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设计嵌固端位置的探讨
嵌固部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研究
嵌固部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研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各类发展,人们对住宅的需求日新月异,同样对于房屋的建造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针对不同形式构造的建筑其嵌固端的选取也不相同。
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需进一步探讨结构的嵌固部位选择,本文将通过对嵌固端的分析,阐述其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标签:嵌固端;结构形式;剪力墙;侧向刚度设计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时,需要确定嵌固端的位置。
对于不同形式不同体量的建筑应进一步分析,例如不同的基础形式,地下室的高度和层数。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讨论结构的嵌固部位选择,正确选取嵌固端是结构计算模型中的初始假定,它不僅关系到模型计算中力传导关系,而且还是对建筑位移真实性的还原,也对建筑结构经济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结构嵌固端的选取进行以下分析。
1、设计嵌固端的考虑因素嵌固端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通常是选择在正负零,但项目的计算模型能否能将正负零作为嵌固端是有诸多影响因素:房间布局、正负一层的层高和高差、正负零处板厚等。
1.1有地下室情况(1)地下室外墙应具有良好的侧向刚度,以保证平面内足够刚度,将地下结构形成一个有效整体。
地下室顶板和室外地坪高差较少,如有半地下室或首层楼面标高超过0.6m时不宜采用。
(2)车库或大空间的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嵌固部位,也不应开大洞口,板厚度一般要在180mm以上,建筑物的整体造型也需相对对称。
这些条件应满足《抗震规范》规定,对于侧向刚度要求“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有时即使增大梁、柱截面仍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为尽量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层建筑才可能将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的嵌固端,而54m以上的住宅、50m以上的公建等一类高层则不适用。
1.2无地下室情况基础持力层较浅时的小高层,有时不设置地下室,以基础顶面作为结构固定端,但应增加构造措施以增强基础整体刚度。
(对于非高层建筑则影响较小此文不再赘述)2、相关的技术探讨在项目设计中,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的转换层上下的开间变化,都会对结构计算起到影响,因此也需要加以分析。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论文
上部结构嵌固部位论文导读:根据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以-2层作为嵌固的配筋比以基础为嵌固的配筋小;以-2层作为嵌固的位移正好满足1/800要求,而以基础作为嵌固则需要增大刚度,增设剪力墙或柱子。
综合规范中要求的抗震等级确定、底部加强区取值以及嵌固部位柱子配筋为上部1.1倍等条文,嵌固端取值越往下造价还是越高。
高层建筑加地下室的模式越来越多,结构设计时首先要对嵌固位置这个大方向做判断和取值,继而进行计算和相应设计。
从力学的角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应具备水平位移和转角为零这样两个基本条件。
嵌固的概念,力学里一般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对于工程而言,是一个面,或者说是一个区域。
因此,嵌固不可能是绝对的,都是相对而言。
一般设计人员会把嵌固部位设置在地下室顶板。
把嵌固端取在地下室顶板位置,相关规范有如下要求: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为《高规》)5.3.7 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
本条给出作为结构分析模型嵌固部位的刚度要求。
计算地下室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时,可考虑地上结构以外的地下室相关部位的结构,“相关部位”一般指地上结构外扩不超过三跨的地下室范围。
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为《高层箱筏规范》)采用箱基的多层地下室及采用筏基的地下室,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或框剪结构的多层地下室,当地下室的层间侧移刚度大于等于上部结构层间侧移刚度的1.5倍时,地下一层结构顶部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否则认为上部结构嵌固在箱基或筏基的顶部。
从《高规》和《高层箱筏规范》可以看出,要作为嵌固,分界的两层侧向刚度比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而这个刚度比并不绝对,1.5和2是不同的规范的规定。
嵌固是相对的,可以理解为弱嵌固和强嵌固。
但这个刚度比并未考虑地下室四周土的约束作用,然而土的约束不可忽略,土的侧向刚度可达到上部结构底层的3倍。
浅谈结构嵌固部位
浅谈结构嵌固部位结构嵌固部位是指在结构体系中,柱、墙、梁等构件与基底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刚性嵌固、半刚性嵌固和柔性支承三种类型。
一、刚性嵌固刚性嵌固是指构件与基底之间的连接具有足够刚度,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相对位移。
刚性嵌固的主要特点是基底与构件连接点的位移为零,反力可传递给基底,使结构体系整体刚度达到最大化。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如核心墙、框架柱等,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二、半刚性嵌固半刚性嵌固是指当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时,连接点仍然具有一定的抗力来限制位移。
半刚性嵌固的主要特点是基底与构件连接点的位移相对较小,但位移并非完全禁止。
半刚性嵌固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结构的位移能力,减小节点的应力集中,同时仍然保持较高的整体刚度。
半刚性连接方式适用于一些较小的构件,如梁柱连接、支撑墙柱连接等。
三、柔性支承柔性支承是指基底与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位移能力,允许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
柔性支承的主要特点是基底与构件连接点的位移相对较大,连接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
柔性支承方式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结构的变形能量,降低结构受力状态,同时减小结构应力、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柔性支承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部位的连接,如地震隔震、减振结构等。
