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教程总复习
操作系统总复习简答题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就是什么?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何谓脱机I/O与联机I/O?答:脱机输入方式就是指在一台外围机(即一台专门用来管理输入/输出的、功能较简单的计算机)的控制下,预先将程序与数据从低速输入设备输入到磁带,当CPU需要这些程序与数据时,再从磁带告诉的读入内存。
类似的,脱机输出方式就是指当CPU需要输出时,先告诉的将数据写入磁带,然后在一台外围机的控制下,然后低速输出设备进行输出。
相反,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方式被称为联机输入/输出方式。
优点: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I/O速度。
3、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就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及时接收、及时处理及时接收: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及时处理:作业直接进入内存;采用轮转运行方式,不允许一个作业长期占用处理机5、就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进程就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内存中的每个进程何时获得处理机运行;进何时因提出某种资源请求而暂停;进程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等等。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但由于竞争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使进程的执行不就是“一气呵成,而就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
只要运行环境相同,作业经过多次运行,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
6、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在微内核OS中就是将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以及I/O管理的功能一分为二,属于机制的很小一部分放入微内核中,另外绝大部分放在微内核外的各种服务器中来实现。
功能: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与陷入处理。
第2章作业2、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与可再现性?答:程序并发执行时,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由多个程序改变,致使程序运行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软件,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
下面将对操作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服务。
-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
2.进程管理-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体。
-进程管理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进程控制包括创建、撤销、挂起和唤醒进程等操作。
-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的调度和协作,常用的同步机制有信号量、互斥量和条件变量。
-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管道、共享内存和消息队列。
-进程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来运行。
3.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和内存回收等操作。
-内存分配是将内存划分给进程使用,常用的分配方式有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存储器。
-内存保护是为了保护每个进程的内存空间,防止相互干扰。
-内存回收是回收进程结束后的内存空间,常用的回收方式有垃圾回收算法。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文件进行组织、存储和检索的操作。
-文件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命名数据集合。
-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打开、关闭、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文件系统是负责管理文件存储和访问的软件部分,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和EXT等。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可以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或存储设备。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设备分配和设备调度等操作。
6.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界面。
-用户界面可以分为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行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和输出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图形用户界面通过图形界面提供更加直观和友好的操作方式。
7.操作系统的类型-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用户进程,并且只能执行一个任务。
现代操作系统总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基础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2016.9第一篇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及习题解答该部分罗列操作系统基础各章节的学习要点,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回顾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典型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与特点【3】掌握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4】深入领会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本章学习难点【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2】操作系统的特征知识点回顾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第一次扩充。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图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或者说,用户在OS 的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这是广为流行的一个关于OS作用的观点。
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归纳起来可将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以及信息(数据和程序)。
OS的主要功能正是针对这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OS用作扩充机器对于一台完全没有软件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裸机),即使功能再强,也必定难于使用。
