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曲线 标准

合集下载

电极极化曲线

电极极化曲线

电极极化曲线
电极极化曲线是研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现象的重要工具,它能直观地反映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势变化。

电极极化曲线主要包括两部分:伏安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


伏安曲线(Volt-Ampere curve)描述了电极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电势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当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电流会随之变化,从而形成伏安曲线。

伏安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活性区、过渡区和线性区。

活性区位于曲线的左侧,此时电流与电势关系不稳定,电极表面反应活跃;过渡区位于活性区右侧,电流与电势关系逐渐变得稳定;线性区位于过渡区右侧,电流与电势呈线性关系。


循环伏安曲线(Cyclic Voltammetry curve)则是研究电极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电势与电流的关系。

循环伏安曲线通常呈矩形,包括四个阶段:吸附、脱附、充电和放电。

吸附阶段表现为电流逐渐增大,电势上升;脱附阶段电流逐渐减小,电势下降;充电阶段电流迅速上升,电势迅速上升;放电阶段电流迅速下降,电势下降。

通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可以了解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电极表面反应动力学参数以及电极寿命等信息。


电极极化曲线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锂电池、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

通过对电极极化曲线的分析,可以优化电极设计、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等。

此外,电
极极化曲线还可以应用于金属腐蚀研究,为防腐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电极极化曲线是研究电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理想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

理想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

理想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导言极化曲线是电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表征电化学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理想极化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通过计算得到的曲线,而实测极化曲线是实际实验测量得到的曲线。

本文将详细解释理想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的概念、原理、实验方法和应用,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理想极化曲线理想极化曲线是在假设电化学电极满足一定条件下通过计算得到的曲线。

它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极化曲线和Tafel曲线。

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曲线,通常以电位为横坐标,以电流密度为纵坐标。

理想极化曲线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其中主要包含两个重要参数:开路电位和极化电流密度。

开路电位是极化曲线与电位轴的交点,反映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活性。

极化电流密度则是极化曲线降至负饱和值(忽略质子活化)时的电流密度,用于衡量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活性。

Tafel曲线Tafel曲线是描述电化学反应速率与电极电位之间关系的曲线,它是理想极化曲线的一部分。

Tafel曲线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其斜率给出了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

在Tafel曲线中,通常存在两个部分:阳极Tafel曲线和阴极Tafel曲线。

阳极Tafel曲线描述了阳极反应速率与阳极电位之间的关系,阴极Tafel曲线描述了阴极反应速率与阴极电位之间的关系。

实测极化曲线实测极化曲线是通过实际电化学实验测量得到的曲线,它反映了电化学电极在实验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质。