总的来说,不同的结构嵌固部位形式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设计要求和工程情况,应选择合适的结构嵌固部位形式。
刚性嵌固适用于大型主承重构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半刚性嵌固适用于小型构件,可以提高结构的位移能力;柔性支承适用于特殊要求的连接,有利于吸收和分散结构的变形能量。
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考虑结构嵌固部位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以确保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和抗震性能。
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选取的讨论
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选取的讨论一、引言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嵌固端的所在位置。
而嵌固端位置的正确假定不仅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还关系到某些结构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
由于高层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嵌固端的选取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情况。
二、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需要满足的条件规范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是,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室一层的侧向刚度宜大于结构地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地下室周边宜有与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2、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3、地下室顶板对应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应满足下列规定之一:1)地下一层柱结构面每侧的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2)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两端顶面和地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4、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三、关于嵌固端位置选取的讨论1、当地下室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1)地下室顶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以有效传递地震基底剪力,其厚度不宜小于180mm。
地下室顶板及裙房地下室与主楼相关范围内的地下室顶板应采用梁板。
现在较多工程在地下室顶面采用无梁楼盖结构,由于一般无梁楼盖的平面外刚度较普通梁板结构小许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梁楼盖将产生较大的面外变形,地震作用时,地下室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将承受很大的水平地震剪力,加剧了无梁楼盖的面外变形,对传递水平地震剪力和协调变形不利。
浅谈嵌固部位
浅谈嵌固部位
嵌固部位
嵌固部位是剪切型多质点单竖杆葫芦串的根,房屋建筑以嵌固部位为界面
在这个界面以下的部分(基础、地下室)在地震时,随大地一起运动,与大地没有相对运动,或者说与大地的相对运动不会造成该界面以下的基础或地下室产生地震震害;
在这个界面以上的部分房屋在地震时,地震时受大地运动影响,与大地产生剧烈的摇曳,有足以造成地面建筑物震害的相对运动。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变形单元)只有一处这样的界面。
道歉
由于小编自己的私事,小编今天没有来得及给大家准备学习资料,小编在这里个大家道歉了。
有关结构嵌固端问题的探讨
有关结构嵌固端问题的探讨简单阐述了结构设计软件PKPM的SATWE分析参数中的地下室层数、嵌固端所在层号以及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的取值合理性分析,给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标签:地下室层数;嵌固端;土层水平抗力系数引言假设某个工程,含2层地下室,首层楼面标高为±0.000,负一层楼面标高为-4.000,负二层楼面标高为-7.600。
pkpm模型建底板层(即模型的第一层为-7.600标高的底板),建筑层与模型层示意如图1所示。
首层是否作为嵌固端,SATWE10版有关参数为:地下室层数、嵌固端所在的层号、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如何取值是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嵌固端与土层水平抗力的概念对设有地下室的建筑,地下室外的回填土对结构侧向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且回填土的约束作用从上倒下越来越强。
回填土只对结构的侧向变形有约束,对竖向变形没有约束。
回填土的约束与土的压缩模量有关,只与土质、深度、地下室迎土面积等有关,与地下室的层刚度无关。
何为嵌固部位,能约束结构所有位移和转角(Dx、Dy、Dz、θx、θy、θz)的部位,称为嵌固部位。
因此,嵌固端是设计概念。
何为侧向约束,只约束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整体扭转(Dx、Dy、θz)的部位,称为侧向约束。
当这种侧向约束很大时,也可以称之为侧向嵌固。
因此,回填土约束为力学概念。
由此可知,嵌固端与回填土约束两者没有任何关联,回填土约束总是应如实填写,与嵌固端层号无关。
回填土约束一般不应填负值。
2 带地下室结构的分析模型的选择风荷载计算均扣除地下室的高度。
地下室是否约束、约束的程度与风荷载(外力)计算无关。
程序自动考虑:(1)地下室部分的基本风压为零;(2)在地上部分的风荷载计算中,自动扣除地下室部分的高度,地下室顶板作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起算点。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周期、振型、位移、内力)受地下室外的回填土约束程度的影响。
由地下室质量产生的地震力,主要被室外的回填土吸收。
关于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问题探讨
摘要:嵌固端的合理选取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文章从嵌固端的概念出发,分析嵌固端的理论要求,另外结合规范条文应证其提出的合理性,最后讨论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情况下嵌固端设置的要求及设计时应采取的构造要求。
关键词:嵌固端;顶板嵌固;刚度比一、结构嵌固端的相关概念结构嵌固端,从字面理解即为结构的嵌固部位。
从内涵上来说对于结构的嵌固端意味着在地震水平作用下,嵌固部位及以下的结构,可能包含地下室,基础等,将随土体一起运动,与土体不产生相对运动,但嵌固端以上结构会与嵌固端及嵌固端以下结构产生相对运动。