OS在第 1 页共102 页裸机上分别覆盖I/O设备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等,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
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在计算机系统上覆盖上一层软件后,系统功能便增强一级。
由于OS自身包含了若干层软件,因此当在裸机上覆盖上OS后,便可获得一台功能显著增强,使用极为方便的多层扩充机器或多层虚机器。
2.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复习总结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操作系统主要特征是什么?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
2.“操作系统是控制硬件的软件”这一说法确切吗?为什么?不正确,因为操作系统不仅仅是控制硬件,同时它还控制计算机的软件。
第二章进程与线程1.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为了实现并发进程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及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在进程管理方面要做哪些工作?①为了从变化角度动态地分析研究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真实的反应系统的独立性、并发性、动态性和相互制约,操作系统中不得不引入进程的概念。
②为了防止操作系统及其关键的数据结构受到用户程序破坏,将处理机分为核心态和用户态。
对进程进行创建、撤销以及在某些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
2.假设系统就绪队列中有10个进程,这10个进程轮换执行,每隔300ms轮换一次,CPU在进程切换时所花费的时间是10ms,试问系统化在进程切换上的开销占系统整个时间的比例是多少?就绪队列中有10个进程,这10个进程轮换执行,每隔进程的运行时间是300ms,切换另一个进程所花费的总时间是10ms,隐刺系统化在进程切换上的时间开销占系统整个时间的比例是:10//(300+10)=3.2%.3.试述线程的特点及其与进程之间的关系。
答: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单元,是操作系统调度和分派的单位。
线程只拥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资源(一组寄存器和栈),但可以和铜属于一个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进程拥有的资源。
关系:1>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进程内的一个实体;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必须有一个线程。
一个线程只能在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内活动;2>进程资源的拥有者,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该进程占有的所有资源;3>处理机分配给进程,线程是系统的调度单位。
1.这种策略一方面照顾了短进程,一个进程如果在100ms运行完毕它将退出系统,更主要的是照顾了I/O量大的进程,进程因I/O进入阻塞队列,当I/O完成后它就进入了高优先级就绪队列,在高优先级就绪队列等待的进程总是优于低优先级就绪队列的进程。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 复习总结
操作系统复习重点内容复习总结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主要解决的是对操作系统的认识问题。
在学习完后面各章后还应该再回过头来认真品味本章的内容,重点是对操作系统原理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操作系统引论这部分内容不会出现大题。
一般是以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形式为主,属于识记形式的题目。
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特征和主要功能等。
l计算机系统把资源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l操作系统的两个设计目标:1、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2、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扩充硬件的功能,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使用户合理共享资源,防止相互干扰;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
P1 l设置操作系统的作用1,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是裸机与用户的一个界面。
2,系统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一个"管理员"。
l操作系统的分类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问题称为一个"作业"。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简称"多道系统",即多个作业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进行运行的系统。
多道系统能极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表现为:(1)并行工作,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2)合理搭配多道使用不同资源的作业,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3)直接在高速的磁盘上存取信息,缩短了作业执行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4)作业成批输入、自动选择和控制作业执行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和作业交接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分时系统,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由批处理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实时系统:在严格时间规定内处理必须结束;分类:(1)实时控制(2)实时信息处理网络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的,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的操作系统我们使用的windows是网络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可协调多个计算机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的;l发展MS-DOS:单用户单任务Windows XP:单用户多任务UNIX:多用户多任务l操作系统的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不确定性l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总复习习题
操作系统总复习习题总复习习题1、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概念后并不能够()。
A.提高资源利用率B.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C.提高用户的编程能力D.使处理器与外设之间有效的并行工作E.允许一个程序被多个用户调用2、()不是文件系统的功能之一。
A.方便用户使用信息B.提供用户共享信息的手段C.提高信息安全程度D.分配磁盘的存储空间E.驱动外部设备3、现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t2<t3。
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
< p="">A.T1+T2+T3B. (T1+T2+T3)/3C. (3T1+2T2+T3)/3D. (T1+2T2+3T3)/34、一个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
