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火成岩油藏剩余油开发特点及开采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是指地下含有石油的岩石层,它是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目标。

油藏地质特征是指油藏在地质构造、地层分布、油气成藏条件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对于科学地评价油藏,制定合理的开发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质构造对于油藏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在构造活跃区域,构造变形可以形成大型断层、褶皱和逆断层等构造,形成相应的储层和裂缝网络,为油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

因此,将构造特征纳入考虑可以帮助确定勘探方向。

其次,地层分布对于油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在油气特征相对均一的地区,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沉积层或记录层,确定储集层的位置和分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在油气特征分布较为复杂的地区,需要进行系统化综合分析,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等方法以寻找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和追求油气标准层的扩展。

第三,油气成藏条件也是油藏地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沉积环境、油源岩、过渡体、漂移体等因素有关。

合理评价油源岩,并了解中-低成熟度数油气的形成条件,对于掌握油藏地质特征和规律非常重要。

在开发油藏时,考虑油藏地质特征是制定合理开发对策的基础。

首先,要结合油藏特征,采取合理的勘探工作方法,发现和评价更多的油气储量。

其次,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制定合理的采油方案,包括人工注水、自然生产和增压开采等手段,以提高采收率和油气排水效果。

此外,还需要重视环保问题,尽可能减少开采带来的不良后果。

总之,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对于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至关重要。

制定合理的勘探和开发对策,需要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特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将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做得更加科学高效。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地质特征是指油藏储层的构造、岩性、孔隙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地层压力、原油类型等一系列地质因素。

理解油藏地质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对策至关重要。

研究油藏的构造特征是必要的。

油藏的构造特征包括构造类型、构造界限、构造发育程度等。

根据构造特征可以确定油藏的形状和分布区域,从而为合理的开发提供空间范围。

对于古生代裂阜油气藏,可以采取斜插井的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率。

岩性是决定油藏储层质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岩性对油气的储集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研究储层的岩性特征,可以确定其孔隙类型和孔隙度。

碳酸盐岩和砂岩是常见的储层岩性,碳酸盐岩具有孔洞和溶洞,而砂岩具有颗粒间隙和岩石间隙。

根据岩性特征,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方法,如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

渗透率是储层中流体渗透的能力,对于油气的采收率有着重要影响。

渗透率的高低与储层的孔隙连通性有关。

高渗透率的储层可以实现较高的采收率,而低渗透率的储层需要采用增产技术来提高采收率。

对于不同渗透率的储层,需要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

地层压力是储层中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

地层压力对于油气开采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开发对策需要考虑地层压力的情况,避免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开采问题。

采用人工注水的方式可以维持油藏的地层压力,提高采收率。

原油类型是决定油气开采工艺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原油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需要采用不同的开发工艺。

高黏度原油需要采用热采技术,如蒸汽吞吐法或蒸汽驱逼出法。

油藏地质特征对于制定合理的开发对策非常重要。

研究油藏的构造特征、岩性、渗透率、压力和原油类型等因素,可以确定开发的空间范围、采用的开发方式和工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油藏地质特征的研究及相应的开发对策是保障油田资源有效开采的关键。

本文将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油藏地质特征1. 储集岩性质油藏地质特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储集岩性质。

储集岩是指能够保存油气的岩石,其物理性质对于储集和运移油气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重质原油多储存在砂岩、碳酸盐岩等孔隙介质中,而轻质原油多储存在页岩、裂缝岩等储层中。

了解储集岩的孔隙结构、渗透性、孔隙度等特征对于评价储集岩的吸附、渗透、储量储量储量储量储量储量储量储量储量数据非常重要。

2. 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特征是指地层的形成和变动过程所形成的构造形态、构造变动和构造作用。

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来说,地质构造特征的了解至关重要。

在构造上海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壮瓦盆地等油气富集区的构造特征,对于开发和利用这些区域的油气资源将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主要指地质层系的岩石特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对于油藏地质特征的研究来说,地层岩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地层岩性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岩性分布、成因特征等,从而辅助油气勘探及储量评价等工作。

二、油藏开发对策1. 整体构造分析及油藏类型划分在油气勘探过程中,通过整体构造分析和油藏类型划分,可以确定油藏所处的构造相、油气成藏条件等,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勘探开发目标。

对于裂缝型油藏,需要考虑裂缝的产状、分布规律以及井网的布井方案,以提高油气采收率。

2. 储层改造工程对于已经发现的含油气储层的改造工程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改造工程,可以通过酸化、压裂、注水等方式改变原有储层的物理性质,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这是一种有效的开发对策,可以提高油田资源的开采效率。

3. 注水开发对于水驱型油藏,采取注水开发对策是非常关键的。

《2024年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火山岩油藏作为一种重要油气资源,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和高渗透率的特点。

在油田开发中,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火山岩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理解并运用火山岩油藏的渗流理论。

本文将对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渗流理论进行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其机理和影响因素,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二、火山岩油藏特征火山岩油藏的独特地质特性是其复杂性和开发难度的关键所在。

首先,火山岩具有高孔隙度和高渗透率的特点,导致油藏内流体的运动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和动态变化性。

