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
最后,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学术界的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完成了文艺工作者、作家的组织化。
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历史的伟大开端。
2.1958年“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式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4.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
会议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会议代表。
第二次文代会对建国四年来的文艺工作做出了总结;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未来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
5.百花文学: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当代文学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填空题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准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2.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
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会议。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4.辛丑条约: 1901年清政府在义和团失败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一个和平协定。
它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也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
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6.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7.三湾改编:9月29日,毛泽东领导湖南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三湾村进行改编,开始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8.官僚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9.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四马分肥:即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
简答题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_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1、虎门销烟:在当地群众和开明官绅的协助下,林则徐采取严厉果断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鸦片2万多箱,共计237万多斤。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这些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3、《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增开天津为商埠,使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割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给俄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准许外国人招募华工出国;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辛丑条约》:是 1901 年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因为 1901 年正好是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
当代中国外交名词解释4.0
名词解释两条线战略:概述:是指20世纪60年代苏联修正主义加紧危害新中国,中国必须同时应对美帝苏修两大敌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外交方针。
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局势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当时国际政治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美苏争霸过程中出现缓和的迹象,中苏分裂,使确立于建国前夕并在50年代主导中国对外关系的“一边倒”政策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结果不仅使我国在与美国抗衡中失去强大的依靠力量,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又增加了一个强大对手。
中美关系没有明显改善,我国也逐步走上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状态的道路。
同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国内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发生变化,强调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国成为核国家。
对于外交与国际事务,主张支持左派政权,筹备第二次亚非会议,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包围城市。
为了增强同美苏两霸对抗的力量,毛泽东把我国的外交重点转向亚非拉国家,谋求与广大亚非拉国家结成反帝、反霸国际统一战线,从此,我国的外交进入既反美又反苏的“两条线”战略时期。
内容: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
积极评价:(1)、有力地支持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扩大了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自主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改变了联合国成员的结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2)、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国当时的软实力--革命经验,借推进世界革命,进一步巩固了独立自主权。
(3)在实力悬殊的劣势下顶住了美苏夹击,而且突破了美国长期对我遏制的局面, 维护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大大提高中国对世界人民的影响力。
消极评价:(1)、在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片面强调国家安全,忽视国家的发展。
“两条线”战略片面夸大美苏对我国安全的威胁,结果导致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估计出现错位,夸大战争的威胁,影响和削弱了经济建设。
此外,由于受美苏压制的刺激,过分排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缺乏对接世界先进技术的主动性,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搞建设,错失发展良机。
中国史 名词解释
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即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
”民生主义即①平均地权;②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维护农工利益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有一致之处,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两广事变: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在广州因脑溢血猝死,蒋介石决意利用这个机会解决两广问题,提出取消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陈济棠先发制人,联合李宗仁、白崇禧,举兵反蒋。
这一事件被称为“两广事变”,也称“六一事变”,是两广地方势力在抗日旗帜下向蒋介石的公开挑战,在客观上对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逼蒋抗日,具有积极作用。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进行的一次交通破袭战,是相持阶段到来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动用兵力最大、作战范围最广、持续时间也最长的战役。
在百团大战的打击下,日本诱降国民政府的所谓“桐工作”终止了。
百团大战使八路军在国内外的影响扩大,声誉进一步提高,人们从八路军身上对中国抗战再次充满了胜利信心。
《秦土协定》1935年6月,中国察哈尔省主席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签订《秦德纯土肥原贤二协定》,简称《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
协定要求中国从察哈尔省撤军,解散排日机构,并向日本道歉。
这样日本实际控制了察哈尔省的大部分地区内容1、从察哈尔撤军;2、解散排日机构;3、对日表示遗憾,并处罚责任人;4、自6月23日起,在两星期内完成以上各点;5、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哈尔省。
张北事件:1934年10月27日,日本天津驻屯军参谋川口清健等八人,未经报告中国有关部门,即以“旅行”为名,由张家口前往多伦,路经张北县到城时,被当地中国守军盘查后放行。
张北事件是日本有预谋的侵略华北事件。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题象征诗派(1)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代表人物是李金发、穆穆天等;(2)诗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提出“纯粹的诗歌”的概念。
孤岛文学*(1)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时间从1987年11月至1941年12月。
(2)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和戏剧,代表作家有唐發、柯灵、王任叔(巴人)以及于伶、阿英等。
朦胧诗(1)70年代后期出现的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潮。
