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人物造型之女子发髻(文+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造型之女发髻
女发髻
博鬓,历代僻《仪典》,《舆服志》皆规定宫中的后妃要博鬓,品贵夫人也须博鬓,博鬓即以鬓掩耳,或往后拢掩半耳,是一种礼仪的鬓式。
(博鬓掩耳)
蝉鬓,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蝉翼,故称“蝉鬓’,古诗中形容妇女经常有“云鬟雾鬓”之句,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
一、结鬟式
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
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
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飞仙髻
多是两侧结高鬟。
始见于汉代,其式绾发于顶,呈飞动状。
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
”多用于仙女与未出室少女
凌云髻
属于高式的单鬟。
常见与唐代。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
飞天髻
又叫“飞天紒”。
是一种三环高髻,始于南北朝。
《宋书·五行志》:“宋文帝元嘉六年(429),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髻直向上,谓之‘飞天紒’,始自东府,流被民庶。
”其形是先将头发分三分,每分用丝绦缚住,向上盘卷成环状。
出自宋文帝宫中,传至民间,后一直流行于宋、明各朝。
古之“百花”发式亦属这种类型。
垂鬟分肖髻
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肖髻。
”在唐代常作为处女发式标志。
二、拧旋式
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
据《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
则不见矣。
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
”
灵蛇髻
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
这种发式变化很多,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
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随云髻
类似侧拧之形式,其髻如随云卷动。
据《国宪家猷》记载:“陈宫梳随云髻。
”这种发式生动灵转,颇为仕女所好。
凌虚髻
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
”这种发式如云盘回,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朝云近香髻
类似叠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拧盘,交叠于顶,生动而稳定。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
”这种发式别具一格,饶有风趣。
在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亦有此种发式。
回心髻
类似盘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交拧,盘结回心于头顶或头前。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梁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
”清佚名之《胤祯妃行乐图屏》中亦有这种发式。
三、盘叠式
盘叠式梳编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称为“螺髻”。
在《凝宫词》里有“螺髻凝香晓黛浓”之句,这种发式在唐代兴起流行,从存世的唐代绘画、墓壁画中皆可见到。
永泰公主及墓壁画及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之仙女,皆类似这种发式。
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
在长安风靡一时。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为后妃公主、贵妇所好,其变化形式甚多,一般有单螺、双螺、百合髻、盘恒髻等形式。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在王渔洋之诗赞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盘叠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样的螺謦。
在造型中可灵活运用。
单螺双螺
单螺其梳编法是将发股集结,盘叠如螺。
置于头顶上,在永泰公主墓石椁内西面北次间之雕饰,亦有些类发式。
双螺其梳编法是将发分为两大股,盘结双叠于两顶角,亦名“双角”,在《喀喇和卓古墓壁画》亦有这类发型,螺髻清晰秀雅。
百合髻
其梳编法是净发分股盘结,并合叠于头顶。
盘桓髻
梳编法是将发蟠曲交卷,盘叠于头顶上,稳而不走落,称为盘桓髻。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长安妇女好为盘桓髻,到今其法不绝。
”
四、结椎式
结椎式的梳编法是将头发拢结在头顶或头侧,或前额与脑后,在扎束后挽结成椎,用簪或钗贯住,可盘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耸竖于头顶或两侧。
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赵合德入宫卷发,号新兴髻,孟光为椎髻。
”皆类似于结椎式,结椎式蕴藉持重,温文尔雅。
这类发式在古代妇女的发型中,最为普遍,采用最广,历代都有采用,延续最长,从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皆沿用。
只是发型的高、平,低,及结椎在前、中、左右、后等变化不同而已。
各式椎髻多为已婚少妇所用。
主要有高椎髻,抛家髻、堕马髻等几大类。
高椎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据《妆台记》记载:“宋理宗朝宫妃梳高髻于顶,巍峨高耸,号高椎髻。
”在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女塑中亦有这种发式。
