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录
第⼀章总则 (1)
第⼆章城市发展战略与⽬标 (4)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6)
第六章中⼼城区⽤地布局及专项⽤地规划 (37)
第七章中⼼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4)
第⼋章中⼼城区绿地⽔系规划 (48)
第九章中⼼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51)
第⼗章中⼼城区市政⼯程规划 (53)
第⼗⼀章中⼼城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规划 (56)
第⼗⼆章中⼼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59)
第⼗三章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 (62)
第⼗四章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设想 (67)
第⼗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71)
第⼗六章附则 (72)
附表⼀:荆州市发展⽬标与指标体系表 (73)
附表⼆:荆州市中⼼城区⽤地汇总表 (74)
附表三:荆州市中⼼城区规划建设⽤地平衡表 (75)
附表四:荆州市中⼼城区规划主、次⼲路⼀览表 (76)
附表五:荆州市中⼼城区公园绿地规划⼀览表 (79)
附表六:荆州市省级以上⽂物保护单位⼀览表 (81)
第⼀章总则
第⼀条规划⽬的
为适应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城市建设,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条规划依据
(1)《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004);
(3)《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2007);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
(7)《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8)《长江流域防洪规划》(2008);
(9)《荆州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
(10)国家及湖北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1)荆州市政府关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进⾏修编的请⽰(荆政⽂[2004]95号)。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
近期为2011-2015年;
远期为2016-2020年;
远景为2020年以后。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标,贯彻“五
个统筹”⽅针,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

(2)坚持中国特⾊的城镇化道路,结合湖北省及荆州市的实际,合理确定荆州市城市发展⽬标与战略,促进城乡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节约和集约利⽤资源,保护⽣态环境,保护⼈⽂资源,尊重历史⽂化,突出荆州的城市特⾊。

(4)合理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协调区域性基础设施的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环境。

第五条规划原则
(1)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2)⽣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原则;
(3)公平和谐原则;
(4)资源节约利⽤原则;
(5)可持续发展原则;
(6)与相关规划协调⼀致原则。

第六条规划重点
(1)城镇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空间布局的整合与发展;
(3)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4)宜居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5)历史⽂化的保护与发展。

第七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层次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范围为荆州市域的⾏政管辖范围,包括荆州市区及洪湖市、⽯⾸市、松滋市、监利县、公安县、江陵县,⾯积为14067 平⽅公⾥。

第⼆层次为城市规划区规划。

规划范围为荆州市区的⾏政管辖范围,⾯积为1576平⽅公⾥。

第三层次为中⼼城区规划。

规划范围为北⾄海⼦湖,南⾄长江,东⾄南北渠,
西⾄引江济汉渠,⾯积为480平⽅公⾥。

其中中⼼城区规划建设⽤地⾯积为102.5平⽅公⾥。

第⼋条城市规划区范围
荆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荆州市区的⾏政管辖范围,包括荆州区、沙市区的地域范围,⾯积为1576平⽅公⾥。

第九条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本中加下划线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第⼆章城市发展战略与⽬标
第⼗条荆州市的区域地位
(1)国家历史⽂化名城;
(2)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
(3)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及⽔产⽣产基地;
(4)鄂中南地区的中⼼城市。

第⼗⼀条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融⼊长江经济带,对接武汉,沟通宜襄,联动湘北,引领鄂中南。

(1)融⼊长江经济带。

发挥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作⽤,加强与东部地区在原料、产品、市场、⼈才、⾦融、信息等⽅⾯的联系,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

(2)对接武汉、沟通宜(昌)襄(阳)。

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配套,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融⼊武汉汽车产业集群;利⽤湖北省打造鄂西⽣态⽂化旅游圈的发展机遇,加强与宜昌、襄阳的联系,⼤⼒发展⽂化旅游产业。

(3)联动湘北,引领鄂中南。

与岳阳、常德、益阳、张家界等湘北城市错位竞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荆州的科教优势,强化鄂中南地区中⼼城市的服务功能,加强与荆门、潜江、仙桃、天门等城市的联系,促进与鄂中南城市的分⼯合作。

第⼗⼆条经济发展战略
(1)加快发展现代⾼效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经济效益和⼯业化⽔平,⾛新型⼯业化道路。