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等;(2)注重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法的运用,作品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
语丝社*(1)“语丝社”创办于1924年,因办《语丝》周刊而得其名。
(2)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九叶诗派**(1)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2)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穆旦、辛笛、陈敏容等诗人;因后来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被称为“九叶诗派”。
(3)九叶诗派扎根现实,船代理向往光明与和平的时代情绪。
新写实小说(1)“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发生于80年代后期;(2)其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大多采用避免明确价值判断的冷静叙述;(3)代表作有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等。
文学研究会1)文学研究会1921年在北京成立;2)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小说月报》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刊;3)一般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4)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2)在座谈会上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3)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xx小说”1)“寻根小说”兴盛于1985年;2)韩少功等发表《文学的“根”》等文,推动了文化寻根思潮;3)韩少功、阿城、郑万隆等人创作了《爸爸爸》、《棋王》等小说,注重开掘题材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传统。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1、新时期文学初期,1979年七月召开的第四次文代会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3、建国初著名的文艺批判运动之一是对俞伯平撰写的《红楼梦研究》及其他研究成果的批判。
4、《茶馆》生动而精练的描绘了三个时代,它们分别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末、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作者通过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将这三个时代联系了起来,这三个人物分别是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
8、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割断喉管,残杀于刑场的革命烈士张志新而作。
9、新时期初,徐迟成功地创作了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
10、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山药蛋派”。
11、“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1、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等。
2、十七年期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等。
4、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王安忆的《小鲍庄》、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李育杭的《最后一个渔佬儿》。
5、乔光朴是蒋子龙在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中塑造的一个锐意改革的改革者形象,该小说是改革文学潮流的开山之作。
6、“文革”文艺思想核心之一的“三突出”,经姚文元概括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音乐考研中国音乐史名词解释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自由受到音乐熏陶,1927年创作《暴动歌》,1931年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从黄自先生,学习理论作曲与钢琴。
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一等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同年开始为影片配乐。
创作了《天涯歌女》《四季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抗战爆发后,作为抗战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创作了《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的歌曲,并广为流传。
建国后,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总结:在贺绿汀近百年的人生中,无论是在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还是教育事业方面,都为中国音乐近现代史做出了全方位的贡献。
《牧童短笛》:钢琴曲。
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
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
中段则采用主调织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
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得头奖。
《牧童短笛》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堪称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冼星海近现代音乐家,曾先后入国立音乐院学习,并从30年代开始赴法留学。
回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任鲁艺音乐系主任,他的大量的代表作都是在延安时期创作。
他的一生作品题材多样,并且数量众多。
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富于号召性的,雄伟的进行曲,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另一类是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群众歌曲,如《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
除此之外,合唱作品创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最著名的有《黄河大合唱》,他的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的反应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填词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
完成于1939年3月31日。
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战斗意志,痛诉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九章 参考答案
第九章资本主义地租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土地租种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2.是农业资本家由于使用土地而交纳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3.是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货币额。
租金中除地租外,还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并可能包括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4.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5.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6.是因为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社会购买农产品时所偿付的劳动量,大大超过了生产农产品时所实际耗费的劳动量。
7.是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
8.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1.①2.①3.②4.②5.③6.②7.④8.③9.②10.④11.①12.①13.④三、多项选择题1.②④2.③⑤3.①②4.①④5.①②6.②③④⑤7.③④8.①③④⑤9.①②③10.①②11.①②④12.①②③④⑤四、填空题1.土地所有权经济2.改良的道路或普鲁士式的道路革命的道路或美国式的道路3.绝对地租级差地租4.级差地租土地所有者土地的经营垄断5.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6.地租利息率7.平均生产条件劣等地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8.绝对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9.绝对地租10.剩余价值五、简答题1.答:(1)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租种地主土地而交给地主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第一,地租的数量不同。
封建地租包括农民创造的全部剩余产品,有时还包括一部分必要产品。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毛中特复习资料
毛中特复习资料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主要内容、意义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