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
其响应比是()。
A.2B. 1C. 3D. 0.55、驱动调度算法中,()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磁头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B.先来先服务C. 扫描D.单向扫描E.最短寻找时间优先6、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与下列叙述关系最密切的存储管理方法,填入括号中。
(1)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器碎片多。
()(2)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器紧缩处理的时间长。
()(3)克服了碎片多和紧缩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
()(4)支持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
()(5)允许动态链接和装入,能消除碎片,支持虚拟存储。
()供选答案:①段页式②非请求分页式③请求分页式④可重定位分区⑤固定分区⑥单一连续分配7、为了快速传送大量数据,微型计算机中采用存储器直接访问技术(DMA)。
用DMA方式传送时,在存储器和A 之间直接建立高速传输数据的通路,不需要B 的干预。
利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数据的传送过程完全由称为DMA控制器的硬件控制。
现代操作系统总复习资料
操作系统基础习题解析及实验指导2016.9第一篇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及习题解答该部分罗列操作系统基础各章节的学习要点,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回顾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典型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本章学习要点【1】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与特点【3】掌握操作系统的特征与功能【4】深入领会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本章学习难点【1】多道程序设计技术【2】操作系统的特征知识点回顾一. 操作系统的概念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第一次扩充。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图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的作用(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处于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
或者说,用户在OS 的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这是广为流行的一个关于OS作用的观点。
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归纳起来可将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以及信息(数据和程序)。
OS的主要功能正是针对这四类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OS用作扩充机器对于一台完全没有软件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裸机),即使功能再强,也必定难于使用。
OS在第 1 页共102 页裸机上分别覆盖I/O设备管理软件、文件管理软件等,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
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在计算机系统上覆盖上一层软件后,系统功能便增强一级。
由于OS自身包含了若干层软件,因此当在裸机上覆盖上OS后,便可获得一台功能显著增强,使用极为方便的多层扩充机器或多层虚机器。
2.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大全五篇)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大全五篇)第一篇:操作系统复习提纲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操作系统: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a>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b>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c>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和虚拟机d>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10.试述系统调用与函数(过程)调用之间的主要区别。
a>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
函数调用所转向的地址是固定不变的,但系统调用中不包括内核服务例程入口地址,仅提供功能号,按功能号调用;函数调用是在用户态执行,只能访问用户栈;系统调用要通过陷阱设置,从用户态转换到内核态,服务例程在内核态执行并访问核心栈。
b>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
函数调用是静态调用,调用程序和被调用代码处于同一程序内,经链接后可作为目标代码的一部分,这是用户级程序当函数升级或者修改时,必须重新编译和链接;系统调用是动态调用,系统调用的服务例程位于操作系统中,这是系统级程序,这样当系统调用的服务例程升级或修改时与调用程序无关,而且调用程序的长度大为缩减,能减少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c>提供方式不同。
函数调用通常有编程需要提供,不同语言所提供的函数功能、类型和数量可以不同;系统调用由操作系统提供,一旦操作系统设计好,系统调用的功能、类型和数量便固定不变。
1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有什么特点?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并启动交替计算的方法。
特点:多道性、宏观并行、微观串行。
19.在分时系统中,什么是响应时间?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响应时间:从交互式进程提交一个请求(命令)直到获得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内容资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内容资料一、概述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之一,为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等。
知道这些内容是复习操作系统的基础。
二、进程管理进程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和控制的最小单位。
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并发、通信、同步等内容。
进程的状态分为五种:新建、就绪、运行、阻塞、终止。
进程的调度方式有多种算法,比如先来先服务调度(FCFS)、短作业优先调度(SJF)、时间片轮转调度等。
在进程通信方面,主要有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等方式。
三、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之一,主要涉及到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管理。
物理内存是指计算机实际拥有的内存,而虚拟内存则是在硬盘上模拟的一块内存空间,操作系统使用虚拟内存方式进行内存管理,将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映射起来。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分配、回收、空间管理、页面置换等方面。
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有FIFO、LRU、OPT等。