从力学概念来说,该运动包含了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此外还有转角。
二、概念上对于结构嵌固端的要求从概念上出发,结构嵌固端控制的核心要素即为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意味着变形。
在力学概念中当某个物体的刚度无限大时,那么这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不会产生形变的,所以从嵌固端的概念上来看,首先就是要控制刚度,只有把刚度控制好了才能限制相对运动或变形。
但是仅限制刚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刚体虽为不发生形变的物体,但是是在一定条件下,要么外力小到一定范围,要么刚体足够强,强到很大的外力也无法破坏这个刚体。
控制外力到一个足够小的范围显然是不科学,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只能把刚体做到足够强,这在客观上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对嵌固端的另外一个要求即为对其强度的要求。
三、规范对嵌固端的相关要求对于在设计中常出现的地下室顶板嵌固的情况,规范上对其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基本要求亦是从刚度与强度方面提出的。
(一)限制水平位移及传力连续性从限制水平位移方面来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中12.2.6条要求地下室外周应采用级配砂石、灰土、砂土作为回填料,并应严格分层夯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第8.4.24条对其有更加准确的要求—回填时应先清除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者四周围同时回填,并分层压实,对回填土的压实系数提出大于等于0.94的要求,而从此条的条文说明里面亦能得到如下信息:回填土的质量能显著影响结构的埋置作用,若无法保证填土和地下室外墙间的紧密联系,将会减弱土对其的约束作用,降低基侧土对地下结构的阻抗。
对嵌固部位及相关规范条文的理解与应用
对嵌固部位及相关规范条文的理解与应用目前结构设计人员对嵌固部位刚度比等问题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确理解其精髓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就此问题与大家讨论一下。
标签:底部加强部位;楼层侧向刚度比高层建筑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关于嵌固部位和刚度比等问题结构设计人员应是不陌生的。
怎么正确运用就需要设计人员查阅各个规范条文以指导工作。
不但对其中重要的条款要掌握熟悉,还要正确理解其含义和使用范围,从而避免概念错误,减少设计浪费,防止出现结构安全问题。
下面就几个相关规范条文的理解与应用进行简要阐述:一、结构底部嵌固层是指下端为嵌固部位的楼层:(即嵌固部位的上一个楼层)一般为上部结构的首层。
如果地下室顶板做为嵌固部位时,首层就是结构底部嵌固层。
当地下室顶板不能做为嵌固部位时,可下移至地下二层顶板(或其以下楼层),那么“结构底部嵌固层“为地下一层(或依此类推)。
二、结构底部嵌固层与其相邻上层刚度比仅对“有剪力墙的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需要进行结构底部嵌固层与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核算。
见”高规”公式3.5.2-2。
當地下室顶板做为嵌固部位时上部首层(即底部嵌固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宜满足Y2≥1.5。
其它情况可不用满足此要求。
(顺便说一下“楼层侧向刚度”就是指结构自身的刚度)。
应特别注意:此处“结构底部嵌固层与其相邻上层侧向刚度比的要求“与高规第5.3.7条”上结构嵌固部位“的侧向刚度比(是指嵌固部位以下的紧邻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首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
当地下室顶板做为嵌固部位时就是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
二者在计算部位和公式上均有差异。
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特点工程的具体情况及计算部位采用合适的方法。
三、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也就是塑性铰出现的部位。
在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嵌固端所在的位置。
嵌固部位的正确选取是高层结构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假定。
嵌固部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探讨
嵌固部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构造的建筑中嵌固端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
分析房建施工具体位置的地质状态,选择合适的嵌固部位,分析其在房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技术问题。
关键词:嵌固部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研究建筑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先确定好嵌固端的具体位置。
不同形式、不同体量的建筑要实施针对性分析,比如不同的基础建筑、地下室高度层数等都要进行实际的分析。
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探讨建筑结构嵌固具体位置的选择,选择准确的嵌固端是实施计算模型的初始假定,与模型计算中的力传导关系有极大影响,同时还能够对建筑位移的状况进行真实的还原,对建筑结构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安全都产生重要作用。
一、设计嵌固端的分析因素嵌固端在高层建筑设计上一般会选择正负零,不过建筑项目的计算模型是否能够将正负零作为嵌固端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见影响因素包括房间格局、正负一层层高及高差、正负零处板厚等。
(一)地下室状况第一,地下室外墙有极高的侧向刚度,能够保证平面上刚度满足要求,将地下结构形成有效整体,地下室顶板以及室外地坪高度差较低,一般有半地下室、首层楼面标高在0.6m以上则不可采用。
第二,车库、大空间地下室顶板不能违嵌固部位,也不能扩大洞口,板厚度要在18cm以上,建筑整体结构也需要保持对称性。
以上条件都要符合《抗震规范》的要求,侧向刚度要求地下室结构的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可低于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倍左右,但是有时候即便是增强大梁、柱截面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1]。
要尽量的体现出墙柱弱梁的设计理念,在这一理念下多层建筑才能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二)无地下室建筑基础持力层比较浅的小高层会不会设置地下室,将基础顶板作为嵌固端,但是要提高构造措施来提高建筑基础刚度。
二、嵌固部位设计要点分析(一)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当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门,就要满足相应的要求,楼板厚度要保持在一定程度中,最小不可低于180mm,利用双层双向配筋,在地下室的结构中顶板实施现浇板结这一结构[2]。