(3)充分挖掘楚⽂化、三国⽂化和⽣态旅游资源、红⾊旅游资源,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第⼗三条社会发展战略
依托科教与⽂化优势,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全⾯发展。

第⼗四条⽣态环境发展战略
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点加强⾃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态保护;强化⼟地、⽔资源管理;加强污染防治和⽣态建设,加强⽔⼟流失综合防治,保护⽣物多样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五条城市发展总⽬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全⾯实现⼩康社会⽬标,将荆州建设成为知名旅游⽬的地、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鄂中南地区的中⼼城市、⽣态宜居城市。

第⼗六条经济、社会、⽣态环境发展⽬标
(1)经济发展⽬标
⾄2015年,荆州市域地区⽣产总值达到1105亿元,年均增长10%,⼈均GDP 达到16493元;⼀、⼆、三产业的⽐例调整为17:38:45。

⾄2020年,荆州市域地区⽣产总值达到1515~1660亿元,年均增长9~10%,⼈均GDP约22120~24230元;⼀、⼆、三产业的⽐例调整为11:39:50。

(2)社会发展⽬标
⽣活⽔平:努⼒提⾼居民收⼊⽔平,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均纯收⼊年均增长6%。

⾄规划期末,
全⾯实现⼩康社会的⽬标。

教育: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规划期末,教育整体⽔平达到省内先进⽔平。

全市15岁及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在城市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普及⾼中阶段教育。

⽂化:实施⽂化惠民⼯程,建⽴和完善公共⽂化服务体系,丰富⼈民群众精神⽂化⽣活。

积极保护与利⽤历史⽂化资源,建设鄂西⽣态⽂化旅游圈的⽂化中⼼。

医疗:逐步建⽴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络,全市居民健康⽔平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的平均⽔平。

⾄2015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9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达到100%。

⾄2020年,建⽴覆盖城乡的卫⽣保障制度和医疗卫⽣服务体系。

住房: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管理,落实城市廉租房、经济适⽤房等保障性
住房制度,做好城镇低收⼊家庭的住房保障⼯作。

社会保障:建⽴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环境与居住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态环境发展⽬标
⾛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态环境保护,⾄2015年,实现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市⽓化普及率达到90%,农村⽓化普及率达到85%以上,城乡饮⽤⽔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2020年,实现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市⽓化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乡饮⽤⽔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完成市域范围内⽔⼟流失的初步治理。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式,实现节⽔、节地、节能的集约式发展,做好节能减排⼯作。

加⼤对⼯业、农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落实减排⽬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的减排治理。

⾄2015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排放量在“⼗⼀五”末的基础上削减8%以上。

⾄2020(COD)、⼆氧化硫(SO
2
年,在“⼗⼆五”末的基础上,继续加⼤对⼯业、农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全⾯完成主要污染物的控制⽬标。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节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标与战略
第⼗七条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标
(1)进⼀步强化荆州作为湖北省域⼆级中⼼城市的地位;
(2)以荆州中⼼城区为核⼼,形成定位科学、分⼯合理、层次清晰的市域城镇体系;
(3)⼤⼒推进城镇化进程,⾄2015年,城镇化⽔平达到47%;⾄2020年,城镇化⽔平达到55%;
(4)保护地⽅特⾊,形成各具特⾊的⼩城镇,实现城乡持续协调发展;
(5)以交通建设带动城镇集聚,形成城镇密集发展带。

第⼗⼋条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1)中⼼极化战略:⼤⼒发展中⼼城区,重点培育中⼼城市职能,引导⼈⼝与产业向中⼼城区集聚。

(2)结构优化战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发展县(市)域中⼼城市,加强重点镇建设,辐射带动⼀般乡镇的发展。

(3)集聚发展战略:以中⼼城区为龙头,依托长江和“三横四纵”的市域⾼等级公路⽹,形成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轴。

第⼗九条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对接:促进东部城镇对接武汉城市圈,西部城镇对接宜昌,北部城镇对接荆门、襄阳,南部城镇对接常德、岳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产业协调:加强荆州与武汉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加强与宜昌、襄阳的⽂化旅游产业的分⼯协作。

强化荆州作为鄂中南地区中⼼城市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荆州的科教优势,促进与鄂中南地区其他城市的分⼯合作。