四、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是操作系统中对文件进行增、删、查、改的管理。
文件系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用户存取文件,同时保证文件系统安全和可靠。
文件系统管理涉及到文件目录、打开、关闭、读写、重命名、删除等操作。
文件系统结构主要有单层目录结构、扁平目录结构、层次目录结构和网状目录结构。
其中,层次目录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
文件的存储管理主要有顺序存储、索引存储和哈希存储三种方式。
五、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主要涉及到对计算机硬件及外设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对设备的分配、释放、控制、维护等方面。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种类包括磁盘设备、打印机设备、键盘设备、显示器设备等。
设备管理的中心是设备驱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通过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可以完成对设备的控制。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2.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3.操作系统的分类及特点二、进程管理1.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及区别2.进程的状态转换及其对应的活动3.进程调度算法的分类和特点4.进程同步的概念和方法5.进程通信的方式及机制6.死锁的概念和预防、避免、检测与解除方法三、内存管理1.内存管理的需求和基本概念2.内存分配的算法及其优缺点3.页面置换算法的分类和比较4.分段和分页的概念及其在内存管理中的应用5.虚拟内存管理的原理和实现6.内存保护和地址转换的机制四、文件系统1.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3.文件的存储方式和组织结构4.文件的共享和保护机制5.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和文件访问方式6.文件系统的缓存机制和缓存替换算法五、输入输出系统1.I/O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I/O控制器和I/O接口的概念和作用3.I/O缓冲区的机制和作用4.I/O设备的驱动程序和设备中断5.用户程序的I/O操作方式6.I/O调度算法的分类和特点六、系统安全与保护1.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风险2.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防范与治理3.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和保护机制4.计算机系统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5.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6.计算机系统的日志和审计机制七、multiprogramming和分时系统1. multiprogramming的概念和作用2.分时系统的概念和特点3.分时系统的实现和调度算法4.分布式系统和集群系统的特点和应用5.多处理器系统的机制和调度算法6.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八、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1.性能优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并发控制和资源分配的性能优化3.内存管理和页面置换的性能优化4.文件系统和I/O操作的性能优化5.分布式系统和网络通信的性能优化6.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性能优化以上提纲可作为操作系统复习的参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系统安全与保护、multiprogramming和分时系统、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梳理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操作系统总复习
操作系统总复习操作系统总复习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⑴操作系统定义及作用⑵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⑶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⑷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第二章进程管理⑴进程的概念和特征⑵进程的状态和转换⑶进程调度算法⑷进程同步与互斥⑸进程通信第三章内存管理⑴内存管理的需求和基本概念⑵内存分区管理⑶页面置换算法⑷虚拟内存管理⑸内存保护和共享第四章文件系统⑴文件系统的组织和层次结构⑵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⑶文件的操作和访问控制⑷文件系统的缓存管理⑸文件的备份和恢复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⑴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特点⑵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和机制⑶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管理⑷中断处理和设备中断⑸缓冲区管理和输入输出性能优化第六章文件系统性能优化⑴文件访问性能的影响因素⑵磁盘存储结构和访问时间⑶文件缓冲技术和缓冲区管理⑷文件系统的优化策略⑸文件系统的容错与恢复第七章安全与保护⑴安全性和保护性的概念⑵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防范措施⑷计算机系统的访问控制⑸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第八章操作系统的演化⑴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环境⑵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原理⑶并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原理⑷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⑸并行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附件:⒈定义相关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⒉操作系统设计的案例分析报告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指作品的创作者对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
⒉专利:指发明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独占权利,包括制造、使用、销售等权利。
⒊商标:指企业对其产品或服务标识的独占权利,用于区分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来源。
⒋反垄断法:指禁止企业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
操作系统总复习题纲
总复习题(包含“操作系统习题课”内容——另见压缩文件)课本课后题部分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13.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5.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置换功能等。