抛家髻
唐末京师妇女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名曰“抛家髻”,亦称“鬅鬓”,“凤头”。
这种两鬓抱面的髻式,是唐代后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发式。
其梳编法是在头顶挽椎成髻,两鬓缓长,以泽胶贴而抱面。
据《唐五行志》记载“贵妃假鬓为首饰,曰义髻,僖宗内人束发甚
急为囚髻,唐末妇人梳发以两髻抱面为抛家髻”。
今京剧旦角仍延用之。
倾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分股结椎、倾斜结束置于头前或头侧,在仕女画中颇为多见。
据《晋书》记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
”
堕马髻
是中国魏晋时期妇女的一种发型,亦名“倭堕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挽结成大椎,在椎中处结丝绳,状如马肚,堕于头侧或脑后。
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
《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古今中华注》也记有“堕马髻惟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
另有一说:发鬂松垂,象要坠落的样子。
故又叫“坠马髻”。
《乐府诗集·梅花落》:“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
五、反绾式
反绾式的梳编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
据《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髻……开元中梳反绾髻、回鹤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归真髻,贴五色花子。
”这种反绾梳编较难,多流行于盛唐。
其变化一般有“双刀髻”、“惊鹄髻”、“朝天髻”、“元宝髻”等。
这种发型多为宫妃、名贵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绾的髻下留一发尾,使之垂在肩后,称为“燕尾,亦称“分髫髻”。
历代的称呼虽不相同,但其基本发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时,可灵活变化与参考。
双刀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往上拢结于顶,再反绾成双刀欲展之势。
流行于初唐宫中,后传于贵族妇女中,士庶女子少见。
据《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
又梳反绾髻,贞元中梳归真髻,贴五色花子。
”皆类似反绾式的发型。
惊鹄髻
也是反绾式之一。
其梳编法是将发拢上反绾,成惊鸟双翼欲展之势,生动而有趣。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鹄髻”。
据传此髻始于魏文帝宫中,后传入士庶间,到了唐代,风靡于长安城中。
朝天髻
五代后蜀时发髻名。
也属反绾式之一,其编法将发拢上,束结于顶。
再反绾成高髻朝天。
《宋史·五行志·木》:“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
”宋代所建的太原晋祠女像,亦类似这种发型。
元宝髻
元宝髻其梳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再置木或将假发笼蔽,呈元宝状。
据〈晋书〉记载:“用发既多,不可恒载,乃先木及笼上装之,曰假髻或假头。
”唐张雄夫妇合葬墓所出土之女俑亦类似这种发型。
六、双挂式
双挂式之梳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
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
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
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
其变化一般有“双丫髻”、“垂挂髻”、“双平髻”等。
双丫髻
是双挂式中最常见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
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一般多用于侍婢丫环。
垂挂髻
其梳编法是将发从头顶平分两股。
结成髻或鬟,垂挂于两侧,额前饰有垂发。
据〈丹铅录〉记载:“北齐后宫之服,女官八品、偏垂发。
(注云:垂发,覆目也,盖夷中少女之饰,其四垂短发仅覆眉目,而顶心长发,绕为卧髻,宋人词所谓鬓垂偏荷叶也。
今世犹有之”)亦类似这种发式。
双平鬟
属于双挂式之梳编法,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于两侧。
再束结成环,使其对称而自平垂。
挂于两侧。
这种发式在仕女图中颇为多见,多用于未婚少女或儿童。
丱(guàn)发
其形似“丱”字,故名。
为儿童或未婚少女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股,对称系结成两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
使其自然垂下,最长可至肩,为历代童发的主要发型。
其他
牡丹头
明代妇女发式。
牡丹头是一种高髻,苏州盛行此式,后逐渐流行北方。
《坚瓠集》:“我苏(苏州)妇人梳头有‘牡丹’、‘钵盂’之名,鬓有‘闹花’、‘如意’之号”。
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
”有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形容其式高大,实际高约七寸左右,鬓蓬松而髻光润,髻后施双绺发尾。
这种髻当系假发衬垫,加以黏汁光润之。
十字髻
因其发髻呈“十”字形而得名的一种髻式。
北魏彩绘陶俑这种发式的编盘方法是:先将头发盘成一个“十”字行的发髻,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一鬟直垂至肩,上用簪、钗固定即可。
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形象的图象资料如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梳的就是这种发髻。
魏晋之后各朝均很少见。
清代的发饰
小两把头
清初,再次健全冠服制度。
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