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相关问题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相关问题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07-12T07:37:25.79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王开琼[导读] 高层建筑结构中,嵌固端就是平常说的固定端,不允许构件在此部位有任何位移。
浙江恒欣设计集国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南海口 570125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而可建用地的的日益减少,促使高层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充分利用建筑使用空间及有效地提高结构整体的抗倾覆能力,地下室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层建筑当中。
对于地下室而言,嵌固端位置的选取至关重要,正确选取结构嵌固端,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它直接关系到结构计算模型与结构实际受力状态的符合程度,以及构件内力、结构侧移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就高层建筑地下室嵌固端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嵌固端地下室顶板刚度比侧向刚度高层建筑结构中,嵌固端就是平常说的固定端,不允许构件在此部位有任何位移。
这里的位移在结构力学中是指平面X、Y两个方向的位移和围绕此支座的转角;而对应的简支端(边)则允许有转角,但是不允许有X、Y方向的位移。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结构嵌固端所取的位置是结构设计人员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建筑能否嵌固于地下室顶板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假定,所以结构设计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
因此有必要对地下室嵌固端作一个研究探讨。
1、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嵌固端的条件(1),对于地下室嵌固端,国家现行各种规范对于地下室嵌固端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与要求,这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起到了规范与指导作用。
国家规范的规定如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第3.2.2条: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第3.5.2条:当首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首层与相邻上层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
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位置的探讨
度大于相邻上部楼层的侧 向刚度, 《 高规》 和《 抗规》 均作出相应规定, 既当地 下 室顶 板 作为 上部 结 构嵌 固 部位 时 ,地 下一 层 与首 层侧 向刚 度 比不 宜 小 于2 规 定 。值 得 注意 的是 , 很 多建筑 的地 下室 面积 远 大 于上 部建 筑 的地 面 投 影 面 积, 因此 在 计算 嵌 固端 刚度 比时并 不是 所 有 的地下 室 抗侧 构 件 均作 为 有效 的 刚度参 与 计算 ,通 常可 考虑 地上 结构 外扩 不超 过三 跨且 不超 过2 O 米范 围内构 件 作 为有 效刚 度参 与地 下室 的抗 侧刚 度计 算 。高层 建筑 地下 室顶 板 作为 上部 结构的嵌固端 , 除了满足刚度要求外 , 还应满足相应 的构造措施 , 《 高规》 1 2 . 2 . 1 条对 高层 建筑 地下 室顶 板作 为上 部结 构嵌 固端 的构 造措 施作 出明确规 定 。
时塑 性 铰 出现 在首 层柱 的下端 , 而不 是 出现 在梁 柱 节 点两 侧 的 梁上 或柱 子 的
其 他部 位 , 既嵌 固部 位设 计 成强 梁 弱柱 的结 构 体系 。实现 强 梁 弱柱 应 通过 提 高 梁 的抗 弯能 力 和增 大地 下 室柱 顶 的抗 弯能 力来 实 现 。 实现地 下 室作 为 上部 结构 的 嵌 固部 位 , 首 先应 满 足地 下 室 楼层 的 侧 向刚
一
求, 也 就 可 以认 定 地下 室部 分 与 “ 地球 ” 连为一体 , 地 下 室 顶 板 应该 可 以按 照
嵌 固端 考虑 。对 于 第 ( 2 ) 个 问题 , 在 满 足刚 度 比及 相关 的技 术措 施 要 求外 , 并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的选取高层建筑结构底部的嵌固部位的确定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占有重要的比例,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嵌固部位的选取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标签嵌固端;刚度比;地下室;基础及埋深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部位所在的位置。
结构嵌固部位的合理选取,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假定,不仅关系到结构内力分析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位移的真实性。
下面就结构嵌固部位的确定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1 嵌固端的条件首先要了解嵌固的概念,高规和抗震规范所指的嵌固是指强度嵌固而非力学嵌固,是指塑性铰出现在预期的部位,即柱的下端,而不是出现在梁柱节点两侧梁上。
1.1 无地下室建筑高层建筑不设置地下室通常是针对层数较少的小高层,或基础持力层较浅的情况,从抗震角度出发这种做法不宜采用的。
但工程中时常能遇到这种情况的建筑,这就需要人为地加强结构措施。
不论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或者桩基础,结构嵌固端均应从基础(承台)顶面算起,并在该标高处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具有一定刚度的基础拉梁,建筑外围设置地下连续墙,在地面标高处设置刚性地面并满足配筋率,增大地面下结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
1.2 有地下室建筑地下室结构的布置应保证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各层楼板有足够的平面内整体刚度和承载力,能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传递到所有的地下室抗侧力构件上。
地下室往往有较厚的侧壁,地下水池,人防墙体,从而加大了地下室的侧向刚度。
楼板也起到一定作用,如加大楼板厚度,提高混凝土等级,加大配筋率。