第二章7.试说明PCB 的作用,为什么说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答:PCB 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成为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OS是根据PCB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答:(a)Var a, b, c, d, e, f, g, h; semaphore:= 0, 0, 0, 0, 0, 0, 0, 0;beginparbeginbegin S1; signal(a); signal(b); end;begin wait(a); S2; signal(c); signal(d); end;begin wait(b); S3; signal(e); end;begin wait(c); S4; signal(f); end;begin wait(d); S5; signal(g); end;begin wait(e); S6; signal(h); end;begin wait(f); wait(g); wait(h); S7; end;parendend(b)Var a, b, c, d, e, f, g, h,i,j; semaphore:= 0, 0, 0, 0, 0, 0, 0,0,0, 0; beginparbeginbegin S1; signal(a); signal(b); end;begin wait(a); S2; signal(c); signal(d); end;begin wait(b); S3; signal(e); signal(f); end;begin wait(c); S4; signal(g); end;begin wait(d); S5; signal(h); end;begin wait(e); S6; signal(i); end;begin wait(f); S7; signal(j); end;begin wait(g);wait(h); wait(i); wait(j); S8; end;parendend第三章18.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答: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复习要点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期末复习要点一、简答题题1.归纳法说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 图示法说明.硬件之间的关系3.层次模型法说明操作系统的组成4.图示法说明描述并解释进程基本状态之间的切换5. 简述处理器管理的功能6. 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7. 简述设备管理的功能8. 简述文件管理的功能9. 简述操作系三种基本类型的特点10.简述系统接口的主要任务和功能11. 归纳法说明主存的存储管理方式二、名词解释题1. 进程2. 文件3. 作业4. 死锁5. 文件安全6. 共享7. 双核技术8. 互斥9. 设备独立性10. 并发11. 设备驱动程序12. 同步13. 中断14. 文件共享15. 并行16. 碎片17. 地址重定位18. 虚拟存储器19. 文件扩展名20. 文件目录三、单选、填空题及判断题1. 网络操作系统能够实现通信及资源共享2. 时间片概念一般用于分时操作系统3.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4. SPOOLing技术可以将一台独占设备改造成为共享设备5. 语言处理程序属于系统软件6. 操作系统是人与裸机的接口7. PV操作是操作系统中一种低级进程通信原语8. 若根据进程的紧迫性进行调度则采用优先权调度算法9. 配备了操作系统的裸机则称为虚拟计算机10. 避免死锁可采用银行家算法11.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12. 若信号量S的初始值为2,当前值为-1,说明有一个等待进程13. 进程通常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14. 采用裁决模式为抢占式的优先权调度算法能保证当前运行的进程总是优先权最高的进程15. 作业调度是处理器的高级调度,进程调度是处理器的低级调度16. 静态重定是指装入程序的地址变换只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以后不再改变17. 动态重定位是指在CPU访问主存之前将被访问的程序和数据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18. 对换技术的换出是指把主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移到外存空间19. 对换技术的换入是指把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或进程所需的程序或数据移到主存空间20. 采用交换技术获得的好处是以牺牲增大系统开销为代价的21.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解决用户文件重名问题22. 文件系统中用目录管理文件23. 磁盘上的文件是以块为单位读写24. 从文件管理的角度看文件由文件体和文件控制块两部分组成25.按信息交换单位分类可以将设备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26. 通道是一种输入输出专用处理器27. 引入缓冲的主要目的改善CPU与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28. 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在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逻辑设备名29. 中断控制方式是指每输入输出一个数据都发生中断30. 独享分配适用于大多数低速设备共享分配适用于高速设备31. 页式存储管理很好的解决了碎片问题32. 虚拟存储思想是把作业地址空间视为虚存而主存空间视为实存33.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是用来实施存储保护的硬件34. 时间片越小系统响应时间越短效率就越高35. 操作系统是一套资源管理程序的集合四、计算题1.假定磁带记录密度为每英寸800字符,每一条逻辑记录为160字符,块间隙为0.6英寸。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
操作系统复习提纲第一部分:操作系统基础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的作用2. 操作系统的组成和架构- 操作系统的组成要素- 操作系统的架构模型3. 进程管理-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进程状态与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与方法4. 内存管理-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内存分页和分段- 内存管理算法与方法5. 文件系统管理-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文件的组织与存储- 文件系统的管理与操作第二部分:操作系统高级内容1. 进程同步与通信- 进程同步的概念和需求- 进程同步的方法和机制- 进程通信的方式和实现2. 死锁与避免- 死锁的定义和原因- 死锁的预防与避免- 死锁的检测与解除3. 虚拟内存管理- 虚拟内存的概念和优势- 虚拟内存的实现与管理- 页面置换算法和策略4. 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和控制 - 输入输出的缓冲和异步处理 - 输入输出的性能优化第三部分:操作系统实践应用1. 操作系统的种类和应用场景 - 嵌入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2.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 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安全策略与机制3. 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 CPU调度算法和性能优化 - 内存管理的性能优化- 文件系统的性能优化4. 虚拟化与云计算- 虚拟化的概念和技术- 云计算的基础和实现- 操作系统在云计算中的作用结论:通过对操作系统的复习提纲的整理,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操作系统的基础概念、组成要素和功能。
同时,深入学习操作系统的高级内容,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掌握操作系统的实践应用,如虚拟化与云计算、安全性与保护、性能优化等,能够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操作系统提供指导和支持。