其次,火山岩中多含裂隙和气孔,使得其内部流体的流动规律与常规油藏有所不同。

这些特性使得火山岩油藏的开采过程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三、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水平井技术是火山岩油藏开发的重要手段,其成功与否与渗流理论的应用密不可分。

火山岩油藏的水平井开采过程中,涉及到的渗流理论包括水平井筒的流态、岩石物理参数的描述以及地下流体动态模型等。

在流体通过井筒时,我们需要关注层流、湍流和混流等多种流态对生产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岩石物理参数和流体性质,建立合理的渗流模型。

四、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影响因素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地应力对渗流具有显著影响,地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的变形和破裂,从而改变油藏的渗透性。

其次,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等也会对渗流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地下流体动态模型和水平井筒的流态也是影响开采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诸如设备技术、工作制度以及经济效益等实际问题。

五、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优化策略针对火山岩油藏的特点和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精确的地质调查和储层评价来更准确地描述火山岩的物理参数和流体性质。

其次,优化水平井的布局和轨迹,以提高井筒的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

此外,根据地应力和岩石物理参数的变化,调整地下流体动态模型,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是地球深部岩石中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

其地质特征决定了油藏的储量和开发难度,因此对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试析。

一、油藏地质特征1. 岩性特征油藏地质特征的第一要素是岩性。

油藏主要分布在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中。

砂岩和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储集和渗透性,是理想的储油岩石;而页岩储层因孔隙度小、渗透性差,开发难度较大。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油气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

构造主要包括褶皱、断裂和隆起等。

褶皱和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有利于形成富集区;而隆起区域则是优质的储集地带。

3. 地层特征地层对油气的富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厚度较大、孔隙度高的地层更容易形成油气聚集;不同地层之间的渗透性差异也会影响油气的储集和开发。

4. 地层流体特征地层流体是油藏地质特征的关键之一。

地层流体包括原油、天然气和水等,其类型和含量对油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二、开发对策1. 采用综合地质解释技术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岩心等技术,进行精细的地质解释,准确评价油藏的储量和产能,为后续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在了解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可以采用水平井、注水开采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3. 加强油藏管理和监测对油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油藏开发中的问题,保证油田的稳定生产。

4. 探索新的勘探技术不断推进勘探技术的创新,探索新的油气聚集机理和富集规律,为新的油气资源储备奠定基础。

5. 强化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在油藏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开发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并确保作业安全。

通过对油藏地质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科学的开发对策,可以更好地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同时保障油田的稳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存量分析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存量分析

0 引 言

剩 余油 是 目前石 油 开采 过程 中比较关 心 的 问题 , 如何 有 效地 对
众所周知 , 油类 资源 对 我 国 的发 展是 至 关 重要 的 , 因而 油类 资 油 藏剩 余油 进行 开采是 广 大石 油 工作 者急 需攻克 的难 题 。油藏 的剩 源 的发展 长期 以来 均是 我国社 会诸 多方 面相 当关注 的问题 。鉴于 油 余 油简 单地 说就 是油 藏在 开采 过程 中剩余下 来 的油类 资源 。 造 成 这 一 方 面是 受到 石油 开 采技 术 条件 的 限 类资源在社会生活、 经济发展等方 面的重要影 响, 这便使得油类资 种现 象通 常有 两方 面 的原 因 , 源 的供 应成 为 了 当前 有关 部 门急 需解 决 的问题 , 并 且 提高 油 藏 的利 用 率也 成 为 了解 决 该 问题 的有 效 手段 。油 藏 中含有 丰 富 的 油类 资 源, 在 石油 开 采 中 因受 自然环 境 及 开采 技 术 等 因素 的 限制 , 油藏 中 或 多或 少 的都存 在 着一 定 的剩余 油 , 这些 剩余 的 油类 资源 对 缓解 我 国油类 资 源 紧缺 的状 况有 着 重 要 的意 义 , 所以 , 石 油工 作 者 应积 极

