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探析

合集下载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设计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旨在通过分解关系数据库的表,消除冗余数据以及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依赖、正则化和范式等。

函数依赖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属性对于另一个属性的依赖关系。

如果一个属性的值取决于另一个属性的值,我们说这两个属性之间存在函数依赖关系。

函数依赖又可以分为完全函数依赖和部分函数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是指一个属性对于关系中的任何一个候选键都是完全函数依赖的,而部分函数依赖是指一个属性对于关系中的某个候选键是部分函数依赖的。

基于函数依赖的概念,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提出了正则化的概念,旨在将关系数据库分解成更小的、更简单的关系,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

正则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范式来描述,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第一范式要求关系数据库中的所有属性都是原子的,即不可再分的。

第二范式要求关系中的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属性,而不是局部依赖于主属性。

第三范式要求关系中的每个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

通过数据库规范化,可以消除数据冗余,减少数据存储空间的使用,并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规范化还可以简化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过程,并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但是,过度规范化可能会导致查询变得复杂,影响查询性能。

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规范化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使用情况和查询优化的需求。

总之,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消除冗余数据、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正确应用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可以设计出高效、可扩展和易于维护的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与数据库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而关系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手段,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和可用性。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是指导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原则,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数据冗余、更新异常等问题,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是由一组二维表组成的,每张表都有一个唯一的表名,表中的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代表一个实体;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代表实体的一个特征。

通过在不同的表之间建立关联,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查询和操作。

那么,什么是规范化理论呢?规范化理论是一种用于设计关系数据库的方法和原则,其目的是通过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和优化,消除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规范化理论主要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第一范式要求表中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

例如,如果有一个“联系人信息”表,其中包含“地址”这个属性,如果地址又分为“省”“市”“区”“详细地址”等子属性,那么就不满足第一范式,需要将其拆分成多个属性。

第二范式要求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订单”表,主键是“订单号”,而“客户姓名”和“客户地址”等非主属性只依赖于“客户编号”,而不是“订单号”,那么就不满足第二范式,需要将其拆分成两个表,一个是“订单”表,一个是“客户”表。

第三范式要求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键。

比如说,有一个“员工”表,主键是“员工编号”,“部门名称”依赖于“部门编号”,而“部门编号”又依赖于“员工编号”,这就不满足第三范式,需要将“部门名称”这个属性移到“部门”表中。

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化设计,可以减少数据冗余,节省存储空间。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客户的信息在多个表中重复存储,不仅浪费空间,而且当客户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在多个地方进行更新,容易导致数据不一致。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数据一致性
规范化可以消除数据冗余,确保每个数据只在数据库中存储一次,从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第一范式 (1NF)
表结构
第一范式要求每个数据表都应具有原子性,即每 个表中的列不能再进一步分解。
主键
每个表必须具有一个唯一标识记录的主键,用于 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和关联性。
第二范式 (2NF)
1 函数依赖
数据表中出现函数依赖时,就需要进行第二范式的规范化。避免冗余数据。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规范化是设计关系数据库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能使数据存储结构更加合理、 高效。通过划分数据表,规范化能够消除数据冗余、提高数据一致性和查询 性能。
规范化定义
目的明确
规范化通过一定的规则将一个大的数据表拆分成多个小的数据表,以实现数据的高内聚和低 耦合。
数据准确性
规范化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因为数据被划分为更小的范围,每个数据表只存储特定类型的 数据。
3 学生管理系统
拆分学生、课程、成绩等信息,确保学生信息的一致性和教务管理的高效性。
规范化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局限性
规范化可能导致表结构复杂,加重查询和维护 的工作量。某些情况下,冗余数据可能是必要 的。
未Hale Waihona Puke 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平 衡数据一致性和查询性能,以及结合其他技术 实现更灵活的数据存储。
优点 数据一致性提高 数据冗余减少 数据更新更容易
缺点 可能会导致过度分解数据表,增加查询复杂性 可能引起频繁的表连接操作,影响查询性能 增加了设计和维护的复杂性
规范化的应用举例
1 在线购物系统
将用户、订单、商品等信息拆分为多个表,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查询效率。

浅析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浅析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现实世界随着时间的变化 , 不同时刻构成数据的关 系
世界 , 再将信息世界转化 为计算机世界?实现在信息管理 系统开发中所 需的数据 库呢?在把现实 世界抽象 为信息 世界的过 程中 , 实际上是抽象 出现实世界 中有应用价值 的 元素及其关联 , 在这一 描述与转换 过程 中, 一种 简单实 用 的方法是采用实体 一 联系模型分析方法( E—R分 析图 即 表示 法) 运用 E—R分 析工具 所形成 的分析结 果就 是 E ,
方 鹏
(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武 汉, 304) 4 07

