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试验能力,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弹性力学、计算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3. 具有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4.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振动力学、有限元法、实验力学、工程结构分析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四、学位课程理论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弹性力学。
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3学分,其中任意选修学分要求22学分(见课程设置总表中任意选修课说明)。
六、学制四年制。
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要求:达到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九、工程力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注:带“◆”号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共 3门。
带“●”号课程为学位课程,共3门。
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十一、工程力学(本科)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十二、工程力学(本科)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工程力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是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各种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
工程力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力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力学专业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工程力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3.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研究和工程设计论证;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工程实际问题的相关人员合作开展工作;5. 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国际化工程力学领域的发展需求。
二、培养内容1. 理论知识(1)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为工程力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供数学基础;(2)物理基础:包括物理学、工程物理学等,为工程力学的学习提供物理基础;(3)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4)工程力学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固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技能(1)实验技能:包括力学实验、结构实验等实验技能的培养;(2)计算机技能:包括有限元分析、数值计算等计算机技能的培养;(3)工程实践技能:包括结构设计、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等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4)创新能力培养:包括科研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3. 知识结构工程力学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具备广度和深度,具体包括:(1)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工程力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3)工程力学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
三、培养方法1. 教学环节(1)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开设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3)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力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在交通、土木、港口航道、机械等行业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为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博士学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使用、文献检索、专业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等知识。
2.具有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中力学问题的建模与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相应的试验知识与技能。
3.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性知识与思维,掌握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一定的管理与法律知识。
(二)能力要求1.具有终身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2.具有综合运用工程力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中复杂力学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利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4.具有较强的汉语写作与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3.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与体质。
4.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一)专业特色工程力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依托交通、土建行业,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工程力学人才。
工程力学是连接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纽带和桥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工程力学专业具有适应性广、社会需求大的特点,工程力学人才受到科研部门与工程技术部门的普遍欢迎。
工程力学专业是国内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
我校工程力学专业具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由实力雄厚的土木工程学院主办。
哈工大工程力学培养方案
哈工大工程力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哈工大工程力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工程背景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科学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处理工程力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的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来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工作,或能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担任重要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科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熟悉力学、材料力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具有一定的实验与实习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工程力学实验和实习;3.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在工程力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能力;4. 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科技信息交流和科技文献查阅;5.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专业的发展要求。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大学物理2. 高等数学3. 线性代数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 工程力学6. 材料力学7. 结构力学8. 力学实验9. 固体力学10. 流体力学11. 弹性力学12. 数值分析13. 工程热力学14. 控制原理15. 有限元方法16. 结构动力学17. 振动理论18. 液体静力学19. 液体动力学20. 复合材料力学21. 塑性力学22. 粘弹性力学23. 微分方程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上述课程既包括了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了工程力学的应用技术课程。
同时,还特别设置了力学实验、有限元方法、控制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1.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的工程力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结构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2. 实习教学:安排相关的工程力学实习、结构设计实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等实习环节,让学生接触真实工程案例,增强实际工程应用能力;3. 开放实验: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室的资源开放使用、实验课程的开放设计等开放式实验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力学类专业名称:工程力学专业代码: 080102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力学理论基础、现代力学计算技能和力学实验实测技能,能综合运用力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在力学相关的广泛工程领域(如土木、水利、交通、机械、材料等)进行工程设计与计算、实验与实测研究、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成为力学及相关学科的高层次研究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力学及数理等基本理论、科学知识和分析方法;接受现代力学计算技能和力学实验实测技能训练,能综合运用力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中的力学问题,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力学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具有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和建立力学分析模型的能力。