实测极化曲线的形状和理想极化曲线通常是相似的,但具体参数可能会有差异。

实验方法为了测量实测极化曲线,需要进行电化学实验,并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

工作电极是被测量的电极,参比电极具有稳定的电位,用于测量工作电极的电位。

其次,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溶液浓度、电解质种类等。

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可以减小实测极化曲线的误差。

然后,通过改变工作电极的电位,测量电流密度,并记录测得的数据。

极化曲线的测定

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九极化曲线的测定【目的要求】1. 掌握稳态恒电位法测定金属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2. 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3. 掌握恒电位仪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1. 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为了探索电极过程机理及影响电极过程的各种因素,必须对电极过程进行研究,其中极化曲线的测定是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知道在研究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池反应时,电极上几乎没有电流通过,每个电极反应都是在接近于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因此电极反应是可逆的.但当有电流明显地通过电池时,电极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电极反应处于不可逆状态,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也随之增大.由于电流通过电极而导致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描述电流密度与电极电势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作极化曲线,如图2-19-1所示.图2-19-1 极化曲线A-B:活性溶解区;B:临界钝化点B-C:过渡钝化区;C-D:稳定钝化区D-E:超(过)钝化区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时在一定的外电势下发生的阳极溶解过程,如下式所示:M→Mn++ne此过程只有在电极电势正于其热力学电势时才能发生.阳极的溶解速度随电位变正而逐渐增大,这是正常的阳极溶出,但当阳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阳极溶解速度随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象.图2-19-1中曲线表明,从A点开始,随着电位向正方向移动,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加,电势超过B点后,电流密度随电势增加迅速减至最小,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生产了一层电阻高,耐腐蚀的钝化膜.B点对应的电势称为临界钝化电势,对应的电流称为临界钝化电流.电势到达C点以后,随着电势的继续增加,电流却保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数值上,该电流称为维钝电流,直到电势升到D点,电流才有随着电势的上升而增大,表示阳极又发生了氧化过程,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产生也可能是水分子放电析出氧气,DE段称为过钝化区.2. 极化曲线的测定(1) 恒电位法恒电位法就是将研究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上,然后测量对应于各电位下的电流.极化曲线的测量应尽可能接近体系稳态.稳态体系指被研究体系的极化电流,电极电势,电极表面状态等基本上不随时间而改变.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的控制电位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静态法:将电极电势恒定在某一数值,测定相应的稳定电流值,如此逐点地测量一系列各个电极电势下的稳定电流值,以获得完整的极化曲线.对某些体系,达到稳态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为节省时间,提高测量重现性,往往人们自行规定每次电势恒定的时间.动态法: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地改变(扫描),并测量对应电位下的瞬时电流值,以瞬时电流与对应的电极电势作图,获得整个的极化曲线.一般来说,电极表面建立稳态的速度愈慢,则电位扫描速度也应愈慢.因此对不同的电极体系,扫描速度也不相同.为测得稳态极化曲线,人们通常依次减小扫描速度测定若干条极化曲线,当测至极化曲线不再明显变化时,可确定此扫描速度下测得的极化曲线即为稳态极化曲线.同样,为节省时间,对于那些只是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电极过程影响的极化曲线,则选取适当的扫描速度绘制准稳态极化曲线就可以了.上述两种方法都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动态法,由于可以自动测绘,扫描速度可控制一定,因而测量结果重现性好,特别适用于对比实验.(2) 恒电流法恒电流法就是控制研究电极上的电流密度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下,同时测定相应的稳定电极电势值.采用恒电流法测定极化曲线时,由于种种原因,给定电流后,电极电势往往不能立即达到稳态,不同的体系,电势趋于稳态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测量时一般电势接近稳定(如1min~3min内无大的变化)即可读值,或人为自行规定每次电流恒定的时间.【仪器试剂】恒电位仪一台;饱和甘汞电极1支;碳钢电极1支;铂电极1支;三室电解槽1只(见图2-19-2)2 mol·dm-3 (NH4)2CO3溶液;0.5 mol·dm-3H2SO4溶液;丙酮溶液【实验步骤】1. 碳钢预处理:用金相砂纸将碳钢研究电极打磨至镜面光亮,用石蜡蜡封,留出1cm2面积,如蜡封多可用小刀去除多余的石蜡,保持切面整齐.然后在丙酮中除油,在0.5M的硫酸溶液中去除氧化层,浸泡时间分别不低于10S.图2-19-2三室电解槽1.研究电极;2.参比电极;3.辅助电极2. 恒电位法测定极化曲线的步骤:A 准备工作仪器开启前,"工作电源"置于"关","电位量程"置于"20V","补偿衰减"置于"0","补偿增益"置于"2","电流量程"置于"200mA","工作选择"置于"恒电位","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B 通电插上电源,"工作电源"置于"自然"档,指示灯亮,电流显示为0,电位表显示的电位为"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稳定电位,称为自腐电位,其绝对值大于0.8V可以开始下面的操作,否则需要重新处理电极.C "电位测量选择"置于"给定",仪器预热5-15min.电位表指示的给定电位为预设定的"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D 调节"恒电位粗调"和"恒电位细调"使电位表指示的给定电位为自腐电位,"工作电源"置于"极化".F 阴极极化调节"恒电位粗调"和"恒电位细调"每次减少10mV,直到减少200mV,每减少一次,测定1min后的电流值.测完后,将给定电位调回自腐电位值.G 阳极极化将"工作电源"置于"自然","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等待电位逐渐恢复到自腐电位±5mV,否则需要重新处理电极.重复C,D,F步骤,F步骤中给定电位每次增加10mV,直到做出完整的极化曲线.提示,到达极化曲线的平台区,给定电位可每次增加100mV.H 实验完成,"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工作电源"置于"关".【注意事项】按照实验要求,严格进行电极处理.将研究电极置于电解槽时,要注意与鲁金毛细管之间的距离每次应保持一致.研究电极与鲁金毛细管应尽量靠近,但管口离电极表面的距离不能小于毛细管本身的直径.每次做完测试后,应在确认恒电位仪或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在非工作的状态下,关闭电源,取出电极.【数据处理】1. 对静态法测试的数据应列出表格.自腐电位-0.805V阴极极化数据: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阳极极化数据: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2. 以电流密度为纵坐标,电极电势(相对饱和甘汞)为横坐标,绘制极化曲线.3. 讨论所得实验结果及曲线的意义,指出钝化曲线中的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并标出临界钝化电流密度(电势),维钝电流密度等数值.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临界钝化电流密度(电势):维钝电流密度:思考题1. 比较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测定极化曲线有何异同,并说明原因.恒电流法是恒定电流测定相应的电极电势,恒电位法是很定电位测定相应的电流,对于阴极极化来说,两种方法测得的曲线相同,对于阳极极化来说,由于电流和电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得到不同的曲线.2. 测定阳极钝化曲线为何要用恒电位法用恒电位法能得到完整的极化曲线,用恒电流法只能得到ABEF曲线,即得到活化区以及过钝化区的一部分,得不到完整的几乎曲线.3. 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有哪些电极的处理;研究电极与鲁金毛细管的距离;甘汞电极的误差;电位的每次改变值;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存在等等【讨论】1. 电化学稳态的含义指定的时间内,被研究的电化学系统的参量,包括电极电势,极化电流,电极表面状态,电极周围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分布等,随时间变化甚微,该状态通常被称为电化学稳态.电化学稳态不是电化学平衡态.实际上,真正的稳态并不存在,稳态只具有相对的含义.到达稳态之前的状态被称为暂态.在稳态极化曲线的测试中,由于要达到稳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同的测试者对稳态的认定标准也不相同,因此人们通常人为界定电极电势的恒定时间或扫描速度,此法尤其适用于考察不同因素对极化曲线的影响时.2. 三电极体系极化曲线描述的是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被研究电极过程的电极被称为研究电极或工作电极.与工作电极构成电流回路,以形成对研究电极极化的电极称为辅助电极,也叫对电极.其面积通常要较研究电极为大,以降低该电极上的极化.参比电极是测量研究电极电势的比较标准,与研究电极组成测量电池.参比电极应是一个电极电势已知且稳定的可逆电极,该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要好.为减少电极电势测试过程中的溶液电位降,通常两者之间以鲁金毛细管相连.鲁金毛细管应尽量但也不能无限制靠近研究电极表面,以防对研究电极表面的电力线分布造成屏蔽效应.3. 影响金属钝化过程的几个因素金属的钝化现象是常见的,人们已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影响金属钝化过程及钝化性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溶液的组成.溶液中存在的H+,卤素离子以及某些具有氧化性的的阴离子,对金属的钝化现象起着颇为显著的影响.在中性溶液中,金属一般比较容易钝化,而在酸性或某些碱性的溶液中,钝化则困难得多,这与阳极产物的溶解度有关系.卤素离子,特别是氯离子的存在,则明显地阻滞了金属的钝化过程,已经钝化了的金属也容易被它破坏(活化),而使金属的阳极溶解速度重新增大.溶液中存在的某些具有氧化性的阴离子(如CrO2-4)则可以促进金属的钝化.(2) 金属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各种纯金属的钝化性能不尽相同,以铁,镍,铬三种金属为例,铬最容易钝化,镍次之,铁较差些.因此添加铬,镍可以提高钢铁的钝化能力及钝化的稳定性.(3) 外界因素(如温度,搅拌等).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以及搅拌加剧,可以推迟或防止钝化过程的发生,这显然与离子的扩散有关实验十二铁的极化和钝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铁在不同pH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维基百科 极化曲线