《高规》规定了,高层建筑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抗震规范》更是明确了“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并应满足下列规定: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宜大于600mm,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采用现浇梁板结构;作为嵌固部位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浅谈结构设计——关于结构嵌固端
浅谈结构设计——关于结构嵌固端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持续性。
而结构嵌固端则是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确保建筑物稳定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构嵌固端是指将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嵌固在固体地基或其他结构中,以支撑和稳定整个建筑物。
它通常位于建筑物底部或其他需要加强的部位,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外部荷载和自重,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结构嵌固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设计师需要了解建筑物所处环境的地质和地质条件。
这将有助于确定结构嵌固端的适当深度和宽度,以确保嵌固端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地基中。
其次,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结构嵌固端的形状和尺寸。
结构嵌固端的形状可以是尺寸较小的L形或U形,也可以是尺寸较大的梁形或盘形。
这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和所需支持的荷载。
此外,尺寸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嵌固端与周围土壤的相互作用,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在结构嵌固端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
嵌固端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其他高强度材料制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抗拒外部荷载和变形。
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以确保嵌固端与其他结构组件之间形成良好的连接。
结构嵌固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成本。
建筑工程中的每个设计决策都需要在技术和经济条件之间取得平衡。
设计师需要权衡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使用不同的结构材料或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
除了设计,结构嵌固端的维护和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结构嵌固端的状况,并及时修复和维护它们,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需要结构工程师和建筑业主密切合作,共同确保结构嵌固端的良好工作状态。
总之,结构嵌固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形状和尺寸、材料选择、施工可行性和成本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维护,结构嵌固端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固可靠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高层建筑嵌固端
高层建筑嵌固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嵌固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对建筑的抗震性能、经济性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高层建筑嵌固端呢?简单来说,高层建筑嵌固端就是在结构计算中假定为固定不动的部位。
这个部位在水平力作用下,位移非常小,可以近似看作是固定端。
它就像是一座高楼的“根基”,为整个建筑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约束。
嵌固端的选择并非随意而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地质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如果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较好,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那么就有可能选择较低的位置作为嵌固端。
反之,如果地质条件较差,可能需要将嵌固端设置在更高的楼层,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其次,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也会影响嵌固端的选择。
例如,对于一些底部有较大空间需求的建筑,如商场、停车场等,可能需要将嵌固端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再者,结构体系和抗震要求也是决定嵌固端位置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抗震性能上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来合理确定嵌固端的位置,以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确定嵌固端的位置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构造处理,以保证其能够真正起到固定不动的作用。
这包括对楼板的加强、柱和墙的配筋增加、节点的加强处理等。
例如,对于作为嵌固端的楼板,需要具备足够的厚度和强度。
通常,其厚度要比一般楼层的楼板更厚,并且要配置双层双向的钢筋,以增强其抗弯和抗剪能力。
同时,在嵌固端上下相邻的楼层,柱和墙的配筋也要相应增加,以承受可能产生的较大内力。
另外,节点的加强处理也不容忽视。
节点是结构中力传递的关键部位,在嵌固端处的节点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应力。
因此,需要通过增加钢筋、提高混凝土强度等方式来加强节点的承载能力,确保力的传递顺畅和可靠。
如果嵌固端的选择和处理不当,可能会给高层建筑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结构的位移可能会超出允许范围,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严重后果。
嵌固端相关问题个人认知.pdf
一、结构设计如何合理判断复杂情况下结构底部嵌固部位? 1、概述嵌固端作用和意义 任何结构在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之前,必须首先合理确定结构 嵌固端所在的位置。
嵌固部位的合理正确选择是结构设计安 全与否的一个重要假定,它将直接关系到结构计算模型与结 构实际受力状态的符合程度,影响到杆件内力及结构侧移等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所谓“嵌固”部位,物理意义就是此处的水平位移及转角均 为零,实际工程没有绝对的嵌固,只有相对的嵌固;由力学 角度看嵌固端是一个面,从工程抗震概念看应是一个区域, 也就是结构依据概念设计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确定嵌固 但部位可以通过刚度和承载力调整迫使塑性铰在预期部位出 现。