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与力学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工程设计、应用工程软件计算或开发相应的工程软件,并能够在解决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能够对复杂的工程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建立分析模型、设计实验和实测方案、分析与解释计算结果和实验实测数据,并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力学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安全性的预测与分析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航天学院(01)控制科学与工程系(04)自动化工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8)工程力学工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1)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05)通信工程工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学机电工程学院(0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工业设计工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工学工业工程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3)材料工程系(0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材料科学系(19)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29)焊接技术与工程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35)材料物理工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04)热能动力工程系(02)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工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05)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01)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光电信息工程工学电气工程系(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理学院(06)应用化学系(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材料化学理学应用化学理学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理学院(06)物理系(11)应用物理学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数学系(12)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8)生物技术理学生物工程工学管理学院(07)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电子商务管理学营造与房地产系(13)工程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系(20)工商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学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管理学旅游管理管理学金融与贸易系(22)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经济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08)哲学与社会学系(16)社会学(社会学/英语双学位)法学和文学经济系(23)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经济学法政系(24)法学法学传播学系(30)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广告学文学土木工程学院(09)土木工程系(33)土木工程(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工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五年制双学位)理学和工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0)市政工程系(25)给水排水工程工学建筑热能工程系(2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7)环境工程工学环境科学理学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建筑学院(11)建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工学艺术设计文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12)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学交通工程工学交通运输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信息安全工学生物信息技术工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工学外语系(15)英语文学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五年制双学位)文学和经济学日语文学食品科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威海分校车辆工程工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航天学院(01)控制科学与工程系(04)自动化工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8)工程力学工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1)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05)通信工程工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学机电工程学院(0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工业设计工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工学工业工程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3)材料工程系(0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材料科学系(19)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29)焊接技术与工程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35)材料物理工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04)热能动力工程系(02)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工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05)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01)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光电信息工程工学电气工程系(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理学院(06)应用化学系(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材料化学理学应用化学理学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理学院(06)物理系(11)应用物理学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数学系(12)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8)生物技术理学生物工程工学管理学院(07)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电子商务管理学营造与房地产系(13)工程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系(20)工商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学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管理学旅游管理管理学金融与贸易系(22)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经济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08)哲学与社会学系(16)社会学(社会学/英语双学位)法学和文学经济系(23)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经济学法政系(24)法学法学传播学系(30)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广告学文学土木工程学院(09)土木工程系(33)土木工程(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工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五年制双学位)理学和工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0)市政工程系(25)给水排水工程工学建筑热能工程系(2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7)环境工程工学环境科学理学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建筑学院(11)建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工学艺术设计文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12)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学交通工程工学交通运输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信息安全工学生物信息技术工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工学外语系(15)英语文学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五年制双学位)文学和经济学日语文学食品科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威海分校车辆工程工学。
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三篇【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方案一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关键的学科,对于解决各类工程实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咱们制定这个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强大实践能力的工程力学人才。
这意义可大了去了,想想看,从航空航天到机械制造,从土木建筑到生物医学,哪儿不需要咱工程力学的人才?二、具体目标1. 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时要熟练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达到 80%以上。
2. 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至少 5 个工程力学相关的实验和实践项目,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的准确率要达到 90%以上。
3. 创新能力:在毕业前至少参与 1 项创新科研项目,或者发表 1 篇相关学术论文。
三、现状分析内部情况:咱们现有的教学资源还算不错,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实验室设备也还算齐全。
但教学方法可能有点传统,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太高。
外部情况:市场对工程力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那些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但竞争也很激烈,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在抢饭碗。
四、具体方案内容1. 课程改革: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实际问题。
比如,讲到材料力学的时候,就拿一个桥梁的设计案例来分析,大家一起讨论怎么优化结构。
2. 实践教学加强: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的实践周,让学生去工厂、工地实地考察和操作。
还可以和企业合作,搞一些实习项目,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氛围。
3. 创新培养:开设创新课程,邀请专家来讲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己组队搞科研项目。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1. 课程改革可能会遇到老师不适应新教学方法的问题。
应对措施就是提前组织老师培训,互相交流经验。
2. 实践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Engineering Mechanics一、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比较扎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有良好文化素质并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宽口径、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对学生的基础力学理论、力学建模、分析、计算与实验的全面训练及与力学相关的工程系统软件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不但能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教学工作,而且也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处理和管理等方面的科技工作。