[ 摘
要】 数据库分析设计是 数据库应用 系统开发过程 中最重要 的环 节, 数据库设计 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 个应 用 系统
的性 能, 本文围绕关 系数据库设计 中关系规范化 的理论与 实践 , 剖析 了范式规 范化 的一般原 理、 法与 步骤 , 方 以供数据 库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 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 这种理论就是 范式理论 , 这种技术就是为满足 决策 支持及特殊数据存储
式构架 , 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或实体特征的数字化模 拟和抽象 , 用以表示 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使
的需要而涉及 到的数据仓库技术 , 本文 主要针对范式规范
化 加 以阐 述 。
2 1 年 5月 01
湖北成人教育学 院学报
J un l fHu e d l E u ainI s tt o ra B iA ut d c t n tue o o i
Ma y,2 0 1 1
第1 7卷
第 3期
V0 .1 N O 3 1 7 .
浅 析 关 系数 据 库 的 规 范 化 设 计
间 的联系为 5 F N ?B N ?3 F N ?1 F 1 F的 N ?4 F C F N ?2 F N 。N 概念为 : 若有一个关系 R, 其所有 的属性 都 是基本 的原子

数据库原理第五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数据库原理第五章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在以上三个关系模式中,实现了信息的某种程度的 分离: T中存储教师基本信息,与所选课程及系主任无关; D中存储系的有关信息,与教师无关; TC中存储教师讲授课程的信息,而与教师及系的信 息无关。
12
模式分解是关系规范化的 主要方法(二)
与TDC相比,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后,数据的冗余度明显 降低。 当新插入一个系时,只要在关系D中添加一条记录。 当某个教师尚未讲课,只要在关系T中添加一条教师记录, 而与TC授课关系无关,这就避免了插入异常。 当某个系的教师不再讲课时,只需在TC中删除该教师的 全部授课记录,而关系D中有关该系的信息仍然保留,从 而不会引起删除异常。 同时,由于数据冗余度的降低,数据没有重复存储,也不 会引起更新异常。
24
2.2 完全函数依赖和部分函数依赖
例如:学生成绩表中
姓名 王一 王二 王三 王一
学号 1 2 3 4
年龄 16 15 16 16
籍贯 河北 山东 北京 天津
姓名不能推出年龄,学号也不能推出年龄,但是 姓名 + 学号能推出年龄,故完全依赖;
学号能直接推出籍贯,故是部分依赖
25
2.3 传递函数依赖
当关系中的元组增加、删除或更新后都不能被破 坏这种函数依赖。因此,必须根据语义来确定属 性之间的函数依赖,而不能单凭某一时刻关系中 的实际数据值来判断。
20
函数依赖的定义和性质(六)
函数依赖可以保证关系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设R(X,Y,Z),X,Y,Z为不相交的属性集合,如果X Y或X Z,则有R(X,Y,Z)=R[X,Y]*R[X,Z],其中,R[X,Y]表示关 系R在属性(X,Y)上的投影,即 R等于其投影在X上的自然连 接,这样便保证了关系R分解后不会丢失原有的信息,称为 关系分解的无损连接性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它以表格的形式存储和组织数据。

在设计和组织关系数据库时,规范化是一项关键任务。

规范化是一种数据组织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消除冗余和不一致性,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灵活性。

本文将探讨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的重要性,以及规范化的常用规则和技巧。

1. 规范化的重要性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对于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规范化的重要性:1.1 数据一致性:规范化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确保每个数据片段只有一次出现在数据库中。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冲突和不一致性,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1.2 数据完整性:规范化可以帮助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通过将数据分解为更小的表,并通过外键和主键建立关系,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3 性能提升:规范化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通过减少数据冗余,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并提高查询和更新的速度。

2. 规范化的规则和技巧规范化涉及到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下是规范化的常用规则和技巧:2.1 第一范式(1NF):确保表中的每个列都是原子的,即不可分解的。

