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五⾔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下⾯是®⽆忧考⽹分享的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篇⼀】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终南⼭
唐代:王维
太⼄近天都,连⼭接海隅。
⽩云回望合,青霭⼊看⽆。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处宿,隔⽔问樵夫。
赏析
王维之诗⾃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江⼭,恢弘壮阔。
诗中⼀句⼀词,点点滴滴,尽是诗⼈豪情万丈。
《终南⼭》就是这样⼀⾸王维⼭⽔诗的亮点之作。
“太⼄近天都,连⼭到海隅。
”⾸联是说,巍巍的终南⼭⾼⼊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峦,延伸到遥远的⼤海之滨。
⾸联写终南⼭的远景,借⽤夸张的⼿法勾画了终南⼭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是终南⼭的别称。
中南虽⾼,去天甚远,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终南⼭西起⽢肃天⽔,东⾄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连接不断,直到海隅,⼜何尝符合事实?然⽽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连⼭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愈见真实。
“⽩云回望合,青霭⼊看⽆。
”次联是说,我在深⼭前⾏,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云⼜在⾝后合成了茫茫的⼀⽚。
我朝濛濛的青霭⾛去,⼀到⾯前却杳然不见。
次联写近景,“回望”既与下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终南⼭⽽“回望”,望的是刚⾛过的路。
诗⼈⾝在终南⼭中,朝前看,⽩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步,就可以浮游于⽩云的海洋;然⽽继续前进,⽩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云⼜合拢来,汇成茫茫的云海。
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经历的⼈并不陌⽣。
“青霭⼊看⽆”⼀句,与上句“⽩云回望合”是“互⽂”,它们交错为⽤,相互补充。
诗⼈⾛出茫茫云海,前⾯⼜是濛濛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合拢来,濛濛漫漫,可望⽽不可即。
这⼀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
即如终南⼭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清泉,奇花异草,那些值得观赏的景物,⼀切都笼罩于茫茫⽩云、濛濛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
惟其如此,才更令⼈神往。
另⼀⽅⾯,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云”、“青霭”俱合,刚才呈现于眉睫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朦胧。
由朦胧⽽隐没,更令⼈回味⽆穷。
这⼀切诗⼈并不明说,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阔天地。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颈联是说,终南⼭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颈联⾼度概括,尺幅万⾥。
⾸联写出了终南⼭的⾼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北遥望所见的景象。
⾄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分野中峰变”⼀句来表现。
游⼭⽽有这样的认识,则诗⼈⽴⾜“中峰”,纵⽬四望之状已经依稀可见。
终南⼭东西的绵远,南北的辽阔,只有⽴⾜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
这全景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来表现千岩万壑的的千形万态。
“欲投⼈处宿,隔⽔问樵夫。
”尾联是说,我想在⼭⾥找⼀个⼈家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
对此,清沈德潜说:“或谓末⼆句与通体不配。
今玩其语意,见⼭远⽽⼈寡也,⾮寻常写景可⽐。
”(《唐诗别裁集》)然⽽通过玩其语意,我们似乎可以领会更多的东西。
第⼀,“欲投⼈处宿”,这个句⼦分明省略了主语“我”,因⽽有此⼀句,便见得我在游⼭,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
第⼆,“欲投⼈处宿”⽽要“隔⼭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中,明⽇再游,⽽⼭景之赏⼼悦⽬,也不难于⾔外得之。
第三,诗⼈既到“中峰”,
则“隔⽔问樵夫”的“⽔”实际上是深沟⼤涧;那么他是怎样发现这⼀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响动,使⼈循声辨向,从隔⽔的树林⾥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
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必然有⼈居住,因⽽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答⼿指,诗⼈侧⾸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兼画家的王维,深懂此中奥秘,因⽽能⽤只有四⼗个字的⼀⾸五⾔律诗,为偌⼤⼀座终南⼭传神写照,“以不全求全”,从⽽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诗旨在咏叹终南⼭的宏伟壮⼤。
⾸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之⾼远。
颔联写近景,⾝在⼭中之所见,铺叙云⽓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
颈联进⼀步写⼭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穷胜,想投宿⼭中⼈家。
“隔⽔”⼆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有声有⾊,意境清新、宛若⼀幅⼭⽔画。
【篇⼆】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赠孟浩然
唐代:李⽩
吾爱孟夫⼦,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卧松云。
醉⽉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赏析
本诗⼤致写在李⽩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带,与⽐他长⼗⼆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诗的风格⾃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是追求古体的⾃然流⾛之势,直抒胸臆,透出⼀股飘逸之⽓。
前⼈称“太⽩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词显,⼜出乎⾃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
”(《李诗纬》)《赠孟浩然》这⾸诗就有这样的特⾊。
“吾爱孟夫⼦,风流天下闻。
”⾸联是说,我敬重孟先⽣,他为⼈⾼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联即点题,开门见⼭,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
⼀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
“风流”指浩然潇洒情愿的风度⼈品和超然不凡的⽂学才华。
这⼀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
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两联的笔墨了。
“红颜弃轩冕,⽩⾸卧松云。
”颔联是说,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龄⽩⾸⼜归隐⼭林摒弃尘杂。
“醉⽉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颈联是说,明⽉夜常常因酒醉得⾮凡⾼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诗中⽤典,融化⾃然。