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主要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涵义、形成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选择题)思想涵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名词解释)(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1927)时间:萌芽于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标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即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1927年8月----1935年1月)时间: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标志: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成熟:指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形成了理论体系。
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后期(遵义会议后)至抗日战争时期标志: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5---)时间:解放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3、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简答题)历史地位: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导作用:(1)毛泽东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2)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3)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依附于人、不怕鬼、不信邪的精神状态等培育了几代中国人民,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俄国联合法、德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
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
有的“黄祸论”鼓吹者竟说,“一旦千百万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
他们宣扬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有理。
但是,与他们的主观意愿相反,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投入方队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3、三元里抗英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
1841年5月,英国侵略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英国侵略军在三元里遭到中国人民痛击,损失惨重。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4、海国图志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现代西方学习的新风。
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
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政治学概论201110版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神权论称君权神授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
契约论是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国家权力又称政治权利、公共权力,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政治职能又叫镇压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社会职能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领主占有制:领主领地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
经管庄园、利用特权、附属农奴。
地主占有制:合法买卖土地。
出租土地,收缴地租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国家占有制:是以国王名义占有土地。
分封级各级领主,实质是领主占有制。
革命是将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
改良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某些局部性的让步,它并不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因而不能完成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宗法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规定宗族内部尊卑、贵贱、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
资产阶级专政是指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资本专政统治的本质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当代文学史重要的名词解释
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
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
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同时由于其时代的象征,在老一辈人中仍具有生命力。
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
由文革亲历者讲述的创伤记忆或以这种记忆为背景的作品。
产生于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以卢新华的《伤痕》为开端,代表作还有刘心武的《班主任》等等。
这类作品以中短篇为主,艺术上比较粗糙,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象征:对个体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启蒙观念和知识分子“主体”地位的提出等。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实际上是为了修复民族精神,为“现代化”进程提供可靠的根基。
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爸爸爸》、、郑义《远村》等。
开端是韩少功在1985年第四期《长春》上短文《文学的“根”》的发表。
八十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小说家在小说形式上所作的试验,出现了被称为“先锋小说”的创作现象。
个人主体的寻求,和历史意识的确立已趋淡薄,他们重视的是“文学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
代表作家作品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洪峰《奔丧》,苏童《妻妾成群》,格非《迷舟》,孙甘露《请女人猜谜》,余华《现实一种》不同于已有的现实主义和先锋派,主张表现平庸、琐屑的俗世化“现实”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的小说流派。
“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在另一个价值平面上的展开提供了新的地标。
消解生活的诗意,拒绝乌托邦,将灰色、沉重的…日常生活‟推到了时代的前面。
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名词解释
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名词解释两个阶段,两条道路名词解释两个道路指理论成熟的发展阶段、最佳时机、成功关键因素等。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两个阶段是管理学上的重要概念,它所反映的是战略与战术的辩证关系问题。
管理者通过研究战略,制定出适合企业当前情况的战略计划,为了完成这个计划需要在各个职能部门分配相应的资源,同时要不断进行评价和修正;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为了实现更好的战略目标,又要对原有的计划进行调整,不断地循环往复,直到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由于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重点,同时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完整过程,所以称之为“阶段”。
一般而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对前一个发展阶段的延伸,并构成了该组织发展的一种模式。
第一步:让生产组织设计系统能够准确描述和预测顾客的要求,及其对组织生产能力的要求。
第二步:要使管理人员做好把握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准备。
两条道路的内容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基本内涵,主要涉及战略发展过程中的纵向关系。
从战略的形成过程来看,战略实施是相对独立的阶段,只是相对于战略形成阶段来说,具体战略规划实施的工作是继续的。
但是就其性质和作用而言,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又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
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目标的全局性决定了战略实施工作的成败。
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必然会反映在战略规划上,从而影响到后一阶段的战略执行工作。
也就是说,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影响着战略实施的难易程度。
战略实施是战略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战略实施,再好的战略规划也只能是空想。
战略实施阶段所处的状态与战略形成阶段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
第二层含义是指战略实施的横向关系。
就是在企业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围绕发展战略而展开的企业层次、职能部门以及生产作业单位在资源配置上的相互协调和支持的状态。
第一步:让生产组织设计系统能够准确描述和预测顾客的要求,及其对组织生产能力的要求。
第二步:要使管理人员做好把握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准备。
名词解释 党的总路线
名词解释党的总路线名词解释:党的总路线党的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全国各项工作中的根本指针,是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
