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育误识匡正与创新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创新教育误识匡正与创新教学摘要:语文教育创新具有深刻内涵,在短时间内出现误区在所难免,本文叙述了语文创新教育的意义,并且对普遍存在的误识进行了分析,找出原因所在,重新估计创新原则,结合相应现状,对语文创新教学提出新的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误识匡正
语文教育长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体文化素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教育误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正在下降,教育界正在针对这一现状作出调整,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社会形势。

为此广大教育界同仁积极筹备着调研工作,从教学创新入手,对现阶段语文课堂存在的误识进行匡正,力求摆脱不利局面,转换教育思想,让观念与时俱进,深化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创新、优质、活跃的语文课堂。

一、语文创新教育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可以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学科,但这并不代表它可以止步不前,就像日久珍藏的陈酿,需要在恰当的时间拿出来品味它的芳香。

数次教育变革并没有让语文教材失去它的原貌,而是新增或删减了部分文章,这说明教育创意应当立足于课本,在教学方式上予以突破,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悟出更多深刻意义,追求心灵与情感上的共鸣,积极对问题进行探索,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主动学习
意识。

每一个学生在潜意识中都存有求知欲望,过去的语文教学可能较为生硬,忽略了学生个性,没有让主观思考在课堂中形成独立,导致学生们的创造力基础薄弱。

误识匡正与创新教学为语文课堂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现有的方法去理解知识,让语言文字和学生的个性习惯相结合,创建个性化语文课堂,在课程中实践,在教学中创新,语文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可谓任重道远。

简单来讲,创新教学需要贯穿语文课堂里听说读写的全过程,发掘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不要让语文教育流于形式,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抓住核心部门,即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习的动机。

二、语文创新教育误识匡正
(一)写作与表达的误识
总所周知,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需要同步加强,基本每个人都具有口头表达能力,但强弱悬殊差距巨大,这里所说的口头表达,并不仅仅是指课文朗读及背诵,还有回答问题时的言行举止,讲话时的表情神色。

在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许多教师陷入了误区,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重视,造成创新教学进展缓慢。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战略目标的实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沟通能力普遍欠佳,学习任务繁荣令孩子很少有社交时间,造成了性格上的羞涩与自闭。

语文教学创新应当着力匡正这一误识,真正承担起引导孩子性格趋于开朗的任务,书面语言与表达能力同步进行。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行为举止过于内敛羞
涩,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专门针对口头表达进行强化,造成开朗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更为开朗,而内向的孩子更不爱说话,自信心不足。

此外,虽然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并非是衡量一切的标准,重视书面语言和写作能力无可厚非,但忽视学生表达与交涉能力的现状十分不可取,科学证明外向性格学生在之后的人生中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外向与内向并不是固定性格,没有不可更改的绝对值,如果教师对内向性格的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那么很有可能扭转他们羞涩的表象。

具体实例:某同学长期在语文课堂表现不积极,很少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该同学考试成绩出色,写作水平得到一致认可。

在一次创新教学实践中,校内领导前来班级旁听,事前便对这名学生有所耳闻,希望看到他的表现,结果他上台回答问题时,紧张地无法自制,甚至全身颤抖,难以开口讲话。

这次事件引起了众多反思,长期强调的教学创新所换来的结果仅仅是这种程度吗?一位具有扎实语文
基础、写作天赋极佳的同学为何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差?在众人面前几乎无法展现自己的思想,看到他紧张颤抖的表情大家无不痛心,这是创新教学误识所带来的后果,只有匡正这一现状,让学生们敢于表现自己,具有表现自己的能力,才是当下语文课堂所缺乏的真正创新。

(二)讲解与理解的误识
汉语言是中国瑰丽的文化珍宝,是整个世界的财富,而语文教学肩负着汉语言传承与发展,在过去的创新实践中,我们出现了另
一个误识,讲解与理解没有结合在一起,知识灌输过于主观,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弱,这在语文课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语文没有固定的解读方式,这是难度所在,也是魅力所在,学生思考解读创新同样需要重视,教学讲解是为了让学们抓住知识的重心,而对其进行完善,则是需要学生来完成的任务,僵化、固化的讲解限制了学生们思维活跃程度,创新教育应当匡正和避免让讲解与理解混淆,为学生设立思考框架,引导他们去完成对知识的解读。

三、完善语文教学创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经历了数次变革,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误识与不足需要用创新来弥补,但仍然不能偏离主体,让教学有效性和创新性两者结合,在教学本质与模式上积极探索,赋予传授过程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传统模式上实现创新,既存在难度也充满乐趣,其中难免会有一些误识,但教育者总能及时发现结症所在,不断找出制约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原因。

(一)在评价标准上创新
前文提到了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评价标准不够完善,存在很大创新空间。

应试教育关注学生成绩,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毕竟考试只是阶段性总结,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课堂也应当创立独特的评价标准,其中就要把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进来,虽然这对升学率帮助不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加强必定会助其走向成功。

自开展语文教学创新以来,课堂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气氛比之
以往更为活跃,但这只是表象,那些性格不积极的同学仍然缺乏参与,创建新的评价标准,鞭策和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利用学生不甘落后的从众心理,在根本上对其性格起到干预作用,把机会多分配给那些内向的学生,让他们走上前来,一次紧张,两次紧张,总不会长此以往,等到自信心真正被竖立起来,则会受益匪浅。

(二)在教学系统上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是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它对教学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可谓十分巨大,各个学科都在尝试多媒体教学,但语文教学很明显在这个领域当中稍显落后。

新时期下,语文教学摆脱了旧社会又酸又腐的落后模式,应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前可以考虑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教学系统,丰富课堂内容与学生涉猎面。

语文教学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思维,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虽然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兼容性存在困难,但不能因此停止探索,让创新成为一句空谈。

有一个例子,某学校成立了校园网站,让学生积极参与投稿,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并且有机会赢得荣誉,由学校向获奖学生颁发证书,这种形式降低了参与的门槛,同时也带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四、总结
语文教学创新因为各种误识而陷入困境,很多人开始思索创新的必要性,是否还是应该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让过多的创新实践耽误了课堂时间。

对于这一问题,要看事情的双面性,创新中存在
误识在所难免,匡正它确实需要付出时间,如果对此有质疑,是否该回忆起一句语文课堂中的古老名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参考文献:
[1]王文宝,李中叶.简析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4)
[2]龚燕春.浅谈语文教学与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
[3]王培红.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初探[j].科学大众. 2008(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