如图6.7.1所示计算参数注意事项嵌固部位(戴国莹)基础埋深、钢筋锚固长度的确定,应 与嵌固部位一致。
▲嵌固部位是地震动输入的位置,反应谱法、时程法、 推覆法计算的模型嵌固部位需一致。
▲一般应采取措施满足地下室顶板嵌固, 刚度比可按有效数字控制。
▲可在不影响停车位处设置地下墙体, ▲应利用地下室的隔墙减少地下的偏心。
▲上部结构设计应只取地上模型;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可取上下联合模型, 相当于按GB50011-5.2.7条考虑共同工作。
计算参数注意事项嵌固部位例▲ 某工程(裙房4层并略有偏置),当按上下联合模型计算时,结构平动振型含有明显的次方向分量振型 周期X: Y: T1 2.70s ( 0.88:0.10:0.02 )2 2.66s ( 0.09:0.90:0.01 )3 1.69s ( 0.04:0.04:0.92 )仅取地上模型计算时, 平动振型的次方向分量减小 1 2.55s ( 0.98:0.00:0.02 ) 2 2.50s ( 0.00:1.00:0.00 ) 3 1.64s ( 0.04:0.03:0.93 )为了实际工程计算方便,避免地上与地下整体计算的复 杂性,规范要求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的条件 是:《抗规》6.1.14 -2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 地下一层”相关部位”楼层侧向刚度的0.5 倍;地下室周边 宜有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高规》5.3.7 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 小于2.《抗规》和《高规》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一条是: 结构 地上一 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地下一层相关范围侧向刚度 的0. 5 倍。
嵌固部位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嵌固部位的一般要求
一、计算要求 ●地下室顶板不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以上部结构嵌 固在地下二层顶为例),仍应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 实际存在的嵌固作用,应取不同嵌固部位(地下一层顶和
地下二层顶)分别计算,包络设计。
二、构造做法 ●地下室顶板为嵌固部位: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 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地下室顶板宜 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板是最经济的选择。因为顶板作
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结构的加强部位明确,地下室
结构的加强范围高度小,结构设计经济性好。 二、由于场地绿化覆土及室外总体的要求,地下室顶板在 室内外存在高差。为确保地下室顶板标高变化处水平力的 有效传递,对室内外交界处常采用加强处理措施。
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
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嵌固部位的一般要求
相关范围: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
周边外延不大于20m。
●地下二层顶为嵌固部位:地下二层顶做法同顶板为嵌固 部位时顶板的做法。对地下室顶板厚度的要求可降低为不 宜小于160mm,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 率不宜小于0.20%。
嵌固部位的确定
嵌固部位的确定
嵌固部位的确定
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A.当该参数填负值时:表示需要约束的地下室层数,程序 对这几层地下室侧向施加原层刚度1000倍的附加刚度,以 达到侧向完全约束的程度,从而使这几层地下室无水平位 移。 B.当该参数填0时:表示地下室侧向没有约束。 C.当该参数填N(N>0)时:该参数可以参照《桩基》规范 表5.7.5的灌注桩项来取值。M的取值范围一般在2.5-100之 间,在少数情况下的中密、密实的沙砾、碎石类土取值可 达100-300。
关于结构设计嵌固端位置的探讨
关于结构设计嵌固端位置的探讨摘要:确定建筑结构嵌固端位置对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正确选取结构嵌固端,不仅影响诸如位移角、基底剪力、刚重比等结构整体指标,而且对结构构件内力分布、配筋等均有影响。
结合规范对嵌固端的计算和相关构造要求,对地下室顶板嵌固条件以及对地下室顶板不嵌固的处理方式进行阐述,同时结合结构设计软件对规范与嵌固端相关的整体指标、构件内力指标与配筋处理等,加深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嵌固端相关问题的理解及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嵌固端;刚度比;1、前言对于嵌固端是一个老生常谈一个问题,对嵌固端这个概念部分设计人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机械的参照规范的比值来确定,虽然无论选择哪个部位作为结构嵌固端,都可以通过结构计算程序获得相对准确的计算结果,但是我们期望的是计算结果较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实际情况,从而使结构体系安全合理。
然而选择合理的嵌固部位对结构的安全和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选取结构嵌固端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应该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影响嵌固端位置、嵌固端的选取不仅仅简单是一个计算刚度比的问题,应该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
2、嵌固端的理解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嵌固端即为出现预期塑性铰的部位、并非力学嵌固概念(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转角均为0),规范多处提及的嵌固端的概念,提出的各种措施均为保证剪力墙或柱在嵌固端以上部位首先发生屈服,对嵌固端以下部位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规范中的嵌固端,涉及到结构设计中的强度、刚度及延性,其重点是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模型及保证抗震作用下的延性。
通过确定嵌固端,得到清晰准确的计算模型进行内力分析、配筋设计及规范指标判定。
3、地下室顶板满足嵌固端的条件能否作为地上结构的嵌固部位是根据周围的环境条件来判断的,即地下室周围必须有覆土,室内外高差不能太大,这样才能保证地震剪力的可靠传递。
《抗规》6.1.14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如何确定结构设计嵌固端
如何确定结构设计嵌固端结构设计嵌固端(也称为支承端或支座)是指结构物在建设过程中与其他部分连接的端部,它主要负责承受来自其他部分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地基或支承体上。