因此,操作系统的复习提纲对我们加强对操作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操作系统总复习(简答题)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输入方式是指在一台外围机(即一台专门用来管理输入/输出的、功能较简单的计算机)的控制下,预先将程序和数据从低速输入设备输入到磁带,当CPU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从磁带告诉的读入内存。
类似的,脱机输出方式是指当CPU需要输出时,先告诉的将数据写入磁带,然后在一台外围机的控制下,然后低速输出设备进行输出。
相反,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输入/输出方式被称为联机输入/输出方式。
优点: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提高I/O速度。
3、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及时接收、及时处理及时接收: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及时处理:作业直接进入内存;采用轮转运行方式,不允许一个作业长期占用处理机5、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内存中的每个进程何时获得处理机运行;进何时因提出某种资源请求而暂停;进程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总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等等。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但由于竞争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使进程的执行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
只要运行环境相同,作业经过多次运行,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
6、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在微内核OS中是将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以及I/O管理的功能一分为二,属于机制的很小一部分放入微内核中,另外绝大部分放在微内核外的各种服务器中来实现。
功能: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
第2章作业2、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答:程序并发执行时,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由多个程序改变,致使程序运行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
操作系统总复习7
操作系统总复习7第⼀章操作系统引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操作系统是⼀种系统软件2、操作系统是⼀组资源管理程序3、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程序的并发执⾏,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4、()不是操作系统关⼼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级程序设计语⾔的编译器5、引⼊多道程序的⽬的在于充分利⽤CPU,减少CPU等待时间6、DOS没有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
A. DOSB. UNIXD.OS/27UNIXA. CP/MC. UNIXD. Windows NT8、在分时系统中,时间⽚⼀定,⽤户数越多,响应时间越长。
9、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失去了交互性。
10、在下列性质中,独占性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 交互性B. 同时性C. 及时性D. 独占性11、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标是快速响应。
A.⾼吞吐率B.C. 快速响应D. 减少系统开销12、途径是系统调⽤13、系统调⽤的⽬的是请求系统服务A.14、它只能通过⽤户程序间接使⽤15、操作系统是采⽤层次结构实现结构设计的。
A. 单块式结构B. 层次结构C. 微内核结构16、UNIX命令的⼀般格式是命令名[选项][参数]⼆、填空题(每空1分,共121、按照所起的作⽤和需要的运⾏环境,软件通常可分为三⼤类,即应⽤软件、⽀撑软件、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单块结构、层次结构、微内核结构。
3、UNIX系统是多⽤户操作系统,DOS系统是单⽤户操作系统。
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为⽤户提供三种使⽤界⾯:图形界⾯、操作命令、系统调⽤。
4、计算机中CPU的⼯作分为系统态(管态)和⽤户态(⽬态)两种。
系统态运⾏是CPU执⾏操作系统核⼼程序,⽤户态运⾏是CPU执⾏⽤户程序。
三、简答题(共15分)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五⼤主要功能是什么?(共7分)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的系统软件,是⽤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复习
段式内存管理
段式内存管理的基本思想
将作业的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系统以段为单位为作 业分配内存空间。
段式内存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是便于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保护,且可以动态增长;缺点是会产生内存碎片,且段的 长度对系统性能有很大影响。
虚拟内存管理
虚拟内存的基本概念
虚拟内存是一种内存扩充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内存,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 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05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
设备分类
按信息交换单位可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按共 享属性可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
设备管理的功能
包括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设备独立性和缓冲管 理等。
设备管理的目标
提高设备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保证设备使用 的安全性等。
I/O控制方式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CPU直接控制I/O设备进行数据 传送。
进程控制块与进程队列
1 2
进程控制块(PCB) 记录进程相关信息的数据结构,包括进程标识符、 进程状态、程序计数器、寄存器集合等。
进程队列
根据进程状态将进程链接起来的数据结构,如就 绪队列、等待队列等。
3
PCB与进程队列的关系
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进程队列通过PCB 来管理进程。
进程同步与通信机制
设备分配策略
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静态分配是在作业运行前就为其分配所需的全部设备;动态分配是在作业 运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设备。
设备回收
当设备不再被使用时,需要将其回收以供其他作业使用。
设备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
操作系统知识点复习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访问和管理这些资源。
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
2.进程管理:-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包括程序的代码和关联的数据。