维基百科 极化曲线

维基百科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是指在电化学中描述电极极化过程的一种曲线。

在电化学中,电极极化是指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由于电流通过或者外界条件改变而发生的极化现象。

极化曲线通常是以电极电势(或电流密度)为横坐标,以电极极化的程度(如电极极化电阻、极化电流等)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

极化曲线可以用来研究电极的极化特性,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极化曲线通常可以分为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描述了阳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极化行为,而阴极极化曲线则描述了阴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极化行为。

通过分析极化曲线,可以了解电极的极化机理,评估电极的性能以及优化电化学反应的条件。

极化曲线的形状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比如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特性、电化学界面的特性以及电解质的传输特性等。

通过分析极化曲线,可以确定最佳的工作条件,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

总的来说,极化曲线在电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研究
电极极化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也为优化电化学反应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极化曲线,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推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电化学工作站测极化曲线

电化学工作站测极化曲线

应用电化学实验本课程安排4个综合实验,每个实验4个学时,共16个学时,按照10人一组分别进行。

自编实验讲义。

实验仪器有:分析天平;直流稳压稳流电源;电化学工作站;恒温水浴;饱和甘汞电极;鲁金毛细管;H 型电解槽;Pt 电极;电解槽;赫尔槽;电力搅拌器、磁力搅拌器;pH 计。

实验1:极化曲线的测定实验内容:测定Ni 2+离子、Co 2+离子单金属电沉积、以及Ni-Co 合金共电沉积的稳态阴极极化曲线。

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电极体系装置和电化学工作站的应用。

2.掌握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量极化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从极化曲线上分析电极过程特征。

2.测定金属电沉积的阴极极化曲线。

3.学会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二、实验原理研究电极过程的基本方法是测定极化曲线。

电极上电势随电流密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表示了电极电位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从极化曲线上可以求得任一电流密度下的过电势(超电势),看出不同电流密度时电势变化的趋势,直观地反映了电极反应速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极化曲线的斜率i ∆∆ϕ称为极化度(极化率),极化度的大小可以衡量极化的程度,判断电极过程的难易。

极化度小,电极过程容易进行;极化度大,电极过程受到较大阻碍而难以进行。

从极化曲线还可求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如交换电流密度i 0、电子传递系数α、标准速度常数、以及扩散系数;还可以测定反应级数、电化学反应活化能等。

被控制的变量电极电位是随时间连续线性变化的。

随时间连续线性变化的电位可用线性方程表示:Vt i +=ϕϕ;其中:ϕ——扫描电位,t ——扫描时间,V ——扫描速度,i ϕ——扫描起点电位。

常以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开路电位作为扫描的起点电位。

扫描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电位与时间的关系三、实验仪器、测量线路及试剂电极),3—隔膜,4—电化学工作站,5—电脑,6—研究电极,7—盐桥,8—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极化曲线的测定

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八 极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稳态恒电势法测定金属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2、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3、掌握恒电势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当电极处于平衡状态,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这时的电极电势称为平衡电势。

当有电流明显地通过电极时,电极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也随之增大,电极电势将越来越偏离平衡电势。

这种由于有电流存在而造成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实际发生电解的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之间的差值称为超电势。

阳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大,阴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小。

超电势的大小与流经电极的电流密度有关,电极电势(或超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称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除电流密度外,影响超电势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的表面状态,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中的杂质等。

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时在一定的外电势下发生的阳极溶解过程,如下式所示:M →M n++n e此过程只有在电极电势正于其热力学电势时才能发生。

阳极的溶解速度(用电流密度表示)随电势变正而逐渐增大,这是正常的阳极溶出,但当阳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阳极溶解速度随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象。

图3-8-1为钢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图中曲线表明,从A 点开始,随着电势向正方向移动,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加,电势超过B点后,电流密度随电势增加迅速减至最小,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生产了一层电阻高,耐腐蚀的钝化膜。

B 点对应的电势称为临界钝化电势,对应的电流称为临界钝化电流。

电势到达C点以后,随着电势的继续增加,电流却保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数值上,该电流称为维钝电流,直到电势升到D 点,电流才有随着电势的上升而增大,表示阳极又发生了氧化过程,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产生也可能是水分子放电析出氧气,DE 段称为过钝化区。

极化曲线的测定及应用

极化曲线的测定及应用

极化曲线的测定及应用一、目的要求1.掌握恒电位法测定电极极化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技术。

通过测定金属铁在H2SO4 溶液中的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曲线求算铁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和钝化电位范围、钝化电流等参数。

2.了解不同pH值、Cl-浓度、缓蚀剂等因素对铁电极极化的影响。

3.讨论极化曲线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二、原理Fe在H2SO 4 溶液中会不断溶解,同时产生H2。

Fe溶解:Fe -2e =Fe 2+。

H2析出:2H+ +2e =H2。

Fe电极和H2电极及溶液构成了腐蚀原电池。

其腐蚀反应为:Fe +2H+ = Fe 2+ + H2。

这是Fe在酸性溶液中腐蚀的原因。

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阳极反应速率和阴极反应速率相等,Fe溶解的阳极电流I Fe与H2析出的阴极电流I H在数值上相等但方向相反,此时其净电流为零。

I=I Fe + I H=0。

I corr=I Fe=-I H≠0。

I corr值的大小反映净了Fe在H2SO 4 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所以称I corr为Fe在H2SO 4 溶液中的自腐蚀电流。

其对应的电位称为Fe在H2SO 4 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E corr,此电位不是平衡电位。

虽然,阳极反应放出的电子全部被阴极还原所消耗,在电极与溶液界面上无净电荷存在,电荷是平衡的。

但电极反应不断向一个方向进行,I corr≠0,电极处于极化状态,腐蚀产物不断生成,物质是不平衡的,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极化。