The program produces versatile students with sound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mechanics and with principles and skil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iming a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high quality education, the program is aimed at establishing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skills of mechanical modeling, analysis, computation and experiment, and the abilities to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ing system softwares.二、基本规格要求Ⅱ.Skills Profile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为数学与力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的测试理论与测试技术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查阅中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2. 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有较强的使用软件和开发软件的能力;3. 具有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与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具备从事工程结构、设备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的初步能力;4. 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力学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5. 具有社会责任和对职业道德的认识;6. 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7. 知识面宽广, 具有认识工程力学对于世界和社会影响的能力;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8.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终生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前言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科基础学科,对于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制定并落实一份透明明确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工程力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培养提供一个有效的指导。
一、培养目标1.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理解和掌握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2.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工具和软件解决力学问题;3.具备从事工程力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4.具备继续攻读工程力学相关研究生和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的基础条件;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工程力学基础(静力学、动力学等)2. 主干课程•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振动力学3. 选修课程•计算力学•控制理论与应用•微机控制技术•工程优化设计•机械原理与设计三、教学方法在工程力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如下是可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授课•课堂讨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课外调研四、实践环节工程力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应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环节方面,我们可以开设以下实践课程:•工程能力实训•工程计算实验•教学应用实践•实际工程设计•实习五、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此我们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例如:•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核•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程设计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调整本培养方案,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重庆大学工程力学本科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生,当时属于机械工程一系。
1985年创建工程力学系。
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后归属于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013年12月26日,学校成立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自2014年开始在航空航天学院招生。
本专业目前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
本专业有一支出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讲师5人。
自1978年设立工程力学专业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他们正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工科院校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适应航空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需求,加强工程力学专业向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扩展,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服务,工程力学专业增设航空航天工程方向。
二、标准学制四年。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运用现代力学理论、先进计算技术和实验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专门人才,注重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强调科学计算、实验与工程软件应用兼容的基础素质教育和科学研究能力学习并行的培养模式,注重必要的工程知识与基本工程训练,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的要求。
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与力学相关的各领域如机械、土木、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造船、水利、化工等的企业、设计和科研院所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A 知识A1、工具性知识具有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文献检索等知识。
A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文学、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健康教育、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A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等知识。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试验测试分析、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或机械车辆、土木建筑、核能风能等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与开发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研究型、复合型人才。
二、规范与要求1.知识架构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掌握本专业所需物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A6了解现代力学的知识体系,理解力学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力学作为现代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能力。
A7掌握工程力学的知识体系。
A8掌握力学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A9掌握某些计算机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在力学学科领域内应用的技能。
2.能力要求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B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B5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B6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B7使学生认识到终生学习的必要性,并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B8在工程力学专业中,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能力;B9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力学理论知识的能力;B10具有力学实验测试和分析的能力;B11用专业软件进行程序设计、数值计算,并有书面和口头的报告能力;B12具有大型工程软件应用和开发的综合能力;B13具有多学科协同工作的组织性、条理性和技巧性的学习能力。
工程力学 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力学原理和方法,能够应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进行相关力学实验并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工程力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
二、课程设置1. 力学基础(1)静力学:包括受力分析、平衡条件、杆件的内力计算等内容。
(2)动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定律、动量定理等内容。
(3)弹性力学:包括弹性体概念、应力应变关系、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等内容。
2. 应用力学(1)材料力学: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强度计算等内容。
(2)结构力学:包括杆件、梁、框架、刚架等结构的受力分析、变形计算、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3. 实验教学设置力学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力学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4. 综合设计设置综合设计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采用讲授、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力学理论知识和方法。
2. 实验教学设置力学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实践教学设置综合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运用力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评价体系1. 考试评价采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对力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实验评价考核学生进行力学实验时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综合设计项目成果和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力学专业人才。
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培养方
航天航空学院 工程力学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秋季学期
课程号 10610204 10720031 10641132 10430494 10430354 10430781 20310334 30310674 20120172 30310484 10420262