它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总的政治纲领,是党的最高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一、总路线的历史背景党的总路线首次提出是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为了统一全国各个革命力量,推动国共合作,实现抗日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艰巨任务。
党的总路线旨在领导农民对地主的斗争,平衡和调整各个革命阶级的关系,形成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1. 政治方面: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以无产阶级为领导核心,广泛团结各个革命阶级,维护工农联盟的基础。
2. 经济方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计划经济。
这是指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的总路线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由国家对经济实行计划调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
三、总路线的历史演变党的总路线在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丰富。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党的总路线也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在毛泽东时代,党的总路线主要体现为“实现现代化的三个主要根本任务”,即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党的总路线将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总路线逐渐形成了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题。
这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总路线还注重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加强党的建设。
四、总路线的时代意义党的总路线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指导,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的动力。
党的总路线的提出和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进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 3. 名词解释 4. 简答 5. 辨析 6. 论述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要求是()A.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C解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际就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求实和创新相结合。
2.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D.《学习和时局》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实。
毛泽东在1941年5月初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古语做了科学的权威的解释。
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3.系统是指()A.诸要素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B.事物的普遍联系C.同事物有关的诸要素的总和D.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正确答案:A解析:事物的普遍联系是讲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同事物有关的诸要素的总和是讲事物的内容;事物前后相继是讲因果关系。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A.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B.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C.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D.规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正确答案:C解析: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A.诡辩论的错误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C.先验论的错误D.绝对主义的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经验论的错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而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唯理论的错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而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阶级的名词解释
阶级的名词解释
概念:阶级是指社会中的一组人,它们的地位排序不同,他们的特征不同,它们具有相似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
历史:阶级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古希腊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社会分层由贵族、自由民和奴隶三个层次组成,同样,中国古代也存在阶级分层,有士、农、工、商四个层次,两者都有相同的特征,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它们发展出不同的特征。
现代:现代社会中,阶级分层更加复杂,它主要由贵族、中产阶级、劳动者和贫困阶层等组成。
而且,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阶级的组成不同,有的由贵族、中产阶级、劳动者和贫困阶层组成,有的仅由贵族和农民组成,有的由财团、资本家和经理人组成。
特征:阶级的特征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地位。
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经济条件,拥有不同的财富和物质资源,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
此外,社会地位也是阶级的重要特征,不同的阶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同,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拥有不同的特权和机会,会对他们的社会地位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用:阶级分层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催生社会的创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问题:社会中的阶级分层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贫富不均和社会歧视等问题,会导致社会不公平和社会矛盾,从而影响社会的和
谐发展。
总结:阶级是一个概念,它可以追溯到古代,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看到。
它具有许多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它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政府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保证社会和谐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1。
两个阶级:是指对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认识上的差别。
我要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负责,如果做得不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2。
两条道路:是指“文化大革命”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以阶级斗争为纲”,“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还在走,应该把他们继续打下去。
要进行阶级斗争,但是不是这样搞法?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要看哪条路是人民群众走的。
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这些话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成果,也奠定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
3。
两个决不能否定:一个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根源不能否定;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能否定。
4。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
6。
四个现代化:即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即现代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科技和教育体制、民族的精神文化心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
7。
五个统筹:是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8。
四项基本要求:是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9。
四项基本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制、政治体制、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制度。
10。
两个文明: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11。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
12。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4。
三个至上:是指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这里所说的两个阶级,并非指在同一时期,在不同领域存在着两个敌对的阶级或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