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因式分解x2﹣9的结果是()
A.(x+9)(x﹣9)B.(x+3)(x﹣3)C.(3+x)(3﹣x)D.(x﹣3)2
2.有一组数据如下:3,5,4,6,7,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10 B. C.2 D.
3.对与实数,﹣π,,3.1415,0.333…,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个加1),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3个B.4个C.5个D.6个
4.对与3+的运算结果的估计正确的是()
A.1<3+<2 B.2<3+<3 C.3<3+<4 D.4<3+<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是16的平方根B.的算术平方根是4
C.0没有算术平方根D.2的平方根是
6.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是()
A.5 B.C.5或D.无法确定
7.适合下列条件的△ABC的三边a、b、c,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3,c=3 B.a=7,b=24,c=25
C.a=8,b=15,c=17 D.a=,b=,c=
8.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A.B.C.D.
9.若实数x、y满足+(y+3)2=0,则x+y的值为()
A.1 B.﹣1 C.7 D.﹣7
10.如表是某地区某月份的气温数据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1;21 B.21;21.5 C.21;22 D.22;22
11.对于a2﹣2ab+b2﹣c2的分组中,分组正确的是()
A.(a2﹣c2)+(﹣2ab+b2)B.(a2﹣2ab+b2)﹣c2
C.a2+(﹣2ab+b2﹣c2)D.(a2+b2)+(﹣2ab﹣c2)
1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满足a4﹣b4=a2c2﹣b2c2,则△ABC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3.某同学在对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时,正确的分解成了(x﹣b)(x﹣2),则b= .
14.若二次三项式x2+(m﹣2)x+9是关于x的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15.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高为3,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16.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4、6、3、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17.在△ABC中,AB=AC=10,BC=12,则△ABC的面积为.
18.若a、b、c为△ABC的三边,且a、b、c满足a2+b2+c2+200=12a+16b+20c,则△ABC的最长边的高的长度等于.
三、解答题
19.(16分)计算化简
(1)﹣
(2)﹣(﹣2+)
(3)×﹣5
(4)()2.
20.将下列各多项式因式分解
(1)15a2+5a
(2)x5﹣x3
(3)a3b﹣4a2b2+4ab3
(4)1﹣x2﹣y2+x2y2.
21.已知:x=,y=,
①x+y;②xy;③x2+y2;④(x2+x+2)(y2+y﹣2)
22.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下列方程
①x2=9;
②(x﹣2)2=4;
③(2x+1)2=12;
④(x+1)3=﹣2.
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BC,AC⊥CD,以CD为直径作半圆O,AB=4cm,BC=3cm,AD=13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4.已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网格中作△ABC,使得AB=,BC=,CA=,.
并求S
△ABC
25.探究题:
.
(1)在正△ABC中(图1),AB=2,AD⊥BC于D,求S
△ABC
(2)在正△AB
1C
1
中(图2),B
1
C
1
=2,AB
2
⊥B
1
C
1
于B
2
,以AB
2
为边作正△AB
2
C
2
,AC
1
、B
2
C
2
交于B
3
,
以AB
3为边作正△AB
3
C
3
,依此类推.
①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周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②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6.在正方形ABCD中,AB=4,E为BC的中点,F在CD上,DF=3CF,连结AF、AE、EF.(1)如图1,求出△AEF的三条边的长度;
(2)判断△A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S
△ECF +S
△ABE
与S
△AE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2,作EG⊥AF于G,
①试求出FG、AG、EG的长度;
②试探究EG2与FG×AG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因式分解x 2﹣9的结果是( )
A .(x+9)(x ﹣9)
B .(x+3)(x ﹣3)
C .(3+x )(3﹣x )
D .(x ﹣3)2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x 2﹣9=(x+3)(x ﹣3). 故选:B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2.有一组数据如下:3,5,4,6,7,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10
B .
C .2
D .
【考点】方差.