(3)基础设施共享:加强荆州港作为国家内河主要港⼝的建设,完善疏港交通;建设沪汉蓉⾼速铁路、荆岳铁路、随岳⾼速
公路、⽯⾸⾄松滋⾼速公路、仙桃—洪湖—嘉鱼—咸宁⾼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加强与武汉、宜昌、襄阳、荆门、
常德、岳阳等城市的交通联系,提升荆州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4)⽣态环境保护:以保护优先和⾃然恢复为主,加强⽣态环境保护和⽣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污染的治理,重点保护洪湖、长湖等河湖⽹地区⾃然⽣态系统及⽩鳍豚、麋⿅、⽔杉、银杏、野菱等重要野⽣动植物物种。

(5)防洪减灾建设:严格按防洪标准进⾏防洪减灾建设,加强荆江分蓄洪区、洪湖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保证防洪安全。

第⼆⼗条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标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农业劳动⼒,⼤⼒发展⾮农产业,为城镇化提供⽣产⼒⽀撑。

(2)统筹城乡⼈⼝转化和⼟地转化。

引导⼈⼝向中⼼城区、县(市)域中⼼城市和重点镇集聚。

城市⼈⼝的增加应与乡村⼈⼝的减少相关联,城市建设⽤地的增加应与农村居民点⽤地的减少相关联。

(3)统筹村镇居民点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村镇居民点布局,实现⼟地资源的集约化利⽤,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城、镇、村居民点体系和⾮农⽣产基地。

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提⾼农民⽣活⽔平。

积极实施农村⼩康环保⾏动计划,防治农村⼟壤污染和⾯源污染,防⽌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第⼆⼗⼀条市域⼈⼝发展战略
稳定低⽣育⽔平,控制⼈⼝数量,提⾼⼈⼝素质;推进户籍制度改⾰,引导⼈⼝向城镇转移、向新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教育事业,提⾼劳动⼒素质,吸引⾼素质⼈才;完善康体养⽼设施、医疗卫⽣设施,积极应对⼈⼝⽼龄化。

第⼆⼗⼆条市域总⼈⼝及城镇化⽔平
2015年荆州市域总⼈⼝为670万⼈,其中城镇⼈⼝为315万⼈,城镇化⽔平为47%;
2020年荆州市域总⼈⼝为685万⼈,其中城镇⼈⼝为377万⼈,城镇化⽔平为55%。

第⼆⼗三条城镇化发展策略
(1)⼤⼒发展⼆、三产业,以⾮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长推动城镇化进程;
(2)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3)多元化投资推动城镇化建设;
(4)推进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制度框架;
(5)⼤⼒发展教育事业,全⾯提⾼劳动者素质。

第⼆节城镇规模、职能与布局
第⼆⼗四条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1)做⼤做强荆州市中⼼城市,强化交通枢纽地位,努⼒把荆州市中⼼城区建设成为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城市。

(2)打造南北两条平⾏于长江的城镇发展轴,以⾼等级公路为纽带,连接县(市)域中⼼城市和重点镇,形成沿长江经济带的城镇群。

(3)发展壮⼤洪湖市、⽯⾸市、松滋市、监利县、公安县、江陵县等县(市)域中⼼城市,积极发展重点镇。

(4)长江南北城镇互动发展。

第⼆⼗五条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建⽴中⼼城市——县(市)域中⼼城市——重点镇——⼀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中⼼城市指荆州市中⼼城区。

县(市)域中⼼城市指洪湖市、⽯⾸市、松滋市、监利县、公安县、江陵县等中⼼城区,是各⾃县(市)域的政治、经济、⽂化中⼼。

重点镇是县(市)域中发展基础较优的中⼼城镇。

表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等级结构表
第⼆⼗六条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城镇的规模结构分为“⼀级(>50万⼈)、⼆级(20~30万⼈)、三级(10~20万⼈)、四级(2~5万⼈)、五级(<2万⼈)”五个层次。

表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模结构表
场统⼀改称为管理区。

第⼆⼗七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将重点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业商贸型、⼯业交通型、旅游型四类。

表3.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第⼆⼗⼋条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以荆州市中⼼城区为核⼼,沿长江南北两侧的⾼等级公路发展,形成“⼀⼼、五轴、六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个区域中⼼城市,即荆州市中⼼城区。