每个列都应该只包含一个数据值,不允许有重复的列。

2.2 第二范式(2NF):确保每个表中的非主键列只与主键有关,而不是与其他非主键列有关。

这样可以消除非主键列之间的数据冗余。

2.3 第三范式(3NF):确保每个表中的非主键列只与主键有关,而不是与其他非主键列有关。

如果有一个非主键列与其他非主键列有关,应该将其移动到另一个表中。

2.4 层次化范式:将数据分解为多个逻辑层次上的表。

每个表都应该表示一个单独的实体或关系,避免表中信息的重复和冗余。

2.5 使用外键关系:通过外键约束来建立关系数据库中不同表之间的连接。

外键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还能提高查询性能。

2.6 避免主键冲突:在为表选择主键时,应确保每个记录都可以唯一地识别。

避免使用自然主键(如姓名、电话号码等),而是使用带有唯一性约束的人工主键。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

关系数据库作为一种常用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而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则是确保数据库设计质量的关键步骤。

那么,什么是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方法,对数据库中的表、字段、关系等进行优化,以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

为什么要进行规范化设计呢?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数据库设计不合理,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比如说,一个员工信息表中,既包含了员工的基本信息,又包含了员工的工作经历、薪资等详细信息。

这样的设计就会导致数据冗余,因为同一个员工的基本信息可能会在多条记录中重复出现。

这不仅浪费了存储空间,还容易在数据更新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修改一个员工的基本信息时,如果不小心只修改了其中的一部分记录,就会导致数据的混乱。

规范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消除数据冗余。

通过将相关的数据分离到不同的表中,并通过适当的关系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地减少冗余。

例如,将员工的基本信息放在一个表中,工作经历放在另一个表中,通过员工编号进行关联。

另一个重要原则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比如,在一个订单表中,订单的总金额应该等于订单中各个商品的金额之和。

如果数据库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计算总金额时出现错误,从而影响业务的准确性。

规范化设计还可以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

合理的表结构和关系可以使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更加高效。

比如,如果一个表中的字段过多,会导致数据存储和检索的效率降低。

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中,通常会提到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

比如说,一个“地址”字段不能同时包含省、市、区等信息,而应该将它们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字段中。

第二范式要求数据表中的非主键字段完全依赖于主键。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一个关系数据库模式由一组关系模式组成,一个关系模式由一组属性名组成。

关系数据库设计,就是如何把已给定的相互关联的一组属性名分组,并把每一组属性名组成关系的问题。

然而,属性的分组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分组对应着不同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它们的效率往往相差很远。

为了使数据库设计合理可靠,简单实用,长期以来,形成了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理论——规范化理论。

4.1 关系规范化的作用规范化,就是用形式更为简洁,结构更加规范的关系模式取代原有关系模式的过程。

如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的数据存放在一个表里,就会出现下列三个问题: 数据冗余度大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所谓数据冗余,就是相同数据在数据库中多次重复存放的现象。

数据冗余不仅会浪费存储空间,而且可能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插入异常是指,当在不规范的数据表中插入数据时,由于实体完整性约束要求主码不能为空的限制,而使有用数据无法插入的情况。

删除异常是指,当不规范的数据表中某条需要删除的元组中包含有一部分有用数据时,就会出现删除困难。

(以P98工资表为例)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将不规范的关系分解成为多个关系,使得每个关系中只包含一个实体的数据。

(讲例子解)当然,改进后的关系模式也存在另一问题,当查询职工工资时需要将两个关系连接后方能查询,而关系连接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那么,什么样的关系需要分解?分解关系模式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分解完后能否完全消除上述三个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理论指导。

下面,将加以讨论:4.2 函数依赖实体间的联系有两类:一类是实体与实体之间联系;另一类是实体内部各属性间的联系。

数据库建模一章中讨论的是前一类,在这里我们将学习第二类。

和第一类一样,实体内部各属性间的联系也分为1:1、1:n和m:n三类:例:职工(职工号,姓名,身份证号码,职称,部门)1、一对一关系(1:1)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

如果对于X中的任一具体值,Y中至多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反之,对于Y中的任一具体值,X中也至多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则称X、Y两属性间是一对一关系。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的管理和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关系数据库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其规范化理论是确保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石。

那么,什么是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呢?简单来说,它是一套用于设计关系数据库的原则和方法,旨在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性,并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存储效率。

让我们先从数据冗余这个问题说起。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数据库中,相同的信息被多次重复存储,这不仅会浪费存储空间,还可能导致数据更新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说,在一个学生管理系统中,如果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在多个表中都有重复记录,当需要修改某个学生的信息时,就很容易出现有的地方改了,有的地方没改的混乱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范化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范式,从第一范式(1NF)到第五范式(5NF),逐步提高数据库设计的质量。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都应该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地址”字段,包含了“省份、城市、区县、街道”等信息,这就不符合 1NF,应该将其拆分成多个字段,分别存储每个具体的部分。