【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x 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 【解答】解: =(3+5+4+6=7)=5,
S 2= [(3﹣5)2+(5﹣5)2+(4﹣5)2+(6﹣5)2+(7﹣5)2]=2,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 2= [(x 1﹣)2+(x 2﹣)2+…+(x n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3.对与实数
,﹣π,
,3.1415,0.333…,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个加1),
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3个B.4个C.5个D.6个
【考点】无理数.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π,,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个加1)是无理数,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4.对与3+的运算结果的估计正确的是()
A.1<3+<2 B.2<3+<3 C.3<3+<4 D.4<3+<5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的范围,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
1<2,
3+1<3+<2+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的范围是解题关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是16的平方根B.的算术平方根是4
C.0没有算术平方根D.2的平方根是
【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
【分析】依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答】解:A、﹣4是16的平方根,故A正确;
B、=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B错误;
C、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C错误;
D、2的平方根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掌握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4,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是()
A.5 B.C.5或D.无法确定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 =;
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 =5;
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
7.适合下列条件的△ABC的三边a、b、c,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3,c=3 B.a=7,b=24,c=25
C.a=8,b=15,c=17 D.a=,b=,c=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符合a2+b2=c2即可;反之不符合的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因为32+32=(3)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因为72+242=25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因为82+152=172,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D、因为()2+()2≠()2,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A.B.C.D.
【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设点C表示的数是x,然后根据中点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点C表示的数是x,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C,B两点关于点A对称,
∴=﹣1,
解得x=﹣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根据点B、C关于点A对称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9.若实数x、y满足+(y+3)2=0,则x+y的值为()
A.1 B.﹣1 C.7 D.﹣7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相加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 +(y+3)2=0,
∴=0,(y+3)2=0,
∴x+y﹣1=0,y+3=0,
解得x=4,y=﹣3,
故x+y=4+(﹣3)=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0.如表是某地区某月份的气温数据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1;21 B.21;21.5 C.21;22 D.22;22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最中间的数是第15、16个数的平均数,
则中位数是: =22;
∵22出现了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在22.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11.对于a2﹣2ab+b2﹣c2的分组中,分组正确的是()
A.(a2﹣c2)+(﹣2ab+b2)B.(a2﹣2ab+b2)﹣c2
C.a2+(﹣2ab+b2﹣c2)D.(a2+b2)+(﹣2ab﹣c2)
【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分析】当被分解的式子是四项时,应考虑运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本题a2﹣2ab+b2是完全平方,再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
【解答】解:a2﹣2ab+b2﹣c2=(a2﹣2ab+b2)﹣c2=(a﹣b)2﹣c2=(a﹣b+c)(a﹣b﹣c).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注意难点是采用两两分组还是三一分组.
1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b、c满足a4﹣b4=a2c2﹣b2c2,则△ABC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析】将等式右边的移项到方程左边,然后提取公因式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根据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数为0转化为两个等式;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解答】解:∵a4﹣b4=a2c2﹣b2c2,
∴a4﹣b4﹣a2c2+b2c2=0,
∴(a2+b2)(a2﹣b2)﹣c2(a2﹣b2)=0,
∴(a2﹣b2)[(a2+b2)﹣c2]=0,
则当a2﹣b2=0时,a=b;当a2﹣b2≠0时,a2+b2=c2;
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运用,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3.某同学在对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时,正确的分解成了(x﹣b)(x﹣2),则b= ﹣5 .
【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分析】由题意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2)(x﹣b),将整式(x﹣b)(x﹣2)相乘,然后根据系数相等求出b.
【解答】解:∵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3x﹣10分解因式的结果为(x﹣b)(x﹣2),
∴(x﹣b)(x﹣2)=x2﹣(b+2)x+2b=x2+3x﹣10,
∴2b=﹣10,
∴b=﹣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紧扣因式分解的定义,是一道基础题.
14.若二次三项式x2+(m﹣2)x+9是关于x的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8或﹣4 .
【考点】完全平方式.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
【解答】解:∵二次三项式x2+(m﹣2)x+9是关于x的一个完全平方式,
∴m﹣2=±6,
解得:m=8或﹣4.