五轴:“两横三纵”五条城镇空间发展轴,其中“两横”分别为江北城镇发展主轴、江南城镇发展主轴;“三纵”是指市域东、中、西部沿重要交通道路形成的三条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

六点:六个县(市)域综合功能节点,即市域三市三县的中⼼城区,形成带动县(市)域发展的中⼼城市。

第⼆⼗九条重点城镇规划建设控制
(1)洪湖市中⼼城区(新堤街道办事处、滨湖街道办事处)
城市建设⽤地发展⽅向:城区由新堤主城区以及⾦湾、滨湖、⽯码头三个组团组成,主城区优先向西发展,控制向北、向东扩展。

建设⽤地标准:⾄规划期末城市建设⽤地控制在20平⽅公⾥以内,⼈均建设⽤地标准控制在100平⽅⽶。

(2)⽯⾸市中⼼城区(绣林街道办事处、笔架⼭街道办事处)
城市建设⽤地发展⽅向:优化⽼城区,优先向南拓展城市空间,适当控制城区向东发展,限制城市向北发展。

建设⽤地标准:⾄规划期末城市建设⽤地控制在25平⽅公⾥以内,⼈均建设⽤地标准控制在100平⽅⽶。

(3)松滋市中⼼城区(新江⼝镇)
城市建设⽤地发展⽅向:以向西发展为主,适当向东、向南发展。

建设⽤地标准:⾄规划期末城市建设⽤地控制在20平⽅公⾥以内,⼈均建设⽤地标准控制在100平⽅⽶。

(4)监利县中⼼城区(容城镇、红城乡)
城市建设⽤地发展⽅向:城市⽣活居住区重点向东、向北发展,⼯业区向西发展。

建设⽤地标准:⾄规划期末城市建设⽤地控制在30平⽅公⾥以内,⼈均建设⽤地标准控制在100平⽅⽶。

(5)公安县中⼼城区(⽃湖堤镇、杨家⼚镇)
城市建设⽤地发展⽅向:沿江延伸、向东为主、适度南拓。

建设⽤地标准:⾄规划期末城市建设⽤地控制在25平⽅公⾥以内,⼈均建设⽤地标准控制在100平⽅⽶。

(6)江陵县中⼼城区(郝⽳镇)
城市建设⽤地发展⽅向:重点向北发展,适度向东发展,限制向南发展。

建设⽤地标准:⾄规划期末城市建设⽤地控制在10平⽅公⾥以内,⼈均建设⽤地标准控制在100平⽅⽶。

第三节市域产业布局规划
第三⼗条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荆州现有资源与产业基础,以“⼯业兴市”战略为导向,以产业链的拓展和产业集群建设为途径,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对接与联动发展,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化⼯、⽯油设备制造、电⼦、⽣物医药等产业及旅游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业化,打造区域旅游品牌,进⼀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业的主导地位、提升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将荆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业城市和知名旅游⽬的地。

第三⼗⼀条产业发展⽅向
(1)第⼀产业:积极发展⾼效农业,培育荆州农产品特⾊。

(2)第⼆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化⼯、⽯油设备制造、电⼦等战略性产业,优化提升纺织服装、农产品加⼯、森⼯造纸等基础配套产业,积极培育⽣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潜⼒产业。

(3)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积极引进信息服务、⾦融、科研、中介、咨询、设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第三⼗⼆条产业空间布局
荆州市中⼼城区以机械制造、轻⼯纺织、精细化⼯、电⼦、⽣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商贸为主导;洪湖市中⼼城区以⽔产品加⼯、⽯化装备制造、旅游为主导;⽯⾸市中⼼城区以精细化⼯、造纸、旅游为主导;松滋市中⼼城区以⾷品加⼯、纺织、化⼯、旅游为主导;监利县中⼼城区以⾷品加⼯、医药化⼯、旅游、商贸为主导;公安县中⼼城区以汽车零部件、塑料新材料、纺织、⽣物医药为主导;江陵县中⼼城区以农产品加⼯、能源、化⼯、机械、轻⼯纺织为主导。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三⼗三条总体发展⽬标
以提⾼综合运输能⼒为重点,加快对外交通主⼲线、长江中游区域性枢纽港建设,形成与国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陆空并举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将荆州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