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
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
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
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
清初的几位皇太后、皇后生活节俭,梳小两把头时,只戴鲜花,不佩首饰。
“小两把头”在清宫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不戴金银首饰。
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
“小两把头”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
“小两把头”的出现,是从实用出发的,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容、美饰的审美型发展。
一字头
亦称“两把头”。
满族妇女的一种发式。
其式于头顶后横梳二平髻,如横二角于脑后,望之如“一”字,故称。
亦因其形状似一如意横置脑后,故又有“如意头”之称。
二髻间多插以双架以成双角,亦称“架子头”。
其间名称各异,形式稍有差别而大体相类,一般左右横出约一尺左右。
两把头
清中期,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
在此期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首饰制作工艺也不例外。
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
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
如“小两把头”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
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
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成的,形似横着的眼镜架。
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
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
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
年纪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
年老的梳“两把头”,首饰选质地高贵的,体现出老年妇女端庄、稳重。
皇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
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节、脖梗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
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架子头
随着满族妇女发式的不断复杂化,其头式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架子头发式便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因在髻中衬有架子取其形似,故称“架子头”。
梳妆时先将头发梳成两个横长髻,即将整个头发平分为左、右各~把,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
再以铁丝或藤条做成骨架,外边缠上青绸、缎绒,形似簸箕的钿子戴在头上,再用两条黑缎带系于颌下,使钿子可以十分稳固的戴在头上这种“架子头”是满族妇女出席隆重场合时的盛装。
大拉翅
到了清朝晚期,大拉翅开始出现,它是一形似扇面的硬壳,高约一尺余,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再用布裕褙做胎。
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
需用时,戴在头上,不用时,摘下搁置一边。
既能美饰头发,又摘戴自如,可谓两全其美。
发明者是追求的美丽的慈禧太后,世人的审美因她而改变,随着大拉翅的流行和演变,两把头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圆髻
鬓云高耸缀花钿:隋唐五代时代的发型、发饰隋唐时代国家强盛,文化发达,风气开放,隋唐仕女们是美艳的、充满自信的,发型、发饰也是千变万化,就象坦荡无羁的女儿的心,尽所能想到的一切可能来梳发、饰发,发型喜欢高大,发饰喜欢繁丽,抒发自己的追求,自己关于爱情、春天和天堂的幸福梦想,还有难以言说的一丝丝惆怅。
所以有无数样式的发髻,无数神仙瑞兽、奇花异草的花样,奇光闪烁的珠宝,装点在发髻上。
这是元气充沛的年代,
令无数后代的妇女艳羡。
隋炀帝时,后宫中多奢华的装饰,宫女梳有九贞髻、侧髻,还有坐愁髻,徐士俊《十髻谣》说它是:“江北花容,江南花歇;发薄难梳,愁多易结。
”似是多个结状的发髻,反映了哀愁的姿态。
《髻鬟品》记述“炀帝宫有迎唐八鬟髻、又梳翻荷髻。
”前者指发髻上有八鬟,翻荷髻则指一种卷曲的发髻,形如翻开的两瓣荷叶,唐代还有,西安市郊一件隋代女俑头上就是这种髻。
古代的头饰
凤冠:为古代后妃及诰命夫人之礼冠,冠上饰以凤鸾,真珠玉翠,多于大礼时戴用。
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
明神宗定陵出土了四顶凤冠,龙凤数目各不相同。
其中一顶为六龙三凤,龙在顶两端,口衔长串珠滴,似有戏凤之意。
正面有三只展翅凤凰。
冠后下方有左右各三扇博鬓,展开后如同五彩缤纷的凤尾。
皇妃、公主、太子妃的凤冠九翚四风。
翚是有五彩的雉。
一品至七品命妇的凤冠没有凤,绣有不同数量的雉。
莲花冠
因其形似莲花,故名。
唐时已在士遮女子间流行,宋沿其制。
冠上大多用金、翠羽等作装饰,颜色鲜艳,为官宦、士庶女子喜尚,一直很流行。
花冠
冠小仅束髻,冠上多有花饰,在明代仕女多好用。
巾帼
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
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古代头饰
啄针
啄针,时又称挑针、撇杖。
它的簪脚为尖锥式,每每成对点缀于髻的两边,由灯笼空儿中插入,因此簪脚多半很细,又簪脚不长,——长约十厘米,长者或稍长,短者或略短,细短的簪脚通常是与簪首垂直相接。
簪首纹样以草虫为主,如蜜蜂、蜻蜓、蜘蛛、蚂蚱、蟾蜍、蝎虎、蝉或鱼、虾,等等,其题材似多来自南宋院画小品。
簪花(共配图五幅)