第二范式则是在满足 1NF 的基础上,要求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比如说,在一个订单表中,如果“订单号”是主键,而“商品名称”和“商品价格”等信息不完全依赖于“订单号”,而是还依赖于“商品编号”,那么就不符合 2NF,可能会导致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

第三范式进一步要求非主属性之间不存在传递依赖于主键的关系。

比如,在一个员工表中,如果“员工编号”是主键,“部门编号”依赖于“员工编号”,而“部门地址”又依赖于“部门编号”,这就存在传递依赖,不符合 3NF。

随着数据库设计的复杂度增加,还有更高阶的范式,如巴斯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达到第三范式就能够满足大多数的需求。

规范化理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帮助设计者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一致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 规范化理论的定义规范化理论是指数据库设计中的一种规范,它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来组织和管理数据,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合理、规范,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准确性。

规范化理论主要依赖于关系数据库模型,通常包括一到六个不同的规范形式,通过对数据表的设计和优化,来消除数据冗余以及提高数据完整性。

2.1 减少数据冗余规范化理论能够帮助设计者通过数据表的分解和组合,来减少数据的冗余。

数据冗余是数据库设计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它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和重复,增加了数据的存储成本和维护难度。

通过规范化的过程,设计者能够将重复的数据分解到多个数据表中,通过外键和关联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关联,减少了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效率。

2.2 提高数据一致性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规范化理论的应用,设计者能够将数据表分解成更小的单元,每个数据表都包含一类相关的数据,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了由于修改数据时出现的更新异常和插入异常。

规范化的数据表结构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3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3. 总结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帮助设计者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消除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需要充分理解和应用规范化理论,通过规范化的过程来合理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确保数据的高效存储和高质量使用。

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灵活运用规范化理论,在减少数据冗余的保证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第一范式的原则和规则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属性都是原子性的,不可再分解,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第二范式的原则和规则第二范式要数据库表中的非主键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了数据冗 余和更新异常。
第三范式的原则和规则
第三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非主键属性不应相互依赖,消除了数据冗余和传递依赖。
逆范式的概念和应用
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本部分介绍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理论,包括规范化理论的定义和关系数据 库的基本概念。
规范化理论的定义
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的基本原则,用于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数据存 储和操作的效率。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是按照关系模型组织的数据集合,具有集合、表、行和列等基本概念。
逆范式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有意将数据冗余存储在数据库中,以提高查询性 能。
规范化理论的优缺点
规范化理论的优点是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减少了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缺点是增加了数据库的复杂 性和查询的复杂度。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用于设计关系型数据库的方法
和标准。

它的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系统的
性能和可维护性。

以下是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的简要分析:
1. 减少数据冗余
规范化理论最主要的贡献是减少数据冗余。

在传统的数据库设计中,通常使用冗余数
据来避免多表联接的复杂性。

然而,这种做法导致数据不一致和重复存储,如果一个数据
项有多个表示,就会导致数据更新时出现问题。

规范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数据分解成
更小的独立部分,避免数据重复出现,从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 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规范化理论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在规范化数据库中,数据被分成若干个表,每个表只包含特定数据项,这使得数据库的查
询和操作更加简单有效。

同时,规范化数据表中的数据也更容易更新和管理,从而提高数
据库的可维护性。

4. 预防数据插入、更新和删除异常
规范化理论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预防数据插入、更新和删除异常。

在非规范化数据库中,数据冗余会导致在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时出现异常。

例如,在非规范化表中,一个
客户名因为插入了多次而出现歧义,导致数据库试图插入相同的数据项。

规范化理论可以
避免这些异常,从而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和有效性。

浅谈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浅谈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浅谈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摘要: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是一种优化数据库结构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介绍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规范化设计。

关键词: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数据冗余、数据一致性、数据完整性、可维护性正文:1.引言关系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管理工具。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优良的关系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然而,由于错误的设计或不恰当的数据管理,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和数据完整性等问题往往会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应运而生。

2.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2.1 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是一种优化数据库结构的方法,它通过排除重复数据、规范数据结构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优良、可靠和容易维护的数据库系统。

通常,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分为三个级别: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2.2 规范化设计步骤(1)识别并定义关系。

(2)分析关系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

(3)将非主属性分解到不同的关系中。

(4)将所有的关系转化为第三范式。

2.3 规范化设计方法(1)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是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它要求关系中的每个属性必须是原子的,即不可再分的。