嵌固端的设计对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确定结构设计嵌固端需要进行详细和准确的工程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确定结构设计嵌固端的步骤:1.收集资料:在开始设计工作之前,需要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所有必要资料,包括结构的规模、形状和用途,以及所用材料的强度和性能参数等。
2.确定约束条件:嵌固端是通过与其他部分的连接来固定结构的。
因此,需要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约束条件,包括嵌固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允许的变形和位移等。
3.分析结构荷载:确定嵌固端的设计需要先分析结构物所受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和温度荷载等。
这些荷载将会影响嵌固端的尺寸、材料和性能等。
4.确定危险区域:在确定嵌固端的位置和形式时,需要将结构物划分为不同的危险区域,即荷载集中和应力集中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是结构物的角部、对接处、支座等。
5.选择嵌固端形式:根据结构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荷载,选择适合的嵌固端形式。
常见的嵌固端形式包括铰接支点、固定支点、刚性支座和弹性支座等。
6.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使用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结构进行详细和准确的荷载和强度计算,包括静力和动力分析。
这些分析和计算结果将用于确定嵌固端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
7.设计嵌固端尺寸和材料:根据结构分析和计算的结果,确定嵌固端的尺寸和材料。
尺寸要满足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而材料要满足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
8.进行验算和优化设计:对所设计的嵌固端进行验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如有必要,对嵌固端的尺寸和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效率。
9.编制结构设计嵌固端图纸:根据确定的嵌固端设计,编制相应的结构设计嵌固端图纸,包括详细的尺寸、形状和材料规格等。
10.进行施工和安装:在进行结构的施工和安装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操作,确保嵌固端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牢固和稳定。
关于结构嵌固端
关于结构嵌固端关于结构设计嵌固端的确定,相关论述很多,很多建议也感觉很受教益.但也有一些提法让人不能认同,今日一吐为快!首先,严格意义上的嵌固,工程上是不存在的.工程上的所谓嵌固,是为了便于分析,对结构受力状态的一种简化或者模拟.相同的构造,我们往往根据其受力特性和分析要求,采用不同的力学模型去模拟,以满足不同的受力状态和分析精度的要求.比如,一段梁头埋置在墙内,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型式.如果梁的两端同样构造,我们假定为铰接.如果另一端悬空,我们就假定为刚接.所以说,所谓的刚接、铰接,或者嵌固,都只是一个假定,或者说,是一种简化或者模拟,以便于计算分析,满足工程设计所需的精度为原则.回到结构设计嵌固端的话题.嵌固端的确定,是为了建立计算模型,分析结构的受力、变形以及破坏特征,确保工程设计安全.结构实际的状态,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嵌固端.即便是基础部位,基础的刚度既不可能无限大,地基土更不可能“嵌固”基础.想像一下,强大的核心筒可以被嵌固于基础,是不是很夸张?实际上,我们分析上部结构的时候假定基础是嵌固端,而分析地基基础的时候又往往假定上部结构刚性,本身就存在不协调.不过,实践证明,这样的假定可以满足工程分析的精度要求,因而是可行的.结构和地基土之间是一种相互挤压,相互协调或者相互脱离的复杂关系,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又无法准确的模拟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因而,所谓结构嵌固的概念就非常必要了.既然的所谓的结构嵌固端只是一种简化或模拟,只是为了建立受力模型,那么,结构嵌固端的确定,也应该以真实结构的受力、变形以及破坏特征的分析为基础.以此建立的力学模型,应得出与工程调查相符的结论.既然震害调查已经表明,地下室很少发生震害,结构塑性铰绝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地上层,只有个别地下室刚度较差,楼板不完整的情形下,少数塑性铰出现在地下一层,那么,可以得出结论,除个别极端情况外,以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在某些条件下,作为一种安全措施,取地下二层顶板(也许更低)为嵌固端包络设计是必要的.而在多层地下室的情况下,把嵌固端取在基础顶面,是不妥当的.虽然限于技术条件,地基土的作用尚不能准确计分析,但其约束是客观存在的,地下各层所受到的地震影响必然递减.越过地下二层及上部各层,不对其采取加强措施,而对最底层进行加强,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可能是不安全的!据传有专家提出,只要地下二层刚度不小于地下一层,即可将地下二层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应当是可靠的.没有找到原文,不过,这位专家的意思,或许还有个前提,即地下一层的刚度,不应小于首层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结构设计嵌固端位置的探讨
摘要:确定建筑结构嵌固端位置对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
正确选取结构嵌固端,不仅影响诸如位移角、基底剪力、刚重比等结构整体指标,而且对结构构件内力分布、配筋等均有影响。
结合规范对嵌固端的计算和相关构
造要求,对地下室顶板嵌固条件以及对地下室顶板不嵌固的处理方式进行阐述,
同时结合结构设计软件对规范与嵌固端相关的整体指标、构件内力指标与配筋处
理等,加深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嵌固端相关问题的理解及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处理
能力。
关键词:嵌固端;刚度比;
1、前言
对于嵌固端是一个老生常谈一个问题,对嵌固端这个概念部分设计人员是比较模糊的,
只是机械的参照规范的比值来确定,虽然无论选择哪个部位作为结构嵌固端,都可以通过结
构计算程序获得相对准确的计算结果,但是我们期望的是计算结果较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实际
情况,从而使结构体系安全合理。
然而选择合理的嵌固部位对结构的安全和经济起着重要的
作用,正确选取结构嵌固端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
前应该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所在位置,而影响嵌固端位置、嵌固端的选取不仅仅简单是一个
计算刚度比的问题,应该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