的过 程 , 这种运 移是 自 然 界 的 自然 规律 , 人类无 法对 其进 行 干扰 。在 除 了上 述 我 们所 介 绍 的三 种 先 进技 术 手 段 被运 用 到 油藏 工 程 剩 余油 综合 描 述技 术也 是 油藏 工程 研 究所 采 用 的 油类 资源 不 断运 移 的 过程 中有 时会 因为 一些 外 力 因 素导 致其 进 入 的研 究 过程 当中 , 定 的密 封 空 间 内 , 形 成 一个 封 闭 圈 闭 的油类 储 藏 空 间 , 此类 空 间 另外 一项 非 常关键 的技 术手 段 。剩余 油综 合描 述技术 所包 含 的主要 就 是油 藏 。 内容有 : 多层 次 模糊 综合 评判 、 密 闭取 心 检查 井 、 大 型油 藏数 值 模拟 油 藏描 述是 针对 油 藏进 行 的一项 综 合性 研究 , 其 针 对油 藏 的 自 以及神 经 网络等 。上述 剩余 油 综合 描述技 术所 包含 内容 的 实现 主要 然属性 , 开采潜 力 , 利用 价值 进行 全 方位 的研 究 , 通过 先 进 的技 术手 是 通过 自主研发 的软 件模块 来实 现 的 。这种软 件可 以对 剩余 油 的描 段 对 油藏 进行 三 维立 体描 述 。油藏 描述 主要 包括 以下 几个 方 面 : ① 述精确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 , 要想使得油藏工程的研究 油藏 描述 的理 论依 据 。油 藏描述 是 一项 专业 性很 强 的工 作 , 因此在 工作 取得 更 大的 成就 以及 得 到更 大 的突破 , 我们 必 须 做好 剩余 油 综 油藏描述过程 中需要大量的理论依据作为依托 , 对油藏描述进行正 合 描述 技术 在油 藏工 程研 究 当中 的运用 。 确 的指导 。具体 来 说 , 油 藏描 述 的理 论依 据包 括沉 积学 、 地质 学等 多 3 结 语 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 ②油藏描述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油藏 总之 , 目前 我 国有 些 地 区 油类 资 源 逐 渐枯 竭 , 剩 余 油 开采 的重 描述 手段 也 在不 断 的完善 与 创新 , 目前 我 国 的油藏 描 述手 段 主要 以 要性 随之 越来 越 凸显 。因此 , 在今后 的工作 中, 石 油工 作者 应进 一步 电子技 术 为 主 ,借 助 电脑 等 先进 的 电子设 备 对 油藏 进 行 综合 的研 加大 对 剩余 油 开 采技 术 的研究 , 提 高油 藏 的 利用 率 , 从 而 最 大 限度 究, 确定油藏的地质地貌为油藏的开采提供有力 的依据 , 保证油藏 的满 足我 国各个 行业 对 油类 资源 的需求 。 的顺 利开 采 。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一、引言石油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发技术的限制,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的研究一直是石油行业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油藏地质特征1. 油藏类型油藏按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生物成因油藏、热液成因油藏和岩浆成因油藏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2. 储层特征储层是油气的主要储集地,其特征直接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

常见的储层类型包括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等,它们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不同,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

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影响油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其特征直接影响油气的分布和运移。

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隆起、坳陷、断裂和褶皱等,其对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4. 油气成分油气成分直接关系到油藏的物理性质和开发工艺。

常见的油气成分包括原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等,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

三、油藏开发对策1. 优化开发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需要制定不同的开发方案。

通过优化井网布置、注采比控制、增产措施等手段,提高油藏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2. 提高油田勘探水平通过深化勘探、细化勘探目标、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提高油气资源的储量和产量。

3. 加强油藏改造通过压裂、酸化、注水、注气等措施,改善储层性质,提高油藏的开采效果。

4. 完善油田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油田管理体系,提高油田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推动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专家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关注,共同努力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火山岩油藏开发中的几点认识

浅谈火山岩油藏开发中的几点认识

浅谈火山岩油藏开发中的几点认识D油田是国内仅见的火山粗面岩油藏,具有埋藏深、地层温度高、裂缝发育的特点。

经历了天然能量和注水两个开发阶段。

2003年产量达到峰值后进入快速递减阶段,年产油仅有1.8万吨,采油速度仅有0.08%。

由于油藏储层的特殊性,开发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挖潜措施,常规技术应用效果差,酸化压裂和注氮气泡沫驱有较好效果。

标签:稀油;注水开发;氮气泡沫驱1 油田基本情况图1 D油田开发井位图1.1主要地质特征D油田构造位置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D构造带,是国内仅见的粗面岩油藏,开发目的层为s3中下粗面岩上报含油面积12km2,地质储量2744.6×104t 油藏埋深2800-3300m,油藏类型为裂缝型块状边底水火山岩油藏(图1)。

D油整体是裂隙式喷发形成的狭长、产状陡、块状火山岩体,平面发育3个古火山口,岩相主要为喷溢相熔岩,构造上东高西低、南北狭长,东西高差近400m,地层倾角20-30°。

岩性脆,易碎,区块断裂发育,被12条断层切割形成多个断块。

储集空间复杂多样,基质孔隙度高,但渗透率低,裂缝孔隙度不增加,渗透率几千毫达西,但多数被充填好大喜功储集性能差,均质系数仅为0.22,非均质性强,具有裂缝-孔洞双重介质特征,是复合型储层。

构造主体部位裂缝较发育,但平面、纵向分布不均。

边底水较活跃,水油体积比5:1,水体较大,油井易暴性水淹,从见水到水淹仅4-6个月。

1.2开发现状油田目前油井总井62口,油井开井41口,日产液417m3/d,日产油50t/d,综合含水88.1%,年产油能力1.8×104t,累产油149.1×104t,采油速度0.07%,采出程度5.4%。

注水总井17口,注水开井5口,日注水508m3/d,年注水能力17×104m3,累注水159×104m3;年采注比0.89,累计注采比0.40,累亏空242×104m3,地层压力22.7Mpa。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人们对剩余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关注。

剩余油是指原油经过初步开采后,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手段获取的油藏中的遗留油。

这种油通常存在于油层的细小孔隙中,由于其粘度较高,无法通过自然排采或者常规开采方式获取。

然而,这部分被遗留的剩余油量可观,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与开发潜力。

因此,剩余油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剩余油的研究主要包括剩余油性质、剩余油形成机制、剩余油开发技术等方面。

