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班级教学日期
课题
名称
4.2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型新授课
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介绍我国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下设两目。
第一目“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障的实现形式和意义。
通过“探究与分享”中的“人物对话”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社会保障的形式、探究社会保障的意义,接着通过“相关链接”对社会保障的意义及形式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阐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
通过“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介绍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完了前三课的内容,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学科基本的核心素养。
但是,学生在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度低,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机会和方式有限,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多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
认可我国日益完善的保障,增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究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认同感。
科学精神
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学以致用,通过走访当地财政部门、社会
保障部门、居民等,评析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
的举措
公共参与
运用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尝试对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
好社会风尚、完善社会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议,增强参与意识。
教学
重点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的作用教学
难点
完善社会保障的主要措施
教学
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
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
设计
教学程序教师活
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备
注
一、梳理框架展示本
节课的
知识框
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
维,对本框知
识有个整体认
知。
二、逐个击破通过课
本研究
与分享,
谈谈多
种多样
的社会
保障的
认识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
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1.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因
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
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
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社会保障的作用
(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
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
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
(2)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
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
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
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社会保障的类型:经济保障、服务保障
4.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他们共
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障体系。
(1)社会保险
①地位: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含义: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
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在学习新课的
过程中,理解
多种多样的社
会保障的相关
知识。
三、背诵识记
四、通过课
本探究
与分享
完善社
会保障
体系的
相关知
识
设置有
针对性
的、新颖
的练习
题,指导
学生练
习。
③商业保险:由保险公司经营,个人自愿购买,费
用由个人全部承担。
(2)社会救助
①地位: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
会保障形式。
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
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含义: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
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
民给予无偿帮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③内容: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助
(3)社会福利
①地位: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②含义: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
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
者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
生活质量不到改善和提高。
(4)社会优抚
①地位: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社会保障。
②含义: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现役军人、复员退伍
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
工作安置、精神抚慰。
(5)其他社会保障: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
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2)要更多的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
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
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
的社会保障需求。
(2)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只有建立起与经
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
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
(1)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
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
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明
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
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
通过具体的事
例,掌握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
的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练
习,掌握重点、
难点,理清易
错点,为后续
知识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
础。
会保障体系。
习题
练习
辨识判断
1.探索实行员工持股体现了通过再分配调节
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 )
提示×员工持股获得收入属于初次分
配,而不属于再分配,员工持股旨在提高效
率,不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
2.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
会公益事业。
( )
提示√
3.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再分配。
( )
提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
配,再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税收、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等。
1.(2023·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二联考)张某将
2022年的年终奖5万元购买了自己所在公司
的股票,2023年将股票售出获利5 000元。
这里的5 000元属于( )
①按劳分配收入②财产性收入
③劳动性收入④非劳动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按劳分配收入,是指在公有制经济范
围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①错误。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
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
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卖出股票获利5 000
元,属于财产性收入,②正确。
劳动性收入,
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
金、津贴等,股票收益属于非劳动收入,③
错误。
股票收益属于非劳动收入,④正确。
2.(2023·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小吕是一家
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
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从获得收入的途径看,小吕的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
B.按要素分配
C.财产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
答案 C
解析从获得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包括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不是从途径角度划分,A、B不符合题意。
财产性收入是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小吕享有专利的财产所有权,由此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C符合题意。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生活补贴等,D不符合题意。
3.(2023·河北唐山高三上摸底演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此举旨在( )
①完善初次分配,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②落实生育政策,减轻特定人群税收负担
③通过再分配,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④调整优化我国的税收政策,助力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此举旨在落实生育政策,减轻人民群众抚养子女负担,也是国家通过调整优化我国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改善民生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
个人所得税属于再分配,并且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措施与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无直接关系,①排除。
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目的在于减轻特定人群税收负担,改善民生,而不是为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③排除。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