“中圣”⽤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浊酒叫作贤⼈,“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中⼆联好似⼀幅⾼⼈隐逸图,勾勒出⼀个⾼卧林泉、风流⾃赏的诗⼈形象。
“红颜”对“⽩⾸”,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涯。
⼀边是达官贵⼈的车马冠服,⼀边是⾼⼈隐⼠的松风⽩云,浩然宁弃仕途⽽去隐遁。
通过这⼀弃⼀取的对⽐,突出了他的⾼风亮节。
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写他的⽣平,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写他的隐居⽣活。
在皓⽉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于沉醉。
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
颔联采取由反⽽正的写法,即由弃⽽取;颈联则⾃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这⼆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是说,⾼⼭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步升华。
孟浩然不慕荣利,⾃⽢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潮,就⼗分⾃然,如⽔到渠成。
仰望⾼⼭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太巍峨了,因⽽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
这样写⽐⼀般的写仰望⼜翻进⼀层,是更⾼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这⾸诗在语⾔上有⾃然古朴的特⾊。
⾸联看似平常,它以⼀种舒展的唱叹语来表达诗⼈的敬慕之情,⾃有⼀种格调⾼古,飘逸之致的风神,尾联也具有同样的风调。
颔联由“红颜”写到“⽩⾸,像流⽔淌泻,”其中运⽤“互体”,耐⼈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个事情的两个⽅⾯。
这样写,在⾃然流⾛之中⼜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整个诗的结构采⽤抒情——描写——抒情的⽅式。
开头提出“吾爱”之意,⾃然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
以感情的⾃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云流⽔般舒卷⾃如,表现出诗⼈率真⾃然的感情。
【篇三】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次北固⼭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外,⾏⾈绿⽔前。
(青⼭外⼀作:青⼭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这是⼀⾸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在“客路”的诗⼈顿⽣思乡之情?诗中“⽣”“⼊”⽤了拟⼈⼿法。
是⼈物⼀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于残夜驱尽⿊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旧年,赶⾛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活哲理,给⼈乐观积极向上的⼒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丽,⼜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点题中“北固⼭”。
作者乘⾈,正朝着展现在眼前
的“绿⽔”前进,驶向“青⼭”,驶向“青⼭”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联先写“客路”⽽后写“⾏⾈”,其⼈在江南、神驰故⾥的飘泊羁旅之⼩景是难得出现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浩渺,放眼望去,江⾯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句,写得恢弘阔⼤,下⼀句“风正⼀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挂着的样⼦。
诗⼈不⽤“风顺”⽽⽤“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以保证“⼀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是和风,帆才能
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句写⼩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景传⼤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河⾥⾏船,⽼要转弯⼦,这样的⼩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船,即使风顺⽽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帆悬”这⼀⼩景,把平野开阔、⼤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的。
潮平⽽⽆浪,风顺⽽不猛,近看可见江⽔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息的夜晚,孤⾈扬帆,缓⾏江上,不觉已到残夜。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联历来脍炙⼈⼝,说:“‘海⽇⽣残夜,江春⼊旧年’,诗⼈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题政事堂,每⽰能⽂,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说,“海⽇”⼀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轮红⽇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残夜”、“春⼊旧年”,都表⽰时序的交替,⽽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在“客路”的诗⼈顿⽣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与“春”作为新⽣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字“⼊”字使之拟⼈化,赋予它们以⼈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种⾃然的理趣。
海⽇⽣于残夜,将驱尽⿊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旧年,将赶⾛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活真理,给⼈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舞⼒量。
此句与“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有异曲同⼯之妙。
海⽇东升,春意萌动,诗⼈放⾈于绿⽔之上,继续向青⼭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群北归的⼤雁正掠过晴空。
雁⼉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想起了“雁⾜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下家⾥⼈。
这两句紧承三联⽽来,遥应⾸联,全篇笼罩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诗抒写诗⼈泛⾈东⾏,停船北固⼭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炉。
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
堪称千古名篇。
这⾸题为《次北固⼭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殷璠选⼊《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南国多新意,东⾏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从来观⽓象,惟向此中偏。
”本⽂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下》。
王湾是洛阳⼈,⼀⽣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句为“南国多新意,东⾏伺早天。
”其“东⾏”,当是经镇江到江南⼀带去。
