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治意识 全面依法治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法治意识全面依法治国

作者:陈璟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2016年第11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

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基本原则,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

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水平。

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法律作为一种

特别的社会行为规范,对全社会任何公民任何机构都具有约束作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运行,确保社会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当然,法律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全社

会信仰法律。法律只有被公民所接受、认同,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一、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意义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公民的法治意识作为重要的内在驱动力量,这是促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人的意识和观念支配人的行为和行动。如果人民群众没有法治

意识,广大干部没有法治意识,法治国家是建设不起来的。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这是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的前提,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当法律体系完备后,法律倘若依然得不到遵守,那么不仅会动摇具体法律的权威,更会损及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有法不依,不如无法。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公共生活中,法律作为一种特别的社会行为规范,对全社会每一个个体或者机构都具有指引作用、约束作用、强制作用、预测作用和评价作用。

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该知法守法,这样社会才能更稳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法律,就是

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依法治国就是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必

须遵守国家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行,确保社会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而知

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正如下棋一样,不知道规则、不按规则行棋是下不好棋的。所以,作为

社会的一份子,每一个机构或者个人都必须熟悉法律规则。

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因为权

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拥有。增强法治意识,继续做好普法工作,使人们进一步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基础上的。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全

体人民的法律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根本问题是提高人民大众的法治观念。要通

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全国人民树立起自觉的法制观念。使人们进一步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自

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权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一个机构或者个人都必

须熟悉法治规则。

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重在需要自身法治意识的培养。要真正能够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法律解决,能够切切实实让法律解决纠纷。增强法治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应

该严格遵守法律,不要总想着钻法律空子,也不要总想着法律是给别人制定的,自己可以凌驾

于法律之上,超脱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可以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法律,都有强烈的

法治意识,都能够严格遵守法律行事的话,那对于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各级执法者的用心呵护、率先垂

范,引导群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法治中国的目标和要求仍有着一定的差距。推

进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

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根本问题是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

二、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途径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

作要做好,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党政工团形成合力。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健全法律体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明确公民在法律范围内的权利

义务,强化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使纸上的权利变成现实的权利。健全法律援助机制,拓宽维权

渠道,降低法律成本,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要做到公正司法,增强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对广大公民来说,对法律公正最直观的认

识来源于对司法的公正性的认识,相当多的公众甚至把司法公正理解为法律公正的全部。因此,司法公正有助于培养广大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要提高司法、执法人员的素质,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执法监督,并且改革司法体制,解决司法人员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以法律为依拖,让公民相信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从而自觉守法、用法、护法、信任法。

要建立、完善并巩固社会主义法治基础,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三,要加强法治教育力量的整合,形成法治宣传教育专兼职队伍共同探讨、研究推进基

层干部法治教育工作的沟通协作机制,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增强

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工作实效,从而切实将法治转化为推动群众工作实效性的时代力量。

第四,要加强法治宣传。抓好公民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让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了解

法律,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采取

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法律讲座、法律服务和帮助等,将教育受众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使得普法教育能够有效覆盖各个层次。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

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

第五,要增强法律宣传的实用性。除了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外,还应注重针对诉讼程序的

宣传,让群众既懂法,又知道怎么用法,让群众明白法律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最有力的武器,

增强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识,摒弃遇事上访的错误认识,变“信访”为“信法”。要真正能够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法律解决,能够切切实实让法律

是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我们要树立敬畏法律意识,要求党员干部加强自我修养,不仅在公开

场合、集体活动和有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私人场合、无人监督、无人注意的情

况下保持头脑清醒,紧绷遵守法律这根弦,不碰法律红线、不触法律底线,时时处处用法律规

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树立敬畏法律意识,“有所畏”也要“有所为”。

总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法律,都有强烈的法治意识,都能够严格遵守法律行事的话,那对于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法治中国建设将更加完善。法治中国,公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法治昌明,社会才会清明,人民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公民的法治

意识提高了,依法治国这条大船必能顺利地扬帆远行。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公路路政管理处法制科)责任编辑毕顺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