故答案为:8或﹣4.
【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5.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高为3,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
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4.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分析】先将图形展开,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勾股定理可得出.
【解答】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C是边的中点,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
∵AB=π•=4,CB=4.
∴AC==4.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矩形的宽即高等于圆柱的母线长.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
16.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4、6、3、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17 .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记图中两个正方形分别为P、Q.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与D的面积的和是Q的面积;A与B的面积的和是P的面积;而P,Q的面积的和是E的面积,
即A、B、C、D的面积之和为E的面积,
∴正方形E的面积=4+6+3+4=17,
故答案为:17.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发现正方形A,B,C,D的边长正好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最终能够证明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
17.在△ABC中,AB=AC=10,BC=12,则△ABC的面积为48 .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作底边上的高,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解:如图,作AD⊥BC于点D,则BD=BC=6.
在Rt△ABD,
∵AD2=AB2﹣BD2,
∴AD=8,
∴△ABC的面积=BC•AD=×12×8=48.
故答案为:48.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若a、b、c为△ABC的三边,且a、b、c满足a2+b2+c2+200=12a+16b+20c,则△ABC的最长边的高的长度等于 4.8 .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析】根据a2+b2+c2+200=12a+16b+20c,可以求得a、b、c的值,从而可以判断△ABC的形状,从而可以求得最长边上的高.
【解答】解:∵a2+b2+c2+200=12a+16b+20c,
∴a2+b2+c2+200﹣12a﹣16b﹣20c=0,
∴(a﹣6)2+(b﹣8)2+(c﹣10)2=0,
∴a﹣6=0,b﹣8=0,c﹣10=0,
解得,a=6,b=8,c=10,
∵62+82=10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斜边上的高是: =4.8,
故答案为:4.8.
【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
三、解答题
19.计算化简
(1)﹣
(2)﹣(﹣2+)
(3)×﹣5
(4)()2.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2)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进而合并求出答案;
(3)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求出答案;
(4)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1)﹣=2﹣5=﹣3;
(2)﹣(﹣2+)
=3﹣(4﹣8+3)
=﹣7+11;
(3)×﹣5
=6﹣5
=1;
(4)()2
=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20.将下列各多项式因式分解
(1)15a2+5a
(2)x5﹣x3
(3)a3b﹣4a2b2+4ab3
(4)1﹣x2﹣y2+x2y2.
【考点】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1)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提取公因式5a,然后再整理即可.
(2)先提取公因式x3,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
(3)先提取公因式ab,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4)用分组分解法,前两项一组,后两项一组,提取公因式,两组之间提取提取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1)原式=5a(3a+1);
(2)原式=x3(x2﹣1)=x3(x+1)(x﹣1);
(3)原式=ab(a2﹣4ab+4b2)=ab(a﹣2b)2.
(4)原式=(1﹣x2)﹣(y2﹣x2y2)=(1﹣x2)﹣y2(1﹣x2)=(1﹣x2)(1﹣y2)=(1+x)(1﹣x)(1+y)(1﹣y).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4)用分组分解法,分组是解本小题的难点.
21.已知:x=,y=,
①x+y;②xy;③x2+y2;④(x2+x+2)(y2+y﹣2)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①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
②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
③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代入计算;
④把已知数据代入,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解答】解:①x+y=+=﹣1;
②xy=×=﹣2;
③x2+y2=(x+y)2﹣2xy=1+4=5;
④(x2+x+2)(y2+y﹣2)=(++2)(+﹣2)=3×(﹣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2.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下列方程
①x2=9;
②(x﹣2)2=4;
③(2x+1)2=12;
④(x+1)3=﹣2.
【考点】立方根;平方根.
【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即可解答.
【解答】解:①x2=9
x=±3,
②(x﹣2)2=4
x﹣2=±2
x=4或0.
③(2x+1)2=12
(2x+1)2=36
2x+1=±6
x=或﹣.