(2)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要求将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关系的主键,而不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3)第三范式(3NF)第三范式要求所有非主属性都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

如果存在传递依赖,必须将非主属性分解到单独的关系中。

3.例子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个学生-课程关系表,其主键为学生ID和课程ID,包含学生的姓名、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和成绩。

对该表进行规范化设计。

(1)识别并定义关系:学生-课程关系表。

(2)分析关系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学生ID和课程ID确定姓名,课程ID确定课程名称和教师姓名,学生ID和课程ID 确定成绩。

浅析关系数据库规范化与数据库设计

浅析关系数据库规范化与数据库设计

浅析关系数据库规范化与数据库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而关系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主要手段,其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数据的质量、可用性以及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对关系数据库规范化与数据库设计进行浅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关键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关系数据库规范化。

简单来说,规范化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方法,对数据库中的表结构进行优化,以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性和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规范化的过程通常分为多个级别,从最初的第一范式(1NF)到更高的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甚至还有更高级的范式,如巴斯科德范式(BCNF)和第四范式(4NF)等。

第一范式要求表中的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

例如,如果有一个“地址”字段,包含了“省份”“城市”“街道”等信息,就不符合第一范式,应该将其拆分成多个字段。

这样做可以避免数据的混乱和不一致。

第二范式则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要求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

比如,在一个订单表中,如果“订单详情”部分既依赖于订单号,又依赖于产品号,就可能存在部分依赖,不符合第二范式,需要进行拆分。

第三范式进一步要求非主属性之间不存在传递依赖。

例如,如果“员工姓名”依赖于“员工编号”,而“部门名称”又依赖于“员工编号”,通过“员工编号”间接依赖于“员工姓名”,就违反了第三范式,需要将表进行适当的调整。

规范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它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存储,节省存储空间,同时降低数据更新时的复杂性,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但过度规范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查询数据时可能需要连接多个表,增加了查询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开销。

接下来,我们谈谈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需要与相关的业务人员和用户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和数据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论述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论述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论述导言在规范化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优化为标准化的关系模式,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原则和方法。

1. 规范化基础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基于关系代数和关系理论,旨在消除数据冗余和数据更新异常,同时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规范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每个属性都应该是原子的,每个属性值都应该与其所在实体的其他属性值相对应,每个关系中应该存在一个主键唯一标识元组等。

2. 规范化级别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通常分为一至六个规范化级别。

2.1 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要求关系表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即每个属性值都是原子值。

2.2 第二范式(2NF)第二范式要求关系表的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即没有部分依赖。

2.3 第三范式(3NF)第三范式要求关系表的所有非主属性既不传递依赖于主键,也不部分依赖于主键,即没有传递依赖。

2.4 巴斯-克特规范化(BCNF)巴斯-克特规范化是第三范式的扩展,要求关系表的每个决定因子都是候选键。

2.5 第四范式(4NF)第四范式要求关系表中的多值依赖关系建立在候选键之上,即没有多值依赖。

2.6 第五范式(5NF)第五范式要求关系表中的每个非平凡函数依赖都是自然连接无损连接的。

3. 规范化设计的步骤规范化设计的步骤包括:识别实体和属性、确定函数依赖关系、逐级分解关系、消除冗余关系、确定候选键和主键等。

3.1 识别实体和属性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实体及其属性。

一个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可区分的事物,属性是实体的特征。

3.2 确定函数依赖关系在确定关系表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时,需要找出各属性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

函数依赖表示一个属性的值依赖于其他属性的值。

3.3 逐级分解关系根据函数依赖关系,我们可以将关系表逐级分解为满足不同范式要求的关系表。

3.4 消除冗余关系在逐级分解关系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冗余关系。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确保每个列的值都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
第二范式
确保每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非主键列之间的传递依赖。
第三范式
确保每个列只与键直接相关,消除非键列之间的传递依赖。
规范化设计的优点
1 数据一致性
通过消除数据冗余和重 复,确保数据库中的数 据一致性。
2 查询效率
通过优化数据结构,提 高查询性能,减少数据 操作的时间。
3 存储优化
通过合理的数据分解和 组织,减少数据存储空 间的占用。
规范化设计的挑战
复杂性
规范化设计需要考虑多个表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
性能折衷
规范化设计可能导致性能折衷,某些查询可能需要多个表的连接操作。
更新操作
规范化设计可能导致更新操作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涉及多个表的更新操作时。
最佳实践和常见错误
最佳实践
• 了解业务需求和数据关系 • 谨慎添加冗余数据 • 使用正确的数据类型和约束
常见错误
• 拆分过分,导致过多的连接操作 • 忽略实际查询需求,导致性能问题 • 不正确地处理关联关系,导致数据不一致
总结和重点
1 规范化设计是优化关系数据库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构的重要技术
3 规范化设计有优点和挑战,需要
权衡设计决策
2 三个范式规则用于确保数据的一
致性和查询效率
4 遵循最佳实践并避免常见错误是
实现成功的关键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的目标是优化数据库结 构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规范化设计的概念和目的
规范化设计是一种组织和优化数据库结构的过程,通过将数据分解成更小的关系表,消除数据冗余和不 一致,以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摘要】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规范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等。