它是热力学的不稳定状态。

自腐蚀电流I corr和自腐蚀电位E corr可以通过测定极化曲线获得。

极化曲线是指电极上流过的电流与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即I=f(E)。

图27-1是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的Fe在1.0mol/L H2SO4 溶液中的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曲线图。

ar为阴极极化曲线,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时,阳极反应被抑制,阴极反应加速, 电化学过程以H2析出为主。

ab为阳极极化曲线,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时,阴极反应被抑制,阳极反应加速,电化学过程以Fe溶解为主。

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1. 引言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是电化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用于描述金属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势变化情况,对于研究金属的腐蚀、电池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应用。

2. 阳极极化曲线阳极极化曲线描述了金属在阳极溶解过程中的电势变化情况。

当金属处于阳极溶解状态时,其表面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金属离子从金属表面溶解到溶液中。

阳极溶解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氧化反应。

测量阳极极化曲线可以通过恒定电位法或恒定电流法进行。

恒定电位法是将待测金属置于一个恒定的电位下,测量其对应的电流变化;恒定电流法则是将待测金属置于一个恒定的电流下,测量其对应的电位变化。

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阳极极化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通常由三个区域组成:主要阳极区、过渡区和次级阳极区。

主要阳极区对应于金属的活动溶解,此时电流较大;过渡区是主要阳极区和次级阳极区之间的过渡阶段,电流逐渐减小;次级阳极区对应于金属的缓慢溶解,此时电流较小。

3. 阴极极化曲线阴极极化曲线描述了金属在阴极反应中的电势变化情况。

当金属处于阴极状态时,其表面会发生还原反应,导致溶液中的离子被还原成金属。

阴极反应是一个自发的还原反应。

测量阴极极化曲线同样可以通过恒定电位法或恒定电流法进行。

恒定电位法是将待测金属置于一个恒定的电位下,测量其对应的电流变化;恒定电流法则是将待测金属置于一个恒定的电流下,测量其对应的电位变化。

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阴极极化曲线。

阴极极化曲线通常由三个区域组成:主要阴极区、过渡区和次级阴极区。

主要阴极区对应于金属的活动还原,此时电流较大;过渡区是主要阴极区和次级阴极区之间的过渡阶段,电流逐渐增大;次级阴极区对应于金属的缓慢还原,此时电流较小。

4. 应用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4.1 腐蚀研究阳极溶解和阴极反应是金属腐蚀的两个关键过程。

通过测量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可以了解金属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耐蚀性能。

极化曲线的测定

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八 极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稳态恒电势法测定金属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2、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3、掌握恒电势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当电极处于平衡状态,电极上无电流通过时,这时的电极电势称为平衡电势。

当有电流明显地通过电极时,电极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也随之增大,电极电势将越来越偏离平衡电势。

这种由于有电流存在而造成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

在某一电流密度下,实际发生电解的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之间的差值称为超电势。

阳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大,阴极上由于超电势使电极电势变小。

超电势的大小与流经电极的电流密度有关,电极电势(或超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称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除电流密度外,影响超电势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的表面状态,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中的杂质等。

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时在一定的外电势下发生的阳极溶解过程,如下式所示:M →M n++n e此过程只有在电极电势正于其热力学电势时才能发生。

阳极的溶解速度(用电流密度表示)随电势变正而逐渐增大,这是正常的阳极溶出,但当阳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阳极溶解速度随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象。

图3-8-1为钢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图中曲线表明,从A 点开始,随着电势向正方向移动,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加,电势超过B点后,电流密度随电势增加迅速减至最小,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生产了一层电阻高,耐腐蚀的钝化膜。

B 点对应的电势称为临界钝化电势,对应的电流称为临界钝化电流。

电势到达C点以后,随着电势的继续增加,电流却保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数值上,该电流称为维钝电流,直到电势升到D 点,电流才有随着电势的上升而增大,表示阳极又发生了氧化过程,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产生也可能是水分子放电析出氧气,DE 段称为过钝化区。

极化曲线-电极电位与极化电流或极化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电极电位与极化电流或极化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电极电位与极化电流或极化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电极电位与极化电流或极化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极化曲线是以电极电位为纵坐标,以电极上通过的电流为横坐标获得的曲线,它表征腐蚀原电池反应的推动力电位与反应速度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

极化曲线分为4个区,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

学术术语来源——钛种植体基台与种植体上部结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文章亮点:1 金属种植体的腐蚀非常重要,因为它对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整合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基底材料的腐蚀,其表面钝化膜溶解,就会有离子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过多金属离子的释放会产生不利的生物反应,甚至导致种植失败。

大量资料评价了钛种植体的耐腐蚀性,然而种植体上部结构合金的选择仍然存在着问题,合金本身的腐蚀及多种合金同时应用引起的电偶腐蚀已受到广泛关注。

2 实验利用动电位极化技术研究并探讨钛种植体基台、金合金、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及钛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进行相互比较,发现金合金、纯钛是耐腐蚀性较好的材料,镍铬合金的腐蚀速度最大,应尽量避免用镍铬合金作为种植体上部结构。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稳态电位;电偶序;电偶腐蚀;纯钛;金合金;钴铬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主题词:钛;金合金;铬合金摘要背景:国内有学者运用动电位极化技术测定常用牙科金属自腐蚀电位值来评价低贵金属的腐蚀性能,发现合金的贵金属含量是影响其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目的:评价TA2型商业纯钛、金合金、钴铬合金、钛合金及镍铬合金的体外耐腐蚀性能。

方法:将TA2型商业纯钛、金合金、钴铬合金、钛合金及镍铬合金分别浸入人工唾液中,运用动电位极化技术测量5种材料在人工唾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

结果与结论:5种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值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金合金、商业纯钛、钛合金、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金合金与纯钛电位较正,不易发生腐蚀;钛合金和钴铬合金居中,由于可以形成稳定氧化膜,具有较强的抗孔蚀和缝隙腐蚀能力;镍铬合金电位较负,则较容易发生溶解。