首先,了解剩余油的性质对于针对其开发工艺的选择十分关键。

剩余油的粘度高,含有较高的蜡质和沥青质,导致其流动性和采收率较低。

因此,剩余油的流变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其与油藏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

其次,剩余油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与分布特征。

剩余油大多数是由于初期开采工艺的限制或者油藏地质条件造成的。

油藏的孔隙流体相互作用、裂缝网络以及油气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与积累。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剩余油的开发潜力,提高采收率。

最后,剩余油开发技术的研究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目前,常规开采技术对于剩余油的开发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其中,化学驱油技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

通过注入特定的化学药剂,可以改变剩余油的流变性质以及与孔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热采技术也是剩余油开发的重要手段,例如蒸汽吞吐、微波辐射和电加热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提高剩余油的温度,降低其粘度,从而增加剩余油的可采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水压裂、水驱、拗斜井等非常规开采技术来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

虽然剩余油的开发困难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开采剩余油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将放在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上,以及完善剩余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剩余油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剩余油资源的开发效果,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一、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地质特征是指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层厚度、地下水条件等因素对油气运聚和保存的影响。

良好的地质特征是油气储量丰富、开发效果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 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对于油气的聚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地质构造条件会导致油气的富集区域有所不同。

背斜、凹陷等地质构造对于油气的形成和积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油田的地质构造特征,确定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地质构造区域,以便指导勘探工作的展开。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对于储层岩石的渗透性、孔隙度等属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的岩性特征会导致储层的物性参数有所不同,因此在勘探中需要充分了解油气层的岩性特征,以便确定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3. 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是储层岩石的重要物性参数,对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具有关键的影响。

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会导致储层的储量和生产率有所不同。

了解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分布规律,对于确定油气勘探和开发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地层厚度地层厚度是储层的另一个重要物性参数,对于油气的储集和生产率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层厚度越大,储量和生产率就越高。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储层的地层厚度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钻探位置和方向。

5.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条件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的运移和压力变化会影响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在油气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确保油气的安全开发。

二、油藏地质开发对策1. 根据地质特征合理部署钻探工作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合理部署钻探工作是油气勘探的首要任务。

只有在了解了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层厚度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钻探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开展勘探工作。

2. 合理确定开采技术和方案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合理确定开采技术和方案是油气开发的关键。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火山岩油藏因其丰富的储量和高效的开采方式成为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领域。

水平井技术因其能更有效地开发复杂地质构造中的石油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火山岩油藏的开采中。

本文将针对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渗流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火山岩油藏基本特征火山岩油藏主要由火山岩构成,其内部结构复杂,多孔、多裂隙,使得石油在其中具有独特的渗流特性。

同时,火山岩油藏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水平井开采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

三、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是研究水平井在火山岩油藏中开采时,油、气、水等多相流体的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

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渗流力学基础:包括达西定律、斯托克斯公式等基本原理,用于描述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过程。

2. 水平井渗流模型:根据火山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水平井的几何形状,建立相应的渗流模型,如线性流模型、径向流模型等。

3. 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储层非均质性、流体性质、井网布置等因素对渗流过程的影响,为优化开采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应用研究在火山岩油藏中应用水平井开采技术,需要结合渗流理论进行优化设计。

具体应用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井网布置优化:根据储层特征和渗流模型,优化井网布置,提高采收率。

2. 水平井轨迹设计:结合地质资料和渗流模型,设计合理的水平井轨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储层能量。

3. 采收率评估:通过建立采收率预测模型,对火山岩油藏的采收率进行评估,为后续开采提供指导。

五、实际案例分析以某火山岩油藏为例,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开采。

首先,根据储层特征建立渗流模型,优化井网布置和水平井轨迹设计。

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对采收率进行实时评估和调整。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该油藏的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证明了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火山岩油藏的开采成为了石油工业研究的热点。

其中,水平井开采技术因其高效性和经济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渗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火山岩油藏基本特征火山岩油藏具有独特的储层特征,如孔隙度大、渗透率高、非均质性强等。

这些特征使得油藏的开采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火山岩油藏的储层结构复杂,包括裂缝、孔洞等多种储集空间,这些空间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对火山岩油藏的研究应充分考虑到其独特的储层特征。

三、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是火山岩油藏开采的核心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水平井在油藏中的布置方式、生产过程以及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

在水平井开采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储层的非均质性、流体的物理性质、井网布置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流体的渗流过程和开采效果。

四、渗流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为了更好地描述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过程中的渗流现象,需要建立相应的渗流模型。

这些模型应充分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流体的物理性质以及井网布置等因素。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渗流模型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优化生产参数,提高开采效率。

五、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某火山岩油藏为例,通过实际生产数据的分析,可以验证上述渗流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在该油藏中,采用了水平井开采技术,通过建立渗流模型并优化生产参数,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开采。

这充分证明了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的应用价值。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火山岩油藏具有独特的储层特征,这决定了其开采过程的复杂性。

2. 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是火山岩油藏开采的核心理论,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渗流过程的影响。

