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新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不断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标签:课程资源;乡土地理;开发与利用
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此過程中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增强地理教学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且有机地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呢?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1.开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很大差异。

地理教学在统一教材模式中,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实现因材施教。

不可否认的是现用地理教材往往与乡村实际、学生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空洞、单调,往往让乡村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枯燥的感觉,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行成喜欢地理知识不喜欢地理课的现象。

许多学生由此对地理课产生厌学、怕学、难学的思想。

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必需认真关注乡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地理资源,让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乡村地理教育带来源泉与活力。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通常情况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各种馆室、信息中心、学校网站、景点绿地、宿舍、球场、礼堂;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无形的资源,如校内校容校貌、校纪校风、人文资源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爱好、特长的学生和教职工;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学科课程的教材,教参、教辅和练习册。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了校外各种指导地方课程的力量,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其他有形和无形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为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地方课程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主要谈的是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3.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教师、学生共同的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地理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程度和发挥效益的水平。

实现地理教育功能,有赖于广大地理教师课程资源
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相关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创造性利用。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热爱这项工作,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材料,首先要先熟悉地理课程标准,还要学习先进的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

当然,乡土材料的收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要对于我们所生活的某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工农业生产现状以及交通资源等情况进行调查。

而且要尽可能的掌握各地的地理发展情况,准备第一手的资料,并且紧跟时代;再者,老师要作好备课工作,深入钻研教材,并且思考当地哪些材料与本课内容相关,如何能够巧妙地把乡土材料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等,并且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基本的地理观察知识以及社会、野外调查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4.整合乡土资源,构建乡土校本课程
为了落实我校课改的要求,积极开发乡土校本课程。

对于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具体的方法,可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地方课程素材;二是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是鉴别和利用校外地方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农村、工厂、企事业单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四是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的合理建设。

5.结合乡土材料,激活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

但是,不同的地理事物是可以类比的。

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并且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

如在讲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时,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笔者就以同学们到河里游泳为例:夏天下到河水里感到很凉,上岸后躺在沙子上,感到很暖和,进而指明沙子代表“陆地”,河水代表“海洋”,因为同学们夏季大多到河里游过泳,有亲身感受,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6.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三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考察、实验、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在内容标准中,有很多标准和活动建议主要基于对乡土地理的研究。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计划安排学生社会调查,例如讲授气候,就要求他们对学校或者家庭周围的气候情况做观察记录,包括温度、降水。

对一年的气温、降水总趋势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印象,也可以向长辈请教。

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调查,大家对于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就会有很深刻的认识。

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户外考察;再如学习工业生产活动时,难点在于对概念的理解。


此,可以组织学生去长寿区当地化工厂进行调查,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加深学生对家乡经济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庄秀馨.地理教学中的“家乡味”[J].中学教学参考.2014(13)
[2]张蕾.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案例的运用——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04)
[3]叶玲燕.乡土地理纳入地理课程资源初探[J].地理教育.2010(04)
[4]曾东权.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才智.200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