极化曲线测量

极化曲线测量

极化曲线测量董泽华为了探索电极过程的机理及影响电极过程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水处理剂,缓蚀剂的评价和机理研究,都必须对电极过程进行研究,而在该研究过程中极化曲线的测定又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一般进行进化曲线测量1.实验方法(一)碳钢在弱酸性溶液中的极化曲线(1)工作电极为PTFE或环氧树脂镶嵌的A3钢,面积为0.5cm2,工作电极用200,600,800号金相砂纸逐级打磨至光亮,以无水乙醇和丙酮脱脂后,再用蒸馏水进行冲洗,放入干燥器内干燥30mins,然后浸入被测溶液中15~50mins, 待电位稳定后进行测量。

试验采用密闭的玻璃电解池,并置于恒温水浴中,试验过程中溶液未除氧。

放在丙酮中除去油污,用石腊涂抹剩余面积,备用。

(2)试验介质分别为1000 mg/l H2S+1000 mg/l HCl和1000 mg/l H2S+100 mg/l HCl。

温度为25℃和85℃。

缓蚀剂为某石油化工厂提供的”HT-1”和”WS-1”,主要成分为咪唑啉酰胺为1mmol·L-1的盐酸溶液(pH=3),采用Pt片作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将工作电极安装到装有250mL介质的四口烧瓶,与Pt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

电解池的连接参见附件一。

(3)仪器采用华中科技大学研制的CS300型电化学测试系统进行极化曲线测量,测量控制和数据分析才采用corrTest进行。

从主菜单中选择“稳态测试”——“动电位扫描”或者直接按“F4”即可进入如下窗口,其参数设置如下图1所示。

温度控制在80℃(恒温水浴),扫描速率为0.5mv/s,极化范围为+/-100mV(相对开路电位),曲线采用非线性三参数方法来计算阴阳极Tafel斜率以及腐蚀速率、极化电阻等值。

图1极化曲线参数设置窗口电解池参数设置如下图2所示,用于设定工作电极的面积,材料化学当量,参比电极类型等,这些参数将用于腐蚀参数的计算。

图2.电极与电解池参数设置窗口此外,恒电位仪的参数设置一般可以依照下图3所示的参数进行,没有特殊需要无需修改。

极化曲线传质区域

极化曲线传质区域

极化曲线传质区域
极化曲线传质区域如下:
极化曲线分为四个区,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

极化曲线可用实验方法测得。

分析研究极化曲线,是解释的基本规律、揭示金属腐蚀机理和探讨控制腐蚀途径的基本方法之一。

极化曲线以电极电位为横坐标,以电极上通过的电流为纵坐标,获得的曲线称为极化曲线。

它表征腐蚀原电池反应的推动力电位与反应速度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

直接从实验测得的是实验极化曲线。

而构成腐蚀过程的局部阳极或者局部阴极上单独电极反应之电位与电流关系称为真实极化曲线,即理想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资料-2022年学习资料

极化曲线的运用与分析资料-2022年学习资料

为什么要看-0.2V这个电位?-1.E=Φ+-Φ_=0.3V-Φ+=0.4V-Φ_=0.1V-2.氧还原的 电位比较高,一般会-有300mv左右,但此时电流很小,-只有零点几毫安的电流产生-3.在500mv的过电位 ,氧还原反-应才有比较明显电流产生,具有-代表意义。
为什么要比较-0.2V时的电流?-1.在电池中,E3电极只要0.5V也就是在图中-0.2V的过-电位就能产 100mA以上的电流,而E2电极要高达0.7V的-过电位才能产生100mA左右的电流,再看E1,至始至终都 不能达到100mA的电流。-2.在同一端电压下,电流越大,电池所获得的功率就越大。
1.8-1.6-t-1.4--3-1.2-1.0-0.8-0.4-10-20-30-40-50-t/m i -Back
暂态的定义-·暂态法又称动态法,电极从开始极化到电极过程达到稳态的这一阶段称暂态过程。-在该过程中电极电位 电极界面上的吸附覆盖状态、双电层充电,电极附近液层-中分布等都处在变化之中,也就是体系的各变量随时间而变化 暂态法就是用指-定的小幅度的电流或电压讯号加到研究电极上,使处在平衡状态或其他状态的电-极体系发生扰动,同 测量电极参数的响应,来研究电极体系的各种性质。-特点:1.具有双电层充电电流,一部份用于双电层充电以改变电 电位,另一部-份用于电化学反应;2.电极/溶液界面附近的扩散层内反应物和产物粒子浓度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函数 还是时间的函数。-·暂态法与稳态法相比有许多优点。由于暂态法可控制极化时间,电极表面溶液的-浓度也不致有明 变化,减小(消除)浓差极化,以突出电化学极化。液相中的-粒子或杂质来也不及扩散到电极表面,减少了杂质的干扰 因而有利于研究界面-的结构和吸附现象,对于那些表面状态变化较大的体系更为合适,暂态法可以使-测得的数据重现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

电化学曲线极化曲线阻抗谱分析一、极化曲线1.绘制原理铁在酸溶液中,将不断被溶解,同时产生H2,即:Fe + 2H+ = Fe2+ + H2 (a)当电极不与外电路接通时,其净电流I总为零。

在稳定状态下,铁溶解的阳极电流I(Fe)和H+还原出H2的阴极电流I(H),它们在数值上相等但符号相反,即: (1)I(Fe)的大小反映Fe在H+中的溶解速率,而维持I(Fe),I(H)相等时的电势称为Fe/H+体系的自腐蚀电势εcor。

图1是Fe在H+中的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曲线图。

图2 铜合金在海水中典型极化曲线当对电极进行阳极极化(即加更大正电势)时,反应(c)被抑制,反应(b)加快。

此时,电化学过程以Fe的溶解为主要倾向。

通过测定对应的极化电势和极化电流,就可得到Fe/H+体系的阳极极化曲线rba。

当对电极进行阴极极化,即加更负的电势时,反应(b)被抑制,电化学过程以反应(c)为主要倾向。

同理,可获得阴极极化曲线rdc。

2.图形分析(1)斜率斜率越小,反应阻力越小,腐蚀速率越大,越易腐蚀。

斜率越大,反应阻力越大,腐蚀速率越小,越耐腐蚀。

(2)同一曲线上各各段形状变化如图2,在section2中,电流随电位升高的升高反而减小。

这是因为此次发生了钝化现象,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离子的扩散,导致腐蚀电流下降。