实现荆州市中⼼城区⾄其他县(市)级中⼼城市1.5⼩时可达。

荆州市中⼼城区和全部县(市)级中⼼城市通⼀级以上公路,重点镇通⼆级公路,⼀般镇通三级公路。

第三⼗四条发展战略
加强东西⽅向联系:加快沪汉蓉⾼速铁路荆州段、荆州⾄监利⼀级公路、汉南⾄监利⾼速公路、⽯⾸⾄松滋⾼速公路等主⼲线路建设,全⾯提⾼市域范围内省道标准和宽度,加强与宜昌和武汉的联系。

实现南北⽅向对接:利⽤现有的荆襄⾼速公路,建设207国道荆州城区改线段、荆门——潜江——⽯⾸⾼速和⼀级公路、随岳⾼速公路、仙桃——洪湖——嘉鱼——咸宁⾼速公路、荆岳铁路,加强荆州市域南北⽅向联系。

加强枢纽建设:加强荆州港⼝、铁路客货运站等重⼤对外交通枢纽与配套设
施建设,完善中⼼城市对外辐射通道,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

完善交通⽹络:加强市域内部的交通⽹络建设,构建荆州市域快速通道,完善荆州市中⼼城区与各县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市域整体交通效率。

第三⼗五条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整合各类交通资源,以长江⽔运为重点,积极发展⽔运,完善港⼝、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铁(路)联运、⽔公(路)联运,提⾼综合交通运输能⼒。

⽔铁(路)联运:依托荆岳铁路,建设疏港铁路专⽤线,加强荆州港与沪汉蓉⾼速铁路客运站、荆岳铁路客货运站的客货联运,实现与岳阳港的联动发展。

⽔公(路)联运:依托宜黄⾼速公路(即沪渝⾼速公路湖北段,下同)、荆襄⾼速公路(即⼆⼴⾼速公路湖北段,下同)、随岳⾼速公路等“三横四纵”的⾼等级公路⽹络,联系荆州港沿长江的各个港区,建⽴与武汉、宜昌、襄阳、荆门、岳阳、常德等的⽔公(路)联运体系。

统筹兼顾市域范围内公路和城乡公路客运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居民出⾏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第三⼗六条荆州港发展规划
(1)港⼝性质
荆州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是荆州市及鄂中南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是湖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区域性枢纽。

荆州港将发展成为以能源、矿建材料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

(2)港区划分
荆州港划分为盐卡、柳林、荆州旅游客运、观⾳寺、⽃湖堤、李埠、弥市、学堂洲、关沮、埠河、郝⽳、⽊沉渊、松滋⼝、绣
林、容城、新堤、新滩等港区。

(3)总体规模
⾄2015年货物吞吐量2530万吨/年,集装箱量20万标箱/年,旅客吞吐量5万⼈次/年。

⾄2020年货物吞吐量4010万吨/年,集装箱量40万标箱/年,旅客吞吐量6万⼈次/年。

(4)岸线布局规划
长江岸线规划按功能分为5⼤类,即港⼝岸线、⾃然⽣态岸线、船舶⼯业岸
线、城市⽣活岸线、控制保护岸线。

规划利⽤岸线总长156720⽶,规划港⼝岸线49740⽶,其中深⽔岸线长45360⽶。

第三⼗七条公路规划
(1)公路⽹布局
公路主⼲线:即“三横四纵”的⾼等级公路⽹。

“三横”包括宜黄⾼速公路、汉南——监利——荆州⾼速和⼀级公路、⽯⾸——松滋⾼速公路;“四纵”包括荆襄⾼速公路、随岳⾼速公路、荆门——潜江——⽯⾸⾼速和⼀级公路、仙桃——洪湖——嘉鱼——咸宁⾼速公路。

重要⼲线公路:即318国道、207国道和沙渔线、公⽯线、汉沙线等省道。

国道207线向东改线,经纪南镇、锣场镇、滩桥镇,由荆岳长江公铁两⽤桥过长江,在公安县章⽥寺乡与荆襄⾼速公路相接,按⼀级公路标准建设。

原207国道占压楚纪南城区段改线,恢复楚纪南城原貌。

(2)公路长江⼤桥
⾄规划期末,共建设六座长江⼤桥,由西向东分别为预留过江通道(李埠长江⼤桥)、荆州长江⼤桥、荆岳长江公铁两⽤桥、⽯⾸长江⼤桥、荆岳长江⼤桥、洪湖长江⼤桥。