其次阐述了规范化理论的原则,包括消除数据冗余、减少数据更新异常等。

然后分析了规范化理论的优点,如提高数据存储效率、确保数据一致性等。

接着探讨了规范化理论的局限性,如可能导致查询性能下降、难以维护等问题。

详细阐述了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规范化设计对数据库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数据库结构的合理性和性能。

【关键词】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重要性、基本概念、原则、优点、局限性、应用、总结1. 引言1.1 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性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规范化理论即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产生的。

通过规范化,我们可以避免数据的冗余、插入异常、更新异常和删除异常,使得数据库的结构更加简洁和高效。

规范化理论的基本概念是通过将数据分解为多个表,消除数据之间的冗余,从而减少数据存储空间,并确保每个数据项只在数据库中存储一次。

规范化理论的原则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等,它们规定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格式和关系之间的联系,确保数据库的设计具有高度的逻辑结构。

规范化理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

规范化理论也存在局限性,如可能导致查询时需要进行多次关联操作,降低查询性能。

在数据库设计中,合理应用规范化理论可以使得数据库系统更加健壮和可靠。

通过将数据分解为多个表,并保持表之间的关联性,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规范化还可以减少数据存储空间的浪费,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是确保数据库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的基石。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理论详解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理论详解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理论详解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库系统之前,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化理论。

一、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1. 实体和属性的识别:对于需要存储的数据,首先需要识别出实体和属性。

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一个独立存在的对象或概念,而属性是描述实体的特征。

2. 数据库关系的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中,必须明确定义实体之间的关系。

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

3. 数据冗余的最小化:冗余指的是在数据库中存在相同数据的情况。

冗余数据的存在会降低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冗余数据的出现。

4. 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的完整性:设计时应考虑如何保证对数据库进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时的数据完整性。

例如,可以使用约束、触发器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有效性验证。

5. 数据库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设计的数据库应具备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和数据增长。

二、规范化理论的详解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旨在优化数据库的结构,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下面是规范化的几个重要级别:1. 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中的每个列都是原子的,即不可再分解的。

这意味着每个列中不能嵌套其他表或多个值。

2. 第二范式(2NF):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第二范式要求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列完全依赖于主键列。

如果某一列只与主键的一部分相关,则应将其分离为一个独立的表。

3. 第三范式(3NF):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第三范式要求表中的每列只依赖于主键,而不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列。

如果存在非主键列之间的依赖关系,应将其拆分为多个表。

4. 巴斯-科德范式(BCNF):巴斯-科德范式是在满足第三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拆分数据库表,以消除非键的依赖关系。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据库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

在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理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旨在消除数据存储中的冗余,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规范化理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效率上,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数据库设计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通过规范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数据结构,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从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以及BC范式等方面,分析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性。

还将探讨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性能优化中的作用,以及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实际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基础理论,从而提高数据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1.2 规范化理论概述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而提出的一种设计原则。

规范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将数据分解成若干个关联度更高的表,以便减少数据冗余和降低数据的存储空间。

通过规范化,可以避免数据的部分更新导致不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理论分为不同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范式等。

每个范式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要求,用于确保数据库表中数据的组织结构合理且高效。

规范化理论在数据库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还可以减少数据错误和冗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规范化理论的应用,以确保数据库系统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 正文2.1 第一范式的重要性第一范式是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其重要性在于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都是原子性的,不可再分。

这种原子性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避免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的问题。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技术的原理与实践数据库设计是构建和组织数据库的过程,它不仅要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还要确保数据库能够高效地检索和处理数据。

规范化技术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通过分解关系表,消除数据冗余和数据依赖,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数据完整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首先,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

关系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理论的数据模型,它使用关系表来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