(3)曲线随时间的变动以 7天和0天两曲线为例,对于Y轴,七天后曲线下移(负移),自腐蚀电位降低,说明更容易腐蚀。

对于X轴,七天后曲线正移,腐蚀电流增大,亦说明更容易腐蚀。

二、阻抗谱1.测量原理它是基于测量对体系施加小幅度微扰时的电化学响应,在每个测量的频率点的原始数据中,都包含了施加信号电压(或电流)对测得的信号电流(或电压)的相位移及阻抗的幅模值。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计算出电化学响应的实部和虚部。

阻抗中涉及的参数有阻抗幅模(| Z |)、阻抗实部(Z,)、阻抗虚部(Z,,)、相位移(θ)、频率(ω)等变量,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导纳(Y)和电容(C)的实部和虚部,因而阻抗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示。

极化曲线测量

极化曲线测量

βc
}
(Ⅰ)
这里i为外测极化电流密度,icorr为腐蚀电流密度,iL为极限扩散电流密度,△E=E-E0为极 化电位, βa、βc分别为阳极和阴极塔菲尔斜率,由于式(Ⅰ)中含有 icorr 、 iL 、 β a 和 β c 等四
个参数,所以也称之为四参数极化曲线方程式。 当 icorr << iL 时,(Ⅰ)式可以简化为:
i = i corr {exp
E − E0
βa
− exp
− ( E − E0 )
βc
}
(Ⅱ)
其中 icorr 、 β a 和 β c 为三个未知的参数,故称之为三参数极化曲线方程式。 而当 icorr → iL 时,(Ⅰ)式则可以简化为:
钝化曲线测量
在动电位扫描测试中,有时要测量一些金属如铬、镍、钴及其合金在某些介质中的钝化 曲线, 这些金属在电位比较正时表面会生成一层钝化膜, 此时电极的行为与贵金属电极相似, 流过的钝化电流极小。为了评价它们的耐腐蚀能力,需要获得其破裂电位和保护电位值,为 此常常要测绘其钝化回扫曲线。
1. 钝化循环曲线
图 7 扫描过程终止或反向
>0.1mA/cm2(对于 CS 系列恒电位仪,正值代表阴极极化电流),扫描停止,测试过程结束。 例如测量 304 不锈钢在 3%NaCl 溶液中的钝化曲线, 可以按图 7 中所示指定当阳极电流密度 大于 0.5mA/cm2 后扫描反向。当电位继续向阴极方向扫描时,极化电流密度也会下降,并最 终形成一个钝化回滞曲线,当回扫电流密度小于-0.1 mA/cm2 时(从阳极极化变成阴极极化) 时,则 CorrTest 软件自动终止测试过程。
程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Vol.5,No.3, p155, 1985),采用高斯-牛顿-

极化曲线的测定恒电位

极化曲线的测定恒电位

实验二十三 极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恒电位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测定碳钢(圆型钢筋)在碱性溶液中的恒电位阳极极化曲线及其极化电位。

二、实验原理实际的电化学过程并不是在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的。

在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会偏离其平衡值,这种现象称为极化。

在外电流的作用下,阴极电位会偏离其平衡位置向负的方向移动,称为阴极极化;而阳极电位会偏离其平衡位置向正的方向移动,称为阳极极化。

在电化学研究中,常常测定极化曲线,即电极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铁在硫酸溶液中典型的阳极极化曲线如图23.1所示,该曲线分为四个区域:电流密度i 阳极电位φ+图23.1 阳极极化曲线1.从点a 到点b 的电位范围称金属活化区。

此区域内的ab 线段是金属的正常阳极溶解,以铁电极为例,此时铁以二价形式进入溶液,即Fe → Fe 2+ + 2e-。

a 点即为金属的自然腐蚀电位。

2.从b 点到c 点称为钝化过渡区。

bc 线是由活化态到钝化态的转变过程,b 点所对应的电位称为致钝电位,其对应的电流密度ib 称为致钝电流密度,此时Fe 2+离子与溶液中的-24SO 离子形成4FeSO 沉淀层,阻碍了阳极反应进行,导致电流密度开始下降。

由于+H 不容易到达4FeSO 沉淀层的内部,因此铁表面的pH 逐步增大。

3.从c 点到d 点的电位范围称为钝化区。

由于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阳极溶解过程的过电位升高,金属的溶解速率急剧下降。

在此区域内的电流密度很小,基本上不随电位的变化而改变。

此时的电流密度称为维持钝化电流密度i m 。

对铁电极而言,此时32O Fe 在铁表面生成,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极大地阻碍了铁的溶解,出现钝化现象。