第三⼗⼋条铁路规划
规划形成“⼀横两纵”铁路⽹络,“⼀横”即沪汉蓉⾼速铁路,“两纵”分别为焦柳铁路和荆岳铁路。

沪汉蓉⾼速铁路荆州站位于荆州古城东北部,现207国道东部。

对焦柳铁路进⾏扩能改造,改扩建松滋站,提⾼客货运吞吐能⼒。

规划建设荆岳铁路,对既有荆沙线进⾏扩能改造,建设荆岳长江公铁两⽤桥,在江陵、公安、⽯⾸设三等车站。

第三⼗九条航空规划
组织军民航有关部门对搬迁现有沙市机场进⾏论证,适时启动搬迁⼯作。

第五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四⼗条发展⽬标及战略
(1)发展⽬标
利⽤荆州丰厚的⽂化旅游资源及湿地⽣态环境,⽴⾜华中旅游市场,发展华东、华南及华北旅游市场;挖掘荆楚⽂化与三国⽂化内涵,积极开拓东南亚与国际旅游市场,将荆州建成融历史⽂化旅游与湿地⽣态旅游为⼀体的知名旅游⽬的地。

(2)发展战略
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档次、全⽅位、多渠道的旅游市场开发和促销战略;树⽴⼤旅游发展战略,实现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实施区域⽹络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鄂西⽣态⽂化旅游圈建设,构建楚⽂化、三国⽂化旅游区域的核⼼景区。

第四⼗⼀条总体布局
规划形成“⼀⼼、⼀线、五区”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结构。

⼀⼼:以荆州中⼼城区为基地的旅游服务核⼼。

⼀线:充分发挥楚⽂化、三国⽂化和⽔⽂化优势,沿长江形成贯穿市域东西的风景旅游线。

五区:五⼤特⾊旅游区,分别为荆州古城游览区、洪湖湿地及红⾊旅游区、松滋市洈⽔风景名胜区、⽯⾸市中洲⼦长江故道湿
地观光区、公安县黄⼭头国家森林公园五⼤旅游区。

第四⼗⼆条旅游城镇布局
按三级旅游城镇规划布局。

⼀级旅游城镇1个:即荆州市中⼼城区。

⼆级旅游城镇6个:分别是洪湖市、⽯⾸市、松滋市、监利县、公安县、江陵县等县(市)域中⼼城市。

三级旅游城镇11个:分别是荆州区的⼋岭⼭镇、川店镇、纪南镇,洪湖市的瞿家湾镇,⽯⾸市的⼩河⼝镇、桃花⼭镇,松滋市的洈⽔镇,监利县的周⽼嘴镇、程集镇、⽩螺镇,公安县的黄⼭头镇等。

第六节市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四⼗三条规划⽬标
近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流失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相应标准,“三废”排放量减少,⾃然⽣态得到有效保护。

远期⽔⼟流失和环境污染得到全⾯控制,空⽓质量除⼯业集中区外,其余区域均达到国家⼀⾄⼆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三废”排放量减少并得到有效处理与利⽤;各乡镇环境质量良好,⾃然⽣态环境优良;政府对环保投⼊继续增加,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四条环境保护规划
(1)⼤⽓功能区划分与⼤⽓环境质量⽬标
全市分为三类功能区。

⼀类功能区包括⾃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区域,执⾏国家《环境空⽓质量标准》
(GB3095-1996)⼀级标准;⼆类功能区为⼀类和三类功能区之外的区域,执⾏国家《环境空⽓质量标准》(GB3095-1996)⼆级标准;三类功能区为⼯业集中区,执⾏国家《环境空⽓质量标准》(GB3095-1996)三级标准。

(2)⽔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环境质量⽬标
全市⽔环境功能区分为四类:Ⅱ类主要包括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珍稀⽔⽣⽣物栖息地;Ⅲ类主要包括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产养殖区等渔业⽔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包括⼀般⼯业⽤⽔区;Ⅴ类主要包括农业⽤⽔区及⼀般景观要求⽔域;分别执⾏国家《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类别⽔质标准。

(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声环境质量⽬标
全市声环境功能区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划分为0类、1类、2类、3类、4类等五类,执⾏标准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