。

但实际上不是他们真的不需要,而是他们压抑了自己对关系的需求。

这种营造出来的独立人设只是他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防御机制。

因为他们害怕真的亲密起来、产生依赖后,自己没有办法维持这段关系或者无法百分百保证对方会一直对自己好。

于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这样的伤害,不如就让自己相信“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喜欢孤独的感觉,我更适合一个人”。

亲密恐惧和假性独立的背后,其实都是自卑的人格和压抑的防御机制在作祟。

[二] 回避型依恋人格如何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早期形成母婴依恋时,遭受过父母的情感忽视。

婴幼儿因为弱小,天生对父母会产生依恋的需求。

当他们产生亲密的渴望时,如若父母给予积极的回应,那么,在孩子心中就会产生被爱的安全感,形成安全型依恋;相反,如若父母比较冷漠,拒绝回应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全和痛苦。

最新社会心理学+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最新社会心理学+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依恋是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于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

早期依恋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

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依恋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儿童在安全依恋的模式下健康成长。

本文对依恋的形成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依恋,依恋类型,影响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 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一)依恋的定义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他以该术语描述我们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系。

他认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陪伴者交往中往往感到愉悦,当他们感到压力或不确定时,陪伴者的出现是一种安慰。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

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或不信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尽管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对其产生了感情,但对婴儿来说,对另一个人形成真正的情感依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

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

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声音、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多年前,施卡福和埃莫森对一组刚出生的苏格兰婴儿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研究。

婴儿的母亲每个月都要接受一次访谈,访谈的目的是为了确定:(1)在7种情景中婴儿同亲密的陪伴者分离时的反应;(2)婴儿的分离反应是指向哪个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