关系表由多个属性组成,而属性则描述实体的特征。

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分析业务需求,识别关键实体及其属性,并构建关系模型。

规范化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算法来分解关系表,消除数据冗余和数据依赖,提高查询效率和数据完整性。

规范化的目标是将关系表设计成符合3NF(第三范式)的形式,使得每个关系表都只包含不可再分的数据。

规范化技术的实践过程涉及到多个规范化形式,主要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和BCNF(巴斯-科德范式)。

在进行规范化过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规范化形式。

首先,第一范式要求每个关系表的属性都是原子的,即属性不可再分。

例如,在一个商品表中,每个属性应该只描述一个特定的商品信息,而不能包含多个信息。

如果存在一个属性包含了多个商品信息,就需要对该属性进行拆分,以满足第一范式的要求。

接着,第二范式要求每个非码属性完全依赖于整个候选码,而不是依赖于码的一部分。

候选码是能唯一标识关系表中每一条记录的属性集合。

例如,如果在一个订单表中,某个属性仅依赖于订单ID而不依赖于订单中的其他商品ID,则需要将该属性拆分成一个单独的关系表,以保证第二范式的要求。

然后,第三范式要求每个非键属性都不依赖于其他非键属性。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属性能够通过其他属性的组合来推导出来,那么该属性应该被移动到一个单独的关系表中。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

最后,BCNF是在第三范式的基础上引入的一种更高级的规范化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武 警 学 院 学 报Dec.2007第23卷第12期JO U RN A L O F CH IN ESE P EO PL E S A RM ED P OL ICE FOR CE A CA DEM YVo l.23No.12收稿日期:2007-06-28作者简介:贾玲(1976 ),女,河北文安人,讲师。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探析贾 玲(武警学院基础部,河北廊坊 065000)摘 要: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继需求分析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重点难点就是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必须深入透彻的理解规范化理论,才能设计出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库。

根据数据库设计理论和应用要求,通过通俗易懂的实例详尽地说明了1NF 、2NF 、3N F 和BCN F 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对于数据库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范式;1N F;2N F;3N F;BCN F中图分类号:T P311.1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077(2007)12-0087-03一、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规范化理论就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关系进行优化,将一个初始的、不太合理的关系模型转化为一个高级的、合理的关系模型。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合理的分解关系模式来消除其中不合适的数据依赖,以减少冗余数据,提供有效的数据检索方法,避免不合理的插入、删除、修改等数据操作,保持数据的一致性[1]。

在关系数据库中,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第一范式,这样的关系模式就是合法的、允许的。

但是人们发现有些关系模式存在插入、删除异常、修改复杂、数据冗余等毛病,解决的办法就是对关系进行规范化。

规范化的过程就是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

从理论上讲,范式越高,规范化的程度就越高,但也不是范式越高就越好,要根据应用场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范式低了,数据冗余严重,范式高了,影响系统速度。

对于一般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只要将数据表规范到BCNF 的标准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二、第一范式(1NF)第一范式形式指在一个关系(二维表)中,各属性(字段)均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即是一个规则的二维表。

1NF 是关系的基本性质,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第一范式。

比如表1表示的关系不满足第一范式,将重复项表头去掉,分解为表2,就满足第一范式。

表1 不满足第一范式的表学生基本信息课程及成绩学号姓名学员队队长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期末成绩01张一工程一队李然数学高丽8702张二工程一队李然数学高丽6604张四边防三队刘贺数学高阳6903张三工程二队王燃计算机李可7801张一工程一队李然计算机李可9002张二工程一队李然英语李杰88表2 满足第一范式的表学号姓名学员队队长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期末成绩01张一工程一队李然数学高丽8702张二工程一队李然数学高丽6687武警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总第138期) 基础研究04张四边防三队刘贺数学高阳6903张三工程二队王燃计算机李可7801张一工程一队李然计算机李可9002张二工程一队李然英语李杰88可以看出,表2符合第一范式,但还有很多缺点:(1)数据冗余太大。

每当有学生选一门课程时,该学生及学员队信息都会重复出现一次,其实这些信息只出现一次就够了。

(2)数据更新麻烦。

由于数据重复存储,在更新时可能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质量。

若工程一队队长调换成李季,则所有关于工程一队的记录都要修改,加大了工作量,还有可能发生遗漏,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3)插入异常。