4.de 段的电位范围称为过钝化区。

在此区阳极电流密度又重新随电位增大而增大,金属的溶解速度又开始增大,这种在一定电位下使钝化了的金属又重新溶解的现象叫做过钝化。

电流密度增大的原因可能是产生了高价离子(如,铁以高价转入溶液),或者达到了氧的析出电位,析出氧气。

极化曲线的测定

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九极化曲线的测定【目的要求】1. 掌握稳态恒电位法测定金属极化曲线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2. 了解极化曲线的意义和应用.3. 掌握恒电位仪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1. 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为了探索电极过程机理及影响电极过程的各种因素,必须对电极过程进行研究,其中极化曲线的测定是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知道在研究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和电池反应时,电极上几乎没有电流通过,每个电极反应都是在接近于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因此电极反应是可逆的.但当有电流明显地通过电池时,电极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电极反应处于不可逆状态,而且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极反应的不可逆程度也随之增大.由于电流通过电极而导致电极电势偏离平衡值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描述电流密度与电极电势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作极化曲线,如图2-19-1所示.图2-19-1 极化曲线A-B:活性溶解区;B:临界钝化点B-C:过渡钝化区;C-D:稳定钝化区D-E:超(过)钝化区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时在一定的外电势下发生的阳极溶解过程,如下式所示:M→Mn++ne此过程只有在电极电势正于其热力学电势时才能发生.阳极的溶解速度随电位变正而逐渐增大,这是正常的阳极溶出,但当阳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阳极溶解速度随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象.图2-19-1中曲线表明,从A点开始,随着电位向正方向移动,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加,电势超过B点后,电流密度随电势增加迅速减至最小,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生产了一层电阻高,耐腐蚀的钝化膜.B点对应的电势称为临界钝化电势,对应的电流称为临界钝化电流.电势到达C点以后,随着电势的继续增加,电流却保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数值上,该电流称为维钝电流,直到电势升到D点,电流才有随着电势的上升而增大,表示阳极又发生了氧化过程,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产生也可能是水分子放电析出氧气,DE段称为过钝化区.2. 极化曲线的测定(1) 恒电位法恒电位法就是将研究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上,然后测量对应于各电位下的电流.极化曲线的测量应尽可能接近体系稳态.稳态体系指被研究体系的极化电流,电极电势,电极表面状态等基本上不随时间而改变.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的控制电位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静态法:将电极电势恒定在某一数值,测定相应的稳定电流值,如此逐点地测量一系列各个电极电势下的稳定电流值,以获得完整的极化曲线.对某些体系,达到稳态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为节省时间,提高测量重现性,往往人们自行规定每次电势恒定的时间.动态法: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地改变(扫描),并测量对应电位下的瞬时电流值,以瞬时电流与对应的电极电势作图,获得整个的极化曲线.一般来说,电极表面建立稳态的速度愈慢,则电位扫描速度也应愈慢.因此对不同的电极体系,扫描速度也不相同.为测得稳态极化曲线,人们通常依次减小扫描速度测定若干条极化曲线,当测至极化曲线不再明显变化时,可确定此扫描速度下测得的极化曲线即为稳态极化曲线.同样,为节省时间,对于那些只是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电极过程影响的极化曲线,则选取适当的扫描速度绘制准稳态极化曲线就可以了.上述两种方法都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动态法,由于可以自动测绘,扫描速度可控制一定,因而测量结果重现性好,特别适用于对比实验.(2) 恒电流法恒电流法就是控制研究电极上的电流密度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下,同时测定相应的稳定电极电势值.采用恒电流法测定极化曲线时,由于种种原因,给定电流后,电极电势往往不能立即达到稳态,不同的体系,电势趋于稳态所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测量时一般电势接近稳定(如1min~3min内无大的变化)即可读值,或人为自行规定每次电流恒定的时间.【仪器试剂】恒电位仪一台;饱和甘汞电极1支;碳钢电极1支;铂电极1支;三室电解槽1只(见图2-19-2)2 mol·dm-3 (NH4)2CO3溶液;0.5 mol·dm-3H2SO4溶液;丙酮溶液【实验步骤】1. 碳钢预处理:用金相砂纸将碳钢研究电极打磨至镜面光亮,用石蜡蜡封,留出1cm2面积,如蜡封多可用小刀去除多余的石蜡,保持切面整齐.然后在丙酮中除油,在0.5M的硫酸溶液中去除氧化层,浸泡时间分别不低于10S.图2-19-2三室电解槽1.研究电极;2.参比电极;3.辅助电极2. 恒电位法测定极化曲线的步骤:A 准备工作仪器开启前,"工作电源"置于"关","电位量程"置于"20V","补偿衰减"置于"0","补偿增益"置于"2","电流量程"置于"200mA","工作选择"置于"恒电位","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B 通电插上电源,"工作电源"置于"自然"档,指示灯亮,电流显示为0,电位表显示的电位为"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稳定电位,称为自腐电位,其绝对值大于0.8V可以开始下面的操作,否则需要重新处理电极.C "电位测量选择"置于"给定",仪器预热5-15min.电位表指示的给定电位为预设定的"研究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D 调节"恒电位粗调"和"恒电位细调"使电位表指示的给定电位为自腐电位,"工作电源"置于"极化".F 阴极极化调节"恒电位粗调"和"恒电位细调"每次减少10mV,直到减少200mV,每减少一次,测定1min后的电流值.测完后,将给定电位调回自腐电位值.G 阳极极化将"工作电源"置于"自然","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等待电位逐渐恢复到自腐电位±5mV,否则需要重新处理电极.重复C,D,F步骤,F步骤中给定电位每次增加10mV,直到做出完整的极化曲线.提示,到达极化曲线的平台区,给定电位可每次增加100mV.H 实验完成,"电位测量选择"置于"参比","工作电源"置于"关".【注意事项】按照实验要求,严格进行电极处理.将研究电极置于电解槽时,要注意与鲁金毛细管之间的距离每次应保持一致.研究电极与鲁金毛细管应尽量靠近,但管口离电极表面的距离不能小于毛细管本身的直径.每次做完测试后,应在确认恒电位仪或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在非工作的状态下,关闭电源,取出电极.【数据处理】1. 对静态法测试的数据应列出表格.自腐电位-0.805V阴极极化数据: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阳极极化数据: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电位(V)电流(mA)2. 以电流密度为纵坐标,电极电势(相对饱和甘汞)为横坐标,绘制极化曲线.3. 讨论所得实验结果及曲线的意义,指出钝化曲线中的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并标出临界钝化电流密度(电势),维钝电流密度等数值.活性溶解区:过渡钝化区:稳定钝化区:;过钝化区:临界钝化电流密度(电势):维钝电流密度:思考题1. 比较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测定极化曲线有何异同,并说明原因.恒电流法是恒定电流测定相应的电极电势,恒电位法是很定电位测定相应的电流,对于阴极极化来说,两种方法测得的曲线相同,对于阳极极化来说,由于电流和电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得到不同的曲线.2. 测定阳极钝化曲线为何要用恒电位法用恒电位法能得到完整的极化曲线,用恒电流法只能得到ABEF曲线,即得到活化区以及过钝化区的一部分,得不到完整的几乎曲线.3. 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有哪些电极的处理;研究电极与鲁金毛细管的距离;甘汞电极的误差;电位的每次改变值;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存在等等【讨论】1. 电化学稳态的含义指定的时间内,被研究的电化学系统的参量,包括电极电势,极化电流,电极表面状态,电极周围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分布等,随时间变化甚微,该状态通常被称为电化学稳态.电化学稳态不是电化学平衡态.实际上,真正的稳态并不存在,稳态只具有相对的含义.到达稳态之前的状态被称为暂态.在稳态极化曲线的测试中,由于要达到稳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同的测试者对稳态的认定标准也不相同,因此人们通常人为界定电极电势的恒定时间或扫描速度,此法尤其适用于考察不同因素对极化曲线的影响时.2. 三电极体系极化曲线描述的是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被研究电极过程的电极被称为研究电极或工作电极.与工作电极构成电流回路,以形成对研究电极极化的电极称为辅助电极,也叫对电极.其面积通常要较研究电极为大,以降低该电极上的极化.参比电极是测量研究电极电势的比较标准,与研究电极组成测量电池.参比电极应是一个电极电势已知且稳定的可逆电极,该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要好.为减少电极电势测试过程中的溶液电位降,通常两者之间以鲁金毛细管相连.鲁金毛细管应尽量但也不能无限制靠近研究电极表面,以防对研究电极表面的电力线分布造成屏蔽效应.3. 影响金属钝化过程的几个因素金属的钝化现象是常见的,人们已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影响金属钝化过程及钝化性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溶液的组成.溶液中存在的H+,卤素离子以及某些具有氧化性的的阴离子,对金属的钝化现象起着颇为显著的影响.在中性溶液中,金属一般比较容易钝化,而在酸性或某些碱性的溶液中,钝化则困难得多,这与阳极产物的溶解度有关系.卤素离子,特别是氯离子的存在,则明显地阻滞了金属的钝化过程,已经钝化了的金属也容易被它破坏(活化),而使金属的阳极溶解速度重新增大.溶液中存在的某些具有氧化性的阴离子(如CrO2-4)则可以促进金属的钝化.(2) 金属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各种纯金属的钝化性能不尽相同,以铁,镍,铬三种金属为例,铬最容易钝化,镍次之,铁较差些.因此添加铬,镍可以提高钢铁的钝化能力及钝化的稳定性.(3) 外界因素(如温度,搅拌等).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以及搅拌加剧,可以推迟或防止钝化过程的发生,这显然与离子的扩散有关实验十二铁的极化和钝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铁在不同pH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的测定