④(x+1)3=﹣2
(x+1)3=﹣8
x+1=﹣2
x=﹣3.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
2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BC,AC⊥CD,以CD为直径作半圆O,AB=4cm,BC=3cm,AD=13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求CD,由于AD已知,只需求AC即可.
【解答】解:∵AB⊥BC,AB=4,BC=3,
∴AC=5.
∵AC⊥CD,AC=5,AD=13,
∴CD=12,
=π×()2=18π,
∴S
阴影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πcm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扇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4.已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网格中作△ABC,使得AB=,BC=,CA=,.
并求S
△ABC
【考点】勾股定理.
【专题】作图题.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得出A,B,C的位置,进而利用△ABC所在矩形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求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S
△ABC
=12﹣×1×3﹣×1×4﹣×2×3=5.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A,B,C的位置是解题关键.25.探究题:
(1)在正△ABC中(图1),AB=2,AD⊥BC于D,求S
△ABC
.
(2)在正△AB
1C
1
中(图2),B
1
C
1
=2,AB
2
⊥B
1
C
1
于B
2
,以AB
2
为边作正△AB
2
C
2
,AC
1
、B
2
C
2
交于B
3
,
以AB
3为边作正△AB
3
C
3
,依此类推.
①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周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②写出第n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由AD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为BC的中点,求出B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进而求出S,
(2)根据(1)同理求出C
2、S
2
,C
3
、S
3
依此类推,得到C
n
、S
n
.
【解答】解:(1)在正△ABC 中,AB=2,AD ⊥BC 于D ,
∴BD=1,
∴AD==,
∴S △ABC =BC •AD=×=
; (2)由(1)可知AB 2=
,
∴C 1=3×2×(
)0,
S 1=×2×2×;
∵等边三角形AB 2C 2的边长为
,AB 3⊥B 2C 2, ∴AB 3=,
∴C 2=2×3×()1,S 2=×2××2××=×22×()3,
∵等边三角形AB 3C 3的边长为,AB 4⊥B 3C 3,
∴AB 4=,
∴C 3=3×2×()2,S 3=×2×
××2×××=×22×()5 依此类推,C n =6(
)n ﹣1
S n =2()2n ﹣1.
故第n 个正三角形的周长为6(
)n ﹣1,第n 个正三角形的面积是2()2n ﹣1.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属于规律型试题,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6.在正方形ABCD 中,AB=4,E 为BC 的中点,F 在CD 上,DF=3CF ,连结AF 、AE 、EF .
(1)如图1,求出△AEF 的三条边的长度;
(2)判断△A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S
△ECF +S
△ABE
与S
△AE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2,作EG⊥AF于G,
①试求出FG、AG、EG的长度;
②试探究EG2与FG×AG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先求得EC、FC、DF、BE、AD的长,然后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EF、EB、AE的长;(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明△EFA为直角三角形;
(3)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得△AEF、△ECF、△ABE的面积,从而可得出问题的答案;
(4)①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
△AEF
=AF•GE=5,从而可求得EG的长,然后再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FG的长,然后可得到AG的长;②求得EG2、GF•AG的结果,从而可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ABCD为正方形,AB=4,
∴AB=BC=DC=AD=4.
∵E是BC的中点,
∴BE=CE=2.
∵CD=4,DF=3CF,
∴FC=1,DF=3.
依据勾股定理可知:EF==,AE==2,AF==5.
(2)∵AF2=25,EF2=5,AE2=20,
∴AF 2=EF 2+AE 2.
∴△AEF 为直角三角形.
(3)S △AEF =S △ECF +S △ABE .
理由:∵S △ECF =FC •CE=×1×2=1,S △ABE =AB •BE=×4×2=4,S △AEF =EF •AE=×
×2=5,
∴S △AEF =S △ECF +S △ABE .
(4)①∵S △AEF =AF •GE=5,
∴×5×EG=5.
∴EG=2.
在△EFG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FG=
==1. AG=AF ﹣GF=5﹣1=4.
②∵EG 2=22=4,GF •AG=1×4=4,
∴EG 2=GF •AG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EF 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