2、嵌固端的理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嵌固端即为出现预期塑性铰的部位、并非力学嵌固概念(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转角均为0),规范多处提及的嵌固端的概念,提出的各种措施均为保证剪力墙
或柱在嵌固端以上部位首先发生屈服,对嵌固端以下部位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规范中的
嵌固端,涉及到结构设计中的强度、刚度及延性,其重点是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模型及保证
抗震作用下的延性。
通过确定嵌固端,得到清晰准确的计算模型进行内力分析、配筋设计及
规范指标判定。
3、地下室顶板满足嵌固端的条件
能否作为地上结构的嵌固部位是根据周围的环境条件来判断的,即地下室周围必须有覆土,室内外高差不能太大,这样才能保证地震剪力的可靠传递。
《抗规》6.1.14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
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2)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8.4.25条对侧向刚度比要求应不大于0.66);地下室周边宜有
与其顶板相连的抗震墙。
(3)地下室顶板对应与地上框架柱的梁柱节点除应满足抗震计算要求外、尚应复核下列
规定之一。
1)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
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端实配的抗震受弯
承载力的1.3倍。
2)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
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4)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
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相关范围以外的侧限离主楼很远,那么周围土对主楼地下室的影响就
很小了,这时即使地下一层能满足刚度比的计算要求,从概念上讲也不宜将地下室顶板作为
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4、合理选择嵌固端
《高规》中3.5.2-2中“对于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与《抗规》6.1.14-2“结构地
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的0.5倍”这两条规定并不矛盾,
前者指嵌固端上一层与上二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这里包括有地下室(不满足嵌固
条件)和无地下室两类情况。
后者指的是当地下室顶板处满足嵌固条件时,嵌固端下一层与
嵌固端上一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
当地下室顶板达不到嵌固部位的要求时,可参考张维斌《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释
义及工程实例》一书所述,对于层数大于等于3层的地下室,可将结构嵌固部位置于地下一
层底板。
这时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地下一层的剪切刚度应大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
第二、地下二层的剪切刚度应大于地下一层的剪切刚度,并应大于地上一层剪切刚度的2.0倍。
当地下室顶板能满足嵌固端规定时,宜把地下室顶板作为结构的嵌固部位,这样的做法
符合实际情况,地下一层和首层刚度突变,地下室顶板以上将会出现塑性铰而不会在地下部
位出现,并且这种做法也最为经济。
相关范围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比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而紧邻相关范围以外就是侧限,
则要考虑在实际情况下的嵌固部位,这时虽然按规范不能将嵌固端作为地下室顶板,但是实
际上地下室顶板也可能是预期塑性铰出现的部位,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宜按地下室顶板作为
嵌固部位时的构造措施予以加强。
5、关于嵌固端的常见问题
对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来说,当选择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为保证塑性
铰不要出现在地下室,而出现在地上楼层,规范要求地下室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做适当加强。
对于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太薄,且也应该
双层双向配筋,一方面是由于地下室顶板虽然不满足规范计算嵌固端要求,但也可能是实际
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施工平台,施工荷载有
时会比较大,而且施工到地下室顶板时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暴露在外,双层双向配筋能有效的
减少温度裂缝。
规范对于刚度比的判断是剪切刚度比,未考虑周围土体的侧限对侧向刚度的影响,但土
体约束影响结构整体计算的刚度及内力,进而影响配筋。
地下室土体约束大小规范并没有给
出具体数值,但是土的类别对结构的约束作用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全部忽略。
有种观念认为如果地下室顶板满足嵌固端的相关规定,可以考虑从嵌固端位置将上下部
结构切开,对上部结构单独进行计算,这种观念的依据是《高规》条文说明:“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板可视作为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屈服部位将发生在地
上楼层,同时将影响到地下一层;地面以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应逐渐减小。
”因此规定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不能降低,而地下一层以下不要求计算地震作用,其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
逐层降低。
《高规》条文说明第3.9.5条中,“相关范围”一般指主楼周边外延1~2跨的地下室范围。
个人认为这种方法不是很准确,高规的精神是地下一层以下可以不计算地震作用,但
是没有说明不用考虑地下室的位移,完全分开建模则是认为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完全约束,这与实际的情况有些不符。
通过分析用带地下室和从地下室切开的方法分别建模,发现对周
期和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对结构的配筋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确保结构设计安全建议在设计
中宜采取按照带地下室模型整体计算与不带地下室模型计算两种方式进行计算,不论嵌固部
位如何取值,结构力学计算模型的嵌固位置均宜选在基础顶面,包含地下室,对结构配筋采
取包络设计。
6、结束语
结构设计过程中,实际工程千变万化,只有深刻理解嵌固端的含义才能根据实际工程情
况选择合理的嵌固部位,作为结构设计人员不能机械的照搬规范,选择的计算模型要与实际
相符,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实现自己的合理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