3. 建立合适的渗流模型对于描述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以及优化生产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析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析

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析摘要:油藏在石油开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油藏进行研究有利于石油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油藏的利用率,增加我国石油的产量。

本文主要结合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实际情况,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进而引发广大石油工作者对油藏利用问题的思考,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持续进步。

关键词:油藏地质特征剩余油克众所周知,油类资源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油类资源的发展长期以来均是我国社会诸多方面相当关注的问题。

鉴于油类资源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这便使得油类资源的供应成为了当前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提高油藏的利用率也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

油藏中含有丰富的油类资源,在石油开采的中因受自然环境及开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油藏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剩余油,这些剩余的油类资源对缓解我国油类资源紧缺的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石油工作者应积极的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寻出一条提高油藏利用率的方法,对油藏中的剩余油进行开发,以满足我国对油类资源的迫切需求。

一、油藏的概述油藏是油田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谓是石油开采的最终目的。

正是因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油藏,由此便成为了我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我国油类资源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1.油藏的含义油藏,简单的来说就是油类储存的单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油类资源。

具体的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油层。

所谓的油层就是用于蕴含石油资源具有孔隙的地层,虽然油层内含有石油但并不表示油层的每一部门都一定要藏有油类资源。

而油藏是油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于油层之中,蕴含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是石油开采的重点了;(2)油藏的形成。

油类资源通常会在地下有一个运移的过程,这种运移是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人类无法对其进行干扰。

在油类资源不断运移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一些外力因素导致其进入一定的密封空间内,形成一个封闭圈闭的油类储藏空间,此类空间就是油藏[1]。

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研究

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研究

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研究作者:陈德瑞李卫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6期[摘要]从最近几年形式可以看到,石油工业取得长远的发展成绩,勘探技术显著提升。

在国内外不同地区陆续发现火山岩油气藏。

但是从火成岩油气藏的特点来看,虽然分布较为广泛,但是规模较小,初始产量较高,但递减速度较快。

储集类型较为复杂,成藏条件难以确定。

虽然针对此类油气藏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勘探开发技术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提升。

本论文对火山岩储集层进行了探讨,总结其特征后确定了油藏类型,并对火山油气藏的开发方式加以介绍,以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实例为研究重点展开探讨,就开发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对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具有参考价值,在实践中可以借鉴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火山岩;储集层;孔隙结构;裂缝特征;油藏治理;开发对策中图分类号:S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134-011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苏联的克鲁鲍夫在对火山的研究比较深入,以岩石类型为依据把火成岩储集层分为三大类型,主要是熔岩和熔岩角砾岩,从熔岩角砾岩发生变化而形成来看,由熔岩角砾胶结后,被成分的溶岩胶结所形成的新形态岩石。

(l)从火岩储层的情况来看,有效孔隙度呈现出复杂的分散状态,并无规律可循。

(2)从火山岩物理参数值的角度来看,与火山物质成份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如果说岩石由基性向酸性过渡时则引起渗透率的变化,呈现出增设之势。

(3)岩石的孔隙性出现变化,渗透性也随之发生波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残余水饱和度的影响而导致的。

通过实测结果发现,如果余水饱和度较低,即处于40%至50%之间的位置,这时的渗透率能够达到最大值。

但是如果渗透率接近于零,受其影响岩石残余水饱和度将高达98.7%,在这种情况下对岩石有效孔隙度进行研究,确定在40%至50%之间,甚至高于此数值。

(4)如果连接孔隙的孔喉直径不再以稳定的状态存在,而是发生较大的变化,将使岩石渗透率在较大的范围内波动,正常情况下剖面中并没有孔隙介质存在,只在是裂缝中出现岩石。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地质特征是指油藏所具有的一系列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类型、储层类型、构造特征、岩性特征等。

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对于有效开发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1000字左右的篇幅,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分析。

油藏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油藏类型、储层类型、构造特征、岩性特征等。

首先是油藏类型。

油藏类型指的是油藏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制。

常见的油藏类型有裂缝型、孔隙型和溶蚀型。

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对开发油藏具有不同的影响。

其次是储层类型。

储层类型指的是储层中储存油气的岩石类型和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常见的储层类型有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等。

储层类型对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储层对油气的储集和流动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然后是构造特征。

构造特征指的是油藏所处地质构造的特征。

常见的构造特征有隆起带、凹陷带、断块带等。

构造特征会影响油气的运移和储集,不同的构造特征对油藏的开发有不同的影响。

最后是岩性特征。

岩性特征指的是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特征。

常见的岩石类型有砂岩、泥岩、石灰岩等。

岩性特征对油藏的孔隙结构和储藏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有效开发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油藏地质特征,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

对于不同类型的油藏,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开发方法和工艺。

对于裂缝型油藏,可以采用增强油藏裂缝的方法,如水驱、气驱等;对于孔隙型油藏,可以采用注水或注气等方法提高采收率;对于溶蚀型油藏,可以采用压裂等技术增强油藏的储集性能。