谓插花于冠。
《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谒簪花礼。
”
臂钏
臂钏,一种套在上臂的环形首饰,特别适合于上臂滚圆修长的女性,能够表现女性上臂丰满浑圆的魅力。
西汉以后,佩戴臂环之风盛行,臂环的样式很多,有自由伸缩型的,这种臂环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
掩鬓
即博鬓,《舆服志》皆规定宫中的后妃要博鬓,品贵夫人也须博鬓,博鬓即以鬓掩耳,或往后拢掩半耳,是一种礼仪的鬓式。
挑心
明中叶的一种妇女发式。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三:“妇人头髻在隆庆初年皆尚圆褊,顶用宝花,谓之挑心。
”
梳篦
梳篦(shū bì),理发的用具。
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
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
《说文.木部》:“梳,所以理发也。
”又“栉”,梳比之总名也。
”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徐季龙取十三种物,著大箧中,使辂射。
云:‘器中藉藉有十三种物。
’先说鸡子,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惟以梳为枇耳。
”唐罗隐《白角篦》诗:“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宋陶谷《清异录》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赀,喜游冶,尝为娼女玉润子造绿象外五色梳,费钱近二十万。
”
抹额
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为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抹额最早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创的避寒之物,《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
”亦称“抹头”,束在额上的巾。
《新
唐书·娄师德传》:“戴红抹额。
”《席上腐谈》:“以绡缚其头,即今之抹额也。
”在宋代的仪卫中,如教官服幞头红绣抹额,招箭班的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就是用红紫等色的纱绢,裹在头上的抹额。
华胜
即花胜,胜的字义中,有一解释为:古代妇女首饰。
华胜义为华丽的首饰,华丽的头饰。
西游记一段描写王母形象中提到:戴华胜,佩虎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
宝盖沓映,羽掺荫庭。
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也。
神州在昆仑之东南,故尔雅云:" 西王母目下是矣。
" 又云:" 王母蓬发,戴华胜。
虎齿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
由此戴胜鸟也源于华胜的形象,被称作戴胜鸟,也就是头戴华胜的鸟。
顶簪
明朝妇女发饰。
分心
明朝饰物,分心是指脑后的饰物耳铛
花钿,面靥
花钿,亦称面花或花子,是一种可以粘贴在脸上的薄型饰物。
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膀、鱼骨、鱼鳔、丝绸、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双叉形、梅花形、鸟形、雀羽斑形等诸种形状,色彩美丽。
当然,也有直接画于脸面上的。
花钿一般多特指饰于眉间额上的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
面妆,又称妆靥。
靥指面颊上的酒涡。
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泛指面部妆饰)。
面靥古称“的”(也称“勺”),指妇女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
据说商周时期便已有之,多用于宫中。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勺。
勺,灼也。
此本天子诸侯群妾留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难)于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吏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
”即这种风俗早先用作妇女月事来潮的标记。
古代天子诸侯宫内有许多后妃,当某一后妃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不便启齿时,只要面部点“的”,女吏见之便不列其名。
后来,皇后及嫔妃宫人、舞伎等看到面部点“的”有美容之效,于是就打破月事界限而随时着“的”了。
“的”的初衷便慢慢被美容所代替,成为面靥的一种,并传入民间。
步摇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
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
《释名。
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
”《后汉书。
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
”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
”宋谢逸《蝶恋花》词:“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颜。
”
扁方
扁方为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
晚清宫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长达一只二寸。
清宫的翡翠扁方有的碧绿如水,有的则在翡翠上镶嵌金银、碧空寿字、团花、蝙蝠等吉祥图案。
这种珍贵的翡翠制作的扁方,戴时贯穿横扁簪的发簪中,那翠绿色的玉色与漆黑的头发,强烈的对比色调造成特殊美的效果。
璎珞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又称缨络、华鬘。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
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