诗⼈⼀路⾏来,当⾈次北固⼭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中的情思,吟成了这⼀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丽,⼜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点题中“北固⼭”。
作者乘⾈,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前进,驶向“青⼭”,驶向“青⼭”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联先写“客路”⽽后写“⾏⾈”,其⼈在江南、神驰故⾥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这⾸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篇四】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挂念亲⼈、⼼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诗篇⼀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林⽊荒芜。
诗⼈记忆中昔⽇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已经荡然⽆存了。
⼀个“破”字使⼈怵⽬惊⼼,继⽽⼀个“深”字⼜令⼈满⽬凄然。
诗⼈写今⽇景物,实为抒发⼈去物⾮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荒凉凄惨的⽓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深”。
“草⽊深”三字意味深沉,表⽰长安城⾥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是荒芜破败,⼈烟稀少,草⽊杂⽣。
这⾥,诗⼈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花⽆情⽽有泪,鸟⽆恨⽽惊⼼,花鸟是因⼈⽽具有了怨恨之情。
春天的花⼉原本娇艳明媚,⾹⽓迷⼈;春天的鸟⼉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的歌声,给⼈以愉悦。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潸然泪下;我内⼼惆怅怨恨,听到鸟鸣⽽⼼惊胆战。
⼈内⼼痛苦,遇到乐景,反⽽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那样。
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的伤痛。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忧伤国事,思念家⼈的深沉感情。
“烽⽕连三⽉,家书抵万⾦。
”诗⼈想到:战⽕已经连续不断地进⾏了⼀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想起⾃⼰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的⾳信,他们⽣死未⼘,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
“家书抵万⾦”,含有多少⾟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在消息隔绝、久盼⾳讯不⾄时的迫切⼼情。
战争是⼀封家书胜过“万⾦”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民的共同⼼理,反映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然地使⼈产⽣共鸣。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连⽉,家书不⾄,国愁家忧齐上⼼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
眼前⼀⽚惨戚景象,内⼼焦虑⾄极,极⽆聊赖时刻,搔⾸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发。
⾃离家以来⼀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陷于长安数⽉,头发更为稀疏,⽤⼿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诗⼈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的衰⽼。
“⽩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愁更愁。
头发⽩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内⼼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伤时忧国、思念家⼈的真切形象,这是⼀个感⼈⾄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由登⾼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到眼观春花⽽泪流,⽿闻鸟鸣⽽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信全⽆,最后写到⾃⼰的哀怨和衰⽼,环环相⽣、层层递进,创造了⼀个能够引发⼈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家⼀致的内在⼼声。
也展⽰出诗⼈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尚情感。
【篇五】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居易
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这是⼀⾸应考习作,相传⽩居易⼗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前须加“赋得”⼆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古原草”三字,并⽤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第⼆句“⼀岁⼀枯荣”,进⽽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烧不尽,春风吹⼜⽣”,⼀句写“枯”,⼀句写“荣”,是“枯荣”⼆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怎样⽆情地焚烧,只要春风⼀吹,⼜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命⼒。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阔的景象,“古道”“荒城”⼜点出友⼈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穷。
此⼆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且写出⼀种从烈⽕中再⽣的理想的典型,⼀句写枯,⼀句写荣,“烧不尽”与“吹⼜⽣”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刘句命意虽似,⽽韵味不⾜,远不如⽩句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转。
上⼀联⽤流⽔对,妙在⾃然;⽽此联为的对,妙在精⼯,颇觉变化有致。
“远芳”、“睛翠”都写草,⽽⽐“原上草”意象更具体、⽣动。
芳⽈“远”,古原上清⾹弥漫可嗅;翠⽈“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如见。
“侵”、“接”⼆字继“⼜⽣”,更写出⼀种蔓延扩展之势,再⼀次突出那⽣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则扣题⾯“古原”极切。
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较“乱蛬鸣古堑,残⽇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勃勃。
作者并⾮为写“古原”⽽写古原,同时⼜安排⼀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该是多么令⼈惆怅,同时⼜是多么富于诗意呵。
“王孙”⼆字借⾃楚辞成句,泛指⾏者。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怀思⾏游未归的⼈。
⽽这⾥却变其意⽽⽤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更远还⽣”(李煜《清平乐》)。
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意境极浑成。
唐⼈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
⽩居易⼀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隐喻的办法。
《古原草》这⾸诗题⽬标有“送别”⼆字,很显然是⼀⾸送别友⼈的诗篇。
⽽通篇⼏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之茂盛显⽰友⼈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居易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