对于不同类型的储层,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采油工艺和方法。

对于砂岩储层,可以采用水驱或压裂等方法提高采收率;对于碳酸盐岩储层,可以采用酸化或溶解岩石等方法提高采收率;对于页岩储层,可以采用水平井和压裂等技术提高采收率。

对于不同的构造特征,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和开发策略。

对于隆起带构造,可以采取重力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方法找到潜在的油藏;对于凹陷带构造,可以采取地震勘探和流体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找到潜在的油藏;对于断块带构造,可以采取地震勘探和地质物理勘探等方法找到潜在的油藏。

油藏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探析

油藏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探析

2017年08月油藏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探析彭飞飞(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领土面积十分广阔,而且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各种矿产资源,但是我国并不是一个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所以对于我国石油的开采来说,必须重视对于油藏地质特征的判断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判断,只有在解决了这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提高油田的产油的稳定性,因此,对于石油勘探工作者来说,必须对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特征有着足够的了解。

本文对油藏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做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油藏地质;剩余油分布;地质特征所谓剩余油指的就是油藏经过至少一次开采之后油藏中所剩余的石油。

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对于石油都有着大量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在当今的地球上,整个地球三分之一石油储量已经被完全开采,而在剩余的三分之二还未开采的石油当中,有五分之二属于的是低渗透油藏,所以目前石油资源较为紧张。

由于我国对于油藏的地质特征的研究并不是十分深入,而且极为缺少有关石油开采过程的地质资料,所以这就造成了我国的石油开采人员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容易大量损耗底层能量,而且对于剩余油的开采有所忽视。

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油藏地质特征的研究,才能更好的进行剩余油的开采。

1我国某地的油藏地质特征该地区处于我国的某盆地地区,具有大量的石油和其他矿物资源。

由于该地区丰富的资源,吸引了诸多地质研究人员对该地的地质进行研究。

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地基十分稳定,而且经过多方面的测量,大致推断出了该地区地基的形状类似一个南北方向的矩形,在其边缘具有大量的边缘褶皱。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该地区的内部结构并不复杂,而且十分平坦,基本上没有较大断裂的出现。

在如此优质的地质条件下,该地区的油藏处在盆地的生界多油层发育区,该位置非常利于对于剩余油的分布。

2我国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我国对于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各方面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剩余油分布的研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一、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地质特征是指地质条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及其在开发过程中的特征。

要充分了解油藏地质特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沉积环境油气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具有适宜的沉积环境。

不同的沉积环境对油气的成因与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

湖泊、河流、海洋等不同的沉积环境会影响沉积岩的类型和分布,从而影响油气的生成与成藏。

2. 地层构造地层构造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

构造运动会导致地层的弯曲、断裂、褶皱等变形特征,在这些地质变形过程中,可能形成裂隙、孔隙等储集空间,为油气的成藏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 岩石性质岩石的性质对油气成藏具有决定性影响。

不同的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性质将影响油气的储集和运移。

砂岩、泥岩、页岩等不同的岩石类型将对油气的储集和流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4. 地层古地理特征地层古地理特征对油气的富集产生重要影响。

古地理环境的湖盆、陆相、海相等特征将影响沉积岩的类型和分布,从而影响油气的成藏和分布。

5. 成藏条件成藏条件是指使地质条件适合于油气的形成和储集的因素。

适宜的成藏条件包括了适宜的热度、适宜的压力、适宜的孔隙度和适宜的渗透率等。

二、开发对策1. 充分调查地质特征在进行油气的开发工作之前,需要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尤其是需要充分了解沉积环境、地层构造、岩石性质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开发工作。

2. 合理选址在进行油气开发时,需要根据地质特征,合理选址,选择具有适宜地质条件的区域进行开发,以提高开发成功率和效益。

3. 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根据油藏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油气藏地质特征将对开发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开发方式。

4. 加强油气富集机理研究深入研究油气的富集机理,对于更好地理解油气成藏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油气成藏机理,可以更好地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5. 加强科学投资在进行油气开发时,需要加强科学投资,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更好地应对油藏地质特征带来的挑战,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商河油田商13-4块火成岩油藏特征及产状分析

商河油田商13-4块火成岩油藏特征及产状分析

商河油田商13-4块火成岩油藏特征及产状分析樊秀英(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临盘钻井分公司山东·德州251500)摘要商河油田商13-4块沙三上段发育多角度裂缝及空隙,钻井过程中,往往极易发生井漏,水侵等井下复杂。

对商13-4块沙三上段火成岩的认识不足,往往在钻井过程中会疏于预防,措施稍有不当,就会发生井漏、水侵;甚至恶性井漏、水侵,井涌等井下复杂情况。

通过研究沙三上段火成岩与地层接触关系、起源、形成时期、背景及产状和相特征,掌握沙三上段火成岩油藏特征,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井下复杂发生的方法及措施,在实钻中有利于提高钻井时效。

关键词火成岩侵入岩侵入相产状分析中图分类号:P631.84文献标识码:A1商13-4块火成岩区域概况商13-4块为商河断块商三区断鼻状构造商13块中的一个小断块。