表2的主键是学号和课程名称,因为主键字段不允许为空,所以新入学的同学因为还没有选修任何一门课程而无法录入到该表中。

(4)删除异常。

若工程一队学生毕业,将学生记录删除,则连同工程一队队长的信息一起删除,引起信息丢失。

三、第二范式(2NF)第二规范化形式是指如果在一个满足1NF的关系中,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候选关键字,即,如果给定一个关键字,则可以在这个数据表中唯一确定一条记录。

分析上面的例子,该关系的关键字为学号和课程名称,(学号,课程名称)一起函数决定任课教师和期末成绩,(学号,课程名称)也函数决定姓名,学员队和队长。

但实际上只要学号就能函数决定姓名,学员队和队长。

所以说任课教师和期末成绩完全函数依赖于学号和课程名称,姓名,学员队和队长部分函数依赖于学号,课程名称。

根据以上分析对表2进行无损分解为表3和表4。

表3 分解一学号姓名学员队队长01张一工程一队李然02张二工程一队李然04张四边防三队刘贺03张三工程二队王燃表4 分解二学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期末成绩01数学高丽8702数学高丽6604数学高阳6903计算机李可7801计算机李可9002英语李杰88我们可以看出,表3和表4所有非关键字都完全依赖于候选关键字,但是表3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数据冗余大。

学员队队长的姓名会随学生个数重复若干次;数据更新麻烦。

若工程一队更换队长,则必须更改表3中所有工程一队每个学员的纪录,如果有遗漏,还会造成数据不一致;插入异常。

若新成立一个队,在没有招生之前就无法输入学员队及队长信息;删除异常。

如果张三退学,将张三的记录删除,则连同学员队长的信息一起删除,引起信息丢失。

四、第三范式(3NF)对于那些满足2NF的关系,所有非关键字都不传递依赖于候选关键字,则称这个关系满足第三规范化形式[2]。

从表3可以看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就是存在传递依赖:队长通过学员队依赖于学号。

消除表中传递依赖的方法,仍然是将表进行无损分解,将传递依赖单独建立一张二维表,得到表5和表6。

表5 分解三学号姓名学员队01张一工程一队02张二工程一队04张四边防三队03张三工程二队表6 分解四学员队队长工程一队李然工程二队王燃边防三队刘贺分析表4,虽然满足第三范式,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数据冗余大。

高丽任数学教师,她的信息会随其所教学生的数目重复若干次。

(2)数据更新麻烦。

若将计算机课的任课教师李可更换为李政,则所有李可教的学生的记录都要更新,若漏改一处就会造成数据不一致。

(3)插入异常。

如果新来一个英语老师,会因为没有学生选课而不能插入其信息。

(4)删除异常。

若删除04号的数学成绩,则连同任课教师的信息一同删除,会造成信息丢失。

88贾 玲: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探析五、BCNF范式若关系模式中,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含候选关键字,则称该关系满足BCN F范式。

具体来讲就是一个满足BCNF的关系模式有:(1)所有非主属性对每一个候选关键字都是完全函数依赖。

(2)所有的主属性对每一个不包含它的候选关键字,也是完全函数依赖。

(3)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候选关键字的任何一组属性[3]。

表4中,任课教师函数决定课程名称,而任课教师是非关键字,不符合第3条,所以还应对表4进行无损分解,得到表7和表8。

表7 分解五学号课程名称期末成绩01数学8702数学6604数学6903计算机7801计算机9002英语88表8 分解六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数学高丽数学高阳计算机李可英语李杰六、结论一个关系模式经过规范化,如果都属于BCNF 范式,那么在函数依赖的范畴内,它已实现了彻底的分离,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能满足一般程序设计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要求所有关系都达到BCNF范式不可。

有时,适当保留部分冗余可能更方便数据查询,尤其对于那些更新频度不高,查询频度较高的数据库系统更是如此[3]。

参考文献:[1]崔永君,吴辰文.用实例讲解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J].甘肃科技,2007,(1).[2]叶忠杰.数据库设计范式及应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3]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rimary Analyses on the Relational Database Normalization TheoryJIA Ling(Basic Courses Teaching Dep artment,The Armed Police Academy,Langf ang,H ebei Province 065000,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of database str ucture is a mo stly research topic of a database application field,w 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segm ent after r equirement analyses.T he relational database normalization the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 ntents of database design,Which w e m ust prehend thoro ug hly that w e can design a hig h quality database.Accor ding to the database theory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the paper illu-m inates the operation steps and w ays of database desig n with1NF2NF3NF and BCNF in a simple and un-der standable w ay.It is an impo rtant g uidance to design a database.Key words:the relational database normalization theor y;no rmal form;1NF;2NF;3NF;BCNF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