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一极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1掌握用“三电极”法测定金属沉积过程的电极电势。

1.2 通过对镍在玻碳电极上的沉积电势的测量加深理解过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概念。

1.3 了解控制电位法测量极化曲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2.1当把金属插入其盐溶液中时,金属表面上的正离子受到极性水分子的作用,有变成溶剂化离子进入溶液而将电子留在金属表面的倾向。

与此同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也有从溶液中沉积到金属表面的倾向。

当这种溶解与沉积达到平衡时,形成了双电层,在金属/溶液界面上建立起一个不变的电位差值,这个电位差值就是金属的平衡电位,E R表示。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成为不可逆电极电势,用E IR表示;电极的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

通常把某一电流密度下的电势E R与E IR 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称为超电势,即:η=│E IR-E R│。

影响超电势的因素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的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中的杂质等。

测定镍沉积超电势实际上就是测定电极在不同外电流下所对应的极化电极电势,以电流对电极电势作图I~E(阴极),所得曲线称为极化曲线。

2.2研究电极超电势通常采用三电极法,其装置如图示。

图1 三电极装置图辅助电极的作用是与研究电极构成回路,通过电流,借以改变研究电极的电势。

参比电极与研究电极组成电池,恒电位仪测定其电势差并显示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的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值。

2.3测量极化曲线有两种方法:控制电流法与控制电势法(也称恒电流法与恒电势法)。

控制电势法是通过改变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然后测量一系列对应于某一电势下的电流值。

由于电极表面状态在未建立稳定状态前,电流会随时间改变,故一般测出的曲线为“暂态”极化曲线。

本实验采用控制电势法测量极化曲线: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改变,并测量对应该电势下的瞬时电流值,以瞬时电流对电极电势作图得极化曲线。

图2 阴极极化曲线三仪器与试剂LK98A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一台;甘汞电极一枝;铂电极一枝;玻碳电极一枝;100ml 烧杯3个,500ml烧杯1个;瓦特型镀镍液50ml;稀硝酸50ml;乙醇50ml;蒸馏水500ml。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化曲线标准
极化曲线是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曲线,它反映了电极电位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电化学测试中,极化曲线的获取和分析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标准是相似的。

以下是关于极化曲线的获取、分析和应用的一些基本标准和原则。

一、极化曲线的获取
1. 测量方法:极化曲线通常通过控制电流法或控制电位法来获取。

在控制电流法中,电流保持恒定,而电位随时间变化;在控制电位法中,电位保持恒定,而电流随时间变化。

2. 实验设备:进行极化曲线测量时,需要使用电化学测试系统,包括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电解池、电流源和电位测量装置。

3.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应保持一致,包括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极化曲线的形状和特征。

二、极化曲线的分析
1. 曲线形状:极化曲线通常分为三个区域:活性溶解区、钝化区和过钝化区。

活性溶解区表现为电流随电位增加而线性增加;钝化区电流随电位增加而减少,表明电极表面形成了一层稳定的氧化物膜;过钝化区电流再次增加,表明氧化物膜被破坏。

2. 腐蚀速率:通过极化曲线可以估算金属的腐蚀速率。

在活性溶解区,腐蚀速率可以通过斜率(电流密度/电位)来计算。

3. 钝化行为:钝化区的出现和形态可以用来评估金属的钝化能力,即金属抵抗腐蚀的能力。

三、极化曲线的应用
1. 腐蚀研究:极化曲线是研究金属腐蚀行为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极化曲线可以了解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特性。

2. 防腐设计:极化曲线的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指导金属结构的防腐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涂层。

3. 电化学测试:极化曲线是电化学测试中的一种基本曲线,它可以用于评估电镀、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系统的性能。

四、结论
极化曲线是电化学分析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反映电极电位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关于金属腐蚀行为和电化学系统性能的详细信息。

通过标准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技术,可以获得准确的极化曲线,为腐蚀研究和电化学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