由于受储层沉积影响,在靠近商河大断层附近形成东西两个微构造高点,构造中部为一鞍部;沙三上在构造鞍部附近发育一近东北-西南方向小断层,使其分为东西两个小断鼻构造。

商13-4块沙三上段火成岩发育,构造西部有火成岩侵入,形成火成岩岩墙,对油气具有遮挡作用。

2火成岩的油藏地质特征2.1浅成侵入岩与沙三上段地层关系惠民凹陷第三系沙三上段经过多次火山喷发,火成岩主要分布在商河断裂带附近,形成了多级次的火成岩,部分火成岩分布区形成了多角度裂缝。

研究区域内发育的丰富的火成岩,主要是浅成侵入相辉绿岩和玄武岩,局部多角度裂缝较发育,基质孔隙度平均为5%~10%,裂缝孔隙度平均为1.5%~2.5%。

2.2断裂特征与断裂体系惠民凹陷断裂构造特别发育。

中央隆起带上的临商帚状断裂带,由四条向北凸出的弧形断层组成,断裂带呈雁列分布,向北收敛,向东撇开,各弧形断层均为南倾,由北向南断阶式下掉。

该断裂带总体为北东东走向,在沙三-东营期活动,西部收敛段发育早,沙三期以来形成;东部撇开形成较晚,沙二期以来形成,后至明化镇期仍有活动,控制区沉积地层的发育和分布,是临商断裂带的伴生构造,为局部旋转应力场的产物。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地质特征是指储油岩石的类型、油气分布、孔隙结构、渗透性及含油性等一系列地质属性。

了解油藏地质特征是进行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基础,对于确定有效措施并制定开发对策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岩石类型:油气藏通常分布在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等多种岩石中。

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特点,进而影响着油气储存和运移的能力。

对于油藏岩石的类型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油气分布:油气分布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的空间分布特点。

根据油气分布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油气藏、滩坪油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等类型。

了解油气分布对于确定目标区域以及选取合适的勘探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孔隙结构:孔隙结构是指储层中的孔隙系统特征,包括孔隙形态、孔隙大小、孔隙连通性等。

孔隙的存在是储层储存及输送油气的基础,不同的孔隙结构对油气储存和运移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对孔隙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开发措施。

渗透性:渗透性是指储层岩石对流体渗流的能力,是油藏地质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渗透性特点,渗透性越高,储层对油气的开采能力越强。

通过对渗透性的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和控制措施。

含油性:含油性是指储层岩石的含油量,是评价油藏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含油性的分析,可以评估油气藏的储量和产能。

还可以确定合理的油气开采方案和开采周期。

开发对策是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环境因素制定的一系列开发方案和措施。

基于对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可以制定以下开发对策:合理的井网布置: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合理确定井网布置方案。

对于构造型油气藏,可以采用方格或三角形网格布置井点;对于滩坪型油气藏,可以采用平行直线或弧形井网。

井网布置的合理性对于提高勘探效率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增产措施: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和储量分布情况,制定有效的增产措施。

可以通过增加注水井、改善注采配套、增压驱油等手段来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和产能。

《2024年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范文

《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火山岩油藏作为一种常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其独特的开采特性与难度。

在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采用水平井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针对火山岩油藏的实际情况,对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重点阐述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的渗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二、火山岩油藏特点火山岩油藏具有以下特点: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孔隙结构复杂、渗透率变化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传统垂直井开采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而水平井技术则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储层环境。

三、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一)基本概念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主要涉及流体力学、岩石物理性质以及油气藏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火山岩油藏中,水平井的布置和开发策略对于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

(二)渗流模型针对火山岩油藏的特点,建立合适的渗流模型是研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渗流模型包括:多孔介质渗流模型、两相流渗流模型等。

这些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火山岩油藏在水平井开采过程中的渗流特性。

(三)影响因素水平井开采渗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储层物性、流体性质、井网布置等。

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现场生产实践。

四、应用研究(一)优化水平井布置根据火山岩油藏的特点和渗流理论,优化水平井的布置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可以确定最佳的井网布置和井距,以实现更好的采收效果。

(二)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火山岩油藏的特殊性,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提高采收率。

例如,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优化生产参数、实施注水开发等措施,以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

(三)现场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火山岩油藏的现场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可以验证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比不同开发方案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可以为其他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火山岩油藏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火山岩油藏具有独特的储层特点和开采难度,采用水平井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储层环境;2. 建立了针对火山岩油藏的渗流模型,为优化水平井布置和指导现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3. 通过优化水平井布置、提高采收率技术和现场应用案例分析,可以验证水平井开采渗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4.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火山岩油藏的开采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实际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火成岩油藏剩余油开发特点及开采效果评价
我国是能源大国,原油开采已经成为支撑社会运转的首要产业,但是原油开采会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火成岩油藏剩余油的相关开发问题,能够为油藏开采奠定优化基础。

借助实际的油田开发案例,分析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并且着重针对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堵塞问题进行优化研究,意在能够为当前的油田开采提供相关的借鉴依据。