课程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体育(3) 英语(3) 大学物理B(2) 大学物理B(2)(英) 物理实验B(1)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英) 机械设计基础B(2) 工程热力学 数理方程引论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44
考试
10440103 大学化学A
33
考试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2
考查
30120372 机械科学与技术导论
22
考查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2
考试 选修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1
考查 选修
20740042 计算机文化基础*
22
考查 选修
合计:
23
*注:建议计算机基础较为欠缺的同学先行选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机械科学与技术导论 航空航天导论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英) 材料力学 工程实验科学与技术基础 工程热力学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英) 弹性力学 粘性流体力学 振动理论基础 振动量测 计算力学基础(流2+固2) 实验力学(流2+固2)
(3)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 12学分
21510123 10310062 40310314 40310305
33
考试 热能方向必修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10430344 大学物理(1)(英)
44 44
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前言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内力状态的一门学科。
工程力学课程通过对材料、结构和力学原理的研究,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和变形规律,以及结构的受力状态。
因此,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工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工程力学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大学物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为工程力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2)高等数学:介绍微积分、多元函数等数学知识,为后续的工程力学课程打下基础。
(3)工程制图:介绍常见的工程图纸制作规范和方法。
2. 专业课程(1)静力学:介绍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方法。
(2)弹簧力学:介绍弹簧在力学上的性质和应用。
(3)材料力学:介绍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关系,以及断裂和疲劳等问题。
(4)结构力学:介绍结构物体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
(5)动力学:介绍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
3. 实践课程(1)工程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2)工程项目设计:学生在课程结束阶段可以选择一个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论:让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静力学、弹簧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受力分析、结构设计和运动规律分析等技能。
3. 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
四、培养要求1. 学科能力: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能力:具备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合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具备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可在航空航天、机械、建筑、动力等工程部门及研究单位从事设计和力学分析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模能力;. 掌握以航天工程为背景的工程力学专业领域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具有初步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力;.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使用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熟悉各类基本力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工具;. 了解工程力学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以及行业需求;. 具有初步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力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等八大主干课程。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学分,其识教育类课程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学分,实践环节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力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力学知识与较宽的工程背景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能力,掌握现代力学测试方法与工程测量技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能较快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众多工程领域(如土建、水利、机械、交通、能源、材料、航空等)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研、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力学教学工作。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1 专业特色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工程力学人才为出发点,以突出创新创业精神、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
2 实现途径组织本专业的全体专职教师,在综合考虑相关企业、力学专业(在读和已毕业)学生等多方的建议下,经过多次小组会议,反复讨论,制定合理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1、培养要求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通识知识:具备一定超越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知识,了解力学及工程科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校本共同知识:概要了解林业、生态及绿色发展基本常识。
(2)能力要求表达能力:准确、清晰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具备一定创新性思考与行动的能力;专业能力: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实践的综合能力;工作能力:能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具备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和二次开发的能力;合作能力:具有团队精神能跟他人和谐共处与合作;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识能力:具备健全人格、通融识见、优美情操、社会责任感以及能够通行于不同人群、学科、文化之间的能力和价值观。
(3)素质要求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公民素质:理解、认同并遵循社会社会核心价值、基本共识和规则的公民素质;文化素养:具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基于全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形成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合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具备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可在航空航天、机械、建筑、动力等工程部门及研究单位从事设计和力学分析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模能力;
3.掌握以航天工程为背景的工程力学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4.具有初步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力;
5.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使用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7.熟悉各类基本力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工具;
8.了解工程力学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以及行业需求;
9.具有初步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
力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I、材料力学I、弹性力学I、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等八大主干课程。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9.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7.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7.5学分,实践环节 35.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程力学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程力学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程力学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程力学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九、有关说明
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最后统一记录1.0学分。
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需修满4.0学分,其中文
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1.0学分。
3.全校任选课分十大类课程: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及综合类,学生可任选其中课程,要求四年内完成
4.0学分。
4.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2.0学分,获取途径有:
(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0.5学分/项、中级1.0学分/项、高级2.0学分/项)。
(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学分/次)。
(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省级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3.5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得 3.0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得2.0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
(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3.0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2.0学分。
(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2.0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且排名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2.0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学分/8次)。
*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5.夏季学期学分和学时数不达标的学生取消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