-操作系统负责创建、结束和调度进程,以及管理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3.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管理内存的使用和释放。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和内存交换。
4.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存储设备上文件的一种机制。
-操作系统负责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取和写入,以及文件的组织和保护。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如磁盘、打印机和网络接口。
-操作系统负责设备的分配、控制和错误处理。
6.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
-操作系统提供了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两种常见的用户界面形式。
7.进程调度算法:-进程调度算法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选择要执行的进程。
-常见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轮转调度和最高响应比优先等。
8.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决定了操作系统如何选择要替换的页面。
-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包括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时钟算法等。
9.同步与互斥:-同步和互斥是并发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
-同步用于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的执行次序,而互斥用于保护共享资源的访问。
10.死锁:-死锁是进程因为竞争资源而无限等待的状态。
-死锁发生时,操作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死锁检测和解除机制。
以上是操作系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操作系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1操作系统概观一.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多道程序设计、系统调用、内核(单内核、多内核)1.操作系统的定义和目标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目标:方便用户使用、扩充机器功能、管理各类资源、提供系统效率、构筑开放环境。
2.什么是系统调用?可分为哪些类型?答:系统调用是一种中介角色,把用户和硬件隔离开来,应用程序只有通过系统调用才能请求系统服务并使用系统资源。
系统调用是应用程序获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
系统调用可分为:进程管理、文件操作、设备管理、贮存管理、进程通信、信息维护六类。
3.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有什么特点?答:多道程序设计是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并启动交替计算的方法。
主存中多个相互独立的程序均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躲到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但尚未运行结束。
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各道程序轮流占用CPU以交替进行。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可以提高CPU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硬部件的并行性。
4.什么是操作系统内核答:内核是一组程序模块,作为可信软件来提供支持进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通常驻留在内核空间,运行于核心态,具有访问硬件设备和所有主存空间的权限,是仅有的能够执行特权指令的程序。
5.列举内核的分类、属性和特点。
答:内核具有以下属性①内核是由中断驱动的。
②内核是不可抢占的③内核部分程序在屏蔽中断状态下执行。
内核可使用特权指令。
内核具有以下特点:①没有中断,进程设计者不需要中断的概念,进程运行过程中无需处理中断。
②为每个进程都提供一台虚拟机,进程好像在各自私有处理机上顺序推进,实现多进程的并发特性。
③为进程提供功能强大的指令系统,即及其的非特权指令和系统调用所组成的新指令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技术(复用、虚化、抽象)1、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复用、资源虚化、资源抽象。
资源复用有两种基本方法:空分复用共享和时分复用共享。
空分复用共享:资源可以进一步分割成更多和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举例: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磁盘)资源。
时分复用资源:进程占用该类资源使用后,很可能随时被剥夺,被另一个进程抢占使用。
举例:处理器资源和磁盘机。
资源虚化:操作系统中的一类有效的资源管理技术,能进一步地提高操作系统为用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本质:对资源进行转化、模拟或整合,把一个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上的多个对应物,创建无需共享的多个独占资源的假象,以达到多用户共享一套计算机物理资源的目的。
虚化技术:只要某个程序运行空间超出可用物理主存空间的大小,操作系统便在主存和磁盘之间主动地传送与当前计算有关的程序段或数据段。
资源抽象:通过创建软件来屏蔽硬件资源的物理特性和接口细节,简化对硬件资源的操作、控制和使用,即不考虑物理细节而对资源执行操作。
资源复用和资源虚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物理资源数量不足的问题,资源抽象则用于处理系统的复杂性,重点解决资源的易用性。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1、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功能①作用:(1)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2)操作系统作为程序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3)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4)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②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主存分配,地址转换与存储保护,主存共享,存储扩充),设备管理(提供设备中断处理;提供缓冲区管理;提供设备独立性,实现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设备的分配和回收;实现共享型设备的驱动调度;实现虚拟设备),文件管理(提供文件的逻辑组织方法;提供文件的物理组织方法;提供文件的存取和使用方法;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实现文件的共享和安全性控制;实现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网络与通信管理(网络资源管理,数据通信管理,网络管理),用户接口(程序接口,操作接口)。
四、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Q:试述现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
A:并发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或事件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发生。
共享性:指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以被多个并发执行的程序共同使用,而不是被某个程序独占。