标签:火成岩;油藏剩余油;开发特点;开采效果
我国地域广阔,原油的开采又直接与地形地质有关,因此不同地质结构会对油藏的开采产生影响,火成岩油藏具备受到本身地质形态和形成原因的影响,油藏储层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会造成开采困难,出现剩余油的情况是常见的现象,因此为提升原油开采的效率,针对火成岩油藏的开采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剩余油的特点制定相关的优化开采方式,不仅能够优化当前的原油开采模式,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提高生产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 火成岩油藏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火成岩剩余油的开发特点,本文选取某原油开采工程进行案例分析。

某断块的油田地质属于火成岩油藏,油藏储层为Es3玄武岩,整体储油面积为2.6km2,经过初步勘探之后将整体的地质油藏储量定位1014*104t;储油的特点为属裂缝以及孔隙型,原油的属于稠油质地,该油田在上个世纪末进行开发,经过近20年的开采总体产油量为54.88*104t,就总体的储油量来看,开采程度仅为7%。

开采所用的油井为悬挂筛管,该种类型的油井井壁的阻力较小,在开采初期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且采油的效率较快。

2 火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
火成岩又称岩浆岩,是火山岩浆喷发后形成的岩层,其中部分地质是受到高温后熔化的岩石[1],这种油藏结构细节较多,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剩余油情况,本次研究案例中的油藏属于火成岩,其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受到地形的限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受到開采作业以及地址裂缝的影响,在平面层的剩余油的分布具备较大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质裂缝导致的,呈现自北向东的分布状态,而剩余油的饱和度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剩余油的纵向分布也存在差异,层间、层内的油藏矛盾较为突出,不同的油层以及油的内部受到纵向地质分布的影响具备较大差异的生产力,这种情况会随着油藏的深度得到缓解,在深于10m的油层下产量逐渐趋于稳定,这主要是由油层的厚度决定的,不同油层之间的矛盾较少,能够维持长期的采油作业[2]。

再次,裂缝以及空隙会影响生产力。

油井往往会在储油裂缝的位置进行开采作业,裂缝的发育程度会影响采油量,正常的裂缝采油量较空隙结构的采油量旺盛,而在空隙位置油井的生产能力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的进行生产作业,这便可能导致剩余油的存在。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岩层性质进行分类,气孔玄武岩以及裂缝玄武岩的原油生产量较高,但是该种地质油田的储油总量较多,可采量大,因此具备剩余油开发潜质;而火山角砾型的岩层孔隙较多,产油困难。

3 火成岩油藏剩余油开采效果评价
3.1 注水开发评价
本块油田最初利用五口油井进行开发作业,日产量为80t/井,在短时间区块的整体日产量达到400t,在初步开采两年之后开始进行注水开采,整体的累计注水量为301*104m?,注采比为1.23,整体亏空近-57.8,底层的压力较原始的17.55下降至3.75。

在2005年以及2010年,该油田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注水,但是依旧存在区块产量持续性递减的现象。

在经过调整注采比例之后,油井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已经受到注水的影响,如表1所示,在注水井停止注水之后,油田的含水量以及日产液量极具下降,整体产量从原本的4t/d逐渐上升至15t/d,因此注采的对应关系较为突出。

3.2 蒸汽开发评价
蒸汽开发的效果在本次油田开采过程中不够明显,油井的能量不够冲足,在进行蒸汽吞吐的过程中会出现汽窜现象,导致效率不高;本次研究案例中,曾经在2005你年利用军19-23、25-23这两口井进行蒸汽吞吐开采作业,这其中军19-23在阶段作业内并未出现生产量增加的现象,而军25-23在开井之后,生产量以及井的性能逐步下降,导致生产价值较低,最终被迫关停,因此利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对剩余油进行开采的效果不够理想。

3.3 酸洗优化方式
针对剩余油中的稠油进行生产作业,油井在长期的倒泵工作中会出现结垢现象,这些无机物会造成油井堵塞,这种情况主要与区块内的原油粘稠度有关,因此在日常的生产中通过在倒泵下添加热水的方法降低原油的黏度[3],但是由于热水的添加,其会与火成岩中的大量矿物质产生反应,增加结垢的几率,因此容易导致在底油层生产中出现结构现象。

另外由于火成岩的主要化学成为以的SiO2为主,因此经过生产以及掺加热水后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成分以CaCO3为主,而有机垢物呈现胶质的沥青状,因此凭借酸碱的化学反应,利用酸洗来解出堵塞问题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提升
阶段性生产量的关键措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地质结构和岩层属性的影响,火成岩油藏剩余油的产量不高,因此借助实际的开采案例进行分析,探究近20年的开采状态,兼并自然开发、注水采油等阶段,针对蒸汽吞吐、注水开发等方式的开采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针对油井作业中容易出现的堵塞现象提出优化方案,突出酸洗的重要价值,所有的论述建立在客观案例以及技术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成为火成岩剩余油开采的借鉴方案。

同时坚持技术研发和生产创新,也是当前以及未来提升开采效率的关键要点。

参考文献:
[1]赵常明,王世谦,冯峰,王真,董国庆.火成岩油藏剩余油开发特点及开采效果评价[J].中国石油石化,2016(S1):136.
[2]边振宇.滨南火成岩油藏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01):13-16.
[3]袁士义,冉启全,胡永乐,任宝生,王毅忠.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方式[J].石油学报,2005(04):63-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