异步性: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并发活动会导致随机事件的发生。
并发性会使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复杂化。
与共享性有关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信息保护、存取控制。
异步性会给系统带来潜在的危险,有可能会导致并发程序的执行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五、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三类)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批处理操作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调度策略选择若干作业并发地执行,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高,作业吞吐量大。
缺点:作业的周转时间延长,不具备交互式计算的能力,不利于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特征:脱机工作、成批处理、单/多道程序运行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式计算的操作系统。
特点: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分时操作系统与批处理系统的不同点:追求目标不同、适应作业不同、资源利用率不同、作业控制方式不同。
实时操作系统:当外部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够对其予以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所得结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控制产生过程或对控制对象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运行的操作系统。
组成:数据采集、加工处理、操作控制、反馈处理。
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在网络中传送信息和共享资源,并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
主要功能:网络通信、资源管理、网络管理和网络服务等。
分布式操作系统:由多台分散的计算机经网络连接而成的系统,每台计算机既高度自治,又协同工作,能够在系统范围内实现资源管理和任务分配,能够并行运行分布式程序。
用于管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运行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对整个系统及所有操作的各个部件、装臵等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处理、指挥和控制的系统软件。
六、实现多道程序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答:①存储保护②处理器的管理与分配③资源的管理与调度〃多道程序设计的相关计算Chapter2处理器管理一、概念: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管理状态(和用户状态)、中断和中断源、中断优先级、异常、进程和先出,源于、剥夺式(抢占式)调度和非剥夺式调度1.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所谓特权指令是指仅供内核程序使用的指令,如启动设备、设臵时钟、控制中断屏蔽位、清空主存、建立存储键、加载PSW等敏感性操作。
内核能够执行全部指令,应用程序只能使用非特权指令。
2.管理状态(又叫核心态)和用户状态:当处理器处于核心态时,CPU运行可信软件,硬件允许执行全部机器指令,可以访问所有主存单元和系统资源,并具有改变处理器状态的能力;当处理器处于用户态时,CPU运行非可信软件,程序无法执行特权指令,且访问权限仅限于当前CPU上进程的地址空间,这样就能防止内核受到应用程序的侵害。
3.中断和中断源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遇到急需处理的事件时,暂时中止现行程序在CPU上的运行,转而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成后再返回断点或调度其他程序执行。
4.中断优先级中断装臵所预设的相应顺序成为中断优先级。
5.异常(也称内中断或同步中断)是指来自处理器内部的中断信号,通常是由于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现与当前指令关联的、不正常的或错误的事件。
6.进程:是指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计算活动,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中能够并发执行的实体,是进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处理器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
7.原语:原语在核心态执行,是完成系统特定功能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它具有原子操作,其程序段不允许被中断,或者说原语不能并发执行。
8.剥夺式调度:又称抢占式。
当进程正在处理器上运行时,系统可根据所规定的原则剥夺分配给此进程的处理器,并将其移入就绪队列,选择其他进程运行。
非剥夺式调度:又称非抢占式。
一旦某个进程开始运行后便不再让出处理器,除非此进程运行结束,或主动放弃处理器,或因发生某个事件而不能继续执行。
二、特权指令与非特权指令的判断特权指令指仅供内核程序使用的指令。
如:启动设备、设臵时钟、控制中断屏蔽位、清空主存、建立存储键、加载PSW。
三、处理器模式切换的途径用户态到核心态的转换:一是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执行系统调用;而是在程序执行时,产生中断或异常事件,运行程序被中断,转向中断处理程序或异常处理工作。
核心态到用户态的转换:计算机通常提供一条称作加载程序状态字的特权指令,用来实现从系统返回用户态,将控制权转交给应用程序。
四、中断源的分类①按中断事件的性质和激活方式划分:机器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外部中断、输入输出中断。
②按中断事件的来源和实现手段划分:硬中断(外中断和内中断)、软中断(信号和软件中断)五、中断/异常的响应过程顺序做4件事:发现中断源,保护现场,转向中断/异常事件的处理程序,恢复现场。
六、引进过程的原因一是刻画系统的动态性,发挥系统的并发性。
二是解决共享性,正确的描述程序的执行状态。
七、进程的状态转换模型;挂起进程的特征挂起进程的特征:此程序不能立即执行;此进程可能会等待某事件发生;所等待的事件独立于挂起事件,事件结束并不能导致进程具备可执行条件;此进程进入挂起状态是由于操作系统、父进程或进程自身阻止其运行;进程挂起状态的结束命令只能通过操作系统或父进程发出。
进程三态模型及其状态转换具有挂起进程功能的系统的进程状态及状态转换八、进程映像某时刻进程的内容及其状态集合称为进程映像,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进程控制块、进程程序块、进程核心线栈、进程数据块。
九、PCB的概念和组成每个进程有且仅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或称进程描述符,它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是操作系统用来记录和刻画进程状态及有关信息的数据结构,是进程动态特征的一种汇集,也是操作系统掌握进程的唯一资料结构和管理进程的主要依据。
包含三类:标识信息,现场信息,控制信息。
十、引入多线程的目的和并发多线程程序设计的优点为了减少程序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是的并发粒度更细、并发性更好。
快速线程切换、节省主存空间、减少管理开销、通信易于实现、并发程度提高。
十一、引入多线程后,进程和现成的功能进程要支撑线程的运行,为线程提供地址空间和各种资源,进程封装管理信息,包括对指令代码、全局数据、打开的文件和信号量等共享部分的管理;线程封装执行信息,包括对CPU、寄存器、执行栈和局部变量、过程调用参数、返回值等私有部分的管理。
十二、线程的组成和状态线程的组成:(1)线程的唯一标识符及线程状态信息;(2)未运行时所保存的线程上下文;可以把线程看成进程中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3)核心栈,在核心态工作时保存参数,在函数调用时的返回地址,等等;(4)用于存放线程局部变量和用户栈的私有存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